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工作的思考
关于加强外来务工少数民族同胞管理工作的思考
为了加强外来务工少数民族同胞的管理工作,今年1月以来,仁和区民宗局对在仁和区境内外来务工的少数民族同胞的相关情况,进行了问卷式的走访调查。
一、基本情况
仁和区境内外来务工的少数民族同胞约有400人,年龄在18岁~50岁之间,其中男性约占65%,女性约占35%。这些少数民族中做重体力、零工的(给装修房子的业主背沙石材料为主)占50%左右,建筑业占30%左右,工业占8%左右,服务业占5%左右,其他仅占7%左右。
二、存在的问题
1、文化水平低,务工时间短。这些少数民族同胞中95%的人没文化或者仅有小学文化,初中以上文化的人数仅占5%左右。大部分务工少数民族同胞到仁和区打工时间都不长,务工三年及三年以下的占了80%左右,五年以上的仅有10%。
2、务工途径少,工作时间长。务工的少数民族同胞中,自己找工作的占59%,熟人介绍的占41%。其中,未婚的占30%,已婚的占70%,已婚少数民族同胞中有子女的占80%。由于文化水平低,没有一技之长,所干工作以体力活为主,平均工作时间较长。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占80%,20%的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了10小时。
3、收入较低,动机单纯。这些少数民族同胞中87%的人
月平均工资在800元~1100元之间,月平均工资超过1500元的仅占13%。同时,这些少数民族同胞打工的目的都比较单纯,多数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只有很少的人考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发展。
三、意见建
1、加强引导。少数民族同胞找工作普遍存在盲目性,对此,政府应加强引导,充发挥劳务市场和职业中介机构的作用,利用招聘会、广播、电视、当地政府组织,为少数民族同胞提供准确的用工信息、用工岗位,使得外出务工的少数民族同胞能够较顺利地找到工作。
2、加强培训。建议少数民族同胞所在的当地政府结合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劳动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少数民族通报的技能水平,增强其在劳务市场上的竞争力。
3、加强宣传。用工单位和民宗部门要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少数民族同胞的法律意识,教育他们遇到矛盾纠纷时要采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是采取聚众闹事或家族上访的方法解决问题。
4、通力合作。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用工方应积极配合各部门的工作,登记用工人员的基本情况,减小治安管理部门的工作压力。
5、健全体制。建立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组织,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可加入该组织,该组织的工作旨在解决好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生产生活中最现实、最直接的困难和问题,使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的利益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第二篇:关于外来务工人员情况
关于外来务工人员情况
前言
首先要对老师说对不起,因为我并没有10份的调查问卷,或者说是我在看过问卷后觉得这份拿着这份问卷问农民工,实在是有些可笑。因为问卷中太多的问题没有任何问的意义,比如保险,比如他们的压力如何分个等级。但是,我想就我自己了解到的几点,来阐述我的观点。
一.——为什么他们是农民工
调差农民工,首先要了解为什么他们要来城里务工,而不是选择在家乡种田。老实说,中国这五千年来的阶级情况一直没有变过,只有两个,一个是权贵阶级,一个是农民阶级。我们的农民生活情况很差,原因有以下几点:
1.我们不像欧洲那般有上千年制造业的积累而孕育出的资本主义和一批工人阶级。中国的制造业虽然曾今发展过一段时间,但是一直没有走向正规,制造业的不发达,是我们缺乏蓝领阶层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制造业的发展和农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可以让农民的农耕更有效率也更加方便。而中国的农民在21实际仍然采用几千年前的手工耕作,加上土地资源的限制,导致了农业的不发达和农民收入不足。
2.地方政府一心只想做基础建设,破坏了大量的农民耕地,开发商的介入让农民不得不远
离自己的家园,到别的地方去生活。我们和西方国家不同,土地都归国家所有,而国家在对地方政府的行政指标和监管上的不足导致地方政府一味地追求功绩而盲目发展,铁公基一直是这么多年地方政府工作的主题,而地方政府在债务上的危机导致土地成为他们手上唯一可以拿来避风头的工具,从而最后受伤的都是农民和他们的土地。
3.政府印钞导致严重的经济滞涨。在物价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城市里的人生活的压力也在不断地变大,但是相应的,农民的收入并没有随着物价的提高而增加,反而更加困难。为什么菜价涨了,农民收入却没涨呢?我们发现中间环节给农产品造成了太大的附加价格。比如物流运输的成本,比如最后市场的店租,比如那个搞笑的增值税,导致了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情况。
而国内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和国外资本家联手炒作一些农业物资,去年的大豆,大蒜,生姜等都是最好的势力。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加强监管,切实保证消费者和农民的利益不受到如此的侵害。
为什么说这么多,就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才有那么多人不得已背景理想,选择到城市做着各种低贱的工作。于是,农民工就成了既不是农民又不是工人的这样一个特殊团体。
二.——农民工的待遇
农民工虽然在称号上有一个“工”字,但实际上却并不属于工人阶级。他们大多都是做着简单地下工作的临时工,硬要给他们的身份分个阶层的话,会是比较接近古埃及时期的奴隶阶层。在城市里属于最底下的社会人群,拿着最低廉的工资,是不是还得被城管这样的地痞追打喊杀的。于是,问卷中的待遇基本可以不谈,农民工在城市里根本没有待遇可言。
我们在一所大学里很难认识到农民工平时的生活和处境。我在大一暑假走访过许多工地,看着当地工人恶劣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炎炎夏日,在他们休息的地方基本是没有风扇的。而且这些农民工大多没有正式工作合同,因为房地产的工程全都是赶工的,开发商也都是请临时的工程队来做,所以农民工很多的合法权益都没法受到保障。于是在工资都领不到的情况下,谈什么保险,城镇住房,不觉得很扯吗?
