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矿产勘查项目立项申请书编写要求及常出现的问题
矿产勘查项目立项申请书编写要求及常出现的问题
2009-3-17
一、项目名称
二、目的任务
重点说明本次工作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实现目的的可行性论述(主要为经济技术的可行性、组织管理的可行性、质量保证的可行性)
三、立项依据
(一)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依据
说明社会经济发展对该矿种的需求程度、各级规划情况
(二)区域地质背景
重点阐明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主要包括立项区所处的区域成矿区带位置及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区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遥感地质特征、区域矿产分布及成矿规律。
(三)普查区成矿地质条件
重点放在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地质特征上。若为沉积矿床,应将重点放在与沉积作用有关的沉积类型、沉积相模式及沉积成矿作用;如矿床主要受构造控制,应重点分析控矿构造类型及性质特点,如韧、脆性变形的特征、规模、产状、构造剥离面或拆离面、不整合等;若为岩浆型矿床,要从岩浆岩岩性岩相分带、侵入特征、侵入模式等方面进行叙述;对成矿条件较复杂的矿床,要分别叙述其主要成矿特征。
同时,阐述普查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简述本区附近典型矿床特征。
(四)矿(化)体特征
描述矿化蚀变带特征,矿(化)体的大致规模、形态、产状、控制程度、采样位置数量、矿化蚀变、矿石品位、矿物共生组合、化学成分、围岩蚀变、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等,分析矿体赋存条件。分析找矿远景。
这一部分是立项的关键,一定要认真编写,要将以往取得的成果和认识充分反映出来。如果尚未发现直接找矿线索,本部分可改为找矿前景分析,将已取得的间接找矿标志全面分析,进行成矿预测。
四、以往地质工作研究程度
1、以往区域工作情况:主要是各种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化探、区域物探(包括区域重力、磁法、航空电法、航空能谱测量等)、遥感地质等,并对其成果和简要叙述。
2、以往矿产地质工作:已进行矿产勘查地区的工作性质、工作程度、投入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与本次矿产资源调
查评价有关的矿区,应附已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表及主要工程分布图。对已提交的成果应确切地予以表述。
对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予以详述。
3、对已经涉及本次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科研工作,要重点说明其工作成果和重要(如对成因认识的发迹并涉及对矿床远景评价 应扼要地予以叙述)。
4、对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影响区内找矿突破的关键性地质问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应结合本次工作的目标任务加以详述。
五、工作区范围
工作区范围:主要包括工作区的地理位置、坐标范围、涉及图幅及编号、行政区划等。
矿权登记情况:包括探矿权登记范围、面积等,视情况附区块图,必要时需表述区内采矿权登记的范围及有关情况。
六、拟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一)技术路线
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部署原则、工作程序等,说明各项工作间的衔接及施工顺序。并附相应的工作部署图、工作流程图等
(二)技术方法
说明拟采用的地质测量、物化探、探矿工程、实验测试等工作方法和手段,执行的工作标准、技术及质量要求等。
1、测量工作
普查阶段的测量工作是地质填图、物探、化探等工作的基础,底图比例尺应满足上述工作的要求。要充分利用GPS定位及航测资料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地质填图
通过地质填图,大致查明矿区内地层构造、岩石与各类物化探异常、矿化带及矿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围岩蚀变及分布等主要控矿因素。研究地表矿体的产状及其变化。
