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地税局驻浩口汪湖村走访民情日志
市地税局驻浩口汪湖村走访民情日志
2011年4月9日早晨8点钟,经过短暂的问卷调查填表培训后,在胡开峰副局长的带领导下,我们一行3人按市“三万活动”工作计划开始对汪湖村村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
我们调查的第一户是蒋国英,刚坐下来,她就向我们讲了她家的这几年的变化,她说,5年前丈夫去世,由于儿子还小,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在她柔弱的肩上,感觉好像天塌下来一样,感觉生活毫无光彩,要不是村组织和驻队工作人员的关心和支持,真想随丈夫一走了之,这几年,通过她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享受党的好政策,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这不,种地不交税费,还可享受惠农补贴;种田虽说是包产到户,在农忙里村组织还会组织一些人帮上一把;儿子在外打工,还能向家里寄钱了;家里用起了沼气,燃起沼气灯;村村都通了公路,交通也较以前方便了许多。当我们问到还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时,她说,一是现在生活用水用的是井水,要是能用上自来水就更好了,二是村里的文化生活太少了,要是在农闲里能去看看书,就比现在只能打打牌、看看电视丰富多了。上午,我们又调查了严义香村民,今天的工作基本达到了预定要求。
下午,我们按计划对11组其它户中将宣传资料进行了发放,并对有关政策进行了讲解。给我的感受是农民的日子真的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2011年4月9日 潜江地税局何生兵)
市地税局深入开展“百人访谈”活动
3月29日,潜江市地税局局长周端贵带领“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工作队,深入新农村建设驻点村浩口镇汪湖村,开展了“百人访谈”活动,走访农户,宣讲政策,真实了解民情民意。
这次访谈对象为汪湖村村民刘训彩和农民工汪厚亮。在刘训彩的种莲藕基地,周端贵局长仔细询问了种莲藕的产量情况、销售情况,认为种莲藕前期卖藕梢、中后期卖莲子的这一种植经营模式发展前景广阔,值得推广,应积极鼓励农户种植。在农户汪厚亮家中,周端贵局长对国家政策进行了细心的宣讲与解读,征求了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愿望与建议,对党的政策在农村落实的真实看法,并表示,潜江市地税局将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帮扶工作,坚持立足长远,帮助发展产业,引导致富增收,让乡亲们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图为周端贵局长询问种莲藕的产量情况、销售情况
图为对查看今年太空36#莲藕种植情况
图为周端贵局长向农民宣传国家强农惠农政策
(市地税局何生兵通联:***)qjsnb@126.com
市地税局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工作小结
(3月24日至3月31日)
市地税局活动开展以驻汪湖村为主,督促检查其他下属分局为辅,于3月24日至3月31日主要开展了到汪湖村入户调查与“百人访谈”活动及督促检查下属分局活动开展情况,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一、督导工作情况
3月24日至3月25日,在副局长胡开峰同志的带领下,市地税局“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工作小组对张金的李家洲、泽口的谢湾、浩口的田湖、才河、庄场及汪湖等6个工作点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办检查,目前,浩口的汪湖村、才河村、庄场村工作开展的较为主动,主要为一是宣传工作基本到位,按活动要求召开了“四个专项会议”,在家村民基本了解了这次活动的主要意义,村民表示将积极参加到此次活动中来,将该说的话,该反映的情况及思想动向如实向工作组反映,让上级领导充分掌握实情,真正了解民意。
二、汪湖村三组调查情况
走访了汪湖村三组。汪湖村三组共39户,走访14户,主要开展情况为:一是将《强农惠农政策汇编》送到走访户中,并将有关惠农政策进行了宣讲。二是对农民种植情况进行入户了解,目前,村民对科学种田及科学养殖积极性很高,但苦于对技术的掌握不够,又没科学种田带头人,种、养方式及能力基本停留在以前的经验之上,种植旱田亩均收入为2500-3000元,水田均收入在1500-2000元。三是对民意进行了了解,目前,在水位下降的情况下,村水利工程设施不全,各打沟渠不畅通,水田改旱田、旱田改水田时个人投入大,收效小。四是国家对种田给予了大力扶持,但由于农资、农具的涨价,导致种田成本加大,每亩田收益相差无几。五是3月29日,市地税局局长周端贵同志与工作组同志一起进行了入户调查,并要求工作人员如实将调查情况带回去,以供市地税局党组为2011年结队共建活动决策。
三、开展了“百人访谈”活动
3月29日-3月31日,按“百人访谈”活动要求,对汪湖村三组组长徐兆辉、种殖户莲藕户刘训彩、“三留人员”汪厚亮进行了典型调查。
从三个典型调查情况来看,小组长徐兆辉感到小组工作开展难度大,主要表现为村民对集体合作意识淡薄;个人私利心较重,小农思想严重;只想得到,懒于付
出;经常拖欠村一事主议、以资代劳、水利排灌、捞草等支出;村民之间团结合作精神少,村民之间文化娱乐少、互动少。
