辽宁社会保障

时间:2019-05-12 12:47: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辽宁社会保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辽宁社会保障》。

第一篇:辽宁社会保障

3月2日,辽宁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文岳,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政高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张文岳在讲话中指出,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把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近年来,全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零就业家庭援助长效机制,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大力推进实名制就业,基本解决了并轨职工的再就业遗留问题;200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

4.4%。全面完成了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任务,基本建立起了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实现了城镇贫困居民、农村特困群众应保尽保。但我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把我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张文岳强调,进一步做好今年全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全面推进劳动保障各项事业取得新发展。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大力推动创业促进就业,推动素质就业,在继续做好零就业家庭援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转移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工作,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要加快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推动社会保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政府、雇主和工人三方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加快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大力推动最低工资制度的落实,切实保障低收入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要下大力气切实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在建立长效机制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张文岳强调,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切实加强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要继续把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各级政府工作的基本目标和优先目标,不断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的考核体系,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要不断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自身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进一步健全行之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各方面齐抓共管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新局面,大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良好氛围。

陈政高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他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就业工作出现了拐点,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实现了正常运转。这些成绩的取得,有力地支撑了全省的国有企业改革,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稳定了社会,赢得了民心。我们要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正确把握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进一步提高政治责任感,增强工作紧迫感,再接再厉,努力开创全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

陈政高强调,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要继续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来抓,着力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要整合各类就业培训资源,面向市场不断加大就业培训力度;要围绕重大项目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搞培训,为企业提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要继续加大对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的力度,将残疾人、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失地农民等纳入就业援助范围;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尤其要加大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帮扶力度。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省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加大养老金征缴工作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要扎扎实实做好农民工工作,改善农民工就业和生活环境,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陈政高强调,作为老工业基地,我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任务艰巨,政策性强,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要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资金投入到位、措施保障到位;要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探索出一条辽宁老工业基地促进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的新路子。

会议上,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了2008年劳动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

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曾维,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绍毅,副省长鲁昕,省政协副主席、省公安厅厅长李文喜出席会议。各市市委书记(市长)、分管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副市长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辽宁日报 胡欣)

第二篇:辽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辽宁财政厅辽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辽宁省财政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

辽人社[2015]136号

厅 厅 会 会

关于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市、绥中县、昌图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关于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76号)等文件精神,更好地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现就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政策范围

对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就业岗位的企业,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稳定岗位补贴(以下简称“稳岗补贴”)。

二、基本条件

(一)失业保险统筹地区实施稳岗补贴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上年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具备一年以上支付能力; 失业保险基金使用管理规范。

(二)企业申请稳岗补贴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生产经营符合国家及所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环保政策;依法参加失业保险,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上未裁员或裁员率低于统筹地区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目标;企业财务制度健全、管理运行规范。

三、资金使用

各地对符合上述政策范围和基本条件的企业,按该企业及其职工上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给予稳岗补贴。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稳岗补贴主要用于职工生活补助、缴纳社会保险费、转岗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相关支出。稳岗补贴政策执行到2020年底。

四、审核认定

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向本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稳岗补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对申请稳岗补贴企业的基本条件进行审定,确定补贴企业名单和补贴数额,并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财政部门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定的企业和补贴数额,及时拨付补贴资金。

五、时间和裁员率计算

2014符合政策范围的基本条件的企业,2015年可以申请稳岗补贴;依此类推,2020符合政策范围和基本 条件的企业,2021年可以申请稳岗补贴。在政策有效期内,当年只能申请上一的稳岗补贴,逾期不受理;同一企业只要每年都符合政策范围和基本条件,均可在下一年申请稳岗补贴。

企业裁员率=(上年底职工数-补贴年年底职工数)/上年底职工数×100%。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并督促企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稳定职工队伍,维护社会稳定。要实行定期审核认定制度,确保稳岗补贴的审核发放工作及时、规范、高效。

(二)强化基金管理。各地要充分考虑基金支付能力,按照“突出重点、总量控制、严格把握、动态监管”的原则,将稳岗补贴支出纳入失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合理制定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计划,加强监管,规范运作,切实保证基金有效使用和支付可持续。

(三)加强跟踪监测。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将享受稳岗补贴的企业纳入失业动态监测范围,及时跟踪了解企业岗位变化动态,监测企业职工队伍稳定情况,评估稳岗补贴政策效果。财政部门要对失业动态监测工作给予必要经费支持。

(四)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相关信息统计报告制度,及时将补贴企业名单、补贴金额、企业职工变化、补贴政策的效果等情况,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

省人社厅联系人:孙长波 024-22955703(传真)

省财政厅联系人:宋璐璐 024-22831157

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辽宁省财政厅

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员会 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此件主动公开)

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 2015年6月11印发

第三篇:《社会保障学》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2014.6

委考课程《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

(课程代码:07484)

考试时间:2014年6月29日下午14:30——17:30

考试教室:教一401、402、405、406、501、50

2一、识记

1、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最早出现在15世纪的英国。标志着国际组织开始正式采纳社会保障概念的《费城宣言》由国际劳工大会发表于1944年第26届大会上。社会保障概念的首次公开使用是1935年美国的“社会保障法案”

2、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

3、凯恩斯是最早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实证分析和推理的经济学家。萨伊是反社会救济思想的代表人物。自由主义学派是全面否定福利国家的普遍性福利政策。

4、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保障理论的论述主要内容。

5、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最显著的特征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6、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大致可分为救助型、保险型、福利型、国家保障型、自助型;

7、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类型有DB型现收现付制、混合制、DC型完全积累制;主要来源有财政拨款、社会保障费(税)、基金运营收入、募捐、发行福利彩票;

8、基金的保值性是指社会保障基金由保险经办机构通过投资收益使其价值量增多。

9、基金的共济性在遵循市场经济的投入与收益对待的效率原则之外,又实现了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帮助弱智的社会公平的原则。

10、社会保险是以法律保证一种基本社会权利,其职能主要是以劳动为生的人,在暂时(生育、疾病、伤害、失业)或永久(残疾、老年、死亡)丧失劳动能力时,能够利用这种权利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属的生活。

11、社会保险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

12、社会保险的分配与劳动者对保险基金的贡献直接相关,待遇给付适当考虑劳动者原有的收入水准,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相关。

13、人们遇到的暂时性风险,如财产损失、车祸等,这种风险可以采取建立互济性保险基金来解决;

14、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有:实施范围和对象不同;职责不同;分配原则和保障水平;

15、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是“工伤事故保险法草案”;

16、社会保险基金是国家、单位及个人统筹而积累起来的专项基金,用于受益人出现生老病死失业等情况时,提供给他们的一定的社会物质帮助。

《社会保障学》第 1 页(共 7 页)

17、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主要有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部分积累制。

