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局意识落实在行政审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

时间:2019-05-12 13:22: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把大局意识落实在行政审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把大局意识落实在行政审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

第一篇:把大局意识落实在行政审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

把大局意识落实在行政审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

——香洲区法院行政庭在全省行政审判工作会议上的典型经验介绍8月13日,省高院召开了全省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座谈会,会议上共有1个中级法院、5个基层法院作了典型经验介绍,作为介绍经验的单位之一,香洲区法院行政庭刘子亚庭长所作的典型经验发言受到与会者的广泛好评,与会的领导在总结发言中对此亦给予了充分肯定。

近年来,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香洲区法院行政审判庭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服务的思路和办法,切实发挥行政审判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较好地完成了行政审判的各项任务。从2007年至今年上半年的两年半里,共受理行政诉讼案件308件,占我市三个基层法院行政诉讼案件受理总数的80%;目前已审结288件。

一、积极探索和完善行政案件协调处理新机制

行政争议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产生和形成的原因往往比较复杂,每一起行政案件的情况也有所不同,若只判不调,很可能“案结事未了、官了民不了”。多年以来,香洲区法院结合个案情况,按照“坚持合法审查、促进执法完善、依法规范撤诉、力求案结事了”的原则,摸索出一条在法院主导下动员相关社会力量,因“案”制宜,多主体、多角度、多方式的多元协调处理行政案件的路子。具体地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结合行政案件的特殊性,针对重判轻调等认识方面的不足,加强对审判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引导法官认识多元协调的意义和价值,使之树立正确的协调和解理念,将协调和解机制贯穿行政审判的庭前、庭中和庭后全过程,从整体上实现了从侧重体现司法权威的强制性判决,到重视充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和以人为本思想的柔性协调和解理念的转变。其次,提倡“三要”、“四个到位”。“三要”即:凡是能够协调和解的案件,要尽量协调和解;凡矛盾容易激化的案件,要着力协调;即使协调不成的,也要做好当事人的思想疏导工作,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四个到位”就是在协调过程中审查证据与基本事实要到位、做当事人思想工作要到位、执行法定程序要到位、协调和解合意的履行要到位。在这种审判理念的指导下,所有的法官都积极探寻影响协调和解工作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并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再次,建立制

度化的沟通协调平台,形成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机制。与市、区两级法制局建立了经常性的沟通、协调渠道,通过法制局的协助来做好行政机关的工作;建立与行政机关的定期座谈会制度,互通信息与交流看法;对于重大案件,及时报告党委、政府和上级法院,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上级法院的支持。通过这些制度化的良性互动机制,形成了协调、和解的合力。最后,科学的方法是化解矛盾的最好钥匙。我们不断创新协调和解方法,充分运用换位思考法、多方协作法、寻找症结法、分段协调法、均衡选择法和联络互动法等方法,积极促成当事人之间和解合意的达成。

近三年来,香洲区法院行政案件的和解撤诉率一直维持在40%左右,妥善、有效地化解了一批矛盾尖锐、情绪对立的案件,对保护原告合法权益、减少诉累、促进依法行政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审理珠海市蓝波湾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诉珠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第三人徐某的工伤行政确认案中,承办法官发现第三人情绪激烈,多次劝解其冷静协商,不要采取威胁、恐吓等不当手段,并立即组织原告、第三人及其他相关单位做说服、解释工作,要求大家互谅互让,积极务实地解决问题。经过十余次的协商、沟通,最终不仅有效地化解了当事人之间剑拔弩张的对立情绪,也使第三人及时拿到了40余万元的工伤赔偿金,这一结果得到了各方当事人的一致赞誉。此外,张某某等分别诉国土资源局房屋拆迁裁决纠纷案,徐某某等分别诉交警大队行政处罚案、方某某诉北师大珠海分校颁发毕业证及行政赔偿等案件都是协调和解的典型成功案例。