太空莲36#的种植户刘训彩5亩水溏去年种植达4万元,种植半夏1亩年收入1万元。在谈到种植心得及种植亩产收入时说,种田一是要讲科学,没有技术想提高单产量很难;二是要讲信息,了解了各类经济作物信息后,然后根据自己的责任田进行合理达配种植,可以提高亩产收入;三是要有开拓精神,要敢创,勇于吃苦,他的座右铭为“既然能挣到钱,累点苦点怕什么。”
62岁的留守老人汪厚亮在谈到在家生活时认为:一是现在还能种,身体状态较好,不必要儿子、儿媳担心;二是孙子学习生活费过大,每月在苏港中学生活费用就达400元;三是农民娱乐项目少,休闲时只能是打打牌、看看电视;四是农资涨价过快;五是现在最大的感受是比过去种田要轻松,生活能过得去就很心满意足了。
市地税局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第一阶段工作小结
根据《潜江市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市地税局结合入驻村的实际情况,第一阶段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工作目标。3月10日全市“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启动仪式及培训会议结束后,潜江市地税局迅速制定了《潜江市地税局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并成立了由一把手周端贵同志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领导专班,选派10名干部驻村进行开展活动,对活动开展情况实行每周一汇报,及时掌握有关活动开展情况,确保了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
二、迅速进村入户,进行宣传落实。在驻点的浩口镇汪湖村召开了党员大会和支部会议,对我市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进行了宣传动员,明确了此次活动主要以帮助汪湖村解决道路建设、饮用自来水工程及帮民制富三大的工作重点,增强了工作的实效性。
三、一是每日一次工作例会。自3月13日正式进村入户以来,潜江市地税局工作坚持利用每天晚餐后时间,召开每天工作例会,组织工作组成员学习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梳理总结当天工作,明确第二天工作任务。通过工作例会,使工作组成员在较短时间内提升掌握农村政策水平,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序性。
四、帮助汪湖村制定、完善和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及帮助做好了新建办公楼周边的绿化工作。下阶段工作打算
一、开一次饮水工程动员会。3月24日召开汪湖村村民大会,将此次活动进行再一次细致宣传,争取在2011年5月份将饮水工程开工。
二、做好惠农政策入户工作。从3月25日起开展对汪湖村的基本情况进行入户调查,并对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鄂发[2011]1号、2号和潜发[2011]1号、2号文件精神进行宣传,收集有惠民强农政策及税收优惠政策,将政策送到每户村民手中。
三、做好经济建设参谋工作。对汪湖村经济进行实地调查,进一步了解民情民意,摸准汪湖村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解民忧、谋民利、化民怨工作打基础,并形成一份工作队为民办实事的工作方案。
四、建章立制工作。帮助做好村制度建设和村规划工作,抓好汪湖村农村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第二篇:驻村民情日志
驻村民情日志
—留守老人的生与活
“三万”工作组驻农村体察民情已经两轮了。我觉得农村工作虽然辛苦一点,但能真正体会到的是脚踏实地,呼吸的是新鲜空气,心中略有一份畅快之感。
为什么呢?因为我小时候起,就常常往老城外婆家去,在庙河堤上多以步行而去或回。我母亲祖籍是木马口,所以对我今天这个派驻天星市村的一名干部而言,是太熟悉了,太亲近了。我目睹了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加之我作为驻村常务副组长,对天星市村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老人进行了近距离的调查和走访,本人颇有感悟。这些留守老人特有的淳朴、善良和宽容,真是令人钦佩。他们有许多东西值得传颂,值得赞美:
一、有难不伸手
老人,顾名思义,应该是人的各个肌体已经开始老化或者已经老化,才可谓老人。现实生活中的老人有的身体还算硬朗,但有部分老人身上不是这样的问题就是那样的问题,疾病缠身,生活不能自理。尤其是留守老人还多了一份对在外打工子女的眷恋之情。我走访中还真遇到这么几户。祖居天星市村街边的十四组留守老人李云轩,现年74岁,膝下3子均已成家并都在长沙打工多年,李老汉与老伴独居在边生活。他对我说:“我现在搞得动的时候不找儿子们,将来就是不能生活自理了也不会找政府,比上不足,比下我还是有余的”。听了李老汉朴实的话语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受,听周围群众说,李老汉当年教书时是一个很能干的老师,当初不回家如今还是和别人一样一月2000余元赋闲在家过日子,哪会年逾七旬还要自食其力呢?又如七组留守老人胡开珍,今年62岁,老伴刘云发于1988年十月病逝。姑娘、女婿在厦门物流公司上班十余年,一人在家和孙女生活,老人长期患高血压、冠心病,责任田全部交人代种。和孙女每月的生活,自己吃药要用1000余元,全靠儿女寄钱维持。当我问她有什么困难没有?她爽快地说到:“没有,差钱只要一个电话,很快伢们就汇,大病住院,我每年都入了新农合”。从上述两位留守老人的谈话中得知,人在世上,总得有点骨气!
