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委组织部发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职能作用小结
县委组织部发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职能作用小结
县委组织部围绕经济抓组织工作实现党建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县委组织部注重发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职能作用,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研究工作思路,制定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为发展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和谐发展。
一、在总体思路上,围绕经济工作设计规划。
年初以来,在研究全年工作思路时,县委组织部注意紧密结合县委中心工作,按照县委制定的“人人抓经济,全员搞项目”的总体战略,认真进行研究分析,确定工作抓法。部里由几位部长带头,派出五个调查组,利用一周时间深入基层,重点围绕如何在发展经济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评价体系等与经济工作紧密相关的课题进行调研,探索新形势下党建与经济的结合点,寻找党建为经济服务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组织部内干部,重点围绕如何为经济发展服务,如何参与经济建设,如何为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证等问题展开讨论,使部内干部进一步增强了服务中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全年工作思路,确定了“党建经济一体化”的指导思想,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县域经济上来,从而实现了由重党建到党建经济并重、由被动抓到主动参与、由一般抓到重点抓的转变。
二、在工作运行上,紧扣经济工作推进落实。进一步深化了“支部+协会+科技致富示范工程”的“三位一体”党建工作新模式,把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协会经济紧密结合起来。一是发挥党组织作用,加强协会建设。本着做大协会、做强产业的指导思想,由乡村干部和党员带头创办了专业经济协会,在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协会中,及时建立党组织。今年又规范了6个县直属协会,使全县各类经济协会达到132个。通过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使农村专业协会不断发展壮大,在传播科技、发展订单农业、市场研发、物资购销等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快了全县产业化进程。二是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深入推进“科技致富示范”工程。按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和推广价值高的“三高”标准,对全县的科技致富示范基地、示范项目及致富大户进行筛选,狠抓了项目整合和提档升级,淘汰一批,规范一批,充实一批,确立新的示范项目12个。继续开展金牌基地、甲级项目和示范大户的评选活动,在给予相应优惠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示范层次和水平。
三、在政绩评价上,突出经济成果考核兑现。为了准确评价基层班子的工作情况,县委制定了《乡镇工作目标考核实施办法》和《党政部门工作目标考核实施办法》,加强对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工作。在考核内容上,突出了经济工作的考核内容。乡镇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畜牧业发展、财政收入、小城镇建设等最能反映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工作项目。县直部门的考核项目,结合本部门业务,主要是招商引资等看得见摸得着、操作性强的工作项目。县委明确规定,对当年未完成工作目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黄牌警告,连续两次黄牌的,进行组织调整;对于超额完成工作目标的,进行表彰奖励。在选人用人时,以工作落实的好坏看干部、用干部,以目标完成的好坏看干部、用干部,以制度执行的好坏看干部、用干部,以群众公论的好坏看干部、用干部。县里成立了工作目标考核领导小组,通过采取动态考核、跟踪问效、考核督办、责任兑现等措施,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抓经济意识进一步加强,党建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主旨得到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有了新的突破,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第二篇:县委组织部发挥服务于经济建设职能作用小结(精)
县委组织部发挥服务于经济建设职能作用小结
县委组织部发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职能作用小结
县委组织部围绕经济抓组织工作 实现党建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县委组织部注重发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职能作用,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研究工作思路,制定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为发展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和谐发展。
一、在总体思路上,围绕经济工作设计规划。年初以来,在研究全年工作思路时,县委组织部注意紧密结合县委中心工作,按照县委制定的“人人抓经济,全员搞项目”的总体战略,认真进行研究分析,确定工作抓法。部里由几位部长带头,派出五个调查组,利用一周时间深入基层,重点围绕如何在发展经济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评价体系等与经济工作紧密相关的课题进行调研,探索新形势下党建与经济的结合点,寻找党建为经济服务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组织部内干部,重点围绕如何为经济发展服务,如何参与经济建设,如何为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证等问题展开讨论,使部内干部进一步增强了服务中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全年工作思路,确定了“党建经济一体化”的指导思想,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县域经济上来,从而实现了由重党建到党建经济并重、由被动抓到主动参与、由一般抓到重点抓的转变。
二、在工作运行上,紧扣经济工作推进落实。进一步深化了“支部+协会+科技致富示范工程”的“三位一体”党建工作新模式,把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协会经济紧密结合起来。一是发挥党组织作用,加强协会建设。本着做大协会、做强产业的指导思想,由乡村干部和党员带头创办了专业经济协会,在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协会中,及时建立党组织。今年又规范了6个县直属协会,使全县各类经济协会达到132个。通过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使农村专业协会不断发展壮大,在传播科技、发展订单农业、市场研发、物资购销等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快了全县产业化进程。二是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深入推进“科技致富示范”工程。按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和推广价值高的“三高”标准,对全县的科技致富示范基地、示范项目及致富大户进行筛选,狠抓了项目整合和提档升级,淘汰一批,规范一批,充实一批,确立新的示范项目12个。继续开展金牌基地、甲级项目和示范大户的评选活动,在给予相应优惠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示范层次和水平。
