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的自我总结
“数字乡村”工程主要是通过建设信息网络体系,为各级党委、政府实施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农民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实现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建设信息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盛市、区政府的安排,沿江乡在上级各级组织的精心指导下,通过沿江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历时×××多天,“数字乡村”基础信息离线录入工作已圆满完成,现将工作作自我总结如下:
一、三项措施,强保障
为了确保全乡“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一是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对这项工作实行直接领导协调,并要求各村委会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全力配合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图片的采集和录入,乡人民政府与各村委会签订了工作责任制,实行一票否决。二是从各站所和村委会抽调了×××名业务骨干分成数据采集、图片采集、软件技术、数据录入、图片处理、质量审核和后勤保障七个工作小组,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协同合作的方式开展工作,并从学校和各站所抽调了电脑硬件、数码相机、车辆等设备,为工作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保证。三是从乡财力中划拨了×××万元工作经费,用于缺口设备、办公用品的采购和后勤保障,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启动。
二、四个明确,定目标
为了确保各项工作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失地开展,9月12日,乡党委政府结合楚雄、玉溪试点单位取得的成绩,召开了各村委会文书和抽调工作人员会议,结合沿江实际,一是明确总体思路,通过“数字乡村”工程的实施,展示沿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反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把网站建成服务沿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窗口和新载体。二是确定了×××个村委会、×××个自然村和乡级机构共×××个单位为网页制作基本单位。三是明确了工作步骤,把整个工程建设工作分为筹备、数据图片采集、审核、录入、校对、汇总上报六个阶段。四是明确了工作任务。根据抽调人员特长把工作人员分为六个工作小组,按六个工作阶段分别明确了各阶段工作目标任务。
三、三个统一,提效率
一是在筹备阶段成立了组织机构,抽调相关工作人员,完成了数据采集人员的业务培训,统一了指标、口径和采集方法,9月20日全面完成数据采集工作;二是在数据采集组采集数据的同时,完成了数据录入工作人员的培训,熟练掌握离线录入软件的操作,并利用投影仪对图片处理小组进行图片处理软件acdsee演示,统一了图片规格和对曝光过度、曝光不足等图片的处理方法;三是制定了数据图片录入、图片处理工作流程,统一了工作步调,从根本上提升了工作效率。
四、四个把关,保质量
为了确保数据、图片质量,一方面对采集的数据,由质量审核组审核后交由数据录入组录入,凡是因数据采集和质量审核小组把关不严,在进行录入时,每出现一个指标错误,从数据采集和数据审核人员责任制考核中扣除5分,有效地控制了采集数据质量。另一方面,对当天采集到的图片,晚上召开图片质量审核专题会议,图片通过投影仪展示,由乡四班子成员进行审核验收,总结当天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及时提出存在问题,并安排下一工作日的工作任务。通过图片把关,在不断提高图片采集组工作人员的拍摄水平的同时,全乡图片整体质量得到了提高,没有出现返工现象。三是数据图片全部录入完成后,由各村委会书记、主任、文书对辖区范围内所有单位的录入数据、文本和图片进行校对审核,及时进行修正补充,确保了网页使用的图片文本信息的真实性。四是乡级网页所有使用的图片和文本信息,经过班子会议逐一讨论通过后才进行数据上传。
五、取得的经验
(一)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各级领导重视。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涉及了全乡农村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盛市、区各级组织高度重视,沿江乡党委政府把这项工作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由乡长亲自抓,最终顺利完成了这项工作。在乡农经站电脑设备、数码相机、工作人员、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及时从学校借用了7台电脑,从各站所筹集了8台数码相机,从各站所和村委会抽调了×××名工作人员,抽调车辆3辆,并从十分紧张的乡财力中提供了×××万元工作经费,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区政府及时调集资金购置了数码相机,按照乡镇业务量大小进行调剂,解决了器材不足的迫切问题。
(二)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一个和谐社会环境。图片采集工作组采集的图片共计×××余张,全部来自群众生产生活,有的图片采集需要进到农户家中,拍摄反映农民家庭基本生活设施的场景;有的需要爬到农户房顶,拍摄反映村庄全貌的写实图片;有的需要进入厂房内部,拍摄企业生产实际的图片;有的需要进入种养殖大户的种养殖场,拍摄反映农村经济的来源图片;还有的需要拍摄群众在田间劳作、休闲娱乐的大量图片资料,这些图片的采集都得到了群众们的热情配合,这也体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三)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圆满完成,需要一支无私奉献的工作队伍。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全体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数据图片的采集、录入、修改和数据上报工作,和他们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是分不开的。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全程陪同工作人员进行数据质量把关,参与工作难点的化解。工作人员主动放弃了国庆假期,有的同志还带病坚持,每天工作超过15小时。在分工不同的各个工作小组之间,需要形成一种默契,大家只有相互沟通协作,才能顺利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全盘工作的开展。虽然正值国庆长假期间,各小组成员都比平时上班时间早到半个小时,相互交流沟通,确保工作步调一致。