最搞笑地就是家中是否有干部这一个问题,这要叫人如何回答。但凡是个中国人都知道答案。因为没有正常的劳工合同,所以农民工既不会享受到各种医疗保险,社会保险,以及体检等等。其次,农民工也很难享受到职业技术培训,这对他们整个职业生涯和人生都是非常
不利的,我们国家在高等教育“突飞猛进”的时候是不是也考虑下你的基础教育还十分落后,你的各种职业培训还十分欠缺,你的大学教育还都是菜市场的水准。
三.——农民工的生活
这点是我认为最难向农民工们问出口的。理由很简单,他们在城市根本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生存!他们做的一切,只是能为了继续活下去,能满足一个文明社会的人类生活所需的基本要求,但有更多的时候,我们伟大的国家连这些基本的要求都满足不了。第一点我想说的,就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还有户口问题。
看看今年福建省的高招情况,你可能真的以为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可是,有更多有良心的媒体给了我一些很不一样的报道,这些东西,我想是我自己很难弄到,但却是能真实地反映某些情况的。拿北京这个城市来说,今年加大了对一些民办的农工工子女的学校做清除工作,名义上是说这些学校都并不合格,实际上是为了把孩子们全部赶到公立学校,并借机收取所谓的赞助费。赞助费这个词我从小听到大,我从小学赞助到初中,为什么?因为户口问题,以及城市内学校教育资源的极不平等的分配,没有赞助费,很多孩子根本无法到相对条件好的学校去念书。更何况农民工子女,大多户口都在老家,因为家中祖父祖母的年纪都大,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孩子,父母进城务工时都会带着自己的孩子,但是孩子却因为户口的问题没有学上,要上学必须回到老家,可是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山村教育资源都极其匮乏,甚至没有。为了能给孩子好的教育情况,农民工父母不得不从自己的牙缝里再抠出钱来给公立学校交所谓的赞助费,而还有很多的农民工父母拿不出这笔钱,他们的孩子只能辍学在家。看到这里,我是不是能理解,我们国家所谓的义务教育,就是老百姓要义务教赞助费的教育?
