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1010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_国发〔2010〕31号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
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0〕31号2010年10月10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经过多年努力,特别是1998年以来,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大江大河干流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形成,防御洪水能力明显增强。但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滞后,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大部地区先后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引发部分中小河流漫堤溃堤、一些中小水库出险和局部山洪地质灾害,特别是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充分暴露出防洪减灾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现就进一步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等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治、依法防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落实责任的原则,在继续加快大江大河治理的同时,以防洪薄弱地区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为重点,以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核心内容,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为主要手段,以地方人民政府为实施主体,中央部门加大指导协调和资金支持力度,力争用5年时间,使防洪减灾体系薄弱环节的突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防御洪涝和山洪地质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易灾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防灾减灾长效机制更加完善。
二、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
(二)加大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力度。统筹协调上下游、干支流、区域和流域的关系,优先治理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河流及河段。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有防洪任务的重点中小河流(包括大江大河支流、独流入海河流和内陆河流)治理,使治理河段基本达到国家确定的防洪标准。要按照流域防洪规划和有关规程规范,合理确定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治理范围和建设规模。针对中小河流的不同情况,科学设防、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采取加高加固和新建堤防、河道疏浚、河势控制、护岸护坡等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工程建设。要尊重自然规律,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兼顾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需要,尽量保持河道自然形态,促进人水和谐。
(三)加快中小水库除险加固。继续巩固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快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恢复防洪库容,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到2012年底前,完成小(1)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到2013年底前,基本完成坝高10米以上且库容20万立方米以上的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到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其余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对于未纳入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和近年来新出现的大中型病险水库,加快推进除险加固工作。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确认病险水库和明确除险加固标准,加快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对于老化失修严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影响防洪安全的大中型病险水闸,也要在安全鉴定、完善规划的基础上,统筹安排除险加固。对部分或基本丧失功能且除险加固技术不可行、经济不合理的水库和水闸,可按规定降低等级或报废。
(四)加强洞庭湖、鄱阳湖重点圩垸整治。力争用5年时间,按照相关规划基本完成洞庭湖、鄱阳湖重点蓄滞洪区围堤加固和安全建设,合理安排居民迁建,建成较为完备的防洪工程体系和有效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中小洪水不受灾、大洪水少受灾、特大洪水有计划分洪”的目标。其他大江大河的蓄滞洪区也要按照规划加快建设。
(五)完善防洪非工程措施。气象部门要在洪水易发地区,加密布设局地天气雷达站和自动气象站,完善暴雨实时监测预报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水利部门要加强水文测站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监控河流汛情,提高水文监测和预报精度;完善中小水库防汛报警通信系统,优化水库调度运用方案,制定中小河流、中小水库防洪预案。加强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尽快完成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建立洪水风险管理制度,防治与利用相结合,提高洪水资源化水平。
三、提高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六)深入开展灾害调查评价。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山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灾害调查任务,全面查清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灾害隐患点的基本情况,评价和预测灾害隐患点发展趋势,划定灾害危险等级,编制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图。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提出综合防治方案,做好相关应急预案,强化临灾避险和应急处置。在受山洪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村镇,开展灾害隐患排查和勘查工作,查明泥石流沟、山洪沟和隐患坡体的地质结构,评价其危险性程度。在山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每年开展汛前排查、汛中检查和汛后核查,及时消除灾害隐患。加强山洪地质灾害灾情的统计、核查、评估和发布工作。