(四)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圆满完成,需要一支过硬的技术力量支持。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是一项摸索开展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只能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加上离线软件的开发的时间较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给全乡的数据采集录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工作人员中抽调了电脑操作比较熟练的业务人员,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在当天工作结束以后,针对录入软件进行全方位的测试,测试录入图文信息显示、导入导出数据是否规范、完整、准确,及时发现软件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确保了全乡离线数据录入软件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为使工作人员真正掌握数据采集、图片采集,文字编辑、图片处理、数据录入等技术要求,确保工作人员技术到位,除了业务人员培训以外,实行“每天一会”、以会代训的方式对数据录入、图片处理、图片采集人员进行强化训练,为后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六、存在的问题
一是上级配套设备和资金没有全部到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乡财政划拨使用的资金仅仅能够维持日常工作的开展和缺口硬件的采购,而上级配套的设备迟迟不能到位,调剂的电脑配置不一致,以及离线录入软件的不稳定性,经常因操作系统和电脑硬件驱动程序冲突,引起系统崩溃,导致数据丢失,问题出现原因查找难,造成了工作重复。
二是工作时间安排的过于紧张。数字乡村建设工程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上图片资料采集的季节性,从安排部署到要求结束的时间较短,造成了工作强度的增加,数据图片的质量把关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第二篇: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总结
“数字乡村”工程主要是通过建设信息网络体系,为各级党委、政府实施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农民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实现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建设信息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盛市、区政府的安排,沿江乡在上级各级组织的精心指导下,通过沿江全体干部
职工的共同努力,历时40多天,“数字乡村”基础信息离线录入工作已圆满完成,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三项措施,强保障
为了确保全乡“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一是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对这项工作实行直接领导协调,并要求各村委会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全力配合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图片的采集和录入,乡人民政府与各村委会签订了工作责任制,实行一票否决。二是从各站所和村委会抽调了26名业务骨干分成数据采集、图片采集、软件技术、数据录入、图片处理、质量审核和后勤保障七个工作小组,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协同合作的方式开展工作,并从学校和各站所抽调了电脑硬件、数码相机、车辆等设备,为工作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保证。三是从乡财力中划拨了10万元工作经费,用于缺口设备、办公用品的采购和后勤保障,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启动。
二、四个明确,定目标
为了确保各项工作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失地开展,9月12日,乡党委政府结合楚雄、玉溪试点单位取得的成绩,召开了各村委会文书和抽调工作人员会议,结合沿江实际,一是明确总体思路,通过“数字乡村”工程的实施,展示沿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反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把网站建成服务沿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窗口和新载体。二是确定了10个村委会、65个自然村和乡级机构共76个单位为网页制作基本单位。三是明确了工作步骤,把整个工程建设工作分为筹备、数据图片采集、审核、录入、校对、汇总上报六个阶段。四是明确了工作任务。根据抽调人员特长把工作人员分为六个工作小组,按六个工作阶段分别明确了各阶段工作目标任务。
三、三个统一,提效率
一是在筹备阶段成立了组织机构,抽调相关工作人员,完成了数据采集人员的业务培训,统一了指标、口径和采集方法,9月20日全面完成数据采集工作;二是在数据采集组采集数据的同时,完成了数据录入工作人员的培训,熟练掌握离线录入软件的操作,并利用投影仪对图片处理小组进行图片处理软件acdsee演示,统一了图片规格和对曝光过度、曝光不足等图片的处理方法;三是制定了数据图片录入、图片处理工作流程,统一了工作步调,从根本上提升了工作效率。
四、四个把关,保质量