视普查区大小和矿床的复杂程度,来确定矿区填图(大部分矿区搞草测,个别是情况较复杂的搞简测)及比例尺,说明填图范围、面积、剖面测制地点的确定、填图精度的要求及方法的选择。要说明和矿化带、含矿层、与矿体有关的岩石、围岩蚀变、含矿构造带及其它地质现象的观察内容,图示方法。
3、槽井探工作
槽井探工作主要用于系统揭露圈定地表矿体、构造、重要地质界线及各类异常。
重点说明各类槽井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
4、钻探工作
普查阶段布置的钻探工作,主要用于控制矿体,了解矿带的深部延伸。要说明钻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工作量,施工顺序及质量要求。
5、坑探工程
普查阶段一般不使用坑探工程,确因条件限制不宜布置钻探工程的,可布设坑探工程。中应说明坑探工程的技术质量要求及施工目的。
6、物探工作
物探工作应根据已有物探资料、普查矿种及围岩的物性特征布署,比例尺按普查面积及矿床大小选择。
7、化探工作
化探工作采用的比例尺及取样分析方法,要根据普查区特点进行选择。
物化探工作部署要有的放矢,按有关规范要求执行。物化探工作采用的比例尺尽可能与地质填图比例尺一致,并确定有效的成图方法,做好物化探资料的综合解释。
8、取样化验工作
应详细说明拟采集的岩矿样、化学样、光谱样、选矿试验样等各类样品的采集目的、采样原则、数量、分析测试项目等。
9、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说明在工作中应进行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10、矿石选(冶)性能试验与评价
说明普查中对矿石可选性资料获取方法。对于组分复杂,矿物颗粒较细,在国内尚无工业利用成熟经验的矿产,应进行可选(冶)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
11、矿床可行性评价
在普查评价过程中应做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
12、编录、室内整理工作
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整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执行DZ/T0078—93和DZ/T0079—93),说明对经过普查工作,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可能采用的方法。
(三)实施方案
根据项目的要求和技术路线、工作部署原则,对不同层次、各类地区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对各种方法手段做出具体工作布置,并视具体情况分年度作出各工作阶段的主要任务并附相应的工作部署图。
设计中工作部署和技术要求是两章,具体的工作部署或工程布置既可写在工作部署章,也可写在技术要求章,是具体情况或各单位习惯而定,但一定要将主要的工程布置写清楚,具有可操作性,钻探工程要列表说明。
七、主要实物工作量
列表说明总体工作部署和年度各类实物工作量。
八、经费预算
按国土资源厅的有关预算标准编写,要说明计划总费用、财政资金、自筹资金等,要有预算说明。
九、预期成果与效益分析
说明拟提交的成果报告名称,附图、附表种类,预获的资源量及依据,提交成果时间等。
简要说明项目的经济社会意义。重点说明项目实施后可能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
十、质量保证与组织管理措施
组织管理重点从项目实施单位的资格、资质情况,以往业绩,技术队伍基本状况,设备仪器及运行情况,项目人员构成、作业组设立及组织管理等方面论述。
质量保证重点从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职责、质量措施、质量标准、质量管理内容等方面论述(已通过质量认证的单位,要体现质量认证的要求)。
立项附(插)图
交通位置图、区域地质矿产图(1:5万,应包括地质、矿产、物化探、重砂、成矿预测靶区等)、矿区地质图(1:1万—1:2.5万)、工作部署图、反映找矿线索及预期成果的图件(勘探线剖面图、探槽素描图、钻孔柱状图、资源量预估图等)
立项附件
主要包括项目承担单位资质情况、地质勘查资格证书、勘查许可证、质量认证文件等
立项或设计常出现的问题
1、项目的可行性表达不清楚,尤其是技术经济可行性,技术上未说明是否具有勘查价值、勘查条件、勘查方法手段是否可行,经济上未说明投入产出比较。
2、立项依据简单
1)直接依据模糊,不清楚矿体(矿化带)规模、位置,品位数据没有来源、不清楚采样方法、采样位置,有编造的嫌疑,民采点无编录资料。
2)间接依据不翔实,物化探异常位置特征交代不清,更缺乏异常解释,普查区附近已知矿床未详细描述、未对比已知矿床与普查区控矿地质条件,无其他找矿标志描述。
3)未分析区内找矿前景。
3、以往地质工作简单
没有明确以往在本次工作区内的工作,尤其是对本次工作有直接指导作用的工作,不清楚前人工作存在问题。许多项目未交代项目登记以来做了那些工作,让人感觉是空白区。拟立项的项目前期一定要做点工作!
