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演讲稿为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为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我身边的好党员:XX同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性艾中心第二党支部的何慧婧。我演讲的题目是:为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当时间的脚步将我们带入21世纪,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里,我们的祖国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已经走上了繁荣昌盛的强国大道。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我们经常会被他们那在平凡的身影背后散发出的,共产党员所特有的魅力而折服,而感动。在我们性艾中心,在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的岗位虽然很平凡,但却正在为伟大的事业而奋斗;他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每天都在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热情,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添砖加瓦。他,就是我身边的好党员——XX同志!
XX同志2007年自XX大学博士毕业后,就满腔热情的来到了_________________。就职之前,已经参与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近十项科研课题,获得过3项省部级奖项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从2007年到现在,已经有5个年头了。5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我知道,对于一个刚毕业参加工作的人来说,这5年的时间,是人生中最黄金、最富有朝气和活力的时期,也是一个人从青涩到成熟,从懵懂到智慧的蜕变时期。在XX室这5年的时间里。XX同志不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近五年参与了15项科研项目,申请到一项自然科学基金,并以第一作者发表了20篇文章。
XX病防控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事业,许多疫情严重的地区都分布在我国的边疆,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发展落后,防治工作的开展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层XX病防治的实际情况,了解当地在防治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2008年,XX同志只身前往XX市,一待就是9个多月。这9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充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为当地工作人员提供技术帮助和支持的同时,也融入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和他们一起,下现场、走访XX病感染者和患者„„这9个多月的时间,让他体会到了开展工作的艰辛,基层工作人员不怕吃苦、爱岗敬业的可爱之处也深深感染了他。这期间,他不仅收
获了知识与经验,也收获了友谊。直到现在,XX同志和XX市XX镇定点医院的医生,以及XX门诊的医生们还经常互发短信或者通电话,谈一谈工作中的事情,聊一聊近况。在之后的调研工作中,XX同志也非常注重和基层工作人员的交流和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记得在一次有关XX病配偶告知的现场调查中,为了更好地了解告知工作的进展及遇到的实际问题,他与当地的工作人员进行细致地交流和沟通,倾听他们心声,了解到目前告知工作存在的问题困难,例如有关政策的不到位,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等等,也虚心听取了他们对于告知工作的具体建议,最后,XX同志将这些建议进行整理、归纳,提交了应该加强感染者配偶告知相关法规的报告。基层工作人员常说的一句话是:XX博士,您一定要把我们的问题和困难反映上去啊!不然我们的工作很难开展的!XX同志也经常说,虽然我们的能量有限,未必能为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但我们应该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做些什么,因为他们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由于XX病的特殊性,从事预防控制工作不仅要考虑到疾病本身的生物因素,更需要考虑到许多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面对众多的感染者和患者,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医务工作者的仁爱之心,在充分尊重他们人格的基础上去帮助他们。在工作中,XX同志就非常注意这一点。在进行现场调研时,他总能站在感染者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记得在一次的调研工作中,我们要对感染者进行深入访谈。由于访谈的部分内容涉及到个人隐私,提问的人和问答的人都会觉得尴尬。XX同志往往会先和他们拉拉家常,说话的语气就像是对面坐着的,是一位自己的邻居一样和善、亲切。慢慢地,而访谈对象也就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了。还有一次,我们正在对一位女性感染者做访谈时,她7岁的女儿闯了进来,好奇地靠在妈妈身上。XX同志这时候没有再继续访谈,而是和感染者一起聊起了小姑娘,直到把小姑娘哄走,我们的访谈才继续进行。当面对我们时,感染者的心情多数是忐忑的,他们是敏感的,是弱势的,而我们,应该更多的给予他们理解与尊重,也许就是一个微笑,或者一个友善表情或动作,就能够给他们带来温暖,带来感动。科学研究只有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才能真正使科学为人作用。在和XX同志一起工作的这段时间,他教会了我什么是尊重,什么是包容。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日常工作中的他雷厉风行,非常注重工作效率。面对临时性的紧急任务,他总是能够迅速反应,高效完成。他也非常注重科
研创新,经常把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或方法拿来为防治工作所用。面对复杂的工作,他总能够得心应手地处理,而这都积于平时的积累和不懈地努力。他从不抱怨工作辛苦,在大家看来,他总是那么地积极、沉稳。在不断完善自我的同时,他还不忘帮助周围的同事和学生。他非常乐于和大家交流和共享自己的经验,对科室里的学生也经常指导和帮助,是他们的良师益友。他工作能力出色,和同事相处融洽,曾3次被评为优秀职工。有这样一位同事和老师,我们能不感到荣幸,能不感到鼓舞吗?
