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少年报社校园学生记者管理暨奖惩试行办法
中国少年报小灵通记者管理奖惩办法总纲
以培养优秀新闻人才、引导学生社会实践为指导思想 站风
激情 勤奋 智慧 品德
宗旨
反映学生心声,贴近校园生活; 展现个性才华,丰富校园文化;增强新闻意识,宣传教育成果; 提高综合素质,引导社会实践。
第一章 总则
贯彻执行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全国少工委办公室在中青办联发
[2007]12号文件中:“依托在各地落户的中国少年报小灵通学生记者站,组织开展小记者采访报道活动,使队报队刊成为少年儿童接受少先队组织教育、参与少先队活动、锻炼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文件精神,制定“中国少年报小灵记者”活动办法。
一、文化修养,促进。充分发挥中国少年报小灵通记者特有的教育功能,特制定本办法。
二、中国少年报小灵通记者站,是少年儿童自愿参与社会实践的课外活动组织形式,是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特有的教育网络。少年儿童当好队报小记者,关心队报、积极参与办报、做队报小主人,团结、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三、中国少年报小灵通记者,是少年儿童进行新闻传媒知识普及,引导小记者捕捉有关少年儿童的新闻,及时反映小伙伴关心的热点问题,随时写稿并和报社联系,培养少年儿童的写作兴趣,提高少年儿童的语言表达水平和文化修养的平台。
四、中国少年报小灵通记者,是反映少年儿童呼声、维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贴近少年儿童学习、生活实际,向报社、并通过报社向社会反映少年儿童的所思所想,切实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
五、中国少年报小灵通记者,是办好《中国少年报》、《中国少年报小记者专刊》和《中国儿童报》等队报的信息渠道。
六、中国少年报小灵通记者站设立市(地、州)和学校两级,市(地、州)级名称统称为:中国少年报社X X市(地、州)小灵通记者培训基地;学校级名称统称为:中国少年报社X X市(地、州)X X学校小灵通记者站。4至6年级记者统称:《中国少年报》小灵通记者;2至3年级灵通记者统称:《中国儿童报》小灵通记者。中国少年报社颁发统一制作的“《中国少年报》小灵通记者证、《中国儿童报》小灵通记者证”。
第二章 基本条件
七、中国少年报小灵通记者应具备如下条件:
1.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
2.自愿当中国少年报小灵通记者。4至6年级小记者须订阅《中国少年报》或《中国少年报读写NO.1》;2至3年级小记者须订阅《中国儿童报》。
3.不怕吃苦,勇于实践,勤于提高采写技能。
4.有一定的采访基础,文字通畅,写作基本功扎实。
5.思维敏感,知识面广,善于发现新闻线索。
6.团结同学,有勇气和魄力,能独立完成采访任务。1.稿件优先发表权。
第三章、权利
八、中国少年报小灵通记者应具备如下权利:
1.中国少年报为每个小灵通记者配发统一制作的采访证,小灵通记者凭证具有校内外采访权。采访证是小灵通记者的身份证明,仅限本人在采访时使用,不得涂改、转借。
2.参加中国少年报组织的各项采访活动。
3.优先参加中国少年报组织的培训、拓展、评选、勤工俭学等活动。
4.小灵通记者不得凭证从事与采访无关的任何活动,一经发现严肃处理。自动退站或被除名的小灵通记者,均收回采访证。
5.采访证如有丢失,应立即向该校小灵通记者站报告,申请补发。
6.自然离站者(毕业离校),采访证由本人保存。
第四章 日常活动
九、小灵通记者要经常参加小灵通记者培训,学会分析报道线索,研究有价值的报道方案。
十、小灵通记者可参加小灵通记者站组织开展的采访实践活动,采取集体采访和独立采访等多种方式,创造锻炼机会。小灵通记者采访须由指导老师把关,做到真实准确,防止出现报道失实现象。
十一、小灵通记者要筛选主题鲜明,语言生动活泼,条理通顺的稿件向报社推荐。稿件要注明小灵通记者站的全称,作者姓名和所在学校班级。
十二、小灵通记者要充分发挥小灵通记者的作用,采集学校学生的作品,帮助同学们向中国少年报投稿。了解并及时向同学们宣传中国少年报,反馈教育信息,带动周围同学学习和实践。带动当地小读者积极开展订阅《中国少年报》、《中国少年报读写NO.1》和《中国儿童报》的宣传,征求同学和老师们对中国少年报意见和建议,并参与中国少年报社推出的重点活动。
十三、小灵通记者要逐步做到无纸化办公,投稿尽可能采用电子文稿,通过网络进行。小灵通记者每月必须提供至少2篇稿件或2条新闻线索。
第五章 监督管理
十四、中国少年报小灵通记者是引导少年儿童关心队报、参与办报、做队报小主人的品牌活动,这一名称的使用权属中国少年报社。
十五、中国少年报社会同各地宣传部、团、教组织对当地“中国少年报小灵通记者”进行监督管理,一旦发现有违反本办法的现象发生,立即取消小灵通记者资格,撤销小记者证,并在报纸上发布注消相关的公告,同时视情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十六、.小灵通记者管理
1中国少年报小灵通记者不搞终身制,原则上实行年度考核。符合标准的,继续认定为“中国少年报小灵通记者”。不符合标准的,取消“中国少年报小灵通记者”资格。小灵通记者任期二年,满二年但仍未毕业离校的小灵通记者仍可继续担任,但其相关证件要进行更换,升学或转学后,需把自己就读学校报知总站,如该校有小灵通记者站,自动加入该校的小灵通记者站;如果没有小灵通记者站,仍为中国少年报小灵通记者站成员,享有并承担记者站的各项权利和义务,直到任期结束。
2.小灵通记者在工作中必须服从领导,随时向本校辅导老师及记者站站长汇报情况。
3.小灵通记者要积极参加站内活动,因病(事)不能参加应及时报告本校小灵通记者站站长或辅导教师。
4.小灵通记者必须保证学业的正常进行。
5.严禁非法使用中国少年报小灵通记者站名义或本报小灵通记者的身份进行采访或活动。
第六章 表彰奖励
十七、中国少年报小灵通记者工作部将有计划地组织评选“中国少年报优秀小灵通小记者”及“中国少年报社优秀小灵通记者站”活动,每学年并根据小灵通记者的表现评出年度“优秀小灵通记者”,年度“十佳小灵通记者”对于获奖小灵通记者及小灵通记者站给予相应的奖励。
十八、中国少年报社将适时举办“小记者好新闻评选”活动,每学年将根据作品质量评出新闻、文学、言论一、二、三等奖若干件。获奖者将给予一定物质与精神奖励,颁发荣誉证书。优秀记者站站长和学校领导在《中国少年报》《辅导员》杂志上予以专访宣传。.向其他媒体推荐小灵通记者的优质稿件并通报所在学校。
十九、中国少年报小灵通记者工作部将选拔优秀小灵通记者及优秀小灵通记者站参加由报社组织的专题采访活动。
二十、处分:连续六个月没有交稿者,视为自动退站;每学期上交稿件不足六篇者,不得参与优秀记者的评选;受校、院记大过以上处分者,取消小灵通记者资格;升学或转学后三个月之内不报知中国少年报小灵通记者站者,视为自动退出小灵通记者站;小灵通记者违反本章程,视情节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记过、处名等处分。