4、工作部署、工程布置不具体、重点不突出
大比例尺填图、物探、化探工作部署没有具体位置,未说明各项工作间的衔接及施工顺序。山地工程缺少布置依据、方法、位置、达到的目的等。工程布置随意性较大,地表工程与深部工程不配套,缺少主干剖面、缺钻探工程一览表。工程布置过于集中在某一点上,缺乏全盘考虑。工作部署抓不住主要的成矿有利区段,仅盯住个别直接的矿化线索。
5、技术方法不全面
一是对某一技术方法的技术要求(操作要求、技术环节、质量要求)内容写的不全或不符合实际,出现问题较多的是测量工作、物探工作、化探工作,钻探六大指标有人也常常忘掉。二是技术方法不全,常遗漏的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矿石选(冶)性能试验与评价、矿床可行性评价、编录和室内整理工作。
6、实验测试项目和内容不全
实验测试三部分:采样、样品加工、分析测试。有的设计不交代采样或样品加工方法;有的分析样品种类不全,常缺少组合样、小体重样、微量元素分析样、光薄片等;有的搞不清各种样品之间的关系,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如何组合,怎样配套采集等;有的样品分项目不全或不写。
7、经费预算不符合格式要求
缺少预算说明,预算标准未采用规定的标准,预算工作量与实物工作量不符(缺项)
8、预期成果不全
缺少预估资源量和预估依据或提交的实物成果。资料性成果常常列的不全,简单写提交报告、附件、附图
9、质量保证和组织管理措施不具体
10、附图、附件不全
常缺少大比例尺工作部署图、典型设计剖面图、资源量预估图等,有的立项材料只有1:5万地质图和区块图二张图。
第二篇: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勘查项目立项申请书编写提纲
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勘查项目立项申请书编写提纲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起止时间及工作范围(工区拐点坐标)
三、地质背景及立项依据
四、以往工作程度及综合分析
五、申请区矿权设置情况
六、目标任务及实现的可行性论述
七、技术路线、技术方法、工作标准和具体实施方案
八、预期成果(预获资源储量)及预期经济社会效益
九、主要实物工作量
十、经费概算及配套资金来源情况
十一、项目的组织管理与质量保证措施
十二、承担单位基本情况及地质勘查资格情况
十三、探矿权登记情况及探矿权登记机关证明
十四、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十五、附件:包括相关大、中比例尺地质矿产图件及其他附件,所附图件应当采用能够完整、清晰反映图中所含信息的图幅。
第三篇:矿产地球物理勘查设计编写要求
矿产地球物理勘查设计编写要求
来源:地调局发布时间:2007-10-30
本要求适用于 1:5万及更大比例尺矿产地球物理勘查任务设计书的编写。
一、设计书编写+的准备工作
(一)充分收集、分析与任务有关的资料,含以往地质、物探(含物性)、化探、遥感等资料。做到充分利用以往资料,不做重复工作;分析在以往工作成果基础上获得新成果的可能性和新成果的价值;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充分利用先进适用的方法技术获取最大的地质找矿成果。
(二)认真领会任务书的各项要求,特别是有关地质效果的要求。若认为任务书中某些要求不明确,应及时向下达任务书的单位进一步阐明。若认为任务书中某些要求难以达到或不甚合理,应与任务书下达单位协商调整。
(三)必要时,应在设计前进行现场踏勘和方法有效性试验。
二、设计书编写的依据
(一)任务书
(二)有关法规
(三)承担单位现有的方法技术
(四)有关质量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1、GBT/1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家标准
2、DZ/T0171-96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
3、DZ/T0071-93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
4、DZ/T0070-93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
5、DZ/T0072-93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
6、DZ/T0073-93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
7、DZ/T0081-93自然电场法技术规程
8、DZ/T0084-93地面甚低频电磁法技术规程
9、DZ/T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报批稿)
10、DZ/T 地球物理勘查名词术语(报批稿)
11、GB/T14499-93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
12、DZ/T0069-93地球物理勘查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
13、其它新颁布的有关行业技术标准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颁布的部门技术标准
(五)勘查登记证书
三、设计书编写遵循的原则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二)符合任务书要求
