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五篇]

时间:2019-05-12 12:1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

第一篇: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共产主义既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也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所作出的科学构想。

讲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有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有二个小点。

第一个小点:共产主义是一种理论,经受住了社会历史发展实践的检验。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共产主义理论经历了150多年的实践,依然保持着生命力。尤其在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个小点:共产主义是一种运动,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从19世纪初,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等人,就曾提出过种种社会主义方案,人们称之为“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合理成份,摒弃了不切实际的空想,根据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对人类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作出了科学的预测,从而使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为科学。

第二个要点: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有三个小点。

第一个小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个小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长期性及其历史局限性。

当今世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到全世界的3/4,其中美国就占了1/4。然而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改变。

第三个小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就在于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私有制,建立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公有制,因而能够解放生产力,能够以资本主义所没有的速度发展生产力。

第三个要点: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有二个小点:

第一个小点: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第二个小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A、从社会发展规律看,任何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B、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看,生产关系的变革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决定的因素。

C、从新生事物成长的规律看,曲折和反复总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个方面: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有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有三个小点。

第一个小点: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

第二个小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含义有两层:

第一层含义是:从社会性质来说,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

第二层含义是:从现阶段生产力状况来说,我们必须正视初级阶段。

基本特征有三点:

一是生产力不发达;

二是生产关系不成熟;

三是上层建筑还不完善。

第三个小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表明我们党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者。

第二个要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思想汇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第三个要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第三个方面: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有四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十一五”规划纲要。

第二个要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质是:使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第三个要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

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本途径);

二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重要保证);

三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强大动力)。

第四个要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十六届六中全会,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

《决定》共分八个部分,总计16400余字,内容十分丰富。

《决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决定>的第一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决定>的第二部分)”;“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内容(<决定>的第三部分至第七部分)”;“党要加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决定>的第八部分)”四个方面,对全党作了工作部署。

“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内容”有五项

一是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四是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五是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第三讲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

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此,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每个要求入党的同志,都应该懂得党为什么要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为什么说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是什么?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是什么?通过学习,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第一节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我们党之所以称为共产党,就是因为我们党要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的。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共产主义理想都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精神支柱和立身之本。如果动摇了这个理想信念,也就动摇了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追求的最高理想

什么是共产主义?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而且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同时它还是一种“现实的运动”。

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所构想和科学论证的。

对于如何实现最理想的社会,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人进行过孜孜不倦的追求。例如,19世纪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等人,就曾提出过种种社会主义的方案。但是,由于他们不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致使他们的方案都成为不符合实际而难以实现的空想。对于他们的学说,人们称之为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他们学说中的合理成分,摒弃了不切实际的空想,根据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对人类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作出了科学的预测,从而使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按其成熟程度,可以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通常分别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作了这样的概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他著作中也曾对共产主义社会进行过论述。这些论述,尽管只是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大致轮廓,但它已经向我们表明: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制度。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向我们描绘了共产主义的美好情景,迄今为止,这种美好情景尚未在地球上出现,但这决不意味着共产主义的“渺茫”,更不能说明共产主义的“失败”。共产主义理论、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主义制度,三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没有革命的理论和运动,就不能建立起新的社会制度;而没有革命运动的实践,也不可能产生革命的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始。100多年来,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展开了风起云涌、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运动,并在一些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充分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上已经存在了100多年;作为共产主义制度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制度,也在一些国家存在了几十年。在我国,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兴起,就开始了这样一个伟大的运动。现在,这个运动的新的发展阶段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人80多年来每天都在进行共产主义实践,每天都在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共产主义从未停歇,而是正在继续前进。我们现阶段的最低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是共产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高纲领必经的一个历史阶段。

我们党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不仅代表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而且表明了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壮丽的事业,表明共产党人的理想是最崇高的理想,是最值得为之奋斗乡和引以自豪的理想。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不仅仅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理想社会,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任何社会形态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一个社会形态由于其自身的矛盾,必然被另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否则,社会就不会进步了。这种社会运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由于发展变化缓慢。不易被人觉察,但它却是一直在发展的。虽然人在创造历史时有其能动作用,但人们不能主观地取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能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人类在向共产主义迈进中,出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社会制度既并存共处又对立竞争的现象。资本主义的产生,曾极大地解放了被封建社会生产关系束缚的社会生产力,使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通过采取自我调节的手段,发生了一些新变化,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了相对的稳定发展,有时还呈加速发展的趋势,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当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到全世界的3/4,仅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就约占世界的1/4。资本主义似乎真的像少数西方学者预言的那样,已进入了一个“无限制”的、“长期繁荣”的发展阶段。

实际上,资本主义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由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由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自始至终存在着一个无法克服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当代资本主义所进行的调节和改良,是在私有制的框架内进行的,从根本上讲,都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这个固有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不断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这就向我们昭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绝对的社会制度,而是一种同以往的各种社会制度一样的过渡性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就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私有制,建立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公有制,因而能够解放生产力,能够以资本主义所没有的速度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能够自觉地、不断地调整和改革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和方面,解决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坚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资本主义所不能解决的。毋庸讳言,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遭受过严重挫折,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由于种种原因,对社会主义前途失去了信心,走上了背弃社会主义的道路。但这些国家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没有真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造成的。从这些国家的沉痛教训中可以看出,如果背弃了科学社会主义,就必然会丧失已经取得的革命政权,就会亡党亡国。

