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腊口段)工作总结
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腊口段)
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1年上半年是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腊口段)建设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半年,也是取得突出业绩的重要半年。半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县指挥部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沿线各村两委及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协助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与要求,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领导有关铁路建设的指示精神,抢抓机遇,突破重点,多措并举,加快发展,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一、基本情况
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腊口段)途经垟岙村、外垟村、石帆村、石塔村、虞宅村和龙山头村等四个行政村,总长约14.3公里,共有3.5座隧道约10.8公里,大中桥5座长约3.1公里。涉及到民房拆迁70户,约14550平方米;企业拆迁1家,约600平方米;坟墓拆迁94座;临时用地面积139.63平方米;正式用地面积约76.52亩。
截至目前,各标段的施工工作也已全面进行,各项征地拆迁的丈量补偿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中,完成正式用地征用面积76.52亩,并已全部兑现资金;完成房屋拆迁评估面积14369.01平方米,已拆面积310平方米;完成临时供地面积139.63亩,签订协议面积119.63亩,兑现资金面积119.63亩;完成坟墓拆迁94座,政策处理基本到位;完成房屋拆迁安臵地的初步选址等。
二、主要做法
自去年以来,全镇上下立即行动起来,全力投入到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腊口)建设工作中来。
(一)在统筹谋划上,领导重视、重点突出。县指挥部、镇党委政府两级领导高度重视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腊口段)建设工作,多次来到工程建设现场指导工作。镇党委书记陈章平书记、镇长杨周平不定期召开党政班子会议,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征地拆迁工作,进行及时的阶段成果总结,深入分析工程建设面临的形势,及时解决各工作小组出现的问题,同时研究下一阶段目标任务,针对“政策处理这一难题”,指导各村“有力有序有效”开展。还专门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由党委委员、宣传委员为常务组长的领导小组,另外抽调7名精干的力量充实
到工作小组。其中有两位还是班子退下来农村经验丰富的老干部。扎根一线,靠前指挥,强化督查,切实做到组织保证、人员到位、精力到位、责任到位,有力促进工程建设地顺利开展。
(二)在目标管理上,实行任务分解、责任考核。按照“任务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责任考核化”要求,腊口镇将工程建设政策处理目标任务下发给各村、各小组执行,明确任务完成时间节点等要素,既重面上总量要求,又重时间节点,并强调征地拆迁工作必须属地负责,以此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工作小组采取进度日报、征地拆迁情况三天一报等形式,及时掌握各村进度,促成各村、小组的“学、比、拼、超”的良性竞争局面。在征迁计划安排上,镇高指按照县高指的规定有步骤的进行,工作节奏上做到“先紧后松”,“早谋划、早实施、早完成”。提早制定征迁工作实施方案,提前落实征迁的各项工作。对工作出现的矛盾,不回避、不拖延、不积累,及时化解矛盾。在操作细节上,科学制定各项征迁工作的实施细则,使征迁工作做到有法有据,程序规范,步调一致。
(三)在组织体系上,实行“三位一体”,层层负责。
建立完善由镇政府、行政村、村民组组成的“三
位一体”政策处理组织体系,着力发挥各主体的不同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镇、村两级组织的主体作用,协调配合,合力推进。在具体的政策处理工作中,各村按照属地负责的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成立专门的现场指挥部,指挥部下设丈量组、记录组、宣传组、后勤组、文字组等,抽调单位骨干力量,充实一线。采取将任务分解到具体工作组的办法,责任落实到人,狠抓目标任务的落实。镇党政办、经发办、城建办、社事办等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切实发挥优势,全力保障、配合、服务好政策处理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四)在具体工作上,狠抓落实,作风扎实。在接到政策处理工作任务后,上至腊口镇党政班子成员,下到村两委干部,纷纷走出办公室,深入到田间地头、百姓人家,顶着炎日、迎着风雨,一丝不苟地进行土地丈量、房屋摸底。由于工作任务繁重以及各地土地情况复杂,经常会出现土地纠纷与矛盾。工作组成员压力大、担子重,工作过程中还会经常受委屈。但他们不为所动,坚守在征地拆迁一线,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腊口镇宣传委员张荣彬作为分管领导,从征地工作开始起,就一直坚持在征地现场,起早摸晚,皮肤晒得焦黑。为给群众宣
