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华明示范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构架方案的研究[5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15:46: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华明示范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构架方案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华明示范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构架方案的研究》。

第一篇:关于华明示范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构架方案的研究

天津市人事局《关于华明示范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构架方案的研究》

为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示范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按照体制创新的要求,完善小城镇管理,现就华明示范小城镇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人员配置等 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精简、效能”的 莩则,坚持制度创新和“小政府、大服务”的方向,强化公共服务职能,规 范建设发展职能,建立精干高效、运转协调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示范小城镇机构设置

新建示范小城镇建立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为区政府派出机构;同时 设立党的工作委员会,为区委派出机构。规格为处级,行政编制按常住人口万分之五左右配置„30—35名),处级职数1正4副。

三、内设机构和主要职责

街道办事处内设四个科级机构,分别是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和城区管理与综合执法办公室。主要职责分别是:

(一)党政办公室

1、负责本街道党的组织建设工作、社区组织、纪律检查和监察工作、传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保密工作、干部人事管理工作。

2、负责本街道工作目标督查与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文秘工作。

3、负责本街道征兵、预备役工作、工会工作、团委工作、妇联工作、人大、政协联络工作、统战工作以及民族、宗教工作。负责承办党工委、办事处会议的组织协调和各科室的内部管理协调和信访接待等工作,负责机关内务管理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经济发展办公室

1、负责本街道经济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服务等管理工作。

2、负责本街道招商引资工作,为各类投资主体服务。

3、负责本街道财政预算、审计等工作。

4、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街道工商、税务等经济管理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

5、做好本街道各项经济活动的综合分析,负责计划、统计工作。

(三)社会事务办公室

1、负责管理、指导、协调本街道社会公益性事业和社会福利性事业。

2、负责本街道各社区居委会建设、优抚优救、复退军人定期救济、双拥共建、负责老龄工作、低保工作以及殡葬等工作。

3、负责本街道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人口与生育调查统计,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计生协会等工作。

4、负责本街道文化、卫生、教育、体育、就业指导等工作。

5、负责本街道残疾人工作。

(四)城区管理与综合执法办公室

1、负责对本街道辖区内市容环境、园林、绿化、环保、食品卫生、农贸市场等工作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

2、负责本街道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3、以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确定社会专业化服务化公司并进行监督管理。

4、负责本街道建设规划和发展工作,负责土地利用、保护和基本农民保护等有关规划实施管理。

5、配合和协助区城管行政执法中队做好相关行政执法工作。

6、负责安全生产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人民防空工作、防火、防汛 防震、抢险等工作。

第二篇:小城镇行政体制研究

1小城镇行政体制研究

--以宜都市为例

学生姓名:胡敏

班级学号:

专业名称:行政管理

指导老师:王守文

教学单位:政法学院

摘要:小城镇行政体制问题关系到能否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关系到能否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关系到能否实现现代化等重大问题,认真研究并解决好小城镇行政体制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纵观20多年来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小城镇行政体制还存在大量问题,本文以当今的形势背景为切入点,从小城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针对其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实地调查归纳总结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小城镇行政体制改革

前言

小城镇作为中国现行行政构架中的一个重要层级,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其行政体制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小城镇政府职能不适宜市场经济下的要求,现行市管县体制不利于小城镇政府的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受限于现行的行政体制等。针对上述问题,宜都市政府提出了重塑小城镇政府的角色,加快转变现有小城镇政府的职能,优化小城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等对策。同时,积极倡导实行省直管县体质,进一步促进当地的政治经济发展。

一、理论奠定

(一)当前研究背景及学术观点

1、当前研究背景(1)中国是一个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通过不断地实践总结得出,目前中国的城市行政体制还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制约了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因此,从小处着手,必须在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下积极探索新的行政模式,全面改革城市的内部行政体制,强化小城镇行政体制的改革力度,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中国城市化进程要求的新型城市行政体制。

(2)相较于改革开放以来与中国友好来往的美国,其州政府在二十世纪初就开始进行行政体制的改革。在随后近百年的时间中,美国各州的行政体制改革陆续进行。通过这些行政体制的改革,各州的部门得到最优化的配置,部门职能实现了更好地发挥,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明显改善„„不难看出,美国各州的行政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该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3)相对于一国政府的行政体制而言,国际性的行政体制具有跨国性和非主权性的特点,这也就