二、妥善处理群体性行政案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利益格局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特别是由土地征收、城市房屋拆迁、企事业单位改制、劳动和社会保障等社会热点问题引发的群体性行政争议不断增多。如李某某等45名原告诉珠海市教育局恢复待遇一案中,100余名市直学校的工勤人员因珠海市直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被取消编制而与市教育局产生纠纷。2001年以来,包括原告在内的100余人多次集体到市政府、市教育局、省教育厅上访、静坐,要求教育局恢复他们之前的编制和待遇,政府多次召开协调会议也无法平息原告的愤怒和不满,矛盾一度恶化,对珠海市的社会稳定产生了极坏的影响。鉴于这种情况,案件起诉到本院后,我们立即与立案庭进行了沟通,并认为原告的起诉符合法定条件,配合立案庭依法及时地为原告办理了立案、受理手续,使案件快速地进入了诉讼程序;之后,我们马上联系了原告的诉讼代表人李某某,向他说明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就应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有什么问题和要求可以向法

院反映,要求他配合和帮助我们向其他的原告做解释和说明工作;为满足原告及其他人员要求参加庭审的愿望,我们专门安排了本院最大的审判庭;对于一些较高年龄、身体不是很好的原告,我们担心庭审时出现意外而影响案件的正常审理,就说服他们不要亲自出庭,可以委托子女参加旁听,了解庭审情况;为有效处理突发情况,我们将相关情况向主管领导进行了汇报,并告知主管领导开庭时间,一有情况可以向主管领导请示和及时研究如何处理;在撰写裁判文书时,我们增强了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对原告在诉状和庭审时提出的问题作出详细的解释和回答,使当事人明法知理,服判息诉;把握裁判宣告的有利时机,避免引发新的矛盾;宣判后,原告马上就到本院信访室进行信访投诉,庭长和承办法官向他们耐心、细致地解释裁判的理由和依据,告知上诉的权利和时间,希望他们能够寻求合法、正当的救济途径。通过以上方法和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辖区维稳工作。二审维持我们的裁定后,这一事情就得到了妥善、彻底的解决。概括地说,我们处理群体性行政案件的经验是: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和政府支持,把司法为民和服务大局紧密联系起来,综合考虑和平衡各方面利益,切实提高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讲究审判艺术,在受理、审理、庭审、宣判及判后环节耐心细致地做好当事人的工作。

依照以上方法和措施,我们还依法妥善地处理了张某某等65人诉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审批案、南屏工贸公司、113名代耕农与香洲区农业局的红利分配案、李某等463人诉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审批案等一批群体性行政争议,有效化解了当事人的激烈和对抗情绪,切实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准确适用法律,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制定实施的一项旨在保护从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工人利益的制度,其所有的内容都只是以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形式规定的,制定主体繁多,制定程序粗糙,对于行业归属、工种范围、劳动条件等劳动部门在办理提前退休审批时必须查清和认定的问题都没有给予明确具体的规定,加之工人档案记载的不完备和不准确,致使案件的相关事实难以准确认定。而劳动部门的机械理解和适用政策及前后执法的不一致又引起了原告的诸多不满和对抗情绪,给案件的审理增加了难度。

2008年,香洲区法院接连受理了3宗不予办理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案件,对于此类尚无任何公开公布的判决可资参考的新类型案件,我们采取了以下审判思路,取得了较好的审判效果:首先,全面、细致地阅读了所有的关于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梳理出了这些政策发展变化的脉络与规律;其次,准确理解和把握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政策的目的和精神,弄清工作单位所属行业、工种范围、劳动条件等决定能否提前退休的关键概念和条件。以下两点结论具有普适性:一是能够办理提前退休的特殊工种范围是:1978年6月2日—1985年3月3日期间,经原国家劳动总局(原劳动人事部)批准的特殊工种;1985年3月4日—1993年7月2日期间,经国务院各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特殊工种;1993年7月3日—1998年2月17日期间,经原劳动部批准的特殊工种。二是国家有关规范性文件明文允许跨行业参照执行的,劳动保障部门在办理提前退休时可以跨行业参照执行,而不是劳动保障部门所谓的一律不得跨行业参照执行。再次,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准确把握证明标准,客观认定案件事实。职工原始档案是办理提前退休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但劳动保障部门往往只依用人单位提交的几页材料就得出不属于特殊工种的结论,导致原告极为不满。我们认为,为了有效听取职工的意见、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和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劳动保障部门应当告知职工所在单位或者职工本人可以补充提供证明属于特殊工种等问题的材料。如果劳动保障部门没有该项告知义务,则可认定程序违法。最后,在判决中对当事人争议激烈的工种与行业认定、工种范围、跨行业参照执行、法律依据等问题作出充分的解释和说明。受理的三宗案件中,一宗判决撤销,另两宗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三个判决都得到了二审法院的维持,从而使该类新型行政案件的审判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也为劳动保障部门办理此类审批提供了较为具体、明确的操作规范和参照标准,受到了劳动保障部门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其中撤销不予提前退休行政审批决定的案件,已作为典型案例发表在了今年第12期的《人民司法》杂志上。

