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汉民族学会2013年年会暨屯垦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石河子大学举行
汉民族学会2013年年会暨屯垦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石河子大学举行
2013/6/2
4汉民族学会2013年年会暨屯垦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石河子大学举行
2013-06-21 11:49来源: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
为推动汉民族与屯垦文化研究,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推进屯垦文化的繁荣和发展,6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研究所、中华民族学学会汉民族分会与石河子大学联合举办的汉民族学会年会暨屯垦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学术交流厅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原国家民委副主任、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明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黄忠彩,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书记、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华民族学学会汉民族分会会长张昌东,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世界民族研究室副主任、中华民族学学会汉民族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曾少聪,新疆社科院副院长、中华民族学学会汉民族分会常务理事田卫疆,兵团党校副校长范俊峰,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原主任、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陈志明,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何慧星等出席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石河子大学副校长夏文斌主持。
何慧星代表主办单位在会议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他表示,兵团屯垦事业有利于新疆建设、稳定和发展,促进了汉文化与新疆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石河子大学在新疆屯垦史、兵团社会与文化等领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他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促进石河子大学在屯垦戍边以及中亚文明等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以文化为纽带,推动新疆乃至中亚的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张昌东在致辞中表示,新疆处于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屯垦戍边也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有待全国和新疆学者特别是兵团学者从多学科角度进行深入广泛的综合研究。此次汉民族学会年会以“屯垦文化”为主题,在地处新疆兵团已成为中国屯垦文化研究重镇的石河子大学举办,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周明甫在发言中指出,汉民族与屯垦文化研究意义重大,学者的研究不仅要追溯历史,更应以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为视角,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陈志明认为新疆为民族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视角,他强调,学者在关注中亚与新疆关系的同时,应重视对中亚的海外华人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员、汉民族学会名誉会长杜荣坤发来贺信,预祝大会圆满成功。他相信,本次会议是汉学会自上世纪90年代成立以来,第一次在新疆召开的汉文化学术研讨会,对全国尤其是新疆的汉文化研究,一定会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本次会议收到学术论文36篇,来自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围绕“汉民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地位及作用”、“屯垦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互动关系”四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第一场由田卫疆主持,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民族学学院刘学堂、新疆师范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崔延虎、石河子大学绿洲社会经济与屯垦研究中万朝林、张安福分别作了“早期中国文化因素的西向拓展”、“喀什、和田地区维吾尔农村社区的汉人穆斯林”、“香妃情节与民族认同”、“西域屯垦遗址与屯垦文化”的专题发言。
第二场由范俊峰主持,陈志明、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历史与民族学系崔卫峰、曾少聪、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杜倩萍、兵团党委党校赵子芳、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薛洁分别作了“民族与文化互动——以汉民族为例”、“论盛世才时期的个人崇拜”、“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视野下的清代新疆屯垦”、“互动与交融——屯戍对汉文化在新疆传播的影响”、“论兵团文化与民族关系和谐”、“兵团军垦特色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构想”的专题发言。
第三场由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民族学学院王平主持,田卫疆、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张军、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公管系孟红莉、历史与民族学系龙开义、河南大学民族研究所周松分别作了“《突厥语大词典》‘秦’(桃花石)一词解读”、“先秦雅言与古代的语言认同观”、“新疆伊宁汉族城市居民的语言使用情况调查”、“节日互动与文化交融——清代民国新疆春节研究”、“明代沙州卫内迁新论”的专题发言。
第四场由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政治学系魏国红主持。四川民族研究所罗凉昭、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民族学学院罗意、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王剑锋、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李筱文、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民宗局成斌分别作了“文化多样与和谐共生—以安宁河谷彝汉关系为例”、“共生的纽带:经济生产模式与族群关系—以新疆富蕴