18、率先实行“国家医疗服务”的1928年的英国。

19、医疗社会保险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个人与单位缴纳的保险费;

20、医疗保险是医疗社会保险的一种,它与私人或商业性医疗保险相比,具有的基本特征是强制性;社会共同责任和分担风险原则;保障性。

21、医疗保险给付主要采取医疗给付的形式;

22、医疗保险具有强制性,拒不缴纳医疗保险费者要受到法律的处罚,它体现国家意志原则。

23、医疗保险首先要考虑的国民的最低或最基本的医疗需求,这是由医疗保险的既定职能和普遍性所决定的。

24、世界各国实行最早和最广泛的一种社会保险是工伤社会保险;

25、实施计划生育所发生的费用最早属于医疗保险费用;

26、2004年1月1日年开始实施新的《工伤保险条例》,各省市和地区根据新的《工伤保险条例》的精神,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和进度。

27、工伤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以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和帮助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28、工伤社会保险完整补偿原则,是指对被伤害的劳动者给予补偿额应该充分完整,达到劳动者因伤残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标准。

29、职工有哪些情形,应该当认定为工伤。

30、《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工伤或患职业病,在评定伤残等级之后,在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的情况下应该保留劳动关系。

31、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后,32、生育保险是指女职工怀孕和分娩所造成的暂时丧失劳动能力,中断正常收入来源时,从社会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33、1988年,国务院颁布《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规定了女职工正常产假为90天。

34、生育保险为女职工怀孕和分娩的生育行为提供直接的物质帮助和补偿;

35、生育费用成为工资的一部分,与其他生活资料一样,属于必要劳动。

36、生育保险基金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不同的是不强调留有过多的结余;

37、生育保险包括生育津贴、医疗护理、生育补助、生育休假;

38、国外的生育保险的主要待遇包括产假;生育补助金;生育津贴;儿童津贴;医疗保健;

39、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举办各种福利事业和采取各种福利措施,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并不断改善生活状况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40、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与社会(国家税收),具有单向性。

41、英国是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发源地,也是社会福利制度迄今为发展最为全面的国家之一。

42、社会优抚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家以法定的形式,通过政府行为,对社会有特殊贡献者及其家属实行的具有褒奖性、优待性、抚恤性的社会保障措施。

43、社会优抚的保障水平是优惠保障措施。

44、社会救助式的优抚保障是由政府对退役人员或对现役者的家属提供救济和帮助。

45、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属于社会救助范畴。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收入一般是界定在家庭平均收入

46、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

47、依法确定一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凡是低于这个标准的人员,均属于保障对象,属于定量方法。

48、中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中也加入了要求受助者参与公益性社区服务劳动的规定,这是受助者应尽的义务之一。

49、养老保险的概念。

50、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有相对金额制;薪资比例制;等值制;

51、实行就业相关年金国家在养老保险金的计算方法上常采用薪资比例制。

52、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是基本养老保险;

53、失业保险基金的享受条件有:失业者必须在法定劳动年龄之内;失业者必须是非自愿性的失业;失业者必须已参加失业保险;失业者必须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

54、按照参与失业保险的意愿可分为强制性失业保险;非强制性失业保险;

55、《失业保险条例》对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限做出了明确规定。若失业者失业前单位和个人累计缴费时间5-10年,失业后领取最长期限为2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若失业者失业前单位和个人累计缴费时间1-5年,失业后领取最长期限为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56、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再就业服务中心最长可领取3年的基本生活费。

57、世界是绝大多数国家的养老保险给付条件是复合型;

58、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险体系,必须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出发。

59、我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中的医疗救助包括哪些人群;

60、农村医疗保险问题是关系到“三农”问题能否解决的关键,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61、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最普遍的形式是合作医疗。

62、《贝弗里奇报告》中确立了战后英国福利体系重建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63、医疗社会保险给付的原则是公平原则;公正原则;连续性原则;

64、综合考察当代优抚事业,其发展形式大致可归为社会保险式的优抚保障;社会救助的优抚保障;实行福利褒奖性的优抚保障;

65、投保资助型的社会保险又称为传统型的社会保险。这种类型的社会保险以德国俾斯麦的理论为依据,贯彻选择性原则;

66、死亡抚恤分为一次性给付和定期给付两种形式。定期给付是具有救助性质的国家补助。

67、军队组织的军人保险可以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由军队经办,保险基金由政府负担的福利性,典型的代表国家是德国;

68、医疗社会保险是指由国家立法,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医疗资金,保障人们平等地获得适当的医疗照顾的一种制度。

69、补充医疗保险从社会保险的原理出发,可以说补充医疗保险是一种自愿性的辅助医疗保险。它产生的需求基础为用人单位和个人因其经济收入的增加,为了抵御高额医疗费用风险而自愿投资的行为。

70、住房保障制度是指政府和单位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对城镇居民中低收入行行扶持和救助理的一种住房政策措施的总和,是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而设置的社会保障性住房供给方式。

71、住房保障制度具有阶段性的特征。

72、实行商品化的住房保障形式,住房商品化程度较高,私人拥有住房比例较大国家是美国。

73、我国现行住房保障体系是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政策。

74、广义的住房保障包括成本价出售公房、集资建房和住房公积金;

75、对各种主要住房保障形式的分析可见明贴优于暗贴,消费者补贴优于生产者补贴;

二、应用

1、简述社会保险的特征和内容。

特征:

保障性。法定性。互济性。④福利性。⑤普遍性。

内容: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④工伤保险。⑤生育保险

2、简述国外生育保险的特点。

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保障并立法并实施。覆盖范围广。待遇标准较优厚。④实物给付与相关服务丰富多样。

3、简述国际上度量贫困线的主要常用方法。

“市场菜篮法”又称“标准预算法”,他首先要求确定一张生活必需品的清单,内容包括维持社会认定的最起码生活水准的必需品的种类和数量,然后根据市场价格来计算拥有这些生活必需品的种类和数量,然后根据市场价格来计算拥有这些生活必需品需要多少现金,以此确定的现金金额就是贫困线,亦

即最低生活保障线。

恩格尔系数法建立在恩格尔定律的基础上,它以食品消费支出除以已知的恩格尔系数来来求出所需的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是属于贫困,所以用这个数据求出的消费支出即为贫困线,亦即最低生活保障线。

国际贫困标准实际上是一种收入比例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中位收入或平均收入的50%—60%作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线,亦即最低生活保障线。

④生活形态法也称“剥夺指标法”,它首先是从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等“生活形态”入手,提出一系列有关贫困家庭生活形态问题,让被调查者回答,然后选择出若干“剥夺指标”,再根据这些剥夺指标和被调查者的实际生活状况计算出“贫困门槛”,从而确定哪些人属于贫困者,然后再来分析他们的需求以及消费和收入来求出贫困线,亦即最低生活保障线。