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犯过搞“大跃进”、刮“共产风”这样的“左”倾错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但我们党及时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不动摇,继续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主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战胜了来自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的各种困难和风险,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特别是近五年来,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据统计,国内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7.4万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0.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7.7%。全国财政收入从1997年的8651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8914亿元,平均每年增加 2053亿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399亿美元增加到 2864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97年的3252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6208亿美元,世界排名由第十位上升到第五位;出口总额由1828亿美元增加到3256亿美元,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利用外资水平明显提高。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261亿美元,超过1979年到1997年的总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7年的5160元增加到2002年的7703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 8.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090元增加到2476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3.8%。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4石万亿元增加到8.7万亿元。居民拥有的股票、债券等其他金融资产也有较多增加。城乡市场繁荣,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97年的2.73万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4.1万亿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0.5%。医疗保健条件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期望寿命2002年达71.8岁。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蓬勃生机和兴旺发达,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西方一些信仰共产主义的人士满怀信心地说,只要占世界人口 1/5的中国的社会主义阵地不丢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有希望,社会主义就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

回顾百年沧桑,社会主义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为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作出了伟大的历史性贡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将越来越显示出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世界上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将会越来越多,人类社会发展的前途必将是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社会,也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就是为建立这样美好的理想社会而奋斗。但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经历许多发展阶段。

十六大通过的党章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同时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地认识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对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清醒的头脑。

1、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过去,我们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比较肤浅、简单。比如,新中国成立之初曾天真地认为“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共产主义;20世纪50年代末曾经有过“取消商品经济,按需分配”、“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一类的主张;20世纪60、70年代曾为了实现所谓的“社会主义一大二公”,甚至提出过“大割资本主义尾巴”、“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越穷越革命”等口号。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艰苦探索,现在,我们对实现共产主义的认识要全面和深刻得多了。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要实现这些目标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这就决定了实现共产主义必然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不可能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制定一个固定的时间表,也不可能为它的发展设计一个固定的模式。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这为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共产主义远大目标指明了方向。

2、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首先,从社会发展规律看,任何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其间必然要经过激烈的复辟和反复辟的反复斗争。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用了上千年的时间,经历了无数次的反复和斗争。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也非一帆风顺,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英国资产阶级和封建王朝进行了长达130多年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也经过三次封建王朝复辟,用了86年,资产阶级政权才稳定了局面。从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出现,到1871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经过220多年的较量,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才成为定局。即使这样,至今某些国家仍然存在着封建制度。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尚且需要经历如此漫长的历史过程,新生的社会主义要同已高度发展和成熟的资本主义进行较量与斗争,取得彻底胜利,并最终消灭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就必然更加复杂和艰巨,必然要经受多方面的挑战和严峻考验,这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看,生产关系的变革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决定性的因素。现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生产仍然有进一步发展的余地,在一定的时期内还可能有较快的发展速度,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灭亡不会迅速到来。社会主义制度首先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加强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就需要用很长一段时间。只有创造了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三,从新生事物成长的规律看,曲折和反复总是不可避免的。凡新生事物,都不可能一产生就十全十美,只有在发展中才能逐步自我完善。这就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试验。在这一过程中,有成功,也不可避免地会有挫折与失败,从而出现曲折和反复。社会主义事业同一切新生事物的成长一样,也是螺旋型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也遇到过几次大的挫折。如 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反动势力一面残酷镇压、迫害无产阶级,一面对第一国际和社会主义思想大肆攻击,加上巴枯宁分子的破坏,第一国际宣布解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第二国际内部机会主义泛滥,导致国际工人运动的分裂;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些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脱离本国的实际,照搬苏联模式,带来许多弊端,脱离了群众,社会主义威信下降,出现了像“匈牙利事件”那样有大量群众参加的反政府活动,在许多国家还出现了反对社会主义的思潮;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的原苏联东欧剧变,是自共产主义运动诞生以来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一次挫折。从我们党的历史看,革命的发展也经历过多次曲折和反复。我们要正确对待曲折和反复,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总之,共产主义只有经过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变为现实。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作为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同志,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奠定坚实基础。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

我们党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科学地把握二者的关系,实质上就是清醒地认识和自觉地做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入党的同志,应当明确我们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这一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是什么,以实际行动模范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为实现党的基本纲领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而努力。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这段论述包括三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我们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从这一历史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第三,这个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我们要作长时期的努力奋斗,而不能有丝毫懈怠。

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转变过程。从时间上说,我国从上个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明确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正确认识我国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这样做没有离开社会主义,而是在脚踏实地地建设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广大人民群众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和重大突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也是我们深入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钥匙”。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的基本理论。

那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呢?

