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大学生就业典型结合个人成功经历提出中肯建议

时间:2019-05-12 12:4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位大学生就业典型结合个人成功经历提出中肯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多位大学生就业典型结合个人成功经历提出中肯建议》。

第一篇:多位大学生就业典型结合个人成功经历提出中肯建议

多位大学生就业典型结合个人成功经历提出中肯建

http://2009-04-07 07:59深圳新闻网【字号:大 中 小】 深圳新闻网讯根据广东省相关统计数据,今年广东求职的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超过50万人,达到历史新高,而截至3月10日,广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7.61%、专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8.43%、研究生的签约率为14.87%,就业形势可谓非常严峻。

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市劳动保障部门也即将出台若干规定扶持大学生创业。政府大力推动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关键还要看大学生自身。近日,本报记者走访深圳大学、深职院等高校,了解各校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并采访就业的典型个案,这些个案对于更多的大学生来说,或许是个参考。

张伟:

技术过硬大企业争抢

学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电气自动化工程技术

就业格言:只要技术过硬,有真本事,就不怕找不到饭碗

“我的就业故事很平淡。”第一次见到深职院05级电气专业学生张伟时,他轻描淡写地说,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就业经历,“投过两次简历,两次都很顺利的过了。”最终他选择了一家足以令同学投来艳羡目光的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并与该公司签订就业意向,通过试用期后成为一名正式的技术人员。

张伟简单的找工作经历要从大四开始说起,去年10月,苏州一家电梯公司到学校来做专场招聘会,需要招聘一批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当时抱着试一试心态的他,就投了份简历,没想到顺利地通过笔试、面试。当被录用的好消息来临时,他没有立即签约,因为,另外一家企业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又向他抛来了“橄榄枝”。同样是在去年10月学校举办的中广核专场招聘会上,他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笔试、面试、身体测试等多项测试,最终脱颖而出,于去年11月初与中广核签订就业意向书。据他介绍,每年有20多万人竞聘这家企业的岗位,而最后被录用的在2000人左右,他就是这百分之一中的一员。

张伟告诉记者,当年他考入深职院的分数仅处于班级中下游,但很快成绩就遥遥直上,持续保持在班上前几名,尤其是专业成绩。“我的成绩不是靠考前突击得来的。”张伟说,与很多同学不同的是,进入大学后,他比高中阶段更注重课堂知识,从不放过课堂上的一分一秒,班上最认真听讲的始终是他。在课余时间,他充分利用学院的教学技术手段和实训教学设备,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技能大比武”,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专业技能,为获得各项专业竞赛奖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此外,他还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电工技师的培训,目前已通过考试的四个模块,通过最后一项技师论文答辩后就能拿到电工技师资格证。

功夫不负有心人,四年积累的过硬的专业技术让他在就业时尝到了甜头。“只要技术过硬,有真本事,就不怕找不到饭碗。”张伟说。

张嵩:

实践经验丰富面试屡战屡胜

学校:深圳大学

专业:行政管理

就业格言:参加实践活动时别急功近利,脚踏实地才能有所收获

帅气、阳光、健谈,这是深圳大学05级行政管理专业张嵩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位时尚新潮的大男孩,已有过10余次的面试经验,而且是屡战屡胜,被同学戏称“面王”。目前,他已与农业银行达成就业意向,毕业正式到岗后前半年的月薪就有4700元。

“你觉得自己最大的优势在哪?”当记者问到这个问题时,张嵩毫不犹豫地回答:丰富的实践经验。生性活泼的他从大一开始,就积极投身到学校的各项社团活动,从学生会的普通干事、部长,逐步当上了院学生会副主席。几年充实丰富的社团工作,很好地锻炼了他处理各种事情的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张嵩坦言自己是个“闲不住”的人,一有空就会积极地和相关单位联系,帮助他们做一些活动策划或后勤工作,而大多时候都是免费的劳动力。公关公司、渣打银行、南山区委„„他在很多领域的不同岗位都干过。“埋头苦干呗!”张嵩洒脱地说自己啥事都愿意干,脏的、累的、跑腿的、人家不愿意干的,他都抢着干。令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北京一家