二、人老志不老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示意人到三十才能自立走路,四十才对一些事物有点初步了解,到了五十才开始真正懂事,说明人到半百不要言老,还要继续奋斗。现在有人说:人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示意人的一生学无止境、干无尽头。说的是人只要一口气尚存,就要奋斗不止。我在该村二组确实碰到了这样一位叫李文平的留守老人,要说他的一生已有65个年头了,每走一步路,每过一道坎,无不折射出他那刚毅不拔的精神。老伴患大脑萎缩,已有12年之久,儿子、儿媳在广州打工已有8年。上有86岁老母,下有5岁孩童需要人照料,自己一人还有责任田8亩,养猪养鸡不在其数,且家里料理得井井有条。当我问他对政府有什么要求没有,他说:“您到本村访查一下,我李文平从不找政府要一分钱的照顾,只怪自己命苦,现在这样只有靠自己,万一自己搞不动了还有儿子,我不会给政府增加任何麻烦”!还有同组的留守老人黄成英,今年71岁,去年老伴去世,她为了不增加地方负担,今年春上只身到上海打工的儿女处生活,事后我们得知,他们这些老人在税改以前从不拖欠一分公粮、提留,现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他们也是积极主动完成。
这就是留守老人的人老志不老,人穷志不穷!
松滋市盐务局驻老城镇天星市村工作组
谭春林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第三篇:驻村民情工作日志
驻村民情工作日志
驻村干部 吴 中 和
从2014年3月10日,我被黑獭乡党委政府下排到**村,为驻村干部负责人以来,按照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全面启动后。驻村干部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工作重点,进村入户,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铺筑群众致富路,在**村这片土地上谱写同步小康“中国梦”。“农民心中自有一杠秤。你离他越近,他就跟你越亲。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党员干部能脱脚,农民群众敢下河。在农村,驻村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老百姓是牢记在心的!”这是**村驻村工作组进村入户日记中的一个缩影。
驻村以来,组织的驻村干部,村干部“进村入万户”活动已蓬勃开展。为了实现“两个全覆盖”,“四个在一线”、“五个进农家”,使驻村工作队真正成为农村政策宣传队、社情民意的调查队和为民办实事工作队,要求驻村工作队员们记好民情日记,日记要简单明白,内容齐全,贴近群众,便于整改问题,锻炼干部,促进工作。
民情日记主要做到“五个必记”:“政策记录”内容为党的惠农政策、农业科学知识、农村用电安全知识和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等;“基本情况记录”内容为农户家庭人口情况、土地种植情况、子女教育及安全情况、家庭收入来源情况、外出务工情况;“辅助情况记录”内容为农户灶厨情况、住房条件、环境卫生、饮水安全以及电器使用情况;“座谈过程记录”内容为惠农政策、计划生育、春耕备耕、村组干部作风、便民服务以及村务公开、农民对上级的意见和建议;“办实事记录”即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情况等。
民情日记,记出了群众所思、所忧、所盼、所喜,写满了干部与群众的无限感情,记载了干部与群众的共同心声。也刻录了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可喜成果。3月21日,驻村干部吴中和,罗林,村支书袁凤昌,**村沿江组村民:田永周,田永强等十一人,到野头沟的岩上现场查看山林火灾,烧断沿江组人畜饮水的进水管,使沿江组无法正常饮水。我们翻山越岭,由于草木被烧,攀登时无借力之物,靠从人梯向上爬行,到现场只有五人,胶皮水管两处被烧断,烧坏水管总长度约十四米,为了解决群众饮水燃眉之急,我建议在场群众代表,首先处理好被烧断的两处水管,问他们买物质加人工需要多少钱,他们说最低都要三百元,我当场就拿了三百元,叫他们笫二天就安排人妥善处理。对于大溪村的村民田永凤,因春耕生产,烧土坎除草不小心,引发大面积火灾烧山,我们驻村干部去联系乡林业站会作出相应处理的。被烧坏两根(每根长九米)价值五百多元钱的水管,这项损失必须要他陪偿的;对于租赁设备,驻村干部会帮助协调,所需要的人工我希望你们看在田永凤不是有意的,又由于他长期是病,家庭较穷份上,就不追究他了,水管买好后,联系我们驻村干部,我们也是有力气的,一定来参与无偿投劳,我希望你们理解和支持,参加投劳,我们都是善良的老百姓,都需要有一颗宽容的胸怀,人都不可能一辈子不做错事,要看所做的事件是有意,还是不小心的无意产生的。今天晚上召开群众会,我们大家来做群众工作。当晚八点钟群众会上,我们驻村干部,村支书,和到现场看的八名群众代表,短时间内,通过深入细致地工作,群众满意的赞成,有的群众说:只要你们乡干部能这样为老百姓作想,为群众做工作,我们老百姓那有不支持工作的,像你们这样,用“心”来做群众工作,让我们老百姓看到党的希望。真心换人心“人之初,性本善”。驻村工作组已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认可。
第四篇:下村入户走访心得体会+下乡驻村民情日记
3篇下村入户走访心得体会+下乡驻村民情日记
3篇下村入户走访心得体会
【篇一】
根据党委政府的部署,身为一名组织干事、基层干部,必须每周下村,我认为这很好的履行了工作开展在一线,情况掌握在一线,措施落实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的要求。
