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山走出的经济师(摘自吕梁日报)(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2 13:04: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交城山走出的经济师(摘自吕梁日报)(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交城山走出的经济师(摘自吕梁日报)(范文模版)》。

第一篇:交城山走出的经济师(摘自吕梁日报)(范文模版)

交城山走出的经济师

2012-09-17 09:42来源:吕梁日报

在山西学术界和循环经济研究圈里,折发斌为人所熟知,一来是他成果多,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对山西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着独到的观点。回顾折发斌所走过的道路,就是一个弯弯曲曲、曲曲折折的“勤”字。

折发斌,交城县大营村人,高级经济师、注册评估师,现任山西现代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委员会理事、山西省循环经济促进会常务理事、山西省循环经济促进会特聘专家。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是交城经济起步腾飞的重要时期,时任交城县委书记刘保明提出实施项目牵动战略,打响了交城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项目大会战。要上新项目首先必须对项目有可行性研究评估报告,这个报告是什么样,怎么写,当时县里人谁也不知道,要是请人又得花不少钱,几个准备上新项目的企业犯了愁,当时正在乡企委工作的折发斌毛遂自荐,主动请缨,苦熬几个通宵写出了交城历史上第一个可行性研究报告。省里专家一看大为赞赏。于是发斌的8小时以外从此和可行性报告联系起来。为了不断更新知识,吸取营养,他每年都要购买数以千计的工具和专业书。

这些年来,折发斌以辛勤的劳动,呕心沥血,刻苦专研,先后为县内外数百家企业的数百个项目撰写可行性报告,在付出的同时自身价值也得到了体现。2010年,折发斌在太原正式组建成立了山西省循环经济研究院,研究院成立以来,承担了省政府的大量重要课题研究,包括《循环经济立法研究》、《山西洁净煤产业化前景及对策分析》、《山西省节能灯推广渠道分析研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完成了《山西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十一五”专项规划之一)》、《山西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2008——2010年)》、《山西省“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等循环经济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完成了《清徐县循环经济实施方案》、《晋中市“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晋中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晋煤集团循环经济“十二五”规划及中长期发展蓝图》、贵州路喜工矿股份有限公司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为山西金桃园集团、孝义金岩集团、山西联盛集团、山西峰岩煤焦化集团、大邦蓝天集团、山西路鑫能源集团、山西聚义实业集团、阳泉天元公司、古县利达焦化有限公司、山西永鑫煤焦化有限公司、太古恒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山西海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昌鑫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西金地煤焦有限公司、山西国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的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其中由折发斌亲自起草的《山西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于2012年5月31日,经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

虽然事业有成,但在发斌看来,人生刚刚起步,他踏实做人,认真做事,正以特有的诚朴和大度在锻造人生一个又一个辉煌。(吕继峰)

第二篇:7《交城山》(共)

大姚县金碧小学二年级音乐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七课《交城山》 编号:y21071 主备教师:祁丽萍 上课教师: 备课组长签名:

教学目标:

1、学唱山西民歌《交城山》,能用语言表达对这两首不同风格民歌的感受,并学着用do、re、mi、sol、la五个音哼唱成短曲。

2、能用语言表达对不同风格民歌的感受,并学着用do、re、mi、sol、la五个音哼唱成短曲。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流畅地演唱歌曲。教具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师介绍歌曲。《交城山》是一首山西民歌,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向往。

2、说说你以前听过的民歌。

3、听歌曲《交城山》。

二、明确学习目标:

1、学唱山西民歌《交城山》,能用语言表达对不同风格民歌的感受,并学着用do、re、mi、sol、la五个音哼唱成短曲。

2、能用语言表达对不同风格民歌的感受,并学着用do、re、mi、sol、la五个音哼唱成短曲。

三、歌曲教学

1、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2、请同学们随着音乐边唱边做一些基本动作。

3、学唱歌曲旋律

(1)老师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视唱歌谱。(2)随琴声唱一唱歌谱。

(3)分组自学歌谱,教师巡视指导。(4)随琴声齐唱歌谱。

4、学唱歌词

(1)老师用琴分句弹奏歌谱,学生随琴唱词。(2)让学生分组学唱歌词。

(3)指名学生演唱,检查学生学唱情况。

(4)老师给予指正,并教唱歌词。

四、编创、与实践活动 歌曲表演

1、请学生自己设计动作。

2、老师带领学生表演。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唱了山西民歌《交城山》,希望大家能够在以后的音乐课中感受更多不同风格的民歌。

六、反思: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新课程对歌唱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和学生一起探索、共同发展。因此在本课中,让学生走进西部、了解山西省位于中国西部,地处黄土高原,这一带有着独特的民间音乐风格,不论是喜、怒、哀、乐哪种情感,都有西部劳动人民抒发它们的歌声,她是黄土地的母语,更是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在课中,我将民歌以“歌、舞、乐”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在听、唱、奏、跳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中,了解山西的风土人情及灿烂文化,感受、体验山西民间音乐的独特风格特点、韵味及其内涵的情感和精神,使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活动中得到升华,从而体现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成为提高孩子们学习兴趣的一种自觉动力。在教学中,我注意诱发孩子们的兴趣,将情境教学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第三篇:振奋精神(呼伦贝尔2012经济会讲话,摘自呼伦贝尔日报)