公关公司的深圳办事处,在开展一次大型展览活动时,从幕后策划到布置会场,他都亲自参与,和同事们整整熬了一天一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位从小在深圳长大的80后男孩家庭条件优越,不用操心吃穿,然而他却早早有了忧患意识,除积极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外,他从大二就开始筹划就业的问题,大三一开学就开始制作简历,不断在网上投简历,并联系相关的单位去实习。去年8月在渣打银行的一次实习经历,也让他对成功有了新的认识。他担当的工作是客户理财顾问,需要每天不停地打电话推销自己的理财产品,接触的人都是精英阶层,被盖电话、被人拒绝成了家常便饭。当时,张嵩的心情一度低落,甚至开始厌倦这个工作,在一次例行给一位在龙华的老总级客户打电话时,他没有直接推销自己的产品,而是从客户的立场询问需要什么服务,推销电话变成了善意的聊天电话,最后挂电话时甚至忘记了介绍自己的产品。随后,这位老总经常打来电话向他咨询一些事宜,尽管具体业务不是很熟,张嵩从来都是不厌其烦地帮他咨询处理,久而久之,这位老总主动成为了银行的客户。直至现在,他们依然保持着不错的关系。

“年轻点吃点苦,不会吃亏的。”他憨憨地笑着说,正是有了之前的付出,才造就了他找工作时的得心应手。

廖安梓:

暂弃记者梦想当上教师

学校:深圳大学

专业:传播系

就业格言:先就业再择业也很不错,至少我在一份全新的工作里找到了乐趣

廖安梓是深圳大学传播系大四学生,从高中开始就有一个当记者的梦想,王小丫、白岩松都是她的偶像。所以,选择专业的时候,她毫不犹豫报了传播系。

在大学期间,不管校内校外,只要有实习、锻炼的机会,她都不会错过。每年寒暑假,她都到不同的媒体单位实习,学校网站、杂志社、报社、电视台、大运会新闻宣传部门,都留下了她为梦想奋斗的足迹。

大四开始,廖安梓积极投入到找工作的队伍当中,为了把理想变成现实,她把就业范围锁定在媒体行业,向包括光明日报、女友杂志社等媒体投了不少简历,但迟迟都没有回音,这无疑给满腹激情的她泼了一头凉水。

“如果坚持做记者这个行业,也不是没有地方,传媒公司还是有很多的,但公司规模一般,待遇很低,工作环境不理想。”很多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让廖安梓觉得与想象的差别太大,一时之间彷徨不定。

“就像俗话说的‘高不成低不就’。”在廖安梓正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到苦闷时,就业形势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变得异常严峻,更加增添了她的压力。“心里很着急,来不及多想了。”为了能先就业,廖安梓决定先放弃记者梦,先找到工作再说。

现在,廖安梓在一所学校当老师,每天工作虽然很累,但跟一班小朋友在一起,也很开心,慢慢地自己也成了孩子王,“学生都喜欢喊我‘老大’。”廖安梓很高兴自己能适应和喜欢教师这份工作,“其实,当时被迫放弃理想,心里确实既无奈又不甘,但现在发现先就业再择业也很不错,至少我在一份全新的工作里找到了乐趣。”(本报记者 秦小艳 蔡佩琼)

第二篇:有关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典型事例及个人感想

毛概期中社会调查报告

--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及典型事例

学校: 首都师范大学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姓名: 李昱青 学号: 1091000140

完成日期:2011.11.25

有关就业的政策及大学生就业典型事例与个人感想

全国范围的相关就业政策:【来自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一、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进程,积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

(一)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努力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着力发展既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又具有较强吸纳就业能力的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实施有利于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技术战略,带动生产性就业岗位增长,努力扩大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大力发展具有增长潜力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积极鼓励发展服务外包、动漫、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创造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积极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建设,鼓励农业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安排政府投资、重大建设项目和制定产业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扩大就业的需要,探索建立投资带动就业评估机制,更好地发挥投资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及时发布和宣传行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规划,引导高校根据行业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各高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认真做好相关专业人才需求预测,合理调整专业设置,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支持相关行业和产业与高校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和岗位对接活动,使广大高校毕业生能够学有所用。