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优秀党员,他们站在疾病防治的第一线,为了疾控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情。为了对工作负责,他们长期深入现场,在疫情严重、条件艰苦的地方开展工作,一走,就是一个多月。有的甚至为了重点地区的防控工作,一待就是大半年。他们难道没有家吗?他们难道不在乎亲情吗?他们也想家,也想回来,可为什么,我们总是看到他们忙碌、操劳的身影,一切都是为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啊!
不说了,这么多优秀党员的故事,这短短的十几分钟,怎么可能说的完。我想,一部机器的运转有赖于每个零件的正常工作,XX病的防控事业也离不开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其实,不光是我们,所有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同志们,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付出,不都是为了祖国人民的健康事业吗?我们的肩上,不都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吗?有一首诗说“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今天,我想说,为什么我们的心中常有感动,因为我们对这份事业充满真情!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二篇:教师节演讲稿——为了心中那份爱与责任
为了心中那份爱与责任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了心中那份爱与责任》
我想:之所以教师节选在了秋天,大概是因为秋天代表了严肃、神圣、奉献与深度。所以我想我今天的演讲即使再华丽的词藻在教师这个名词面前都显得空洞和苍白无力,我只想借助学校安排的这次活动和自己几年来的从教生涯来和大家共同分享心中的那份责任、那份爱!
老师——这是多么光荣、崇高的称号,古往今来,有多少伟人、学者、巨匠、豪杰,哪一个不是出自老师的熏陶?”,“新的起点,是从老师的跟前起步;宏伟蓝图,先在老师的心中绘描。所以,无数的哲人、诗人饱含深情地歌颂教师,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无私奉献的蜡烛,生活清贫但精神富有,工作平凡,但事业崇高。我不确定是不是因为上面这一连串的称赞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才在六年前选择了这个职业,但可以确定的是从一开始一直走到今天,我一直在享受这个过程,享受这个职业,我沐浴在了一种爱与责任里。其实,关于如何做一名好老师这个命题在几年前因为一件事我曾做过深入的思考:那是在2004年九月的一个下午,一位家住镇坪的父亲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学校报到,那位父亲和自己孩子穿着上的巨大差异让我触目惊心,父亲身上一层又一层补丁的衣服和孩子身上一身的新衣服形成了强烈对比,如果走在大街上,你无法将这两个人联系起来,更别说是会是父子俩。父亲为孩子交完学费后剩下330元,给孩子存了300元的生活费,剩下的30元可能只够回程车费,但父亲并没有担心当晚的吃饭、住宿问题,当时王校长邀请这位家长到他家住宿,我当时坐在旁边在想:王校长,你今天一定得帮忙解决这个学生家长的住宿问题,否则今晚他真的很困难。在这件事后,我无数次在班会上跟学生举这个例子,也曾无数次跟我的同事讲这个故事,同时这位父亲也鞭策我在工作中一直认真去总结探索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我认为一名好老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其一是必须热爱学生。一个不肯付出爱心的老师是不合格的老师,没有哪一个职业的责任重于教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工人的一点疏忽生产出的可能仅是一枚不合格的螺丝钉,教师的不负责任却会毁掉一个甚至更多的人才,其后果不亚于犯罪,如此说并非言重。教师的责任心最直接的表现为是否热爱学生。当教师成为施爱者时,学生的成长就有了高密度的保障。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在教育岗位上发出的光和热是无法估量的。我们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甚至半句鼓励可能将一个自负且脱离正确轨道的学生重拾学习、生活的信心,重新拉回正常的轨道,乐意施为、乐意奉献,最终得到的是一生无憾,因而,爱学生就是爱自己。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知识的占有率固然重要,但仅有知识,仅有才能,真是就能教育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吗?爱,是师者之魂。我觉得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像孕育在土壤中等待发芽的花种,一旦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尊重、赞赏和期待,他们的潜能和个性自由就会充分地表现出来。我强烈的感受到,爱心是一个教师必备的品质,真情是维系学生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最好纽带,而