振奋精神 转变作风

努力开创美丽发展 科学崛起 共享繁荣新局面

--在中共呼伦贝尔市三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1月8日)

罗志虎

同志们:

这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总结2011年工作,研究和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以撤盟设市十周年为新起点,振奋精神,转变作风,努力开创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新局面。

一、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和撤盟设市十年的基本经验

2011年,我们面对新老交替党委换届,面对承办好几个全国性重要会议,面对“十二五”第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全市上下凝心聚力,负重奋进,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妥善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顺利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140亿元,增长22.3%(现价);地方财政总收入实际完成114.4亿元,增长22.7%;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774亿元,增长27.3%;城乡居民收入预计完成17380元和7554元,分别增长17%和20%。全市进一步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崭新局面。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进一步调整完善发展思路。我们集中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认真审视市情,客观分析形势,在去年2月份召开的市委二届十六次全委会上,结合谋划“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的发展战略,确定了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五个指标确保翻番增长,将呼伦贝尔打造成为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国家大型优势特色产业基地、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国际原生态多民俗旅游胜地、边疆民族和谐幸福家园的奋斗目标。在9月份召开的市第三次党代会上,将这一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通过党代会报告的形式,正式确定为全市未来五年发展的行动纲领。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思路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呼伦贝尔实际的,与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科学发展、富民强区”主题高度一致、高度吻合,与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得到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同。

二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以项目建设为引擎,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实施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68个,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0亿元,增长24%,增速连续八个月列全区第一位。煤炭产能新增1000万吨,达到8000万吨;电力装机新增120万千瓦,达到770万千瓦;煤化工新增产能100万吨,达到120万吨甲醇当量。完成海拉尔周边工业园区、产业基地的整合,理顺了管理体制,解决了功能定位不明确、制约长远发展的问题。呼伦贝尔经济开发区、岭东工业园区和华能呼伦贝尔能源公司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农牧业获得好收成,粮食产量达到105亿斤,牧业牲畜头数达到1652万头只,再创历史新高。旅游业发展迅猛,全年接待游客达到1165万人次,呼伦贝尔民族文化园、白音哈达草原景区、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蒙兀室韦民族文化园等重点景区建设扎实推进。对外贸易走出低迷,克服进口原油取消所形成的缺口压力,实现了全市口岸货运量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双增长。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在俄罗斯设立境外工业园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大兴安岭林区二期天保工程启动实施,木材采伐量缩减54%。继续开展沙区综合治理大会战,治理沙化草原109万亩。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呼伦贝尔中心城新区河东部分全面启动,满洲里、扎兰屯、牙克石等城市新区建设全面推进。全市房屋建筑规模空前,面积突破1000万平方米,增长54%。发展条件显著改善,绥满国道主干线、海拉尔—杜拉尔等高等级公路部分路段竣工通车,阿扎铁路加快建设,根河通用机场投入运营,发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三是民生状况得到新改善,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采取了一系列力度比较大的增收措施,使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津补贴人均增加9720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提高2532元,增长幅度前所未有。认真研究解决物价上涨给低收入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困难,市本级财政一次性拿出9000万元,发放了10万户城市低保家庭一次性取暖补贴,提高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五保户集中供养、城乡医疗救助、高龄老人生活补贴等保障标准,确保困难群众能够温暖过新春、度寒冬。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新增城镇就业3.2万人。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累计开工3.4万套,开工率达到106%。市委、政府围绕就业、增收、社保、住房等各项民生事业,组织实施了10件实事和23项公共公益工程,呼伦贝尔爱心家园1075户老年公寓和市体育馆建设工程顺利封顶,海拉尔火车站改造工程基本竣工,艺术馆、科技馆、城市规划展览馆建设加快,1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四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日益增强,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民族教育水平全面提升,校安工程竣工面积和资金到位率居全区前列,呼伦贝尔学院本科达标通过初步验收。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加大,原生态歌舞剧《呼伦贝尔大雪原》、《敖鲁古雅》亮相首都文艺舞台,市中心文化区建设进展顺利。基本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迈出坚实步伐,牧区“健康保障小药箱”和农区“四帮一”医疗卫生惠民工程全面推开。人口和计划生育、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

五是积极推进和谐呼伦贝尔建设,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切实加大信访工作力度,深入化解社会矛盾,解决了一批多年积累的信访疑难案件,全市信访总量下降三分之一。市委不断加强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出台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意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创新工作机制,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人民政协职能,重视民主党派工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实施意见,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积极支持各少数民族加快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进步。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加强,市本级和满洲里再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六是以党委换届为契机,调整充实了各级领导班子。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市委成立组织领导和推进检查机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切实加强对三级党委换届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精心指导,围绕“形成一个好报告、选出一个好班子”两件大事,严肃换届纪律,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选举环境,平稳、有序、健康地完成了三级地方党委换届。结合做好换届工作,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加大干部交流力度,积极疏通干部出口,切实扩大民主,充分尊重基层意见,严格任前考核,完善干部选用机制,在保证干部能力素质标准的前提下,兼顾结构和功能的双重需要,使人事安排更加公平、公正,干部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各级领导班子结构更加优化,整体功能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的活力显著增强。