第七章附 则
二十一、本办法的修改、变更、解释权归中国少年报小灵通记者工作部。
二十二、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国少年报小灵通记者工作部
2007年9月8日
第二篇:贵阳市房地产管理局机关目标考核及奖惩办法(试行)
贵阳市房地产管理局机关目标考核及奖惩办法(试行)
为了充分发挥目标管理考核奖惩的监督、保障、推动和激励作用,促进局机关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全年各项工作目标的圆满完成,特制定本办法。
一、目标制定
工作目标的制定要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以促进房地产事业的发展为切入点。
1、工作目标:局机关各处(室)工作目标由各处(室)根据当年局的总体工作并结合自身情况提出,经分管领导同意后送局机关目标考核领导小组汇总再提交局长办公会审定。
2、业务工作目标尽可能量化,反映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目标分值满分100分。目标确定后,由局主要领导与各处(室)主要负责人(含主持工作的副职,下同)签订目标责任书。
二、目标实施和管理
(一)局主要领导对局机关工作目标负总责,其他局领导为所分管处(室)工作目标的直接负责人,各处(室)的主要负责人为本处(室)目标的具体责任人,局机关目标考核小组对局机关目标实施进行督查。目标实施具体责任人须按照目标管理要求,层层分解目标任务,把目标任务落实到人,确保业务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工作目标经局长办公会批准后,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各处(室)必须严格按照所订目标开展工作。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更改的,由目标责任处(室)提出书面意见,经分管领导和局机关目标考核小组讨论同意后提交局长办公会审定。
(三)目标执行情况实行半年、年终总结检查报送制,重大情况及时报告。各处(室)须于当年7月上旬和次年1月上旬向分管领导和局机关目标考核小组办公室报告目标执行情况,以便及时汇总后向局长办公会报告。如超时报告,将在年终考评时适当扣0.5-1分。
(四)局长办公会定期对各处(室)目标完成的进度进行检查,对目标完成进度缓慢的处(室),要督促其采取措施加快进度,并帮助协调、解决目标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目标考核
(一)考核原则:目标考核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遵循客观公正、民主公开、责权利相结合,注重绩效的原则。
(二)考核方式:成立局机关目标考核小组,对各处(室)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局机关目标考核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日常工作。
(三)考核内容:
(1)当年签订的工作目标
(2)在全年工作中创新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适当给予加0.5-1分。
(四)考核程序
1、每年6月,各处(室)根据目标执行情况,形成半年目标自查总结,报局机关目标考核小组办公室,并做好接受局机关目标考核小
组检查的准备工作。
2、年终,各处(室)对照目标任务,写出全年自查报告,并自评打分,报局机关考核小组办公室后,由局机关目标考核小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和现场查看等方式进行检查考评,提出考核等次,报局长办公会审定予以公布。
四、考核评分
按规定完成工作目标记分,在全年的工作目标中,由于责任处(室)的原因,导致受到上级部门通报批评的,对责任处(室)扣2分。
五、目标考核奖惩方法
(一)考核奖惩主要是依据年终目标考核结果,结合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局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进行,重点对各处(室)主要负责人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考核。
(二)奖惩采取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形式,如:发放奖金、评选先进处(室)、通报表彰(批评)等。
六、奖惩措施及标准
(一)考核结果95分以上(含95分)的处(室),按市政府确定的目标基本奖和考核奖标准计发,同时,按考核分值从高分到低分产生一、二、三等奖,由局另行奖励。
(二)考核结果为95分以下、90分(含90分)以上的处(室),处(室)主要负责人按市政府确定的目标基本奖标准计发,考核奖按80%计发。处(室)副职(不含主持工作的副职,下同)按市政府确
定的目标基本奖计发,考核奖按85%计发,一般干部职工仍按市政府确定的目标基本奖计发,考核奖按90%计发。
(三)考核结果在90分以下、80分(含80分)以上的处(室),处(室)主要负责人按市政府确定的目标基本奖的85%计发,考核奖按80%计发。处(室)副职按市政府确定的目标基本奖的90%计发,考核奖按85%计发,一般干部职工按市政府确定的目标基本奖的95%计发,考核奖按90%计发。
(四)考核结果在80分以下的处室,主要负责人取消当年的市政府确定的目标基本奖和考核奖,并在个人年终考核中评定为不称职等次;副职按市政府确定的目标基本奖和考核奖的50%计发。一般干部职工按市政府确定的目标基本奖和考核奖的55%计发。
七、本办法从2006年1月起实施。
第三篇:湖南省中小学学生食堂管理试行办法
湖南省中小学学生食堂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全省中小学学生食堂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根据《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教育部、卫生部令第14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1号)、教育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管理暂行办法》(教财〔2012〕2号)、《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卫监督发〔2005〕431号),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学生食堂,是指具备卫生安全基础条件的学校为满足本校学生就餐需要,按要求准予开办的具有相对独立的原料存放、食品加工操作、食品出售及就餐空间的场所。
