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12:41: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第一篇: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摘要:我国在2009年就业形势很不乐观,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大学生就业成为当前重中之重,09年应届毕业生大约治理发愣功万人,但是09年的工作岗位只有150万个左右。在这样大的基数下大学生就业显得格外的严峻,2009年的中国形势报告会上就业问题研究专家陈光金指出大学生失业率超过12%,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我国上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今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得就业问题更加严重。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形势严峻 失业。

1.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1.1 2009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为68%

1、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03年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人数达212万,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受经济增长放缓影响,200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同时毕业生的收入也出现明显下降。统计显示,2008届211院校,也就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非21 1本科院校为87%,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高职高专为84%,与往年持平。调查还显示,2008届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出现明显下降,但高职高专学生的薪酬降幅低于211院校本科毕业生。其中,211院校的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2549元,同比下降14%,非211本科院校为2030元,同比下降11%,高职高专为1647元。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王伯庆:经济好的时候,企业就愿意雇佣好学校,学历高的学生,而经济不好的时候,企业就愿意雇佣经济实用的学生。

2、据了解,2009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了治理发愣功万,此外,2007年~2008年约有250万人没找到工作,因此估计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为860万人。2009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为68%。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2009年1月19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并指出,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各级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并都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使大学生就业形势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不容乐观。

1.2 专业就业率情况:工科类工作比文科类受宠。

为了解目前的专业就业率情况,凤凰网与国内知名调查公司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联合开展了“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在线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来自全国的毕业两年以内的大学生和2009年的应届毕业生,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714份,覆盖了一二三本院校以及民办高校和国外/境外高校,并包括了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生。截至7月1日已有415万大学毕业生落实去向,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2009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达68%,同比基本持平。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11万人。“在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不利影响的情况下,2009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能达到68%实属不易。

2009年大学生就业率最高的20个专业

但社科院发布2009年社会蓝皮书,今年底估计有150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中国今年隐性失业率9%.。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是艺术类专业和生命科学类专业。此外,就业问题研究专家陈光金指出,大学生的失业率今年将是12%多,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就业率最低的专业则主要集中在艺术类专业,包括美术、音乐和音乐表演专业。

业内人士分析,专业就业率高低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就业状况好的专业往往都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紧密、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比如航天业发展、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新兴行业的崛起都为煤炭、航天和新材料等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了用武之地。相反,对于纯理论和传统学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社会能够提供的岗位非常有限,从而导致了这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题。

2.2009年大学生的就业态度

2.1 国企热过外企。

在09年应届毕业生的眼中,理想的职业取向依次为国企,私企,公务员,外企,和自主创业。30%的调查对象表示,国企是就业的首选,毕业生看重的主要是国企的稳定和低风险。而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选择“外企”的调查者比例仅比自主创业的略高。政府机关公务员由于其工作性质的轻松与稳定,也大受毕业生青睐。

2.2 首份工作薪金不超过2000元,甚至“零工资”,首份工作最看重发展空间。

46.6%的参与调查者把个人发展空间视为选择工作最重要的因素。选择能否学到东西和是否符合个人兴趣占到25.4%和13.7%。待遇和工作环境被网友放在了最后两位,实际上,这才是一份工作是否做的长久的决定性因素。而大学生“零工资”就业,是希望能凭借“零工资”留住自己心仪的企业或是能学到相关知识技能,积累经验。但实际上企业招聘应届生,看中的是大学生掌握的知识、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潜力,能为企业带来的价值,而不是按照期望薪酬的高低来决定是否录用。大学生在求职中提出零工资,显然是对自身能力没有信心的表现,会让企业质疑大学生的价值。前程无忧职场顾问冯丽娟表示,大学生要想早点就业,就要分析自己寻找工作主要的看重是什么,比如收入、行业、专业以及发展空间等,若能满足自己关键因素的工作,就可以接受,最好不要在降低身价上面动脑筋。

在期待薪金调查方面,53%的应届生在期待薪金和实际薪金的选项上,选择了1000-2000元这个区间,也有13.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第一份工作的实际薪金在1000元以下。