(二)鼓励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小企业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要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将落实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结合起来,鼓励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地方财政应优先考虑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并优先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当年新招收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可按规定申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对企业招收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经费申请、科研成果或荣誉称号申报等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

二、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

(三)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就业。各地要根据统筹城乡经济和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发社会管理和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领域服务岗位,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重点解决好他们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人员编制、户口档案、职称评定、教育培训、人员流动、资金支持等方面面临的实际问题,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特别是城市社区和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科技等基层岗位工作。对在公益性岗位就业并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自2012年起,省级以上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均应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录用。市(地)级以下机关特别是县乡机关招录公务员,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吸引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录用计划应主要用于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要按照统一征集岗位、统一发布公告、统一组织考试、统一服务管理的原则,统筹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做好各类项目之间的政策衔接,进一步落实对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人员的就业政策措施。切实做好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做好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工作。

(四)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要结

合中部地区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产业梯度转移的需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各地要尽快出台并完善相关政策,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对到艰苦边远地区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机关工作的,试用期工资可直接按试用期满后工资确定,试用期满后级别工资高定1至2档;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可提前转正定级,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高定1至2级。

三、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稳定灵活就业

(五)落实和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项创业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创业。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附着《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内(指毕业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对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从事微利项目的,可享受不超过10万元贷款额度的财政贴息扶持。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提高贷款额度。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建设+创业培训”联动工作机制。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大财政投入,并积极引入风险投资资金,探索财政资金、风险投资等与大学生创业赛事的对接模式,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多渠道加大创业资金投入。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

(六)加强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创业教育,积极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积极推广成熟的创业培训模式,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和实训,提高创业能力。对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内参加创业培训的,根据其获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或就业、创业情况,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要根据高校毕业生特点和需求,组织开展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在充分发挥各类创业孵化基地作用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并给予相关政策扶持。对基地内大学生创业企业要提供培训和指导服务,落实扶持政策,努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延长企业存活期。

(七)稳定灵活就业。各地要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通过多种形式灵活就业,并给予相关政策扶持。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灵活就业高校毕业生,要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对申报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按规定提供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做好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工作。

四、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和技能培训,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八)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各地要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和高校毕业生情况,鼓励和扶持一批规模较大并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就业见习单位,为有见习需求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机会。积极引导有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要进一步完善就业见习管理办法,明确见习对象范围、见习基地条件、见习补贴标准、见习考核评估等事项,进一步规范见习活动。认真落实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补助政策,基本生活补助费用由见习单位和地方政府分担。各地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合理确定和及时调整基本生活补助标准。见习单位应加强见习场所的安全管理,并为参加见习的高校毕业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见习单位支出的见习补贴相关费用,不计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但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九)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各地要积极组织有培训需求的高

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帮助其提高就业能力。对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根据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未颁布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职业应取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或培训合格证书)或就业情况,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对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内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对企业新招收毕业高校毕业生,在6个月之内开展岗前培训的,按规定给予企业职业培训补贴。

(十)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结合国家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开展研究,并按照公开、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在所承担的项目实施过程中,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作为研究助理或辅助人员参与研究工作。在承担的民口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重点项目实施过程中,聘用高校毕业生的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补助可按规定从项目经费中列支。聘用期满,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续聘或到其他岗位就业,就业后工龄与参与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五、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

(十一)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各高校要全面开展职业发展指导和就业创业教育,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建立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期间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和就业观念。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特点,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完善服务措施,采取组织企业进校园、召开专场招聘会和供求洽谈会、开展网络招聘等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直接、有效的就业信息服务。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其他就业服务机构要加强合作,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发布、岗位信息、网络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等就业服务。要大力推动互联网就业服务的健康发展,加强信息监督管理,规范互联网求职就业行为。要加强人力资源市场需求预测,完善职业供求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引导高校毕业生理性求职、用人单位积极招聘和高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鼓励各类职业中介机构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对为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服务并符合条件的给予职业介绍补贴。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为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帮助大学生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全面落实为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人事档案托管等服务政策。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活动。