三、在政绩评价上,突出经济成果考核兑现。为了准确评价基层班子的工作情况,县委制定了《乡镇工作目标考核实施办法》和《党政部门工作目标考核实施办法》,加强对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工作。在考核内容上,突出了经济工作的考核内容。乡镇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畜牧业发展、财政收入、小城镇建设等最能反映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工作项目。县直部门的考核项目,结合本部门业务,主要是招商引资等看得见摸得着、操作性强的工作项目。县委明确规定,对当年未完成工作目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黄牌警告,连续两次黄牌的,进行组织调整;对于超额完成工作目标的,进行表彰奖励。在选人用人时,以工作落实的好坏看干部、用干部,以目标完成的好坏看干部、用干部,以制度执行的好坏看干部、用干部,以群众公论的好坏看干部、用干部。县里成立了工作目标考核领导小组,通过采取动态考核、跟踪问效、考核督办、责任兑现等措施,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抓经济意识进一步加强,党建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主旨得到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有了新的突破,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县委组织部发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职能作用小结》免费 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
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
临沂市临港区地税局在做好组织收入工作的基础上,以加快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从开展招商引资、深化政策服务、大力培植税源入手,与地方政府共同构建经济发展平台,以实际行动投身全区经济建设。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招商引资工作列为重点工作目标,不断拓宽招商引资途径,提出了依企招商、全员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通过发挥税收职能优势,不断优化为企纳税服务,依靠企业开展行业招商和产业招商;出台考核办法,落实分配任务,调动全系统积极性,大力营造招商引资氛围,积极动员干部职工利用亲情、友情招商。截至目前,全局已签约引进项目2个,计划总投资额1亿元,实际已到位资金2000万元。
二是深化政策服务,加强招商引资企业税收政策导引,根据全区招商引资工作的总体需求,全面梳理各项税收政策法规,制定《税收政策导读》,从税务登记办理、办税流程操作到税收优惠政策等一应俱全。在加强税收政策宣传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优惠条件的企业,确保了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税收优惠。与此同时,开通招商引资企业“税收服务绿色通道”,及时为落户企业办理各类涉税事项,不断深化政策招商的服务水平,树立了地税部门在新办企业中的良好形象。
三是大力培植地方税源,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基础上,把培植地方税源,作为加强地方财源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临港区近海临港的区位优势,支持物流仓储产业的发展,先后帮助8家新办仓储运输企业投入运营。同时,按照不增加企业税收负担和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原则,积极帮助企业进行非核心产业剥离,先后帮助辖区2家骨干企业成功进行了二三产业分离。另一方面,以整顿地方税收秩序,提高地方税收管理水平为目的,全面加强税收征管。在重点税源和重大建设项目进行重点监控的基础上,依托社会综合治税网络,加强对零散税源的征管力度,先后组织开展了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石材开采加工等专项清理活动,进一步规范了辖区内的税收秩序,为全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税收环境。
第四篇:纪委建立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职能作用的制度
区纪委建立制度重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特邀纪检员的职能作用
一是建立咨询会议和情况通报制度。区纪委监察局会同区人大、区政协每年召开一次由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特邀纪检员、监察员参加的咨询座谈会,征求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每年安排二次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特邀纪检员、监察员参加的情况通报会,主要通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和重大案件的查处情况。
二是建立特定问题调查和个案质询监督制度。每年选择1—2件群众反映强烈、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特定问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组织特邀纪检员、监察员开展专项调研,并对区属有关单位存在的问题实行全程跟踪监督,指出个案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进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
三是建立视察评议和执法检查活动制度。区纪委监察局会同区人大、区政协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组织特邀纪检员、监察员,每年进行一次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重点工程项目、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等方面的专项视察评议和执法检查活动。
四是实行机关效能监察制度。区纪委监察局根据实际情况,会同区人大、区政协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组织特邀纪检员、监察员对行政机关的机构设置、资源配置、运转状态以及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依法行政、办事效率、办事质量等方面进行效能监察,并对有关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实施等过程开展监督检查。
五是建立来信来访专办制度。纪检信访部门按照信访工作的规定和要求,认真建立和落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特邀纪检员、监察员来信来访的专办及督办制度,及时反馈来信来访办理情况,对重要的来信来访,由区纪委监察局会同区人大、区政协共同协商,专项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