县吐尔洪盆地为例”、“经济转轨过程中城市少数民族贫困与促进就业”、“广东新疆高中班与都市文明的互动”、“新疆“汉考民”现象成因探析”的专题发言。
曾少聪、龙开义、陈志明和崔延虎分别对四场发言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认为发言报告的选题立意新颖、多元化,田野调查资料详实,对学术史料评价清晰。比较注重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相结合、理论思考与实践验证相结合、理论关怀与对现实关照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区域个案研究相结合。对民族“互动”“共生”问题的研究反映了新时期民俗关系的特点,也是学术良知的呼唤。少数民族面临的跨文化教育、文化休克现象以及就业困境是城市化过程中亟待研究解决的新问题。
会议闭幕式由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黄忠彩主持。汉民族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曾少聪作总结发言。他对本次会议组织情况和研讨的内容作了高度评价。认为本次会议呈现以下特点:领导高度重视,会议规格高;参会学者来自国内外,老中青相结合;从多学科的角度研究汉民族与屯垦文化;深化汉民族与屯垦文化的研究;提出亟须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第二篇: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暨继承法修改与完善研讨会在大连举行
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暨继承法修改与完善研讨会在大连
举行
来源:西北民商法律网 作者:佚名 日期:2012年10月29日 浏览:
2012年10月20日至22日,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暨继承法修改与完善研讨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主办、辽宁师范大学法学院承办、大连市科学技术协会协办。此次大会是历届年会中参加人数最多的一届,来自全国教学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与实务部门的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今年恰逢中国法学会恢复重建30周年,因而此次大会也具有特别的纪念意义。2012年10月20日上午,大会在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龙翼飞教授的主持下开幕,中国法学会林中梁秘书长、辽宁省法学会院国强秘书长、大连市政协主席、辽宁师范大学副校长曲维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随后,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扈纪华就“民事诉讼法修改热点问题”,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忆南就“《婚姻法司法解释
(三)》认识与适用”分别做了主题发言。
大会还重点开展了专题小组讨论,共分为三个专题小组进行讨论:继承法专题、家庭暴力防治法专题、《婚姻法司法解释
(三)》专题。继承法专题小组讨论由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张学军教授主持,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巫昌祯教授参与该组讨论。继承法专题小组的讨论的焦点集中在特留份制度、遗嘱代理、继承习惯与继承法的制定、遗嘱信托、遗产范围、公证遗嘱效力等问题当中。家庭暴力防治法专题小组讨论由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陈苇教授主持,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家庭暴力防治专门立法的必要性、家庭暴力的范围、民事保护令的风险评估机制、家庭暴力的主体、儿童家庭暴力的干预等问题当中。《婚姻法司法解释
(三)》专题小组讨论由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厦门大学法学院蒋月教授主持,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婚姻法司法解释
(三)》中有关夫妻财产制的规定、夫妻忠实义务及其可诉性、夫妻财
产处分权的限制、《婚姻法司法解释
(三)》的溯及力等问题当中。我校张伟教授在小组讨论会上分别就继承法修改应明确和坚持的价值理念和基本原则、完善遗产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婚姻法解释
(三)的定位及婚姻家庭立法应恪守的价值取向和宗旨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主要观点。三组讨论中与会代表积极参与,研讨气氛热烈、博彩纷呈。
大会还在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黑龙江大学法学院王歌雅教授主持下,由三个专题小组的代表进行汇报,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赵江红副教授代表《婚姻法司法解释
(三)》专题讨论小组向大会作了汇报发言。扬州大学法学院李秀华教授就“儿童家庭暴力干预模式”、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林建军教授就“家庭教育立法的审思”、北京岳城律师事务所杨晓林律师就“律师视野下的《婚姻法司法解释
(三)》实施中的难点问题”分别作专题发言。
此次大会的研讨范围涉及目前婚姻家庭法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就很多问题达成共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分享按钮
【返回首页】【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清华大学成立社会科学学院
下一篇:第六届北大、东大、首尔大学法学院会议议程
发表评论
第三篇:第四届福建省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观摩暨研讨会在龙师附小举行
2011年福建省第四届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观摩暨
研讨会在我市召开
2011年5月10—11日,福建省第四届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观摩暨研讨会在我市召开。本次会议由漳州市普教室承办,漳州市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协办。来自全省各地市的200多位小学英语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漳州市教育局初教科洪建民科长、漳州市普教室曾晓东主任、谢毅志副主任和漳州市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赵璟校长、陈庆煌副校长出席会议。会议由省普教室教研员吴青梅老师主持。
5月10日上午,省普教室英语教研员吴青梅老师主持了开幕式并致开幕辞,漳州市教育局初教科洪建民科长、漳州市普教室曾晓东主任和漳州市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赵璟校长分别致欢迎辞。开幕式结束,全体与会代表集体合影。接着,厦门五缘实验学校的英语教研组长黄宛辉老师和福清市滨江小学的林晓梁老师分别就“At weekend”和“Jobs”两个话题开了两节阅读教学展示课。两节展示课让与会代表眼睛一亮,均得到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展示课过后,厦门市实验小学书记、特级教师苏荔虹老师就这两节课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互动点评。