这份爱心,这份真情,不正是师德的具体体现吗? “师以德为先”,我想如果把“德”字贯穿于自己的教育生涯,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如沐春风,如润细雨,在享受到博大宽厚的师情的同时,健康快乐的成长。也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那位父亲寄托在我们身上的希望,回馈这位父亲可能一生的心血。其二是对于自己所传授知识的责任感,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的本质不在于它的确定性和稳定性,恰恰相反,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在于它的不断变化,在于不断地推陈出新,要面对新的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形势,我们仅有一桶水是不够的,必须有汩汩涌动的一泓清泉。我们必须以饱满的热情永不停息地学习研究,养成思考和归纳的习惯,在我们的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应该对知识的更新和课堂教学活动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应该使教育学生的过程成为实现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
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应该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教师职业存在的最大意义,爱学生就是爱自己。
泰戈尔曾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的垂着绿荫。为了摆脱昨日的贫困和愚钝,为了创造明天的文明和强盛,我甘愿做一片绿叶,用自己渺小的身躯默默地坚韧地承受山的重负,用自己并不耀眼但却深情无限的绿,成就花的绚丽,果的辉煌。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我在丛中笑。
第三篇:为了心中那份爱 师德演讲稿
为了心中那份爱
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学 马晓英
同事们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了心中那份爱》。
泰戈尔在诗中写道:“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带着对绿叶精神的追求,带着对教师职业的崇拜,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热爱,两年前,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天起,我便用执着的信念警示自己: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尽我所能,让每一个学生能成人,让每一个家长都放心。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我把这句话当作从教的最高原则,所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做着最平凡的事情。理由很简单,因为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因为我年轻,所以我要用年轻的心与幻想,飞进学生的心灵。“不热爱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这是我想的,也是我们在座的无数优秀教师在用行动努力实践证明着的,因为我们心中清楚:教师对学生的爱能让彼此在心理上接近,在原有的基础上架起一座互相信任的桥梁。
现实生活,经济浪潮的不断冲击,导致人人奔钱看,尽管我们不具备金钱的富有,但我们在精神上是富有的,有谁能像我们一样,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美丽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就能拨动一个个美妙的心弦,就能带给孩子们无限欢乐?
我是教师,就要奉献,时刻不忘责任,一心想着教育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为了学生能全面发展,我们辛勤工作;为了学生能共同进步,我们促膝彼谈;为了学生能受到教育;不知付出了多少时间与精力!但我们无怨无悔。因为我们从事着“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我们爱学生,学生也爱我们。因为有了爱,地更阔,天更蓝;因为有了爱,花更艳,草更芳。心中的那份爱,将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用热血和汗水去浇灌一茬茬幼苗、一簇簇花蕾,用爱心去托起明天的太阳!
第四篇:教师演讲稿集锦--为了心中那份爱
泰戈尔在诗中写道:“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带着对绿叶精神的追求,带着对教师的崇拜,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热爱,十二年前,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但我从没因家中困难向组织要求什么,也从没因此而耽误学生一节课。只有空闲之余,我才回去看看,直到祖母去世。屋漏偏逢夜雨。我两岁多的儿子又被开水烫伤。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我把药带回家自己料理,天天奔走于教室、寝室、医院之间。我曾苦恼,也曾彷徨,但我的学生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他们说:“老师,你去给孩子看病吧!我们自己学习,能行!”我是幸福的,因为我拥有孩子们的理解,拥有孩子们的爱。就是这份爱,让我在最困难的时期坚强地挺过来了。
如今,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人奔钱看,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往往是两袖清风,囊中羞涩。虽说我们不具备金钱的富有,但我们在精神上是富有的,有谁能像我们一样,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美丽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就能拨动一个个美妙的心弦,就能带给他们无限欢乐?!