传征地政策,他一边丈量,一边耐心讲解,喉咙一度严重充血,说话困难。晚上从现场回到办公室,又要为镇其他分管事情忙碌。全身心地投入到征地拆迁工作去。他们的态度和行动,为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腊口段征地拆迁等政策处理工作增光添彩,为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五)在氛围营造上,大力宣传,合力造势。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培训力度,在征地拆迁前期就在各村(居)召开村(居)两委扩大会议,在会上对村(居)两委干部、村民组长、村民代表进行了政策宣传和问题解答,力争做到“明白丈量,安心拆迁”。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通过会议、公告栏、村部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向村民宣传《补偿标准的通知》等政策方案,使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腊口段)建设意义深入人心。同时,营造一种阳光操作,公开公平的氛围,从征迁工作一开始,镇高指就坚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搞暗箱操作。在实地丈量农户土地中,做到不偏袒不克扣农户的尺寸,至始至终做到一把尺子到底,统一丈量标准;在房屋补偿标准上统一补偿标准,不多补也不少算。整个征迁工作做到公平合理,不让“老实人”吃亏,也决不让“钉子户”占便宜,政策面前人人平等。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1、启动安臵房建设,完成虞宅安臵房建设工作。
2、完成征地及资金兑现工作,完成其他尾留政策处理工作。
3、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强化质量、安全、责任意识,狠抓薄弱环节,整改安全隐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进度。
4、化解遗留的各类矛盾。
5、强化队伍建设。
第二篇:滨绥铁路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
滨绥铁路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 绥芬河站站房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
资格预审文件补遗澄清文件
各申请人:
根据各申请人对滨绥铁路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绥芬河站站房施工总价承包招标资格预审文件提交需要澄清的问题,哈牡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对资格预审文件补遗澄清如下:
1.原资格预审文件“申请人须知前附表”、“表2-2 资格预审财务要求”、“表3-5 详细审查财务状况审查表”、“表5-1 企业年营业额资料”和“表5-2 企业财务状况”中财务状况和财务要求的年份要求由“2011 年~2013年(近3 年)”修改为“2010年~2012年(近3 年)”。
2.原资格预审文件“表3-7 详细审查业绩要求审查表”业绩要求栏中:装饰装修工程业绩由“承担过单位工程量≥4500㎡的建筑幕墙工程施工”修改为“承担过单项合同额不少于1000万元的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幕墙工程业绩由“承担过单项合同额不少于1000万元的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修改为“承担过单位工程量≥4500㎡的建筑幕墙工程施工”。
3.工程名称是否为“滨绥铁路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绥芬河站站房)”。?
答:工程名称为:“滨绥铁路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绥芬河站站房”。
4.母子公司是否不需在北京市交易中心办理联合体电子钥匙? 答:各投标人都需有电子钥匙,联合体投标人需要办理联合体电子钥匙。
5.递交资格预审文件时需验原件的是否只有营业执照副本、施工资质证书副本、安全生产许可证副本?
答:按资格预审文件要求提供相关证件原件(营业执照、施工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项目经理资质、项目总工程师资质等)。其中:营业执照、施工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可提供副本原件。
6.是否在递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时当场核验,核验完毕后即可取回?
答:相关证件原件当场核验,核验后即可取回。
7.财务要求的营运资金不应小于100000千元的要求,如在企业财务报表中能够体现并满足要求是否就不需要单独开具银行信贷证明?
答:是。
8.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是否只需上传资格预审申请函的电子版即可?