2001年10月1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呼伦贝尔盟,设立地级呼伦贝尔市,实行市管县行政管理体制。2002年3月25日至31日,先后召开呼伦贝尔市首次党代会和首届一次人代会、政协会,在政权体制上实现了由自治区派出机构向一级实体政权的转变,掀开了呼伦贝尔发展的历史新篇章。十年来,历届市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锐意进取,务实苦干,开创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倍,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19.0︰44.6︰36.4,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9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2.3倍和3.2倍。呼伦贝尔实现了经济结构由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巨大跨越,实现了生态环境由比较脆弱向明显改善的巨大跨越,实现了基础设施由严重滞后向全面提升的巨大跨越,实现了人民生活由基本温饱向更加宽裕的巨大跨越。今天的呼伦贝尔,已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十年的奋斗历程,为呼伦贝尔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年积累的精神财富,为我们继往开来提供了有益启示:一是必须坚持从呼伦贝尔的特殊市情出发,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积极探索符合呼伦贝尔实际的美丽发展路子。二是必须充分发挥撤盟设市的体制优势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围绕大事难事攻坚克难,着力解决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三是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善于抓住用好各种战略机遇,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矛盾。四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完善发展机制,通过开放促进要素集聚,进一步扩大发展空间,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五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六是必须坚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些经验弥足珍贵,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长期坚持。

二、当前形势和今年主要经济工作任务

目前,国际国内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下行和通胀压力加大,宏观经济政策面临诸多两难选择。同时,我市产业层次较低,农牧业基础薄弱,服务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主要靠工业支撑和投资拉动,市域经济的外向度不高,整体抗风险能力不强。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格存在很大变数,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增加,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有可能对我市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但是,继续保持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我们也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从外部环境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坚持扩大内需的发展战略,为我们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和稳定市场需求;新一轮产业北上西移,有利于我们积极承接先进生产力转移。从我市情况来看,市第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全市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市经济以国内需求拉动为主,市场主要在国内,受国际市场影响相对较小;我市拥有的多重叠加的重大政策支持和良好发展机遇,将对经济发展发挥强大支持作用;我市三年来20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入,积聚了巨大发展能量和后劲,将有力推动全市经济发展。

总的看,尽管当前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素增多,但我市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有利条件依然存在,活力动力依然强劲。只要我们善于运用这些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完全可以继续抓住大有作为的综合机遇期,把我市的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市第三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发展不足这个主要矛盾,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大区域产业布局调整和工业园区、农垦企业、文化旅游产业整合力度,以“五区”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保持经济强劲发展势头,坚持党要管党,加强干部培训教育,切实转变各级各部门纪律作风,促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明显好转,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推进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的优异成绩迎接撤盟设市十周年和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关于今年全市的经济工作,我着重强调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继续保持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结合我市发展基础和发展趋势,并与“十二五”规划目标紧密衔接,市委、政府确定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7%和15%,主要约束性指标达到自治区要求。确定这样的预期目标,是立足呼伦贝尔实际作出的。我市是欠发达地区,历史欠账多,发展不足,只有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才能缩小同先进地区的差距。从经济总量来看,我市去年地区生产总值跨过了千亿元大关,西部的呼包鄂早在2007年就实现了这样的跨越,东部的通辽和赤峰在2010年也已迈过了这一台阶,这五个盟市已经和我市拉开了1到4年的发展差距。从财政收入来看,鄂尔多斯已达到800亿元,呼和浩特和包头已接近300亿元,通辽、赤峰已分别超出我们7亿元和6亿元,而紧随其后的锡盟与我们越来越接近,只有10多亿的差距。从“十二五”的预期发展目标来看,全区各盟市都制定了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实现翻番增长的积极目标,如果我们稍有懈怠,就有被后发地区赶超的危险,对我们形成了“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的巨大压力。

我们一定要看到,保持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不仅关系目标实现,更关系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期的又好又快发展。呼伦贝尔经济起飞时间不长,发展基础不够稳固,经济增长一旦下滑,遏止和扭转起来将十分困难。面对今年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要坚决防止下滑拐点的出现,全力以赴保增长、促发展。现在,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基本配备到位,在新的起点上,新一届领导班子应该肩负新的历史重任,新班子应有新气象,新班子应有新作为。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以积极进取的决心和行动,迎难而上,攻坚奋进,咬定目标不放松,加快发展不动摇,确保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并且力争完成得更好一些。