(七)抓紧完善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力争用3年时间,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在有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任务的县(市、区)基本建成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做到排查巡查到位、预报预警及时、转移避险有效。尽快建立气象、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和短时临近预警应急联动机制,切实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气象部门要配备必要的移动雷达,消除雨量监测盲区,增强获取高时空分辨率降水观测信息的能力;水利部门要加强山洪水文分析,及时提供防灾信息;国土资源部门要在灾害隐患点加密布设监测设备,组织开展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的群测群防监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建立雨情、水情、灾情会商制度和临灾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健全城乡灾害信息发布网络,做到及时有效、不留死角。充分发挥乡村群测群防监测员、灾害信息员的作用并给予必要补助。要把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强化干部群众避灾减灾意识,全面提高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
(八)加快实施搬迁避让和重点治理。力争用5年时间,按照政府引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就近安置与外迁安置相结合以及解决好长远生计的原则,优先对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居民搬迁,使搬迁避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加大对搬迁避让的投入力度,现有地质灾害防治、易地扶贫搬迁、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要向山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倾斜。加大山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力度,重点对危害大、难以实施搬迁避让的特大型灾害隐患点实施治理,采取疏浚沟道、建设排洪渠等疏导措施和修建谷坊、拦沙坝等拦挡措施治理山洪泥石流沟,采取修建截排水沟、抗滑挡墙、抗滑桩以及削坡减载等措施治理滑坡。对其他地质灾害,也要统筹做好规划和防治工作。
四、加强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九)加大林草植被保护与恢复力度。用5年时间,在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完成营造林2200万公顷、退牧还草1000万公顷。要调整和完善现有生态建设专项规划,把甘肃、四川、云南、贵州等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作为重点。加快恢复和提高森林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增强其固土护坡、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能力。继续实施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天然林商品性禁伐,尽快启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实施中幼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优化森林结构。加快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加快退牧还草工程进度,实施南方草地保护建设工程,通过天然草场禁牧休牧轮牧、补播改良、舍饲圈养、鼠害治理以及人工草场建设等措施,提高草地水土保持能力。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同时,新增退耕还林任务要有重点地安排在江河源头、湖库周围,25度以上陡坡耕地要逐步实现退耕还林。
(十)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用5年时间,在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0万公顷。进一步加强坡改梯、淤地坝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加大封禁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在坡面建设梯田,配套水系工程和水土保持措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在有条件的沟道建设淤地坝、拦沙坝等工程,蓄洪排清,拦沙淤地,减少进入江河湖库的泥沙。抓紧制定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在试点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加快建设步伐。(十一)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在江河源头和生态脆弱区,禁止或严格限制资源开发和建设活动。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依法加强对矿产等自然资源开发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活动的环境监管,从源头防治生态破坏和污染。按照“谁建设谁负责、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和落实责任主体,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制。企业要对矿区废弃地和尾矿坝进行整理,恢复林草植被,严防次生灾害。依法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毁林开垦、乱占林地、破坏湿地等违法行为。禁止侵占河道、围湖造地、非法采砂等影响行洪的行为。加强基本草原保护,严禁随意开垦、乱采滥挖、非法征占用草原。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易灾地区的生态环境功能评估工作。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十二)坚持规划先行。发展改革委要会同财政、水利、国土资源、林业、气象等部门,抓紧编制《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报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划要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现有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强化各项治理措施的综合配套,统筹现有政策和资金,形成合力,有序推进各项治理工作。各省(区、市)要制定实施方案,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十三)加大投入力度。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预算内投资结构,增加总量、突出重点、科学安排,切实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鼓励和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加快建立森林、草原、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机制,采取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资投劳。要提高投资效率和效益,保障各项重点建设任务的顺利实施。