4、简述社会优抚的特点。

优抚内容综合性。优抚对象特殊性。优抚目标双重性。④优抚待遇激励性。

5、简述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原则。

全民覆盖原则。政府保障原则。最低生活保障原则。④法制化原则。

6、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

财政拨款。社会保险费(税)。基金运营收入。④其他资金。

7、简述失业保险基金的享受条件。

失业者必须在法定劳动年龄之内。失业者必须是非自愿性的失业。失业者必须已参加失业保险。④失业者必须具有劳动力和就业意愿。

8、简述养老保险的重要意义。

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养老保险是社会中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养老保险是社会运行与发展的需要。④实行养老保险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代际接替及协调发展。

9、简述最低生活保险制度的对象。

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

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

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10、简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原则。

保障最低生活需求。普遍性。法制化。

11、试述中国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

远未覆盖所有城镇及职工,尚未包括乡镇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以及未纳入社会统筹保险的国有大型企业。

缺乏科学完善的的费率系统,各省市制定的费率档次普遍存在少而粗的问题。

出现了工伤医疗费用支出过高而各项保险待遇支出偏低的这一问题,很可能造成工伤保险基金收支失衡。

尚未建立规范、科学的收缴制度

各地区从事工伤保险的人员过少,素质上良莠不齐

我国现行的工伤保险制度只偏重于待遇的处理,职业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对策:

建立科学有效的费率机制。

加强工商保险的制度管理。

重视职业康复工作。

加强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相结合。

12、试述建立和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议。

多途径提供保障性质住房。规范公积金的运作。住房补贴。税收减免。完善住房金融体制。设立专门机构对住房保障进行管理,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

13、试述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纠正市场失灵。加快推进医疗机构改革,促进私营医疗机构发展。推行全民医疗保障。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尽快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4、试述国务院于1999年1月颁布的《失业保险条例》对原制度框架进行了哪方面的修改?

将制度正式命名为“失业保险”,相应地,将“待业救济金”正式改为“失业保险金”

失业保险覆盖范围扩大至城镇各类企事业单位。

调整了失业保险费的缴费比例,确立了单位与个人的保险费分担机制。

将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标准与最低工资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挂钩。

对失业保险金的给附期限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15、试述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议。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建议 拓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广度和深度。建立与完善基金制度,确保保障基金保值增值。加强监管力度,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

16、试述社会保险产生的主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人们对既定社会经济环境依赖心理的转变

人们对劳动危险及可能造成的经济收入损失所持的侥幸心理的转变。

人们对自身利益的比较选择结果的不同。

客观条件:

劳动危险的客观存在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危害程度。

社会经济发展是实现保险的经济基础。

第四篇:社会保障学

1.社会保障的定义:1935年,美国的《社会保障法》首次公开使用了社会保障概念。1944年第26届国际劳工大会发表《费城宣言》,国际组织开始正式采纳社会保障概念。2.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3.《贝弗里奇报告》中确定了战后英国福利体系重建的4条基本原则:普遍性原则、满足最低需求原则、充分就业原则、费用共担原则4.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重要意义: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5.从社会保障的主要方面进行分析和综合,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大致可以分为救助型、保险型、福利型、国家保障型和自助型等五种模式。6.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部分组成的。社会救助—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公民的最低生活需求;社会保险—基本保障,保障劳动者失去或暂时失去劳动能力从而中断收入仍能享有基本生活;社会福利—增进城乡全体公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的社会保障;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保障社会上备受尊敬的军人及其眷属,以及因维护国家或社会利益,从事公务活动而致使生命或健康受到损害的人员及其眷属的基本生活。7.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国民保险、国民医疗保健服务、社会救济、社会福利。8.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与存在问题:特点:全民保障、各种保障待遇都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政府统一管理,全国最高领导机构是卫生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一般性税收。问题: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过快,财政不堪重负、高福利容易养懒罚勤、高赋税影响了企业的竞争活力、社会保障的服务管理机构臃肿,效率低下。9.养老保险制度:1984年,中国各地开始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97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0医疗保险制度:1988年中国开始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和国有企业的劳保医疗制度进行改革,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11.失业保险制度:1986年开始,中国逐步建立失业保险制度,为职工失业后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1999年国务院颁布《失业保险条例》,把失业保险制度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2.工伤保险制度: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开始对工伤保险进行改革。2004年1月1日国务院出台了《工伤保险条例》13.生育保险制度:1988年以来,中国的一些地区开始进行企业生育保险制度的改革。

14.关于社会保障住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以社会公平为基本原则;以政府为主导,筹集社会保障基金;以均衡发展为基础,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以依法治国为目标,加快社会保障立法的进程。

第二章 社会保障理论1.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英国2.在社会保障领域又出现了“第三条道路”学派。新老自由主义学派、民主社会主义学派以及“中间道路“学派,可以说是西方社会保障理论中最为活跃的三大流派。3.民主社会主义学派提出的收入均等化、福利社会化、就业充分化、国有化等主张,在福利国家广泛推行高标准、广范围、多项目的普遍福利政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从而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的检验。4.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特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其研究的核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最显著的特征。);理论研究内容逐步扩大并系统化;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研究对西方社会保障模式的演变产生了导向作用。5.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保障理论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对社会保障理论进行了研究,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揭示了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因为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以及劳动者经常处于遭受损失的意外和危险之中,因此国家有必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阐明保险基金的来源。无论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注意社会,保险基金都来源于社会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

3、阐述社会保障的分配。社会保障的规模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因此社会保险分配要遵循适度原则,既然体现社会保障的功能,又不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阐述社会保障是功能。社会保障有两大职能,一是分摊风险造成的损失,二是补偿风险造成的损失。

5、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质。社会保障属于分配范畴,是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是一种特定的分配关系,具有社会属性。第三章 社会保障基金1.社会保障基金的概念: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单位及个人统筹而积累起来的专项基金,当受益人出现生老病死失业等情况时,提供给他们一定的社会物质帮助2.国家财政拨款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可以概括为三种方式:直接拨款实施社会保障项目、承担社会保障运行费用、实施税收优惠3.社会保障基金的特征:基金的共担性、基金的共济性、基金的公益性、基金的强制性、基金的保值性、基金的监督性。4.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新途径:开征社会保障税、发行社会保障专项国债、有偿转让部分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发行社会保障彩票5.社会保障基金的类型:DB型现收现付制、DC型完全积累制、混合型6.国际经验: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三种模式:完全自由的零售市场模式、间接投资模式、国际计划模式。7.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模式:审慎性监管模式、严格的限量监管模式8.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组合:股权投资、转化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长期资金、进行国际投资、开拓海外股权投资市场