答:上传资格预审申请函和资格申请文件电子版。
9.子公司是否只需提供“4-1申请人基本情况表”所要求的材料,并附于表后加盖集团公章即可?
答:是。
10.项目经理要求“房屋建筑专业高级工程师”,工民建专业是否符合?
答:符合。
11.专业工程师(房建、暖通、电力、给排水)要求“中级以上职称”,是否也包含中级职称?
答:包含。
12.资格申请文件中,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及其他主要管理人 员和技术人员的社保缴费证明是否在正本中放社保证明原件,副本中放社保证明复印件即可?
答:均放彩色扫描件。
13.表4-3拟在本工程任职的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简历表中,总工程师若无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证书号一栏是否可以填“/”?
答:可以。
14.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是否不需编制页码?
答:需要编制页码。
15.纸质包封是否正本一包,副本一包,证件原件一包,电子文件一包共四包,封套上注明“正本”、“副本”、“证书原件”、“电子文件”即可?
答:是。
16.电子文件是否有格式要求,word版本可否?是否U盘存储即可? 答:采用word格式,2003版本。U盘存储。
17.如果资格预审文件页数过多,是否可以分册装订?是否可正反面打印(正本中社保证明原件除外)?
答:可以分册装订,可以正反面打印,必须编制页码。
哈牡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2月14日
第三篇:改建铁路皖赣线芜湖至宣城段扩能改造
改建铁路皖赣线芜湖至宣城段扩能改造
工程补充环评公示说明
因皖赣铁路芜湖至宣城段扩能改造工程铁路技术标准、线位等发生变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受安徽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承担“改建铁路皖赣线芜湖至宣城段扩能改造工程”的补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境评价单位从即日起,将《改建铁路皖赣线芜湖至宣城段扩能改造工程补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链接于环评单位www.xiexiebang.com网站上,向公众提供项目概况、环境影响、环保措施等方面的信息,并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您可以通过信件、E-mail、电话、传真等形式提供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建设单位】上海铁路局联系人:俞工;电话:0559-2117380;
地址:上海市天目东路80号 邮编:200071 【环评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环工处
联系人:石工; 电话:027-51184457;
传真:027-51155977 电子邮箱:hb20040303@163.com;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745号 邮编:430063
改建铁路皖赣线芜湖至宣城段
扩能改造工程
补充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甲级
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
2012年9月
武
汉
目录 工程变更概述 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3 生态影响评价 4 声环境影响评价 5 振动环境影响评价 6 电磁环境影响评价 7 水环境影响评价 8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9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0 初步结论 1 工程变更概述
改建铁路皖赣铁路芜湖至宣城段扩能改造工程位于安徽省境内,北起芜湖市,南至宣城市,途经芜湖市的弋江区、南陵县、芜湖县,宣城市宣州区。2010年1月,安徽省环保厅以环评函[2010]7号“关于皖赣铁路芜湖至宁国段扩能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进行了批复,本次芜湖至宣城段为已批复的芜湖至宁国段工程的一部分。