第一,这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是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证明,什么时候坚持和发展党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事业就兴旺发达。蒸蒸日上;什么时候偏离和背弃党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到挫折,甚至改变社会性质。党的基本理论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我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日益巩固和完善,究其根由来说,最重要的是党的基本理论正确,符合实际的需要,得到人民的拥护。这个理论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面临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前人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遇到过,我们只有在党的基本理论的指引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发展。

第二,这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我们党是执政党,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是坚定不移的。如果动摇和放弃党的基本理论的指导地位,必然导致人心涣散,这是十分危险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之所以解体,具有光荣斗争历史的苏联共产党之所以失去政权并顷刻瓦解,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理论上、政治上出了问题,这个教训是很深刻的。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作出新的回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生活中反映出的热点难点问题,迫切需要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迫切需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地位,保持人民群众思想上的高度统一,首先必须在思想上、理论上保持高度统一。理论上混乱,思想上涣散,行动上必然各行其是,党就会瓦解,国家就会分裂。

总之,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对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的根本原因。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奋斗目标,概括并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任务、总方针、总政策,集中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的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要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做到效益好、质量高、速度快,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只有经济建设搞上去了,才能使人民富裕幸福,使国家繁荣富强,从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我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共同政治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证我们的事业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顺利前进。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我们实行的改革是全面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要求。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是又一次伟大的革命。改革的目标,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洞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充分显示出来。开放包括对外对内的全面开放,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必须继承和发展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更多更好地利用外来资金、人才和技术,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以加快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的伟大事业,没有固定、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应当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在实践中不断开创新路,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2、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首先,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不少人尚未摆脱贫困的状态。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摆脱贫困,使国家富强起来,这个目标就显得更为突出和迫切。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党的基本路线的表述,体现了邓小平同志这一重要思想。

其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突出表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的伟大实践,没有真正的民主政治,就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也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但也要看到,由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很长,缺乏民主传统,所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不仅十分重要和紧迫,而且非常艰难。民主政治是个发展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只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而发展。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我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进步的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是协调发展、辩证统一的,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3、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既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

自力更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国家建设的成功经验。坚持自力更生和实行对外开放是统一的,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我们既不能用自力更生来排斥对外开放,也不能因为实行对外开就放弃自力更生。正确的态度是用自力更生精神来搞好对外开放,通过对外开放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

1980年初,邓小平同志在《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中说:“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状况的好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中有滋长蔓延之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一部分党员、干部那里被淡忘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提倡崇尚节约的社会风气,牢记党的基本路线,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

党的基本路线关系到我们事业的全局和根本,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是制定其他一切具体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和十六大都把党的基本路线载入党章,这不仅为维护党的基本路线的权威性、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了有力保证,而且为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提供了最重要的准则。每个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同志,都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有一个建立在完全科学基础上的明确的纲领。党的成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纲领的成熟。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根据当时的国情,总结党领导革命斗争近20年的经验,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在党的七大上,他又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作了进一步阐述,正式提出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在总结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近2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为全党和全国人民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主要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基本纲领所包含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我们的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更有力的政治保证;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实践证明,只有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将党的中心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国家沿着强国之路走向富强;只有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全面理解和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只有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努力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断提高国家的文明程度。全面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对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向前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实践,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党的十六大报告把这些基本经验归结为十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十条基本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十条基本经验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峰。十条基本经验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成为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这十条基本经验。

第三节 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进程的重要阶段,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小康”是一个充满了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一般认为,在儒家思想里,小康是指比大同理想社会较低级的一种社会形态。“大同”、“小康”的提法最初见于《礼记·礼运》中记述的孔子与其弟子子游的对话中。“大同”就是高度的和平与安乐,而“小康”则是低一层次的和平与安乐。“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分别是儒家的最高目标和现实目标。中国共产党人赋予小康以新的内涵。把中国人民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逐渐由一种美好的设想转变为一种发展战略。我们今天讲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这样一种把世世代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变为现实的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

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战略设想,经过十二大、十三大,我们党逐步形成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这就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已分别于1987年和2000年实现。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在基本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展望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六大把新世纪前20年的奋斗目标合起来,划出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所谓“承上”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是承接现代化建设第一、第二步战略步骤,在这个基础上起步的;所谓“启下”,是说经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阶段20年的奋斗,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一个集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态环境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在内的综合性、系统性目标。这个目标大体涵盖了七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从宏观上规定了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二是从总体上规定了全社会成员不仅实现温饱,而且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三是要求在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生存性需求的基础上,能够充分享受健康向上、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各种文化娱乐。

四是在促使城乡居民和个人消费水平从初步小康向比较殷实的小康迈进的同时,能够提供足够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五是在提高生活消费水平的前提下,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六是在人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七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这七个方面的奋斗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执政观,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观,以及为国家谋富强、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还蕴含了10项具体的指标。这10项指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人8000元;恩格尔系数低于40%;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城镇化率超过50%;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大学人学率20%;每千人医生数2.8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这个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要加大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的力度,努力实现这个目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决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四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六大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需要,对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

首先,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所担负的艰巨任务,迫切要求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肩负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我们拥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充满必胜的信心。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井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有12亿多人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我国农村还有3000万贫困人口,下岗职工和城镇贫困居民也为数不少,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部分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应对加人世贸组织后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矛盾,保持社会稳定,有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要做。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党还可能面临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考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克服各种矛盾和困难、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不断提高执政兴国的本领和水平。

