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孟德:参加沈阳分院与我院战略合作研讨会
刘孟德:参加沈阳分院与我院战略合作研讨会
2012年4月24日,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山东省科学院(以下简称两院)战略合作研讨会在济南召开。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包信和院士,山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李海舰,沈阳分院副院长韩恩厚、马越红,山东科学院副院长刘孟德、于承建、刘学军、贺国平,沈阳分院系统各单位分管领导,山东省科学院各研究所负责人,沈阳分院院长助理、中科院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主任徐岩出席了会议。两院系统各研究单位科技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山东省科学院刘学军副院长主持。
于承建副院长首先介绍了山东省科学院总体情况、发展定位、主要科技创新平台、合作交流及产业化情况。山东省科学院所属11家研究单位的负责人先后介绍了本单位的总体情况、学科建设、科技成果、科研进展、国际和国内合作等情况,以及对中科院的合作需求。沈阳分院所属各单位的分管领导围绕山东省科学院方面所提出的需求积极地进行了回应,希望双方发挥各自特长,实现互补双赢共同发展。
山东省科学院李海舰书记希望在院省合作大的框架下,山东省科学院各单位更注重工程化的工作;希望双方做好分工和协作,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下,促进双方的互补共赢;希望在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引领下,双方做好顶层设计,突出重点,促进重大产出。
韩恩厚副院长认为此次研讨会促进了双方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双方进行系统地梳理,进一步沟通交流,组织好落实合作方案。
包信和院长在总结中希望双方在以往良好合作基础上,两院的合作能进一步得到深化和提升,实现互补互赢。他提出了“干部先行,项目跟进,平台落实,文化保证,交叉互补,携手共赢”的指导原则,他要求尽快成立合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抓紧落实人员先行等工作。在此次研讨会之前,双方于22日召开了预备会,就新形势下两院合作的背景、要求和组织形式等进行了初步沟通,就两院合作的战略目标与任务进行了研讨。在23-24日举行的沈阳分院院地合作委员会工作会议上,山东省科学院及其各研究所领导应邀参加了会议,听取了沈阳分院系统各单位的院地合作情况的工作介绍以及对两院合作的设想和意向。
第二篇:我校参加山东省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研讨会
我校参加山东省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研讨会
主办: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承办:青岛大学
参会:教育部国际司 姜锋副司长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江波秘书长
国家留学基金委 杨新育副秘书长
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展涛会长
省教育厅杜希福副厅长、外事处 刘永波处长、孙祖兴副处长 12月6-7日,由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山东省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研讨会在青岛大学召开,作为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理事学校,山东大学应邀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我校国际处也派员参加了会议。
6日上午,会议在山东省教育厅外事处刘永波处长主持下在青岛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开幕,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山东大学校长展涛首先发言,他表示在国际化的今天,中国高校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严峻的考验,如何在发展大潮中寻找正确的方向,确立自己的地位,只有通过加快学校的国际化进程,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来实现此目标,另外展校长还介绍了山东大学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情况以及今后山东大学提高国际化程度的几个目标。随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江波,国家留学基金委副秘书长杨新育,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姜锋,先后给与会人员介绍了目前教育部的政策和方针,以及全国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对国家的留学政策和现状做了具体汇报。
下午,山东省教育厅外事处孙祖兴副处长首先给与会高校传达了上级部门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刘永波处长介绍了教育厅外事处工作思路、学会秘书处工作打算,有对山东省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和注意事项做了解释和说明。随后,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9所高校的外事负责人员就各自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情况有重点地做了汇报,发言气氛十分踊跃。
7日上午,与会的70余所高校分为三个小组,从外籍教师管理、留学生管理到合作办学、学生海外经历等,针对对目前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交流,并将小组讨论结果在大会上汇报,大家一致认为,由山东省教育厅外事处牵头,建立山东省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平台十分重要,通过此平台,整个山东省高校可以整合全省的教育资源,能够实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此外有些院校也提出建议,对全省外事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开展培训也十分有必要。
最后,山东省教育厅杜希福副厅长做总结性发言,他表示近年来山东省高等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工作领域不断拓展,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在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同时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所以要求各高校把握机遇,克服困难,促进山东省高等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向高水平、身层次发展。
一、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公派出国
1、成立于1996年,1976年以来,我国共有107.6万人出国.2006年,总共13.4万出国,公派1万多.