还有一小部分选择零工资。而在3000元以上的月薪标准,通常都只是受访者的美好期望罢了。

2.3 就业不一定要专业对口。

在专业的选择上,有42%的受调查者表示,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他们不会选择目前所学专业。而对于工作内容是否和专业对口的问题上,仅有12%的受访者表示,工作一定要和专业对口,其余的受访者则对此抱着开放的态度,认为先找到一份工作再说。但一些大学生当船娘、殡葬工、杀猪佬……这对以后的职业发展非常不利。大学生在未来跳槽转行的时候会发现:新公司录用你的时候要看是否有行业经验,以前的工作经历实际上影响着你的行业道路。因此,我们在找工作时,一定要先做好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2.4 部分刚刚进入求职期的学生被一种悲观的情绪包围着,一些学生甚至放弃找工作而改去考研。

“经济形势确实让学生很恐慌,但就目前来看,情况比预期的要好些。”复旦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生妹告诉记者,除了雷曼(中国)取消了原定的宣讲会外,其他企业都如约而至,企业的质量和数量和往年相比没有什么差别。复旦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唐晓林表示,不管就业形势如何,学生们都要避免产生恐慌心理,不知所措和焦虑不安都无益于成功求职。还是要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争取各种机会。

3.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3.1 社会竞争激烈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这个数字是令人无法想像的。所以,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岗位。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逐渐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势远远大于减小之势。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精兵简政,虽然私有企业不断增加,但就业岗位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年年在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待业毕业生,这将会是一个盘大的数据,给就业带来严峻的考验。

3.2 招聘减少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企业出于自身发展战略以及成本的考虑,不得不减少甚至停止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依据前程无忧薪酬调查部关于“2009年企业应届毕业生招聘/离职”的调查数据显示,与2008年相比,不仅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企业数量减少了,而且2009年有应届毕业生招聘计划的企业招聘数量也有所减少。

3.3 专业与企业需求职位的契合难度增加

小刘是某理工大学出版编辑专业的2009届毕业生,四年前,出版编辑专业,作为所谓未来热门职业而被学校开设,但四年过后小刘毕业了,该专业并没有成为就业市场的热门职业,此时她发现销售市场才是企业的热门需求岗位。据7月1日麦可思——腾讯联合发布的2009届大学生就业跟踪调查显示,截至6月底,2009届大学生被调查者中本科毕业生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对口的比例分别只有59%和49%。

专家认为,造成学子专业与企业需求职位契合度难的原因有二:一是大学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存在严重滞后性;二是经济危机下,许多企业调整了岗位的招聘需求。

4.面对就业形势

就业压力大是必然的,但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就业机会。关键是看自己如何把握!首先是要了解下自己的综合实力,再次就要密切留意下社会上的岗位需求,总结起来说,就是要回答三个问题:

4.1我想做什么?

----也就是自己的兴趣爱好,目前自己所了解到的所有职业中,哪些是自己非常乐意去从事的。我能做什么?----这个和前一个问题不同了,喜欢的未必是自己有能力去胜任的,尤其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生而言,一定不能眼高手低,必须客观判断自己目前有哪些技能可以去胜任社会上的具体岗位(比如打字快,写作比较拿手的的女孩子可以先从文秘类、客户服务类的岗位开始一点点发展自己……)

4.2市场要什么?

----这个是关键中的关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活水平,所对应的岗位需求是大不一样的,了解社会招聘需求的最佳途径,就是经常翻阅当地主流权威的招聘报纸或是浏览当地比较著名的人才招聘网站,另外千万不要一直待在家里面找工作,多跑跑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的人才现场交流会,也是非常好的选择,除了能了解岗位需求之外,还有在现场与用人单位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和接触,对于了解各个岗位的技能要求,提升面试、沟通等经验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之,只要好好回答这三个问题,找出三个答案中的“交集”,前途在何方就马上心知肚明了!当然了,现实和理想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复杂多变的职场竞争中,我们还是重点把握好“我能做什么?”和“市场要什么?”这两个问题即可,毕竟,想要找到既是自己想做的,又是自己目前就可以胜任的,还是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岗位,对于应届生或是职场经验不多的年轻人而言真的是不太现实的,我们还是要注重在基层岗位上的积累和锻炼,分步分阶段的给自己做个规划,逐步向自己理想的岗位目标去努力去靠近。

5.2010年高校就业趋势预测

预计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还将逐年递增,到2010年将达到700万左右。这些技术劳动力的就业形势如何?未来几年里,还有哪些缺口专业?热门专业有哪些?