(二)认真贯彻好国务院《意见》,把项目建设放在首位。项目是经济的支撑,是发展的命脉。抓经济必须要先抓项目,没有项目的支撑,发展经济将无从谈起。我们要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的总要求,把项目建设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第一位,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首要工作任务,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领域,专指呼伦贝尔的就有18处,许多我们多年来想办的重大事项都有明确支持意见,是我市发展的重大机遇。我们要以贯彻《意见》为切入点,抓住关系全局的重点难点问题,确定好一批重点产业项目、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重点城市建设项目、重点社会事业项目、重点民生项目,做到投产一批、建设一批、开工一批、争取一批、谋划一批。要突出重点,抓好神华褐煤提质精炼多联产、外送山东电源、中金集团10万吨铜冶炼等牵动力大、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要实行“一个重大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跟踪机制,使项目尽快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要把项目建设作为检验干部领导能力和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准,围绕项目审批、用地、环评、融资等关键环节,以一种锲而不舍、勇往直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敢于直面困难,勇于担当责任,加大争跑和攻坚力度,切实突破一些制约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成功率。

(三)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要树立起依托资源但不依赖资源的观念,紧紧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时机,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和打造强势支柱产业,加快形成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要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我市地下资源丰富和煤水组合条件好的优势,努力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要把煤水组合作为突破口,确保莫旗“3052”项目、华电1200万吨褐煤多联产等一批新型煤化工项目开工建设,积极启动山东能源、枣庄矿业各1000万吨褐煤提质项目。要积极推进外送电源基地项目,开工建设莫旗2×35万千瓦热电项目,同步推进外送通道建设。加快海北500千伏变电站建设进度,开工建设扎兰屯500千伏变电站项目,完善市域电网输送能力。要积极推进阿荣旗蒙西集团石灰岩系列深加工项目,带动建材产业升级。要积极整合境内外资源,发展有色金属产业,实施一批采选冶炼项目,确保云南驰宏20万吨有色金属冶炼等项目投产。

要发展壮大非资源型产业。充分发挥玉米、马铃薯等资源优势,培育壮大生物制药产业,实现北方药业二期项目投产、三期项目开工,确保鸿洋药业年内建成投产,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亚洲最大的抗生素原药生产基地。要积极承接一批有技术含量的装备制造业,开工山东枣庄投资30亿元的重型装备项目,加快发展运输、矿山、化工、冶金、农牧业机械和风电、输变电设备等成长性行业,提升工业整体水平。

要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以海、大农垦集团整合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全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航空母舰,带动引领我市现代农牧业的发展。积极引进域外知名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强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乳品、牛羊、生猪、大鹅、马铃薯、玉米、大豆、小麦等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大幅提高农牧业产业化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60%以上。

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充分发挥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示范作用,加强口岸物流设施建设,加大进口落地加工园区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带动全市其他口岸加快发展。要以推进俄罗斯别列佐夫铁矿、蒙古国乌兰铅锌矿等境外资源开采为依托,加快室韦、黑山头、额布都格、阿日哈沙特等中俄、中蒙跨境合作园区建设,在承接产业转移、开发利用俄蒙资源、开拓俄蒙市场上有更大的作为。

(四)全面加强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发展条件,是我市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坚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尽快突破生态和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努力提高发展保障能力。

生态环境是呼伦贝尔最大的基础,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始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保护生态的核心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实现双赢,不发展美丽也保不住。要处理好发展工业和保护生态的关系,坚持工业项目向园区集聚,加强资源开发的科学规划和依法保护,切实解决好产业布局问题。要处理好发展农牧林业和保护生态的关系,切实减轻传统农牧林业对生态的影响,推动种植业向水资源条件较好地区集中,严格执行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再治理沙化草原100万亩,实施好二期天保工程和大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转型规划,继续调减木材采伐量,设立生态无人区。要处理好城镇建设和保护生态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和特色城镇,高水平建设好几个重点城市新区,推进人口、产业、服务综合跟进,增强城市对周边地区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构建多极支撑的生态型城镇体系。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日益突出,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首先要缩小基础设施的差距。我们要有序推进“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水利、公路、铁路、电网、市政、农村牧区和通勤机场群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保障。要全力推进“双百亿”工程,建立园区整合运行新机制,进一步提高园区的承载力和集聚力。

(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衡量经济结构状况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提高物流、旅游、金融等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层次。

要积极发展旅游业。加快建设呼伦贝尔民族文化园、蒙兀室韦民族文化园和呼伦湖、柴河、尼尔基湖等重点景区景点,大力发展中俄、中蒙边境旅游和跨境旅游,加强旅游大交通网络建设,提高宾馆饭店的接待能力,搞好旅游市场的监管,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打造冬季旅游品牌,做好冰雪旅游文章。要整合市域内的旅游资源,组建呼伦贝尔旅业集团,争取早日上市。要打造好满洲里-海拉尔-阿尔山沿线旅游景区,形成优势互补、客源互通、市场共享的精品旅游线路。