第三条 省、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学生食堂管理工作,明确中小学学生食堂管理行政处(科、股)室,切实承担起管理责任。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省中小学学生食堂管理统筹指导工作,制定学生食堂管理办法并督促落实。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检查,督促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履行管理职责。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是学生食堂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学生食堂管理的具体组织实施,争取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办伙条件,建立考核制度,加强日常管理监督,督促中小学校落实食堂管理制度和规范。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中小学校,其他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学前教育学校等参照执行。
第二章 基本要求
第五条 公益性原则。要落实政府投入和优惠政策,降低学生食堂运行成本,保证学生食堂按照“非营利”要求运行,严禁学校以任何方式从学生食堂赢利。
第六条 自愿选择原则。要尊重学生、家长就餐意愿,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提供服务并收费,严禁只收费不服务,严禁将服务性收费与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并收取。原则上寄宿制学校所有寄宿生应在学生食堂就餐,通读生遵循自愿原则就餐。学校应制定分类就餐管理办法,加强就餐秩序管理。
第七条 审批制。学生食堂开办必须由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经食品药品监管等相关部门审批同意,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后方可供餐。学生食堂新建、改建、停办或变更经营模式,要向教育主管部门履行备案手续,并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县级教育主管部门配合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学生食堂食品安全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对不符合管理要求的,要及时责令整改。严禁学校教职工或家属未经相关部门同意为学生提供餐饮服务。
第八条 校长负责制。学生食堂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生食堂管理工作负总责。建立由校领导、后勤管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食堂管理人员组成的食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生食堂管理。重大开支和重要事项,由集体讨论决定。
第九条 内部控制制度。针对学生食堂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建立健全严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第十条 岗位责任制。学校应根据学生就餐规模,做好定岗、定责、定薪工作,合理配置人员。学校应按照不相容岗位分设的要求,设置采购、加工、保管、会计、出纳、食品安全管理等工作岗位,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关键岗位应定期进行轮换。规模较小的学校,部分岗位可以由符合任职要求的其他人员兼任。
第十一条 缴费陪餐制。实行校长和教师代表缴费陪餐制度,做到“三同”,即同样缴费、同时就餐、同标准就餐,并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第十二条 科学营养供餐。学生食堂应以改善学生营养、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尊重少数民族饮食习惯,并参照有关营养标准,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体特点,结合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当地饮食习惯和食物实际供应情况,制订成本合理、营养均衡的食谱,有针对性地提供品种多样、结构合理、数量充足、营养丰富的饭菜,不断提高伙食质量和服务水平。
第十三条 食品安全管理。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家、省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会同当地卫生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学生食堂、饮水设施建设和验收环节卫生安全预防性审查,督促和指导学校切实加强学生食堂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严格原材料供应、包装储存、餐具消毒、场所环境卫生、人员健康、饮用水源检查等环节,防止投毒事故,保障饮水安全;完善食堂功能分区;规范生产、加工、配送流程;落实索证索票、查验记录、购销台账、留样备查等制度,及时消除学生食堂卫生安全隐患,不断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第十四条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学校应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督促学生食堂及从业人员按照操作规范要求落实预防细菌性、化学性食物中毒事故的常规措施,建立完善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细化事故信息报告、人员救治、现场保护、证据保全、危害控制、事故调查、善后处理、舆情应对等具体措施,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第十五条 学生食堂应按照《消防法》的规定,提高消防意识,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定期组织消防演练,防止发生火灾。