为了确保数据、图片质量,一方面对采集的数据,由质量审核组审核后交由数据录入组录入,凡是因数据采集和质量审核小组把关不严,在进行录入时,每出现一个指标错误,从数据采集和数据审核人员责任制考核中扣除5分,有效地控制了采集数据质量。另一方面,对当天采集到的图片,晚上召开图片质量审核专题会议,图片通过投影仪展示,由乡四班子成员进行审核验收,总结当天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及时提出存在问题,并安排下一工作日的工作任务。通过图片把关,在不断提高图片采集组工作人员的拍摄水平的同时,全乡图片整体质量得到了提高,没有出现返工现象。三是数据图片全部录入完成后,由各村委会书记、主任、文书对辖区范围内所有单位的录入数据、文本和图片进行校对审核,及时进行修正补充,确保了网页使用的图片文本信息的真实性。四是乡级网页所有使用的图片和文本信息,经过班子会议逐一讨论通过后才进行数据上传。
五、取得的经验
(一)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各级领导重视。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涉及了全乡农村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盛市、区各级组织高度重视,沿江乡党委政府把这项工作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由乡长亲自抓,最终顺利完成了这项工作。在乡农经站电脑设备、数码相机、工作人员、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及时从学校借用了7台电脑,从各站所筹集了8台数码相机,从各站所和村委会抽调了26名工作人员,抽调车辆3辆,并从十分紧张的乡财力中提供了10万元工作经费,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区政府及时调集资金购置了数码相机,按照乡镇业务量大小进行调剂,解决了器材不足的迫切问题。
(二)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一个和谐社会环境。图片采集工作组采集的图片共计13500余张,全部来自群众生产生活,有的图片采集需要进到农户家中,拍摄反映农民家庭基本生活设施的场景;有的需要爬到农户房顶,拍摄反映村庄全貌的写实图片;有的需要进入厂房内部,拍摄企业生产实际的图片;有的需要进入种养殖大户的种养殖场,拍摄反映农
第三篇:“数字乡村”工程汇报材料
船房乡数字乡村工程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非常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到我乡检查指导“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你们今天来船房,是对船房乡“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全乡的“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向你们作简要的汇报。
一、开展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自接到县里的通知后,乡里及时安排分管农业的副乡长前往县里参加全县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数字乡村工程工作会议”,随后,乡里按会议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华政办发〔2007〕98号《华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展开了全乡的“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于8月初召开专题会议并下发文件,成立了以乡长柴玉忠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成立了以副乡长谭应红任组长的“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组,全面开展工作。到10月下旬,由于乡内领导职务变动,乡党委政府及时对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成员进行了调整和充实。
(二)、克服困难,抢抓时间,稳步推进工程建设。由于我乡今年多项工作同时开展,所以“数字乡村”工作在起步后遇到了比较多的困难,尤其是摄影、录像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极为紧缺,导致工作开展之初几乎没有工作进 度。直到9月下旬乡里寻找和聘请到技术人员后,这项工作才得以正常开展。
在人员基本有保障之后,已临近“十·一”黄金周。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我乡的这项工作有了人员,通过多方努力也借到一些照相器材,设备基本有了保障,政府也及时拨发了工作经费。但是阴雨天气比较多,数据和相片的采集很艰难,只能在天气晴好的时间加班加点的工作,因而工作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进展不是很大。
到10月中下旬,天气逐渐有了好转,在晴好的天气里,工作组成员团结一心,起早贪黑爬山涉水采集图片和数据。经过一段时间不懈的努力工作之后,我乡的“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终于基本完成了第一步的采集工作。到10月底,我乡的“数字乡村”已全面进入了编辑和上传阶段,至11月1日,图片的编辑已全部完成,图片的上传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由于图片的上传受到“数字乡村”网络服务器速度的影响,目前,只上传了
个,还有
个没有完成。
二、存在的问题
1、受天气条件和个别照相机像素不高影响,部分照片清晰度不高。
2、拍照时正值农忙时节,部分院内和室内照片无法完全采集齐全。
3、由于是晚秋时节,采集的部分农作物图像无法采集或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4、因缺专业技术人员,视频工作还处于制作阶段(目前,县电视台正在帮助制作。)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由于“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是首次开展,我乡工作人员经验少,工作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做好图片的查缺补漏工作,并不断将一些质量差的图片及时进行更换。