(十二)开展就业失业登记。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按照就业促进法的规定,为已就业高校毕业生免费办理就业登记,并按规定提供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就业登记办法,建立就业登记与劳动合同管理、社会保险费缴纳联动机制,维护劳动者就业权益。对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办理失业登记,并纳入户籍所在地失业人员统一管理,落实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和各高校要加强合作,进一步完善以实名制为基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制度,做好高校毕业生毕业前后的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

(十三)强化就业援助。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将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就业援助体系,建立专门台账,实施“一对一”职业指导和重点帮扶,并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或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对符合条件的人员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各高校可根据困难家庭毕业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求职补贴。各地要高度重视大城市聚居地长时间失业高校毕业生以及女性、残疾人和少数民族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制定实施专门的就业扶持政策。

(十四)保障就业权益。各城市应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允许高校毕业生在就(创)业地办理落户手续(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各地要按照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公务

员法等的要求,进一步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简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程序。对到各类用人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其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办理、工龄确定等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高校毕业生从企业、社会团体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为工龄。要加大对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劳动用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方面的劳动监察力度,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要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大力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工作,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和招聘过程中的各类欺诈行为。要认真执行残疾人就业条例的有关规定,保障残疾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权益。要切实落实取消就业体检中乙肝检测项目的有关规定,防止各类就业歧视,维护高校毕业生公平就业权利。

北京的相关就业政策:【来自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一、北京生源毕业生经双向选择落实就业单位时,属中央在京单位接收的,请直接派遣到该接收单位;属北京市所属单位接收的,必须经单位上级主管人事(干部)部门(区、县、局、总公司一级,下同)同意,方可直接派遣到该接收单位,档案材料寄至上级主管人事(干部)部门;属非公经济单位接收的,应经其主管或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同意后方能派遣,档案材料寄至北京市人事局。

二、凡北京生源毕业生在集中派遣时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请直接派遣到北京市人事局,毕业生的户口转至家庭所在地,由我局负责办理落户手续帮助推荐就业。

三、为鼓励今年北京地区毕业生充分就业和创业,北京市出台“社保补贴”、“实习补贴”、“减税”、“批贷”等系列政策。

四、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8个有关就业的典型事例:

事例1:小刘是2009年的市场营销专业大专生,毕业时她选择了某家电销售公司的销售岗位作为自己求职的目标。为了顺利应聘,她决定利用招聘会前的一周时间,为那家公司拿出一份市场调研报告。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她对该公司所有的产品做了细致的市场调查,从市场份额、产品到竞争对手等各方面的情况都了解得清清楚楚,拿出了一份有分量的市场调研报告,最后在招聘会上击败了众多学历高于她的竞聘者,被公司录用。【百大英才】

分析及个人感想:小刘针对目标公司和岗位,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给应聘单位提供了可行性知识型成果。用人单位最希望的就是招聘到的人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对症下药,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的人最能获得应聘单位的认可。求职应该是一个独立而慎重的过程。首先要考虑公司所属行业,公司氛围,企业管理,公司运营,工作岗位是否适合自己目前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而不是别人是否解约。我觉得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就业前首先要了解自己。这话说起来很俗套,但事实就是如此。兴趣,爱好,专业,性格,能力,态度,习惯都是需要了解的内容。然后去招聘会上“试水”,了解自己在人才市场的“地位”以及市场的需求,顺便增加面试经验。并且大多数人第一份工作就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第一份工作需要非常慎重,要考察企业的行业、性质、管理、发展以