我是教师,就要奉献,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时刻不忘责任,一心想着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第五篇:为了心中的那份光明(演讲稿)_
为了心中的那份光明(演讲稿)_
为了心中的那份光明(演讲稿)
(今天晚上应文学院之邀,为文学院07、08、09级学生做了一个演讲,感觉不是很好,让各位见笑了。)演讲地点:内蒙古民族大学东区大学生事务中心301
各位老师、同学:
晚上好。
很荣幸能有机会坐在这里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些关于“写作”的话题。我是一个不擅长说话的人,所以接下来要大家听我讲几十分钟废话实在是难为大家了。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文学尤其是纯文学在当今社会已经日益地边缘化,于是,从事与文学相关的工作,已经是一件寂寞的事了。所以今天,能有这么多文学爱好者来到这里听我说几句废话,我实在心存感激。感谢大家的捧场。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为了心中的那份光明》。下面主要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写作经验。高中的时候,我就曾发表过一些,当然都是学生作文之类的东西,不值一提。真正意义上的自觉性的写作,还是从进入大学以后开始的,这是我的文学思想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那个时候,我杂七杂八看过一些书,就是从这时起我开始尝试写作,但是也仅仅是一些心情笔记罢了。看的书渐渐多起来,难免会受到许多不同的文学主张的影响,所以这段时间我的文字显得非常稚嫩。我在回过头去看这些被我在某些场合称之为“作品”的文字时,已经情不自禁地感到脸红,并且惊讶于自己的幼稚和无知。这种艺术感的稚嫩与艺术技巧的粗糙使我恨不得马上抓起笔来去修改它们,甚至想将它们付之一炬。
这样拙劣的文字何谈发表。在我最初开始写作的半年里,我几乎没有正经发表过一篇。跟大家一样,我也度过了一个迷茫的时期,这段时间是我大学里最糟糕的时期。我很沮丧,很多时候我也在问自己,难道我不能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吗?难道我真的不是写作的材料吗?我苦恼了很久,但是我并不绝望,因为几乎是从上小学开始,我就对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家在农村,我上六年级的时候,我们的村小学转来了第一位大学生老师,我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他的名字,因为他特别喜欢读书,我在他那里借过不少书,虽然多半看得半懂不懂,但却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我对文学的兴趣。我的作文也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所以我自认为对文字的领悟能力并不是太差。在我的心底反而总是隐隐闪烁着一股光明,我相信它迟早会迸发出来。
好在我是一个比较喜欢读书的人,既然不能发表,那就多看书吧。学习是解决一切问题最有效的途径,读书就是学习写作最好的方法。大一的时候我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去图书馆。通常,当我读到一篇伟大的文学作品时,我甚至会心跳加速,我深深叹服于那些文学大师们高超的艺术架构能力。试想,当你看到汪曾祺先生那篇著名的小小说《陈小手》时,当你读到毕飞宇先生的中篇小说《玉米》时,当你静下心来把路遥先生皇皇百万言的巨著《平凡的世界》读完时,难道你不会受到一种深深的震撼吗?这一股力量是无形的,读这些伟大的作品时,会让你领悟到文学之美,会让你发现生活之光。当你看博尔赫斯的《等待》、雷蒙德·卡佛的《羽毛》、辛格的《傻瓜吉姆佩尔》,当你看迟子建那些温情的中篇小说,当你读朵渔那些短小隽永的诗歌,当你认识了一位作家读懂了一部作品,难道你不会感到空前的快乐与充实吗?难道你不会沉浸在这些书的味道中久久回不过神来吗?
我在这些书中获益匪浅,并且深深地沉浸其中,有时在图书馆一呆就是一天,直到图书馆关门。
书籍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读书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如果我对在座的各位同学有什么建议的话,那就只有一点:多读书,读书可以让你获得也许你这一辈子都无法获得的经验,可以让你领略很多哲学的思考和智慧的感悟,让你领悟到文字的美丽,让你看到生命的光辉。至于读什么书我就不具体推荐了,我没有任何资格来向在座的各位推荐什么必读的书,实际上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一本是必读的。好书是要讲缘分的,那么就让大家自己去寻找与书的缘分吧。
就是在读过许多像这样不胜枚举的好书之后,我又开始尝试写作。这次,我自信多了,我相信我已经慢慢地领悟到了文字的奥秘,尽管依然粗浅,但我相信属于我的光明不久就会到来。
光明果然没有让我等待太久,我的写作之旅顺利地向我展开了一幅美丽的画卷。XX年5月7日,我想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个日子。那一天,我的一篇散文在《中国青年报》的全国征文大赛中获奖,我获得了进入大学以来的第一笔稿费,两百块钱,虽然不多,却让我很是高兴了一阵子。