(三)方法技术选择及工作量安排兼顾有效、先进、经济三方面要求
四、设计书内容与格式(见附录设计书编写提纲)
五、设计书文字应通顺、条理简练,文图并茂
六、允许并鼓励提供多方案,以便对比
附: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一章 前言
1、项目来源及任务书全文
2、勘查登记情况
3、工作区交通位置及自然、人文地理概况;仅叙述与野外作业、生活有关的部分。要特别说明野外作业的通行和森林条件,自然与人文障碍物、干扰源和与作业有关的地方法规(如青苗、牧场和森林赔偿等)
4、以往有关工作的工作程度:列出项目名称,工作年份,工作单位及本次工作有关的工作成果
第二章 工区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点
1、简述区域地质特点(大地构造位置、地区、岩浆岩、构造、矿产)
2、详述待查矿产的矿床、矿体特征(埋深、大小、产状、方位等)和控矿因素
3、详列以往或邻近地区或类似条件的物性资料和干扰因素。并分析方法的有效性(能解决什么地质-矿产问题及解决到何种程度和存在什么天然和人工干扰)
4、若工区以往进行过相同或类似方法的勘查工作,应描述矿体异常特征及干扰体异常特征
第三章 野外工作部署、方法选择及技术指标
1、工作部署及依据:含测区选择比例尺和测网选择精测剖面布置等。测区选择要满足有足够正常场和在最小冗余原则下尽量规整的要求。比例尺和测网选择要满足发现最小有意义及测线垂直主构造线方向等要求。精测剖面要布置在异常地段且满足定性、定量反演的要求。还应说明与地质工作、化探工作的衔接关系或配合关系。
2、工作方法技术选择及依据:根据任务要求、不同岩矿物性特点、测区自然景观条件等选择先进适用的物探方法和测地方法。单方法定性难度大时,应投入综合物探方法或与化探方法综合。综合方法可以同测网、同面积测量,也可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只查证主方法发现的异常。
当方法的有效性不能确认或某些技术不能肯定时,应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试验或写明开工前进行试验,依据实验结果选择方法与技术。
技术指标、技术要求选择及依据:凡有行业技术规范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技术规范的,可直接引用规范中规定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尚没有行业技术规范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技术规范的,或有特殊要求的,应设定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并说明其依据。
技术指标应列全。
3、物性工作:应满足异常定性、定量反演的要求。在照顾到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凡能采集到标本时,都应在主要异常中心部位采集标本。磁法应采集定
向标本。物性工作除部署标本采集与测定外,有条件时应通过其它方法获取物性资料,例如收集测井资料、井旁测深等。
4、质量检查方法与要求:含均匀(时间、空间)分布,检查比例、检查方式(一同三不同等)、超差处理原则等。
5、主要工作量
第四章 资料整理、处理与解释推断
1、资料整理方法与要求:含资料整理、图标方法与要求、室内质量控制方法、计算及图示错误率指标等。
2、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要求及依据:每一种处理方法应有明确的目的;应有资料处理后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要求。
3、解释推断:含定性、定量反演。定性解释应贯彻每一个编号异常都要解释的原则和室内对比与野外现场踏勘相结合的原则。凡有定量反演可能性的资料,均应进行定量反演。定量反演方法的选择应列出依据。应有定性、定量反演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查要求。
4、报告编写:含报告编写要求、报告内容格式(参见相应规范)及预计提交成果。
第五章 预期提交成果
主要阶段性和最终成果内容(报告、图件、数据等)及提交时间。
第六章 质量管理与进度安排
1、进度安排:含野外、室内各项工作的进度安排。
2、质量管理:含质量管理模式(应符合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要求)、质量保证措施。
第七章 组织管理及人员编制
人员编制:含分工、责任、每个人的工作量满载情况等。
第八章 经费预算
按《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的要求编写。
附件:项目预算编制说明
《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DZ/T 0171-1997)》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目录
前言
1范围
2引用标准
3常用术语
4技术设计
5仪器准备
6野外工作
7资料整理及精度评价
8成果提交
附录A(提示的附录)改变中间层密度计算布格重力异常值的简化公式附录B(提示的附录)重力固体潮校正
附录C(标准的附录)重力仪野外观测中的常用资料整理方法
附录D(提示的附录)重力基点网条件平差
附录E(提示的附录)地形校正计算方法
附录F(标准的附录)重力基点档案格式
附录G(标准的附录)××地区重力×级基点网重力基点成果表格式附录H(标准的附录)重力测区索引表格式
附录J(标准的附录)布格重力异常成果计算表格式