其次,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迫切要求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地位的这种变化,使我们有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同时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的潜在危险。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利于党员干部开阔眼界、增长才干,同时也增加了受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侵蚀的危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给党的建设带来了新活力,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我们党拥有6600多万名党员、50多万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党的建设同新形势新任务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上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这些都是关系我们党能不能执好政的重大问题。、我们党要切实担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任务和历史使命,更好地团结带领人民前进,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抓紧解决党的组织和党的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始终保持党的强大生机和活力。

第三,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环境,也迫切要求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世界还很不安宁。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世界各种力量围绕这场竞争而进行的政治较量也日益显现。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力图在这场竞争和较量中取得主动地位。我们既具有促进发展的有利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面对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和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我们党要带领全国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争取有利的外部环境,加快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科学判断世界大势、正确驾驭复杂局面、妥善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由此可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只有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才能使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和主要任务

党的十六大围绕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状况,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这个总体部署,包括一个总目标、一个总方针、一个总要求和六项主要任务。

这个总目标是: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个总方针是: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这个总要求是: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这六项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人开展反腐败斗争。这个总体部署,基本着眼点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党的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解决好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继续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继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教育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要求人党的同志要从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高度,明确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领会十六大对党的建设作出的总体部署,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思考题:

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2、怎样正确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4、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是什么?

5、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实际,谈谈怎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十六大党章学习第四讲: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条件

2004-10-14 8:43:20 阅读6672次

第四讲 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条件

------------------

党员是构成党组织的细胞,是组成党的最基本的要素。党员队伍的状况如何,关系到党的建设的全局。弄清楚共产党员的条件,是党的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每个要求人党的同志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党章的第一、二、三、四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第一条规定了申请人党的条件,即人党的起码条件;第二条规定了党员的基本条件,是党员质的规定;第三、四条规定了党员的义务和权利,是党员条件的具体化。党章这四条规定,互相联系,缺一不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第一节 申请入党的条件

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党章第一条明确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人中国共产党。”这既是申请人党的条件,也是做一名共产党员的起码要求。申请入党对象

党章规定,申请人党对象必须是“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这句话包含了三层含义:

第一,加人党组织,必须年满18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一个人到了18岁才算成年,在思想上、政治上才较为成熟,形成比较确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确立自己的政治信仰和终身志向。

第二,加人党组织,必须是中国公民。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一性质决定了没有中国国籍的人是不能加人中国共产党的。

第三,加入党组织,必须是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

党章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作为申请人党的条件,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不是单个党员的简单组合,而是根据党的纲领和章程,按照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党的纲领是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准则,它包括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最终目标,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总任务和基本政策,以及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等。党的章程,是党的最高行为规范,是党内政治生活和处理个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党纲党章的这种性质和作用,决定了它是党建立、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党员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是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的前提。如果党员不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各行其是,党就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瓦解。因此,每个申请人党的人必须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承认‟不仅是口头上的拥护和接受,更重要的是有实现党的纲领、执行党的章程的诚心和行动,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

参加党的一个组织,是指共产党员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管理、教育和监督。对于这个问题,列宁在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同俄国孟什维克代表人物马尔托夫展开过激烈的斗争。马尔托夫主张,凡是承认党纲党章,并在党的机关监督和领导下为实现党的任务而积极工作的人,都可以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员,甚至提出每个罢工者都可以自行“列名”人党,不必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列宁坚决反对这种主张,认为党员不仅要承认党纲,而且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他尖锐地指出,按照马尔托夫的党员条件发展党员,只能模糊党和阶级的界限,改变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使党变成一个组织涣散、没有纪律约束、毫无战斗力的俱乐部。我们只有按照列宁提出的原则建设党,才能使党真正成为工人阶级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保证党的思想统一和组织统一,肩负起伟大的历史使命。每个要求人党的同志,都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参加党的一个组织的必要性。积极为党工作,是指党员有义务担负党组织分配的工作,并且尽心尽力地把它做好。党组织要根据具体情况,给每个党员分配适当的工作,并进行检查和指导。每个党员都应当自觉接受并努力完成党组织分配的任务。愿意执行党的决议

经过党员大会、党员代表大会、党的代表会议或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的决议,体现了党的整体利益和绝大多数党员的意志,关系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每个党员必须贯彻执行。如果对党的决议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或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反映,但在行动上必须执行,不能采取各取所需和阳奉阴违的态度。如果每个党员可以自行其是,那么党的团结和统一就会受到破坏,党就没有战斗力。所以,申请人党的人愿意执行党的决议才能加人党组织,不愿意执行党的决议的人就不能当党员。愿意按期交纳党费