改建铁路皖赣铁路芜湖至宣城段与拟建商合杭铁路共线,其速度目标值与商合杭客运专线一致,根据商合杭铁路2012年最新研究成果“速度目标值采用250km/h时能与相邻及共线线路的速度目标值相匹配,可充分发挥客运网综合效益,同时考虑到沿线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节约工程投资,故推荐采用250km/h速度目标值方案”,因此本段速度目标值由原来的200km/h以上调整为250km/h,与之相匹配的弋江至宣城段改原来的无碴轨道为有碴轨道形式。由于速度目标值变化导致曲线半径改变、可研设计后地方对线站位改移意见,以及根据《芜湖市河道管理办法》要求对漳河河堤段等线路段进行优化后,与环评线位相比较,工程CK25+895~CK53+120段,约27.225km,占芜湖至宣城正线的约37%线位发生横向位移超出200米的偏移,最大偏移量约1.4公里。对照环办【2012】13号《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工程重大变更的说明,皖赣铁路芜宣段涉及重大变更共两项,因此进行了补充环评的工作。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2.1 皖赣铁路芜宣段工程概况
(1)项目范围 ①正线工程
芜湖枢纽弋江站(不含)~宣城(含)段(皖赣DK1+862.16~DK 60+436.558)线路正线长度58.578km,另芜湖枢纽配套工程【芜湖(含)~弋江(含)(WDK0-951.47000~宁安DK100+200=皖赣DK1+862.16)】,线路正线长度14.743 km。
②宣城地区
既有宣杭线改线:宣杭下行线XHXGK0+000(=K56+030.50)~XHXGK1+939.01(=XHK1+950),单线长1.939km;宣杭上行线XHSGK0+000(=K56+030.50)~XHSGK3+515.84(= XHSK3+200.00),单线长3.516km;
改建既有皖赣线:皖赣既有左线K53+800(= GK53+800.00)~ K56+030.50(=GK56+014.98),长2.215km;既有右线YGK53+800(=GK53+800)~ K56+030.50(= GYK56+023.54),长2.224km。
上行衔接线设计起点衔接DK53+000.00(=K52+999.96),设计终点衔接DK54+894.97,长1.895km。
宣城站货场搬迁至巷口桥站改建工程。(2)设计
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3)线路总体走向
皖赣铁路芜湖至宣城段位于安徽省境内,北起芜湖市,南至宣城市,途经芜湖市的弋江区、南陵县、芜湖县,宣城市宣州区。皖赣铁路通道是连接苏皖和赣东、闽的重要铁路干线,也是华东二通道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南延线。芜湖至宣城段主要承担苏皖南、苏北、京沪沿线地区与赣东、闽之间的客、货交流,及浙江与华北、西北、河南、安徽之间的客货交流。根据分工,本线主要承担客流运输。皖赣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芜湖至宣城段线路长度58.578km,另芜湖枢纽配套工程14.743km。改建铁路皖赣线芜湖至宣城段走向平面布置见下图。改建铁路皖赣线芜湖至宣城段扩能改造工程线路平面示意图(4)桥梁
正线共有大中桥19座—45.213km。其中(以左线贯通)特大桥8座—44388.825延米,大桥2座—360.15延米,中桥9座—464.198延米;涵洞53座—2381.81横延米。另外有右线单线特大桥1座—7797.465延米。桥梁长度占线路总长比例77.16%。
宣城地区:宣杭改线计有单线特大桥1座—1582.44延米,衔接线计有特大桥1座—703.38延米,框架中桥1座—47.507延米,既有涵洞接长2座—8.12横延米。
(5)隧道
本段共有3座隧道,隧道总长为957m,最长隧道为立新隧道,长度为467m,隧线比为1.63%。
(6)轨道
正线轨道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采用60kg/m钢轨。
芜湖至弋江相关配套工程正线无砟轨道轨道结构型式与宁安城际相同,弋江至宣城段采用有砟轨道。
(7)路基
弋江(不含)至宣城段线路长度58.578km,正线路基长度为12.529km,路基主要类型有岩溶路基、软土路基、侵限路基、陡坡路基等。
(8)车站设置
共设芜湖、弋江、湾沚南、宣城等4个车站,工程范围还包括宣城地区既有线上的巷口桥站。除芜湖站、宣城站、巷口桥站为既有改建站外,其余各站均为新建站。芜湖站、宣城站为客运站,弋江站、湾沚南站为新建中间站。
(9)电气化 ①牵引网供电方式
皖赣铁路芜湖至宣城段推荐采用AT供电方式。②牵引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
利用宁安城际弋江(DK2+200)牵引变电所、新建宣城(DK59+500)。③接触网
正线接触网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站线、联络线及其他线路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
(10)通信:采用GSM-R移动通信系统。(11)房屋建筑、暖通
全线新增定员共计253人,全线新增房屋建筑面积总计47610㎡,其中新增房屋45110㎡,还建生产房屋2500㎡。
本工程不新增锅炉。(12)综合检测与维修
在宣城设综合维修车间、宣城综合工区;湾沚南设综合保养工区。(13)给排水 ① 给水
本线设既有给水站:芜湖站、宣城站;既有生活供水站:弋江站、巷口桥站;新建湾沚南站生活供水站。
② 排水