第十六条 膳食委员会。学校应通过民主推荐等方式,成立由学生、家长、教师、村(社区)代表等组成的膳食委员会,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制度,并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备案。膳食委员会组成人员实行任期制,每届一年,到期更换。
第十七条 准入退出机制。学生食堂原则上由学校自主经营,统一管理,不得对外承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食堂必须由学校自营。已承包的,合同期满,立即收回;合同期未满的,给予一定的过渡期,由学校收回管理;由社会投资建设、管理的学生食堂,经当地政府与投资者充分协商取得一致后,可由政府购买收回,交由学校管理。对在校生规模大、就餐学生多、不具备自营能力的城区(含县城)中小学学生食堂,经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后,可通过公开竞争择优方式委托有实力、声誉良好的社会餐饮企业,实行不带资、控制利润率或总利润的托管服务,学生食堂实行“零租赁”,以学年为单位划定托管期限,不得超过3年。部分不具备开办食堂基本条件但学生确有就餐需要的城区学校,可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招投标,确定餐饮配送企业。少数地处偏远村校或教学点,经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同意,通过比选择优办法,确定个人或家庭托餐服务。凡采取托管和企业配餐模式的学校,必须与企业签订规范合同,明确双方权益和责任,对卫生、质量、价格、利益空间等载明实质性条款,建立供餐退出机制,切实加强监管,并将协议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章 人员管理
第十八条 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市、县政府应为所管辖的学生食堂配备数量足够的合格工作人员并妥善落实人员工资及福利。原则上按就餐学生每100人配备一名食堂从业人员。从业人员不足的,应优先从富余教师中转岗,也可以采取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方式从社会公开招聘。条件成熟的地方,可采取劳务派遣等方式进行管理。
第十九条 食堂从业人员基本要求。
(一)学校应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营养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食堂从业人员定期组织食品安全知识、营养配餐、消防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培训。
(二)学生食堂从业人员(含临时工作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有效的健康合格证明。
(三)建立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制度。食堂管理人员应在每天早晨各项饭菜烹饪活动开始前,对每名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在案。发现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离开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从业人员有不良思想倾向及行为、精神异常等现象的,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四)食堂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处理食品及分餐前、处理食品原料及使用卫生间后,必须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消毒;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戴饰物加工食品;不得在食品加工和供应场所内吸烟、嚼槟榔;不得将小孩等婴幼儿随工作带入食堂操作间内。
第二十条 学生食堂应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安全管理员原则上每年应接受累计不少于40小时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培训。
第四章 食品采购
第二十一条 规范大宗食品采购行为。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制定准入办法,建立大宗食品及原辅材料招标制度和供应商准入制度,对米、面、油、肉、蛋等大宗食品供应通过公开招标、集中采购、定点采购的方式确定供货商。偏远地区学校或教学点可通过比选质量、价格的办法确定供货对象。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采取勤工俭学的方式补助学生食堂开支,提供猪肉、蔬菜等食品供应,但要坚持低于市场价格原则购买,且必须保证食品安全。
第二十二条 建立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食品采购应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从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等采购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者的相关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等文件;从固定供货商或者供货基地采购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商或者供货基地的资质证明、每笔供货清单等;从超市、农贸市场、个体工商户、农户等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采购清单等有关凭证,做到源头可控,有据可查。
第二十三条 积极推进“农校对接”。教育行政部门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学校蔬菜和农副产品直供基地,在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农副产品采购和流通环节,降低食堂原材料成本。