5.1 2010年就业形势预测

5.1.1 总劳动力富余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 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是“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差距,预计我国在未来几年内在劳动力总量上将出现供大于求,劳动力大量闲置现象。

5.1.2 专业技术人才缺口不小

第一产业:2010年农业科技人才需求可能达到几百万人,但是相关人才供给有限,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数据,我国共有涉农院校43所,在校学生大约为9万,教学和科研人员为3.5万人,130万大中专毕业生中已有80万离开了农业。预计到2010年人才缺口将达到218万人。

第二产业: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但是毕业生人数还是不够,振兴我国工业还需大量的工程师,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预计到2010年,人才缺口数字最大,将达1220万人。

第三产业:该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物流、精算和心理咨询,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

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仅仅为一种表象。之所以看到困难和大学生个体表现差异有关。首先,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否学有专长,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否达到技术人才的评判标准,能否符合社会需求;其次,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差异。我国的基层和中西部地区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大学生能否重视这些就业机会。

5.1.3 学好一门外语让你受益匪浅

著名的麦肯锡公司预测:在未来五年内,既有技术背景又有良好的语言能力的人才将有很大需求。我国将大量需求善用外语沟通的高端技术人才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在职的中年技术人员缺乏语言优势,在校大学生虽然能通过四、六级考试,但是普遍缺乏流利的外语会话能力,这也是高端人才缺乏国际竞争力的薄弱环节。因此,鼓励高校开展双语教育势在必行,外语教学不能停留在应试教育取得书面高分上。特别是研究型高校要加强外语教学,把培养目标放在让学生能流利说好一门外语上,外语语种并不限定为英语,但要达到流利对话程度。

5.4 热门专业预测

5.4.1 航空航天专业升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副院长孟庆春介绍说,我国飞行器可供开发的空间很大,许多应该用到飞行器的民用领域目前还未开发利用,在私人使用上也几乎是空白,因此,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人才会是我国将来急需的人才。

5.4.2 金融人才很受欢迎。

随着中国银行业在2006年年底全面开放的时日迫近,外资银行抢滩北京、上海等中国大城市的步伐开始加快。科锐咨询CEO高勇表示,目前,全国主要城市的金融市场正悄悄上演一场“人才争夺战”,银行信贷、国际金融、金融法律、资本运作、保险顾问、投资分析等都是需求量大、要求高职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系主任李健说,金融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能在银行、证券、信托、投资、保险等机构任职的人才。高勇表示,国际金融公司取才的标准首先是外语水平高、熟悉国际金融业务并与客户建立了良好关系的人才,具有服务意识;其次是比较熟悉银行业务,精通软件知识的科技人才;第三是中高级管理人才。

5.4.3 材料类研发人才成为焦点。

“十一五”期间,国家产业政策明显向以新材料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领域倾斜,这对新材料产业发展无疑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国内支柱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不断扩大。研发此类新型材料的人才自然成为企业的注目焦点。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孙景宏说,毕业生可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强化材料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第二篇: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123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

由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独家撰写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将于2009年6月10日起正式对外发布。该报告是基于麦可思公司对2008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撰写,研究抽样达到44.4万人,回收有效问卷21.8万份,主要内容包括就业与收入、就业流向、工作能力、求职分析、就业与教育公平、自主创业、读研与留学、高考志愿填报、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分析。这是一份基于科学的数据调查、借助于统计学和劳动经济学的科学体系来研究高等教育的全新报告,也是一个结果导向的评价系统。

《就业蓝皮书》的作者——麦可思(MyCOS)是中国最专业、最全面、并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教育数据咨询公司,为中国的众多高校、各级政府教育和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各级学术研究机构、大学毕业生和高考生等提供教育咨询服务。

自2007年以来,麦可思每年对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每3年对雇主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和雇佣情况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目前,麦可思已经调查了2006届、2007届、2008届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三年累计有效问卷53万份。

1.2009调查规模及覆盖面

2009年2月底完成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调查研究,抽样达到44.4万人,回收问卷23万份,回收率约52%;有效问卷21.8万份,其中完成全部答卷问题者为70%;共覆盖3080所高校或分部分院,其中211院校为109所,非211本科院校(部)为1282所(包括分校、二级学院本科),高职高专院校为1688所(部)(包括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部);共调查了1196 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为565个,高职高专专业为631个;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覆盖了本科毕业生能够从事的644个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够从事的598个职业,共计648个职业,占全国所有职业分类的58%(麦可思中国职业分类词典2009版);覆盖本科毕业生就业的107个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107个行业,共计108个行业,涵盖了全国所有行业(麦可思中国行业分类词典2009版)。

2.调查对象

毕业半年后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包括211院校、非211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部的毕业生,不包括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军事院校和港澳台院校。

