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摘要]农村劳动力就业不仅仅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稳定和发展的社会问题,也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促进我国经济复苏的重要民生问题。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存在文化整体程度偏低、缺乏必要的组织信息指导、外出就业缺少上升通道等问题,从政府、社会相关机构和农民自身等多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力源源不断涌入城市就业,使得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与低素质农村劳动力的供给矛盾日益凸显。如何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能力,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已成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安徽省蚌埠市170个农户家庭入户调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深入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多数外出就业农民无一技之长,“双低”(低收入、低层次)就业成为普遍现象
调查结果显示:69.9%的外出农民只有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达到
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4.7%,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6.4%。具有某项专业技能(比如钳工、焊工、瓦工、驾驶等)占37.3%,其中拥有相应资质合格证书的仅占14.7%。这种普遍较低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在相当程度上对其在外务工获取就业信息、流动空间、就业方式、就业的工资待遇、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维权能力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就业难、生存难、发展难等问题十分突出。另外,农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参加培训的动力和效果,由于农民总体的受教育水平较低,在接受培训方面与城市人口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所以,当他们进入城市实现非农就业时,不具有与城市人口竞争的能力,难以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所获得收入也相对较低。
(二)外出就业渠道仍主要依靠自行寻找,缺乏必要的组织和信息引导,存在明显的自发性、盲目性
被调查农民通过“自己找”外出就业的占51.8%,仍然高居各选项首位;其次是通过以“血缘、人缘、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亲友推荐”的占44.7%;通过“劳务市场和职业中介”方式输出的仅占3.5%,而依靠各级政府有组织输出的比例是空白。进城就业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表现为“三少”:一是有组织性的劳务输出少;二是进城就业后参加工会组织、社区党团活动的少;三是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少。这种无组织的农村劳动力输出,使得农民外出务工盲目性、随意性很大。外出农民工中大部分是自发的、分散的,而且没有经过基本的职业技能培训。许多要靠亲友介绍工作,离开了亲友,他们
很难得到有效的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造成要么不能胜任工作或有其他原因时直接返乡。由于大多数外出农民工没有参加工会组织和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致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维护。
(三)经过职业技能和就业指导培训的农民数量不多,外出就业缺少上升通道
在170个样本中,没有接受任何培训的农民占58.8%,经过一定培训的农民所占比例为41.2%。从参加培训的方式来看,通过政府组织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占8.5%,参加企业组织培训的农民工占30.9%,自己去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占1.8%。在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意愿调查中,有87.6%的农民工表达了希望当地政府提供形式多样的职业资质和技能培训,但实际调查中暴露出的问题较多:一是没有设置农民工就业服务的组织管理机构,缺少对城乡劳动力的统筹协调;二是没有多渠道、多方位为农民搜集各种有关就业、招工、劳动政策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外出务工多呈自发性、盲目性和不稳定性;三是没有建立统一的培训制度、规范培训机构和职业中介组织的行为,导致培训和就业服务相脱节,培训和就业由服务关系沦为经济利益关系;四是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设置培训项目,缺乏对农民工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导致许多培训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不能满足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迫切需要。
韩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
(一)加强农村的各项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其转移就业的能力
首先,确保农村居民子女的义务教育权利得到满足。当前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其次,在农村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鼓励农村青少年在完成义务教育后,继续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为进城务工进行必要的技能储备,使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与此同时,在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组织领导、人才配备、经费投入和相关优惠政策与服务的制定与实施等方面,各级政府应加大力度。第三,培养农民工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农民工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才能参与城市的就业竞争,否则他们就会游离于城乡之间,缺乏在城镇扎根的意识和毅力,很难参与城市就业竞争。因此,提高农民素质,除了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外,还要加强包含思想转变和观念转变在内的综合教育,使农民工成为具有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的新型劳动者。
(二)建立一个统一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提升组织化配置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能力
第一,打破劳动力市场地区、行业和所有制分割的局面,推进劳动力市场与人才市场归并整合,建立公平统一、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第二,打破信息封闭,实现劳动力市场网络化。通过网络及时发布工作供给信息,同时,将农民工年龄、文化、技能特长、就业经历等统一录入信息网络,向外地、外省传递,降低农民工的求
职成本和风险。第三,继续发挥乡土性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员工介绍在组织上是招聘员工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不能忽视农民工通过“亲”、“友”、“乡”、“族”外出就业的意义,而且,当乡土性劳动力市场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往往也就具有了较强的组织性。第四,加强劳务输出基地建设和管理,重点培育一批劳务输出基地区县。实行基地、培训、输出、管理、服务相结合,提高农村劳务输出的有效性和组织化程度。第五,构建劳动力组织输出系统,调查和掌握市场劳务需求信息,并根据信息组织资源地的劳动力开展岗位培训,有组织、有规模、有订单、有目的地输出劳务。
(三)统筹城乡就业服务平台,建立与完善就业培训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竞争力
