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泸沽湖镇2007年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泸沽湖镇2007年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
工作总结
近年来,泸沽湖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领导支持下,泸沽湖镇积极搞好劳动转移工作,认真组织农村青年及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动员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全镇已有外出务工人员600余人。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明确了工作总体思路,制发了目标任务考核。总体思路是“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农民自主、服务保障”。为此,以镇政府办名义下发了《关于做好2007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工作重点等。
(二)健全了服务管理体系,确保了工作有序推进。在充实调整镇农村劳务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基础上,指导各村建立完善农村劳务开发服务机构,从而形成了从镇到村组完善的服务管理体系。
(三)强化了技能培训,提高了民工素质。为使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将培训任务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分解了培训任务,明确了培训要求,总结出了“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阳光工程培训机制。
(四)进一步健全劳务市场,拓宽劳务输出渠道。积极筹建-1-
驻外劳务机构。按照《关于做好2007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分解下达了各村劳务输出任务,并纳入年度考核。发展劳务输出能人450人。一个由政府、中介机构、培训机构、市场、个人组成的输出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五)建立追薪机制,维护民工合法权益,切实预防和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今年6月份开展了一次贯彻《劳动法》、《建筑法》拉网式检查,(六)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强化转移就业维权工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指导乡镇积极开展务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确保外出民工同等享受集体资产收益权,以解除外出民工的后顾之忧。
二、存在的问题
(一)提高农民工素质任务艰巨。
(二)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资源系统、培训系统、输出系统没有连成网络,信息横向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共享,城区中介机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之间缺乏一个连接机制。加之农村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育不完善,劳动转移供需联系不紧密,从而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有序进行。
泸沽湖镇人民政府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第二篇:泸沽湖镇2009年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泸沽湖镇2009年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
工作总结
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领导支持下,泸沽湖镇积极搞好劳动转移工作,认真组织农村青年及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动员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全镇已有外出务工人员850余人。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为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加快失地无业劳动力和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实施意见,确保全镇富余劳动力转移任务目标,切实促进农民增收,镇党委政府把失地无业劳动力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纳入了全镇社会经济发展重要议事日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领导。
1、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学习和宣传加快农村失地无业劳动力、富余劳动力转移实施意见,充分认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造就新型农民的时代要求,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客观要求,要求全镇干部切实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增强加快农村失地无业劳动力、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紧迫责任感。
2、为加强失地无业劳动力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领导和督促,成立泸沽湖镇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使转移工作有序开展,付诸实施。
(二)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够,有待进一步加强领导和落实责任。
2、引导宣传力度不够,宣传信息渠道不畅通,农民群众的就业观念有待转变。还有部分存有“宁肯苦等,不肯苦干”的等、靠、要懒惰思想严重。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大宣传培训工作,强化引导作用。动员全社会倾力支持转移工作,引导农民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和从业理念,调动广大农民主动调整从业结构积极性,唱响“转移致富光荣,勤劳创业可敬”的主旋律。2009年计划培训劳动力500人,已培训50人,预计在9月—10月内分两期完成450人的培训任务,培训内容主要以引导性和常识性为主,加强对餐饮、家政等服务性行业的培训,并组织部分农村青年到区劳动就业局参加专业技能集中培训,为劳动力的转移工作打好基础。
2、加强领导,强化督促,在已完成今年目标任务转移200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转移力度,拓宽农民增加收入的途径。
3、搞好服务,完善转移保障体系,及时为农民提供外出务工信息,建立用工信息桥梁,做好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工作,为外出务工青年服好务。
泸沽湖镇人民政府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第三篇:泸沽湖镇2008年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计划
泸沽湖镇2008年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
工作计划
为切实加强我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综合素质,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促进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针对农村人口转移工作的新形势,实现“大转移、大培训”的目标,紧紧围绕“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我镇2008年农村人口转移培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加快推进我县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的市场就业机构,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和“政府扶持、齐抓共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创新机制、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我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为农民就业创造宽松环境。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全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50%以上;农村劳动力培训占转移就业人数的60%以上。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步伐,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通过职业技术培训实现就业,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农,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三、就业渠道和输出去向
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劳力资源,科学管理,市场化运作,鼓励农民工自发输出和政府组织输出相结合,拓宽输出渠道,扩大输出量,确保受训民工就业。引导性培训的民工主要以省内和本地用工市场为主,技能培训的民工主要以省外省内用工市场为主。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成立由镇长任组长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二)加强宣传,提高意识。逐级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其充分享受国家政策,推动劳务经济的发展。
(三)强化措施,完善制度。一是注重培训质量和输出效益,在劳动力转移培训过程中,严格按照省、州贫困地区劳动转移培训下达计划及工作要求执行,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培训和转移任务;二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我镇人力资源优势,做强做大劳务经济,壮大区域经济的发展。
泸沽湖镇人民政府
二〇〇八年三月十一日
第四篇:泸沽湖镇2007年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计划
泸沽湖镇2007年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