(十四)加强能力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机构、队伍和人才建设,健全灾害防治综合管理体系,重点完善和充实县级以下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山洪地质灾害成因、防治及洪水管理的科学技术研究,完善相关标准体系,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全面提升灾害调查、监测、预警预报和治理能力。健全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依法加强社会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强制避险措施。要对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布局、迁建选址、居民建房等进行灾害风险评估,避开灾害风险区和隐患点。规范高风险区的经济开发活动,控制区内人口增长和发展规模,避免城镇盲目扩张和过度开发。进一步发挥保险机制的减灾作用。
(十五)强化监督管理。要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强化建设管理,严格资金投向,加强对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全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发展改革、水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要按照依法依规、突出重点、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提高项目审批和审核、建设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效率。进一步深化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落实管护责任和运行管理维护经费,加强日常维修养护,确保工程良性、安全运行。对已完成除险加固并消除险情的水库和堤防,因管理不善、维修养护不到位,再次成为病险水库和病险堤防的,将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及人员的责任。
(十六)明确职责分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加大力度,完善机制,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负总责,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制和问责制,切实突出这项工作在干部考核中的比重,把责任层层落实到基层、单位和个人。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强化协调配合,加强指导、监督并做好相关工作。发展改革委负责综合协调,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气象局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各自领域项目的建设和管理。
主题词:水 利 灾害 防治△ 意见
第二篇: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0]31号 2010年10月10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经过多年努力,特别是1998年以来,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大江大河干流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形成,防御洪水能力明显增强。但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滞后,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大部地区先后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引发部分中小河流漫堤溃堤、一些中小水库出险和局部山洪地质灾害,特别是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充分暴露出防洪减灾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现就进一步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等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治、依法防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落实责任的原则,在继续加快大江大河治理的同时,以防洪薄弱地区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为重点,以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核心内容,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为主要手段,以地方人民政府为实施主体,中央部门加大指导协调和资金支持力度,力争用5年时间,使防洪减灾体系薄弱环节的突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防御洪涝和山洪地
质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易灾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防灾减灾长效机制更加完善。
二、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
(二)加大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力度。统筹协调上下游、干支流、区域和流域的关系,优先治理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河流及河段。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有防洪任务的重点中小河流(包括大江大河支流、独流入海河流和内陆河流)治理,使治理河段基本达到国家确定的防洪标准。要按照流域防洪规划和有关规程规范,合理确定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治理范围和建设规模。针对中小河流的不同情况,科学设防、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采取加高加固和新建堤防、河道疏浚、河势控制、护岸护坡等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工程建设。要尊重自然规律,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兼顾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需要,尽量保持河道自然形态,促进人水和谐。
(三)加快中小水库除险加固。继续巩固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快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恢复防洪库容,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到2012年底前,完成小(1)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到2013年底前,基本完成坝高 10米以上且库容20万立方米以上的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到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其余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对于未纳入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和近年来新出现的大中型病险水库,加快推进除险加固工作。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确认病险水库和明确除险加固标准,加快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对于老化失修严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影响防洪安全的大中型病险水闸,也要在安