第一,规范统筹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建立统一的就业市场,取消一切限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歧视性规定,把农村劳动力摆到同等的就业位置。第二,成立农村就业服务指导小组或组建农村劳动者就业协会,为农村劳动力多方收集就业信息,随时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劳动维权等“一条龙”服务。第三,健全人力市场体系和规范市场秩序,主管农村就业部门和人员应千方百计与辖区内外单位、与企业加强联系,做好就业岗位的开发工作,拓宽就业渠道。第四,统一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制度,实施政府全额补助的政策,强化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切实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非农就业技能。第五,有效整合现有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农校等教育资源,建立多种形式的培训基地。第六,进一步规范职业培训市
场,鼓励和吸纳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培训,开展面向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应用性和技能性培训,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喻均林.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j].北方经济,2007(9).
[3]张云华,杨晓艳.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5).
[4]吕学静,陈蕊.农民工就业与就业促进问题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7(4).
abstract:rural labor force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but also is important to promote china’s economic livelihood recovery in post-crisis era.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bengbu’s employment of rural surplus labor,such as low overall level of the existence of cultural,lack of necessary guidance to organize
information,lack of employment outside the home channel.it proposed several practical countermeasures for government,social agencies,farmersand other aspects.key words:rural;surplus labor transfer;employment
第二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研究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入WTO后,合川作为农村人口占80%的农业市,农业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为突出。研究新时期、新的形势下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不仅有利于合理利用、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而且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安定团结。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与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人口政策、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密切相关,转移受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影响,核心动力是就业不充分。合川是农业市,农村人口达12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重,压力大。XX年农村实有劳动力XX万人,其中非农产业吸纳了XX万人左右,占总劳力的36.1%,农业沉淀劳动力约47.2万人。据测算,我市现阶段农业生产需要的合理劳动力约X万人左右,有X万剩余劳动力需要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其实,这个数据只表明农村的显性失业。从劳动力的增量看,随着农村人口的增长、农村现代科技的普及推广、土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每年新增的农村劳动力近X万人。把显性失业与增量加起来,则目前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达X万人之多。可见,今后转移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之重要。
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劳务输出为主,以自发的跨区域流动为主,以从事简单的非农行业为主。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市外出务工劳力为X万人,占农村劳动力X万人的X%,上半年外出务工收入X万元。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总结起来,有五方面的制约:
(一)思想认识的制约。绝大部分农民都有求富心切,转换身份,救急解困,求安怕险,横比攀高,小富即安等思想,一旦这些农民进城后,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新环境,心理上又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遇到挫折或者变得垂头丧气,一蹶不振;或者产生逆反心理,铤而走险。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制约。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是密切相关的。据调查,我市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占X%,小学占X%,初中占X%,高中占X%,中专占X%,大专及以上占X%,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不足X%。尤其是一些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率先转移出去后,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更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使得农村劳动力难以接受科技知识,进入非农产业比较困难。这是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制约因素。
(三)农村非农产业容纳能力的制约。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本市乡镇企业经济效益不佳,已逐步退出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第一载体的地位。与此同时,在目前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大企业、大集团缺乏,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小,商贸、餐饮、服务等三产业的市场竞争加剧,经营难度加大,导致非农产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在减弱。
(四)城镇自身的严峻就业形势的制约。从我市情况看,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开工不足,城镇失业率不断上升,城市就业压力加大。加之我市城镇化水平为X%,低于重庆X%的城镇化水平,多数镇小城镇发展严重滞后,功能不配套,产业支撑不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聚集承载功能不强,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转移的矛盾突出。从全国来看,随着企业改制和减人增效措施的推行,失业率肯定会较大幅度地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比较困难。
(五)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制约。一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制约。农民进城落户条件虽得到放宽,但农民在就业、住房、劳保、福利、子女入学等方面,无法取得与市民平等竞争的权利和平等待遇,城镇就业成本大。二是土地制度制约。在人多地少和农业比较利益较低的情况下,土地的分散经营既束缚着农业劳动力的手脚,不能脱离土地从事其他行业,又使得农业劳动者就业不充分,收入低下。
(六)劳动力市场的制约。农村劳动力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农村劳动力流动只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此外,劳动力流动的服务体系及中介组织建设也严重滞后,因缺乏有关信息,或信息不准导致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据调查,我市X年外出劳动力中有组织的转移仅占X%。这表明,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几乎完全处于无组织和无序状态。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因势利导,创新途径,坚持一二三产业并举,培育劳动力市场与加快城镇建设并重,跨区域流动与就近转移联动。