工伤行政确认案件方面,由于现有工伤认定规定的粗糙和原则,致使许多事故伤害是否属于工伤缺乏明确、具体的依据,引发了诸多矛盾和诉讼。司法实践中,职工在用人单位组织或者安排的集体活动(如抽奖、聚餐、爬山、摘橘子等)中受到伤害的情形日益增多,对于此类事故伤害是否属于工伤,现行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劳动保障部门、用人单位和职工持截然相反的观点。用人单位、劳动保障部门认为属非工伤,职工则认为属于工伤。我们认为,审理此类案件首先应准确把握《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目的和立法精神。具体地说就是该条例第1条规定的最大可能的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

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在法规没有明确规定时,可依此立法精神,尽可能作对职工有利的解释。其次,要注意把握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工伤保险条例》第19条第2款规定:“ 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尽到举证责任,且不具有《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规定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情形,就应认定为工伤。同时注意区分用人单位在工伤认定程序中的举证责任与劳动保障部门在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最后,我们的一般性结论是:职工在用人单位组织或者安排的集体活动中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视为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因为,这些活动与工作密不可分:能加强职工之间的团结和睦,增强员工凝聚力;能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归根到底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而且某些集体活动还是职工休息权得以保障和享受福利待遇的体现,是单位必须予以组织的。当然,职工自己私下组织的活动或者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的个人休闲娱乐、游山玩水等伤害均则不宜认定为工伤。这些案件的判决均得到二审法院的认可,也日渐为劳动保障部门所接受。

四、认真开展调研工作,及时总结审判经验和提出司法建议

在抓好案件审判的同时,我们还积极、认真地开展行政审判的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并予以成果转化,及时总结行政审判的实践经验。我庭法官每一年都积极参加珠海市中院的重点调研课题,近三年分别参与撰写了《关于珠海市拆迁行政案件的调研》、《珠海市行政不作为案件审理的调研报告》、《关于珠海市直机关依法行政状况的调研报告》并做了相应的成果转化,分析和总结了新形势下行政案件的特点和规律,提出和制定了应对解决的方案和措施,也确保了同类案件适用法律和裁判尺度的基本一致性,有效地维护了法制的尊严与统一。同时,我们将有关调研报告提交给了党委、人大和政府,分析了行政机关败诉原因及行政执法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司法建议,并对珠海市行政机关的行政效能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受到珠海市人大和政府的一致好评与高度赞扬,扩大了香洲区法院行政审判的社会影响力,也提高了香洲区法院行政审判人员的司法能力。

第二篇:温家宝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温家宝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 2011年11月16日 09:27【字体】 大 中 小【来源】 人民日报

在全国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

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温家宝

(2011年11月14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十年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展情况,部署下一步改革工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我讲几点意见。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十年来,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们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规范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能。我们两次修订国务院工作规则,规定要全面履行职能、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加强行政监督。根据这些要求,我们努力健全法制,完善制度,建立运行机制,狠抓工作落实,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改革高度重视,各部门和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做了大量工作。十年来,国务院分五批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183项,占原有总数的60.6%,各地区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占原有总数的一半以上,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我们坚持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把政府不该管的交给企业、社会和市场,逐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有所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各级政府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强化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我们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依法行政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更加重视法制建设和依法规范政府行为。2004年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各级政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能,明确提出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行政许可法》同年7月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各地各部门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全面清理、废止和修订与法律相违背和不一致的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新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行政审批的法规、规章和制度,依法规范政府的权限和履行职能的程序。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建设法治国家迈出重要步伐。

三是加强政府管理创新。我们坚持把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注重提高行政效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我们提出,要公开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2007年,国务院在全面总结