5月10日下午和11日上午,漳州市普教室卢惠龙老师主持了会议。来自全省各地市的11位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了优质课比赛,参赛选手精心准备,每节课都异彩纷呈,博得阵阵掌声。来自福清市教师进修学校的陈天心老师、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刘小伍老师、厦门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康彩虹老师和厦门市实验小学书记苏荔虹老师分别就这11节优质课进行了精彩点评。5月11日下午,来自泉州市教科所的林平珠老师和省普教室的吴青梅老师分别做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和“小学英语试题命制技术”的专题讲座,让与会教师受益匪浅。接着,省普教室吴青梅老师宣布了优质课比赛的结果,并对获奖选手进行颁奖。其中,厦门市实验小学的张萍老师获得了特等奖。我市的参赛选手漳州市龙溪师范附属小学的林文美老师和南靖县实验小学的沈敏惠老师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林文美老师还将代表我省参加全国的优质课比赛。
最后,省普教室教研员吴青梅老师做了大会总结发言。本次会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示范课、赛课、评课、讲座等多种形式让与会代表对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更明确的方向。
第四篇: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签约暨食品安全面临挑战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签约暨食品安全面临挑战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佚名 日期:2013年08月12日 浏览: 209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号召,有效聚集社会创新要素和资源,中国人民大学与清华大学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所属科研机构签约共建“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8月9日下午,“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签约暨食品安全面临挑战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601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
清华大学姜胜耀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冯惠玲常务副校长、中国农科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验技术研究所钱永忠副所长、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暨法律信息部李仕春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陈同斌主任等出席会议。清华大学法学院、环境学院的领导和专家;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研究所的代表;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法学会等所属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科研处,法学院、农业和农村发展学院、环境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新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以及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出席了会议。
下午2:30,“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签约正式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贺耀敏主持签约仪式。首先,冯惠玲常务副校长和姜胜耀副校长分别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签约。接着,中国人民大学分别与中国农科院、中国法学会、中国科学院所属的科研机构签署协议。
签约仪式过后,中国人民大学冯惠玲常务副校长发表致辞,她表示,为落实教育部2011计划,有效聚集社会创新要素和资源,研究探索食品安全治理的途径和方法,加快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中国人民大学与清华大学以及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法学会、环保部等所属的科研机构,将共同开展实质合作,共建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在此之前,我们和各兄弟院校、机构已经有着良好的沟通协作,通过今天举行的签约仪式,更是将这一合作制度化。我们相信,我们共同开展的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将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和人力支持,促使我国的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早日迈向世界一流。作为牵头单位,我校将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目标,与各协同单位密切合作,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人民的美好生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清华大学姜胜耀副校长在致辞中对今天的签约表示祝贺,他表示,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需要理论联系实践。为落实教育部2011计划,清华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开展合作、齐心协力,争取创新合作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形成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共同推动食品安全体制改革。
中国农科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验技术研究所钱永忠副所长在致辞中表示,食品安全既关系老百姓的基本生活质量,也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社会人心的稳定。同时,他高度赞扬了人民大学为牵头成立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所做的努力。
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暨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李仕春主任在致辞中对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给予高度认同。他表示,选择食品安全治理作为协同创新中心的主题,对法治政府、法治中国建设意义重大。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陈同斌主任在致辞中表示,食品安全问题虽然一直以来国家都高度重视,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从法治角度来推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具有特别意义。