(一)加快结构调整,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目前,由于城镇容量和再就业压力等方面的限制,近期内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不现实。当务之急就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就近、内部消化农村劳动力。一是全力推进“XXX工程”。大规模发展pIC生猪、葛、水产等产业和其他特色经济,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开发延伸多条产业链,推进产业化经营,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二是加快四大工业园区建设。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业主和项目,整体推进合川工业园区、太和丝绸工业园区、盐井三汇建材工业园区、清平玻璃工业园区等四大工业园区建设,提升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三是加快优势企业发展。落实优惠政策,促进各类要素向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集中,向集团化发展,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
(二)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及非公有制经济,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X年,我市第三产业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X%,农村第三产业的比重则更低,且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容量。现阶段应把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工业化、社会化生产的发展提供服务。搞好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城郊镇街有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周末度假、旅游休闲等,促进城郊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容量。
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放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准入限制,营造平等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促进个体、私营、联营、股份合作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从而大幅度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就业比重。
(三)加快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容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可以推动农村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就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加快职业农民变工商业者进程。一是加快城市建设。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房地产业强势发展,加快建设重庆北部地区中心城市,并积极向大城市跨越,打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集聚地。二是加快小集镇建设。优先发展小城镇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镇街具有较大吸引辐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村中心城镇。同时,以产业开发、市场开发来促进小城镇建设,注重发展乡镇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等特色小城镇,突出发挥小城镇的个性和特色,形成独特区域功能的专业化小城镇,加快农村人口由“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离土为主”转向“离土离乡”为主,转移到小城镇就业。到X年,城镇化率提高X个百分点,吸纳X万农村人口转移进城镇。
(四)加强制度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允许外出打工、经商的农民可依法有偿转让、转租、入股抵押土地承包权,促进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正常流转,逐步集中,甚至可以考虑以村为单位成立“土地托管中心”,由“托管中心”统一负责土地经营。还可以探索确实具有的有固定生产业和住宿,土地可以出售变现,国家集体收一部分,自己得一部分作为安置。像有的工业企业一样,真的做到工人、农民在合法权力上的平等。一方面可以防止土地荒芜,方便农业税款的提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发展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从而使农业真正成为一种盈利性产业。二是逐步打破“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口界限。真正做到在发展机会面前人人平等,鼓励具有一定居住时间、稳定职业的外来打工者优先留居城镇。三是加强管理,切实保护外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宏观管理,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一方面,要健全管理机构,统一考虑城镇劳动力的就业。政府应制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政策,把农村劳动转移纳入全市劳动就业计划。建议在市劳动部门内部设置专门机构,加强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速度、流向的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和协调城镇劳动力开发利用。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搞好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推行就业培训,使农民掌握必要的基本职业技术技能,以适应就业工作的需要。同时,要针对城市中人际关系不同于农村,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基础教育,传授农民流动的方法和诀窍,教育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让农民尽快适应市场,处理复杂的交际关系。
(六)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平台。一是发育中间组织,作为沟通、连接剩余劳动力的新的就业岗位的媒介。加强并发挥劳动力市场服务机构的作用,开展区域性劳务协作,逐步扩大地区间、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量。二是建立和健全劳动力的社会调节机制。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流动,调节数量供求,带动质量提高,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三是加强市场信息服务。通过各种渠道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
第三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策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入WTO后,合川作为农村人口占80%的农业市,农业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为突出。研究新时期、新的形势下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不仅有利于合理利用、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而且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安定团结。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劳务输出为主,以自发的跨区域流动为主,以从事简单的非农行业为主。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市外出务工劳力为X万人,占农村劳动力X万人的X%,上半年外出务工收入X万元。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总结起来,有五方面的制约:
(一)思想认识的制约。绝大部分农民都有求富心切,转换身份,救急解困,求安怕险,横比攀高,小富即安等思想,一旦这些农民进城后,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新环境,心理上又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遇到挫折或者变得垂头丧气,一蹶不振;或者产生逆反心理,铤而走险。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制约。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是密切相关的。据调查,我市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占X%,小学占X%,初中占X%,高中占X%,中专占X%,大专及以上占X%,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不足X%。尤其是一些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率先转移出去后,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更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使得农村劳动力难以接受科技知识,进入非农产业比较困难。这是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制约因素。
(三)农村非农产业容纳能力的制约。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本市乡镇企业经济效益不佳,已逐步退出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第一载体的地位。与此同时,在目前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大企业、大集团缺乏,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小,商贸、餐饮、服务等三产业的市场竞争加剧,经营难度加大,导致非农产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在减弱。
(四)城镇自身的严峻就业形势的制约。从我市情况看,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开工不足,城镇失业率不断上升,城市就业压力加大。加之我市城镇化水平为X%,低于重庆X%的城镇化水平,多数镇小城镇发展严重滞后,功能不配套,产业支撑不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聚集承载功能不强,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转移的矛盾突出。从全国来看,随着企业改制和减人增效措施的推行,失业率肯定会较大幅度地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比较困难。
(五)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制约。一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制约。农民进城落户条件虽得到放宽,但农民在就业、住房、劳保、福利、子女入学等方面,无法取得与市民平等竞争的权利和平等待遇,城镇就业成本大。二是土地制度制约。在人多地少和农业比较利益较低的情况下,土地的分散经营既束缚着农业劳动力的手脚,不能脱离土地从事其他行业,又使得农业劳动者就业不充分,收入低下。
(六)劳动力市场的制约。农村劳动力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农村劳动力流动只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此外,劳动力流动的服务体系及中介组织建设也严重滞后,因缺乏有关信息,或信息不准导致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据调查,我市X年外出劳动力中有组织的转移仅占X%。这表明,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几乎完全处于无组织和无序状态。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因势利导,创新途径,坚持一二三产业并举,培育劳动力市场与加快城镇建设并重,跨区域流动与就近转移联动。
(一)加快结构调整,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目前,由于城镇容量和再就业压力等方面的限制,近期内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不现实。当务之急就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就近、内部消化农村劳动力。一是全力推进“XXX工程”。大规模发展pIC生猪、葛、水产等产业和其他特色经济,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开发延伸多条产业链,推进产业化经营,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二是加快四大工业园区建设。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业主和项目,整体推进合川工业园区、太和丝绸工业园区、盐井三汇建材工业园区、清平玻璃工业园区等四大工业园区建设,提升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三是加快优势企业发展。落实优惠政策,促进各类要素向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集中,向集团化发展,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
(二)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及非公有制经济,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X年,我市第三产业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X%,农村第三产业的比重则更低,且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容量。现阶段应把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工业化、社会化生产的发展提供服务。搞好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城郊镇街有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周末度假、旅游休闲等,促进城郊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容量。
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放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准入限制,营造平等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促进个体、私营、联营、股份合作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从而大幅度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就业比重。
(三)加快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容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可以推动农村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就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加快职业农民变工商业者进程。一是加快城市建设。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房地产业强势发展,加快建设重庆北部地区中心城市,并积极向大城市跨越,打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集聚地。二是加快小集镇建设。优先发展小城镇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镇街具有较大吸引辐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村中心城镇。同时,以产业开发、市场开发来促进小城镇建设,注重发展乡镇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等特色小城镇,突出发挥小城镇的个性和特色,形成独特区域功能的专业化小城镇,加快农村人口由“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离土为主”转向“离土离乡”为主,转移到小城镇就业。到X年,城镇化率提高X个百分点,吸纳X万农村人口转移进城镇。
(四)加强制度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允许外出打工、经商的农民可依法有偿转让、转租、入股抵押土地承包权,促进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正常流转,逐步集中,甚至可以考虑以村为单位成立“土地托管中心”,由“托管中心”统一负责土地经营。还可以探索确实具有的有固定生产业和住宿,土地可以出售变现,国家集体收一部分,自己得一部分作为安置。像有的工业企业一样,真的做到工人、农民在合法权力上的平等。一方面可以防止土地荒芜,方便农业税款的提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发展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从而使农业真正成为一种盈利性产业。二是逐步打破“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口界限。真正做到在发展机会面前人人平等,鼓励具有一定居住时间、稳定职业的外来打工者优先留居城镇。三是加强管理,切实保护外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宏观管理,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一方面,要健全管理机构,统一考虑城镇劳动力的就业。政府应制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政策,把农村劳动转移纳入全市劳动就业计划。建议在市劳动部门内部设置专门机构,加强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速度、流向的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和协调城镇劳动力开发利用。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搞好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推行就业培训,使农民掌握必要的基本职业技术技能,以适应就业工作的需要。同时,要针对城市中人际关系不同于农村,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基础教育,传授农民流动的方法和诀窍,教育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让农民尽快适应市场,处理复杂的交际关系。