第四章社会保险制度1.社会保险的含义及内容:含义:社会保险制度是同近代工业化社会相伴而生并在西欧最早出现的一种制度,是现代化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引人注目、发挥作用最大的组成部分。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以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和帮助的各种制度的总称。2.社会保险的特征:

1、保障性。实施社会保障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劳动者在失去劳动能力后的基本生活,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2、法定性。社会保险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

3、互济性。是指社会保险按照社会共担风险的原则进行组织。

4、福利性。社会保险不以营利为目的,它以最少的花费,解决最大的社会保障问题,属于社会福利性质。

5、普遍性。社会保险实施范围广,一般在所有职工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中来实施。3.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在于:

1、实施范围和对象不同。社会保险在一定时期内只在法定范围内实行,如我国目前主要在企业职工中实行,保障对象主要是劳动者;社会保障始终在全社会范围实行,保障对象为全体国民。

2、职责不同。社会保险是对丧失劳动能力和失去劳动机会的劳动者承担生活保障责任,职责只限于补偿由此造成的直接收入损失。社会保障则是以保障整个社会机制的正常运行为己任。

3、分配原则和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的分配和劳动者对社保基金的贡献直接相关,待遇给付适当考虑劳动者的原有收入水平,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社会保障大多数情况下是国家或社会对国民的单方面援助,待遇给付不考虑受援者原有收入,保障最低生活需要。4.社会保险的功能与意义:功能: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安定社会;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增进劳动者体质;促进生产发展,保证经济正常运行;为社会、为基层服务,方便群众生活、实行收入再分配,适当调节劳动分配,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意义: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推进劳动制度改革;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启动失业机制,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5.德国是世界社会保险制度的发源地6.社会保险制度源于德国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作用: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思想因素。7.社会保险产生的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指人们的社会保险需求意识的产生和不断转变与深化。客观条件:劳动危险的客观存在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危害程度;社会经济发展是实现保险的经济基础。8.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之间的区别: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的差异;经营管理的主体不同;经营原则和实施的方式不同;保险覆盖面不同;保险费的负担原则与保障水平不同;保险基金筹集的方式和水平不同;立法范畴不同;舆论监督的差异性。9.社会保险制度模式:投保资助型的社会保险模式、国家统筹型的社会保险模式、全民福利型的社会保险模式、强制储蓄型的社会保险模式10.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覆盖面问题;管理体制问题、社保基金问题、社保法律问题11.中国特有的筹集模式—部分积累制。第五章 养老保险1.养老保险概念: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2.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

1、享受保险的权利与资格条件对应的原则。实行这一原则的具体形式有以下三种:一是享受养老保险的权利与劳动义务对等的原则,享受养老保险必须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二是享受养老保险的权利与投保对等的原则,即要求享受养老保险的人必须以参加养老保险并缴纳保险费为条件;三是享受养老金待遇与工作贡献相联系的原则。

2、保障基本生活水平的原则。养老金是老年人退休后的主要经济来源,养老金必须能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此外,养老金还需要随物价上涨自动提高或者不定期调整,以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不受经济波动影响。

3、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必须随其他社会成员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3.养老保险的重要意义

1、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由年老而导致的无劳动能力是一种确定性的和不可避免的风险,而养老保险制度就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必要的社会保障制度。

2、养老保险是社会中每一个人都需要的。每一个人都会进入老年阶段,这是客观规律,年后后健康和经济问题都会逐步增加,需要由他人提供支持和帮助获得生活的保障。

3、养老保险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需要。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是一代代创造发展的,没有上一代人的贡献,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发展,享受社会保障是老年人应有的权利。

4、实行养老保险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代际接替及协调发展。养老保险有利于减轻年轻人赡养老人的负担,有利于年轻人的发展。4.享受养老保险的资格与条件:享受养老保险的资格与条件,往往与一国实行的养老保险类型有关,也与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有关。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养老保险给付条件都是复合型的,即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资格条件,才能享受到领取养老金的权利。这些条件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1)年龄和投保年限。被保险人必须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和缴纳保险费的期限才能有领取养老金的资格,如法国、德国、美国。(2)年龄和工龄条件。被保险人必须达到规定的年龄和所要求的工龄年限才能有领取养老金的资格,如前苏联。(3)年龄、工龄和投保年限条件。被保险人必须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才有领取养老金的资格,如英国。(4)年龄和居住期限条件。实行国民年金制的国家大都采用这种方法,如丹麦、加拿大。5.养老金的计算方法:绝对金额制;薪资比例制6.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条件:

(一)国家公务员符合以下条件的,应当退休: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丧失工作能力的(二)国家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提出要求,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工作年限满30年的7.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方式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养老保障的目标是广度而不是力度;在某些情况下职工有可能发生损失8.纵观世界各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多样化趋势;效率优先趋势;基金运营商业化趋势;给付年龄提高的趋势;重归家庭趋势;分布走的趋势;

第六章失业保险1.失业保险概念:指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的,通过社会统筹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资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2.失业保险的类型:

一、按照参加失业保险的意愿是否具有强制性,可将失业保险分为强制性失业保险和非强制性失业保险。

二、按照失业者获得失业保险金的不同依据,可将失业保险分为权力型失业保险和调查型失业保险。

三、按照失业保险制度层次的不同安排,可将失业保险分为单层次失业保险和多层次失业保险。3.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对建立社会失业保险制度的紧迫性、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

二、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保障能力不足;

三、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失业者再就业方面的功能较弱。

四、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制度缺陷

4.失业保险制度的制度改进:促进失业保险制度的立法改革;根据就业结构的变化,对处于不同结构状态中的失业者实习不同的失业保险政策;在失业保险的对象上,应按“国民待遇”原则,扩大失业保险范围,尽快使城乡所有劳动者在失业保险制度方面享受同等的权益;完善失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失业预警系统。5.增强失业保险制度对促进就业的功能: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促进再就业。6.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制度改进;增强失业保险制度对促进就业的功能;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第七章 医疗保险1.医疗社会保险的概念与特征:概念:指由国家立法,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医疗资金,保障人民平等地获得适当的医疗照顾的一种制度。特征:强制性、社会共同责任和分担风险原则、保障性。2.医疗社会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的区别:从事业务所采取的手段不同;覆盖对象有区别;保障性质不同;运行机制不同。(1、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之间的区别。社会保险属于政府行为,商业保险是由保险公司向投保人提供有偿保险服务,遵循一般商业原则办理,具有纯粹商业性,是一种企业行为。

2、经营管理的主体不同。社会保险一般由国家政府有关部门管理,管理部门或办事机构为非营利的事业法人。商业保险的承保公司则是利益性的企业法人。

3、经营原则与实施方式不同。社会保险属于社会保障性质,是政府的一项社会政策,主要采取强制执行方式,它较高的以补偿性和社会公平性为原则,商业保险以营利性为经营原则,参保依靠个人的意愿来确定。

