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报告_2012至2013第1学期_2011130181_庄树佳_读苏菲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智慧的世界,我的世界你能帮我回答三个问题嘛?你是谁?从何而来?往哪儿去?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可以是假的,但是有一样东西是必定存在的,那就是我的怀疑,我的怀疑我是否存在。苏菲的世界的主人公是苏菲与他的哲学老师艾伯特,从苏菲莫名其妙的收到那封信开始,好奇心便引导这这个天真的小女孩开始在哲学的世界里漫游。从自然派哲学家,到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从先贤的眼光里看待这个世界,思考这个世界。苏菲是谁?是的,苏菲是这个叫做苏菲的女孩,那么她为什么不是那个叫安娜或者安妮的女孩呢?安娜或者安妮又是谁,如果苏菲改名会不会变成另外一个人。
所有的一切吸引了苏菲,困扰着苏菲,也吸引着我,困扰着我。不仅苏菲对哲学老师的课程着迷不已,我也深深的陷入了苏菲的世界中,不能自拔。
苏菲跟随着她神秘的哲学老师在哲学的世界里遨游着,她思考着,怀疑着。终于有一天,苏菲发现,原来她与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还包括苏菲身处的这个世界的一切一切,她的母亲,她的朋友,她家里的猫,原来都不过是一个叫做艾勃特少校的思想,仅仅存在于他的脑海里,顶多了也就是他用笔记录在纸上而已。苏菲震惊了,原来她并不是作为一个人而存在,她只是一个人脑袋中的一缕思想,或者说一个念头。她开始怀疑,除了这样她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她所碰到的许许多多的千奇百怪的事情,包括那可恶的艾勃特少校随意随处安插进
她生活里的写着祝福一个叫席德的女孩生日快乐的明信片。她的哲学老师告诉苏菲她只是少校脑海里的一缕思想,但哲学老师同时又承诺他们可以逃离少校的思想。
既然自己是少校兴之所至而生,一切的思想都是少校所想,那苏菲和老师艾伯特的所思所想又怎么不会被少校所发觉呢?这是苏菲的疑惑,也是我的疑惑。
故事继续着,哲学课程也继续着,艾伯特的逃离计划也继续着。可是故事的主人公却发生了变化,原来前面所有的一切都是艾勃特少校未女儿席德生日所写的一本书中的内容,这本书就叫《苏菲的世界》,我们所看到的其实都是席德所看到的。我们同席德一样,我们知道着苏菲的一切,苏菲却无法得知席德和我们。可是苏菲却隐隐知道席德的存在,从她收到的明信片中。
从希腊先知文明到中世纪的再到文艺复兴,一个个哲学家在席德和我的面前走过,诉说着他们的世界,他们的思想。从笛卡尔,到洛克,到柏克莱;从康德到黑格尔到祁克果,以及马克思,达尔文,佛洛依德......到最终故事的结局,苏菲终于逃脱了席德的父亲艾勃特少校的思想,来到与他们共存的、平行的世界。为什么这种荒谬的事情可能发生,思想怎么可能逃脱一个人的脑海?原来,不管是苏菲,苏菲的哲学老师艾伯特,席德,席德的父亲艾勃特少校,都只是存在于《苏菲的世界》这本书的作者乔斯坦〃贾德是思想,苏菲只是从他思想的下一层往上跑了一层而已。这就像我们平时做梦,当从一个梦中惊醒时,其实是仍然处在另一个梦中。
看完此书,我震惊了。我开始怀疑,我所身处的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吗?我所经历的一切,喜怒哀乐,我看过的,别人的生老病死,一切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吗?我不敢肯定,保不准其实我也只是别人脑海里的一缕思想而已,又或者我是在一个梦中,我的本体正做着一个很长很长的乱七八糟的琐碎的梦。就像是《盗梦空间》中的盗梦者考博的妻子梅尔一样,由于在梦中迷惑了自己,竟然把现实当初了梦,把梦当成了现实,最后竟然为了回到“梦中”(她以为是现实)而跳楼自杀。
看完整本书,其实我是迷惑的,那么多的人名,那么多的哲学家其实也记不了几个。我从哪里来我不清楚,唯一知道的,我是一个活着的人,我的思想取决于我自己,我的行为遵从于我的思想。作为一个活着的人,有一些责任要我去担当,我虽然不知道耶不能决定我从哪里来,但我知道我可以决定往哪里去!