决定了国际性行政体制独特的运行方式。二战后,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性行政体制有了大规模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冷战结束后,国际性行政体制的变革引人注目,各类国际机构不断调整自我,以适应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2、学术观点(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

(2)费孝通教授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是一项重要的学术贡献。他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即工业化新模式、小城镇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圈(带)模式。其中,在小城镇发展模式中,认为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大问题, “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背井”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两条具体途径。

(3)小城镇是以聚集人口、商品、文化、信息、科技、教育、金融和服务为特征的地域系统。小城镇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与农村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点;又与大中城市关系密切,是大中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后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二)小城镇与行政体制

1、小城镇小城镇,顾名思义即为较小的城镇。它介于城乡之间,地位特殊。归纳起来,不同的学科对小城镇概念的理解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我国狭义上的小城镇是指除设市以外的建制镇,包括县城。建制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的中心。我国广义上的小城镇,除了狭义概念中所指的县城和建制镇外,还包括了集镇的概念。这一观点强调了小城镇发展的动态性和乡村性,是我国目前小城镇研究领域更为普遍的观点。因而集镇是农村中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心,是今后我国农村城市化的重点。

2、行政体制行政体制又称行政管理体制,主要是指政府系统内部中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从国家的层面看,是指行政机关与立法、司法机关的权力的划分。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

3、小城镇与行政体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反之,上层建筑的好坏与否可以限制经济的发展。换言之,政治制度的适合与否限制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小城镇的行政体制改革有助于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助于协调当地的人文和谐。

(三)小城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小城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自身建设的需要小城镇政府作为中国现代行政构架中的一个重要层级,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遇到了职能转变的困境和前所未有的财政压力的挑战,构成了县政改革的根本动因。伴随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由“吃饭财政”引起的对小城镇政府规模增长的关注,重心主要集中在机构改革方面。然而,二十多年机构改革的种种努力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现行小城镇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

(1)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

(2)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

(3)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4)小城镇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行政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5)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小城镇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2、建立服务性政府的需要小城镇政府作为我国农村基本的区域性政权设置,是国家机构承

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枢纽。同时,小城镇政府担负着许多繁重的任务,面临的困难和矛盾最为集中,职能转变的任务最为艰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对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小城镇政府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而政府管理与服务的能力与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密不可分的。小城镇政府要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必须全面加强政府管理的观念更新、职能转变和行为规范。

小城镇政府应当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加大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推动小城镇政府职能不断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转变。小城镇级政府要努力实现从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为主的转变,政府职能要适应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要求,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形成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框架,建立市场监管体系,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3、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小城镇政府担负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职能,其中经济职能是极其重要的乃至核心的职能。小城镇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发展经济,实现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并尽量减少市场力量的负面效应。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大系统中处于基本层次,是宏观经济层次中最基本的调控单位,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和基本支柱。县域经济贴近物质资料生产的实际,处于行政管理和政策落实的前沿,始终发挥着承上启下、连接城乡的作用。

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直接解决绝大多数人口的就业和生活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且直接从基础层面影响人地矛盾运动的性质、规模和方向。小城镇政府的体制改革是运作县域经济的必要条件。如何根据发展县域经济的需要,相应的进行小城镇政府的体制改革,就成为在当前形势下需要思考并解决得当务之急。

4、城镇化进程的需要宜都作为地处鄂西的新兴工业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典型,扶贫任务艰巨,加速推进城镇化,既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历史阶段,也是解决目前以及今后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问题的关键。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实现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把城镇化与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城乡共荣、协调发展。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成为我市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1)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像宜都市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要使农民致富,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城镇化,实现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减少农民的数量,提高人均生产率。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收入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价值也大大提高,收入相应增长。而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又极为有限。因此,实现大规模农村人口转移只有发展小城镇,实现城镇化,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人口、经济要素的合理分布和自由流动,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富裕,除此别无出路。

(2)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加快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从理论上说,城镇化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专业化的结果。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过程的两个侧面。工业化需要聚集状态,只有人类活动集中才会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才会形成聚集效应。因此,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离开了城镇化,工业化的效率就会降低;离开了工业化,城镇化就无的放矢,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市乡镇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通过发展小城镇,使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充分发挥小城镇作为农村交通中心、信息中心、技术中心和人才中心的作用,为乡镇工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市场、技术和人才条件;通过发挥小城镇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带动农业产业化。