全鉴定、完善规划的基础上,统筹安排除险加固。对部分或基本丧失功能且除险加固技术不可行、经济不合理的水库和水闸,可按规定降低等级或报废。
(四)加强洞庭湖、鄱阳湖重点圩垸整治。力争用5年时间,按照相关规划基本完成洞庭湖、鄱阳湖重点蓄滞洪区围堤加固和安全建设,合理安排居民迁建,建成较为完备的防洪工程体系和有效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中小洪水不受灾、大洪水少受灾、特大洪水有计划分洪”的目标。其他大江大河的蓄滞洪区也要按照规划加快建设。
(五)完善防洪非工程措施。气象部门要在洪水易发地区,加密布设局地天气雷达站和自动气象站,完善暴雨实时监测预报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水利部门要加强水文测站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监控河流汛情,提高水文监测和预报精度;完善中小水库防汛报警通信系统,优化水库调度运用方案,制定中小河流、中小水库防洪预案。加强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尽快完成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建立洪水风险管理制度,防治与利用相结合,提高洪水资源化水平。
三、提高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六)深入开展灾害调查评价。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山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灾害调查任务,全面查清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灾害隐患点的基本情况,评价和预测灾害隐患点发展趋势,划定灾害危险等级,编制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图。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提出综合防治方案,做好相关应急预案,强化临灾避险和应急处置。在受山洪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村镇,开展灾害隐患排查
和勘查工作,查明泥石流沟、山洪沟和隐患坡体的地质结构,评价其危险性程度。在山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每年开展汛前排查、汛中检查和汛后核查,及时消除灾害隐患。加强山洪地质灾害灾情的统计、核查、评估和发布工作。
(七)抓紧完善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力争用3年时间,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在有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任务的县(市、区)基本建成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做到排查巡查到位、预报预警及时、转移避险有效。尽快建立气象、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和短时临近预警应急联动机制,切实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气象部门要配备必要的移动雷达,消除雨量监测盲区,增强获取高时空分辨率降水观测信息的能力;水利部门要加强山洪水文分析,及时提供防灾信息;国土资源部门要在灾害隐患点加密布设监测设备,组织开展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的群测群防监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建立雨情、水情、灾情会商制度和临灾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健全城乡灾害信息发布网络,做到及时有效、不留死角。充分发挥乡村群测群防监测员、灾害信息员的作用并给予必要补助。要把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强化干部群众避灾减灾意识,全面提高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
(八)加快实施搬迁避让和重点治理。力争用5年时间,按照政府引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就近安置与外迁安置相结合以及解决好长远生计的原则,优先对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居民搬迁,使搬迁避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加大对搬迁避让的投入力度,现有地质灾害防治、易地扶贫搬迁、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要向山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倾
斜。加大山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力度,重点对危害大、难以实施搬迁避让的特大型灾害隐患点实施治理,采取疏浚沟道、建设排洪渠等疏导措施和修建谷坊、拦沙坝等拦挡措施治理山洪泥石流沟,采取修建截排水沟、抗滑挡墙、抗滑桩以及削坡减载等措施治理滑坡。对其他地质灾害,也要统筹做好规划和防治工作。
四、加强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九)加大林草植被保护与恢复力度。用5年时间,在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完成营造林2200万公顷、退牧还草1000万公顷。要调整和完善现有生态建设专项规划,把甘肃、四川、云南、贵州等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作为重点。加快恢复和提高森林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增强其固土护坡、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能力。继续实施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天然林商品性禁伐,尽快启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实施中幼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优化森林结构。加快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加快退牧还草工程进度,实施南方草地保护建设工程,通过天然草场禁牧休牧轮牧、补播改良、舍饲圈养、鼠害治理以及人工草场建设等措施,提高草地水土保持能力。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同时,新增退耕还林任务要有重点地安排在江河源头、湖库周围,25度以上陡坡耕地要逐步实现退耕还林。
(十)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用5年时间,在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0万公顷。进一步加强坡改梯、淤地坝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加大封禁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在坡面建设梯田,配套水系工程和水土保持措
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在有条件的沟道建设淤地坝、拦沙坝等工程,蓄洪排清,拦沙淤地,减少进入江河湖库的泥沙。抓紧制定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在试点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加快建设步伐。