第二篇:《苏菲的世界》读书报告
《苏菲的世界》读书报告
《苏菲的世界》电子档终于在2012年2月18日星期六上午十点半看完了,原谅我一开始就废话连篇。我完整读完的名著总共只有两三本吧,当然,要算上这一本。寒假回家匆忙,根本来不及精选一本纸质好书。到朋友家玩,听说他将一本厚厚的《生死绝恋》有了两天就看完了,借回家后才发现我根本不感兴趣。之后,多次听到好友提到《苏菲的世界》而且评价都不坏,于是我到网吧下载了这本电子档的《苏菲的世界》。然而,才发现,这本书也是令我头大,两天才看了十几页,看一会儿就头疼,感到索然无味,就像教科书一般,但是,为了完成作业,一咬牙,决定坚持看完。在书本的前段,都是雅典,希腊,及一些哲学家令我感到虚幻艰涩的观点,我几乎是在边读边骂的状态下慢慢往下读的,而且我也很是担心对于这些古典哲学史的介绍,莫名而又冗长的名称我会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但是,读着读着,情况不断发生好转,一些哲学观念逐渐地进入我的脑海,我也觉得里面很多东西都很有用,很应该好好思索,而另一方面,我也渐渐地佩服起来作者的巧妙的行文方式,作者的故事很是奇异反讽特别奇巧,很似《盗梦空间》一般,梦中梦中梦,我不禁要恨自己为什么我没有想到呢,而且这种梦中梦中梦的反讽,给人一种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虚实难分的感觉,与文中的某些哲学观念乃至整部哲学史暗合地很是巧妙,引人无限遐思。
好了,这只是刚看完这本书忍不住想要一吐为快的“真言”罢了。下面进入正题。首先,我会介绍书名、作者、大致内容,然后谈一下,自己对书中几个哲学问题的理解,最后谈谈其他收获并进行总结。
《苏菲的世界》是由挪威作家桥德坦·贾德写的一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哲学入门书。
主人公苏菲,从收到一封匿名信开始,逐渐地从师艾伯特学习哲学。从“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等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几个问题开始,艾伯特首先采取函授的方式,勾起了苏菲的兴趣,也为后面苏菲对哲学的学习(事实上是读者对哲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然后,艾伯特向苏菲从古至今的讲述哲学史,包括各哲学门派、哲学家、哲
学思想等。从人们无法解释某些现象时创造的古代神话,到关注自认
世界本质的自然哲学家(包括泰利斯、安纳克西曼德、安那西梅尼斯、帕梅尼德斯、赫拉克利特斯、恩培窦可里斯、安纳萨哥拉斯、德谟克
里特斯等等),再到主要关注个人本身与每个人在社会的地位的雅典
诡辩哲学家(如:普罗塔哥拉斯),到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理性主义
者苏格拉底,到二元论者柏拉图的理型的世界、洞穴神话(即影子哲
学),到创建逻辑学的亚里士多德,从雅典到希腊,以及当时的四大
学派(犬儒学派(创始人安提赛尼斯、重要人士戴奥基尼斯)、斯多
葛学派(创始人季诺,重要人士奥瑞里亚斯、赛尼卡,学派主张“一
元论”)),伊比鸠鲁学派(创始人伊比鸠鲁,实行享乐主义),新柏拉
图学派(创始人普罗汀),到神秘主义者赛伦西亚斯,闪族文化与印
欧文化,然后谈到介于古代与文艺复兴的中世纪时期,及中世纪的哲
学家圣奥古斯丁、圣多玛斯等,在之后,就到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精神使得大家对对人的价值重新产生了信心,这个时候的哲学家(如:
费奇诺米兰多拉)认为认识极其崇高可贵,及这个时期的宗教革命及