3.调查方式

向毕业半年后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以电子邮件方式发放答题邀请函、问卷客户端链接和帐户号;答卷人回答问卷,答题时间约15至30分钟。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说明:麦可思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的开展是在毕业半年后,即毕业第二年的2月。麦可思在此时展开调查,收集数据,此时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趋于稳定,工作了几个月也能够评估自己的工作能力。

第三篇:关于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免费下载】

过程中提供参考。

二、调查时间

2010年1月23日——2010年2月20日

三、调查形式

问卷调查并结合网上资料

四、调查论文

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 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

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关于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距,但是现在人才市场是供大于求,而这这种情况不会在短时间内有所缓解,所以大学生就业时还是应该参考一下企业人士的看法,更多的来调整一下自己的就业心态。如今,“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在这个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另外,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其次,在大学生个人心态及能力方面也进行了调查,由此得知以下几点:

一、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少了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总结照成这方面的原因:1.因为学生现在仍在安逸,舒适的校园中生活,对激烈的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每天仍是如中学生活,上课、下课,对就业缺乏了准确的了解和认识。2.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到位。同学们表示,虽然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只是泛泛的讲些大道理,缺少了实际的操作能力。

二.大学生个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部分用人单位的了解,发现社会所需要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综合素质应该包括思想健康和道德、自律、讲诚信,善于协调、容易与他人合作的品格,以及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

调查显示,有60%的大学生认为造成就业难的状况,除了社会压力大,企业用人少的因素外,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的工作经验的缺乏,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在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有57%的同学认为自我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关系是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职业生涯目标是指可预想到的、有一定实现可能的目标。而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我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自己有所了解。通过个人分析认识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确认自己的性格,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并以此来开发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对职业生涯目标是模糊的。

三.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职业期望状况。据调查发现,以往的学生对自己就业后工作的要求,无论是单位性质反面还是薪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但现在的就业形势似乎不允许初出茅庐的学生有挑工作的机会了,大学生们的要求也降低了很多,大部分同学都表示可以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对于以后将从事非专业的工作,有61%的同学都表示可以接受,看招聘单位给出的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但在就业公司选择时,有58%的同学希望可以再外资企业和政府部

门工作,对那些民资企业只有极少部分的同学表示会考虑,这也是大学生好高骛远的表现,似乎也有点不切实际。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 尽快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工作同等重要。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属于就业匹配的促进措施。其核心在解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接受职业指导, 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高等院校应通过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和建立一支高素质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帮助。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 并与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建立职业指导机构,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定工作寻找战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与指导服务;建立职业指导课程,列入学校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实施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实习政策等等。

二、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首先大学毕业生要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除了表现在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矛盾外,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出现,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这为大学生就业增加了困难。因此大学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就业观。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基层去谋求发展,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其次转变到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动态就业上来,转变到行行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上来。最后认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寻找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适合于自己的用人单位。毕业生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三、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间也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社团的下乡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也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学业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职,提前适应社会生活,了解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这些都是将来找工作的资

本。

第四篇:关于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二、调查时间

2010年1月23日——2010年2月20日

三、调查形式

问卷调查并结合网上资料

四、调查论文

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 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

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

首先,对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及需求分析得知:在企业人士看来,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技能”反倒其次,而在学生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反而并不主要。企业和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有很大差距,但是现在人才市场是供大于求,而这这种情况不会在短时间内有所缓解,所以大学生就业时还是应该参考一下企业人士的看法,更多的来调整一下自己的就业心态。如今,“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在这个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另外,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其次,在大学生个人心态及能力方面也进行了调查,由此得知以下几点:

一、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少了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总结照成这方面的原因:1.因为学生现在仍在安逸,舒适的校园中生活,对激烈的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每天仍是如中学生活,上课、下课,对就业缺乏了准确的了解和认识。2.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到位。同学们表示,虽然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只是泛泛的讲些大道理,缺少了实际的操作能力。

二.大学生个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部分用人单位的了解,发现社会所需要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综合素质应该包括思想健康和道德、自律、讲诚信,善于协调、容易与他人合作的品格,以及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

调查显示,有60%的大学生认为造成就业难的状况,除了社会压力大,企业用人少的因素外,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的工作经验的缺乏,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在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有57%的同学认为自我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关系是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职业生涯目标是指可预想到的、有一定实现可能的目标。而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我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自己有所了解。通过个人分析认识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确认自己的性格,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并以此来开发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对职业生涯目标是模糊的。

