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扬南网之帆 闯创先之路----变电站实习总结
很快的,实习工作将接近一年了,在这大半年里,我们在部门领导的关心安排下,分别在运行和检修两个工种间进行学习工作。这样的实习经验,我认为是难得可贵的,因为这样的安排让我们在短短一年里,简单地了解了变电、检修工作的范围及工作职责,也认识了变电及检修不同工种之间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真正体会到了大变电的含义。
自实习到现今,我分别在220kV椹北巡检中心、500kV港城站、变电部电源班、变电部检修一班实习工作,六月份,按照部门领导编制的实习生实习安排计划,我还将在继保一班实习至转正考核。
简单说一下我在实习期间所到每个班站参与的印象较深刻的实际工作任务。在220kV椹北巡检中心期间,我参与了班站台账工作的建设,并且学习了日常变电站的巡视维护工作如何开展进行,还很幸运地在现场参加了220kV椹北站#2主变的投运工作。在500kV港城变电站学习期间,我进一步学习了变电站标准化管理建设的方法,切身体验到标准化建设的必要和重要,而且在几次刀闸拒动中学习了二次图纸的看图方法,了解了刀闸拒动的处理方法方式。在变电部电源班实习,我学习了如何对蓄电池进行核对性充放电,如何检验绝缘手套及绝缘鞋的耐击穿能力。在变电部检修一班,我学习了如何对开关机构及主变三侧进行定检及保养,学习了如何正确地对SF6气室充放气,还参加了厂家更换开关机构的学习过程,并且参与了班组规范化建设的工作。
实习过程中,在我所经历的运行班组或者检修班组,在做工作的时候每一位师傅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能够很好地完成每项工作任务,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师傅们工作时严肃认真,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潜移默化地感染着身边的人。在工作中,朴实大方的师傅们,毫无保留地传授我业务知识,工作之余,师傅们不乏幽默风趣,在谈笑风生中教给我许多道理。可以说从工作到生活中师傅们都用心良苦地帮助和关心我们的成长,使我感受到变电部大家庭对后生的栽培与关心是无微不至的。不过在这段时间,我发现无论是在运行班组还是在检修班组,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年轻人缺乏工作经验但是熟悉电脑的使用,老师傅工作经验丰富但是却不懂得如何使用电脑,随着生产管理系统的推广使用以及计算机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我觉得年轻人在现有的基础上应该巩固加强计算机知识水平,老师傅也应该尝试去接触学习计算机的简单使用操作,其实有一个好方法,不妨在年轻人和老师傅之间互动,老师傅给年轻人传授实际工作经验,年轻人给老师傅教授关于电脑计算机简单的使用方法尤其是生产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这样的话,可能会获得互动互益,两全其美的效果。
实习期间我本着快乐工作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参加工作,在工作中我能够做到胆大心细,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而且我的动手能力比较强,不足之处是技术基础相对薄弱,还望有机会获得大幅度的提高。在实习过程中我对工作充满热情,对自己充满信心、遇到困难勇于挑战,有决心克服困难。离开学校进入工作岗位,我坚持相信有志者事竟成,踏实学习踏实工作的箴理,并且认为人们要有自强不息、勇敢拼搏的精神,挑战遇到的难题,解决遇到的难题。转正后我的规划是希望继续在500kV港城站工作学习或者可以在公司做工程管理,这样既可以更好地开发我的技术及理论水平,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我的管理能力,使我获得更大的进步。
实习近平一年的工作生活,加深了我对“知识就是生产力,技术就是硬道理。”这句话的认识,逐渐地使我明白了“性格便是人生之路的引导”。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要加强技术开发的学习及管理能力的锻炼,使自己全面改造升级,个人能力更上一层楼,在南方电网这艘巨舰上,早日成为一名出色的电力水手,与伙伴们共扬南网和谐之帆,同闯南网创先之路。
第二篇:创和谐校园 扬理想之帆
创和谐校园
扬理想之帆
西丰县陶然乡中心小学座落于西丰县北部,是一所发展中的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86%以上,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典雅,风格独特,文化气息浓郁,现有14个教学班,学生近500人,教职工53人,其中小学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50人,大专以上学历48人,占教师队伍的90以上,师资力量雄厚。
近三年来,学校发展迅速,现有一幢教学大楼、一幢师生食堂。有标准足球场,200米环形跑道田径运动场等体育训练及活动场地。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成绩突出,已成为花园式校园。在办学中,我校始终坚持全面发展,强化素质教育的正确办学方向,教学质量一年上一个台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学校的各项工作蓬勃有序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办学品位不断提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与高度评价。
一、以人为本,抓好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团结和谐的教师团队
(一)加强班子建设。学校行政领导班子设校长1人、党支部书记1人、副校长1人、中层领导5人。学校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领导班子建设的首位,现有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战斗力强。领导班子成员能坚持学习政策法规,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增强依法治校意识。同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充分发挥行政领导成员的智慧。通过学习和实践,行政班子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管理组织能力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加强班子勤政廉政建设,班子成员能以身作则,争做表率。