要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利用对外毗邻俄蒙、对内联结东北的优势,围绕大宗产品流通,大力发展物流业。要抓紧制定和完善我市“十二五”商贸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积极引进实力强、知名度高的大型物流企业入驻,新建一批大型物流园区,加快推进呼伦贝尔的口岸国际物流带、滨洲干线物流带和岭东、岭上、岭西物流园区建设步伐,努力将我市物流产业发展成为高端的现代服务业。

要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优化金融环境,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种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进一步推进保险、证券业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做实做强政府投融资平台,着力扩大信贷规模,提高金融信贷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三、切实把改善民生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当前,我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还比较滞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还不高,收入差距还比较大,目前仍有29万城乡低保人员,32万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少数民族特别是“三少”民族群众生产条件还比较差,生活贫困面还比较大。推进共享繁荣是“十二五”时期最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更加主动地做好民生工作,多出实招、多办实事,真正把富民优先落到实处。

一是要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一定要紧紧抓住就业这个根本,充分挖掘企业吸纳就业的潜力,大力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动员企业更多吸纳就业。充分发挥政府开发就业岗位的作用,切实保障政府投资项目优先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开发更多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困难群众就业。去年我市农牧民收入基数较高,实现今年增收15%的目标任务艰巨。促进农牧民增收必须多措并举,要大力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促进经营性收入稳定增长。要推动农牧民转移就业,进一步提高工资性收入。要严格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保障政策性收入稳定增长。要大力发展林区经济,提高林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全面理顺林区社会保障体系,使低收入群体得到基本保障。要加大“三少”民族帮扶力度,做好自治区厅局对口帮扶的对接服务工作,不断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努力改善“三少”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要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建设步伐。我市计划今年完成民生和社会建设领域各项投资185亿元,主要用于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科技事业发展投入,努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继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全面做好新时期人口工作。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低收入群众帮扶救助力度。继续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一步规范管理,解决好中低收入群众住房难问题。

三是要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把文化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建设民族文化强市。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内容上抓通俗化、大众化,教育上抓分类施教、全民普及,努力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要以打造文化精品为重点,打响一批演艺文化品牌,打造一批节庆、旅游、会展等赛事品牌。进一步加强农村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搞好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进一步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四是要全力打好新阶段扶贫攻坚战。我市目前还有2个国家级、4个自治区级贫困旗市、311个贫困嘎查村,让贫困人口实现共享繁荣,还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市委、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把扶贫开发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贫困问题,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想方设法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扶贫攻坚,力争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使全市32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五是要继续为各族群众办好实事。要采取实实在在的举措,把改善民生落实到真金白银上,落实到各族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保障和改善民生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需要办的事很多,我们的财力有限,一定要集中财力办大事。市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研究,对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民生问题,在条件成熟时,实实在在地办上几件,逐步推动一些难点问题的解决。

四、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大,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党政“一把手”,都要始终牢记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时刻绷紧维护社会稳定这根弦,更好地肩负起维护边疆稳定的重大政治责任。

(一)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深入开展平安呼伦贝尔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增强各族群众的安全感。要切实加强群众信访工作,坚持大接访、领导包案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切实化解一批历史遗留的信访积案。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要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其正面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要倍加珍惜呼伦贝尔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要用足用好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深入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加大对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坚持节俭、适度、隆重、热烈的原则,举办好庆祝呼伦贝尔撤盟设市十周年暨全市第三届那达慕大会。

(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积极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人民政协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民主党派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广泛联系群众的工作优势,最大限度地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投身呼伦贝尔建设。召开我市第二轮的首届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组织开展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全面推进依法治市进程,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提高全社会法治化水平。

(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从明确管理机构、完善工作制度、强化工作措施、加大投入等方面入手,积极谋划旗市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试点,着力构建符合呼伦贝尔实际的社会管理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强化苏木乡镇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发挥城乡社区社会管理服务作用,增强社会管理服务能力。要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生产整治的长效机制,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食品药品、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认真做好森林草原城镇防火工作。健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联合行动机制,提高应急管理和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

五、切实转变各级各部门纪律作风

严明的纪律、畅通的政令、优良的作风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取得事业成功的法宝。应该说,近些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的作风总体是好的,特别是通过去年的集中换届,各级领导班子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在一些地区、一些部门和一些干部身上,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最近,市委办公厅组织了一个干部现状调查,汇总结果显示,在纪律作风方面还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存在思想不纯的问题。有的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工作热情不高,精神萎靡不振,个人名利至上,考虑事业的时候少,考虑个人的时候多。二是存在着纪律不严的问题。有的干部置组织纪律于不顾,我行我素,自由散漫,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令不通。三是存在作风不实的问题。有的干部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说的多、做的少,虚的多、实的少,安排的多、落实的少。四是存在着从政不廉的问题。有的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差,将部门利益权力化,没有好处不办事,有了好处乱办事,甚至公然索贿受赂。有的干部八小时之外热衷于灯红酒绿,参与庸俗低级趣味的活动,群众反响很大。