芜湖站、宣城站、弋江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网;湾沚南站设置污水处理站,经SBR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就近排放;巷口桥货场站设置污水处理站,经SBR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就近排放。
(14)行车组织
本线主要承担通道内大部分客流运输,2020年客车对数115对、2030年客车对数153对。
(15)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Ⅰ级。正线数目:双线。
设计最高行车速度:250km/h。最大坡度: 12‰。最小曲线半径:一般4000m、个别3500m。牵引种类:电力。
机车类型:动车组、SS9型。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2.2 工程污染源分析
2.2.1 施工准备和施工期环境影响特征分析
(1)本次工程对林地、水塘、耕地等的占用将使当地的农业、林业、水产养殖业等受到一定影响。
(2)工程征地、开辟施工场地及便道、基础施工、材料设备和土石方运输、车站及区间施工等施工活动将占用和破坏城市道路;同时工程施工临时占地和施工扬尘也将使沿线植被受到破坏或不良影响。
(3)施工中的挖土机、打桩机、重型装载机及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振动会影响周围居民区、学校和医院等敏感点。
(4)施工过程中的生产作业废水,尤其是钻孔桩施工产生的泥浆废水,以及施工人员驻地排放的生活污水都会对周围区域水环境造成影响。
(5)施工作业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土石方工程、地表开挖和运输过程、拌合站等作业;燃油施工机械排烟、施工人员炊事炉排烟等也将影响环境空气质量。
(6)工程建设将带来部分拆迁移民安置,如安置措施不适当,将对拆迁居民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7)线路通过有关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将对地表植被、环境景观产生一定影响;施工噪声、振动对野生动物产生惊扰。
(8)线路跨越河流、水体时,水中墩施工使得泥沙浮起,使得水体浊度增大,尤其是在水源保护区内,将对水质产生一定影响。
(9)施工期砂、石料均向沿线已有砂场、采石场、道碴场进行购买,不新建,不增加因建设而带来的污染。
2.2.2 运营期环境影响特征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来自线路、车站和车辆检修等。
列车在线路运行的环境影响主要为列车运行时引起的噪声、振动、电磁辐射对沿线居民住宅、学校、医院、电视收视等产生不利影响;
车站和车辆检修环境影响主要为:噪声、振动、生产污水、候车室和职工办公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等。
牵引变电所:产生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的影响。2.2.3 影响生态环境的工程活动简述
(1)水土流失原因分析
①施工期路堤填筑、桥梁基坑开挖、站场修筑、隧道修建等工程活动,致使地表植被破坏、地表扰动,易诱发水土流失。
②施工期,施工场地平整、施工便道修筑等工程行为,使土壤裸露、地表扰动、局部地貌改变、原稳定体失衡,易产生水蚀。
(2)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分析
本工程永久性征用土地使沿线地区宝贵的土地资源受到一定损失,植被的丧失改变了土地原有的生态功能。(3)对沿线河流、沟渠行洪、航运、农灌等的影响因素
桥涵工程可能压缩河道过水断面,破坏部分农田灌溉系统,如不采取措施,可能对沿线河道、沟渠行洪、航运、农灌等造成一定影响。
(4)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影响分析 工程施工对野生动植物资源造成一定影响。(5)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分析
本工程的实施将引起部分房屋拆迁。铁路工程的实施,在一段时间内将影响部分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本次工程建成后将使沿线地区交通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促进沿线地区地区信息、人员、物资的交流,加快国土资源开发进程,并带动工商、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3.生态影响评价
3.1 生态保护目标
本次工程线路调整后,未新增生态敏感点,生态保护目标与原环评一致,分别为敬亭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暨国家森林公园、沿线耕地、基本农田及植被。
3.2 生态环境现状 3.2.1工程沿植物资源现状
评价范围内植被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东部常绿阔叶林亚区,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地带,沿江平原丘陵生态类型区。