相关人物:布鲁诺,伽利略,哥白尼,马丁路德等,然后是巴洛克
时期(代表人物:莎士比亚,侯柏格,达斯,拉普拉斯,莱布尼兹等),理想主义与唯物主义,以数学的方法从头开创了一套重要的哲学体系的笛卡尔,笛卡尔最感兴趣的题目:我们所拥有的确实知识及肉体与
灵魂之间的关系,第一个对宗教进行“历史性批判”认为大自然即是
上帝的史宾诺沙,再到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柏克莱与休姆,法国启
蒙运动,康德的哲学,浪漫主义及其反讽及此时期最主要的哲学家谢
林,黑格尔,祁克果,马克思与辩证历史唯物主义,达尔文,佛洛伊
德与潜意识、超现实主义,萨特和存在主义,以及最后对宇宙的理解。
从自然主义理性主义到神秘主义到人文主义到经验主义到浪漫主义
到个人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到超现实主义到存在主义到荒谬主义以
及历史主义、新达尔文主义,享乐主义,圣多玛斯主义,逻辑实验主
义等等,地点转换历经米雷特斯、雅典、希腊、耶路撒冷、压力山卓、罗马、弗洛伦萨、柏林及哥本哈根,穿插着《卖火柴的小女孩》、《小
红帽》、《爱丽丝梦游仙境》、《皇帝的新装》《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等等众多青少年众所周知的读物中的主人公,是故事变得更加离奇玄
幻,而哲学课程的教授菜户全部采取的函授与口授,全文都是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易于读者接受。
说了这么多,貌似都不是重点。读的时候感悟还确实不少,遗憾的是,电子书不好做笔记,不好全局把握,下面就谈谈我对书中的几
个重要的感悟或是理解吧。
第一点:关于牛顿的机械论。牛顿认为自然界的所有变化都可以
用宇宙重力与物理移动等定律来加以说明。因此一切事物都受到同样的不变法则或同样的机转所左右,所以理论上,所有自然界的变化都
可以用数学精确的计算整个世界就是一部很大的机器。一开始读到这
里真有一种快要疯掉的感觉,脑子里几乎快混乱得如将要胶结的混泥
土,各种观念与理解充斥着我的脑海,我已经快哟啊变得快要无法辨
别是非也愈来愈感到可怕了。书中说笛卡尔在研习哲学后逐渐体认到
自己的无知而我却是一种煎熬的痛感。当然,再次回首,倒是能十分
镇定的重新审视他的理论了。整个世界就是一部很大的机器,这是
牛顿的见解,这是对的吗?那为什么我想干嘛就干嘛呢?我可以继续
坐在这里写,也可以拿出手机放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或是起身倒一杯
热茶,这完全是我自己可以做主的呀,也许我们只有在一种不违反秩
序的情况下自由选择吧,我们也许就像是一群被上帝圈养的小白兔,我们可以选择吃不吃,什么时候吃,吃那一棵丢进来的小白菜,我们
可以选择在饲养圈里奔跑或休憩,但我们都将会成为上帝盘中的食物
或者都将面临死亡,这一点改变不了。就如阴差阳错李四代替张三做
了皇帝,或是你穿越到了古代改变了八皇子的命运,或就如《黑客帝
国》里的救世主挽救了被灭亡的命运,但是战争仍会爆发,八皇子仍
然会死,努力得来的和平也不会一直延续,这是定论,我们只能按照
机器的运作向前行进,如此而已。我认为牛顿的说法很是形象但是也
有不恰当不贴切的地方,我们只能推测一个宏观的“像”却不能够精
确的计算将要发生的事物,当然,只是个人看法,很多哲学问题是没
有答案的,重要的是追寻答案的过程来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让自己
更接近“真实的自己”。另外,如果世界是机械的,那么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灵魂又作何解释?