及自身能力是否胜任,不要贸然答应或拒绝。在投递简历前首先要对招聘广告及企业进行研究,确定企业适合自己加盟,能够胜任招聘广告中的关键要求再投递简历,否则只是盲目应聘。一旦就业,首先要虚心学习。再优秀的人才,企业也不指望他能在前三个月里就出成绩,何况应届生。应届生应该沉心静气,先适应企业,向老员工学习,其次要学会尊重。哪怕扫地的阿姨,都要尊重人家。再次要有责任心,其实大多数工作都不会用到你的专业能力,或者说不会需要你百分百发挥自己能力,别说挑战性了。事实上,大多数工作都是一些机械的,重复的,枯燥的事务性工作,真正有挑战性的工作很少。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有高度责任心。因为企业一上来不可能就委以重任,需要先观察一下。而信任就是从它委派你的一件件小事积累起来的。还有,大家进去时工作环境都差不多,为什么有的人平平庸庸,有的人却能脱颖而出?其实挑战是要自己去找的。一件事,如何把它做得更好(而不是简单完成),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多地方可以思考总结,当然我们也可以随便做做,完成即可。但过一段时期后我们就会发觉,动脑筋的,积极的人和消极应付的人状态、收获、效率都完全不同,企业届时会对谁委以重任,不言而喻。就算完成任务,也可以去帮助别人,一是可以收获被帮助对象的友谊,二是可以熟悉周边工作,有利于未来的团队协作,三是为未来做领导管理好下属打好基础。最后,不要盲目跳槽。有时候就业和结婚差不多。就业前要看清楚,就业了就不要轻易跳槽。不说很多正规企业不喜欢频繁跳槽的学生,轻易跳槽本身就说明自身有问题,不是做事不够慎重,就是情商太低,受不得委屈,或者责任心缺失,工作老是出差错,或怕苦怕累怕难。

事例2:这是在一位记者的博客中读到的文章,虽然他没交代主人公的名字,但是我认为这个事例还是很鼓舞人心,并且值得我们学习的。事情是这样的:这个孩子记者以前就认识,当时他还是个大学生。知道这个大学生很优秀,家里很困难,生下来母亲就没了,父亲也抛弃了他,他是靠无数个叔叔阿姨把他拉扯成人的。所幸孩子很争气,学习好,又自强,独立。在大学还没毕业的时候,记者有一次又遇见他。这时的他一身笔挺的西服,微卷的头发,映衬着通红的脸庞,眼神充满自信。他告诉记者,他已应聘到某药业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助理。在大学生就业难的今天,一个还没有毕业且无依无靠的苦孩子怎么谋得了这样一个好职位呢?孩子告诉记者同时应聘这个职位的人有六七位同学,部长在他们初试时提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请说出人力资源的要素有哪些,几个同学面面相觑答不上来,而他非常清楚流畅的说出了几大要素。部长又问那几个没答上来的同学,你们能说出给你们讲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的老师吗?几个学生还是答不上来。而他不仅说出了讲授这门课大学老师的名字,而且把高中老师、初中老师、小学老师一连串说出了几位。人力资源部长二话没说,当即决定录用他为部长助理,甚至复试一关都取消了。【来自blog.cntv.cn】

分析及个人感想:我为这家企业的部长问的这两个问题叫好。第一个问题显然考察大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而第二个问题,显然考察的是大学生们的情商。我们都知道,人生在世,除了父母,最重要的应当是老师了,如果刚刚毕业的学生连自己的老师都说不上来,何谈报恩,又何以报恩?看似两个简单的问题,又有多少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能够回答上来呢?基础知识加能力加情商是大学生,乃至每一个人在成才路上都应下大力修炼的。据说大学生就业难难倒了全世界,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真的很不乐观。作为个体的我们,作为每一个大学生,不要说

改变不了世界,恐怕就是各项政策的制定以及这些政策贯彻落实情况都左右不了,甚至连所谓明的暗的各种游戏规则都改变不了。可以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这个命运不济的孩子所以很快地获得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甚至为此,他还打算推迟几年研究生报考,足以说明个人的努力的能量,而这种能量也足以温暖每一个正在奋进中的人们。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产业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中国教育缺陷,以及大学生就业思想偏执等。我国近年来,一直把眼睛盯在产业扩张上,忽视了产业的升级,导致低技术产业的大量复制。使产业发展与人才发展要求极不平衡。而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的教育、文化生活、社会福利等公共资源都不同,又使很多优秀大学生毕业后大量涌向发达城市。这样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对于中国的教育,历来重知识,轻技能;重书本,轻实践;重智商,轻情商,这是中国教育的大缺陷。中国的大学生毕业来到公司后,很难独立担当重任,这就使得一些企业宁愿要经验,不愿要学历。并且一些大学生就业后,能力低,心气高,急功近利,因而给人一种浮躁和不稳定的感觉,这就使一些公司在招聘大学生方面态度更加消极。