各位领导,我的汇报完了,如有不足的地方,请你们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第四篇:建设“数字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建设“数字乡村”
助力乡村振兴
--**市数字乡村试点工作典型案例
近年来,**省**市以“农业生产智能化、特色产业电商化、安全监管平台化、生活服务便捷化、农技推广信息化”为工作目标,转变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动了农村物流网建设、提升了农民数字化水平、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逐渐走出一条特色鲜明、数据驱动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一、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助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
近年来,**市积极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活动,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环节深度融合,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一)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生产深入融合。
**市刘猴镇作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单位,以新技术渗透为主导,深入推进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辖区内的**裕山菌业有限公司通过襄阳电信提供的通讯模块,将技术链接到平台,种植农户只需在手机上进行数据设置,即可一键操作,实时监控查看香菇、木耳等农产品的状态;**宏全农牧有限公司智能大棚实现了水帘降温除湿、风机换气,遮阳温控等一键操作。新技术的应用,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二)推进信息化与农业创新深度融合。
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化应用能力方面培训力度,鼓励支持推广应用农业物联网和电子商务,积极运用互联网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改造流通方式、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发挥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截止到2019年底,全市建成县级电商运营中心1个,县级仓储配送中心1个、镇级电商服务站11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228个,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带动就业12000余人,全市电商交易额突破15亿元,同比增长15.38%。(三)推进信息化与农业服务深度融合。
深入开展信息进村入户综合服务试点工作,建成了1个市级信息进村入户平台运营中心,11个镇(办)益农信息社标准服务站点和50个村级信息网点。以“互联网+12316”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载体,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破解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难题,将农业信息服务延伸到乡镇,辐射到村组。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培训、农业灾害预警预报、农产品市场行情、农产品销售推介等综合信息服务。二、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助推乡村社会治理有效。
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分级管理、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的原则,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基础数据平台为支撑、以综合治理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打造了
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保护群众的智慧平台。
(一)加快新时代农村党建信息化建设。
依托基层网格化服务,利用党员远程教育平台、QQ、微信群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的教育,详细掌握在职、流动党员的喜好、特点、工作技能,详细党握党员需要什么,想干什么,拉近了党员和党组织的距离,使流动党员由“被动”变为“主动”。疫情期间全市3941名党员干部职工闻令而动、挺身而出,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第一时间下沉到疫情防控一线,利用居民微信群,使用统计助手APP,开展测量体温、物资代购、心理服务等工作,做好疫情防控和保障群众生活。相关职能部门也及时推出“网上办”,方便群众办理各项业务,提供医疗救助、政策咨询、外出务工等暖心服务。(二)加快新时代农村治安信息化建设。
以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筑牢治安防控的“篱笆”,按照每个行政村在公共区域建成5个以上高清视频监控探头,2019年底,实现了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建成了村级视频监控系统950个,并与全市频监控共享平台实现联网对接,构建“多维感知、情报主导、立体防控”的综合信息管理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加快新时代农村信息化服务建设。
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规范化的政务服务大厅,设置村级便民室,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逐步扩大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范围。方便群众办事,使群众不出镇、村(社区)就可办理日常生活中的高频事项;推出“宜医通”APP,实现医院之间信息共享,连接起包括镇、村在内的300多家医药机构,实现了全市就医一网通,患者在就医时四卡合一(就诊卡、医保卡、社保卡、银联卡四卡合一)的功能。三、大力发展网络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发展。