《中国青年报》是在新闻学专业课上经常被老师提及的两份著名报纸之一,另一份是《南方周末》,我的能够获奖的确让我自信不少。我相信我是可以搞好写作的。从这以后,我写得更加勤奋了,诗歌、散文、小说,几乎什么都写。我的大学生活可以说相当一部分时间就是在这种边读书边写作的状态中度过的。那个时候我还没有自己的电脑,写作和投稿无疑成了一件辛苦的事情。尤其是写作几万字的小说时,把录入电脑就成了一件头疼的事。但也绝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我看到学校语音教室刷卡消费很便宜,我就经常去供同学们完成人机对话作业的语音教室打字,每周有几次课,都是不同班级的同学在上,我就厚着脸皮天天去抢座位,天天占着电脑打字。等老师走过来了我就假装读英语,等老师一走开我就开始打字,我得一边打字一边盯着老师,所以打字速度就很慢,一次只能打几百字,但是天长日久,多去几次,就能把一篇小说打完。当我每打完一篇小说的时候,就会深深叹一口气:“终于打完了。”心中荡漾的却是一股幸福感,当一个人经过努力做成了一件事时,会是一种怎样的幸福感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也有类似的体验。
文字就像是我最亲密的朋友一样,当它呈现在眼前时,我会情不自禁地朝她微笑。后来,当这些小说在全国各地陆续发表或获奖时,我心里总是充满了温暖和欣慰,因为我知道,这些日子我坚持了下来,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我,有人认为我写作想当一名作家无疑是在做白日梦。不知哪位哲人曾说过:“如果你的梦想说出来不被人嘲笑,那么,这个梦想就没有追求的必要。”在我们周围,难免会有人嘲笑你的梦想,就像一定会有人理解你一样,就一定有人不理解你。我想一个人如果追求自己的梦想,这些情况难免都会碰到。因为在你没有做出成绩之前,谁都没有义务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但是我们一定要相信我们自己:如果我们选择了一条路,我们就一定能够做到,光明一定能够到来。
让我很欣慰的是,我的父母亲一直都很信任我,还有我的朋友,他们一直相信我写作的能力,并且始终如一地支持我,用各种方式鼓励我坚持写作,坚持做自己最感兴趣最喜欢做的事。大二的时候,我要写小说,可是没有电脑,我同一个宿舍的哥们就主动把崭新的电脑借给我打字,他知道我不好意思开口,就编一个借口说:“华仔(这是我的外号,她们都这么叫我),下午电脑给你用了,我出去有事。”而且不止一次,他的名字叫杨耀。还有一位朋友,也是我们宿舍的哥们,他经常跟我一起出去买书,他的名字叫孙凤军。我印象特别深的一次就是XX年12月31日,一年中的最后一天,第二天就是元旦了,很多同学都出去玩了,我和他却在书店看了一下午书。等我们抱着一摞书回学校的时候,天已经全部都黑了,食堂都快关门了,我们坐在食堂里吃冰冷的饭菜时,还在一边谈论刚买的书。你们可以想象当时我们激动的心情,不为别的,就为刚买到的书,《白鹿原》啊,《同学少年都不贱》啊,总共有十几本,这一摞书够我们看多久啊。我还为这件事情专门写过一篇散文,后来被三四家杂志转载过,还被收入了北京出版的一本图书。尤其是我的一位远方的好友,也是我的高中同学,她现在南方一所大学上大三,我的每一篇她都看过。我把写完之后一般都会在博客上贴出来,她在遥远的湖北第一时间看过之后,会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认真和我交换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且很有见地,往往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我的写作。我想,人一辈子能遇上这样的朋友真是三身有幸。
有这样一些朋友当然是我的幸运。也就是在我的父母和朋友的支持下,我才在写作这条路上一直坚持走了下来。同时也是由于那些对我的写作持怀疑态度的人用另一种方式在鞭策着我,促使我更加努力,更加勤奋。
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曙光。我一路走了下来,我的在《意林》、《杂文选刊》、等国内外上百家刊物发表,入选十几种文集,并且获得了二十多个文学奖项,我的散文还被拍成电视片在电视台播出过。去年底,我的小说《玩具》在湖北省首届网络小说大赛中获奖,我去武汉参加颁奖典礼。我的朋友们都很惊讶,不相信我写了这么多文字,会取得这些成绩。现在看来,虽然这些所谓的成绩显得微不足道,却是对我努力的一种鞭策,它们会鼓舞着我继续在写作的道路上认真地走下去。
现在,大三下学期已经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眼看着只剩下一年多的时光,可是我并不后悔,并不是说我取得了什么成绩,而是因为我在大学里找到了今生最好的伙伴——文学,我想这一辈子我都会和写作不离不弃。
接下来就谈一谈怎样写作的问题。这个问题我显然是没有什么资格来谈论的,因为我不是作家,也没有写出什么有影响力的作品来。那我就仅从我个人的经验出发,来谈谈我个人是如何写作的吧。从小学起,老师在教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就强调让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我认为对于写作来讲,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生活才是文学创作的本源,哪怕是《哈里·波特》《西游记》这样的非现实题材作品,其实也是于作家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小说家陈应松先生认为:“写作就是寻找自己的归途。”自己的经验才是最宝贵的,才是别人不可复制的、唯一的、属于自己的东西。那么我们首先就应该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下来,如果能写日记的话那更好,当然这一点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做不到,那你至少可以把你在某一个地方某一时的感悟随手记下来吧?