4、保险覆盖面不同。社会保险的对象是法定的,是全体社会劳动者,覆盖广,商业保险的对象是个人自愿的投保人,覆盖面比社会保险小。

5、保险费的负担原则与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是以保障劳动者最基本生活为目的,是较低水平的保障,商业保险不仅提供了广泛的财产保障,而且提供了较高水平、不同层次的人身风险保障,保障水平较社会保险高。

6、保险基金筹集的方式和水平不同。社会保险的筹集方式主要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社会保险的保险费来自劳动者个人、用人单位和政府三方;商业保险强调的是等价交换和权利义务对等,即多买多保、少买少保、不买不保。

7、立法范畴不同。社会保险是劳动法调整范畴,商业保险属于经济法调整范畴。

8、舆论监督的差异性。商业保险与一切商业活动一样,社会监督主要来自消费者,比较分散,社会保险是一项社会政策,理所当然是劳动者而和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3.医疗社会保险给付原则:公正原则、适当原则、连续性原则。

4.医疗保险特点:

1、具有普遍性,其覆盖对象原则上是全体公民,因为疾病的风险是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以回避的。

2、医疗保险属于短期的、经常性的保险。由于疾病的发生是随机的,医疗保险提供的补偿也只能是短期的、经常性的。

3、医疗保险采用医疗给付的补偿形式。而且补偿多少往往与享受者缴纳的保险费无关,只由实际病情确定。

4、医疗保险涉及面广、更具复杂性。医疗保险不仅与国家经济发展有关,还涉及到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和供给。5.医疗保险形式:国家保险类型、公共保险类型、储蓄保险类型。6.医疗社会保险费用分担形式:定额自付、按比例自付、扣除保险,也叫起保线或起付线、最高自付限额7.医疗改革方向:一是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纠正市场失灵。二是加快推进医疗机构改革,促进私营医疗机构发展。三是推行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四是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五是尽快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第八章工伤保险1.工伤保险概念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意外事故或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服务、生活保障,经济补偿等物质帮助的制度2.工伤保险的功能:

一、工伤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是国家对劳动者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劳动者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工伤社会保障的实施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标志和成果。

二、工伤保险因其保障了工伤职工医疗及其基本生活、伤残抚恤和遗嘱抚恤,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职工和家属的后顾之忧,从而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职工的尊重,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工资积极性。

三、建立工伤保险有利于促进安全生产。

四、工伤保险保障了受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妥善处理事故和恢复生产,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维护社会安定。3.补偿不究过失原则:指无论劳动者造成工伤的原因是劳动者一方,还是雇主一方,其工伤伤害的补偿均由雇主依法赔偿。它是工伤保险制度中具有鲜明特色的公平性原则,是工伤社会保险区别于其他社会保险险种的重要内容。4.国外工伤保险制度的类型:国外工伤保险包括三种类型:

1、社会工伤保险制度,即由国家立法规定,带有强制性的,由于企业(雇主)缴费,社会统筹管理的工伤保险制度。如美国、英国、法国等80%实行工伤保险的国家都实行这种制度。

2、雇主责任制的工伤保险制度,由国家颁布工人赔偿法,强制雇主对工商者或其遗属直接支付工伤赔偿,全部费用由雇主承担,如埃塞俄比亚、冈比亚等全球有15%的国家实行这种制度。

3、私人保险性的工伤保险制度。国家规定,要求雇主为其雇员向保险公司按同一费率或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以不同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如芬兰、比利时等31国家实行这种制度。5.职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6.完善工伤保险制度的对策:建立科学有效的费率机制;加强工伤保险的制度管理;重视职业康复工作;加强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相结合。

第九章生育保险1.生育保险的定义:指女职工因怀孕和分娩所造成的暂时丧失劳动能力,中断正常收入来源时,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2.生育保险的具体内容:生育津贴、医疗护理、生育补助、生育休假。3.生育保险的特点:生育保险的覆盖面仅限于女性;给付项目多;标准高;生育期间的医疗服务主要以保健、咨询、检查为主,与医疗保险提供的医疗服务以治疗为主有所不同;生育保险实行“产前和产后都应享受的原则”;无论女职工妊娠结果如何,均可以按照规定得到补偿。4.生育保险的作用和意义:保证女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力的再生产;有利于延续后代,保证劳动力的连续再生产;可以促进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5.我国生育保险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生育保险的统筹覆盖面还比较低;生育保险费用的筹资渠道单一,仍未摆脱传统的企业保险模式;生育保险统筹各地差异较大;生育保险基金运作和管理中的风险较大;生育社会保险难以实现职工利益、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均衡。

第十章住房保障1.住房保障制度的含义:指政府和单位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对城镇居民中低收入家庭进行扶持和救助的一种住房政策措施的总和,是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而设置的社会保障性住房供给方式。2.住房保障的形式:明贴和暗贴。3.西方各国住房保障法律在住房保障体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供建立住房保障体制的依据;明确住房保障体制的目标;规定住房保障的实现方式;4.西方国家住房保障的实施机构体系从组成结构上看可以分为决策协调机构、具体执行机构、住房金融机构。5.国外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制定相应的住房保障法规;政府应作为构建住房保障体系的主体;注意住房保障的层次性;大力发展住房金融;健全、完善其他保障制度。

第十一章福利制度福利概念:在福利国家社会福利通常涵盖了社会保障,包括政府和社会为国民提供的各种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的内容。因此,凡是政府和社会提供的为提升国民的物质和精神水平而采取的措施都属于社会福利的范畴,这是广义社会福利的概念。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由国家和社会团体举办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之外的各种福利事业和公共服务。我国的社会福利是从狭义角度去界定的,被认为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指国家和社会通过举办各种福利事业和采取各种福利措施,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并不断改善生活状况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福利内容:社会福利的内容既包括由国家和社会举办的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对象的公益性事业,如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环境保护等设施;也包括由国家和社会举办的以某一特定群体为对象的专门性福利事业,如为残疾人举办的各种福利企业,为无依无靠的老人举办的敬老院,为孤儿举办的孤儿院等;还包括国家发放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如为城镇居民发放的副食品价格补贴等。福利对象:解决民生问题:一是经济收入保障的层次;二是包括精神生活在内的生活保障层次,社会福利需要解决的主要是后者。福利的特性:社会福利具有普遍性,社会福利的覆盖面是全体社会成员,任何人都有权享受;B、社会福利具有更明显的公平性,社会福利是一种典型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方式,在“人人有份”的原则下,更多体现为追求社会公平的目的;C、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具有单向性,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于国家税收、社会募捐等。福利的意义:举办社会福利,有利于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需要;举办社会福利,有利于提升社会成员的精神生活需求;举办社会福利,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思路: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责任和职能;将社区作为社会福利的重要载体;积极探索农村社会福利的新机制。第十二章社会优抚社会优抚:国家以法定的形式,通过政府行为,对社会有特殊贡献者及其家属实行的具有褒扬和优待抚恤性质的社会保障措施。社会优抚的内容:死亡抚恤、伤残抚恤、社会优待;社会优抚的特点:优抚内容综合性、优抚对象特殊性、优抚目标双重性、优抚待遇激励性。现代社会优抚的主要形式:

1、社会保险式的优抚保障。这种优抚活动以社会保险方式来实施社会优抚保障措施,将优抚纳入社会保险系列。美国和台湾都是采用此种类型。

2、社会救助式优抚保障。此方式是政府对退役人员或现役军人的家属提供救济和帮助。日本和中国优抚工作中有此类措施,美国的优抚政策也有此项内容。

3、社会福利褒扬性的优抚保障。由于优抚对象在社会保障中具有特殊地位,因此福利褒扬性的措施较多,如政府对死亡军人家属或伤残军人提供抚恤金,对优抚对象减免税收、免费医疗、减免交通费等。社会优抚的原则:保障待遇激励性原则、实行综合保障原则、内外公平原则、明确责任主体原则。社会优抚对象:革命伤残人员;复员退伍军人;革命烈士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现役军人家属。社会优抚事业的资金来源:国家财政拨款;社会募集统筹;个人投保。

第十三章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贫困的概念: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贫困两层意思:贫困是由于资源的匮乏而使社会水平低于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这里说的资源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文化和社会的;从根本上说,是缺乏手段、能力和机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原则:保障最低生活需求;普遍性;法制化;维护个人尊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原则:全民覆盖原则;政府保障原则;最低生活保障原则;法制化原则。际上通常用以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方法有四种:恩格尔系数法、生活形态法、国际贫困线法和菜篮子法。

第十四章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必要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现代化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环节,是公民生存权利得到保护的主要体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仅是改革与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的重要举措,而且也是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所在。(1)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小康社会战略,而战略的实质和关键是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2)可以缓解WTO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冲击和挑战。(3)有利于贯彻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人口增长。(4)能够缓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矛盾,为社会提供安全保护。(5)有利于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影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因素:农民最基本生活的需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物价上涨指数;地方财政和村集体的承受能力;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管理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制度上不稳定;制度设置滞后;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过于分散;制度保障力度太小);基金制度上存在的问题(正常管理中的基金流失;农村养老保险机构挤占基金;非法手段造成基金流失)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构想:从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看,大体分为三类:贫困型农村、温饱型农村和富裕型农村。建立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原则:国家支持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保重大疾病的原则;循序渐进、协调一致的原则。

第五篇:社会保障学

作业

1四、论述题

1.论述福利经济学、福利国家论和福利制度的基本观点(按:“福利制度”应为“福利国家制度”)

福利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福利也越大;收入越平均,福利也越多。在国民收入分配方面,同等数量的收入或货币,对于穷人的“边际效用”要比富人的大。因此主张实行均等化政策。福利国家论的基本观点:1.收入均等化,通过对不同收入阶层的赋税差别来实现再分配;2.社会福利化,即通过国家提出一整套津贴补助、社会保险和公共救济制度,以期实现“现代自由民主”的国家,即高福利型国家;3.充分就业化,4.国有化和计划化、工程社会化,5.混合经济论。福利国家制度是社会学家威廉•贝弗里奇在英国政府委托下提出的《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报告的实践。1945年,英国工党执政,以部分工业国有化、实现充分就业和社会福利为纲领,并先后实行了社会保险、工业伤亡、家庭补助、社会保健四种社会福利法案。

2.试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2大时期,7个阶段。

1.创建时期(1)初创时期(1949—1956)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简称《劳保条例》)。建国初期,我国基本上实行了两套社会保障制度:一是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二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中实行的社会保险。而且社会保险的对象只是城镇劳动者,没有覆盖全体公民。

(2)初步调整时期(1957—1966)调整重点(目标):将两套社会保障制度统一起来

(3)停滞时期(1966—1976“文革”时期)

①社会保障的统筹工作停止②社会保险沦为企业保险③影响了社会保险保险资金的积累(4)恢复时期(1976—1986)

2.改革时期(1)第一阶段(1986~1993)

改革的重点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缓解贫困地区的乡村贫困问题

改革的重点内容:国家责任得到适当控制和调整,改变单位办社会保障事务的做法社会保障社会化开始替代社会保障单位化。

(2)第二阶段(1993~1997)以1993.11.14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并以其中对社会保障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与原则规范为主要标志。

以养老保险改革和医疗保险改革为重点:1996以来:国务院作出了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并部署实施,各地各部门按“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在失业保险制度方面与企业改革和再就业工程接轨,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运用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路子。1997年,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7年7月)的颁布实施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经从局部地区的试点和探索走向全国统一的制度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3)第三阶段(1998年以来)进入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有三:

①在保留民政部的同时,新组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对统一了社会保障管理体制(1998.3)

②社会保障全面走向社会化,成为改革旧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建设新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明确目标。

③超越了片面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单纯为经济服务的观念,开始将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安排来建设。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即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作业2/

四、论述题(29分)1.试比较英国、德国、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16分)

答: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福利国家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其所包括的项目有40多种,主要涉及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福利津贴、社会服务、医疗保健等方面。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津贴补助包括:儿童津贴、孀妇津贴、住房补贴、免费教育。战后半个世纪以来,福利国家制度一直是英国政府奉行的基本国策,它作为“社会安全阀”在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英国福利制度在给人们提供社会安全保障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福利支出居高不下,政府财政负担过重;其次,来自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使社会福利支出日益庞大;第三,失业率居高不下,一方面减少了政府的税收来源,一方面又增加了失业救济的负担;第四,办事机构臃肿,经济效率低下。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社会保险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主要内容有:社会保险(含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住房补贴等。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内容,并辅以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为特征,实施这样的社会保险制度,对德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①社会保障的支出增长率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大大加重了联邦政府的财政困难,使政府利用财政手段来刺激经济发展的能力大大削弱。②社会保障费用持

续上升,使劳动力成本提高,产品价格上涨,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下降,并最终影响主要依赖国际市场的国民经济。③两德统一后,东西部居民在社会保障制度、资金来源、保障待遇水平及组织管理方式上均有很大的不同。