(二)加强师德建设,增强学校的凝聚力。认真抓好教师的政治学习、师德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激发教师作为“陶小”人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积极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在教师中大力倡导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高尚师德,倡导“四业”(勤业、敬业、精业、创业)精神。学校通过广开民主渠道,实施民主办学,建立和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学校领导深入年级组和教研组,每人蹲点一个年级,深入教学第一线,及时听取教职工的意见,改进工作,尽量创造条件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的管理,发挥其主人翁作用。学校领导关心爱护教师,尽可能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尽力为教师的知识、才能、经验的充分发挥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最佳的机会。经过学校的努力,促使教师安教、乐教、善教。目前,学校有市级骨干教师6人,县级骨干教师4人,校级骨干教师6人,县学科带头人3人。
在注重培养教师能力的同时,学校还特别重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每年,学校都要召开有关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专题会议,并组织召开县、乡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把本校先进的教育经验进行推广。2012年5月3日学校举行了师德事迹报告会,齐红伟、刘宇、刘妍三位教师在全校交流了他们的先进事迹,三位教师对自己平凡工作的精彩演讲,深深打动了教育局领导,强烈感染了全校教师。2012年9月,刘妍同志的《守望平凡》在全县师德报告会上进行了交流。2012年10月和2012年11月由学校党支部书记对全体教师进行《教师的幸福在学生》、《建设有思想的校园》校本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几年来的实践表明,正是因为学校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常抓不懈,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学校才锻炼出了一支讲学习,讲创新、讲实效的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二、注重环境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打造艺术化、人文化的和谐校园 学校的校舍、设备、环境等硬件,是办学的基本条件。2012年,借着“双高”普九的东风,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兴建了学生食堂、修建学校校门。铺设操场周边彩砖一千平方米。同时争取沈阳大众企业集团支持,2012年暑假对教学楼供暖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改建了学校的幼儿园,购置了幼儿园的设备,更新了学生的课桌椅及教师的办公桌椅。
学校还加大了对教学设施、仪器设备的投入,建有图书阅览室,藏书室,现有藏书2万余册,生均40册,另有各种刊物、报纸、参考书一大批;设有活动室、美术室、音乐室、心理辅导室、体育室、卫星接收室、卫生室广播室等功能室,装备了1间电脑室,安装了学校广播系统,完成了学校校园网络的初期建设;在抓好校舍、教学设施建设的同时,学校大力整治校园环境,致力于建设花园式学校,创造优雅的育人场所,完成校园道路两侧绿化带植树绿化,校园四周铺上了草坪。完成了公路到校园近500米铺设水泥路面工程,平整宽敞的水泥路面令进入陶小的人们心旷神怡;开辟了政务公开栏、公告栏、墙壁说话、花木传情,给人以高雅清新之感,丰富了校园的文化气氛,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现在学校的各种专用教室一应俱全,设备焕然一新,教室宽敞、明亮,冬暖夏凉,室内走廊一年四季绿色不断,鲜花盛开,学生伴着优美的音乐上课、下课、做间操,绝大多数学生乘车上学,所有教师乘通勤车上下班,校园时时处处洋溢着和谐的气氛。
三、管理为本,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良好的育人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形成,最重要的是管理,而拥有一个“超前、务实、严谨、自强”的教育理念,则是学校治校的根本。为了让全校教师牢固树立“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素质教育观,学校紧跟时代步伐,首先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确定了“创建农村小学五个一流”的发展目标,即:组建一流的领导班子;培养一流的教师队伍;营造一流的育人环境;达到一流的管理水平;收到一流的教育效果。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走创新教育之路,学校重新制定了校风、校训、教风、学风,要求教师踏踏实实地教,并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让学生朝着“文明、创新、勤奋、健美”的目标发展。
一是抓教学的常规管理,夯实基础。
1、严抓教学常规管理,推行教学工作计划管理,教学质量目标管理,教师岗位职责制度管理。促进教学常规管理有序高效运作。教导处每个月都对各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检查结果与评优、晋级、挂钩。对备课不充分、上课迟到早退的教师给予点名批评,对作业批改次数也有具体要求。