为什么把愿意按期交纳党费作为申请人党的条件之一呢?党员按期交纳党费,不仅是在经济上帮助党,更是党员关心党的事业的表现,是检验党员是否具有组织观念的一个标志。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许多党员省吃俭用,领到一点津贴,首先想到的是交纳党费。有的党员牺牲前还把身边仅有的物品作为向党交纳的最后一次党费,表现了共产党员高度的组织观念和对党的无限忠诚。在和平的环境里,也有许多党员自愿多交党费。他们当中有的在临终时嘱托亲属将自己的毕生积蓄作为党费交给党,有的将自己的劳动致富所得作为党费交给党组织。要求人党的同志应当充分认识按期交纳党费的重要意义,在被批准为预备党员之后,应当自觉地按期交纳党费。如果党员不按规定交纳党费,应当受到严肃的批评教育,甚至给予必要的组织处理。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交纳党费,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支部大会应当作出决定,经上级党组织批准,把这样的党员除名。

对于党章规定的上述内容,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同志都应该正确理解,认真执行。第二节 党员的基本条件

每个申请人党的人不仅要明确申请人党的条件,还要懂得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

党章第二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个规定,对共产党员的本质特征作了全面准确的概括,是共产党员条件中的核心部分。每个要求人党的同志都要加深对这一段话的理解,懂得共产党员是什么样的人。

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一规定集中概括了共产党员标准的本质特征。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党员的各项条件之中,这是共产党员区别于其他政党成员和社会团体成员的根本标志,是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首要条件。

共产党员应该是工人阶级队伍中的先进分子,其他阶级出身的人要成为共产党员,就必须放弃原来的阶级立场,自觉地站到工人阶级的立场上来,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有共产主义觉悟”指的是共产党员应当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先锋战士”指的是共产党员应当把共产主义觉悟,充分体现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自觉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言行,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站在人民群众的前列,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是党员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本质体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是无产阶级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终身信仰、执著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是支配共产党员思想和行动的强大精神支柱。一个共产党员只有树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才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焕发出高度的自觉性和创造精神,不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才能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树立起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自觉地防止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为党和人民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有的党员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丧失了革命意志,甚至走上政治堕落、道德败坏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是他们抛弃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动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古人说:“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因此,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要经受住各种考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立场,始终不渝地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就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

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的具体体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个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同志,不仅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而且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与脚踏实地的精神结合起来,把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与干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新的历史时期,每一个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同志,要做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就必须自觉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模范。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是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现阶段的具体化,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共产党员带头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也就是以实际行动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二是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文化、业务知识的模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对于共产党员来说,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受各种考验,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根本保证。三是做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国家法律法规的模范。党的纪律,是全体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政治生活准则和言论行动的规范。这些准则和规范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确立的。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广泛发扬民主的基础上,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它反映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也是党的政策和主张的体现。党员有义务、有责任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同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作坚决斗争。四是做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实现共产主义是空前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伟大工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要遇到困难和挫折。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还是勇于实践、锐意创新,这是对共产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的考验。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体现,是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是做合格党员的一项基本条件。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发表的《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演中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全国解放以后,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的形势和任务,为坚持和实践党的宗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他在党的八大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一次把党的宗旨提到“党的全部任务”的高度来认识。进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他要求全党同志在工作中自觉地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和执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赋予了为人民服务新的内涵,构成了更加完整、更加科学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体系。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党的宗旨不动摇,根据跨世纪历史任务的需要,对党的宗旨作了进一步阐述。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就把坚持和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提到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生死存亡的政治高度来认识,是对为人民服务思想体系的新发展。由此可见,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程。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有所不向,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则是相同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体现。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共产党人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决定了共产党人必须具有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剥削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时期完成特定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依靠和引导群众推动历史前进,就是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共产党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立场,正是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要求和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党的根本宗旨不仅体现在党的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上,还体现在党对每一个党员的具体要求上。党章规定,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的个人利益要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党员要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邓小平同志1956年11月17日在会见国际青年代表团时曾经说过,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标准。对此,每名党员和要求入党的同志都应深刻领会,身体力行。

我们党执政以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特点,一些人也由此产生了模糊认识。对此,我们应当认真分析,弄清是非。

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

“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这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根本的政治本色,是对党员提出的基本要求。全党同志能不能按照这个要求去做,事关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事关党的先进性。

强调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是要求共产党员要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永远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防止和克服党员滋生特殊化思想和脱离群众现象。共产党员在政治上、法律上同人民群众的地位是平等的,任何党员无论处于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他所做的工作都是尽自己的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不能因自己是党员而高人一等,甚至谋求私利和特权。如果说党员和群众不同,就在于党员的先进性,在于党员是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觉悟比群众要高,尽的义务比群众要多,作出的贡献比群众要大。

强调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在于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没有掌握全国政权。残酷的斗争环境,迫使每个共产党员都要自觉地以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要求自己,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与群众保持着唇齿相依、水乳交融的关系。如果不这样,党员不仅不能在斗争中取得胜利,连自己的生命也会受到严重的威胁。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在执政的条件下,共产党员是保持劳动者的本色,永远做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还是高人一等,高居于劳动人民之上,这是对每一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严峻考验。绝大多数党员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但是也确有一些党员滋生了特殊化思想,骄傲自满、脱离群众,甚至利用人民给予的权力,谋取私利,腐化堕落,违法乱纪,严重败坏了党的声誉,破坏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些问题告诉我们,工人阶级政党必须经常教育党员永远做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防止各种特权思想,克服消极腐败现象,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有的同志提出,党章既规定共产党员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又规定共产党员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是不是矛盾呢?我们说这不矛盾。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一个共产党员,第一,他是普通人,第二,他是普通人中的先进分子。”因为在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身上,这两个方面是一致的,它从一个问题中两个不同方面指出了共产党员的基本特征。从社会地位看,从党员的根本立场看,共产党员应该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但是这并不抹煞共产党员与一般群众的区别。共产党员是劳动人民中的先进分子,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身的精神,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因此,每个党员必须自觉遵守党章的规定,永远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做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使自己成为新时期合格的共产党员。