我是兴隆镇金星社区的一名驻村干部,在本村我负责有两户贫困户,虽然从我来兴隆工作的时候,他们已经脱贫,但是我也不能够掉以轻心,每个月我也会到他们家里了解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陈芬是我帮扶的一名群众,通过交流,我了解到陈芬姐现在已经怀孕了,这是一个好事,同时也让我有所警觉,已目前陈芬姐家里的情况,有迎接新生命到来的经济基础吗?是否会因为新生命的到来而再次反贫?唐家刚是我帮扶的另一位群众,家里已修建楼房,今年7月他的大儿子唐维浪已大学毕业,在重庆某公司工作,他家里已有稳定收入,经济条件也逐步好转。
通过下村走访群众,我也有以下几点体会:
每个干部都要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切实帮助所包村解决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这样才能与群众做真正朋友,赢得群众的信任。通过摸牌走访,一家一户串门、拉家常,我感觉群众非常朴实,了解到我们是来排查危房的,群众都非常高兴并且很热心,也很热心的和我们交流哪些家庭确实困难,确实需要建房,希望得到党委政府的帮助,看到他们信赖的样子,我更加感受到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的责任重大。
通过召开村群众会,把社长、村民召集起来,知道群众有那些方面困难,通过走访群众,我们了解了群众的所想所盼和生产生活需求,其中对于惠农政策群众十分关心。我认为应多像群众宣传政策,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这也是身为宣传干事的我必须要干好的工作。
乡政府应该是与农民群众联系最密切,与农民群众打交道最直接,所以为农民群众的服务体、最重要。随时深入农村一线,了解掌握真实情况,把握规律性,注重针对性,向领导反映情况,发挥好助手作用。保持埋头苦干、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保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保持艰苦奋斗、敬业拼搏的斗志,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强化落实意识,增强工作本领,逐步提高自己工作的执行能力。
我应增强农服能力,诚心诚意为农民群众服务,关心农民需求,落实服务措施,在政策、信息等方面提供及时有效服务,切实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努力把市场信息政策法规及时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手中。我将以此为抓手,尽全力做好的本职工作,积极响应上级领导,履行自身的职责,具体了解农业生产、政策落实、农民生活等情况,多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基层的情况最真实,一线的问题最实在,群众的意见最有效。基层干部下村就是是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行科学决策。只有真正深入到田间地头去,下沉到一线,融入到群众中去,才能倾听到群众的呼声,了解到群众的疾苦,才能摸清基层情况,找准问题和对策,更好地加强和改进组织工作。要针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群众的新诉求,把基层当课堂,拜群众为老师,实实在在掌握一些群众意见和建议、群众的难点和困惑等,从实际工作中、从矛盾困难中、从群众的呼声中为群众谋发展。
【篇二】
为加强广大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的沟通,了解农村农民生活中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我县开展了“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此次活动看似简单,任务却极其繁重,作为一位初任的大学生村官,对该村的很多村民情况都不大了解,借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我真正了解到了广大农户的生活状况和必要所需。
因为正值农忙时节,大部分的农户白天都在田间作业,到了晚上才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家中休息,所以只能等到晚上挨家挨户地走访。每当我们表明来意时,这些老百姓都大力称赞上级部门对农民的政策好,忍不住拉着我们话家常:“我的大儿子在塔城做不锈钢呢,生意挺不错的,年收入都10多万”“我的女儿在市委上班,领工资的”这无意之中流露出来的都是喜悦。
这项活动开展已有一个多月了,回顾这一个多月的走访经历,能真正了解他们内心的苦,感受到他们的真情流露,我感到十分的欣慰,加上期间对有关惠农政策的讲解,通过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取得了大多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在走访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作为一名*员,必须会做群众工作,真正关心百姓的切身利益,竭尽所能为他们排忧解难。
二、在走访中,一些农户的家庭居住环境真的让人心寒,窄小的屋内飘散着昏暗的光线,一位老人,一张破床,桌上散落着厚厚的灰尘,坐在床上的老人不停地吸着烟卷,空气中凝滞着浓浓的烟草味,让人喘不过气来。这些因病因残导致家庭贫困的现实,让人感到十分的不安和内疚,在走访过程中我都进行了一一的了解和记录,并准备对真正贫穷的农户进行政策上的帮扶。
三、要调整好心态。在走访中,要争做百姓的贴心人,做群众的好朋友,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以理服人。
四、要不断总结。群众工作是一门艺术,而走访活动更像是一门深奥难懂的哲学,身在其中却很难摸清其中的道理。所以在走访过程中必须摸索研究走访艺术,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群众工作水平。