暂且将前面的问题放下,因为这里还有一个在哲学史上经常讨论的问题:上帝真的存在吗?请不要急着回答,一个真正的哲学家从来
都不妄下结论。但如果说是以前,在我看这本书之前有人问我“上帝
存在吗?”我会在心里骂他傻子,然后毫不犹豫并且坚定地说“不存
在!”然而现在,我决不会回答得那么干脆,我突然记起书中的某些
话,我之所以会如此坚决肯定的回答上帝不存在是因为我收到了我所
学的知识的影响并且将它们视为正确无疑,这些唯物主义,这种普遍的视角在我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我们就像在兔毛地端生活久了的人,我们这是这样活着,就这样理所当然的活着,偶尔有人好像意识
到哪里的不对劲,大吼一声:“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是真
实的存在吗”众人回头,就像看疯子般的撇他一眼,丢下一句“活着
就活着呗”,于是他若有所悟地安静下来继续手中的活,只有那么极
少极少的人发觉到哪里的不对劲,努力爬到兔毛的顶端摒弃自己的一
切知识来重新看待这个世界,来思考魔术师是怎么样从帽子里变出这
只很大很大的兔子的,所有从来没有感到生命是十分奇特美好的人都
应该为此感到羞愧。上帝真的存在吗?现在我虽然不会想都不想地一
口否定,但我仍然无法想象或是无法理解上帝的存在。上帝存在?它
是男是女呢?长什么样子?为什么见死不救?为什么不公平地对待
众生?他是无知的还是精神的?他会犯错吗?他每天都在干啥?他
活着有什么意义?随着后面内容的深入,我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愚昧。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是我对此理解更深一层:有一次,一位俄罗斯太
空人与一位脑外科医生讨论宗教问题。脑外科医生是个基督徒,那位
太空人不是。太空人说:“我到过太空许多次,但却从来没有见过上
帝或天使。”脑外科医生答道:“我开过很多聪明的脑袋,也没有看过
一个思想呀!”我们说上帝不存在,因为没人见过他,也因为我们所
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太空外面还是太空,无穷无尽,那我们如何解释思
想?想想曾今自己竟愚昧地自我默认上帝为“人形”,上帝并不一定
为人型,不一定有思想,也不一定得像人一样从事有目的性的活动,上帝只是一个代名词。说到上帝不一定有思想,我又想起来了迪卡尔
深感兴趣的话题之一,肉体与灵魂是何种关系呢?世界是一元还是二
元的?一是如何支配肉体的呢?人的灵魂是不朽的吗?好了,这些问
题,各执己见,进入下一个我感兴趣的话题吧。
另一个我感兴趣的话题就是佛罗伊德的潜意识理念。他让我明白
许许多多看似很灵异的事件的发生其实没有想象中那样“可怕”,都
是有着一定原因的,之所以灵异,是因为这是我们的“潜意识”在作
祟,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而病因一旦埋到了潜意识也
会造成不易诊治的病,称“精神病”。可以说,潜意识里的“我”更
接近“真我”。事出有因,只不过我们自己没有找到罢了。来学校那
天,和一位老乡兼学姐拼车回的学校。车上,我对云梦车站每天只有
一趟到沙市的长途汽车,而每天上学的学生两个车子都坐不下,每次
都是提前一个小时到都没座位,还得挤车这种现象表示不满与不解,抱怨:“为什么不多安排几辆到沙市的车?每次都得将到汉口的车车
牌一改”学姐一句:“这是上学的时候,平时来荆州的人少,多了浪
费。”听了我才恍然大悟,觉得自己好笨。另外,聊天时,我又提出
了一个我提了很多很多次也想了许多次讲了许多次的一个问题:“为
什么荆州的房子都这么矮啊,不像云梦!”学姐说:“荆州自然环境不
同,地底含沙量高,不坚实,才做得矮些。”听后,我又释然,以前
咋就这么武断呢,房子矮些,就认为荆州人穷,荆州是穷乡僻壤!一
切皆是自己无知罢了!