综上所述,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这三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党员和要求入党的同志只有同时达到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才符合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第三节 认真履行党员义务

党员义务是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党员条件的具体化。它规定了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具体标准,阐明了党员应尽的责任。只有广大党员都能认真履行义务,才能保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一致,使党成为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党员义务的内容

根据党章的规定,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二)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2)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3)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4)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了工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5)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6)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7)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8)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党章规定的这八条党员义务,集中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很强的针对性。各项义务之间互相关联,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第一项是学习方面的要求;第二项和第三项属于政治方面的要求;第四项和第五项属于组织方面的要求;第六、七、八项属于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要求。

党员义务的这些内容具有相对确定性,它是由党章加以规定的,修改权属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其他任何党的组织和个人均不得擅自更改党员义务的内容。但这种确定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和形势任务的变化而日趋完善的。同时,党员义务属于义务性规范,党员必须遵照履行。对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党组织要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进行严肃处置。党员义务的对象为全体党员,具有很强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对每个党员是平等的,不论职务高低、党龄长短、贡献大小,都必须无一例外地履行。党员义务是党员应尽的责任

党是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高度统一的整体。党员个人必须遵循全党统一的规范,必须对党承担一定的责任,这种责任就是党员义务。党员履行义务就是对党承担责任。党员义务履行得怎样,是衡量一个党员党性强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的重要标志。在新的历史时期,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党员履行义务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党员义务既是做一个共产党员的具体标准,也是衡量所有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尺度。有了这个尺度,党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非清楚,方向明确。党员可以把它当作一面镜子,经常对照检查自己,看哪些方面做到了,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够,以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对党的组织来说,可以用这个统一的尺度去培养和考察人党积极分子,保证新党员的质量,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同时,也便于用它去检查和衡量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和督促党员保持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切实提高党员素质,确保党员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指出,党章有关义务的规定,是表示了对党员的更为严格的要求,要加强对党员和人党积极分子进行有关党员义务规定的教育;对党员中有不遵守义务者,党组织要给予批评和教育;对严重违背义务规定者。应给予纪律处分。

其次,党员履行义务是提高党的战斗力的需要。党的战斗力来源于党的团结和统一。每一个共产党员只有认真履行义务,自觉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规定才能使党内的政治生活正常开展,才能够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员是党的细胞,只有每个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保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高度一致,使党成为集中统一、有战斗力的整体。相反,如果党员不承担义务,甚至为所欲为,不负责任地说话办事,党员队伍就不能做到步调一致、团结一致,党也就无法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党的组织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党也就没有战斗力量。

第三,党员履行义务是保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贯彻执行的需要。党员义务集中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对每个党员提出的要求,每个党员能不能按照党员义务的要求去做,事关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贯彻执行。广大党员只有自觉、积极、认真地履行党员义务,才能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党员也只有认真履行义务,自觉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使自己认清时代的特征,适应时代的要求,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站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会影响和带动群众,从而保证党在新时期总任务的顺利完成。相反,党员如果不能认真履行义务,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就得不到贯彻执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就得不到发挥,党员要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也就成了空谈。因此,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充分认识履行党员义务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规范自己的言行,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第四节 正确行使党员权利

党员权利也是党员条件的具体化,是健全党内生活的基本条件。正确行使党员权利,有利于发扬党内民主,实现党的正确领导;有利于党员在党的生活和工作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负责精神,维护党的利益,促进党的事业健康发展。党员权利的内容

根据党章的规定,党员享有以下权利:(1)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2)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3)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4)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5)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6)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7)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8)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

党员权利是党内民主的体现,同党员义务一样,它也是由党章规定的,非经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同意,不能随意变动。党员的权利和党员的资格是不容分割的,要求人党的同志一旦加人党的组织,就享有相应的党员权利。党员权利是受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保护的,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每个党员对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都应当十分珍惜,正确行使。党员权利是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保障

党员权利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保障,是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发挥作用的有力保证。