2、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引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方法的整合。树立开放性的教育观念,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活动,处理好师生双向互动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要求教师要针对本班情况,从实际出发,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把讲与做,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一方面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的办学思想,进一步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另一方面各学科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尖子生、特长生的培养,鼓励和组织优秀学生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各种比赛,使尖子生和特长生脱颖而出。
二是积级开展教改教研活动,以科研促进教学。
学校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目标观、世界观、教改观和人才观,鼓励教师在改革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通过总结经验、专题 探讨、教育实验等形式,使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走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道路。每个学期,教导处制定教研计划,选择教研专题,举行公开课、开展听课、评课等活动。同时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全能教师,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近几年来,学校立足校本教研,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加强教育科研规范化管理,以科研促教改,以科研促教学。2012年6月,铁岭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顺利结题。2012年4月申报立项国家级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省级课题《课改条件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全校有25人参与两项课题研究。同时学校在教师培训工作上加大投入力度,致力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先后多次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种形式的培训。学校内部也经常组织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学校每年都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成长。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方面作用,提升了教师专业素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涌现出各级各类骨干。学校还特别重视对青年教师的选拨和任用,让青年教师勇挑重担,担当教学一线人员。在青年教师培训上,采取了“老教师帮带新教师”、“骨干教师和新教师结对子”等形式,通过骨干教师专业引领,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如今,学校的一批青年教师已崭露头角,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部分青年教师成为教学能手,多名年青教师代表县里参加送教下乡活动,并在县里做公开课,收到了县教育局的好评。
正是由于学校管理有方,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几年,学校先后取得了“西丰县学校教案管理先进校”、“西丰县学校整体工作考核先进校”、“西丰县继续教育先进单位”、“西丰县普九巩固水平先进单位”、“西丰县学校管理先进校”、“西丰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铁岭市继续教育示范校”、“铁岭市管理先进学校”、“铁岭市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优秀学校”、“铁岭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铁岭市‘春晓工程’无薄弱村小乡镇”、“铁岭市校园环境艺术化先进学校”、“铁岭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先进学校”、“铁岭市师德建设示范校”、“铁岭市教育装备管理示范校”、“铁岭市规范教育收费示范校”、“铁岭市和谐校园”、“辽宁省图书馆示范校”“辽宁省九年一贯制标准化学校”、“辽宁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单位”等殊荣,学校也一度跨入了“西丰县名校”的行列。
四、扎实抓好德育工作,促进学生成长。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