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服务农村经济为宗旨,以成年农民为主要对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急需工种的短期培训,使参训人员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提高素质,掌握一技之长,既可以在本镇从事非农产业,开展创业活动,也可以进城进厂工作。通过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不仅使受训劳动力提高素质,还将影响广大农民自觉认识科学文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自觉参与培训、学习,从而推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提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让参训人员能较熟练掌握一至两门技术,拿到职业资格证书,有较好的整体素质,转变落后观念,运用所学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或凭一技之长进城务工,成为熟练的技能型劳动者,增加工资收入。
三、培训方式
1、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短训班既传授理论知识,更注重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理论课约占三分之一时间,实习操作课约占三分之二时间。
2、专业人员授课与技术能手授课相结合。短训班将由职高专业教师、省城高校教授、大学生等专业人员授课为主,-1-
还请地方技术能手传授实际经验。
3、课堂教学与外出考察相结合。短训班除进行课堂教学外,还将多组织学员外出参观,以便更好地使学员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学习先进经验,更好地开展创业活动。
四、培训人数
计划培训1280人次。培训时为学员建立档案。
五、培训去向
1、学校积极和企业建立联系,利用企业资源让学员实习。
2、县劳动就业局和学校利用驻外办事处推荐学员到发达地区就业,并跟踪服务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保证就业率达80%以上。
六、培训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凡参加培训的劳动力,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能够进城务工,个人年收入可增加3000元以上,每年培训劳动力约600人,总计为农民增加收入180多万元。参加培训人员可尽快摆脱经济困境,逐步过上小康生活。
2、社会效益。举办劳动力转移培训,使农村劳动力享受免费培训等优惠待遇,让他们学到一技之长,掌握实用技能,从而提高收入,获得稳定职业。这将加快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改变农村面貌,促进社会各方面发展,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
3、提高了职高办学能力。通过组织培训活动,发挥了职业学校的教育培训功能,也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丰富了经验,提高了认识;为满足培训需要,设备设施也得到了添置更新,更好地为教育培训服务。
泸沽湖镇人民政府
二〇〇七年二月十一日
第五篇:泸沽湖镇2009年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计划
泸沽湖镇2009年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
工作计划
近年来,县委、政府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政策、强化服务。泸沽湖镇转移就业和服务体系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我们将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按照对外输出和就地转移的原则,使我镇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充分就业,现将2009年我镇农农民转移和培训计划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加快推进我县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的市场就业机构,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和“政府扶持、齐抓共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创新机制、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我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为农民就业创造宽松环境。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全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50%以上;农村劳动力培训占转移就业人数的60%以上。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步伐,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通过职业技术培训实现就业,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农,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摸清情况、统筹安排,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列入当地发展计划目标,层层分解,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要及时总结推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的经验,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进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工作。
(二)加快发展经济,努力扩大就业渠道
发展经济是解决城乡劳动者的根本出路。要把经济发展与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结合起来。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鼓励发展家政服务业;鼓励发展个体、私营、民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扩大就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依托我县新兴的重化工等龙头企业和特色市场以及工业园区、商业区和生活区的建设,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规模效益。
(三)逐步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
要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体制,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所有求职的城乡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升农民工的职业素质,严格实行就业准入,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就业”的规定,规范企业招工行为,消除一切制约农民工就业的障碍,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四)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建立以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等各类职业院校和就业训练中心为主体社会力量和民办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城乡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要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和鼓励农民参加职业技术培训。鼓励用人单位、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和民办培训机构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各级就业训练中心的作用,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大力推进先进适用技术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培训。对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开展以就业政策、法律法规知识、怎样找工作、劳动合同、福利待遇、社会保险、劳动安全、维护权益和城市生活常识为主的引导性培训。还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订单式定向培训,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掌握专项职业技能,对职业培训结业的农村劳动者要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合格者发给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行“市场引导培训,培训带动鉴定,鉴定促进就业”的机制。
(五)加快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根据农民工的特点,实行相关的社会保险措施,用人单位和农民工要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城镇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失业保险条例》为其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办理参加失业保险手续,由单位履行缴费义务,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后,应当为符合条件的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
全镇所有用人单位都要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
逐步要为不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建立大病医疗保险,探索和建立适合不稳定就业农民工特点的过渡性养老保险制度。
(六)建立和完善进城就业农民权益保障制度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解决企业在安全生产设施、劳动保护条件、职业病防治、使用童工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支付工资和兑现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要依法严肃查处。
(七)取消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的一切不合理规定
各有关部门应对现行有关政策进行清理,对不利于农民进城务工的限制性政策应坚决取消。要进一步疏通农民进城务工的渠道,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的环境。单位用工、子女入学、管理监督都要一视同仁。
(八)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
要充分利用各新闻媒体和信息网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对农民进城就业的认识。定期开展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维护农民工权益”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增强用人单位依法用工和农民工依法维权的意识,以便做好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工作,使我县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泸沽湖镇人民政府
二〇〇九年三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