利用网络空间和网络社会形态特有的优势,以新理念、新载体、新内容、新方法实现线上线下文化惠民的跨界融合,共享文化信息资源、提供公共服务、拓展服务范围,满足农村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一)提升乡村网络文化设施水平。
目前已完成85个行政村的宽带光纤化升级改造,对3个未通宽带行政村进行了光纤接入,新增光纤宽带端口共28820个,破解了城乡网络信息的不对的瓶颈;大力实施“农村智能广播系统”建设,覆盖全市11个镇(办),投放音柱1696个,利用市融媒体播控平台及无线覆盖的方式,每天用1.5个小时进行广播新闻类节目。特别是疫情期间,通过无线广播播放疫情信息,及时的把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在老百姓足不出户的情况下进行了宣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提升乡村网络文化丰富内涵。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任务要求,通过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将生动鲜活的文艺表演、通俗易懂的宣讲、解难济困的志愿服务等活动通过网络展现给广大农村群众,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到寻常乡村百姓的生活;大力推进中国电信“幸福新农村”高清ITV互动电视平台的应用,为广大农民朋友打造全新的电视信息界面,实现“一村一电视台”,为农村用户提供丰富的网络精神文化生活。虽然我市在数字乡村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村信息化硬件设施能力相对不足,信息化软件应用水平不高;
二是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农村信息化人才;三是县级以下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投资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下一步,我市将以此次试点工作为契机,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协调沟通,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快试点工作进度,尽早取得成效。第五篇:县数字乡村建设方案
XX县数字乡村建设方案
为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更好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结合XX县“三农”工作实际,现制定XX县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要求
立足打造数字乡村XX样板,助力农业强县的目标定位,坚持惠民便民、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快推进乡村各领域数字技术应用,建成“XX县数字乡村指挥平台”,促进数字赋能乡村经济建设、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行业监管服务和农民生产生活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水平,探索形成XX数字乡村建设模式。2021年县域数字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初步建成5G基站200个左右,县数字乡村指挥中心和农副产品直播基地实质性运营,350亩无人农场试点生产,全县新上农业物联网应用点突破50个,培育数字化示范镇1个。到2025年全县5G信号实现全覆盖,1+14农业园区全部实现智能化管理,分行业制定数字化管理标准规程,乡村数据采集体系、一体化监测网络、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建立健全,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全面融合,农村管理服务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日趋完善,打造XX数字乡村建设样板,数字乡村建设在全省走在前列。
二、重点任务
(一)提升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水平。
实施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乡村5G基站建设,推动5G网络与泛在感知、万物互联等物联网技术融合应用,扩大农业农村场景应用。推动乡村水利、公路、电力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快自动感知终端广泛应用。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数据完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二)搭建XX县数字乡村指挥平台。
整合农业农村各类业务数据和信息资源,依托XX农旅-XX农科园华为大数据中心,搭建XX县数字乡村指挥平台,主要包括农业农村全域空间信息图、智慧农科园、数字乡村示范小镇、现代农业服务联盟以及生产管理数字化应用、流通营销数字化应用(含“网上农品直播”)、行业监管数字化应用、公共服务数字化应用、乡村治理数字化应用等九大领域的数字化应用。(三)构建农业农村全域空间信息图。
加强XX县国土资源(耕地资源)、作物分布、特色农业、美丽乡村、休闲农业、农业公共服务以及气象、灾情、水文、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等整体概况的动态监测,统筹建设乡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管理系统,建设农村饮用水水源、垃圾分类、生活污水、养殖污水等监测网络,全面推进乡村水林田河等资源、人居环境等领域数字化管理。探索建立数据资源确权、使用及保护等制度机制,切实保障数据安全。(四)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应用。