或是一件事情,或是一点感触一点思考,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突然经历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会影响我们好几天的心情,或是深深地震撼了自己。或是深深地给我们上了一课,这样的事情我们就应该把它写下来,或许就会成为我们今后的写作素材。有人要说难道我要随身带着纸和笔吗?不是的,你至少随身带着手机吧?你可以把它写在手机上,我的手机短信发件箱里经常存着上百条短信,都是我随手写上的。我的手机从来不关机,即使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不关,因为你一觉醒来也许会做了一个梦,会产生一条灵感,而这条灵感也许就可以写成一篇小说。大家不要以为我在开玩笑,其实有很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就是写做梦的。比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著名的短篇小说《两个人做梦的故事》。
所以,留心处处皆学问。多留心一下自己,多留心一下周围,对写作实在是有莫大的帮助。
最后,大家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是,通过写作我是不是赚了很多稿费,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我。我可以告诉大家,大概是五位数。但是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过写作会获得多少稿费,那个时候我只顾着写作,能看到自己的发表就是最开心的事了,发表就是对自己最大的鼓励与肯定。当然,通过写作如果能赚到一些钱那就更好了。《纽约时报》曾做过一项题为“什么是幸福?”的读者调查,最后的结果归纳起来只有两句话: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并且尽可能从中赚到钱。我想通过写作能够赚到一定的稿费,大概就是我的幸福吧。我家是农村的,家境不是很好,从上学期开始,我就基本经济独立了,能为父母减轻负担,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我今天在这里并不鼓动在座的每位同学都去搞写作。我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们对写作不感兴趣,你会发现写作是一件多么枯燥的事情,那你又何必折腾自己呢?你们完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并且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好。
我今天演讲的目的也就在这里,并非完全关于文学,更多的是关于梦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大部分人却不敢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我想,如果你真的是一个想要有所成就的人,就应该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坚持下来。一旦选定了自己的方向,就一定要努力,就一定要风雨兼程矢志不移。
为什么每个人都有梦想却只有少数人最终实现了梦想,就是因为很多人在中途放弃了梦想。
为了心中的那份光明,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年轻的臂膀一定能够战胜所有的黑暗和困境,最终绽放出青春的笑颜。我想这也是文学的终极启示:黑夜总会显露出一缕光,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等待,追随那缕光,直至将我们的眼睛照亮。谢谢大家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重新回顾我的写作之路。我想,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我都会坚持走下去。因为我相信,在人生这条寂寞的路上,光明总会照耀着天空和大地,所以我们的生命才会多姿多彩。我也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只要付出努力,只要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方向,无论什么样的梦想都能实现,无论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被克服,每一双翅膀都能飞向阳光。谢谢大家!
何君华简介
何君华,1987年底生于湖北黄冈,现为07新闻一班学生,龙源期刊网签约作家,黄冈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意林》《青春》《杂文选刊》《诗林》《思维与智慧》《散文诗》《飞天》《草原》《做人与处世》《知识窗》《辽宁青年》《当代青年》《内蒙过日报》《北京青年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秋水诗刊》(台湾)等国内报刊以及《新大陆》(美国)、《北美枫》(加拿大)等海外报刊,并被《中国剪报》《启迪与智慧》《青年博览》《党建文汇》《西海都市报》等多家媒体转载。作品曾入选《最受小学生喜爱的100篇幽默故事》等多种图书,散文《37个未接电话和23条未读短信》被拍成电视片在通辽台播出。
主要获奖经历:
1、《中国青年报》全国征文奖;
2、“包钢杯”为祖国和劳动者歌唱全区征文大赛一等奖;
3、湖北省首届网络小说大赛短篇小说组三等奖;
4、云南网“红塔杯·爱我家乡”征文评选三等奖;
5、XX首届全球大学生华文书信大赛优秀奖;
6、第一届“万松浦·《佛山文艺》文学新人奖”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