说了这么多貌似比较“深远”的话题,我想说其实很多问题,我们都不必揪住不放,也有很多问题,很重要的问题,很重要的事情,哲学并不能给出答案或提供帮助。你不可能知道一个人是否爱你,你
只能相信他爱你或希望他爱你。可是这些事情对你而言要比“三角形
个内角之和等于一百八十度”更加重要。人生苦短,我们更需要关注
理解的是与我们自身密切相关的人生哲学。
当然,《苏菲的世界》里面有些哲学家的观点是十分消极的,十
分可怕的,切不可沉溺其中,“进得去,出得来,批判的吸收”才是
读书的好方式,这也是一个哲学家应该具备的品质:敢于怀疑一切。
另外,个人见解,书中也有一些明显的“小把戏”,每次一个哲学思
想出现,苏菲都适时的做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事,有明显的“圆场”的痕迹,还有苏菲与艾伯特的对话,也有多处是“凑合”上去的,当
然,十五岁的苏菲也暗示着这本书的适龄人群,所以也是瑕不掩瑜。
好了,废话也讲得差不多了,也许我讲的这些废话并不是我讲的呢,也是我仅仅是一位作家小说中的人物,而这些文字知识萦绕在这
位作家乃海中的一些电磁波而已,而《苏菲的世界》„„呵呵,我想
我该学着艾伯特拟定一个计划„„
程登华
2012年2月18日星期六
第三篇:苏菲的世界 读书报告
《苏菲的世界》读书报告
【作者简要】
乔斯坦·贾德(Jostein Gaarder),是一位挪威世界级的作家,公元1952年8月8日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大学时主修哲学、神学以及文学,并于奥斯陆大学得斯堪那维亚文学系挪威文组的学位,曾担任文学与哲学教师,自198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以来,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北欧作家。其后10年在芬兰教授哲学,于1991年他成为一位全职作家。1991年《苏菲的世界》出版后,成为挪威、丹麦、瑞典和德国的畅销书,销量达到300万册。目前,已有30多个国
家购买了该书的版权。
乔斯坦·贾德擅长以对话形式述说故事,能将高深的哲理以简洁、明快的笔调融入小说情境,他最著名的小说《苏菲的世界》享誉全球,被翻译为四十多种语言,全球销售量超过三亿册。他的作品动人心弦,启发无数读者对个
人生命、对历史中的定位以及浩瀚宇宙的探讨。
【内容概要】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作者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向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从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了解到希腊自然学派的哲学家很多都关注万事万物是否由一种或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大哲学家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明白了犬儒学派,斯多葛学派,伊壁鸠鲁学派的差别,了解到在中世纪期间上帝是一切事物的出发点,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以人为出发点,了解到了巴洛克时期,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思想,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等等,总之就带我们对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尽情的翱翔了一番。正如马德兰﹒蓝格尔所对《苏菲的世界》作的评论是:“作者使我们能以阅读侦探小说的心情浏览从柏拉图以前一直到二十世纪的整部世界哲学史,而不觉得枯燥厌烦。”
作者总是用一些在我们身边周围发生的事情解释哲学。例如:恩培多克里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由泥土,空气,火与水混合而成的,只是比例不一样罢了。我想我们很多人看到这样的解释都会嗤之以鼻,觉得怎么可能会是这样的呢。但是乔斯坦·贾德却用绘画帮我们解释了恩培多克里的这一解释。因为画家如果有红,黄,蓝,黑四色,就可以以不同的比例调配,得出数百种颜色,绘画出各种各样的东四。关于恩培多克里的想法也就显而易见了。再如: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理论。我当时也想原子怎么能够组成一件件事物呢,但是作者用积木比喻成原子,然后积木堆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物体就如原子组成的各种各样的东西。所以我们就更加容易理解德谟克利特为何有这种想法。关于这样的解释其
实还是有很多很多的。。
