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心中的居里夫人
我心中的居里夫人
六年级一班王晗
我们最近学习了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课文写的是居里夫人的生平。我以前对居里夫人的了解仅限于知道她是个科学家,发现了放射元素镭。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对居里夫人的了解又多了一些。她是个美丽的人。她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容貌上的美丽和伟大的成就,还在于她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为科学奉献终身的精神,同时还有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这话说得对极了。她本可以因为她所获得的荣誉过上舒适优越的生活,可她没有。她将那些来之不易的奖牌给女儿当玩具,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她始终如一的在简陋的实验室中默默地努力工作,丈夫的去世和社会的歧视也没有使她停止工作,支撑她的正是她这种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为科学奉献终身的精神。
她的美丽不只是美丽的容貌,还有美丽的精神和美丽的心灵。正因如此,她的美丽才能跨越百年。在我心中,居里夫人永远是美丽的。
第二篇:《我的信念》 居里夫人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有一年的春天里,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结着茧子,这使我感兴趣。望着这些蚕执著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
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就是对真理的探讨。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中,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艰辛地坐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儿发现了镭。
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渲染。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考虑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利益时,我们都认为不能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了事业的强烈的吸引,使他们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视这种利益为理所当然的,因为我在24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在法国得到自由的代价。
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甚至受一言半语的呵责,便会过分懊恼,因而我尽量克制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的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受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我年纪渐老,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诗歌朗诵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这种科学的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
第三篇:我眼中的居里夫人
我眼中的居里夫人
读了《我的信念》这一篇文章,我对居里夫人有了更深、更新的了解。居里夫人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她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但是她并没有注重名利,把奖金捐赠给了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甚至还把奖章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上帝给的美貌她都不为所累,尘世给的美誉她又怎能背负在身呢?爱因斯坦对她评价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由此可见,居里夫人淡泊名利,她认为做研究是为了科研事业,不图回报。
然而,玛丽·居里在成功的背后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了实验时不被人打扰,她租了一间小阁楼,每天苦读诗书,反复进行实验。工作条件再艰苦也没有动摇居里夫人的意志,工作中挫折再多动摇不了她的信心。在别人散步时,她在钻研,在别人睡觉时,她在钻研,在别人吃饭时,她仍然在钻研,居里夫人付出了比别人多十倍的努力,流下了比别人多十倍的汗水。在其中,肯定会有人嘲讽、笑话她,但是玛丽·居里不屑一顾,仍旧和她的丈夫执着地、坚持不懈地一起探求真理。
皮埃尔·居里去世后,居里夫人很快的从失去丈夫的阴影里走出,又置身于研究当中去了。正是这种笨笨的坚持,才使居里夫人发现了真理,获得了成功。我对居里夫人的做法很是敬佩,一个男人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而她一个弱女子竟然做到了!人如果有学习的决心,便能够创造奇迹。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我会鼓起勇气的风帆,向成功的彼岸驶去!
第四篇:《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居里夫人一生中所拥有过的三克镭的来历,以及在这过程中体现出的这个科学家的伟大人格。作者借着三克镭,将居里夫人的大公无私,献身科学的精神,展现在了读者眼前。
二、目标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居里夫人三克镭的故事。
2.抓住居里夫人的言行,领会她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3.体会居里夫人一心为全人类作贡献、大公无私的伟大品格。
(二)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三克镭的来历,体会“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位科学家 伟大的人格”的含义。
2.感受居里夫人巨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
三、教学重点
了解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是怎么来的。
四、教学难点
理解居里夫人在自传中说的一段话,进而理解她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五、教学准备
准备居里夫人的小资料
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居里夫人,镭的发现者,镭的母亲,让我们再次走近这位女科学家,了解她与三克镭的故事。板书课题《居里夫人的三克镭》,生齐读并书写课题。
(二)师生交流
师:居里夫人是老师的偶像。有位文人对居里夫人这样描述:(多媒体展示)
永恒的美不是俏丽的容颜,也不是成功的光环,而是对科学梦想......为她的生命谱写永恒的颂歌!我佩服她伟大的人格。(省略号引发学生的思考)
(三)走近文本
活动一:快速默读课文
师: 会读书的孩子会把一篇文章读成一段话,请你找到它并用笔标记出来。生:最后一自然段。多媒体展示:
居里夫人一生曾拥有过三克镭。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位科学家伟大的人格。生:齐读 理解
提出疑问
思考:居里夫人一生中曾拥有过三克镭,这三克镭是怎么来的呢?(板书:三克镭)
活动二:朗读课文,小组合作
多媒体展示: 居里夫人一生曾拥有过三克镭,哪三克?请你找出这三克镭的来历,画出相关的语句。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三克镭的来历。找到答案的学生帮助其他人,小组交流,汇报三克镭的来历。
师:提供小资料(板书:居里夫人发现镭)
师点拨:有志者事竟成!居里夫人整整奋斗了三年零九个月,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居里夫人被称为“镭”的母亲。
小组汇报:我从居里夫人的资料和文中第二自然段找到第一克镭的来历:居里夫人自己发现提纯。
学生齐读句子:居里夫妇十八年前就放弃了他们的专利,并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品读 “就” “毫不保留” 这些词语 体会居里夫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师及时评价和鼓励
小组汇报:我从文中第五自然段找到第二克镭的来历:美国公众捐献。
多媒体展示: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缠万贯,而镭的发现者却如此困顿!朗读指导:带着你疑惑的语气和你心中对居里夫人崇敬感情来读这句话。(包含深情地读课文)
一对反义词:腰缠万贯和困顿
对比中突显伟大,从侧面体现了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文中这种写法。如端庄娴雅的居里夫人和异常简陋的实验室。
小组汇报:我从文中第六自然段找到第二克镭的来历:美国公众再次捐献。拓展:这三克镭居里夫人如何处理的,占为己有了吗?