在本次大走访活动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干群一家亲”的深刻内涵,作为住村干部,我们不能只凭道听途说来了解老百姓的家庭生活状况和存在的困难,而要身体力行,亲自入户走访,通过心与心的交谈来切身感受老百姓的困苦和喜乐。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成为我下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今后我会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将大走访活动坚持到底,以实际行动造福百姓。
【篇三】
在“三万”活动之初,兴山县委政府要求所有工作队员“沉下去”,要充分了解农村现状。我自认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参加工作以后又在乡镇工作了13年,对于农村、对于农民、对于农业,我并不陌生。然而,在这次民意调查过程中,通过和他们接触,我才发现,原来在我离开乡镇工作岗位后的这几年,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通村公路的硬化、小楼房的拔地而起、房前屋后环境的改善,农户电器的置办等等,在这些物质的欲望满足之后,他们的所思所盼己上升到了精神层面,所以说我并不真正了解他们。
通过走访调查,我深深体会到:要做好“三农”工作,必须注重方式方法。具体到此次“三万活动”,就是要带着“五心”走访入户。
一是带着细心去走访,做到有的放失。走访入户前,我们认真了解了全村的基本情况以及走访农户的类型、农户对党的政策的知晓情况、农户对基层干部的认知情况等。
二是带着诚心去走访,做到将心比心。我们在走访过程中,尽可能地到农户家中看一看、听一听,采用拉家常的方式,以请教和夸奖的语气,重点了解他们对当前政策形势的了解情况,家庭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对于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设等,让群众“掏心窝子”,实话实说。对于有些村民当面不愿说的话,在“三万”活动初期召开群众会时,我向所到的几个组的全体村们公布了我的手机号码,希望能听到他们真实的声音和期盼。或许就是这一小的举动,很多村民向我打电话,和我诉说一些家长里短,向我反映一些困难和问题。
三是带着真心去走访,切实排忧解难。走访过程中,我们不乏碰到少数老百姓对我们开展的活动不理解、不配合,我们总是视群众的事为自己的事,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和农民打成一片;因人而异、力所能及地化解心结,解决困难和问题。在走访调查期间,我们向该村妇女发放维权指南、家庭教育宣传手册等资料800余册;筹资XX元对10个困难家庭进行了走访和慰问;对全村的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生存现状以座谈、访谈等形式进行了深入调研,目前正在撰写调研报告。
四是带着爱心去走访,做好结合文章。工作性质决定妇联不可能有大量的资金来支持村委会发展经济,更不可能为他们修路、架桥、改水,但我们充分发挥了我们的工作优势,用爱心感化村民,用诚恳的态度听取他们的意见,认真做好记录,并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主动为他们牵线搭桥联系。在入户过程中,我们对该村的创业妇女赵小琼和创业青年冯立进行了专题调研,针对他们的创业现状和意向,对他们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向他们宣讲了当前我县全民创业和小额担保贷款相关的政策,还为他们壮大产业发展规模、规范产业管理、提供就业信息等方面提出了建议。结合新农村建设,倡导文明新风。在座谈会上、在入户走访时,我们结合“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广泛倡导文明新风,对农户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状况进行督办,并根据各个家庭不同地卫生情况现场提出整改意见。
五是带着责任心去走访,做到正面引导。在走访座谈时,我们时刻注意谈话的方式方法,对老百姓反映的怨气不挖根问底,对国家的政策能做解释的进行解释,对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答应一定向上级反映,尽量取得农民的理解,避免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和引发新的上访事件。
农村工作错综复杂,包罗万象。通过近两个月的工作,不仅让我更多地了解了当前农村的一些情况,更重要的是让我在活动中发现了不足,对自身价值有了一个更加客观的评价和准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作为工作组的成员之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勤于思考,积极拓展思路,结合该村实际,因地制宜,合理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切实为民解难。
下乡驻村民情日记
10月23日星期三
天晴
和马主任一家吃过早饭已到九点了,今天我们的工作计划是上午下田收割玉米,体验农活,下午到四社走访农户,并把村里的黑板报办起来。这些也是我昨夜思考良久的。特别是作为从机关下村的干部,下田体验农活很有必要。村委马主任忙于村里的工作,三四亩玉米还在田里,所以我们决定到马主任田里收割玉米。