第二十四条 建立食品查验制度。采购包装食品时应严格查验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确保食品安全;不得采购质量不合格、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得采购有腐败变质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不得采购《食品安全法》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第二十五条 建立双人采购和定期轮换制度。学校应实行双人采购,人员不足的可由教职工陪买,每次采购应做详细的采购记录备查。原则上采购人员每学期应轮换一次。
第二十六条 建立供货商评议制度。学校应定期对食品及原辅材料供货商进行综合评议,对评议不合格、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供货商应列入黑名单,终止供货合同,取消其供货资格。供货商定期与学校进行结算,采购员与供货商之间原则上不得发生现金交易。学校应将所有供货商名单分学年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接受监督或抽查。
第五章 食品贮存
第二十七条 建立出入库管理制度。食堂物品的入库、出库必须由专人负责,签字确认。规模较大的学校,应由两个以上人员签字验收。严格入库、出库检查验收,核对数量,检验质量,杜绝质次、变质、过期食品的入库与出库。出库食品做到先进先出,严禁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出库。
第二十八条 建立库存盘点制度。食堂物品入库、验收、保管、出库应手续齐全,物、据、账、表相符,日清月结。盘点后相关人员均须在盘存单上签字。食堂应根据日常消耗确定合理库存。发现变质和过期的食品应按规定及时清理销毁,并办理监销手续。
第二十九条 食品贮存场所应根据贮存条件分别设置,食品和非食品库房应分设,并配置良好的通风、防潮、防鼠、防蝇等设施。食品贮存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摆放,不同区域应有明显标识。散装食品应盛装于容器内,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供货商及联系方式等内容。盛装食品的容器应符合安全要求。
第六章 食品加工
第三十条 学生食堂加工操作间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8平方米;
(二)墙壁应有1.5米以上的瓷砖或其他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三)地面应由防水、防滑、无毒、易清洗的材料建造,具有一定坡度,易于清洗与排水;
(四)配备有足够的照明、通风、排烟装置和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污水排放和符合卫生要求的存放废弃物的设施和设备;
(五)配备餐饮服务许可证所规定的其他设施设备。
第三十一条 食品加工过程应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第三十二条 必须采用新鲜安全的原料制作食品,不得加工或使用腐败变质和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及原料。不得向学生提供腐败变质或者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影响学生健康的食物;不得使用发芽的马铃薯(土豆)作为食物原料,不得制售冷荤凉菜、生食海产品、裱花蛋糕、四季豆和现榨饮料等高风险食品。
第三十三条 需要熟制烹饪的食品应烧熟煮透,其烹饪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烹饪后的熟制品、半成品与食品原料应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第三十四条 建立食品留样制度。每餐次的食品成品必须留样,并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放置于专用冷藏设施中冷藏48小时。每个品种留样量应满足检验需要,不少于100g,并记录留样食品名称、留样量、留样时间、留样人员、审核人员等信息。
第三十五条 严格按照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严禁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严禁使用非食用物质加工制作食品。
第三十六条 加工结束后及时清理加工场所,做到地面无污物、残渣;及时清洗各种设备、容器和用具,做到定期消毒,归位摆放。
第七章 食品供应
第三十七条 学生食堂供餐包括两种方式:一是包餐制,即全体学生统一伙食费标准,由学生食堂提供统一饭菜;二是自购制,即饭菜品种、数量由学生自由选购,学生食堂凭 充值卡或饭菜票结算。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从中选择。鼓励学校为学生提供统一餐具并实行分餐等健康饮食条件。
第三十八条 学生食堂应综合考虑学生的营养需要、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伙食标准和配餐方案,并报教育、卫生、价格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十九条 学校应制订每周带量食谱并提前公布,制订食谱前应广泛征求有关专家、学生、家长等人员的意见。
第四十条 有清真餐需求的学校应设立清真灶,灶具、炊具使用,原材料采购、贮存、加工等应符合清真饮食的规定,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饮食习惯。
第四十一条 就餐场所管理。学生食堂面积人均不应低于0.8平方米,学生就餐场所应张贴均衡营养、健康饮食行为等宣传资料;应设置洗手池等设备设施,有明确的洗手、消毒及检查等规定;就餐场所及设备设施应定期维护,保持干净整洁,做好地面防滑。
第四十二条 就餐秩序管理。学生就餐时,应落实校领导带班陪餐、班主任值班制度,加强就餐秩序的管理,做到安全、文明就餐,避免浪费。
第四十三条 餐用具清洗与消毒。按照要求对食品容器、餐用具进行清洗消毒,并存放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备用。提倡采用热力方法进行消毒。采用化学方法消毒的必须冲洗干净。不得使用未经清洗和消毒的餐用具。
第八章 财务管理
第四十四条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会同财政部门加强对学校财务工作的指导。建立健全食堂财会制度,配备专(兼)职财会人员,定期组织业务培训。
第四十五条 学生食堂财务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实行专帐核算。对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收支情况必须设立专门台帐,明细核算。
第四十六条 严格区分核算主体,由财政经费保障的人员、设施设备等方面的费用不得在学生食堂专帐中列支,教师食堂开支不得从学生食堂中列支。