学校建立了以分管德育主任为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确立教育专题,通过学校广播、板报等阵地进行宣传,由班主任在班会课上主持主题班会进行宣传教育,设立评比专栏,由德育主任组织人员进行检查、评比,每周公布一次,并在每周一早上进行点评。另外还制订了《德育量化考核标准》、《班主任工作职责》等各项管理制度,使学校德育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学校育人的根本在于德育教育。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致力于培养品行优良的学生,学校在注重课堂德育教育活动的同时,也注重利用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学校聘请乡派出所的于昌祥所长为法制副校长,定期到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为学生上法制课;组织学生参观烈士纪念碑,重温烈士的英雄事迹;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到校德育基地参观,并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举办各种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开展“我与文明同行”活动,并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学校制订了相应的规章制度,通过评选“养成教育示范班”、“三姿示范生”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各种各样的专项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良好品德。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现在,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良好,“文明、向上、诚信”的风气正在形成。学校在2011年被评为“西丰县养成教育示范校”。
(三)探索学生心理教育之路。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引发了一些令人惋惜的案件。针对这一现象,学校近三年来,加强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引导,定期安排班主任开展心理专题讲座,学校也定期举办心理知识讲座。同时学校充分调动德育工作力量,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对德育工作抓实抓细、常抓不懈。在师生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和权益,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校园形成了举止文明、友爱礼貌,乐学创新的优良校风。几年来,学校德育考核优良率90%以上,后进生转化率达80%以上,2012年,学校被评为铁岭市和谐校园。
五、重特色教育,打造品牌效应
在注重德育的同时,学校也始终注重对学生特长教育的培养,结合铁岭市的“2+1”工程活动,学校几年来相继组建了校合唱队、管乐队、剪纸小组、绘画小组、体育小组等,常年坚持开展活动,每年都成功地举办校文艺活动,校绘画剪纸比赛、校趣味运动会等,学生在展示自己特长的同时,也丰富了课余生活,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几年来,学校的学生参加县里的各种比赛都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王煜、牟宇轩等多名同学在县举办的绘画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在县举办的“歌满校园”活动中,学校合唱队获得小学组三等奖的成绩,在县举办的艺术大赛中,学校获二等奖。2012年,张哲、武明琪同学在西丰县中小学生校园歌手比赛中分别取得了一、二等奖。学校管乐队曾多次参加乡、县演出,受到了领导的好评。
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开展得也十分到位,学校结合实际组建了田径队、乒乓球队、篮球队等,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校篮球队在“西丰县小学男子篮球比赛中”屡获佳绩,“乒乓球队”在比赛中也是成绩骄人。学校的体育组被评为“铁岭市优秀体育教研组”,体育教师安然同志被评为“铁岭市优秀体育教研组组长”,并被确定为西丰县体育学科带头人,代表西丰县参加“铁岭市体育学科基本功大赛”获二等奖。另外,为了在师生中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学校积极开展了“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乐观的生活态度,养成终生锻炼的良好习惯。组织这些具有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陶冶了学生高雅志趣与高尚情操,通过这些活动,弘扬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了其特长,促进了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也在2011年被评为“西丰县特色学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过去,陶然小学的师生凭借自己“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劲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佳绩。面对未来,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学校的发展,必定会超越昨天,超越今天,迈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创和谐校园
扬理想之帆
——申报铁岭市名校事迹材料
西丰县陶然乡中心小学 2013年3月26日
第三篇:“扬青春之帆,昭爱国之心”团日活动总结书
“扬青春之帆,昭爱国之心”总结书
新一期团日活动,在大家的期待中拉开帷幕。这一期的主题为“扬青春之帆,昭爱国之心”希望新一代的大学生在这次活动中能懂的爱国的意义和重要性。
李建妹同学说道:“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朱琪同学说道:“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谭秀同学说道:“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赵逸同学说道:“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班主任孙老师补充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此次团日活动,我们都懂得了我们要刻苦学习,珍惜时间,努力拼搏,时刻准备报效祖国。