2、留学基金委申请受理时间:2月20日-3月20日
来华留学
1、十一五期间,留学生人数每年增长20%;
2、2000年,全国留学生人数为8.6万,2006年为16.3万,涉及国家185个,其中学历生的比重2006年占33.72%,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占5.21%;
3、全国具有接收留学生资格的院校640所;
在中国的留学生中,学历生有54860,占33.72%;
留学生主要来源:韩国5.7万,日本1.8万,美国1.2万,越南7310,印尼5652,印度、泰国、俄罗斯都在5000以上。
分布专业:文史哲72.6%,经济%,理工4.2%,医12.5%。中国政府奖学金,2006年向187个国家提供11400名,十一五期间每年将达到2万。
06年学历生占33.72%,其中硕士生6000人,占11%,博士生2300人,占5%。
二、省教育厅外事处 传达上级文件精神
各高校应建立健全外事领导体制
1、完善留学生管理制度
对留学生的上课、请假、出勤、假期活动、宿舍安全、校外住宿管理等进行制度化管理,对留学生的住宿安全隐患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防止意外事故、突发事件的发生,对出勤异常的学生要尽早发现调查;
2、将留学生管理的各级责任人、突发性事件的处理预案上报给省教育厅;
3、从2008年开始,外国留学生必须购买人身保险。留学生购买保险后,才可办理注册手续。这是保障学生权益、优化留学环境的必要条件。今后各高校应将要求购买保险写入招生简章。
4、严把入学关,查核证件。防止伪护照入学,严格招生手续,建立严格规范的入学制度,查验过程中,要对留学生的签证、入境章进行认真审查。
5、如有重大问题,应及时报告省教育厅。各高校对外发布有关信息时,须事前征得省厅批准。加强留学生毕业生的管理。
6、外国专家:也须购买医疗保险
7、合作办学:非学历教育的2+2,2+3,3+1项目等认证有问题,各高校应认真重视。
8、加强领导,归口管理,各高校外事处负总责。
三、山师大——外籍突发事件处理的经验报告
1、完善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对留学生的住宿、学习、生活等都有明文规定,并制定了留学生请销假制度,制定了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守则。要求留学生加入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
2、外籍教师要有明确的聘用合同、协议,以免发生问题后有解决的依据;
3、换位思考,为外籍人员提供其需要的服务,举办外管法的有关讲座;对其进行交通、生活、用电、出行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各有关部门分工合作,职责明确;
4、注重细节,做好日常工作。如对外籍教师进行欢迎、欢送等活动,对校外住宿的人员进行定期走访制度,并确保其水电暖、电话网络等设施齐全,对外籍教师的生日进行备案登记并有所表示。尊重其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其家属来方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5、内外有别,坚持原则,注意保密;
6、制定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山师大处理一名留学生死亡事件的工作汇报 第一阶段 发现问题 1、04年12月8日,一名留学生夜未归宿,得到消息后,当夜寻找未果,次日上午及时向当地派出所报案,向公安局外管分局报告,向省教育厅汇报。
2、学校及时成立事件处理领导小组,由校领导、外事处、有关院系、保卫处等组成,并制定处理预案;
3、公安局立案后,先后定性为去向不明、下落不明(2年后才为失踪),直至一个月后,尸体发现才定性为意外死亡。此过程中,对外的信息一定要口径一致、责任明确;
4、以国家有关法规为依据,以学校留学生管理规定为依据。经核实学校当天录像,该学生深夜独自外出,违反了学校的住宿管理规定,主要责任在个人。
第二阶段 制定处理预案
1、做好接待使领馆人员和家长的准备;
2、做好理赔的准备工作,联系保险工作,该生为政府奖学金生,已经加入保险。
3、做好法律援助准备
4、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时联系,获得指导;
5、做好工作日志、案件处理过程记录
6、保留证据(录像、日记、个人物品)采集DNA;
第三阶段 处理过程
2005年1月9日在一水井内发现尸体后,处理情况如下:
1、保存尸体打捞影像资料,确认尸体。
2、确定死因,以向其父母交待。冷藏、保存尸体。尸体处理争求家长意见,做好应诉准备。
3、及时制定工作预案:火化,或者运送尸体回国
4、整理工作汇报,向上级报告。
5、与俄使领馆联系,办理其父母来华邀请。
6、与火化厂联系,为尸体化妆;
7、尸体运送手续;
8、北京平安保险,联系理赔。
9、成立接待家长小组(配好翻译人员),热情又要坚持原则,学校向家长赠送慰问金(1万元),帮助其送尸,运输费用由家长从保险公司支付的赔款中支付。先后办理的手续: 济南市公安局办理死亡证明 卫生检疫局办理检疫
联系北京八宝山,做好防腐手续 办理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