依托已建成智慧园艺(蝴蝶兰)、阅田研学农庄和在建的垂直农场、组培中心、350亩无人农场等智能化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推动环境调控、动植物本体感知、智能农机、农业机器人、土壤肥力和病虫害监测等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数字化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推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动物防疫检疫、屠宰管理等数字化监管。集成示范农业生产管理环节的智慧化监测、远程化监控、农产品加工及全程无人化生产等数字化服务模式,初步形成分行业智慧农业服务清单和流程,为全县面上农业数字化服务提供参考模板,全年新“上云”农业主体突破50个。(五)启动农村管理数字化试点。
在天场镇开展农村数字管理全域试点,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党建”建设,收集整理天场镇基础资源、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数据源,整合区域内公安、交通、水利等监测网络,加大对水、电、煤气、气象、交通、社保、医疗、教育、养老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集成,建设现代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老人、退役军人提供服务。开展云推广、云培训和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提高农村教育、医疗、社保和社会救助水平,推进为农服务网上办、村里办。搭建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创新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实现全域宅基地信息化管理,推动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助推村级组织建设管理规范化。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智能化应用,积极推进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弘扬优秀农耕文化,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乡村。(六)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数字化运行。
围绕规模化新型经营主体的“耕、种、管、收”等四大环节,深入开展农资产品供应、农机社会化服务、面上农情推送、农业技术指导以及农产品收储、销售等领域数字化应用,构建全县现代农业服务联盟“县镇村”三级站点布局一张网。(七)推进农产品流通数字化应用。
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建设XX农副产品直播基地,鼓励乡村产业主体利用XX农副产品直播平台,开展农民直播、品牌推荐和线上线下结合的农事节庆活动,推进加快农村供销、邮政快递、农资经营和农机合作社等数字化转型,促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组织农产品电商培训,指导经营主体学习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直播等,帮助农业企业、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依托“苏菜直通”栏目,发布产品供给、需求信息,铺设农产品产销“高速路”。(八)推进行业监管数字化应用。
以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中心,统筹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农业投入品管理系统和合格证管理系统,大力推进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实名制购买、定额制施用改革,构建肥药“进-销-用-回”的数字化管理体系。探索行业监管领域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第三方协作监管,积极采用数字化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率。三、推进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将数字乡村纳入乡村振兴总体部署,在县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领导下,依托乡村振兴的组织架构,按照“县级抓统筹谋划、部门重平台优化、镇区重功能深化、村社重落地见效”的原则,落实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县级相关部门牵头、镇(区、街道)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定期组织督查、考核。(二)强化创新驱动。
以XXXX等农业物联网科技企业为支撑,联合XX农业大学、XX省农科院等数字农业科研院所,聚焦数字乡村前沿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引进消化创新先进数字化技术装备;开发推广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终端、技术产品,构建强有力的数字乡村科技支撑体系。(三)强化人才支撑。
大力推进科技、资金进乡村,引导青年、乡贤等信息化人才下乡进村,建成XX现代农业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通过网上授课、现场观摩、实训操作等方式提升新型经营主体、返乡创业青年等的数字技能;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交流合作,鼓励农技人员通过数字化平台开展线上服务,全面构建数字乡村智库,为全县数字乡村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四)强化政策扶持。
积极对上争取省市关于信息基础设施、农业物联网、农业电商、农业大数据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整合各类存量资金,加大对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数字乡村示范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财政激励机制,将农业物联网应用、农产品全程可追溯作为现代农业项目立项前置条件,对数字化改造软硬件投入和后续智能化服务均按照不超过总投入1/3予以扶持,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对“上云”主体,优先纳入XX中央厨房采购合作基地,同时帮助在各类消费平台和农产品展示、展销会上进行推介,激发经营主体数字化改造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