(六)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平台。一是发育中间组织,作为沟通、连接剩余劳动力的新的就业岗位的媒介。加强并发挥劳动力市场服务机构的作用,开展区域性劳务协作,逐步扩大地区间、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量。二是建立和健全劳动力的社会调节机制。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流动,调节数量供求,带动质量提高,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三是加强市场信息服务。通过各种渠道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策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四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摘要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劳动力合理配置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指超过农村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动态的和相对的概念,它随着耕地面积,机械化程度,科学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社会的存在,使得我国存在为数众多的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实现转移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
我们是农民,靠农牧业生活。但是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下降,使得许多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同时“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得这部分劳动力囤积在农村,形成数量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越是迅速,失业率就越低,既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但现实却出现了相反的状况。现在越是发展,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比重就越大。据统计农村剩余劳动力达30%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原因主要体现在:一是受工业发展资本深化与技术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工业发展迅猛,产值年均增长幅度很大。企业未来的投资方向将主要是“多用资本,少用劳动”的技术项目,这就使得资本深化的趋势必将继续下去。伴随着资本系数的不断增加,即使劳动力总量不变,也会出现“机械排挤人”的技术性失业,这就必然使得大量试图与城市共分得“一碗粥”的农民工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二是知识,信息劣势导致就业机会的相对缩小。与资本化相伴而生的一半都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深化的工业化增长路线必然以引进技术为主体的技术进步模式为主要途径,与此相关的就业岗位多为知识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这对于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不仅如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拥有和获得信息方面也属“弱势群体”,他们中的大部分学历水平都比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或半文盲,进入市场的能力本来就有限,再加上他们与城市寻找工作者相比,在获得信息亲缘,人际关系方面所处的劣势地位,这都大大加剧了他们与城市下岗或失业者在寻求工作岗位中的不平等地位。三是农业产品低价消失,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竞争压力增大。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必然是资本深化和通过技术和工艺的运用而使农业从业者不断地被分离出来,从而使农村人口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四是农村劳动力群体素质处于弱势,存在着劳动技能差,就业观念落后;法制观念,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据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动力的文化素质偏低,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级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75%,高中以上人员站的很少。许多农民(特别是年轻的)还缺进取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专业就业的需要,农民不习惯于企业严格的时间安排和规章制度,难以适应机械化达生产的工作环境,对于农村就业人口来说,这也是农村劳动力先天不足而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提供动力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增强了城乡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促进社会变革,塑造一代新型农民,产生了广泛的回应效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意味着农业的剩余向农村转移,农村的剩余向城市转移的绝对转移思路,也意味着劳动力本身,农业,农村自身的直接发展所形成的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高而导致的相对转移。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良性发展过程的应有之意。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使资本,技术,信息随人员流动而运动,是区域间交流日益增多,纵横联系加强。另一方面,劳动的范围转移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是继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后,对中国传统体制的再一次冲击。由于他的存在,促使政府对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务市场法规制度,以及户籍管理,住房等的方面进行改革。
农业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比较充分利用,充分发挥了农村存量资源的经济作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增加,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前提,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可能。第一,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为农村非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保障。第二,在现有户籍制度下,农村转向非农经济的劳动力,无论离乡不离乡或是进城务工经商,从根本上说没有脱离农村,他们务工经商所得除一部分用于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外,相当一部分资金投向本地的农业或非农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稀缺资金。第三,返乡创业的农民,不仅带回了稀缺的资金,更带回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带回了市场,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技术,管理和市场。第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业经营模式有小块的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移,发挥规模优势,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搞好特色经营,创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业现代科技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2.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减轻人口负担