沿线经低山丘陵地区以马尾松、杉木和人工栽培混交林种为主,线路经平原河网人为活动频繁的地区,原生植被已被破坏殆尽,现有植被类型以栽培植被为主,村庄及农田边零星分布有一些自然植被。
3.2.2工程沿线陆生动物资源现状 受城市建设和农业生产活动影响,评价区野生动物资源不丰富,有两栖动物、爬行类、鸟类、兽类等。
3.2.3工程沿线水生生物资源现状
本工程沿线跨越青弋江等水体,水生生物资源较丰富,其中浮游和底栖生物共有25种,鱼类30余种。
本工程跨越的主要的江河水体不具备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的条件,工程范围内无鱼类“三场”分布。
3.2.4景观生态现状
因本工程所在生态区以皖江东部圩畈农业与城镇生态亚区为主,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占主导地位,而耕地主要集中在乡村和城郊周边,相对集中成片,成为本此评价的模地。
评价范围内建设用地在模地分析中优势度数值居于第二,说明本工程在城镇区域内的路段较多,一方面本线为迎合沿线各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和各地方政府部门的意见,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
3.3 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3.3.1 生态敏感区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本工程线路穿越了敬亭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暨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工程所经区域无珍稀植物和天然野生植物的分布,无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分布,工程不在核心景点的可视范围之内,工程总体对风景名胜区暨森林公园的动植物、景观影响较小,可通过加强景观绿化设计和施工期的管理,缓减工程建设对风景名胜区造成的间接影响。为将工程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评价提出以下减缓措施:a.为了减少对山体的扰动和生态影响,隧道施工中应采用微爆破,选择光面爆破、预裂爆破等控爆新工艺,严格控制超欠挖,以达到坑道周边圆顺平整,减少爆破对周边围岩的扰动,并采用环保式洞口;b.为减少本工程对景区景观类型的破坏及对游客视觉景观的影响,路基及桥梁等两侧进行内灌外乔式绿化,使铁路融入绿树掩映中;c.工程活动严格控制在批准的红线内进行,限制植被破坏区域,不在景区管理范围内取、弃土,不在景区管理范围内设置施工营地。
3.3.2工程对沿线土地资源及农业生产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本工程永久占地将使评价区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发生改变,沿线一定范围内原有以农田为主的半自然生态景观将由以铁路运输为主体的人工景观所取代,给当地农业或养殖业带来一定影响。工程临时用地主要是取、弃土场、制梁场、拌合站、施工营地以及施工便道等临时工程的占地,工程结束后将对其采取生态恢复措施和土地复垦,预计在施工结束后3~5年生态自然恢复期,可基本恢复原貌。
本工程占地主要呈窄条带状均匀分布于沿线地区,线路横向影响范围极其狭窄,工程后耕地模地地位不发生改变,因此线路施工及建成后不会使沿线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太大改变。
工程坚持对基本农田“占一补一”的原则对工程占用基本农田实施补偿,可减轻对基本农田的影响;通过下阶段进一步优化线路方案,减少铁路与既有交通线路之间的夹心地,从而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保护沿线土地资源及农业生产。
3.3.3工程对沿线动植物资源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工程施工将造成路基、站场等永久占地内植被的永久性消失和施工营地、施工场地等临时用地内植被的暂时性消失。由于沿线地区植物种类均为区域内常见种,分布范围广,分布面积大,因此本工程建设不会造成评价区域植物种类的减少,更不会造成区域植物区系发生改变。
工程建设不会造成珍稀植物的灭绝或大面积的破坏,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营运期因铁路对生态环境的分割会对野生动物,尤其是两栖类和爬行类,产生阻隔影响。本工程设计大量采用桥梁方案,可基本满足线路两侧野生动物的通行要求,工程建设对野生动物的阻隔影响不大。
为使工程对沿线动植物资源的影响最小化,评价建议加强线路两侧的绿化,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形式对破坏的植被进行补偿,缓解工程建设所造成的植被生物量损失和自然体系生产能力下降影响;施工期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禁止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调整工程施工时段和方式,可有效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3.3.4 水土流失影响及保护措施