工商管理学院
电商121团支部
2013年9月16日
第四篇:学习贯彻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体会:扬“党建”之帆,行国企特色之路
学习贯彻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体会:扬“党建”之帆,行国企
特色之路
大国之崛起,必先有企业之兴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中流砥柱”和可依靠、可信赖的力量。此次,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对国企党建的“不动摇”“不偏离”“不能变”“不放松”的要求,可谓是,着眼全局,针砭时弊,对症下药,为国企党建鼓了劲、加了油,为做好新形势下国企党建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建工作始终是国企独特的政治资源和优势,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企“走出去”战略最需要保持的“政治底色”。全面从严治党,国有企业没有特殊、不可例外、更不能缺席,必须坚定不移高扬“党建”之帆,厚植思想“沃土”,延伸党建“触角”,夯实责任“基座”,用党建“敲门砖”掌好国企之“舵”,筑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行国企特色之路,让国企在竞争的浪潮中无惧风雨、乘风破浪、茁壮成长。
厚植思想“沃土”。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清清楚楚,行动上才能明明白白。有的国企负责人对党组织的地位认识不够,抓党建“一手硬、一手软”,导致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弱化。党建兴则国企兴,党建强则国企强,党建工作与国企经营应是“一条心”,而不是“两张皮”。国企领导人员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抓不好党建是失职、不抓党建是渎职”的思想,加强党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性修养,拧紧思想螺丝。要敢于创新,勇于改革,不断激活企业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走出一条与国企发展“适销对路”的党建工作新路子。
延伸党建“触角”。党建工作与国企发展融合才有生命力。国有企业要一以贯之坚持党对企业的领导,把握正确的党建方向,围绕“经济效益”“竞争实力”这个中心,找准党建与国企改革发展的契合点,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延伸“触角”,实现全覆盖,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与号召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党组织的政治灵魂效应,将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和谐共振、无缝对接、有机融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模式。
夯实责任“基座”。邓小平说:“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干部。对执政党来说,最关键的是干部问题。”国企改革发展要抓好“领头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动摇,以高的标准、严的要求,建好班子、配好干部、抓好队伍,认真落实从严治党责任。有权就有责,有责要担当。各级党组要各司其职,自觉把管党治党放在一切工作的核心位置,拿出更多时间、精力,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夯实责任,既挂帅又出征,敢于对不正之风“亮剑”,敢于喊响“向我看齐”,当好党建工作的领导者、执行者和推动者。
风正劲足好扬帆,深化改革正当时。越是“险滩”“暗礁”丛生,越要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越要坚定不移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让党的组织和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促进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第五篇:扬校本研训之帆启课改之旅(三里畈小学课改总结)
扬校本研训之帆启课程改革之旅
————三里畈小学“课改10年”工作总结三里畈小学诞生于共和国成立的礼炮声中,已走过60余年的风雨历程。近十年来,课改的春风带来了学校的最佳发展时期,“畈小” 人乘势而上,锐意创新,通过校本研训,使年过花甲的老校焕发了勃勃生机:学校形成了 “以人为本,以德为首,弘扬个性,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求真尚美,活泼创新”的校训,“乐教乐学,善思善创”的校风,“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的教风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学风。如今学校享誉“黄冈市示范学校”、“湖北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黄冈市体育传项学校”、“黄冈市实验教学合格学校”、“罗田县教学常规管理四星级学校”,还先后被评为“黄冈市教科研先进单位”、“罗田县小学工作先进单位”、“罗田县和谐校园建设先进单位”。在这课改十年之际,现将我校课改历程盘点如下: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寻找课改突破口
2003年9月,课改的春风吹遍了我校。课改之初,校内热闹非凡,老师们积极的和传统教学模式划清界限,对传统教学模式格杀勿论。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课堂气氛:一律的喧嚣热闹但缺乏深邃的思考;
2、小组讨论:多数人云亦云甚而放任自留;
3、多媒体运用:过于追求新鲜刺激的形式导致喧宾夺主。