农村劳动力剩余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关键是要持续提高农民收入,而提高人民收入,关键又在农业人口的非农化以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农民就业的机会。
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城市转移,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其转移速度取决于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和城市化进程快慢。现代城市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源要素的聚集,是城市化的内在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各地各类专业及综合市场的成功发育,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聚集,毫无疑问,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减捡轻了人口负担,为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效率做出了贡献。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现代化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看,只有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比例,才能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农村现代化水平,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扎马立诚也充分的说明了这一事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劳动力非农化水平的提高方面,而且更在于由于农民劳动的转移,是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程度等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对于农村经济,现代化意味着通过现代农业中现代科学技术含量增长的作用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副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过大的人口压力必然阻碍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对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替代,制约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减缓农村净化机发展的速度。因此,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充分转移,才能够有真正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才能推进农村今年国际可持续发展。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与政策 1.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
由于传统农也部门存在着大量以生存工资来养家糊口的劳动力,因此,劳动力的供给既有完全的弹性,从而工业部门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向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以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从而在实现农业迅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得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安置。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提高农业生产要素质量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必将越来越大。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教育水平,使他们在选择职业方面与城市在职或下岗职工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不仅如此,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他们对市场行情、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事业与空位的具体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也会有所掌握,从而大大降低他们升学工作岗位的成本。
2.加快城市化建设,为农民进城就业提供“市民待遇”
长期以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基本上是一致的。近年来,我县的第二产业占GDP得比重已明显上升,但非农人口仅占总人口数的37.8%,说明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工业化水平,加之原有的工业化制度和“两种待遇”为基础的城乡人口政策,认为的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处于非常不公平的境地之中。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减少农民数量,提高人民人均土地资源拥有量和农民编辑产出水平,以此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是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3.发展乡镇企业,振兴乡镇劳动密集型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曾经拥有过一段快速发展时期,但近几年来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大中城市必然以发展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为主,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能转移到乡镇企业,这就为乡镇企业利用农村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来从事诸如服装厂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就是说,乡镇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一过高,力争维持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关系。另外,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之后,一定要注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要使他们在“边干边学”中提高人力自办积累程度。4.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劳资关系
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在信息、文化素质等方面处于劣势,而对过低的工资、过长的劳工时间、过分的劳动程度以及老板的剥削与压制,他们往往是熟手无策的。因此要切实保护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法权益,使他们在劳资谈判、实际工作中都能得到公平的待遇和有效的保护。
第五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河南大学经济学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区转移研究
姓 名
专 业 经济学
准考证号
指导老师
论文成绩
完成时间 2011年01月
联系方式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地矛盾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三农”工作中第一大难题。据统计,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1.5亿。这么多的劳动力就业不足或潜在失业,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引起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而且,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原因、存在问题等的研究,提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径和有效办法。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原因 问题 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乎农民生存、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是现阶段“三农”工作的重点之一。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都要高度关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上下联动,密切配合,积极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