再者,乔斯坦·贾德也善于运用一些实际行动来表达一些哲学家的观点。例如在解释萨特的意识本身在感知某件事物之前是不存在的。因为意识总是会意识到某件事物。这个事物固然是由我们的环境提供的,但也是有我们自己提供的。我们可以选择对我们有意义的事物,借以决定我们所要感知的事情。作者用苏菲在咖啡厅等艾伯特到来只留意艾伯特的到来,将其它一切虚无化来加以
说明,使我们更容易的明白。
令到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将这个世界比喻成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兔子。我觉得这个比喻再恰当不过了,魔术表演中魔术师将两三条丝巾变成了一只活生生的兔子,当然我们知道我们这是魔术师的耍的一个小把戏罢了。这个世界也是,只不过我们不知道是谁把这个世界拉出来罢了,就像兔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出现了,不能知道自己的过去,未来,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甚至不知道是从何而来的。正像这个世界一样,虽然宗教上有各成一派的解释,如圣经说世界时上帝创造的,中国的盘古开天辟地等等。科学家也企图找出合理的来源,但是,但是那些神话,科学的解释真的能够站得住脚吗?真的可以领道每个人都信服吗?虽然我们不知道世界是从哪里来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管不顾,无动于衷。过于习惯,因为如果事情发生了改变,我们就会显得相当的惊讶。作者又将世界上的人比喻成长在兔子的细毛顶端的生物,在细毛的顶端会有危险,所以就愈来愈多的人爬进兔子的毛皮带下来,并感到非常的安适,不再冒险,不对这个世界感到惊讶,感到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过分习惯这个世界。过分习惯这个世界时非常的危险的,例如有一天看到石头飘在的头顶上,我们会感到非常惊讶,非常恐怖。根据休姆说:“我们之所以认为石头会往下坠时因为我们有过许许多多这样的经验,是受重力的影响,我们没有体验过这种定律,没有体验过石头一定会掉下来的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好奇,充满求知欲的心灵,这样才不会把所有事物都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人,作为一种拥有开放意识的独立主体,我们应该对所有未知的世界充满无畏和反
抗,不管我们从哪里来,不管我们本身多么弱小。
我觉得比较奇妙的是书本中的苏菲和艾伯特是少校创造出来的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少校都是知道的,都是由少校决定的,这让艾伯特觉得很无奈,但他知道这是必然会发生的。我觉得在这里作者通过将少校比喻成史宾诺莎中的上帝,我们的所有行动都是由上帝通过自然规则来主宰世界的,因此上帝是每一件事情的内在因,只有上帝是自由的,我们的一切行动都是在上帝的操纵中。另一方面,作者又通过艾伯特和苏菲挣脱了少校了上帝的监控,离开了书本,进入了与少校对等的世界,看着少校的世界所发生的一切一切,这个小小的扭曲,是有有一种异样,奥妙的感觉。我觉得好像是作者通过这样的行为,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巴洛克时期有些人将生命比喻成梦境,我们不能知道梦是真的还是我们现在所谓的现实是真的。
书中并未对他们进行任何的评价和带着作者的主观意志,我认为这是值得学习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贡献,他在这个领域,他在那个领域,这些本来就不能相提并论的。就好像黑格尔所说的人类的认知基础代代不同,因此时间并没有永恒的真理,没有永恒的理性。哲学唯一可以确切掌握的一个定点就是历史之河,思考方式是受到传统的思潮与当时的物质条件影响的。没有古人的失败与缪误,怎么会有今天的成功与真理,而且今天的真理可能被我们的后代认为是愚蠢的,但这些都是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掩卷思索,真实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的去看这个世界了,不要总是觉得凡事都理所当然,这个世界什么东西的产生都有它的根源,都有他的道理,我们要抱着好奇的心去探索,去发掘。虽然实际上我们都没有什么把握能够真正透彻地了解世界
和生命最初的意义和起源,可是我想,身为一个活着的人,就应该对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生活的环境负责。如何负责呢?最起码,我们要知道自己究竟该如何生活才是最好的。我们不能如此无所谓地生活着,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