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个别部门、个别干部身上,但性质严重,影响很坏,如不及时解决,小则影响干部的成长进步,大则影响我们事业的发展。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坚决摒弃和严肃整治。市委决定,将今年确定为“转变作风年”,全面开展一次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纪律严明、和谐高效的机关工作环境,推动各项工作上档次、上水平,为全面深入落实市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提供有力的纪律和作风保证。

第一,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按照重在教育提高干部、重在解决突出问题、重在推动各项工作的要求,制定并实施好工作方案。教育整顿活动大体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组织动员阶段,召开动员大会,进行组织动员,为活动深入开展奠定强有力的思想基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第二阶段为自查整改阶段,通过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公开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查找机关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和制度缺失等深层次原因,进行相应整改;第三阶段为总结验收阶段。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利于转变纪律作风的制度体系。活动结束时,市里要组织验收工作,组织群众对各单位进行民主测评,成效不明显的单位予以严肃处理。

第二,建立行之有效的规范制度。各级各部门要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创新和完善,努力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制度体系,形成靠制度管事、管人的良性运行机制。要健全和完善机关重大事项议事、决策制度,党内情况通报、重大决策事项报告等相关制度,实现重大事项决策与实施的公开透明和民主监督。要建立健全有关规范施政行为、执法行为、服务行为的相关制度,健全和完善能够有效抑制和消除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等不良现象与行为的相关制度,实现对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要建立述勤述廉述职制度,促进干部德能勤绩廉全面进步,确保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履好职、办好事、走好路。要健全和完善有关文明办公、文明执法、文明施政等日常管理制度,保证机关良好工作形象和正常工作秩序。

第三,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自觉带头。各级各部门的主要领导要以守土有责的情怀,亲自抓活动的开展,确保活动取得明显成效。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作表率,要求广大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要求基层做到的、领导机关要首先做到,要求领导班子做到的、“一把手”要首先做到,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良好局面。

第四,要把抓落实作为衡量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志。纪律作风转变的如何,要看最终结果,要用结果来说话。全市上下要坚持转变作风和推动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凡是市里安排部署的工作,都要形成工作方案,制定有效措施,一个一个地推进,一项一项地落实,确保件件落到实处。要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精简领导讲话和会议材料,真正使广大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入抓落实中。要强化目标责任制,每一项重点工作都要有布置、有督促、有检查,对照指标要结果。通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确保转变作风和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取得新成果。

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市委决定,在今年第二季度,召开全市党建工作会议,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分析当前面临形势,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党建工作,切实提高全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要以务实举措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北疆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认真搞好北疆基层党建长廊建设。要以百万农牧民创业先导团为载体,加强农村牧区带头人队伍建设,突出党性教育,激发农村牧区党员的内生动力。深入推进以“百村示范、百村攻坚”为主要内容的“双百工程”,及时整顿软弱涣散嘎查村党组织,夯实党在农村牧区的执政基础。优化街道社区党组织设置,创新工作方式,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提供服务。全面加强机关、学校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强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改善基层工作条件。

二要以过硬举措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今年上半年,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拟定详尽的工作方案,集中一段时间,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活动,重点解决理想信念不坚定、党性观念不强、宗旨意识淡薄以及执政本领不适应等问题。在培训内容上,结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调整和完善课程内容,把党性修养、大局意识、宗旨意识、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转化为培训内容。在培训方式上,要把专题讲授与交流研讨、理论学习与实地考察结合起来,通过采取聘请领导干部、熟悉呼伦贝尔情况学者和域外专家来授课等方式,积极探索开展案例式、研讨式等互动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运用培训资源上,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利用各种培训资源,请进来教学,走出去培训,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在培训成果运用上,坚持考学制度,提高干部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进一步检验干部的学习成果,并把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三要以得力举措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具有呼伦贝尔特色惩防体系建设,综合运用考察考核、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巡视审计、责任追究、查办案件、警示教育等手段,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权力制约,健全机制,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坚决防止上了一批项目、倒下一批干部的现象发生。建设繁荣和谐幸福的呼伦贝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振兴,凝结着全市各族人民的热切期盼。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艰苦奋斗特别是撤盟设市十年以来的努力拼搏,呼伦贝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这个美好的前景已不再遥远,将通过我们的接力奋斗去实现。我们一定要肩负起历史重任,深入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忽悠,坚定不移地把我市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我们坚信,再经过十年的顽强奋斗,到呼伦贝尔撤盟设市二十周年时,一个经济成长性好、区域带动能力强、可持续发展水平高、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呼伦贝尔,必将崛起在祖国北疆。

让我们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扎实工作,为实现呼伦贝尔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而努力奋斗!