附录K(提示的附录)石英弹簧重力仪水泡测定记录本格式
附录L(提示的附录)重力测量基点(小循环观测法)观测和计算记录本格式附录M(提示的附录)石英弹簧重力仪重力测点观测和计算记录本格式附录N(提示的附录)拉科斯特重力仪重力测量记录本格式
附录P(提示的附录)岩(矿)石密度标本采集及测定记录本格式
附录Q(提示的附录)近区重力地形校正野外记录本格式
附录R(提示的附录)成果报告质量评级标准
区域重力调查设计编写要求
来源:地调局发布时间:2007-10-30
本要求适用于1:10万及更小比例尺区域重力调查设计书的编写。
一、设计书编写的准备工作
1、认真领会任务书的各项要求,特别是对有关地质效果的成果要求。若认为任务书中某些要求不明确,应及时向下达任务书的单位进一步阐明。若认为任务书中某些要求难以达到或不甚合理,应与任务书下达单位协商调整。
2、收集工作区地质、地理资料。
二、设计书编写的依据
(一)任务书
(二)有关法规
(三)实施单位现有的方法技术
(四)有关质量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1、DZ/T0082-93区域重力调查规范
2、GB/T14499-93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
3、DZ/T0069-93地球物理勘查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
4、其它新颁布的有关行业技术标准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颁布的部门技术标准
三、设计书编写遵循的原则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二)符合任务书要求
(三)方法技术选择及工作量安排兼顾有效、先进、经济三方面要求
(四)设计书内容与格式(见附录设计书编写提纲)
(五)设计书文字应通顺、条理简练,文图并茂
(六)允许并鼓励提供多方案,以便对比
附: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一章 前言
一、目的任务
阐明项目来源、任务、工作时间及有关要求。
二、工作区范围、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环境
主要包括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坐标范围、自然地理、气候概况等。附工区位置图。
第二章 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一、工作区地质及物化探研究程度
主要包括以往工作程度成果和问题、野外踏勘的成果。
二、区域地质概况
主要包括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产等。
三、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主要包括区域构造、地层、岩性特征以及岩矿石的物性参数(密度、磁性、或电性等参数)。
第三章 野外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工作方法
主要包括:测网选择与布设;方法技术的选择,仪器设备的配置、调试及标定;参数选择与测定;观测精度、基本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原始资料的检查验收方法及技术要求;与其它工种的配合等。
2、测地工作
主要包括:GPS测定方法及技术(GPS接收机准备、GPS控制点选择与联测、测点GPS观测)、高程测量方法技术等。
3、物性工作
主要包括:标本的采集、标本的测定等。
第四章 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
1、主要数据处理方法与技术
2、图件编制方法
3、报告编写
第五章 人员编制和管理
1、项目组人员编制及分工
2、项目管理
3、质量保证措施
包括组织措施、质量保证和安全保证措施等。
第六章 预期提交成果
包括提交的阶段性和最终成果内容、类型(报告、图件、数据等)及时间等。
第七章 实物工作量
1、主要实物工作量
主要实物工作量和使用的仪器设备等。
第八章 经费预算
按《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的要求编写。
附件:项目预算编制说明
第四篇:勘查工作总结报告编写要求
附件
2《勘查工作总结报告》编写要求
一、封面
1、报告名称
未完成勘查工作的项目,报告名称:探矿权名称(不含勘查阶段)+勘查报告。例如:证号为T***9“山东省栖霞市西陡崖地区金矿普查”探矿权,报告名称为:山东省栖霞市西陡崖地区金矿勘查工作总结报告。
2、提交单位为探矿权人,编写单位为勘查单位。
二、正文编写提纲
第1章概述
1.1探矿权设立及变化情况
叙述首次取得探矿权日期,历次变更、延续、保留登记情况,变更勘查单位、合作勘查等备案情况。
1.2以往地质勘查工作
说明探矿权设立前地质勘查工作情况。叙述历次工作时间、出资人、勘查单位、投入工作量及质量评述、投入资金、成果和评审情况及本次搜集利用的工作量和发生的费用。
第2章本勘查工作情况
2.1勘查设计(方案)情况
说明设计工作量、费用预算、预期成果及完成工作时间。
2.2勘查实施情况
详细叙述本工作时间、勘查进度、完成实物工作量、勘查资金投入。
按照山东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颁发的《山东省地质勘查预算标准》(2009年)进行简单决算。《山东省地质勘查预算标准》中没有的项目,按照相关行业规定进行核算,并在文字中加以说明。
第3章勘查工作及质量评述