我过农村劳动了产生原因很多,具体有一下几个原因:
第一、过度的并且不断增长的农业人口和面积有限的并且增幅较小的农业土地之间的矛盾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重要原因。由于农村受生育观念和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影响,特别是实行以家庭为纽带的农业手工业相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育成为农村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和提高家庭地位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超生现象严重。人口增多了,但是我国的耕地面积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其结果是,劳动平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多地少使得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农闲时,过去安于“3个月种田,2个月过年,7个月农闲”的农民也加入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队伍中来,使得这一情况更加严重。
第二、我国现在约有一亿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但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流动性的,并未真正城市化。一遇大的经济波动或其他风吹草动,就会被迫回乡。这种波动性剩余不是每年都发生的,但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对经济稳定的影响,给各级政府带来的压力,却比还未进城打工、隐性失业于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大得多。
第三、恩格尔定律认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比例将会不断下降。其中包括消费者从重视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向重视工业品和劳务的消费转化,这种转化带来了消费结构的变化。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主要以提供食品为主第一产业的 发展受到了限制,而以提供工业品和劳务为主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了巨大的空间,这就引发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冲动和农业劳动力的过剩。
第四、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我省农村经济结构中,第二、三产业不够发达,乡镇企业规模不大、效益不高,农村非农产业吸纳现有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相对缓慢,水平较低,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实现就地转移。而在城市中,一些用普工的行业所实行的一些用工条件、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违反国家有关法律,侵害农民正常权益的事情时常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限止了农民进城务工。加上近年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下岗职工数量较多,使农民到城市就业的机会减少,这些原因使农民外出务工环境条件不容乐观。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民自身因素导致“转移难”。一些农民知道靠有限的土地挣不了几个钱,也懂得出去闯荡才能走上富裕路。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多数农民不愿转移,不敢转移,集中表现为“五怕”:一怕变化:“两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的思想仍然存在;二怕欺负:由于农村教育、文化、技术、信息落后,使一些农民自卑心理严重,怕跑出来找不到活干,怕干了活又要不来钱,怕外出打工受欺负;三怕风险:多数人文化少、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不适应城市产业多样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大了农民进城就业风险;四怕碰壁: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量小,想出去打工不知该干什么,想学技术,不知要到哪里去学;五怕限制:就业渠道不畅,怕权益得不到保障。
第二,社会环境导致了“转移难”。一是少数地方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现象,实际上是农民的隐性失业现象。目前,政府对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农民的转移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保障农民工的政策,但在有些地方还没有完全落实;二是社会服务不够。在各级组织中缺少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服务、培训等项工作,农民在户籍管理、婚姻、子女入学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三是城乡差别大。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村基层政府积极促进农民转移,而大城市却通过限期清理等政策压缩雇佣农民工;
第三、农业内部扩大就业的空间不大。当农业朝着现代化发展时,劳动力的投入对增产 3 的作用会大为减弱,农艺、机械和化工产品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越发突出。当这种替代作用累积到一定量时,对劳动力的排斥现象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使整个生产过程发生节省劳动的情形,劳动内部的就业机会非但不能增加,反而有减少的现象。
第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受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近些年,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滞缓,随着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金密集型转变,劳动就业成本大幅度增加,加上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济效益不佳,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影响。
第五、没有建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权益不明晰。土地所有者主体及土地预期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使得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不明确,使土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中纠纷不断,大大地降低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速度及数量。而农民土地不退出,农村土地的细碎分割的问题就不能解决,也就意味着农民的转移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第六、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得不到生活保障。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中国农民开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但是这些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却并没有享受到城市的种种保障制度,又加上自身渐渐远离土地,正日益处在一种尴尬境地: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干着和城市工人相同的工作,却不被城市所承认,同时由于没有工人身份,他们没有组织,没有参加工会的权利,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没有起码的劳动福利保障。