要想解决这些种种问题,我们就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措施。大力扶持知识型、科技型产业的发展,积极为大学生搭建创业平台和提供价值实现的机会。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改善中小城市的综合环境,增强中小城市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调整教学思路。加快教育方式和内容的创新,摸索更加有利的教育与产业相结合的形式,使教育更加贴近产业,使大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更加符社会的要求,减少大学生的价值理念与企业价值理念的冲突。改变大学生的就业思路。要树立职业理想,不能唯工资主义;要确立人生规划,切忌急功近利,思想浮躁;要降低姿态,积极实践,防止定位不准,高不成低不就。

事例3:这是讲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生姜晓丹自主创业成功的事例。他创办的北京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已经成为电子协同和电子政务软件供应商,并被选为中国电子政务IT百强企业。姜晓丹现任北京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姜晓丹自1998年8月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毕业以来,一直担任北京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慧点科技是中国领先的企业协同应用及管理自动化软件与服务提供商,专注于业务流程管理、绩效管理和风险管理软件产品开发和服务,连续五年获得 “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称号,是IBM在中国最核心的独立软件开发商、战略合作伙伴之一。

他2003年入选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创业者风采”优秀大学毕业生事迹报告团。2004年获得海淀区区委、区政府授予第二届“海淀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2005、2006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关村海淀园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当选“中国信息产业十大新锐人物”;2007年2月,成功入选“海淀优秀青年人才”,北京市第七届“科技之光”优秀创业企业家奖;2008年获得工信部、团中央授予的“中国软件行业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北京市优秀青年企业家银奖,“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区优秀青年企业家”称号。姜晓丹担任的主要社会兼职有:北京市海淀区第八届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委员、北京市青联委员,海淀区青联副主席;AAMA(亚杰商会)中国分会执委;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副会长;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院长项目特别助理;清华大学校友会IT校友

联络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评委,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组织的“创业者风采––优秀大学毕业生事迹报告团”成员。【来自百度】

事例4:北京恒紫金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给付该学生刘可自今年2月1日至3月11日的工资1847元。原告小刘是北京农学院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今年7月从该大学正式毕业。去年12月,北京恒紫金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到北京农学院进行招聘。小刘于今年1月8日被招聘进入该公司工作,职务为投资顾问,负责开发行业市场,吸纳客户入金。双方约定试用期为一个月,试用期底薪800元,提成另计,第二个月转正,底薪提高到1500元。2月10日恒紫金公司以工资条形式发放小刘工资539元。3月11日因为恒紫金公司拖欠工资,小刘离开了该公司。由于恒紫金公司一直拖欠小刘的工资至今不付。小刘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了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认为,小刘属于未取得毕业证的在校生,未完成学业并取得学历证明,在校期间到恒紫金投资公司从事工作,仅作为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不属于《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劳动者,不是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并建立劳动关系的适格主体,最终裁决驳回了他的仲裁申请。小刘诉至宣武区法院,要求支付恒紫金公司支付工资并向他赔礼道歉。恒紫金公司认为作为尚未毕业的小刘进入公司只能是实习,而非就业,因此无权索要工资。宣武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劳动者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付出劳动,应当从单位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本案中,恒紫金公司承认小刘于2009年1月8日至3月11日在该公司工作,法院予以确认。对于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问题,宣武法院经审理认为,小刘在进入恒紫金公司处工作时已年满16周岁,符合劳动法规定的就业年龄,其在校大学生的身份也非劳动法规定排除适用的对象,法律并没有禁止临毕业大学生就业的规定。被告明知小刘尚未正式毕业,小刘并未隐瞒和欺诈,因此,法院有理由确认小刘为适格的劳动合同主体。恒紫金公司虽称小刘在该单位属于实习,但鉴于该公司向小刘明确了在单位的具体岗位和职责,并向其发放了一月份的工资,以上事实充分表明,小刘在该公司并非实习,而应属于就业,属于劳动合同法管辖的范围,因此法院认定双方存在事实的劳动关系。对于恒紫金提出的无入金量就无底薪的说明,由于该项规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法院不予支持。现小刘要求支付拖欠工资,理由正当,予以支持,据此,法院作出了如上判决。【来自www.xiexiebang.com/news】

下载多位大学生就业典型结合个人成功经历提出中肯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多位大学生就业典型结合个人成功经历提出中肯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