(3)推进城镇化,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城镇化,减少农民数量,在总量上相应减少现有耕

地承载人口数量,转变农民的谋生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向城镇聚集,给大自然以休养生息的机会,能够解决土壤退化、水土流失、森林覆盖率降低等生态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缩短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当前小城镇发展中暴露的行政体制问题

在几十年的城镇建设中,我国形成了与计划体制相适应的较为完善的小城镇行政体制,在这个背景下制定的有关城镇发展政策有其合理性。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小城镇特有的经济社会特点改变了原有的行政环境,过去制定的一些政策失去了效力,有的甚至成为束缚小城镇发展的障碍,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一)小城镇政府机构角色定位失当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仍处于转型过程中,小城镇政府机构角色失当现象仍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

1、小城镇政府自恃为“权威型”的领导者。由于受传统历史的熏陶,小城镇政府习惯于沿用传统体制下的政治、行政命令方式,靠行政强制力行使职能,重视行政干预,忽视协调指导。

2、小城镇政府充当了“全能型”的管理者。从古至今,中央决定地方的一切事务,小城镇政府也不例外。在日常工作中大包大揽,把对经济的管制和社会的管理都纳入了自己的职能范围,造成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之间的职能错位。

3、小城镇政府担当了“忠实的”持家者。遵从中国的换届选举的规定,每三年地方政府也会进行一次换届选举,这样,县级领导干部轮换调动特别频繁。随着领导干部的轮换调动,县级干部的短期行为造成县属企业发展缓慢,财税资源枯竭,从而使县域经济的长远发展难以为继。

(二)政府职能不适宜市场经济下的要求

小城镇政府作为中国现代行政构架中的一个重要层级,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遇到了职能转变的困境和前所未有的财政压力的挑战,构成了县政改革的根本动因。伴随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由“吃饭财政”引起的对小城镇政府规模增长的关注,重心主要集中在机构改革方面。小城镇政府没有从根本上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来转变政府职能,基本上还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体制和框架内运转。小城镇政府的权力关系没有走上规范化的道路;政府过多地干预了县域的具体经济行为,“政企分开”并不彻底;“政事分开”仅仅流于形式,致使政府威信降低、动员能力低下;最突出、最根本的问题是财政制度、机制和程序的缺失,降低了小城镇政府的能力,扭曲了县政的基本功能。

(三)现行市管县体制不利于小城镇政府的发展

我国现行县级行政区划和设置的基本框架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是在当时生产力十分落后、交通和通讯能力极其低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得以强化的历史背景下而确定的。通过近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大规模建设和高速度发展,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使现行县级行政区划和设置与当今时代不相适应的矛盾已日见显露。现有的县级行政区划和设置的基本格局,与当今我国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客观条件已经难以适应。

三、建立健全行政体制,促进小城镇和谐发展

(一)重塑小城镇政府的角色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小城镇政府角色的转换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小城镇政府角色的转换是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此,小城镇政府必须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全能者的角色转向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限责任者的角色,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服务意识,把服务型政府理念具体化、明晰化并落实到位。

此外,小城镇政府必须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换,从行政管制向依法行

政转换,从制定计划的政府向引导、培育市场的政府转换,从以权力为运转轴心的政府向以社会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政府的转换,从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的转换。换言之,小城镇政府的角色应该由“权力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小城镇政府必须对其性质、职能、权力界限、功能范围、行为方式和活动领域严格界定,履行好自身应该承担的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小城镇政府必须充分保障农村基层群众各项民主权利,严禁干预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内的事情;必须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政府、小社会”的旧格局;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机构臃肿、职能交叉重叠、运转效率低下的状况;此外,实现人员精干,高效运转,以最少的行政成本实现最优化的行政管理。