第七、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第一、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省级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加大农村教育力度,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投向农村农户,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得到理想成效。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升级,首要应大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传授一些专业技能,培训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具备专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并对农村农民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就业指导,突出实用性有效性,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为农村就业创造条件。提高农业 4 推广人员的素质,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积极引导农民种植产量高、经济效益乐观的优良品种作物,组织科技人员下村、下地进行亲自指导,使得让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掌握科学技术,加强自身技能,不断累积经验,加快专业村、专业户的建设,提高农村现有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培训具有较高文化的经济能人,带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长远来看,发展农村教育,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才是治本之策。
第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多种就业机会。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既解决部分地区青壮年因过多转移而带来的遗留问题,同时也解决农业生产经营劳力不足的现象。由已经逐步融入人们生活的新兴社区服务业入手,如家政服务、农家乐休闲、家庭式保姆、利用当地优势搞庭院经济等等,安置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引导,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做到农业生产经营与挣钱两不误。沿着“二种需求加大一个产业”的思路,力求服务的细化、多元化,促进城镇商贸繁荣,拓展就业渠道。
第三、实行农业多种经营,加大市场需求力度。一方面根据政府各部门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应做好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业务培训、素质培训、岗前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加大二、三产业发展,发挥本地优势,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调查数据表明:农村劳动力中约有60%左右的劳动力因知识层次、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等原因无法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异地就业。因此要根据地方和个人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发挥其优势特长,挖掘地方和个人潜能达到转移就业。提高地方经济的吸纳能力,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推进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还可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比如,从事林业生产是农村劳动力的特长,应鼓励劳动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培育食用菌,养殖牛、羊、兔等,并按国家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发展经济作物,蔬菜、花卉、瓜果和林业、牧业、渔业等产业,促使农村劳动力从单一种植向多种经营转移。既能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宗旨。
第四、改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有关部门应加大法治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机制,消除城乡劳动力各种不平等的政策,尽可能使农村劳动力在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上与城市劳动力相对平等,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自由流动。最大限度地争取省、地政策支持,有效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服务。对那些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政策、做法以及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单位的人与事给予严厉制裁,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医疗卫生、子女教育、劳动保障等多方而与城里人享受相对平等待遇。
第五、依靠政府参与并加大组织劳务输出的力度。据调查,尽管多数人的工作是由劳动力自己出门寻找,但问到打工时,由政府组织好的有59.21%,占了最大比例;成立公司组织好的有25.60%;亲朋介绍或自己寻找好的有15.19%。数据表明,农民们极希望在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中有一个好的组织管理。日益扩大的打工队伍及激烈的竞争,对劳动力的要求和市场需求也逐步提高。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参与组织劳务输出的力度:一是实行外部转移,对外出民工进行较系统的文化、技能培训,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培育中介机构,拓展境内外劳务输出渠道;二是更好的利用内部吸引,鼓励发展密集型产业,帮助农民在近处打工,实现离土不离乡。
第六、农业内部就业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远选择。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把农业本身变成容纳劳动力的产业。可通过开发农业资源,开展多种经营,发展林、牧、渔业容纳剩余劳力。一是实行农业集约经营,提高土地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开展科技兴农,实行农业技术优化组合,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龙头产业的培植,充分发挥“样板效应”,推广立体和生态农业,适当增加复种、套种、间种面积,使同样面积的土地,更好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二是有计划地兴修水利工程,进一步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建立一批高产稳产农产品基地,容纳和稳住更多的劳动力。三是实行农业开发,荒山,荒坡可以改造成经济林基地,种草养畜、花卉苗木、优质水果、中药材等的开发。特别是大量农产品加工精品少,在农副产品加工上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大力开发庭院经济,也是一项大有发展前途的事业。庭院经济门路广、潜力大、投入少、易学、易办、易管、效益高,对容纳剩余劳动力十分有利。
综上所述,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日益显示出其紧迫性和必要性。尽管完全解决这一问题尚有许多困难,需要一个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有待解决的一项世纪工程,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能否提高、农业现代化能否实现、农村经济能否走出发展困境,而且还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合理、有序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是靠单方面的政策,它需要政府、社会、农民共同努力。尽管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这一过程将是漫长和艰难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但只要我们群策群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找到正确的解决途径,相信在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这个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杨辉 罗素清:《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15卷第8期 陈淮:《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中国经济信息,2004,(6).许光菊:《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蔡艳:《我国剩余劳动力的成因与转移分析》.新西部,2006.邵作昌 张 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