就这样课改在我校轰轰烈烈进行了两个多月,该期中考试了,真是不考不知道,考了吓一跳。一年级的语文科合格率才63﹪,优秀率26﹪。面对成绩,老师茫然、家长不满、学校困惑!为了走出困境,学校成立课改小组引导教师剖析课堂,请专家会诊,在博采众家观点的基础上为我校课改开了一副良药——开展以校为本、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草根化、本土化的校本研训。
二、好风凭力上青云无边光景一时新——课改在校本研训中前行
心动不于行动,为了课改真正落到实处,服务于课堂,学校走出了一条集研、训、思、践于一体的有效课改之路:
(一)个性管理,让校本研训为课改提供有力的保障
为了让校本研训有效促进课改工作,更好的激发教师参与校本研训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教师参加课改的责任感,学校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个性化管理网络与措施。
学校建立了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一级是以校长为组长,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中心学习组,二级是学科研究组。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和研究的首席,依靠
学术的力量而不是行政的力量全面指导学校的校本研究工作,形成教学研究一体化的格局;中心组成员被分派到各学科研究组参加和指导教研活动,及时解决研究难题,及时发现典型经验。学科研究组是校本研究工作的执行部门,具体开展学科研究活动。还制定了以下奖励制度:
(1)实行评选优秀教研组和课改先进个人的奖励制度。
(2)实行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3)实行教科研常规检查制度,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4)实行奖励外出培训学习机会的制度。
学校构建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课堂研讨、专业引领的校本研训活动管理模式。规定教师每周必须写一篇教学反思,寻找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困境、挫折与经验。然后针对性的加强学习,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同伴互助是以教师的对话和听评课为切入点,分教研组举办沙龙,通过会谈,让教师将自己的反思所得与大家共享;课堂研围绕反思出的阶段性研究课题开展听评课活动,重点研讨,向课堂要效益;专业引领则依据教师的需要进行,教师们“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提供什么”。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有效的指导教育教学。
(二)求真务实,确立研训课题解决课改中的实际问题。
要想课改工作良性发展就必须亲近教师、走进课堂、关注学生。学校把研训重点放在解决教师平时教学的实际问题上,将教师急需解决的课堂问题提炼成课题进行研究:(第一阶段)03年11月初,学校经历了“课改**”后,针对教师对新的课改理念把握不透,不能正确把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实质,通过一周的听课评课,最后确定了《在新课程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校本课题,这个课题接着又申报了县的课改实验课题,该课题于2006年结题,并评为了优秀课题。
(第二阶段)05春开学初,学校组织各教研组进行工作总结时,针对学生的成长记录和教师平时教学的课后记、反思等,总结出了两个校本课题:《如何提升自我教学艺术吸引学生》(低年级);《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高年级)。经过一年的实验,课题成果在我镇全面推广。
(第三阶段)07年春,我们的老师越来越觉得现行的语文教材和我们自身的语文教学存在不少问题。①语文教材与农村学生生活脱节。②现行的教学方式缺少大语文观念。这两个原因导致我们的农村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影响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当年暑假,我们利用老师培训的机会,拜访了杨再隋、胡松林等教授,将我们的困惑直面专家,他们觉得我们的思考的问题有高度,带有共性,急待解决。给我们指出了努力的方向,要求我们自己合理利用教材,对
课程资源进行合理整合,让教材为我所用,敢于在生活中教语文。回来之后,我们组织教师不断学习相关理论,于是确定了“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整合”这个校本研训课题。
(第四阶段)08年秋至今,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成了我校教师的热门话题。为此学校进行了《优化课堂提高课效》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还参与了省的两个相关课题研究《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和《教师有效教学方式研究》。研究出了数学四步教学法在全县推广。
由于我们研究的都是来自课堂的课题,探究的是老师们急于解决又难以自我解决的问题,并且通过老师们的共同努力都寻找到了较满意的答案。所以做完每个课题后老师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课改并不深奥,它与我们的工作紧密相连。老师都尝到了甜头后,都更加乐于参与课改,积极研讨,劲头十足。进而促进了我校课改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三)提供平台,让校本研训成为教师践行课改的主阵地。
课改工作要落实的主体是教师。反过来,课改工作又能引领教师走上发展之路,走上成功之路。因此要想提高课改的实际效果,就必须重视教师的主体作用。为此我校以校本研训来提供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学习的平台