第四十七条 建立完善餐饮定价机制。学生食堂应以实现财务收支平衡为目标,经当地物价部门同意,按成本补偿原则合理确定供餐价格,确保学生餐费明显低于社会同类餐饮价格。实行包餐制的,应严格实行最高限价制度。
第四十八条 教职工在学生食堂就餐应与学生同菜同价,伙食费据实结算,不得侵占学生利益。
第四十九条 学生食堂收取伙食费应开具合法票据;支出要取得合法、有效的票据,按规定办理相应报销手续。
第五十条 学生食堂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伙食收入、其他收入等。不得将学校的店面承包收入、房租收入、其他非食堂经营服务收入转入食堂收入。不得转移食堂收入。严禁挪用食堂资金或设立“小金库”。
第五十一条 学生食堂支出包括原材料成本、水电成本、人工成本等。不得将应在学校事业经费列支的费用等计入食堂支出,学校在编人员转岗从事食堂工作的,其人员成本不得计入食堂成本。食堂成本核算应以食堂的日常经营服务活动所必须的各项料、工、费为基本内容。
第五十二条 学生食堂的收支结余实施月度结算,食堂的结余款要专项用于改善学生伙食,严禁用于学校教职工福利、奖金、津补贴以及非食堂经营服务方面的支出。
第五十三条 学生食堂实行财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及学生、家长、学校膳食委员会的监督。学校应定期将食堂收支情况向学校师生、家长和社会公开,同时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九章 质量管理
第五十四条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以创建学生、家长满意食堂为目标,督促学校自营食堂坚持“保本不盈利”原则,落实各项质量管理措施,保证质价相符,收支平衡。对采取托管或企业配餐方式提供学生餐饮服务的,供餐价格应控制在市场同类餐饮价格80%以内。
第五十五条 学校应建立内部检查机制,加强食材采购管理,有效监控采购质量和价格,保证价实相符。加强饭菜成本核算,按照伙食成本核算和定价规则,严格控制食堂成本开支范围,规范伙食价格,并将每天主、副食菜谱及原材料价格、配比进行公示。要按一定比例供应低价菜、中价菜、高价菜。食堂饭菜一律实行明码标价。
第五十六条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配备专(兼)职营养师,加强对相关食堂从业人员营养学、烹饪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提高烹饪制作水平,为学生提供营养、可口的饭菜。
第五十七条 建立满意度测评制度。学校应制定学生食堂满意度测评标准,由学校膳食委员会每周对学生食堂饭菜质量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将测评结果进行公开。
第十章 监督检查
第五十八条 按照“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原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与财政、物价、食品安全监管等部门的协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风险监控,形成工作合力。要会同财政、物价、审计、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等形式,切实加强对学生食堂的日常监管。各市(州)每学年集中检查不得少于两次,各县(市、区)每学期集中检查不得少于两次。
第五十九条 建立工作考核体系。将学生食堂工作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内容和校长、学校工作考核指标,省、市(州)、县(市、区)、学校逐级进行考核,实行奖优罚劣。
第六十条 建立公示制度。学校应每天公示食堂物资采购、带量食谱、饭菜价格等情况,每月公示食堂财务收支情况,每学期上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财务收支情况,并在网上公示,接受学校师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第六十一条 建立暗访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常态化的随机暗访工作机制,加大暗访工作力度,掌握学生食堂运行真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第六十二条 建立信息反馈渠道。设立省、市、县、校四级举报电话和信箱,健全举报网络,建立直报制度,鼓励师生员工对原材料采购、伙食质量等问题进行投诉或举报。省、市、县、校应定期公布投诉或举报的处理情况。
第六十三条 建立负面信息排名制度。每期统计群众举报和媒体对学生食堂负面信息报道情况,在全省范围内排名,并向省市(州)、县(市、区)政府进行通报。
第六十四条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规定、疏于管理、玩忽职守,导致学生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或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迟报、漏报、瞒报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依照规定追究相关部门和有关责任人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一)在食堂经费中列支教职工伙食、奖金福利和招待费等费用;
(二)虚报、冒领、套取、挤占、挪用学生伙食费;
(三)克扣学生伙食、贪污受贿等。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六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第六十七条 各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实际,制订具体实施细则。
第六十八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学生管理“十禁止”及违规处理办法(试行)
学生管理“十禁止”及违规处理办法
一、禁止学生不服从管理、顶撞老师、辱骂教职员工。(违者视情节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二、禁止学生无故迟到、旷课、逃课、爬墙外出、冲击校门。(一周内迟到3次、旷课半天给予警告处分;爬墙、冲击校门外出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三、禁止学生以大欺小、打架斗殴、敲诈勒索。(违者视情节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