简要说明勘查类型、勘查手段、方法的选择、勘查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的确定及依据。简要说明使用的勘查工程间距对矿体(层)的控制程度,以及所采用的工程间距的合理性。
按照矿产勘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范、规定要求,对各种工作质量进行简单评述,简要说明其数量和质量是否满足勘查工作和评价矿床的要求。
第4章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
简述矿床(区)主要地质特征,已控制了解的矿脉、矿化带(层、体)矿体数量,矿体(矿化体、矿化层)形态、规模(长度、厚度)、产状(走向、倾向、倾角)、有用组分含量(品位)。
简述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概述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较详细叙述探矿权设立以来,勘查工作中取得的主要地质认识和成果。
第5章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简述探矿权设立以来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矿产勘查工作的安排(方案)。
三、勘查报告附图
1、实际材料图(1:2000-1:50000);
图面内容包括:探矿权勘查区边界线及拐点编号,填图范围,物化探
勘查线号,矿产勘查基线及勘探线,探槽及编号,浅井及编号,钻孔及编号,平硐及编号,竖井及编号。自探矿权首次设立以来的所有勘查工程量都要在图上反映。
地理要素:主要居民地、公路、铁路、水系等标识性标志。
其他:图名、比例尺、勘查许可证号、坐标网、图例、指北针、图框、责任栏(图签)等。
依据实际材料图,一是表示勘查工程与探矿权边界的位置关系,界定探矿权人勘查活动范围;二是反映相关工作量,基本确认勘查工程量、勘查资金投入情况。
2、典型勘查线剖面图;
3、典型探槽、浅井、钻孔等工程素描图、柱状图。
四、附表
1、矿产资源勘查项目探矿工程一览表;
2、历年投入的工作量及勘查投入核算表。
五、附件
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复印件和勘查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均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用途)。部发证项目还应提交本探矿权使用费、探矿权价款(应当缴纳的)缴纳收据复印件。
六、电子文档格式
电子文档采用word格式(有内插表格、图件的,要求能正常浏览)。签字盖章的部分进行扫描,保存为JPEG格式后,按先后顺序插入word文档。勘查报告的附图、附件采用JPEG格式,不插入word文档,单独保存。
(封面式样)
山东省××县(市、区)××地区
××矿勘查工作总结报告
()
勘查项目名称:(勘查许可证上的项目名称)勘查许可证号:
提交单位:(探矿权人)(盖章)编写单位:(勘查单位)(盖章)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联系电话: 报告提交日期:年月日
附表
1矿产资源勘查项目探矿工程一览表
(工作起止时间)
许可证号:项目名称:
填表说明:本表填写探矿权首次设立以来,历年实施的探矿工程包括钻孔、探槽、浅井、坑探等施工项目。
附表2
历年投入的工作量及勘查投入核算表
项目名称:
填表人:
单位:万元
第五篇:矿产勘查项目野外工作总结提纲(本站推荐)
矿产勘查项目野外工作总结
一、野外工作概况
说明勘查许可证(或地质调查证)编号,野外工作的开始时间,工作过程,与当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沟通情况。
二、项目任务书规定的总体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果
按任务书说明项目的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果,如有任务变更说明变更原因及批准情况。
三、实物工作量及完成情况
列表说明历次设计书批准的实物工作量及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并逐项列出探矿工程实物工作量明细表(包括探槽总长度,点槽个数)。实物工作量调整的,应在备注栏中详细说明。
四、设计执行情况
说明工作部署、工程布置和技术路线,是否严格按批准的设计书执行。对设计进行了调整的,应作出详细说明,并提交设计变更批准文件。
五、工作质量评述
按设计和有关规范要求,对各项野外工作内容逐项详细说明工作质量。对工程施工质量和样品采集质量评定,作出工程有效性和取样代表性评价;对物、化探方法质量和有效性作出评价。
六、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说明
所采用的质量管理体系及实际运行情况。
七、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
说明本次工作所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说明本次工作的目标任务、预期成果及完成情况。
八、野外主要技术人员配置情况
说明实际从事野外技术工作的主要人员情况,与设计审查时人员配置有变化的,应说明变化原因。
九、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说明野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