第一,党员权利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离不开党员权利的保障。如果党组织不能保障党员行使权利,就不能保障党内健全的组织生活,就会失去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就不能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党的团结和统一。党员的权利得到保障,就能保证党内民主生活正常化,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进而有利于党的事业健康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所说彻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不断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加强党员对党内事务的了解和参与,发扬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第二,党员权利是党员发挥作用的有力保证。党员权利是党员为党工作,维护党的利益,为完成党的任务所必须享有的政治权利,也是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所必需的条件,而不是个人的特权。党章规定党员权利,从客观上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保证。如果党员能够按照党章规定正确行使权利,就能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对党的事业的政治责任感,更好地完成党的各项任务。如果广大党员都能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参与党内事务,就能为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不断推动党的事业健康发展。反之,如果一个党员放弃行使相应的权利,不参加党的会议和接受党的教育,不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和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对同志的缺点、错误漠不关心,不敢提出诚恳的批评,不认真行使表决权、选举权,他就发挥不了党员的作用,也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第三,行使权利是履行义务的保证。马克思在他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章程中有一句名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说明党员义务和权利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履行义务是行使权利的前提,行使权利是履行义务的保证。党员只有认真履行义务,才能充分享有权利,只有党员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党员义务才能得到切实履行。比如,党员要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就必须同破坏党的团结和统一的行为作斗争,但如果党员没有在党的会议上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的权利,没有向党的领导机关提意见的权利,这种斗争就无法进行,这项义务也就难以履行。如果有的党员只想享有权利,不肯履行义务,那么他在事实上也会失掉自己的权利。比如,正式党员享有被选举权,如果某个党员不履行应尽的义务,那么他就会失去同志们对他的信任,即使他享有被选举权,但谁也不会选举他。

对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每个共产党员都应当充分认识,正确行使。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党龄长短,贡献大小,都不得享有超越党章赋予党员八项权利以外的仕何特权。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把自己置于党组织监督之下,自觉地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在党的纪律允许的范围内,平等地、充分地行使权利。同时还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党内不允许存在“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的特殊党员。二是党员要正确行使和保护好自己的权利。要正确行使权利,就应该熟知各项权利的具体内容,掌握行使各项权利的具体要求;了解和掌握行使权利的程序或方式;行使权利要从党的原则和利益出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注意不要侵犯其他党员的权利;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时,要依照有关规定请求党组织的帮助和保护。三是要解决好不能正确行使权利的问题。有些党员重视自己的权利,但不能正确行使权利,提建议从个人利益出发,行使表决权不坚持原则,批评时捕风捉影等。这样行使权利,不仅没有发挥党员应有的作用,还会给党的事业带来不良的影响。此外,在党内生活中,有的党员不珍惜自己的权利,不愿意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敢坚持原则等。对这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都应当加以纠正。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奋斗

目标”的学习心得 服装设计 周倩慧

对于参加这次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班的培训,我感到十分的荣幸。通过此次党校培训的学习,使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对新时期的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有了全面的认识。新时期党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有了系统的认识,对个人修养、综合素质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和改造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更重要的是,使我能够更好的端正入党动机,履行党的宗旨,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以下是我这次党校学习所收获的具体几点体会:

首先,此次党校培训教给我的第一课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最终奋斗目标,引领着党和人民不断为这个理想和目标不断奋斗和前进。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服务的。在过去为革命胜利而艰苦奋斗的时期,之所以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这使我认识到,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能没有信仰,也不能没有追求。一个人只有建立了自己人生道路上正确理想航灯,才不至于使自己的人生轨迹偏航,才不至犯错误,而造恨终生。

在党的十七大上,中国共产党党章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核心地位,明确了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这种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跨入新世纪的时期,以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而在这个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保证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也是我们党在现阶段的目标,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然而作为一名即将入党的积极分子,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奋斗目标的来龙去脉。而实现共产主义首先的第一点是党的最高理想的形成,16世纪初新兴的资产阶级通过开辟新航路进行原始基本积累的时候,英国启蒙思想家,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托马斯写下了乌托邦为人类虚构了一个理想社会,其所表达的思想也就成了共产主义思想源头。1847年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宣告成立,马克思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从此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变成了共产党人所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我们共产党人所追求的目标,除此之外,我们还应了解党的最高理想的理论基础,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是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他们以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价值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的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果对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进行了严密科学的论证,从而为党的最高理想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再有,我国正是借鉴了这种思想,才有了中国今天的局面,但是要想坚持这种共产主义思想,我们作为未来的党员还应了解的就是共产主义发展的长期性。统计资料显示,在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09年间,中国仅仅积累起17个近代工业,而农业和手工业仅占全部的83%,这就表明,中国想要赶超其他的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就必须冲破帝国主义体系另辟蹊径。

以上就是这节党课的主要内容,听完之后,我们更加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作为一名积极分子,我们一定会坚持党的理想,加强自身的修养和锻炼,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目标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奋斗目标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的。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共产主义理想都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精神支柱和立身之本。如果动摇了这个理想信念,也就动摇了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

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所构想和科学论证的。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按其成熟程度,可以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通常分别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作了这样的概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任何社会形态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一个社会形态由于其自身的矛盾,必然被另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否则,社会就不会进步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就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私有制,建立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公有制,因而能够解放生产力,能够以资本主义所没有的速度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能够自觉地、不断地调整和改革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和方面,解决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坚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资本主义所不能解决的。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由于种种原因,对社会主义前途失去了信心,走上了背弃社会主义的道路。但这些国家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没有真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造成的。