三.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职业期望状况。据调查发现,以往的学生对自己

就业后工作的要求,无论是单位性质反面还是薪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但现在的就业形势似乎不允许初出茅庐的学生有挑工作的机会了,大学生们的要求也降低了很多,大部分同学都表示可以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对于以后将从事非专业的工作,有61%的同学都表示可以接受,看招聘单位给出的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但在就业公司选择时,有58%的同学希望可以再外资企业和政府部门工作,对那些民资企业只有极少部分的同学表示会考虑,这也是大学生好高骛远的表现,似乎也有点不切实际。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 尽快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工作同等重要。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属于就业匹配的促进措施。其核心在解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接受职业指导, 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高等院校应通过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和建立一支高素质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帮助。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 并与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建立职业指导机构,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定工作寻找战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与指导服务;建立职业指导课程,列入学校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实施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实习政策等等。

二、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首先大学毕业生要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除了表现在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矛盾外,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出现,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这为大学生就业增加了困难。因此大学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就业观。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基层去谋求发展,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其次转变到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动态就业上来,转变到行行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上来。最后认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寻找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适合于自己的用人单位。毕业生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

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三、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间也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社团的下乡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也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学业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职,提前适应社会生活,了解现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这些都是将来找工作的资本。

第五篇: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学历构成本次调查中,本科生1945人,占总人数的67.4%,为群体主导人群;专科生444人,占总体人数的15%;研究生457人,占总体人数的16%;博士生28人,占总体人数的1%;其他10人。

2、性别比例

本次调查中,男生2031人占总体的70.4%,女生853人占总体的29.6%。男生的参与度明显高于女生。

3、是否非独生子女

本次调查中,非独生子女1756人占总数的60.9%,独生子女1008人,(另有22人不明)。

4,是否是应届毕业生

本次调查中,应届毕业生1926人,占总数的66.8%。非应届毕业生930人,其他23人。

5、是否有实习或兼职经历

有在校实习或者兼职经验的人数(2133占总数的73.95%)远大于在校期间没有实习经验的人数。

参与此次调查的学生中,7成以上的人有实习或者兼职经历,反映了广大在校学生不再满足于书本以及纯理论的知识需求,普遍加强了对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从而有利于积累社会经验,为顺利就业打下了相对坚实的基础。

6、生源

7、学科分布

本次所调查的志愿者涉及文、理、工、农等7大类学科,以文科生为主(949人,占总数32.8%,包括哲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管理学、和部分其他专业)。

第二部分:思考与建议

当前大学生就业最大的特点是毕业生总量大、增幅高,与整体就业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善的现状相矛盾,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错位,及毕业生综合素质差。在金融危机下,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是当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主要思考与启示

1、大学生的实践意识在增强

尽管现代大学生确实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在短短的两周时间内就有近3000名大学生参加此次问卷调查,表明了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性很强。而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7成以上(73.95%)的人有实习或者兼职经历,半数以上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对于广大大学生来说,如此高的实习、兼职以及学生干部比例,充分说明了大学生的实践意识在显著增强:他们在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接触社会,锻炼书本与理论之外的现实能力,这是一个令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都感到欣慰的现象。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他们的实践能力显然会普遍提高,更能符合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这样,就业难的问题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因为大学生的自身努力而得以缓解。

2、大学生在就业薪酬上体现出灵活性与现实性

首先,尽管只有极少数被调查者(1.3%)“ 可以接受零月薪”,但涵盖了专科、本科、硕士以及博士四类人群。“零月薪”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探讨。与单纯的向社会、向用人单位“索要”各种高薪酬、高待遇的大学生相比,可以接受“零月薪”的大学生很可能更有眼光、更少功利性,当然,他们不会一直“零月薪”,只要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和认可,他们的价值自然会得到相应的体现。

其次,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可接受月薪”水平都比“期望月薪”低一个档次(1000元左右),说明了大学生在就业的薪酬方面也表现出更加灵活的态度;第三,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期望月薪水平分别集中在1000~2000元、2000~3000元、3000~5000元、5000元以上,揭示了不同学历层次的在校学生在就业的薪酬方面也更加趋于现实。毫无疑问,这种灵活性与现实性肯定会有助于大学生的就业。

3、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各种体验随着期望月薪的增加而增强

调查显示,在同一学历层次中,随着期望薪金的增加,个体所感受到的压力体验也就越大。换言之,过高的薪酬期待会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显著增加。因此,适当降低薪酬方面的物质期待,将有助于缓解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压力。