四、禁止学生抽烟、喝酒、赌博、传看不健康书刊影像。(吸烟者给予批评教育,月达2次者给予警告处分;酗酒闹事、传看不健康书刊影像者给予警告处分;赌博者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五、禁止学生坐滑楼梯扶手、下楼梯拥挤打闹、楼道内追逐奔跑、争抢上下车、爬高下低。(发现者一律给予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追究纪律处分)
六、禁止学生玩火、破坏公物及消防设施、撕毁文化宣传张贴物、乱丢垃圾、攀折花草树木、吐口香糖、乱涂乱画。(违者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劳动锻炼或纪律处分,并按损失大小给予经济罚款)
七、禁止学生在课堂睡觉、听音乐、随意走动、吵闹等。(违者批评教育,严重者追究纪律处分)
八、禁止学生穿奇装异服、在校服上乱写乱画、穿拖鞋、穿高跟鞋、留长发、蓄怪发、染发、化妆、戴首饰等。(违者批评教育,直到整改达标)
九、禁止学生谈恋爱。(违者请家长到校配合教育,屡教不改者追究纪律处分)
十、禁止男生到女生宿舍乱窜,不按时回宿舍就寝,熄灯后吵闹。(违者批评教育,严重的追究纪律处分)
(违犯以上未列举条款者,视情参照以上办法处理。违犯以上条款屡教不改者,加重处罚。纪律处分等级由轻到重依次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劝退。凡处分者必需填写《处分登记表》,记入档案;受处分者满6个月且表现良好的,可以申请撤销处分)
金牛新徽学校政教处
二0一七年二月十六日
第五篇:二0一三各村、各属地单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暨平安创建考核奖惩办法
二0一三各村、各属地单位社会管理综合治
理暨平安创建考核奖惩办法
各管理区、各村、各镇直单位:
为全面落实全镇二0一三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暨平安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和镇党委、政府研究的意见,特制定本考核办法。全年考核积分为1000分,列入镇党委政府千分制考核内容,折实150分。
一、工作要求
按照建设平安**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各项工作措施,真正达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确保做到“六个不发生”。
1、不发生在镇以上范围造成重大影响的政治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
2、不发生在全镇造成恶劣影响的涉黑、涉恶集团犯罪案件。
3、不发生“法轮功”等邪教组织、顽固分子进京滋事、大规模非法聚集、进行广播电视插播和自杀、行凶等极端行为。
4、不发生因失职渎职在镇以上范围造成重大影响的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交通安全事故等群死群伤恶性治安事件。
5、不发生敏感时期、重大活动、重大节日、重要目标和要害部位重大事故。
6、不发生造成巨额资财损失的恶性刑事案件。
二、考核内容
(一)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平安创建领导责任落实(200分)
1、认真贯彻执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领导责任制,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纳入村两委或单位全年总体工作部署,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有专职人员具体靠上抓得10分。
2、年初有计划、季度有阶段性工作部署记录,半年、年终有总结报 1
告10分。
(1)年初无工作计划的扣2分;
(2)阶段性工作部署记录每少一次扣1分;
(3)半年、年终无总结报告的各扣3分;
3、配备村或单位综治办主任的得10分,配齐2-5名专职综治工作人员的得10分。
4、五支队伍健全,积极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好的25分。
(1)组织不健全的扣10分;
(2)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扣15分。
5、坚持参加镇综治委季度例会和有关的专题会议35分。每少参加一次例会或专题会议扣5分。
(二)基础设施建设(200分)
1、有不少于一间的专门综治办公室,有创建办,办公室设施适应工作需要50分。
(1)未设专门办公室的扣30分;
(2)办公场所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扣20分;
(3)室内混乱、不整洁卫生的,检查每有一次扣5分;
(4)没有办公桌、椅的扣5分。
2、按照统一规定要求,配齐各项规章制度,挂放整齐有序的20分。
(1)制度不齐全的,每缺一项扣10分;
(2)制度不规范的扣10分;
(3)有制度不上墙的扣10分;
(4)不按制度规定抓落实的扣10分。
3、有专门档案橱,档案表册内容符合要求,存放整齐得30分。
(1)没有专门档案橱的扣20分;
(2)档案没有按规定装订或管理不规范的各扣10分;
(3)内容不符合要求的扣10分;
(4)材料不齐全,每缺少一份扣5分。
(三)政务公开,民主管理,发挥作用好(100分)
1、村民议事会、党员议事会、理财小组等民主管理组织健全,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实行监督20分。
(1)民主管理组织不健全扣5分;
(2)未坚持按照规定落实监督管理措施造成群众不满意的扣15分。
2、三栏一箱齐全,内容更换及时,群众满意得60分,每少一项扣10分,内容更换不及时每有一次扣4分。
3、宣传材料经常更换,内容新20分,一次不及时扣4分。
(四)扎实开展创建“平安村居”、“平安单位”等活动,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评选,群众满意。(200分)
(1)创建宣传材料要及时发放到户,并积极进行宣传的得15分。
(2)宣传不及时的扣10分。
2、评选条件和评选办法粉刷上墙10分。
3、积极开展“平安文明村庄”、“平安文明家庭”、“平安文明个人”平安文明单位”、评选活动40分。
(1)评选活动未进行半年初评扣10分;
(2)年终评比结果未公布上墙扣10分;
(3)评出的“平安文明家庭、“平安文明个人”未上墙扣10分;
(4)群众未参与评选活动扣30分。
4、村与户签订创建保证书10分,每少签一户扣1分。
5、安全责任小区划分明确,并积极开展工作(25分)
(1)责任区域划分不明确扣5分;
(2)未设小区标志牌扣10分;
(3)没有小区平面示意图扣20分;
(4)组织不健全,人员未落实的扣10分。
(五)站岗巡逻(200分)