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个人储备积累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以中央公积金制度为主要内容。中央公积金制度的具体内容:①保障对象:凡受雇雇员,其月收入在800新元以上者,一律参加公积金;雇主及个体经营者也一律参加;②缴费办法:雇主和雇员均按一定比例缴交公积金;③公积金安排:加入公积金的成员每人都有三个帐户:普通帐户、特别帐户和保健储蓄帐户,用途各不相同,不得串支。与许多发达国家明显不同的是,新加坡没有对失业问题的公积金的安排,政府对失业者的唯一帮助,是为失业者提供就业岗位,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员工技能和转岗培训,使失业者尽快重新就业。

新加坡的中央积金制度对新加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它在国家财政没有沉重的福利包袱的前提下使人民有了养老、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切实保障;其次是在促进新加坡经济以每年平均10%的增长速度递增的同时,确保了社会保障累积基金的增值;第三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生产臭味相投性,克服了人们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过分依赖心理。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新加坡的中央积金制度在社会成员之间没有互济特征,与社会保障的本质特征即社会性和互济性不相吻合,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它不能称得上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第二,其提供的保障水平参差不一,差距悬殊,特别是年轻雇员和低薪雇员的生活保障水平较低。第三,过度的储蓄,降低了人们的当期消费,限制了国内有效社会需求的满足,同时,人们未来的基本生活保障变现将有相当的风险。第四,过高的缴费比率,降低了人民储蓄的可能性。

2.试比较瑞典和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13分)

答:瑞典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福利国家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主要内容有: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社会福利(由子女津贴、免费教育、老人福利和住房补贴组成)、社会救助。瑞典推行的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其基本特点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福利待遇。其积极效果有:①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②居民收入的均等化;③经济和社会稳定。但其高福利靠的是高税收,并必然导致国家承担过多,包袱过重,引发“瑞典病”:①公共福利支出膨胀;②税负过重;③高通货膨胀。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社会保险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主要内容有:社会保险(包括老年、残疾、遗属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包括住房保障、教育保障)。其特点有:①社会保障制度内容丰富,项目繁多,但保障程度不高;②资金来源多渠道;③多层次的保障管理体系;④强制和自愿相结合。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积极作用:保障了全体美国公民特别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贫穷者的基本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的阶段矛盾,从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较好的社会环境。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随着美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高龄人口在老年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社会保障中用于养老和医疗的费用支出日益庞大,加上失业人员的失业救济压力,政府在这方面的包袱越来越沉重,继而不得不推行赤字财政。第二,社会保障的费用主要来源于征税,项目齐全、内容繁多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提供人们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简答要点:1.瑞典推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其基本特点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福利待遇。美国实行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多样化和全面性特点。具体表现在:(1)社会保障内容丰富,项目繁多(300多种、七大类),但保障程度不高;(2)资金来源多渠道;(3)多层次的保障管理体系;(4)强制和自愿相结合。2.瑞典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主要是累进制的个人所得税及其他税收;而美国的社会保障渠道较多。3.瑞典的社会保障水平高,而美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不高。4.美国的福利支出膨胀问题不及瑞典的严重。

作业3,简答2.简述确定贫困线的几种方法(1)以恩格尔系数为依据确定贫困。食物方面的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例就是恩格尔系数。一般认为,恩格尔系数超过59%,属于绝对贫困家庭。(2)一些发达国家用相对的方法来衡量贫困。最常用的方法是将贫困标准和一个地区人均收入水平保持一定比例。(3)市场菜篮子方法。即以人们日常最起码消费支出的总费用作为划定贫困的标准,具体包括人们的食品、生活必需品和参与社会日常生活的费用。(4)生活形态式方法。以当地大多数人的主观判断来确定哪些人生活形态上是属于贫困的,并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调查,进行有关援助。

3.简述社会养老保险的特点和作用 社会养老保险的特点:(1)推行保险立法化(2)筹资渠道多元化(3)享受待遇标准化社会养老保险的作用:(1)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2)强化劳动者的自我保障意识,使养老从家庭代际反哺方式转向自我保障。(3)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缓解养老压力或答:在当今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具有特别重要和现实的作用。

4.简述医疗保险的特征(1)主要为国民提供健康保障(2)保障的手段是提供医疗卫生服务(3)涉及的关系较复杂或答:医疗社会保险比其他社会保险项目更复杂

(4)(社会效应)见效较慢或答:一项医疗保险制度是否成功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反映出来。

5.简述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组成部分(1)全民保健,是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要基金来源,以全民为服务对象,由国家卫生机构直接组织实施的一项医疗服务制度,重点在疾病预防。2)城镇的公费医疗制度,是对国家机关、党派、人民团体及科教文卫体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实行的一项免费医疗和预防疾病的医疗保健制度。(3)城镇企业职工的劳保医疗制度,是以企业为责任主体,对企业职工及其家属实施免费医疗的制度。(4)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面向农民,以社队集体为单位,由集体和个人共同集资,并为本乡村居民提供免费或低费的基本医疗服务保障的医疗保险制度。

四、论述题(21分)

1.论述我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方向及前景

目前我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最大困境是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难度加大。原因是:一是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缴费困难;二是社会养老保险覆盖人群结构变化,养老负担系数提高;三是社会养老保险费的征收手段落后;四是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偏高。国家对此非常重视,制发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以法规形式明确规定保险登记制度和缴费义务人,建立社会保险登记制度和缴费申报制度,并对社会保险费的征收程序进行了规范。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征缴范围是: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实行三项社会保险费集中、统一征收的办法。只要扩大覆盖面,强化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加强社会保险组织管理及在适当的时候解决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偿问题,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前景一定是光明的。

2.论述我国传统医疗保险制度的问题和改革。

(1)传统医疗保险制度存在以下三大问题①各组成部分封闭独立,互不相干,致使医疗资源在不同社会群体间分布不均,少数人的过度消费、无效消费及浪费,与绝大多数人的无法消费和无能力消费现象并存。卫生资源畸形分布,大中城市及一些行业企业卫生资源过剩,广大农村及落后地区卫生资源短缺,群众基本医疗需求无法满足。②城镇干部职工的医疗费由国家财政和企业包揽,财政和企业不堪重负。患者个人和医疗机构均无费用意识,致使医疗费用持续攀升,浪费现象十分严重。③单位办医疗带来不少弊病,如:医疗费用缺乏统筹互济,违背了医疗社会保险的原则和初衷;单位间医疗负担畸轻畸重,单位间医疗负担苦乐不均,一些单位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的报销,因而处于虚空的状态;单位办医疗人为地设置了劳动力流动的城乡壁垒和行业职业壁垒,„„

(2)传统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1984年起进行了试探性改革。当年开始了部分企业职工大病医疗费用的社会统筹。

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的改革的要点:通过职工个人部分承担医疗费的办法,增加个人的费用意识,抑制医疗费用持续攀升的势头.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提出“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1994年国务院选择镇江、九江作为医疗保险综合改革的试点城市,从1995年起进行了劳保、公费医疗保险的综合改革。