4、大学生愿意去西部与基层就业的比例有待提高

与广阔的西部以及基层乡镇或郊区的就业空间相比,发达地区的城市空间相对有限,大学生集中在这些城市就业肯定会加剧就业的竞争,并因此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调查发现,只有不到3成的大学生(27.5%)“愿意”去西部,而明确表示“不愿意”去西部的接近4成(39.2%),明显高于“愿意”去西部的人数;相对去西部而言,郊区以及乡镇基层的被接受程度似乎稍好一点,表示“愿意”和“不愿意”的比例分别为34.2%、34.7%。如果更多的大学生愿意去西部或基层乡镇以及郊区就业,各方面(包括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压力相信会有一个大幅度的缓解。如何改变大学生的就业定位,提高大学生去西部与基层乡镇以及郊区的意愿,是一个值得各方深入探讨的话题。

5、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感与归因方式有关

在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人4个维度上,都存在明显的导致就业压力的因素。综合对上述4个维度共10个方面的因素分析发现,依次以父母以及个人自信心不足等5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影响最大。其中,排在前面的4个因素(父母的地位不高、用人单位不公、学校名气不大、父母就业观不一致)都是外在因素。就业不顺时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过多的外归因,这样自然会导致抱怨、指

责心理甚至攻击行为的出现,同时也不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这样的结果可能会形成一个明显的恶性循环(就业不顺-外归因-抱怨、指责、攻击-就业更加不顺)。有意思的是,调查发现有实习或兼职经验的在校学生,更多的倾向于内在归因,他们认为个人自信心、能力以及个人职业规划等与能否顺利就业关系更大。这些有实习、兼职经验的学生,在就业时因为更受欢迎而增加了成功的机会,加上内归因倾向反过来又会强化他们的成就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自身素质,这样的结果可能会形成一个明显的良性循环(就业顺利-内归因-强化成就感-更加顺利)。

6、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主观感觉明显偏高

就业压力对大学生的生理(睡眠)、心理(担心、不乐观)以及行为(做事效率、生活规律)等三项指标的主观感觉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其中,“想到毕业就忧心忡忡”的比例高达52%,而“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感到乐观”的人群不足9%。根据压力产生的基本原理,个人的主观评价会严重影响最终的压力感:面对同样的就业环境与形势,不同的人压力感会明显不同;而公众媒体、家长期望、学校要求等也可能会过分夸大就业压力,使得本来就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产生过多的恐惧心理,进而影响了大学生主观压力的增加。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调查所揭示出来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指标偏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7、学历层次对就业压力的大小有明显影响

调查发现,硕士生的压力感受平均水平明显的大于其他人群(专科生、本科生、博士生);博士生在情绪体验方面所展现出来的压力体验显著的大于其他人群(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知识的增加与学历的提高并不能说明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增强,如果加上不合理的期望与就业定位,很可能会导致就业更加困难。如何将学历与知识优势转化为就业优势,是广大高学历的在校学生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8、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需要专业引导

遇到压力时,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一个习惯性的应对模式。调查发现,参加此次调查的大学生在遇到压力时,大部分人会选择“找人倾诉”以及 “主动寻求解决方法”等积极方式进行应对;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会选择“自我压抑”以及“回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对于习惯性采用消极模式应对压力的人,需要专业心理学工作者的合理引导,帮助他们逐渐采用积极的应对模式,以有效缓解各种压力,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下载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合集五篇)

    关于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一、 调查目的 主要了解当今我校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对自身素质的评价,以及学校就业指导和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

    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寒假社会调查报告 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调查目标: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报告 调查时间:2010年1月15日---2010年2月25日 调查对象:200......

    关于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5篇

    黄淮学院 2015-2016 学年第 下半 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题目: 《我校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 院 系:动画学院 专 业:动 画......

    关于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xiexiebang推荐)

    关于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景德镇陶瓷学院 机电学院 11材成二班疏睿 学号:201110340230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从“精英化”向“大众......

    2015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2015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研究如何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要求采取......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调查问卷 1.在校期间哪些环节将会对你的就业帮助最大的是:(可多选) 专业课程 教学实践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专业实习社会活动及实践 担任学生干部 就业指导 2.你觉得自己目前......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绥化学院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包瑞20085161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赵卫绩绥化学院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系别:计算机学院年级:2008级专业: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