1、值班人员配备上,600口人以下的村,每晚站岗巡逻人员保证不少于3人,600-1000口人的村,站岗巡逻人员不少于4人,1000口人以上的村,站岗巡逻人员不少于5人,少一人扣3分,无人的扣20分;
2、夜间值班,各村值勤室必须有人值班,外出巡逻人员每班不少于2人,村委大门不能上锁,每出现一次扣2分。
3、值班期间,不准出现睡岗现象,每出现一人次扣2分;
4、一次抽查无干部带班的扣5分,5、值勤记录齐全,交接清楚,否则每空一次扣1分
6、因值班措施落实不力,出现一起可防性治安案件的扣10分,出现一起可防性刑事案件的扣30分。
7、有必要的巡逻工具,无巡逻工具的扣2分,(六)加强人民调解及六五普法工作,及时调处、化解民间纠纷,建好民调普法档案(100分)
1、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加强村调委会建设,按要求配齐配强“一网三员(普法员、调解员、信息员),认真落实周排查半月一调度制度,少开一次排查会扣2分,一次未按时上报排查表扣5分,因排查不实造成一定影响的扣10分。一般矛盾纠纷受理后3个工作日完成调解,未完成的扣5分;情况较为复杂的邀请镇调委会派人共同参入调解,10个工作日完成调解,未完成的扣5分;因各种原因,一时难以调解的要做好教育稳控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升级,因工作不力造成集体性上访等影响恶劣的事件的,对调解工作否决。
2、积极参加镇调解例会,每缺席一次扣5分,并通报批评;
3、调解率达不到100%,成功率达不到95%,各扣20分;
4、年内发生一起因调解不及时而发生民转刑案件的扣20分;
5、健全普法组织,落实经费保障。按照要求及时落实各项普法任务,否则每发生一次扣5分;
6、调解、普法档案不规范各扣10分。
(七)社会稳定,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群众有安全感。
1、认真落实一票否决权制
村
(1)年内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的(突发性刑事案件除外);
(2)发生越级集体上访案件,影响安定的;
(3)治安秩序混乱,得不到及时整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
(4)内有村民犯罪的;
(5)发生赌博、吸毒、卖淫嫖娼、拐卖妇女儿童等案件或非法宗教活动、反动会道门活动严重的;
(6)经考核,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评定为不合格的;
(7)镇综治委认为其他需要予以否决的。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1)内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的(突发性刑事案件除外);
(2)存在发生治安问题的重大隐患,经上级主管部门、有关部门或镇综治委提出警告、司法建议、整改建议,限期改进而无有效改进措施和明显效果的;
(3)对不安定因素不及时化解,处置不力,以致发生越级集体上访案件比较突出,影响安定或发生非法游行、聚众闹事、罢工、停产、罢课事件的;
(4)发生聚众赌博、卖淫嫖娼或制黄贩黄、吸毒案件的;
(5)因教育管理工作不力,内有职工犯罪的;
(6)发生重大治安责任事故,给国家、集体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的;
(7)经考核,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评定为不合格的;
(8)镇综治委认为其他需要予以否决的。
否决内容
(1)村以及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当年评选综合性的荣誉称号和往年授予而仍然有效的荣誉称号以及镇党委、政府规定的其他内容;
(2)被一票否决的村扣工作分100分;被一票否决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扣工作分100分。
2、严格按照要求落实法轮功的稳控工作,明确监控人员,落实责任,确保不出现一人失控外出进京滋事。否则,每出现一人次失控外出扣所在村或单位工作分100分,失控进京的扣分不设下限,造成不良影响的,实施一票否决,并罚本人及所在村或单位各5000元,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部门负责人要向党委写出深刻检查、出现两人次的对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部门负责人报经党委做出组织处理,外出寻找所需费用由所在村或单位负担。
3、认真落实民族政策,杜绝非法宗教活动的开展,发现苗头要在做好处置工作的同时,及时向党委汇报,否则,每出现一人次扣所在村或单位工作分40分,造成严重影响的,对村或单位落实一票否决,并报请党委对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给予组织处理。
4、加大治安防范力度,维护社会稳定,凡出现一起治安案件的村或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扣工作分10分,一般刑事案件扣30分。
(八)加减分项目
1、凡积极协助镇综治委召开现场会的,市级范围奖150分,县级范围奖100分,镇范围奖励30分。
2、凡在县级报刊、杂志上发表综治宣传稿件的,每篇奖励笔者所在单位5分;凡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综治宣传稿件的,每篇奖励10分。
3、迎接县以上检查的村或单位未被扣分的加30分,凡被扣分的,每被扣1分,镇扣村或单位工作分20分。
4、其它应急性工作由镇综治办负责酌情加减10-30分。
三、考核奖惩办法
1、坚持月考核、季度考核、专题考核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实行县、镇两级双向考核,以全年考核积分确定村、部门名次。
2、全年积分在900分以上(含900分),按照积分多少排出前30名,为“平安建设工作先进村居”,奖金500元。
3、凡符合一票否决规定或完不成目标任务,全年考核积分在800分(含800分)以下的村,坚决实施一票否决,被否决的村取消当年评选综合性荣誉称号的资格。连续两年考核积分位居全镇后两名的,实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黄牌警告。
4、镇直部门全年积分950分以上成绩突出,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5、若因严重失职导致发生影响全镇社会稳定的重大治安事件或安全责任事故而被一票否决的,根据应承担的责任,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二0一三年三月 **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