(二)实行省直管县体制

通过推行省直管县,可以改革目前我国行政区划中不合理因素,特别是参考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因素情况下划小省区,划清边界,有利于改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利于加强中央的领导,有利于为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区划体制环境。在经济上实施强县扩权,在财政上实行省管县,可以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自主权,把一些原本属于地市级政府的行为审批权里直接下放到县。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在我国目前虽然只是在试点阶段,但从目前的情况至少可以窥见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第一,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县的发展环境得到了优化,使之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形成一批经济活力强、发展速度快、综合素质高、带动作用大的县,从而有利于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二,实行“县财省管”体制可以绕过市这一级周转和盘剥,提高了财政资金运转效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县的财政困难,强化了县主观上的努力程度,调动了县发展的积极性;第三,促进了市级政府工作职能由领导型向自我发展型的转变,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同时,为下一步行政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优化小城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对于我国来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农村经济体制,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根本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出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小城镇政府的重要作用尤其值得关注和重视。对小城镇政府公共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小城镇政府公共服务机制的对策,有利于提高小城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的需求,进而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建立服务型政府就是要确立服务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当好人民公仆。新形势下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为企业发展和各类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环境。政府应通过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为企业及人民群众干事创业提供优质到位的服务;通过不断完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在公共服务机制改革过程中,既要注重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也要注重社会公平,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既要注重发挥政府作用,也要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一个有效的公共服务机制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在新的发展时期,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必须坚持以公众为导向,提高公众的认同和支持的程度。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必须从政府本位、官员本位向社会本位、公民本位转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应深入了解公众的意愿,广泛集中公众的智慧,应完善有关了解民意、公众参与和公众评价的机制,切实提高公众的认同和支持的程度,从而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志永,国际制度的国内影响——以人权公约和中国为例[D],中国人民大学,2005.[2]余潇枫,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现代化[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4).[3]汪玉凯,未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趋势[J],学习月刊, 2007,(07).[4]王晓斌,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构成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5]马彦林、刘建平,现代城市管理学(现代城市管理丛书),科学出版社,2005,(08).[6]乔观民、黄天元,小城镇行政体制改革与机构改革思路,2003,(12).[7]赵月、葛长银,我国小城镇体制现存问题分析及改革方向[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梁尚敏,关于推进小城镇财政创新的若干构想[J],现代财经,2002,(8).

第三篇:华明示范镇商业特色区域整合方案[范文]

商业特色区域整合方案

为充分发挥社区商业服务发展优势,引领全镇商业服务转型升级,打造特色商业区域服务制高点,现根据示范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商业特色区域整合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工作要求及工作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方便居民、创新强镇”总思路和可持续发展建设要求,打造一流特色商业经营区域。

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1、突出区域特色,兼有多样功能。统筹发展特色商业与原有业态协调性和共融性,形成共同发展格局。

2、坚持以现有特色商业为基础,突出发展优势商业,顺势发展关联性强的产业,提升竞争力。

3、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按照商业分区要求,调整和优化商业布局。

4、坚持引进有一定经营实力和经验的经营者,使特色商业做大做强。

三、工作步骤(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包括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布署工作任务;成立领导小组;确定建设区域,制定规划整合方案。

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主要包括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做好广告宣传、招商引资和制定相应扶持政策等工作;听取各市场管理人员打造特色区域意见和建议,部署具体工作。

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对特色商业区域建设情况进行总结,为下一步工作做好铺垫和基础。

四、规划范围:翔园22号楼、福园20号楼;

一、二市场;商贸中心;西市场;泽园商业带。

基础条件:

1、翔园22号楼、福园20号楼:现有3家文教用品经营户,邻近学校,周边商业设施发展日趋成熟。

2、一、二市场:本地区现代化菜市场,经营门类齐全,辐射区域广。

3、商贸中心:本地区最大的商贸市场,经营门类齐全,发展潜力大。

4、西市场:邻近工业园区,拥有小吃一条街、周四市场等特色区域。

5、泽园商业带:人员流动大,周边居民消费能力强,相关产业发达。

五、发展目标与定位:

1、翔园22号楼、福园20号楼:打造本地区文教服务业集中区域,形成以文教用品为龙头,加快带动周边商业的格局。

2、一、二市场:着力发展蔬菜、水果、副食品类经营规模,着力挖掘内部经济,扩大辐射区域,3、商贸中心:早市、副食品、小商品批发、小五金类等特色行业。

4、西市场:菜市场(周四市场)、小吃街等特色区域。

5、泽园商业带:着力发展金融、通讯、金银首饰类行业,结合明湖商业区共同发展,打造辐射周边的商业圈。

2012年4月13日

第四篇:市属公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现状及对策研究

市属公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大类,根据举办者的不同分为公立和私立,而公立高职院校在行政归属上又分为省属和市属。本文仅就市属公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问题进行探讨。所谓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高等教育行政机关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与运行中各种制度的总称。