然后我们再来说说健康的问题。因为工作环境的极其恶劣以及反复无常的加班(加班对都市白领都是习以为常,何况农民工),导致他们的健康情况不断加重。很多农民工都会患有这样那样的职业病,但是他们对自己的身体从来不会爱惜,因为他们实在看不起病。在中国各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热烈讨论美国医改问题的时候,请先看看我们自己。(我老是说拿一个世界倒数的政府和世界第一是没有可比性的)一个小小的感冒我们在公立医院就要花掉一两百块钱,而农民工所患的职业病都是一个比一个富贵,一般的小诊所无法治疗,而公立医院的费用又吓得惊人。看病难,看病贵这是很多现代都市人头疼的问题,而对于农民工来说这根本算不上问题,因为根本没法看。于是,我再请问,当我们国家建成所谓世界最先进的高速铁路,又要再花4万亿投入水利建设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为你们修建的那些基建的农民工此时也许正在饱受病痛的折磨。
最后一点来自农民工在城市生活是否被人看不起。总体来说,现在社会跟过去不同了,外来务工人员一般不会再受到城里人异样的眼光看待,但这就是真正的平等了吗?这些都是表面现象,要做到真正的平等,首先社会在给予人们机会的时候就应该建立在一个公平的起点上。回到户口的问题,多少农民工因为户口的问题在和城里人竞争时处于完全的下风。中国社会重新回到了远古时期那个拼爹的时代,上一代的社会地位和财富将直接决定下一代的命运。为什么这点不能向美国学习?当年布什在拟定取消遗产税的政策的时候,比尔盖茨以及巴菲特等顶级富豪联名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抗议,称这将会让美国从此失去竞争力,因为年轻人得到过多不属于自己的财富,将不再会有去竞争的意识。再看看我们,我们有美国那么多富豪吗?我们的富豪靠着卖自然资源发家,美国的富豪们靠着企业,创新和产品发家。在这样一个中国社会,一般家庭出生的都市人跟官二代和富二代相比完全没有竞争的可能,于是他们只能跟城市城市社会底层的农工工去抢饭碗。而本来就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民工此时就被排挤到社会的最边缘阶段,所以一直以来只能做着最简单也是最劳累最没有保障的工作。
以上就是我论文的全部内容。这是我认真完成的论文。很多情况我们都完全了解,很多事情
问及农民工反而会伤害他们的自尊。社会的不公和腐败是不断加重农民工压力的根本原因,这些其实我们都懂,但是却没有人愿意去做。这是篇不需要调查的论文,就好像之前的世界政府满意度调查一样,所谓的结果都是自欺欺人。如果这篇我认真完成的作业不能够达到老师的要求的话,下次我一定会接触google和系统复制功能来为老师写出一篇令领导和老师都满意的论文,但是,自己骗自己,再让同学骗老师这样的事情真的有意义吗?希望老师三思。(PS:格式什么的随意吧,清楚整洁就好,重在内容,即时要被退回来,还是希望老师能够认真阅读一遍。)
以上
09茶1 黄宇丰
第三篇: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情况
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步伐,把全面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教育、服务、管理作为重要任务,通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最终达到使外来务工人员享受“市民待遇”,成为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抓教育,提高外来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拓宽外来人员的学习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帮助他们知情、明理、守法、创业,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街道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素质教育。
一是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家长培训。街道利用社区学校教育资源对外来家庭家长进行如何教育子女、如何确立家长责任意识和如何成为一个好公民的道德培训。此外,我们还开展了一季一次的律协进社区活动,帮助解答居民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难题。
二是推进对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学生教育。针对外来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长、负担重、课外活动较少的情况,街道建立了爱心课堂,并借此成立学习厅、书画队、音乐吧等活动室,以丰富外来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三是开展对外来务工人员成员的劳技培训。为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水平,尽可能的缓解就业压力,多方了解各单位的用工需求,街道在外来人员间开展各种对口技能培训,如编织技巧学习班、计算机基础能力培训班、插花技术培训班、面点加工培训班等,帮助他们以提高劳动技能实现就业。
二、抓和谐,激发外来务工人员的创业热情
一是构建组织网络,为外来人员提供周到服务。街道以“外来务工人员联谊会”为平台,让外来务工人员自主融入到社区大家庭中来,达到以外管外、以外带外、以外促外的积极效果。联谊会会员大会下设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卫生及妇联等分会,协助社区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开展扶贫帮困,为外来务工人员完善保障体系。为了使外来员工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街道每年都拿出专用资金,大力资助外来务人员,以实际行动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今年街道还设立流动党员困难救助金,实现流动党员生活援助当地化。
三是拓宽帮扶内容,为外来务工人员解决实际困难。针对外来员工子女上学困难的现实情况,街道通过努力,和周边学校积极进行沟通协商,让这些学校给外来员工子女预留名额,并鼓励辖区企业对这些学校进行办学上的资助。另外,街道在走访慰问辖区流动党员过程发现一流动党员子女因学校报名截止时间无法入学消息后,立即积极伸援之手联系区教育局,破例准许她就近到段塘学校报名入学。
四是强化人性化服务,为外来务工人员营造就业环境。邀请流动党员参加本社区的组织活动。其中**|**等社区的流动党员还和当地的党员一起到南湖革命圣地开展党员宗旨教育。开放各类公共文化资源。将全街道各社区的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中心等公共活动场所和文化娱乐设施向外来人员免费开放,方便他们随时可以阅读各类书籍报刊和相关文件,并鼓励他们参加诸如家庭趣味运动会、五湖四海厨艺大比拼、新老居民交流会等活动。
三、抓管理,打造外来务工人员的人文环境
一是建立外来劳动力数据库。
1、通过社区社保室掌握外来劳动力基本情况,实行动态掌握。
2、建立企业岗位平等制度,社保站、室与辖区内的各类企业建立联系制度,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用工的需求。
3、建立岗位信息发布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将供求双方的信息及时传输给用人单位和求职者。
4、建立就业援助绿色通道,对迫切需要就业的外来劳动力,千方百计提供岗位帮助其尽快就业。