(十一)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在江河源头和生态脆弱区,禁止或严格限制资源开发和建设活动。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依法加强对矿产等自然资源开发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活动的环境监管,从源头防治生态破坏和污染。按照“谁建设谁负责、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和落实责任主体,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制。企业要对矿区废弃地和尾矿坝进行整理,恢复林草植被,严防次生灾害。依法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毁林开垦、乱占林地、破坏湿地等违法行为。禁止侵占河道、围湖造地、非法采砂等影响行洪的行为。加强基本草原保护,严禁随意开垦、乱采滥挖、非法征占用草原。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易灾地区的生态环境功能评估工作。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十二)坚持规划先行。发展改革委要会同财政、水利、国土资源、林业、气象等部门,抓紧编制《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报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划要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现有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强化各项治理措施的综合配套,统筹现有政策和资金,形成合力,有序推进各项治理工作。各省(区、市)要制定实施方案,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十三)加大投入力度。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预算内投资结构,增加总量、突出重点、科学安排,切实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鼓励和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加快建立森林、草原、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机制,采取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资投劳。要提高投资效率和效益,保障各项重点建设任务的顺利实施。
(十四)加强能力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机构、队伍和人才建设,健全灾害防治综合管理体系,重点完善和充实县级以下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山洪地质灾害成因、防治及洪水管理的科学技术研究,完善相关标准体系,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全面提升灾害调查、监测、预警预报和治理能力。健全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依法加强社会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强制避险措施。要对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布局、迁建选址、居民建房等进行灾害风险评估,避开灾害风险区和隐患点。规范高风险区的经济开发活动,控制区内人口增长和发展规模,避免城镇盲目扩张和过度开发。进一步发挥保险机制的减灾作用。
(十五)强化监督管理。要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强化建设管理,严格资金投向,加强对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全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发展改革、水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要按照依法依规、突出重点、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提高项目审批和审核、建设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效率。进一步深化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落实管护责任和运行管理维护经费,加强日常维修养护,确保工程良性、安全运行。对已完成除险加固并消除险情的水库和
堤防,因管理不善、维修养护不到位,再次成为病险水库和病险堤防的,将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及人员的责任。
(十六)明确职责分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加大力度,完善机制,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负总责,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制和问责制,切实突出这项工作在干部考核中的比重,把责任层层落实到基层、单位和个人。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强化协调配合,加强指导、监督并做好相关工作。发展改革委负责综合协调,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气象局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各自领域项目的建设和管理。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第三篇:国务院出台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出台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
经过多年努力,特别是1998年以来,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大江大河干流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形成,防御洪水能力明显增强。但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滞后,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大部地区先后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引发部分中小河流漫堤溃堤、一些中小水库出险和局部山洪地质灾害,特别是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充分暴露出防洪减灾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就进一步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等问题,出台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治、依法防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落实责任的原则,在继续加快大江大河治理的同时,以防洪薄弱地区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为重点,以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核心内容,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为主要手段,以地方人民政府为实施主体,中央部门加大指导协调和资金支持力度,力争用5年时间,使防洪减灾体系薄弱环节的突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防御洪涝和山洪地质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易灾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防灾减灾长效机制更加完善。
二、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