政务公开工作基础上,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行政审批的所有环节,凡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一律向社会公开,实行“阳光审批”。各地在改革中还积极探索,建立了行政审批相对集中办理的政务中心或政务大厅,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发展电子政务,实行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等。这些做法对于减少政府工作流程、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行政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大力加强廉政建设。我们坚持把反腐倡廉的要求贯穿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全过程,更加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机制和制度建设。反腐倡廉的关键是有效制约权力。行政审批是行政权力最为集中的领域。建立健全有效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了行政职责体系和问责制度,完善了政府系统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体制机制,遏制了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和腐败现象蔓延,推动了政府反腐倡廉建设。在充分肯定改革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包括行政审批制度在内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依然是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突出的问题:一是职能转变不到位,不该管的事没有完全放开,该管的事没有认真管好,特别是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不足。政府还集中了过多的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权力部门化、利益化的问题依然存在,造成行政审批事项仍然较多,清理不彻底,特别是在投资和社会发展领域,许多审批事项还没有有效清理。一些应该取消的审批事项被合并或调整为审核、事前备案等,虽然改变了形式,但没有改变审批的实质。一些审批事项程序繁琐、时限长、办事效率低下。二是对行政审批设定管理不严。特别是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大。一些部门和地区利用“红头文件”、规章等,以登记、备案、年检、监制、认定、审定以及准销证、准运证等形式,变相设置审批事项。三是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还不健全。一些部门权力过于集中,同时承担审批、执行、监督、评价职能,权力滥用、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等腐败现象屡有发生。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增强针对性,着力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以更坚决的态度、更务实的作风、更有力的措施,坚定不移地把改革继续推向深入。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要推动我国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全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涉及经济社会管理的许多方面,是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行政管理体制及各方面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总的方向是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和社会环境。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邀请人大、政协参与,对各地各部门现有的管理职能和审批事项逐一进行审查评议。总的要求是:坚持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原则,凡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行业组织能够自律管理的,政府就不要设定行政审批;凡可

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就不要再搞前置审批。审查评议的依据、过程和结果,凡不涉及国家秘密的,要向社会公开,听取公众意见,接受公众监督。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要突出三个重点领域:一是投资领域。要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真正确立企业和公民个人的投资主体地位。国家只批准或核准政府投资项目和关系经济安全、涉及整体布局和影响资源环境的项目,其他原则上由投资者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二是社会事业领域。要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精减和调整力度,放宽社会和私人资本进入的限制,打破垄断,扩大开放,公平准入,鼓励竞争。三是非行政许可审批领域。要认真清理一些部门和地方利用“红头文件”、规章等对公民、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提出的限制性规定,对那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按法定程序设定的登记、年检、监制、认定、审定以及准销证、准运证等管理措施,要一律取消。力争明年公布第六批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为深入推进机构改革打好基础。

(二)严格依法设定和实施审批事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机关设定行政审批事项、履行审批职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设定任何审批事项都要于法有据,严格遵循法定程序,进行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审查论证;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要通过公布草案、公开听证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任何行政机关不得设定或变相设定行政审批事项,尤其不得以“红头文件”等形式,增加公民、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责任和义务。要进一步优化政府部门职能配置,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职能重复或相近的机构,应当整合归并;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要明确牵头部门,建立协调配合机制,防止多重审批和推诿扯皮。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中央政府重点加强对经济社会事务宏观管理,把更多精力转到制定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上;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直接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具体管理服务事项,要更多地交给地方政府。

(三)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方式,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行政审批既是政府对经济社会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为公众、企业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形式。确需保留的审批事项,要按照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要求,依法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流程,提高效能。第一,加强政务中心建设。各部门把大部分接待、受理、咨询、办复等工作转移到政务中心集中办理,这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有利于精简机构和提高效能。要认真总结各地经验,逐步加以规范。原则上实行一个部门、一级地方政府一个窗口对外。不管谁来办事、办什么事,都在一个窗口受理、咨询和办复。把涉及各部门的审批过程,变成政府内部工作,解决一项审批跑多个部门、在一个部门跑多个司局处室的问题。第二,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大力推行和规范网上审批。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公开。把审批事项、审批程序、申报条件、办事方法、办结时限、服务承诺等在网上公布,实行网上公开申报、受理、咨询和办复,为群众办事提供更多便利。第三,推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制和亲切服务。这对于规范政府及公务员服务行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承担的包括行政审批在内的各类公共服务,涉及方方面面,许多工作都十分具体,不可能完全做到由法律法规详细规范。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每一项行政审批的特点提出详细的服务规范和标准,征求公众意见,获得认可后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要把规范服务、便利服务、亲切服务作为公开承诺的重要内容,确定可操作和便于评估的标准。我们不仅要在行政审批