回顾百年沧桑,社会主义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为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作出了伟大的历史性贡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将越来越显示出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世界上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将会越来越多,人类社会发展的前途必将是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地认识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1.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2.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要同已高度发展和成熟的资本主义进行较量与斗争,取得彻底胜利,并最终消灭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就必然更加复杂和艰巨,必然要经受多方面的挑战和严峻考验,这是不言而喻的。

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看,生产关系的变革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社会主义事业同一切新生事物的成长一样,也是螺旋型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也遇到过几次大的挫折。

共产主义只有经过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变为现实。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作为共产党员和要求人党的同志,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

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积极入党分子今后应当努力的方向。首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能力是一个人提高修养、完善自我的重要能力,学习既是党员干部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适应党的建设的需要,更是人民群众对党员的迫切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造的良好习惯。当然,不只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学好科学知识,并利用有限的大学时间广泛涉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合作能力,始终保持昂扬锐气、蓬勃朝气,坚持立足岗位、无私奉献、服务青年、创新实干,努力塑造新时期积极入党分子的良好形象。

其次,应当锤炼自身的思想品德。一个人有了崇高而伟大的理想,还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没有高尚的情操,再崇高、再伟大的理想也是不能达到的。道德是一个人灵魂的力量,作为党员应该通过加强修养,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新闻中刘志军的结局正是没有在这方面加以约束自身而导致对诱惑缺乏抵抗力的结果。当然,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贯穿党员终身的一项学习内容。但是我相信,只要正确认识党性修养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持之以恒地加强党性修养,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第五篇:学年奋斗目标

2013-2014学年奋斗目标

新时期历史条件下,我们教师的奋斗目标是:“紧跟时代步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最新的理念培育一代又一代英才。”这对教师的理论素养、个人素质及教育教学观念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自己先要成为一名主动学习者,做学习型教师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符合高品位要求的教育者,我打算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在师德方面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严格要求自己,通过政治思想、学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不断提高来塑造自己的行为。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特殊学生,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乐于奉献,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道德言行,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素质。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提升个人修养,做有品位的教师。培养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及职业道德修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深厚的人文素养,广博的知识积淀,真挚的博爱以及对学生高瞻远瞩的责任感影响教育学生,使之形成高尚的品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在教学常规方面

结合学校指定的教学工作总计划,制定个人教学工作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在备课方面,仔细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参考教师用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坚决不出现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在课堂要求方面,严格按课程表上课,未经教导处同意,不随意调课,更不能随便缺课。上课不得迟到早退,没有及特殊情况不得中途离开。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对课堂的要求。在作业批改方面,做到全改全批,并且及时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保持一定数量的面批,日期要明确。在辅导方面,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集体辅导与个体辅导相结合。有计划、有耐心。

三、在教学活动方面

一个月一次同年级同学科同课异构或者同年级同学科赛课或者进行一次磨课,以提升个人教学技能素养,并且同年级教师交流。作为一名新老师,更多的是接受其他老师的指导,向其他老师多多地学习。

四、在教学质量方面

保证课堂效率,也保证作业的提升效率,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成绩。争取在2013-2014的上半学期期末考试中,排到年级第三名、区第七名;在下半学期期末考试中,排到年级第二名、区第五名。

总之,在今后的时间里,我会继续发扬工作认真,乐于学习的特点,以真挚的爱,真诚的心,以及有个性的课堂教学风格吸引学习,打动家长。面对新的教育课程改革,我时刻告诫自己要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教师所追求的思想境界。

下载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奋斗目标

    我的奋斗目标(未来三年规划) 第十小学 路艳霞 一、对专业发展的认识: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教师角色的专业化色彩愈益浓厚,教师越来越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挑战和严峻考......

    奋斗目标

    八(2)我的温馨之家奋斗目标 1.八年级(2)班名:晨曦班 2. 八年级(2)班风:文明勤奋求实创新 3. 八年级(2)班训:团结谦虚静心刻苦坚韧高效 4. 八年级(2)班级口号:八二八二,自强自立,快乐学习, 争创......

    班级奋斗目标

    班级奋斗目标 学习:乐于助人、不懂就问、比学赶超。生活:自理做人:宽以待人,尊敬长辈,团结友爱。 自立 自勤。 自觉......

    班级奋斗目标

    班级奋斗目标 一声老师,一声情;一声同学,一段友谊.在这个新生的集体里,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粒沙,是班级的力量,是同样的目标让我们聚在了一起,成为一尊坚固无比的雕像,那是我们......

    班级奋斗目标

    班级奋斗目标: 安全第一 强身健体 快乐学习名列前茅 班训: 做最好的自己! 班风: 文明守纪团结友爱 勤奋学习竞争互助......

    班级奋斗目标

    班级奋斗目标做自律自爱自强的个人 创和谐守纪进取的班级班风守纪 团结 勤学 和谐班训在快乐中成长 在耕耘中收获 班级公约1、按时到校,进教室保持安静,做好课前准备。2、要求......

    大学奋斗目标

    大学,是我实现从小学到高中时梦想的一个基地,是我完善自己的一片天地。然而,一个人的大学时光一生中只有一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与其浑浑噩噩地消磨掉剩下的3年的光阴,还不......

    奋斗目标作文[范文大全]

    精选奋斗目标作文汇编8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