1996年国务院召开镇江会议,部署扩大试点工作。1998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根据《决定》确立的“低水平、广覆盖、双方负担、统帐结合”的改革思路,我国建立起了新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2002年7月国务院在上海召开全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体制改革会议。明确提出坚持“一个目标、两个核心、同步推进三项改革”的方针。一个目标: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

两个核心:医疗卫生改革的核心是引入竞争机制,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并降低医疗成本;医疗保险改革的核心是建立费用分担制尤其是强制个人承担责任.三项改革:医疗保险改革、医疗机构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此后,国家还批准实放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还发布了企业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的政策性文件。

通过一系列改革,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解决了公费劳保医疗制度下各单位分散管理、企业负担或轻或重、职工医疗待遇有好有坏等问题,从而确立了社会化的医疗保险体系。但是改革在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有等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矛盾和困难。如:①覆盖范围仍然有限,医疗保障体系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③医疗体制改革的缺陷,导致“没有民营化的商业化”④市场失灵问题在政府缺位情况下没有得到很好矫正

作业

4三、简答题

1.简述生育社会保险的特点。(1)对象较少,覆盖面较窄生育保险的对象是已婚并即将生育的劳动妇女,一般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已婚且有工作的妇女和参加保险。我国的条件是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已婚妇女而且符合计划生育政策。

(2)生育保险的原因是由于生育行为而暂时失去劳动能力,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只需营养和休息得当就能自然恢复体力。(3)具有双重性质,它同时保障劳动力自身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又具有唯一性。生育社会保险从保险对象和筹集基金规模看,是“小”险,从保险的支付期限看,是“短”险,从承担的重大责任看,“重”险。

2.简述工伤社会保险的特点。(1)实施范围最广(2)保障性最强(3)待遇相对优厚(4)给付条件最宽

3.简述失业的社会影响。(1)对整个社会而言,失业浪费了劳动力资源(2)对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而言,失业使其失去了收入和生活来源大量失业的存在,必然影响到一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4.简述失业社会保险制度的内容。(1)失业社会保险的对象(2)享受失业社会保险的条件和待遇(3)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

5.简述社会福利的内容。(1)社会津贴(2)职业福利(3)社会福利设施(4)社区服务

四、论述题1.试述我国工伤社会保险的改革

传统的工伤保险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与发展而来的,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开始了对传统工伤保险制度的改革。1988年劳动部制定改革方案,于1989年在海南的海口市、辽宁的锦州市、广东的东莞市等地进行扩大工伤保险的覆盖面、建立工伤保险基金、适当调整工伤保险的待遇等方面的试点改革,1996年8月在总结各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劳动部发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1996年10月1日起实施)。《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对沿用40年的工伤保险制度进行全面改革。

《办法》规定扩大了工伤保险的实施范围,所有企业和劳动者,包括被批准入境就业的外籍职工,都要参加统一的工伤保险制度;要统一评残标准,统一工伤待遇,实行工伤医疗期,实行工伤保险基金社会统筹和工伤保险差别费率与浮动费率制,工伤保险实行属地管理,以中心城市或地级市为主实行工伤保险费用社会统筹。这些规定对工伤保险由变“企业保险”向社会保险的转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伤残、死亡待遇偏低等问题。

由于《试行办法》毕竟只属于部门规章,法律效力较低,在实际工作中执行难度较大,同时,工伤保险覆盖面仍然过窄,工伤在这样的局面下,为了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工伤保障权益,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颁布了我国第一部专门的工伤保险行政法规——《工伤保险条例》(2004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工伤保险条例》标志着中国新型工伤保险制度基本确立,从此,中国工伤保险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在1996年10月1日颁布实施《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扩大工伤保险的实施范围,所有企业和劳动者,包括被批准入境就业的外籍职工,都要参加统一的工伤保险制度。(2)统一评残标准(3)实行工伤医疗期(4)统一工伤待遇(5)实行工伤保险基金社会统筹和工伤保险差别费率与浮动费率制

(6)工伤保险实行属地管理,以中心城市或地级市为主实行工伤保险费用社会统筹。

2.试述社会优抚和军人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1)社会优抚主要包括优待制度和抚恤制度两项

(1)优待制度(社会优待)主要包括:

①生活优待②医疗优待③交通及其他优待(2)抚恤制度主要包括

①死亡抚恤:死亡抚恤的分类(烈士、因公牺牲、病故)及确定标准,一次性抚恤(具有褒扬和和社会补偿性质)和定期抚恤(具有社会救助性质)

②伤残抚恤:伤残类别(因战、因公、因病),伤残等级(由重到轻分为1级到10级),享受抚恤待遇的条件,.致残性质的认定和残疾等级的评定权限,抚恤金标准

2)军人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有:①军人伤亡保险②军人退役医疗保险③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社会保险

按:旧版作业中论述题第2题是:

试述我国社会优抚安置保障的主要内容和特点(P284~287)

答题要点:

(1)社会优抚和安置保障的主要内容:

①社会优待②社会抚恤③离退休保障 ④安置保障

(2)我国社会优抚和安置保障的特点:

①优抚安置保障内容的综合性

②优抚安置保障待遇标准具有激励性

③优抚安置保障手段的计划性

④优抚安置保障目标的双重性(经济的色彩与政治的色彩相结合,既是经济意义上的目标,又是政治意义上的目标)

保险层次过低,工伤保险基金不能调剂,抗风险能力较弱,各地区实行工伤保险的差异很大。

下载辽宁社会保障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辽宁社会保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学论文——上海市社会保障基金案学院:政法学院班级:公共事业管理11—01姓名:张范航学号:541109030145社会保障保的是什么?上海社保基金案件让我们再次看到中国现行社保......

    社会保障(范文)

    一、单选题。 1、 社会保障是以(A)责任为主体,依法律或政策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力予以保障的一种制度。 A、政府B、团体C、机关D、企业 2、 社......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 问题阐述: 1.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 2.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法律不够健全. 3. 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养老,医疗和社会服务等......

    社会保障

    地方财政部门不得动用社保基金投资 据央视消息 昨日,中国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和规范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社会保险基金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征......

    社会保障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加强基层调解仲裁力量,努力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纠纷和矛盾化解在基层,按照黑人社函[2012]213号《关于在全省招聘乡镇街道基层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

    一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含义:现代国家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以保障和改善全体国民的基本生活进而实现社会公平为目标:依法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而建立的一系列社会制度的总称. 功能:1,稳定功能2......

    社会保障

    第八章社会优抚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优抚属于社会保障的哪一级别的纲领? A.最低纲领B.最高纲领C.基本纲领D.特殊纲领 2.复员军人的就业安置一般由哪些部门具体负责? A.劳动部门B.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