据此定义,对市属公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现状考察如下:我国市属公立高职院校从其来源看,主要是由原来的市属职业大学、普通专科学校和基础比较好的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因为原本属市,所以,现在虽然归于普通高教序列,但举办者仍是市级政府。同时,根据《高等教育法》“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之规定,这类院校又归省政府统筹和管理。因而,此类院校历史地形成省市共管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是与其他地方普通高校的不同之处。从教育行政机构设置看,对这类院校的管理,省级归省教育厅高教处,市级归市教育局高教科或职成教科;从权限划分看,省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担大部分的事务性权责,如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等等,还有高等教育经费权或院校党政一把手的任免和管理权(如河北省)。市级政府基本没有业务权,主要承担人事权责和财政权责。

市属公立高职院校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在实践中主要暴露出以下问题:1.省市两级政府的权责划分不清,部分出现管理真空关于在市属公立高职院校管理上省市政府各自的权责,我国基本教育法规如《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未予界定,各地也较少有明确划分。由此产生的问题,一是省市两级政府权责不对称,二是管理上形成部分真空。责任和权力相匹配是管理的一个普遍原则,责任和相应权力匹配才会有效率。省级政府将此类院校的办学责任留在市级政府,决策权和管理权留在省级政府,这势必会提高行政成本,影响院校办学效率,甚至形成管理真空。比如,因为此类院校的大部分事务由省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市政府在事务管理上形成依赖,对院校的领导、统筹、协调和服务职能不到位;同时,又因为此类院校是市属高校,省政府行政部门在处置有些事务以及经费分配等方面,则将其排除在省属高校之外。2.一些市级政府举办高职院校的动力不足,经费支持不够我国目前各类教育的财政责任划分基本上根据学校的行政隶属关系而确定。所以,市属公立高职院校的财政责任主要在市级政府。但实际上,市级政府发展高职院校的动力并不是很足,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第五篇: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研究以长垣县魏庄镇为例

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研究以长垣县魏庄镇为例

魏庄镇位于河南省长垣县东南部5公里处。国土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230亩,全镇辖46个行政村,人口8.2万人,是“第一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镇域综合实力跻身全国乡镇500强,在河南省排名第八。然而魏庄镇历史上却一直是个典型的农业小镇、工业小镇、财政穷镇、防汛重点镇。该镇在历史上又是黄泛区,十年九淹,可以说是地上无资源、地下没矿藏。没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基础设施也很落后,建国以来,国家、省、地(市)都没有在魏庄镇“建厂布点”,工业投资几乎为零。尤其令人称奇的是,在这个没有资源优势的地方,河南长垣魏庄镇,这个地处黄河故道、镇域面积仅100平方公里毫不起眼的豫北小镇,竟是全国起重行业执牛耳者,居然打造出闻名全国的起重机,成为拉跑长垣县域经济的马车。到底为何,让这样一个“穷乡僻壤”能迅速崛起?又是什么,成为魏庄镇经济发展背后的神秘推手?

一、魏庄镇行政管理体制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然而,传统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由于无法满足这些经济发达镇的基本的城镇建设需求、无法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和有效管理,严重影响经济发达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经济发达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现已成为我国城镇化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权力与责任不对等,行政运作方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一是存在权小责大的矛盾。乡镇政府具有的七项职能中,乡镇政府主要做的工作却大部分是“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另一方面,税务、国土机构工作地点在乡镇,财物和业务管理权则属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而他们承担的业务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却是由乡镇政府来帮助完成的。乡镇政府承担的责任没有减小,反而更大了。二是乡镇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之间处于两难境地。对下,由于乡镇财政十分困难,乡镇政府该为农民办的事却无能为力。直接影响了群众对乡镇政府的信任。对上,上级政府每年下达给乡镇各种任务,并且实行目标考核,每天应付每种事务喘不过气来。三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与行政命令式政权运作方式的矛盾难以解决。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是以直接的、微观的、权力导向型管理为特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传统的行政管理运行方式已暴露出很多问题。