到了田里,我学着马主任的样子掰玉米棒子。虽然小时候帮家人下田劳动,但是老家那边种的都是小麦、豌豆等作物,所以掰玉米棒子还是头一次。不过这活一学就会,就是一手抓住玉米棒子,另一手拿小刀在包叶上面划一道口,然后顺着那道口子剥开包叶,再把里面的玉米棒子掰下来,工序就这样简单。由于海拔较高的原因,每株只结一个玉米棒子,偶尔也有两个的,不过其中一个很小。掰了一会儿后,我的手法越来越娴熟,速度也很快了。这时,海东农牧局科技推广站洪站长打来电话,让我今天赶紧领上昨天我给他说要办养殖场的村民马哈比,到民和县畜牧局补报家庭养殖项目。我一联系马哈比,他正好在县城。而且我们的帮扶组成员小孟从县城还没向村里出发,所以我让他领马哈比去县畜牧局。不一会儿,马主任夫人也干完家务活到了田里。随后,我们帮扶组的老谢、小罗,还有村支部马书记都到了,田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人多力量大,我们七个人每人占一个垄,一垄一垄掰,马主任负责铲秸秆,一下子加快了收割的速度。收玉米不太累,大家又说又笑地干到了中午。回头望去,身后金黄的玉米堆越来越多,腾出的空地也越来越宽,很少劳作的原因,大家兴奋不已。
下田劳动的原因吧,中午大家吃饭很香。马主任夫人给我们做的是熬饭,一个个都吃了两碗,还把一大碟子油饼吃到底了。
下午我们走访的是距马主任家所在的二社两公里多的四社,即小库土社。这个社是个自然村落,坐落在一社山梁下边的阴山根,地势较低,但坑洼不平,庄廓布局杂乱。我们的车歪歪扭扭地行走在村道上,好像在流水似的白土里游泳,又好像在厚厚的白土尘烟里腾云驾雾。村民们很热情,不管以前见没见过都会打招呼,并往家里邀请。我们先后走访了五户农户,了解的内容基本一样。但是今天走访的一位老农,让人心酸。他叫马索来么,已六十九岁了,家里只有长病在家的老伴,也快七十了。四个儿子都不争气,一个个在外过自己的日子,根本不顾两个老人,用当地的话说就是“不上路”。为了维持贫寒的生活,这位老大叔耕种13亩地,还当村里的护林员,管护大家的退耕还林地。尽管如此,但不知为什么他没有享受到农村低保。我的心里很酸楚,能为他做点什么呢?我从兜里摸出一百元钱塞在他手心,让他买双鞋,因为他穿的鞋实在是太破了。他激动得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我转过头悄悄的对村支部马书记说下次调整低保,一定不要忘了他。
从四社小库土返回到一社山梁时,时间已不早了。我们把村里简易的公开栏用墨汁刷了两边后,大家一齐动手,划线的划线,写字的写字,画边的画边,不一会儿把黑板报办了起来。黑板报的右下角还写上了让村民们抓紧开展秋季覆膜等工作的通知,左下角我用彩色粉笔画上了一朵红牡丹,远远望去还有点意思。
又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回想起来,感到农村工作虽然苦点,但也十分充实。
10月24日星期四
天晴
屈指算来到xx村已12天了。这些天来,走村串户,访贫问寒,与这里的村社干部、党员和村民谈心、交流、拉家常,收获颇多。在这里,人们的生活有贫有富,但更多的是贫困。农民们很辛苦,家家户户几乎都耕种着三十亩以上的耕地,有的还耕种四五十亩,这在我的家乡及好多农村是少有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里的人们早已习惯了这种繁忙的生活。但是这些天来一直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即使生活条件不好,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这些乡亲们一个个都活的挺有精神。写到这里,我就想起现在的许多城里人,吃穿不愁,但总拉着一张苦瓜脸,无精打采,生活在郁闷的世界里。我们的“上班族”们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面对电脑一脸茫然,好似有无尽的烦恼。在这里,我们与贫困户聊天,他们说有许多寒苦,但他们相信党和政府,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与希望。我想,这就是他们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缘由吧!
九点半时,我们帮扶组的同志们都到齐了。今天我们去走访的是三社,也叫松把社,距离我们的根据地村委马主任家还有两公里。我们向东徒步行走十来分钟,眼前出现了一道大坡,这个自然村刚好社坐落在山腰上。放眼向前望去,这里都是一道道的大山梁,山成排、沟成行。我这时才突然明白,xx村的名称可能就是这样得来。顺着山坡土路向下继续行走了十多分钟,就到了三社。向下望去,废弃的庄廓随处可见,真正像样的农家不多,巷道里也不见个人影。一路上听老谢说原先这个社有26户,现在只剩10户。我们连走了三户,但家家都锁门。在老谢的提议下,我们径直来到原村支部书记孙万发家。走进他家时,他正要出门去收割玉米,见到我们他很热情地让我们进屋。看上去家里条件并不好,像样的只有一台电视机,上边还赫然写着“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收视器”。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前些日子有人说村上有个电视在孙x家,但大家都怕得罪人,谁也不愿去要回来。老谢说他家在这个社还算最好,以前这个孙书记工作干得也不错,青海《党的生活》还专门报道过他,可是后来群众反映不好,换届时没能当选。攀谈中我们得知以前他当过民办教师,如果再坚持两年就转正了。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在外跑车,收入也可以,但因为他们这个地方条件太差,已过结婚年龄的儿子一直说不上媳妇。他说这个社、包括整个xx村的小伙子们都很难说媳妇,姑娘们没人愿意到这个山大沟深的穷地方来当媳妇。好在他的二儿子很争气,现在上天津石油大学,快毕业了,工作已签约。谈到村里的工,他说这里的群众有条件的想方设法自己搬走了,留在村里的都是最困难的,大家都迫切希望政府帮助他们搬出大山沟。我在心里想,xx村也算大村,整体搬迁不太现实,但是通过政府适当扶持鼓励自行搬迁还是可行的,作为帮扶工作组我们还是多反映吧!
走出孙书记家,我们连走了七八户,但有人的只有四户。和孙书记说的一样,这个社的群众迫切希望政府帮助他们异地搬迁。在走访中,我们也真遇到了两个没媳妇的大龄青年,一个还是村里最年轻的党员王长寿,他说家里只有他和母亲二人。我动员他搬迁,他说自己一没钱二没弟兄帮忙,没能力搬。说到这里他一脸的茫然。
今天的走访让我感触很深,心情也很沉重。在很多时候,我们坐车下乡只看到的是公路沿线的新农村,可又有多少干部知道这些困难群体还生活在偏远的穷乡僻壤呢?