随后,举行了食品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协同创新中心工作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主持研讨会。韩院长表示,为了应对中国和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食品安全治理不能仅仅靠技术和标准,必须依靠多方面力量,文理交叉结合、软件和硬件的结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合、人文社会科学不同学科的结合,将环境、食品与人文社会因素有机结合起来,选择综合治理的模式,这也说明了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是在校内的学科整合和校外学科的交叉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的。希望各单位能推动人才培养,加深科学研究,使研究中心变成真正的民间智库,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会人员就食品安全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以及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机制、建设平台等展开了研讨。大家表示将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工作、综合治理食品安全问题,并对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机制与研究平台设计以及未来的研究课题的落实等问题充分发表了意见。现场讨论热烈,富有成效。
据悉,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将以食品安全多元治理为主线,系统地研究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风险的监测、评估,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控制与处理,食品安全政策体系与法律体系以及食品安全的国际合作与国家安全为主要建设内容。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通过聚合各方资源优势,组织开展跨单位、跨学科、跨领域的科学研究,以构建食品安全治理国家智库,建设食品安全治理研究基地,培养复合型的食品安全领域专业化人才,开发食品安全治理数据库,搭建食品安全治理的交流平台为目标,组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食品安全治理研究团队。(文/孟珊 黄毅 图/白金春)
媒体报道:
人民网: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在京成立 构建食品安全治理国家智库 新华网: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在京成立
正义网:学界共建食品安全治理中心 推动行业体制改革
第五篇:“劳动关系多元调整机制”国际研讨会暨亚洲劳动法学会2012年会在北京大学成功举行
“劳动关系多元调整机制”国际研讨会暨亚洲劳动法
学会2012年会在北京大学成功举行
来源:北大法学院 作者:佚名 日期:2012年12月20日
浏览:
2012年12月15-16日,北京 “劳动关系多元调整机制”国际研讨会暨亚洲劳动法学会双年会2012年会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模拟法庭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亚洲劳动法学会主办,北京大学法学院和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联合承办。开幕式由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刘诚教授主持,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会长张鸣起,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张守文教授,亚洲劳动法学会主席、菲律宾大学Particia R.D.S Daway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来自比利时、芬兰、德国、日本、柬埔寨、尼日利亚、菲律宾、罗马尼亚、新加坡、美国、越南、中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劳动法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同时,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全国总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等部门机关的相关领导也出席了此次会议。国内劳动法学者主要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吉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深圳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劳动法专家、学者,以及深圳、上海、北京三地的地方工会领导、律师和NGO组织的相关代表,总计50多名在国际和国内劳动法学界具有重大影响的专家学者和实际部门的工作者参加了本届会议。本次会议还邀请到了被称为“欧洲劳动法教父”的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法学院杰出荣誉教授Roger Blanpain、前日本中央劳动标准委员会主席、前国际产业关系学会主席Tadashi Hanami教授出席。
研讨会为期一天半,会议采取论文报告和提问评议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就各国劳动关系多元调整机制、模式及改革发展方向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的国内外专家表示,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因各个国家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会有不同的模式选择,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劳动关系调整制度都面临不断变化和改革的趋势,因此,加强国际间交流,相互借鉴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非常有必要。本次会议同时是亚洲劳动法学会2012年会,会议选举出了亚洲劳动法学会新一届主席——新加坡大学的Ravi Chandran教授,我院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叶静漪教授为该学会理事。会议确定下一届亚洲劳动法双年会于2014年在日本东京举行。
16日中午,叶静漪教授主持闭幕式。在闭幕式上,离任亚洲劳动法学会主席Daway教授和新任亚洲劳动法学会主席Chandran教授先后发言,比利时
鲁汶天主教大学法学院杰出荣誉教授Roger Blanpain、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名誉所长贾俊玲教授分别致闭幕词,指出本次会议既有国际经验的分享,也有对国内的相关问题的热烈讨论;既有理论性的探讨,也有对实际问题的研究;既有具体内容的分析,也有研究方法上的新思路。会议集中了各位专家的智慧和力量,将会对相关立法部门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亚洲劳动法学研究做出重要的贡献。本次会议也是我院贾俊玲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谐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法律构建研究》之组成部分。
分享按钮
【返回首页】【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法治与科学发展国际研讨会举行
下一篇:“港澳基本法实施中的问题”学术研讨会在人大法学院举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