二是加强劳动监察与调解力度。劳动监察方面在尽力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方面具体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强化对用人单位农民工的监察力度。二是调解劳动投诉,为外来务工人员追讨工资。今年来共解决劳动纠纷案件二十多件,帮助农民工追讨被用人单位克扣、拖欠的工资计三万五千余元。
三是针对外来人员特点创立四大计生协会。
1、在用工100人以上的企业成立企业计划生育协会;
2、在私营小企业中成立私营企业联合协会;
3、在出租房多的社区成立房东联合会;
4、在新居民集中居住地成立新居民联合会。此外,还广泛深入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三查一服务”、“知情选择”等活动。
四是举办新老居民文化艺术节。在新居民联谊会成立时候起,街道就十分注重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举办了“十个一”、“两地情、一家亲”、“温馨大家园”等系列活动,都得到了新老居民的积极参与,今年街道还举办了新老居民文化艺术节,组建了第一支新居民文化团体。街道今年举办的首届全民运动会,新居民也将组成代表队角逐三个项目比赛。
第四篇:公司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职责
非公有制企业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
工作职责
一、构建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平台,完善服务和管理机制,规范运行事态和管理制度,推动目标管理,不断提高社会化管理水平。
二、推进外来务工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抓好外来务工人员登记入册和动态系统管理工作,并将信息纳入公安机关管理系统。
三、配合公司党群组织,做好对外来务工人员党、团员的管理工作,发挥其在服务管理活动中积极作用。通过他们引导外来务工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健康活动,遵章守法、爱岗敬业,努力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四、定期开展外来务工人员的排查活动,做好外来务工人员中刑释解教、社区矫正等有前科劣迹的高危人员管控工作,确保不发生重新犯罪。、五、负责抓好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管理工作,完善管理网络和管理制度,推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六、经常性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活动,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法治意识、安全意识、行为规范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
七、完善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子女就业、医疗等服务管理体制,落实便民维权、十项措施,定期开展“关心关 1
爱”专项活动。
八、协调公司矛盾纠纷调解组织,依法调解外来务工人员中各种矛盾纠纷。
九、树立企业离不开员工、员工离不开企业的理念,关心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实行人性化管理,关心身心健康,定期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使外来务工人员安心工作、安心立业。
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扫黑除恶”和禁毒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外来务工人员中各种犯罪。
第五篇: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的几点思考
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的几点思考
-----------普法教育调研材料
近年来,随着我村经济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去年达2500人,远远超过我村户籍人口,今年预计突破3000人。外来人员的大量集聚既是我镇持续发展和繁荣昌盛的强大动力和支持,也是姜山全面实现现代化的一个负担,但是,走向现代化,必须考虑外来人口的因素,没有外来人员的参与,没有外来人员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实现外来人员的现代化,必须提高外来人口的素质,而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是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着眼于我村外来务工人员法制教育的实践,尝试对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作粗浅思考,以期对外来务工人员普法作参考。
思考之一:整合社会力量,借助部门合力,是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
外来人员多是的一个重要特征。外来务工人员在创造社会财富,促进城市经济繁荣的同时,也给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城市管理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并对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造成冲击。一方面,因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不好和文明意识、法制意识、卫生意识差,造成外来务工人员聚居点环境脏、乱、差,安全事故多,治安秩序不好,肠道传染病多发,影响五乡形象和文明城市建设;另一方面,因许多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淡薄,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特别是违法犯罪逐年上升,2006年打击处理的外来人口占82%,2007年占85%,严重影响了城乡社会安全,给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而传统的管理措施也存在问题和困难:一是各职能部门与镇乡各自为政、孤军作战;二是公安部门现行的警务体制和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外来人口管理的发展趋势;三是户籍人口对外来人口缺乏认同感,歧视现象比较普遍;四是外来人口社会整合工作经费紧缺,工作开展举步维艰。