(二)加大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力度。统筹协调上下游、干支流、区域和流域的关系,优先治理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河流及河段。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有防洪任务的重点中小河流(包括大江大河支流、独流如海河流和内陆河流)治理,使治理河段基本达到国家确定的防洪标准。
(三)加快中小水库除险加固。继续巩固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快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恢复防洪库容,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到2012年底前,完成小(1)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到2013年底前,基本完成坝高10米以上且库容20万立方米以上的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到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其余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对于未纳入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和近年来新出现的大中型病险水库,加快推进除险加固工作。
三、提高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四)深入开展灾害调查评价。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山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灾害调查任务,全面查清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灾害隐患点的基本情况,评价和预测灾害隐患点发展趋势,划定灾害危险等级,编制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图。
(五)抓紧完善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力争用3年时间,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在有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任务的县(市、区)基本建成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做到排查巡查到位、预报预警及时、转移避险有效。
(六)加快实施搬迁避让和重点治理。力争用5年时间,按照政府引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就近安置与外迁安置相结合以及解决好长远生计的原则,优先对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居民搬迁,使搬迁避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四、加强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七)加大林草植被保护与恢复力度。用5年时间,在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完成营造林2200万公顷、退牧还草1000万公顷。要调整和完善现有生态建设专项规划,把甘肃、四川、云南、贵州等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作为重点。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同时,新增退耕还林任务要有重点地安排在江河源头、湖库周围,25度以上陡坡耕地要逐步实现退耕还林。
(八)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用5年时间,在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0万公顷。抓紧制定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在试点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加快建设步伐。
(九)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在江河源头和生态脆弱区,禁止或严格限制资源开发和建设活动。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依法加强对矿产等自然资源开发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活动的环境监管,从源头防治生态破坏和污染。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十)坚持规划先行。发展改革委要会同财政、水利、国土资源、林业、气象等部门,抓紧编制《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报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划要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现有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强化各项治理措施的综合配套,统筹现有政策和资金,形成合力,有序推进各项治理工作。各省(区、市)要制定实施方案,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十一)加大投入力度。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预算内投资结构,增加总量、突出重点、科学安排,切实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鼓励和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加快建立森林、草原、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机制,采取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资投劳。要提高投资效率和效益,保障各项重点建设任务的顺利实施。
(十二)加强能力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机构、队伍和人才建设,健全灾害防治综合管理体系,重点完善和充实县级以下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山洪地质灾害成因、防治及洪水管理的科学技术研究,完善相关标准体系,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全面提升灾害调查、监测、预警预报和治理能力。要对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布局、迁建选址、居民建房等进行灾害风险评估,避开灾害风险区和隐患点。规范高风险区的经济开发活动,控制区内人口增长和发展规模,避免城镇盲目扩张和过度开发。进一步发挥保险机制的减灾作用。
(十三)强化监督管理。要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强化建设管理,严格资金投向,加强对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全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发展改革、水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要按照依法依规、突出重点、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提高项目审批和审核、建设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效率。对已完成除险加固并消除险情的水库和堤防,因管理不善、维修养护不到位,再次成为病险水库和病险堤防的,将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及人员的责任。