(1)专家面对面。学校邀请县教研室领导、县教师进修学校的专家、或本校学科带头人向教师进行理论讲座活动,深入课堂听课,指导校本研训,与教师对话,为教师指点迷津,解答困惑,做到教师们“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供什么”。农师培训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在刘桂娟的带领下,利用休息时间带着学校的问题向专家请教解决办法,在他们的建议下,我们进行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融合研究,收效甚好。
(2)主题学习。每学期由教科室确定两个公共主题并提供相关学习资料,教研组组织学习和内化。每个组根据各学科重点,自行再确定两个主题开展学习和讨论。要求主题学习内容在开放式学习笔记本中要有体现。
(3)走出去学习。有活动必参加,有机会主动争取参加,近三年先后派出科研骨干、积极分子100余人次参加省、市、县、镇的各类教育研讨会和学习培训。其次,学校组织广大教师到先进学校参观取经,了解教改形势及科研实施情况。09秋季,在教育局的安排下,校长、书记等人亲自前往深圳振能小学参观考察,学习教育发达地区名校的成功经验。
(4)拜师学习。我们结合中心学校成立学科骨干组、问诊课堂的安排,根据学校骨干力量强大的特点,在教师中开展了结对活动,让一大批轻年教师在手
把手的教授中学习、成长。学校成立了以刘桂娟、陈丽、方胜兰分别任组长的语文、数学、品社(生)等三个指导组,深入课堂,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让老师在课堂中成长、提高。
(5)实施“135工程”。学校对青年教师实行一年过基本功关,三年过课堂教学关,五年过教材关,这对一大批年轻教师成长为学校的学科骨干教师有很大帮助。
2、交流平台
(1)骨干教师示范展示课交流。
(2)新进教师达标验收课交流。
(3)进步快、成长快教师秘诀交流。
(4)研究成果交流。
3、活动平台
(1)开展“六个一”活动。即一次优秀教案评比、一次优质课评比、一堂教研展示课、一次课例评比、一次课堂教学反馈点评、一堂观摩研讨课等。我们每学期选择一个教研组作为重点建设的教研组开展活动。
(2)教坛新秀评选、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在县、市举行这类评选活动的同时,我们学校均开展相应的活动进行选拔和推荐,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给所有教师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教师驾驶教材能力、掌控课堂能力以及实践创新精神都得以提高,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用她们自己的话说,便是“让心静下来,让灵魂升上来、让行动快起来、让工作亮起来。”
(四)开发校本特色课程,丰富课改内涵。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彰显学校特色、丰富课改内涵的过程。在书香校园的打造过程中,我们搜集了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向学生推荐,并开发了校本教材《读写导航》,并将国学经典作为校本课程,全校普及诵读,2010学年将校本教材增加和调整为:一二年级诵读《三字经》、三年级诵读《千字文》、四年级诵读《弟子规》、五年级诵读《增广贤文》、六年级诵读《论语》,教材内容是经过老师们精心挑选的,旨在提高学生的中华古典文学品味。体育组也组织人员把多年来田径体训队的经验编成《训练心得》,供体育教师使用。
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彰显的课改成果
十年磨一剑,十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全面提升。
1、教师成长引人瞩目
近几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学校老师的近200篇论文在县、市、省、国家级各类比赛中发表或获奖;学校现有省教学骨干1人、学科带头人1人,市学科优秀教师2人;市骨干教师8名;县骨干教师13名;近五年来学校有25人次在省、市、县级优质课竞赛中获奖,其中“课内比教学”比赛活动我校有7位教师获罗田县一等奖,2位教师获黄冈市一等奖。人人参与校本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总结出了有效的教学模式:(1)语文组阅读教学模式:初读整体感知——研读感悟——拓展升华;(2)作文教学法模式:参观实景、积累素材——启发谈话、激发兴趣——充分交流、拓展思路——教师作文、再度激趣——自主写作、真情表达——共同修改、提高水平;(3)数学四步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设疑解难、探求新知——交流释疑、归纳总结——拓展应用、反思升华。
2、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自新课改实验以来,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活动中屡获佳绩:在英语口语比赛,作文竞赛、实验操作、演讲比赛等各项比赛中,学校有几百人分别获国家、省、市、县级奖励。学校体训队多次代表罗田县参加市级运动会和黄冈市体育传校运动会,每次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1年在黄冈市三运会中获得了金奖;同年我校学生在全市“大家唱,大家跳”比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今年暑假,我校戴尔学习中心的学生赴北京参加“中国青少年21世纪Scratch软件和安全技能大赛”,获得冠军和两个单项最佳奖的好成绩,今年11月份,将代表内地希望工程赴香港与香港优秀学生代表进行交流活动。这一成绩的取得在我镇甚至全县是空前的;2011年我校成功举办了“颂千古美文 扬中华文化”汇报展演,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成果展示,校园集体舞展示等活动,这些精彩的表演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改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校将广辟途径,不断探求出更好的校本研训方法,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真抓实干,扎实工作,让校本研训在学校课改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执笔人:方胜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