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易爱福:欠发达地区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
易爱福:欠发达地区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同的地区处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仅为71.4%,与东中部地区差距明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面临诸多挑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重的是“全面”。国家边疆与欠发达区域科学发展战略研究室副主任易爱福对记者表示,“全面”不仅仅是针对方位和区域而言,也包括如何打破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以及缩小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追赶发展以及不同阶层之间的和谐发展,才能算是真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易爱福认为,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化道路,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农业城镇同步发展。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几件事是必须做的。
第一,加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欠发达地区最缺的是工业,最落后的是工业,尤其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必须立足本地实际,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确定科学发展战略,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本地区实际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另外,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第二,加速推进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毫无疑问应该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只有提高城镇化水平,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才能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和全国的工业化,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从而加快推进我国的现代化。
提高城镇化水平,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把发展小城镇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推进城镇化建设,要消除各种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吸引各种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经营城镇基础设施。
第三,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欠发达地区一般来说都是农业比重大、农业人口占比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恰逢其时。因为一方面城镇化的扩大对农副产品品质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人们对于农产品的结构也提出许多新要求,欠发达地区发展现代化农业大有可为。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是欠发达地区‘四化同步’实现小康的重要抓手。”易爱福表示,“四化同步”是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难得的发展机遇,必将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