根据预测结果,工程施工期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时段,其中取土场、弃土(渣)场、施工场地、施工道路等临时占地范围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要地段。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应对以上重要地段进行综合防治,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
根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在分析评价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基础上,针对铁路建设施工活动引发水土流失的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把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护措施有机结合起来,评价新增及补充措施与主体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措施相互衔接,合理确定水土保持措施的总体布局。声环境影响评价
4.1 声环境现状
芜湖至弋江段相关工程线路沿既有皖赣铁路,并行宁安城际铁路线位,穿越芜湖城市建成区,敏感点众多,多为6~7层大型居民住宅区及1~3层城中村,局部有高层建筑,学校较为集中,受既有皖赣铁路、城市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等影响,拟建铁路沿线声环境质量较差。弋江至宣城段声环境敏感点主要为居民住宅、学校,多为90年代后建设,以2~4层砖混、框架结构为主,除引入芜湖站、宣城站附近受既有皖赣铁路、宣杭铁路噪声影响,线路局部区段受公路交通噪声影响,其它大部分区段主要受社会生活噪声影响,声环境质量较好。
受既有铁路噪声影响,局部敏感点现状略有超标;距铁路30米处铁路噪声可以满足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修改方案规定的“昼间70dB,夜间70dB”的要求。4.2 声环境预测
本工程运营后,预测距铁路外轨中心线30米处铁路等效连续A声级昼、夜间环境噪声能满足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中标准限值要求。对照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部分敏感点不能满足声环境质量要求。4.3 降噪措施
对铁路夹心地带及临近铁路的居民敏感点采用功能置换;对集中分布的住宅、学校等设置2.5米、2.95米、3.15米等高度声屏障;对零散分布的敏感点设置隔声通风窗。采取上述降噪措施后可使声环境达标或维持现状。振动环境影响评价
5.1 振动环境现状
本次调整工程受既有铁路振动影响路段,距铁路30米及以外区域可达到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之“铁路干线两侧”标准;其余地段,主要受公路交通振动和社会生活振动影响,振动环境相对较好。5.2 振动环境预测 工程实施后,在未采取减振措施的情况下,距线路外轨中心线30m以内区域的敏感点中存在超过“80dB”现象。
沿线距线路外轨中心线30m及以外区域敏感点,基本满足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铁路干线两侧”标准要求。5.3 振动污染防治措施
对新建线路区段沿线敏感建筑参照80dB之标准限值采取住房使用功能置换等减振措施。电磁环境影响评价
6.1电视接收影响分析及措施
工程在靠近芜湖市、宣城市区电视信号较强,区间地区覆盖较差,存在部分居民采用天线收看电视的情况。工程完成后,列车产生的电磁辐射对沿线居民收看电视的影响可通过接入有线电视网来消除,同时可完全消除车体的反射和遮挡影响。建议对敏感点中受工程影响的电视用户补偿有线电视入网经费,待铁路建设完工并通车后进行测试,如确有影响,再实施补偿。6.2 牵引变电所的影响分析
牵引变电所线产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很低,符合HJ/T24-1998中规定的相关限值要求。建议工程进行具体选址时应注意避让,尽量远离居民区。6.3 GSM-R基站影响分析
根据计算分析,距GSMR基站离天线22m以外,任何高度的场强值均低于8μW/cm2,电磁辐射功率密度可满足标准要求, 建议基站进行选址时应避免辐射超标区进入居民点内。
7.水环境影响评价
(1)芜湖站、宣城站、弋江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网;湾沚南站设置污水处理站,经SBR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达到一级标准就近排放;巷口桥货场站设置污水处理站,经SBR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达到一级标准就近排放。