中共呼伦贝尔市三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

召开

罗志虎 张利平发表重要讲话 王玉成主持

本报讯(记者孙丽 思奇)1月8日,中共呼伦贝尔市三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在海拉尔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主要工作和撤盟设市10年来的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了今年全市工作任务。

罗志虎、张利平出席并讲话,王玉成主持,孙震、斯琴、赵立华、孟松林、白志远、张毅、郑俊、王伟、张玉军、韩宪军、韩军等出席。

会议指出,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凝心聚力,负重奋进,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妥善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顺利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140亿元,增长22.3%;地方财政总收入实际完成114.4亿元,增长22.7%;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774亿元,增长27.3%;城乡居民收入预计完成17830元和7554元,分别增长17%和20%,进一步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崭新局面。

会议认为,尽管当前国际国内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素增多,但我市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有利条件依然存在,活力动力依然强劲。只要我们善于运用这些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完全可以继续把我市的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会议强调,今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市第三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发展不足这个主要矛盾,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大区域产业布局调整和工作园区、农垦企业、文化旅游产业整合力度,以“五区”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保持经济强劲发展势头,坚持党要管党,加强干部培训教育,切实转变各级各部门纪律作风,促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明显好转,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推进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的优异成绩迎接撤盟设市10周年和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7%和15%,主要约束性指标达到自治区要求。

会议要求,要按照保持经济强劲发展势头为总基调,全力做好今年全市经济工作。要认真贯彻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把项目建设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切实把项目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要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非资源型产业,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要全面加强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水利、公路、铁路、电网、市政、农村牧区和通勤机场群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力推进“双百亿”工程,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保障;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切实提高物流、旅游、金融等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层次。

会议指出,切实把改善民生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建设步伐,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力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继续为各族群众办好实事;要继续加强民族团结,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切实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强调,要切实转变各级各部门纪律作风,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纪律严明、和谐高效的机关工作环境,推动各项工作上档次、上水平,为全面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提供有力的纪律和作风保证。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务实举措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过硬举措加强干部培训教育,以得力举措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全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会议指出,完成今年经济任务要重点围绕“项目、投资和结构调整”加大工作力度。农牧业方面,要继续抓好沙区综合治理,高质量完成100万亩沙区综合治理任务,调整种植业产业结构,用工业思维谋划农牧业,强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和水利建设;工业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以“双百亿工程”为统领,实施市本级工业重点项目92个,当年完成投资4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25亿元,同比增长23%;服务业方面,要加快推进旅游业和物流业发展,同时推进文化同旅游结合;城市建设方面,要抓好新区建设,城市公共公益事业和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做好公路、铁路、通用机场群、水利、电网和工业园区等方面的建设。

会议强调,抓经济发展就是要谋划项目、做好项目建设。工作中,要切实改善抓经济发展的方法,要在国家出台的《意见》、产业链条和产业配套、优势特色产业、民生需求、国家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中找准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资源,盘活存量,搭建融资平台、上市平台和担保平台,确保项目落地,并使项目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切实把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力量凝聚到今年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对照会议精神,认真审视和梳理各项工作,找准切入点和突破点,做到底数清楚,思路清晰,任务明确,早部署、快起步,全力抓好各项工作。市委委员和候补委员出席会议,部分自治区党代表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列席会议。

第四篇:二年级上册交城山音乐教案

第 七 课 第一课时 交城山

教学目标:

学唱山西民歌《交城山》,感受歌曲的结构、速度、情绪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欣赏河北民歌《回娘家》,感受不同地方的民歌风格。听《回娘家》,了解河北民歌的特点。⑴听歌曲,了解歌词大意。

⑵简单介绍河北的风土人情,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⑶再听歌曲,感受歌曲的结构、速度、情绪。

二、学唱两首民歌。

1、学唱甘肃民歌《刮地风》。⑴了解甘肃的风土人情和其民歌。⑵学唱歌曲。

2、学唱山西民歌《交城山》,了解地方,学唱歌曲。

三、分别演唱两首民歌,作比较,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格。

1、作对比。

2、表演唱。

第二课时 跳竹竿

教学内容:

集体舞《跳竹竿》 教学目标:

1、学会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跳竹竿》,并能主动地参与集体舞表演。

2、在柯达伊手势的帮助下能较为准确地视唱曲谱。

3、在参与音乐活动过程中感受四分音符节拍动律。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

2、集体舞教学 教学难点:

竹竿舞基本舞步 教学准备:

花皮筋若干、堂鼓 教学过程:

一、“击鼓”游戏

1、教师敲击鼓面和鼓边,学生用声势动和模仿

敲击鼓边 —— 拍腿

敲击鼓皮 —— 击掌

2、有节奏有规律地演奏鼓和声势动作表现。

3、在音乐《跳竹竿》中有节奏有规律地演奏鼓和声势动作表现。(可以集体也可以分组)

二、游戏“跳皮筋”

1、学生自由展示跳皮筋的方法。

2、教师随乐跳皮筋

3、师生合作跳皮筋 1)、学生学习拉皮筋的动作:

动作要求:两位同学面对面拉好两根皮筋(皮筋两头绑上串铃),动作和刚才的击鼓、声势动作相似,随着节奏进行“开”与“合”。

开 合 节奏要求如下:

2、老师和学生来进行互动跳皮筋 1)、一位老师和两位学生 2)、一位老师和四位学生 3)、四位学生和四位学生合作跳

3、在音乐中一位老师和四位学生进行跳皮筋的游戏。1)、一位老师和四位学生合作跳皮筋

思考一:老师在音乐中往返了几次?(四次)

参与一: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在最后两步时击掌。X X 2)、四位学生和四位学生合作跳皮筋

思考二:音乐结束时有几位同学跳过了皮筋(四位)

参与二:请同学和老师一起在最后两步时吆喝起来!“哟 哟” 3)、互换位置互换角色玩 4)、思考三:有谁能告诉大家,这首欢快的乐曲分为了几个乐句?