10月25日星期五
天晴
和马主任一家吃过早饭,我又跟着马主任到他家的玉米地里掰玉米。农村工作不象机关,我们工作组约定每天在村里集中的时间为上午十点。马主任家的两个儿子都在县城打工,家里的农活都是他夫妇二人完成。大儿子已结婚了,可是儿媳妇不会下田劳作,只能在县城租房居住当“家属”。所以,我总在早晚闲暇的时候帮他们到田里掰会儿玉米棒子。
刚到田里掰了不到一个小时,仲副乡长打电话说乡党委马书记要来村里看望我们,顺便还要督促一下近期的秋季覆膜工作。我想马书记来了也好,顺便汇报一下我们帮扶组近期的工作。快到十点时马书记和我们的其他同志都到了。到马主任家后,马书记察看了我们的住处兼驻村帮扶组简易办公室及有关资料和民情日记。之后,我们召开汇报会,向马书记汇报工作。作为帮扶组组长,我简要汇报了驻村帮扶组近期在村内开展工作的有关情况,特别是对村民们提出的整体移民搬迁、村道硬化、学校教育等问题作了重点汇报。听了汇报,马书记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我们反映的问题一一进行了答复。关于整体移民搬迁的问题,他说去年县扶贫局已向省、市打报告,申请列入易地移民搬迁项目,但至今没有下达;关于硬化村道的问题,他说县上虽然列入了“十二五”规划,但为了早日下达,希望我能帮助争取。我也说明了我的打算,即通过我们的人大领导,给我以前化隆的领导,也就是如今的省交通厅副厅长陶永利说说,能不能特事特批,早日下达。关于学校的问题,马书记表示近期和乡中心学校校长商议解决。同时,马书记要求我们加紧开展就秋季覆膜工作,为确保明年的农业丰收打好基础。对此,我当即表示明天到乡上领取地膜,后天正式开始。
开完汇报会,马书记一行走了,我们继续走访农户。今天我们走访的是二社和一社的农户。在去往一社的路上,我们看到路上沿有一个布局整齐的大院子,里面是一排不算太旧的瓦房。包村干部老谢说那是前几年的学校,可惜以前卖给农户了,要不然可以直接利用起来,修建村级活动室。xx村没有村“两委”活动室,这也是一大困难,我也在常常思考。虽然村民们没有提出,但是作为一级村级组织,没有活动阵地影响村级工作,所以我们把此事也列入了近期工作计划。从这个大院前继续前行,到了清真寺。清真寺后边又有一个院子,听老谢说那是清真寺的。但是院子的最里有三间破平房,老谢说那是原先的村党员活动,如今已废弃。我心想,假如村里有钱建个村级活动室,可地点是个大问题。
随后我们在沿途走访了马有福等四户农户。这些家庭大同小异,家家都种着30来亩地,而且养了三两只骡子、毛驴等劳动用的大牲口和为数不多的绵羊。走访到老党员马忠福家时,天也不早了,但是这个老党员非要让我们留下来吃饭。听老谢说这个老人当过村支书,人又通情达理,在村里很有威信。我说那就和他好好聊聊。老党员说他今年76岁了,是八十年代当的村支书,家里如今有8口人。今年他家除了耕种17亩承包地外,还耕种了23亩他人的撂荒田。他还说种全膜玉米好,去年种了13亩,明年准备种20亩以上。说到这里,我们不失时机的鼓励他的儿子马吉虎今年多覆膜,争取明年播种50亩以上,乡上和我们全力扶持。他没有表示,我们留了电话,让他好好考虑考虑。聊起村里的工作,老党员很感慨!他说:“我们那时候的党员是真正的党员,可是现在的党员不行啊!如今我们村里的党员和干部大多都享受低保,这说不过去啊”。我赶紧给他解释说村里的低保马上要调整,我们会尽力做到公平的。关于调整低保这个事,乡上也交代过我们要抓紧进行,因为去年xx村许多村民为此事到县民政局上访了。这些天我也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曾问过村支部马书记,他说他家也享受低保,但他表示真应该调整村里的低保了。在我们聊天的中间,老党员的儿媳妇端来了一般洋芋菜和馍馍。老党员很热情,三番五次的让吃,我们有点不好意思了。临出门时,我给老党员说:“你是老党员、老干部,我们非常看重你。在今后村里的工作你要继续发挥作用,支持我们的工作”。他连连点头。
因为是星期五,我们走访完后准备回家。可是,因为仲副乡长今天在乡上接受计划生育工作验收,我们回去时没车。我说大家今天就走走,走上一个小时就到山下了,那里有班车。大家都同意。刚走出村子,村委马主任来电话说有个便车,他说好了,拉我们回去。不一会儿,一辆桑塔纳轿车停在路边,让我们上车。我们人多,车里很挤。可是在说笑中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到乡政府了。
第五篇:用脚丈量民情 用心化解民忧(衡东县“万名干部大走访、驻村联企促发展”活动综述)
用脚丈量民情 用心化解民忧
——衡东县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大走访、驻村联企促发展”活动知民情听民意惠民生
为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中创先争优,达到“机关转作风、干部受锻炼、基层强组织、农民得实惠“的目的,衡东县按照市委深化“十万干部百乡千村万户大走访”主题活动要求,组织万余名县乡机关干部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开展“万名干部大走访、驻村联企促发展”活动,了解民情、倾听民意、解决民生。
一、全员参与,不断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衡东县按照“全县发动、全员参与”思路,充分调动全县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一是县乡村三级联动。这次活动,全县120个县直单位、二级机构、省市垂管单位,组成120个工作队,走访覆盖24个乡镇、581个村(社区)、110家企业,重点对“三村”实行“一对一”走访。乡镇共派出458个工作队,实行机关站所干部包村负责,确保所有村和社区全覆盖。581个村(社区)“两委”干部全部参与本次走访。二是领导带头示范。3月5日活动动员会召开当日,县委书记刘运定率先垂范深入大浦镇堰城村,对创业大学生养殖基地、困难群众进行走访,并多次夜宿农家,倾听民意。22日,又到南湾乡江东村对该村楠竹外运“断头路”的建设情况进行回访。