(2)调整前线位工程以青弋江特大桥穿越了芜湖县保沙水厂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和芜湖县洁泉水厂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目前线位更靠近两水厂取水口,根据芜湖县人民政府相关函件,将对水厂取水口进行迁移。工程对水源保护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通过加强施工期污水处理及施工排水设计、优化施工营地,禁止水源保护区(集雨区)范围内的排污和弃渣,加强施工期监测,工程建设不会对水源保护区水质产生明显不良影响。
8.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本次设计牵引类型为电力机车,工程不设锅炉,没有机车废气排放。仅有施工期运输车辆排放汽车尾气和施工扬尘在短期内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结束后影响消除。巷口桥货场改建后,散堆煤场对周边有一定影响,建议煤堆场在大风条件下,应及时采取临时覆盖措施,并及时在煤装卸区域和堆场洒水,可有效减少粉尘的排放。
9.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工程建成后,各主要客站所有垃圾经定点收集并及时清运、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后对环境影响不大。
10.初步结论 实施建设皖赣扩能改造工程可大幅提高皖赣铁路通道的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缓解运能不足与运量日益增长的矛盾。可强化苏皖至闽赣铁路通道,完善和优化快速路网布局,对加强区域间优势互补和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可促进沿线地区旅游资源和矿产进一步开发利用,繁荣地区经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工程变更主要产生声环境、振动、电磁、水、生态等方面的影响,通过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落实补充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保措施,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从环境保护角度,认为该工程的建设及工程变更设计是可行的。
第四篇: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四电系统集成工程进入快速施工阶段
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四电系统集成工程进入快速施工阶段
日前,备受关注的中铁电气化局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四电系统集成工程已进入快速施工阶段。
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四电系统集成工程分为三部分,主要工程为新建赣龙双线,另外还包含新建龙厦东南联络线和既有赣龙单线改造。新建赣龙双线正线工程线路起于赣县站,迄于龙岩站,正线全长249.418km,其中江西省范围113.639km,福建省范围135.779km,包括赣县、于都、西江、瑞金、长汀南、冠豸山、上杭北、矮陂线路所8个新建信号设备车站(所)、8个信号中继站,引入既有龙岩站。新建龙厦铁路东南联络线,含铁山洋站、东南线路所2站及既有铁山洋驼峰改造。既有赣龙单线改线,包括既有于都、西江、罗坳、石门圩、河田共计5个既有车站改造。
既有赣龙铁路为单线铁路,赣龙铁路扩能改造是在赣州至龙岩两地间,新建设计时速200公里的复线电气化铁路,赣龙铁路复线建成后,将形成三线并行的铁路网,届时,不同时速的列车将服务于两地客货运输,满足旅客出行的各种不同需求。
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四电系统集成工程由中铁电气化局三公司承建,该公司承建的龙厦、武广、峰福、南广等工程施工工艺、工程质量均得到好评。赣龙铁路扩能改造既涉及既有车站、线路改造,又包含新建部分,工程投资大、施工任务重、技术要求高,涉及内部、外部接口单位多,协调处理工作量较大。三公司从各专业选调精兵强将,积极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站前单位、设备管理单位进行协调,做好技术对接工作,加快了工程进展速度。
扩能改造完成后,可大幅度提高赣龙线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缓解福建省对外运能不足与运量日益增长的矛盾;可构筑川、渝、昆—闽西南快速通道,完善和优化路网布局,对加强中西部与沿海交通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