(四个乐句)

三、曲谱教学

1、“猜猜看”—— 听句尾音

教师演唱曲谱,句尾音用柯达伊手势代替,请同学们根据手势猜音符。第一步:听教师演唱曲谱,看教师手势,学生心里跟唱句尾音。

第二步:学生听教师演唱曲谱,轻声跟唱句尾音(并能同时用柯达伊手势表现)

2、“找找看”——听相同乐句

教师演唱曲谱(边唱边将小节标序),请学生边听边找出相同的小节(给相同的小节贴上相同的标志)

第一步:听一听

思考:请你边听边用小耳朵找一找有没有相同的小节? 第二步:找一找

请你将图标贴到你认为相同的小节里面。第三步:唱一唱

(出示曲谱校正答案)请你跟着音乐一起来唱一唱这些相同的地方。

3、视唱全曲

四、歌曲教学

1、听歌词 1)、第一遍

思考:歌曲中到了海南的两年最有名的景点你听出来了吗?(五指山、万泉河)

2)、第二遍

思考:海南人是怎样称呼男孩和女孩的?(阿哥、阿妹)3)、第三遍

思考:阿哥阿妹跳呀唱呀心情怎么样?(乐开怀)

2、跟唱全曲

3、难点解决

A:对唱得不好的乐句进行辅导与纠正。B:对学生的演唱方法进行指导:如轻声演唱等

4、歌唱提升

在句尾加入吆喝声,掌声„„

五、集体舞表演

1、4X4搭配演示

2、自由练习

3、分组展示

六、相关知识拓展

1、海南的地理位置

2、海南的竹竿舞

第五篇:二年级上册新教材第七课《交城山》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新版教材第七课教学设计:《交城山》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交城山》,能把歌曲唱出山西民歌的韵味。

2、能掌握5、6两个音的柯尔文手势,初步感受山西民歌的调式特色。

3、能通过表情、肢体动作表现《交城山》的音乐形象。教学难点:

“57 23”、“51 76”两小节音准的掌握。教学重点:

唱出山西民歌高亢、嘹亮、亲切的韵味。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说几句山西方言,让学生初步体会山西方言的魅力)

二、初步感受山西民歌的韵味。(聆听两遍)

1、(放石占明用山西方言演唱的歌曲《交城山交城水》,初步感受山西民歌韵味)

师:这首歌曲就是用山西方言演唱的,你或许听不懂,但你能知道他演唱有什么特点,演唱的内容是什么? 生:他的歌声特别嘹亮、高亢.....师:他的家乡特别美,他在舞台上在用歌声赞美他家乡(交城)的美。那交城的到底美在哪儿。

2、(听老师声情并茂的演唱《交城山》,再次感受山西民歌的韵味)师:交城到底美在哪儿?

生:(学生从歌词中找到答案)山美、水美、新娘子美......师:交城是山西的一个小县城,那里虽然没有耸立的高楼大厦,但是风景如画,特别美。

(同时展示山西或交城的图片)

二、用歌声与肢体体会山西民歌的韵味

1、唱乐谱

(先指导学生认识每一小节第一个音5、6,然后教师边唱乐谱边指挥,学生演唱每小节第一个音,感受山西歌曲的调式特色)

2、唱歌词

(跟琴一次,同时发现演唱中的问题)问题一: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用右手扬起来体会高山,体会歌曲的相对高音区,用左手低下来划水体会水流,体会相对低音区。同时强调啥“山”字与“水”字,把这两个字要甩出来唱。

问题二:“57 23”“51 76”的音准,通过柯尔文手势的高低去掌握,教师通过钢琴或自唱带领学生演唱乐谱两遍。

问题三:最后一个“美”字,倚音增加音乐的美感,可以指导学生用身体语言体会歌曲美感,或者教师演唱两种“美”字,让学生对比感受。

3、师生合作演唱

(可以说本首歌曲的韵味主要集中在三处,学生唱“山来”、“水”、“美”、“大山里”......,教师演唱其他的部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学生完整演唱

(加上本节课学的动作去辅助演唱,学生更能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ppt,展示图片,让学生感受自己是站在空旷的山野唱歌,想要用美妙的歌声与情感打动别人)

(另,可选1——2个节奏感强的同学歌曲伴奏,营造更丰富的音响氛围)

三、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这首山西民歌《交城山》,你们觉得山西民歌美吗? 生:美.师:如果你有时间的话,你可以自己去了解更多的山西民歌,下节课可以在课堂上跟同学们交流。

下载交城山走出的经济师(摘自吕梁日报)(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交城山走出的经济师(摘自吕梁日报)(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