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工作涉及公安、司法、劳动、计生等多个部门,牵涉面广,投入大,见效慢,需要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实施综合治理。县里要组建专门机构,将外来务工人员统一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规划之中,制定各有关单位的工作职责,又要将外来人口社会整合工作列入县对部门考核。公安、人事劳动社保、民政、计生、教育、城建、卫生、工商、经贸等部门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落实具体工作人员,在县常设机构的统一协调下,按各线的业务范畴和责任分工,扎实开展外来人口社会整合,共同营造外来人口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工、青、妇等群众团体要根据自身工作特点,积极参与宣传教育。各外来务工人员聚居点也要结合本聚居点实际,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开展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工作。思考之二:开展阵地建设,抓好典型示范,是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取得成效的基础
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素质低,流动性大,要想把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抓出实效,必须加强阵地建设,通过赠送法制宣传资料、开展法制讲座、举办法制文艺汇演、有奖知识竞赛和法制宣传电教网络、法制宣传窗、广播喇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实行渗透式教育。
1、外来人口法制教育基地示范教育。选择法制宣传基础较好的一所学校、几家规模企业或外来人员聚居点,进行示范教育,精心包装外来人口教育基地,为外来务工人员学习教育起示范带头作用。
2、外来务工人员法制教育各级联系点。建立区、镇乡、村居及外来务工人员聚居点的各级法制宣传联系点,落实外来务工人员聚居的镇乡、村居、用工单位的教育管理和普法职责,落实社区警察、村级宣传员的普法职责,努力探索,大胆实践,发挥各联系点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推广。
3、外来务工人员普法学校。外来人员在500人以上的村居、300人以上的企业建立普法学校,普法学校落实并规范教材、师资、计划、学时,以提高外来人员综合素质为目的,开展经常性、长期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开设与外来务工人员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安全生产、人民调解、社会治安、劳动仲裁、交通安全、计划生育等相关课程,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逐步实现外来务工人员的启蒙教育、初步教育、深化教育。思考之三:加强教育培训,注重思想引导,是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取得实效的必然要求
外来务工人员在职业之间、产业之间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具有高异质性和对流入地社会的低认同度,呈现出自由、分散和体制外运行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流出地鞭长莫及、流入地行政系统又缺乏或无法有效延伸的公共空间。但是,外来务工人员融入五乡的愿望不容置疑,关键是各级政府和本地居民如何主动地帮助和接纳他们,注重引导,充分挖掘外来务工人员自身学法动力,使他们在思想认识上转变观念,素质得到提高,逐步形成了正确的公德意识、法律意识、文明意识、维权意识,要引导企业、社区、行政村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建设以及创建文化村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适合不同层次外来务工人员需求的文化娱乐设施,以丰富活跃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舆论宣传上,在媒体开辟专栏,既要曝光外来务工人员不好的一面,更要挖掘、宣传他们在建设花园式港口城市的先进事迹和好人好事,多宣传他们中的诚实劳动者,定期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学法好市民”评比活动,树立学习典型。
在教育培训上,职能部门和工、青、团、妇等群众团体要纳入工作计划,并找准载体,选好内容,建立形式多样的培训基地,有针对性地组织好法制培训、道德素质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安全卫生知识教育等各类培训,使外来人口教育培训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思考之四:立足服务维权,提高法制观念,是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外来务工人员相对本地人口而言是弱势群体,他们生存和发展的一些基本权利长期被忽视,容易引发各种矛盾纠纷,不少民工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其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保护时,往往盲目地采取聚众闹事,甚至不惜动用非法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由于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明显的人口群体二元结构,使其不可能对流入地负有象当地居民那样的道德责任,也难以具有与流入地居民同样的道德约束。而对本地地人口而言,对外来务工人员歧视现象也时有发生。
为此,我们不仅要教育本地人口在思想认识上转变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看法,既要看到外来务工人员对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促进作用,又要客观地看待由于部分人员盲目流动而产生的负面效应,尊重并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在管理理念上,要切实改变以往“为管理而管理”的观念,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要改变过去俯视管理外来人员的做法,以助人服务为工作的基本理念,做到管理与服务并举,寓服务于管理之中,实现人性化管理,实现教育、管理、服务、维权一体化,实现劳动力管理向居民管理转变。通过三层次教育、三机构维权,切实转变外来务工人员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三层次教育即通过实施法律知识的启蒙教育,促使外来务工人员适用基本法律常识辨别是非,懂得自身维权;通过实施法律知识的初步教育,促其守法从业,敢于同违法犯罪和不文明行为作斗争,增强对五乡的认同感;通过实施法律知识的深化教育,促其积极参与法制宣传,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成为文明守法的新市民,推进本地的民主法制进程。三个机构。在全镇设立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援助中心,该中心与镇司法所、人民调解中心共同承担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维权保障工作。此外,在外来务工人员500人以上的村居、外来务工人员300人以上的企业,外来人口多于本地人口的村居等地设立外来务工人员普法学校、法律援助站和调解工作站,制订《外来务工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援助申请须知》、《外来务工人员聚居点人民调解工作站工作制度》等台账、制度,对需要帮助的外来务工人员实行救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