其他县级领导和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都以身作则,带头深入驻点单位开展走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目前,已有86名县直单位党政一把手带队深入基层,并在乡村住宿2晚以上。全县共有840余名副科以上干部参与了大走访活动,推动了活动扎实开展。三是干部分批驻点。县委明确要求,除医卫、教师人员除外,全县在编在岗、财政供养人员原则上都要参加活动。活动期间,要切实做到“三不准”,即不准给基层添麻烦、添负担,不准收受任何物品和土特产,不准插手项目建设和换届选举工作。各级各单位统筹考虑业务工作和走访活动,分批次安排党员干部下基层,每批次由一名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切实加强队员管理。目前,县直每批次共派出党员干部1480余人,乡镇干部全部驻点走访。
二、对症下药,找准切入点解决突出问题和矛盾 活动中,衡东县明确以强班子、抓队伍、促党建为抓手,以解决突出问题、解决突出矛盾为目标。一是兴办一批民生实事。要求各工作队要根据驻点群众反映强烈、迫切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为联系的村、社区或企业解决几个具体问题,兴办1-2件民生实事。县畜牧局协助大桥镇塘霞村建立了1个水稻种植基地,为当地农民免1万余元运输费并原价发放10余万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县教育局出资6万元帮助莫井乡井冲村硬化1.8公里通组水泥路和1座公路桥,解决4个组的出行问题。县政府办投资40余万元组织城关镇金峨村干部群众投工投劳对金峨港进行改造。县人社局建立企业职工社保工作专项督办机制对15家困难企业职工社保问题实行专项督办。全县共计慰问困难群众、困难党员、五保户等3200余户,发放慰问金73万余元;发放科技书籍资料3.4万余份;兴修水利设施260余处;新建养殖种植合作社12家;结对帮扶困难群众1500余户。二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活动中,县政法委、县信访局将突出不稳定因素及重点信访人有关情况提供给各工作队,工作队都建立了信访矛盾包案责任机制,明确包案领导和工作队员,“三调联动”集中力量化解一批多年重复上访、越级上访问题。县政法委组织政法系统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社会治安严打整治活动,做到对象见面要到人,教育疏导要到家,解决困难要到位,帮扶联系要到底。县公安局部署开展“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对甘溪河坝、湘衡盐化、裕华化工等企业进行走访,了解并解决企业经济发展环境优化问题。通过有关单位提供和工作队排查,全县共掌握不稳定因素650余项,化解矛盾纠纷340余件,稳控重点信访对象40余名。三是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要求,工作队以抓好基层党组织基本职责、基本队伍、基本规范、基本阵地、基本保障“五基”建设为重点,着重做好后进村党支部转化提高工作,帮助后进村党组织培养一个致富带头人,谋划一个好思路,制定一套好制度,建设一个好阵地,落实一个好机制。县城乡规划局发挥专业优势,为大浦镇炉浦村设计了村级活动场所改造施工图,干部职工捐款8700元并筹资3万元作为村级活动中心改造完善和设施配套启动资金。县宣传部组织对联系点党员群众开展牲猪养殖、油茶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村民致富的能力。县委组织部组织珍珠乡80余名镇村干部开展党务知识专题培训。据统计,目前,全县工作队共举办培训班130余场次,组织观摩交流60余次。
三、注重落实,多措并举推动活动规范有序开展
活动中,衡东县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活动平衡开展,杜绝走过场,“一阵风”等现象发生。一是督查调度促进。明确县纪委抓督促落实,从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两办”督查室抽调人员组成6个督查组,要求工作队上报每日驻村走访和住宿工作队员名单和手机号码,采取定期督查、随机督查、交叉督查、重点督查等方式随时掌握各工作队驻村工作情况。对进度情况及时跟踪调度,采取全县通报和主要领导约谈的方式表彰先进督促后进。二是重点项目倾斜。根据驻村工作队自身资源和村自身经济水平情况,县委将今年新增100个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指标和“一事一议”、国土平整等重点项目向边远村、贫困村、基础差的村倾斜,解决边远贫困村无项目、无资金的问题,保障大走访活动在全县平衡开展,为当地产业发展、脱贫致富注入新的活力。三是群众满意衡量。要求工作队进村后要认真听取和收集群众意见,记好民情日记,并分类梳理,建立民情台帐。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制订工作规划,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办法,上报县委创先争优办备案。同时工作队要作出2012公开承诺,上墙公示并接受群众监督。活动结束时,县委统一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把群众满意度测评作为检验各工作队开展大走访活动是否真正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取得实效的最终评判标准。群众满意度低于60%的工作队,取消其单位全年评先评优资格,并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衡东县委组织部 范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