领域推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制和亲切服务,还要把这个要求推行到所有公共服务领域。

(四)加强对行政审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行政审批权过于集中又缺乏有效监督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要加快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对分离、相互制约的行政运行机制。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建立健全行政审批责任制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完善行政审批事项动态管理制度,强化行政审批的全过程监控。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凡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转让等涉及市场准入和竞争性事项,要依法公开招标或拍卖;凡涉及公共利益的事项,要向社会公告,并按法定程序公开举行听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障行政审批设定和实施利益相关方的知情权、陈述权、申辩权、监督权。对违法设定和实施行政审批事项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并给予当事人合理赔偿。加强行政审批绩效管理,严格落实问责制度。对不按法定程序办事、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损害人民群众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

三、切实把改革的要求和措施落到实处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项全局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涉及各级政府和多部门的系统工程。要常抓不懈,措施到位,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克服困难和阻力,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各部门和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同志要高度重视,切实负起责任。要建立健全有利于推进改革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要突出改革重点。各地各部门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建设领域审批事项为重点,主动清理和规范现有审批项目,提出取消和调整建议。对下放、转移的审批项目,要做好工作衔接,防止出现管理真空。

三要强化监督考评。加强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严肃处理违法违规审批等问题。特别是对新设行政审批项目要严格审查,防止政府机关不适当增加审批事项。要把这项改革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履行职责和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考评,落实奖惩措施。

四要加强调查研究。围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自身建设,针对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理论探索,增强改革的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国务院各部门要定期听取地方政府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定期对改革的成效进行评估,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工作,锐意进取,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第三篇:端正态度,深入查找问题,把评议工作不断引向深入(李院长在行评第二阶段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端正态度,深入查找问题,把评议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李建辉院长在行评第二阶段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好!为了进一步推动我院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深入开展,今天我们召开本院政风行风评议第二阶段工作动员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我们第一阶段工作情况,并对第二阶段的工作进行安排,下面我讲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两个月来,我院的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在县卫生局以及镇委,镇政府的共同指导下,在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第一阶段已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第一阶段的宣传发动工作,从方案的制定、机构成立、人员的安排,活动宣传,政策学习到第一阶段工作的总结汇报,做到了精心组织,科学安排,环环相扣,有条不紊。在宣传发动阶段工作过程,我们全院干部职工的工作思想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家都已经充分意识到“行评”工作的重要性,开始积极地学习政风行风相关文件及“三好一满意”活动方案。并在自己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言行举止上有极大的改变和提升。我们必须以严谨的医学精神,以严肃的行业纪律,以严格服务水平争创乡镇级优秀卫生院。我们必须戒骄戒躁,继续保持这 1

一积极态势稳步发展。大家要充分意识到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对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转变服务态度,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深化医疗卫生改革,推进院务、政务公开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好卫生院等方面都将发挥巨大作用。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要正视问题,完善措施,认真查找问题,落实整改方案。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就是要善于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建立长效监督机制。促进我院政风行风建设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第一阶段的工作已经告一个段落,我们将马上又转入第二阶段,也就是我们查找问题阶段工作,对此我们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端正态度,正视存在问题。落实政风行风工作,归根结底就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为基层卫生院,更要时时刻刻为病人着想,为病人解除疾苦,竭尽全力为患者服务,让群众满意。否则,行评工作做得最优秀,也不过是走走样,摆摆“花架子”,是毫无意义可言的,所以,我们必须端正、深刻认识此项工作的意义和态度,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自身毕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还需要有一个改进、认识、再改进的过程。而要想改得好,进步得快些。那就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广大群众、广大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诚恳态度去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逐项认真汇总整理加以解决。