(十四)明确职责分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加大力度,完善机制,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负总责,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制和问责制,切实突出这项工作在干部考核中的比重,把责任层层落实到基层、单位和个人。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强化协调配合,加强指导、监督并做好相关工作。发展改革委负责综合协调,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气象局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各自领域项目的建设和管理
第四篇: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
一、总则
(一)根据水利部、财政部印发的《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和《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为指导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工作,科学规划工程布局,合理确定治理方案,规范主要设计内容和标准,提高设计工作质量,提出本指导意见。
(二)本指导意见所指中小河流是流域面积在200至3000平方公里的河流。
(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应参照现行有关规范及《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规定的内容和深度要求,结合本指导意见,开展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工作。应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认真做好各设计环节质量控制,确保设计成果质量。
(四)设计中应加强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认真开展必要的现场调查和勘测等工作;重视水文分析、河流冲淤演变及河势变化分析,加强整治河宽和堤距的分析论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做好土方挖填平衡,减少弃渣占地,并根据加快中小河流治理的原则择优确定施工工期。
(五)工程建设内容要避免与市政园林建设相混淆,生态措施只能放在护岸、护坡、堤防等河道治理工程上,不用于绿化、靓化等市政园林工程。河道治理工程与市政、园林工程结合实施的项目,应分别列出其工程量和投资,明确资金来源。
(六)中小河流治理中涉及到的占地和移民安置、交通桥梁、环境影响等问题,应按照相关规定并结合各省(区、市)具体情况,做好相应工作。
二、水文
(一)应收集和整理本流域和相邻流域的水文站、雨量站的实测系列资料,收集省区的暴雨查算手册或水文图集,收集以往河道治理规划设计中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和成果,并加强河道特征和洪水特性分析。
(二)参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结合具体资料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当工程地址及上、下游附近有较长实测洪水流量资料时,可优先采用频率分析计算方法,直接推求设计洪水;当工程地址及上、下游实测洪水资料短缺时,可根据经审批的省区的暴雨洪水计算方法,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
(三)应根据类似地区或相邻河流的设计洪水成果,以及治理河段的历史洪水调查分析成果等资料,对采用的设计洪水成果进行合理性分析。
(四)涉及排涝工程的,应根据相关规划和涝区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情况合理确定排涝原则和标准,划分排涝分区,进行排涝水文计算。
(五)对部分多泥沙中小河流,应进行泥沙分析计算,分析河床淤积演变情况。
三、工程地质
(一)中小型河流治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可以参照《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 188-2005)和《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 55-2005)中的相关要求。鉴于全国中小河流分布地域广泛,不同区域的河流其工程地质条件相差较大,河流治理工程的侧重点亦有所不同,工程地质勘察需要结合工程实际区别对待。
(二)中小河流堤防工程应按已建堤防工程和新建堤防工程分段分类进行工程地质评价,明确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新建堤防工程需对比较线路作出相应的工程地质评价。岩土体物理力学地质建议参数可结合本工程区的地质特点、代表性试验和已建工程经验,采用工程类比法分段提出。存在堤基渗漏问题的堤段,应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已建堤防工程的勘察重点在险工险段区),明确堤基渗漏的性质,分析研究正常运行工况下堤基是否产生渗透破坏,工程措施的建议宜按“允许渗漏但不允许渗透破坏”的原则提出。堤基垂直防渗应谨慎采用。
(三)护岸工程应根据工程型式,从岸坡地质结构、河势水流状态、岸坡地下水等条件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和评价。重力式护岸工程的重点在地基稳定,斜坡式护岸工程的重点在岸坡地质结构的稳定性评价;两类护岸工程均应根据河势水流条件考虑冲刷 深度。
对地震动参数大于等于0.10g且存在可液化土层的工程地基,应根据实际地质条件评价地震液化的可能性并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
(四)河道疏浚工程地质评价的重点是河道挖深或拓宽后改变了原始河流岸坡稳定条件,在水流冲刷浪蚀作用下可能存在岸坡稳定和岸坡再造问题,应根据岸坡岩土体性质、地质结构、抗冲性能等来考虑,地质建议的岸坡坡度应是地质结构上的稳定岸坡坡度,并参考现状稳定边坡坡比值,当不能保证稳定岸坡成型时宜适当考虑相应的工程措施。
(五)穿堤建筑物地质评价的重点是地基渗透破坏和沉降变形等问题评价,规模较小的穿堤建筑物可结合堤防工程一并勘察,规模较大(如50m/s以上)的涵闸工程应按单项工程实施工程地质勘察。
(六)堤防工程填筑料一般按就地取材的原则考虑,应重点勘察评价料源的质量和储量。
四、治理方案与规模
(一)应分河段分析河道、堤防和建筑物工程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河道现状安全泄量及其标准,研究明确本项目的建设任务、治理原则和治理范围。确需对规划阶段确定的工程治理范围和建设规模进行适当调整的,应进行充分论证和说明。
(二)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94),结合河道洪涝灾
3害特点和防护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保护的对象和范围,统筹考虑本河流治理对下游的防洪影响,与流域区域防洪标准相协调,合理确定防洪、除涝标准。需要提高标准的,应进行充分论证。
(三)以不侵占河道行洪通道为原则,合理确定治理河段的治导线(河岸线、防洪堤线等)。
(四)应明确河道设计水面线推算的方法、采用参数和主要成果。对干支流洪水、河湖洪水相互顶托的河段,应分析洪水组合和遭遇情况,进行不同遭遇组合的水面线推算,以外包线作为设计的依据。应重视历史洪水水面线及常遇水面线的调查与测量,作为水面线计算的主要依据之一。
(五)经复核河道断面不能满足行洪能力要求时,应综合考虑流域特点、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环境影响、工程占地、工程量及投资等因素,兼顾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对新建(改建)堤防、现有堤防加固扩建、河道清淤疏浚、堤防与疏浚工程结合等河道整治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提出经济合理的河道整治方案。山区河流治理一般不宜新建堤防。
(六)在河道断面满足行洪能力要求的情况下,堤防工程原则上以原有堤防除险加固为主,尽量维持原堤线及堤距。原堤距不满足河道行洪要求的,经分析论证后堤防可适当退建;现有堤防不得向河滩地进建,不得缩窄河道行洪断面。
确需新建(改建)堤防的,堤线选择应按照治导线要求,综 合考虑堤线顺直、与上下游协调、与原有堤防平顺衔接等因素,尽量兼顾两岸城乡规划、生产布局和群众利益,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不得将近岸河滩地和低洼地纳入堤防保护范围,维护好现有行洪通道和洪水滞蓄场所。