生:通过多种方式找镭的用处,让学生说自己的感受。如:每克镭高达七十五万法郎,四百五十万人民币,居里夫人为什么要放弃专利?假设不放弃那?孩子展开想象,体会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
多媒体展示总结三克镭的来历。这三克镭指的是:
第一克镭——居里夫人研制提纯 ——无偿公布 第二克镭——美国公众捐赠 ——继续研究 第三克镭——美国公众捐赠——治疗研究
活动三:仔细默读课文,小组合作
思考:
1.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中很“固执”,她的哪些行为和语言体现她的固执呢? 2.文中对女百万富翁的描写是不是可以不写? 生: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并汇总。
师:写人物的文章,一般的通过事例,表现人物精神。我们可以抓住居里夫人的言行,领会她的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多媒体展示: 1.居里夫妇放弃他们的专利,公布镭的提纯方法。2.镭的发现者买不起一克镭。
3.女百万富翁没有为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4.居里夫人在自传中的回答。
抓住具体事例,进行人物言行的描写,体现人物精神。
活动四:我是表演小明星
多媒体展示:
情景预设:麦隆内夫人在异常简陋的实验室里和端庄娴雅的居里夫人进行了一场心灵对话,请你做一个懂得倾听的观众,看她们来了。活动:生表演师给予鼓励。
体会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重点体会居里夫人自传中的话,人类需要梦想着,需要醉心于事业大公无私的人。
(四)细读品味 多媒体展示:
1.居里夫妇十八年前就放弃了他们的专利,并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
比较:居里夫妇了放弃专利,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师:那种写法更好?
生: 文中的写法。更能体现居里夫人毫不自私自利之心,无私奉献的精神。师:居里夫人自己是如何解释的? 生: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师引导:居里夫人不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作为谋利的资本,并且认为别人也不应该这样做。针对这项如此重大的发明,她毫不保留地将它奉献给了人类,体现一个科学家无私奉献的精神。多媒体展示:
2、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缠万贯,而镭的发现者却如此困顿!师:这句话的写法有什么特别?这样写好不好?有什么作用?你还能找到这样的句子吗? 端庄娴雅的居里夫人和异常简陋的实验室。
师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从侧面体现了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多媒体展示:
3、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
过渡引入:然而,对于世界上还不理解居里夫人的一些人,他们认为,居里夫人在镭的问题上固执得让人难以理解,在专利书上签一个字,不就解决了吗?面对他们的不解,居里夫人又是怎样解释的呢? 拓展:这样的科学家你知道吗?我们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的人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这样的人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人类造福。
师生:这是绝大部分科学家、发明家对其成果造福社会后所持的态度。自己的发明创造既能为大众造福,同时自己也能从中受益。师:居里夫人的想法和这些科学家一样吗? 多媒体展示:
4、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人。
师生:居里夫人阐明了自己的立场,作为一名科学家,应该把人类的利益摆放在首位,要为人类造福。表现了她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研究的执著追求。师总结:居里夫人的醉心事业,大公无私正展现她伟大的人格。
(五)写作训练 活动:我是写作小明星
你有没有喜欢的名人? 简单的写一写他的事迹。
实施方案:生自己写作,在班级内展示,分享。
(六)推荐书目,课外链接 推荐书目:
《居里夫人传》一书回顾了居里夫人这位影响过世界进程的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主要描述的是居里夫人的品质,她的工作精神,她的处事态度。作者艾芙·居里向读者详介了她的母亲除了在科学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外,她还用自己一生为人处世的崇高行为给女儿树立榜样,对女儿的教育也有许多独特的做法。你是不是很期待读这本书那,快把它加入你的书单吧。
居里夫人《我的信念》中的一段话: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居里夫人一生中曾拥有过三克镭,这三克镭是怎样来的?用在了什么地方?(结合板书)2.这三克镭,展示了居里夫人怎样的人格魅力?
3.居里夫人是女中豪杰的奇才,她的科学成就与伟大品格永远被人们铭记和怀念。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仔细领会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2.预习新课。
3.词语积累。读写课后第4题要求读读写写的词语,并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特别是四字词语)抄写下来。
(八)、板书设计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伟大的人格
居里夫人淡泊名利、大公无私 三克镭
第一克镭——居里夫人研制提纯 ——无偿公布 第二克镭——美国公众捐赠 ——继续研究 第三克镭——美国公众捐赠——治疗研究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过多关注学生的生成性问题,语言缺乏锤炼,找三克镭的时候用的时间过多,导致细读环节做的不到位,重点语句的品读是本节的重点,应关注孩子的不同理解,进而体会居里夫人大公无私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小组交流应明确分组,交流问题明确。课前准备环节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孩子说一说,更能理解课文。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给自己提个建议: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多反思。
第五篇:我最崇拜的人——居里夫人[范文]
我最崇拜的人——居里夫人
从古至今,在科学领域上有许多名人,但我最崇拜的是——居里夫人。
我之所以崇拜她,是因为她拥有为科学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她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人搞到一吨可能含有类的工业废渣,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所谓的化验室是一个曾经停放尸体的破棚子。居里夫人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中的矿渣,她的双手上留下了溶液的点点烧痕。经过三年又九个月,她终于从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在破木棚中发出了略带蓝色的荧光。这点美丽的蓝色荧光是用一位美丽女子的生命和信念换来的呀!居里夫人一生共获得了一项奖金、十六枚奖章、一百零七个名誉头衔,包括两次诺贝尔奖。他本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一个荣誉上尽情享受,但她视名利如粪土。她把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将那些奖章送给小女儿做玩具。
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视名利如粪土的品格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六年级:杨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