二是落实方案,深入查找问题。整个“行评”工作已经在我们院“行评”工作小组的组织领导下,制定了实施方案。对于第二阶段的工作就要切实按照实施方案来进行,做好征求意见,尽可能多的到兄弟单位虚心征求意见,而对于来我们本院的患者及其家属,更要抱着改进的态度向他们征询意见。在问题查找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勇于面对。并尽快将问题汇总,针对我们本院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所以我们的任务虽然很艰巨,但决不能掉以轻心,在此阶段工作过程中,广大群众和患者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都要认真组织力量开展调查核实,依法依规进行落实整改或作出相应的处理。

三是突出重点,抓好整改工作。在制定整改方案时,我们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照镇相关部门及患者、患者家属所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深入剖析,分清重点和主次,哪些问题比较集中,比较突出,就重点解决哪问题,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果取信于社会,赢得广大患者的信任。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把评议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查找问题工作是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各科室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建立“行评”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整改工作责任制。要及时召开评议工作碰头会及各科室组长会议,向各科室分解意见和建议,切实抓好查找问题各项任务的实施。

二要建立政风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我们卫生院不但要认真勇于面对和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而且还要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出源头,做出解决问题的处理方案。查找在管理,监督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从体制和制度上入手,逐步建立政风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本院各项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院,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进行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管理。大力推进院务政务公开,增强本院工作透明度,始终把我们党风廉政工作、廉洁行医及医德医风工作置于社会各界和广大患者的监督之下,有效预防不正之风的发生,努力将政风行风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同志们!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尤其目前我们的医疗卫生行业,医患关系紧张,看病就医问题一直是被社会推到风口浪尖。是社会的敏感问题和热点问题。搞好本次“行评’工作,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化解医患矛盾,解决患者看病就医问题,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大家一定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严谨科学态度,切实抓好第二阶段的查找问题的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整改。为和谐遂溪发展大局,和谐医患关系作出的更大的贡献。

杨柑卫生院

2011年6月10日

第四篇:市委书记在常委会议上把稳政治方向力戒形式主义大力推动深化改革工作落实落地讲话

市委书记在常委会议上把稳政治方向力戒形式主义大力推动深化改革工作落实落地讲话

今天,我们传达学习了中央深改委第X次、第X次会议精神和全省改革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总结评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及2020年改革工作审议了多个改革方案,要持续抓好落实,确保取得成果,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把稳政治方向,致力扛牢责任巩固改革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始终把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作为推动XX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凡是中央、省委安排部署的改革事项我们都不折不扣完成,凡是有利于推进全市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政策机遇我们都积极争取,凡是有利于破除XX发展体制机制障碍的改革举措我们都积极谋划实施,应该讲,各领域改革都取得了显著成果,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作用持续增强,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但是部分领域需要进一步激发改革活力,发挥更大效益。为此,我们要不断巩固提升改革成果,一以贯之将改革引向深入。

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当前,全市改革氛围浓厚,但是随着改革发展形势的变化,特别是改革进入深水区,抓落实时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会很多,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改革再出发、实现新突破,从更广视角、更高层次进一步凝聚共识。

二要进一步压实责任。改革到今天,绝大多数领导同志都能认识到推动改革的政治使命和责任,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学习贯彻多、主动谋划少,对照落实多、结合实际少等问题。为提高下步抓改革的成效,领导同志既要敢想,做到思想再解放,发扬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的精神,更要敢干,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既要担责,扑下身子、身先士卒,更要担难,勇于破藩篱、涉险滩、啃硬骨头,不能当“太平官”“逍遥官”,特别要在防范化解重大矛盾、重大风险和突出问题上下功夫;既要勤为,要以“钉钉子”“透竹竿”的精神,把一项一项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吹糠见米”,更要善成,要在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确保干一件成一件。

三要进一步总结评估。改革完成的情况如何、效果如何,下一步还有哪些需要再深化等等,都要认真总结、评估。工作中既要全面稳步向前推进改革,也要注意及时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对于行之有效的做法,特别是承担的-些重大试点任务,要抓紧抓实,早出成果;同时,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要深刻反思,找准症结,通透竹竿,少走弯路,二、持续聚焦加力,致力破难题解新题