(七)新建堤防应统筹考虑防护区的排水要求,根据排涝分区和排涝标准,在排水方案论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穿堤建筑物的布置、型式和规模;加固堤防涉及的穿堤建筑物,应根据建筑物现状情况,可采取接长加固、拆除重建等处理措施。
(八)对迎流顶冲可能发生冲刷破坏的堤岸,可采取护坡护岸措施。护岸工程原则上应采取平顺护岸形式,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安全实用,便于维护,生态亲水,应避免对河道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九)淤积严重或行洪能力不满足规划要求的河道,经比选后采取河道清淤疏浚、卡口河段拓宽切滩等措施,以恢复或提高河道行洪、排水能力;对多沙河道应分析疏浚回淤的可能性,预测、评价疏浚工程效果。
(十)在治理方案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复核确定本项目工程建设内容和规模。
五、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一)建筑物级别
1、堤防工程级别划分应按《防洪标准》(GB50201-94)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规定执行,一般为4级或5级 堤防。提高或降低堤防工程级别时,应充分论证。
2、穿堤建筑物(涵管、涵闸、泵站等)的建筑物级别不应低于所在堤防工程级别。防洪墙的建筑物级别应与相应堤防级别相同。具有通航、交通等功能的建筑物,应同时满足相关行业标准。
3、中小河流堤防工程一般可不进行抗震设计;对工程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及以上的重要防洪墙及穿堤建筑物应按照《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的规定进行抗震设计。
(二)堤防工程
1、一般原则
(1)堤防工程设计应遵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规定执行。
(2)堤防工程的堤顶超高值根据规范计算确定,一般不宜大于1.0m。堤顶道路宽度可结合防汛和管理要求合理确定,一般不大于4.0m,堤顶道路路面结构宜采用泥结碎石型式。
2、堤防加固
(1)对未达标的堤防,应根据现行规范要求复核堤顶高程、堤身和堤基的抗滑及渗透稳定性。
(2)现状堤坡稳定性不满足要求时,可根据建材、占地、交通和地形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放缓边坡、加高培厚等方案,合理确定堤防边坡加固型式。拆迁量较大的堤段,经综合比较选择加高防洪墙、增设防浪墙或结合路面加高方式。(3)堤身、堤基隐患处理,应在综合分析堤身填筑质量、堤基地层结构、历史险情等资料的基础上,经综合比选后,选择合理的除险加固措施。对堤身填筑质量差、散浸、渗漏等堤身隐患,应综合比较堤身灌浆、土工膜、搅拌桩、冲抓套井粘土回填以及加设下游反滤排水等方案,选定经济合理的处理措施;对堤基渗透破坏情况,可根据地层结构、险情情况,结合必要的渗透稳定分析,可采用堤后盖重结合排水或垂直截渗型式;对堤防背水侧坑塘,结合堤基渗透稳定分析,可采取填塘固基措施。
3、新建堤防
(1)对新建堤防,应根据河道整治和防洪要求,经过比选,合理选定堤线和堤距布置。
(2)根据河道行洪断面、地形地质条件、当地材料以及占地情况,合理确定堤防结构型式。受地形条件或已建建筑物限制、拆迁量大的河段,可采用防洪墙等型式。
(3)土堤设计应根据筑堤材料物理力学特性,经抗滑及渗透稳定分析后,合理确定断面结构型式,并提出填筑材料质量要求及填筑标准要求。
(4)防洪墙设计应对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等结构型式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选;应计算防洪墙稳定、地基应力及结构应力。
(三)护坡和护岸工程
1、中小河流堤防护坡型式宜与自然和谐,除必须采用硬护 坡的堤段外,可采用水泥土、草皮护坡型式。背水侧可采用草皮护坡。
2、对崩岸、塌岸、迎流顶冲、淘刷严重堤段,应采取必要的护岸措施。
(1)护岸型式宜优先选用坡式护岸。受地形条件或两岸建筑物限制时可采用墙式护岸。
(2)护岸工程上部护坡措施应进行综合比选后确定。有生态、环境要求的城镇段堤防,经论证后常水位以上可采用生态型硬护坡或框格草皮护坡。上部护坡顶部高程应超过设计洪水位0.5m。
(3)护岸工程下部护脚措施可根据水流条件、河势条件、材料来源等,选用抛投体、沉枕或沉排等方式。护脚顶部可设置枯水平台,枯水平台顶部高程高于设计枯水位0.5~1.0m,滩岸护坡顶部高程宜与滩面相平或稍高于滩面高程。
(四)清淤疏浚与清障工程
1、应根据河道整治工程总体布局,结合河道治导线确定疏挖范围。疏挖后应使河槽与河岸保持稳定,满足边坡稳定的要求。
2、河道需扩挖时,应沿滩地较宽的一侧或沿凸岸扩挖,并尽可能使河线顺直。疏挖段的进、出口处应与原河道渐变连接。未经充分论证,不宜改变整治河段的河道比降。
3、应根据当地地形地质条件、环境条件等合理选择排泥场地,并尽量采用环保型清淤疏浚方式。
4、应对河道内垃圾及支堤(交通堤)等碍洪构筑物进行清除。
(五)穿堤建筑物
1、应根据堤防现状、险情情况和质量检测成果分析,对穿堤建筑物进行加固、改造或拆除重建。必要时,可对现有穿堤建筑物进行封堵、合并。根据防洪排涝需要,经论证,可配套新建部分穿堤建筑物。
2、新建穿堤建筑物选址及施工方法等需结合排涝要求、河道整治情况及堤防现状,经综合比选确定。
3、新建穿堤涵管、涵闸基础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应对夯实、换填、人工复合堤基等加固措施进行技术经济比选,采用桩基时应进行充分论证。建筑物基础不满足渗透稳定要求时,可调整基础结构或采取水平或垂直防渗透破坏措施。
4、现有跨河闸、坝、桥等跨河建筑物,对影响堤防安全和对河道过流能力有较大影响的可结合河道治理方案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六、工程管理
(一)应明确工程建设管理要求。要按照以县为单位打捆组建项目法人的原则,明确项目法人,按有关规定提出建设管理的各项要求。
(二)应提出工程管理要求。落实人员编制,明确管理范围、任务和职责,落实管理运行费用来源。所治理河道已有管理机构 的,工程建成后原则上应由原河道管理机构管理,不再设置新的管理机构。
(三)对堤防加固工程、护岸工程和河道疏浚工程原则上不新征管理用地,对新建堤防根据堤防级别和相关规范设置护堤地。护堤地宽度应从严控制,以减少占地和投资。
七、设计概算
(一)中小河流治理要从严控制投资,工程设计概算原则上采用地方标准。
(二)以编制年作为编制设计概算的价格水平年。
(三)基础单价的编制应满足编制规定、工程设计的要求。在满足质量、供应能力的前提下,就近选取主要材料的供应地。按照工程设计确定的供应方式,合理计算主要材料价格。
(四)为合理编制工程投资,主要材料钢筋、水泥、油料应限价进入工程单价,主要材料预算价格与限价的价差计取税金后列入工程单价表中,并单独出项。地方有限价标准的,执行地方标准;地方无限价标准的,参照以下限价标准执行:钢筋3000元/吨,水泥300元/吨,汽油3600元/吨,柴油3500元/吨。
(五)工程单价应按照全国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内相关要求并结合中小河流治理的特点,按照合理、经济的方法编制。
(六)按照工程设计合理确定工程项目,严格控制管理房屋、通信、监视、监控、交通等设备、设施的标准及投资。
(七)独立费用中不再计列生产准备费、定额编制管理费、工程质量监督费等项独立费用。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计算工程建设监理费、勘察设计费。
(八)工程征地移民、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程投资应纳入工程总概算。
第五篇:山洪地质灾害及中小河流防汛精细化气象预报预警系统的改进和完善情况
山洪地质灾害及中小河流防汛精细化气象预报预警系统的改进和完善情况:
1、建设完善山洪地质灾害及中小河流洪水数据库。通过和水利局、土地局等部门的联合,建立了较完善的数据库,提高了山洪地质灾害及中小河流防汛精细化气象预报预警系统预测的准确率;
2、改进小流域临界雨量分析与阈值,使之更符合本地区的要求;
3、建立格点化定量降水预报系统,包括QPF产品研发工作,相关产品已经业务化应用;
4、改进和完善山洪地质灾害及中小河流防汛精细化气象预报预警业务平台,添加了本地的山洪沟信息;
5、建立详细的山洪地质灾害及中小河流防汛精细化气象预报预警业务流程及业务规范;
6、在市县两级进行本地化改进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