年初,我们印发了2020年改革工作要点,同时又明确了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等X个重点改革事项。市委改革办已进行了细化责任分解,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抓紧落实。下半年,要重点在五个领域下功夫、求突破。

一是以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区域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国资国企改革等为重点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这是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点,省委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提出了“五个着力”的明确要求,要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坚持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遗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全面清理祝范地方收费目,实施收费项目清单制,继续实行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零收费,更大力度降低企业社保费率,让企业轻装上阵。扩大还贷周转金资金池规模,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加快建设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系统,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二要持续深化自创区、自贸区、高新区制度创新,加快融合发展,强化“三区叠加”效应。抓住国家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创新自主权和支持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新区开展自贸试验区相关改革试点的机遇,积极探索首创性、差异化的改革举措,用好先行先试机遇,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三要坚决完成国资国企改革“四项任务”,打赢国企改革攻坚“扫荡战”。

二是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

推行网上审批和服务,加快市行政服务平台和市政务云平台建设,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市民之家”应进必进。持续开展“减证便民”改革行动,建设完善“互联网+监管”系统,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把服务绩效的评判权交给企业和群众。

三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XX代表团审议时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其中不少内容涉及深化农村改革。市委全会对此作了具体部署,我们要全面落实市委全会各项要求,推动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等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密不可分的各项制度改革落到实处。

四是抓好机构改革后续工作。

一要做好党政机构改革扫尾工作。各单位“三定”规定印发后,内设机构、人员没有到位的,要尽快到位。要把工作重心放在职能转变上,市党政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机构改革到位后各党政部门工作运行情况,特别是涉及多部门整合单位的人员、工作等融合情况进行调研指导,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确保改革不仅产生简单的“物理变化”,更要发生“化学反应”。二要扎实推进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市党政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已对此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各县(市、区)要按照市里明确的改革重点、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确保7月底全面完成改革任务。要把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与贯彻省委、市委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基层公共服务和政务服务、加强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推动乡镇和街道职能转变,推动治理中心下移,努力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要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吃透政策,摸清情况,做细工作,按照市委研究通过的改革方案,依法依规、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以人为本、稳妥推进,确保事业单位改革稳定有序、规范彻底。四要扎实推进行政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有序推进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业五个领域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切实解决好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扰民等问题。

五是抓好民生领域重点改革。

把有利于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重点改革事项放在突出位置,优先抓好落实。要抓紧分区分期启动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市属学校的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市第X人民医院和市精神卫生中心、市第X中医院和市第X中医院整合,新设置的重大民生领域改革专项小组要抓紧建立完善工作机制,选准突破点,发挥职能作用。

三、力戒形式主义,致力完善机制提升实效

深化改革攻坚,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反对和杜绝形式主义,努力在体制机制方面务实探索,拿出实招硬招,确保改有所进、改有实效。

一要从体制机制上着手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的有关要求,把抓改革落实与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坚决防止为改革而改革,不解决问题的“假改革”,好看不中用的“形式主义改革”,群众没有获得感的“官僚主义改革”。要把改革作为从根本上破解形式主义问题的重要办法,完善问责机制、容错机制和激励机制,着力解决干部不敢担当作为问题,把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与优化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等结合起来,不断提升长期抓的耐力、反复抓的韧劲、深入抓的狠劲,确保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二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紧扣中央、省委改革部署,围绕本地本部门的突出问题,弄清楚症结在哪里,原因是什么,制约的关键环节是哪些,吃透上情、下情和市情,学习借鉴外地经验,以“绣花”精神剖析问题、破解难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拉出单子,一项举措、一项举措地明确责任,努力在解决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上取得突破,研究推出一批对XX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改革举措,带动各项改革全面深入推进。

三要改进督察考评机制。认真落实评比工作要求和“四不两直”要求,更加注重对改革的实效评估,转变督察的方式方法,紧盯具体改革事项、紧盯时间节点和责任主体、紧盯问题要害,真正发挥以督察促落实的作用;树牢正确的考评导向,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改革考评的主要依据。

同志们,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永远在路上,让我们始终把稳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各项工作得到很好地落实!

下载把大局意识落实在行政审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把大局意识落实在行政审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