(二)官员的传统观念不利于实现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政府通过官员来完成对社会的管理,管理的对象是人的行为。在这种观念下形成的政府行为必然是管治型的。但乡镇不仅是政治的统治机器,也是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机关;作为行政机关的政府只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政人员只是国家为完成对社会事务管理而雇佣的工作人员,是国家行政机关中工作的国家雇员;行政人员所进行的社会事务管理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管理的目的是形成一个正常的社会秩序,这种社会秩序是国家向全社会提供的公共物品,因此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服务。但因为政府现代化进程开始较晚且较为迟缓,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因而政府从管治型向服务型转变非困难。

(三)镇政府缺乏与之匹配的经济社会管理权与执行权在以前政府管理体制中,镇政府名义上是一级政府,但在实践中却在相应的管理职能设置上缺位,缺乏城市发展需要加强的城建、环保、治安、节能、消防、卫生防疫等职能,缺乏作为基层政府应该具备的行政许可权、处罚权、强制权。按照法律规定,我国行政执法权以县一级政府为主体,当出现环保、村民违规建房、安全生产事故、食品卫生等问题时,镇政府无权查处,只能上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据典型调查,有的镇有约90%以上的事项需要上级部门审批才能执行,并且程序繁琐,工作效率低。

(四)经济因素制约了乡镇政府职能发挥的税费改革以前,乡镇财政收入的70%来自农业

税。免征农业税以后,乡镇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但是乡镇政府的事权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乡镇既要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本级财政收入,还要负担公共交通、公共卫生、农村公共设施维护、农村教育、社会治安、文明创建活动、科技推广等公共事务。这些公共事务决大部份依靠乡镇财政自行解决。而且这些公共事务支出大、欠账多。这也大大制约了乡镇行政管理职能发挥。

二、魏庄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践近年来,围绕着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魏庄镇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完善政企关系协调机制引导企业健康发展与温州模式一样,民营经济壮大的关键在于政府为非公经济发展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在魏庄镇民营经济发展之初,魏庄政府更多的是“无为而治”。镇政府有关领导曾八下温州学习“温州模式”,温州市政府前期的“无为而治”,对20世纪80年代初的魏庄镇政府影响深刻。在“无为而治”中,魏庄镇政府更多地是充当了服务的角色。企业发展需要资金,镇政府本着银企自愿、互利的原则,在政策许可的前提下,千方百计为民营企业解决发展资金。自2000年开始,镇政府坚持每年举行两次银企恳谈会,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促进双方的相互支持。与其他地方相比,魏庄镇官员的为官情结要显得平淡很多。魏庄镇的民营企业家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关系并不像其他地方,是泾渭分明的两个阶层。政府官员在民营企业家面前,并没有其优越性。与之相反,那些善于创造财富并善于投资公共事业的民营企业家却越来越得到更多的尊重。魏庄镇党委、政府根据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多、富裕户多、经济能人多的特点,在以亲情感召的同时,实施了诸多的优惠奖励政策,吸引在外存款和社会闲散资金、技术项目、人才信息回乡,从各方面保护个体私营企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创业的具体措施。为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一套相对完整的保护企业发展制度,比如《企业试运营制度》、《封闭管理制度》、《执法执罚审批制度》、《服务承诺制度》等也相继出台。

(二)服务调控产业结构,统筹发展乡镇企业服务也是生产力。镇党委、政府建立了镇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做到一包到底,责任到人;深入开展了“诚信魏庄”和“效能革命”活动,组织全镇各部门向社会公开承诺依法行政、规范服务的措施;成立了经济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努力营造了“负担最轻、程序最少、办事最快、信誉最高、企业最满意”的发展环境。为使产业有序发展,魏庄镇对整个产业进行统筹,实施“政策倾斜、重点扶持、主动服务”,扶强、扶优、引导骨干企业向集团化发展。先后成功组建了卫华集团、豫中起重集团、河南重工集团,催生了一批产值上规模、税收上档次的大企业。同时坚持“扶小、促中间”,壮大企业群体,引导中小企业以小而专、小而精的方式进入大企业的产业链及销售网络。

(三)党建工作的有效实施一窍通百窍通,魏庄经济驶上快车道,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同样风生水起。“第一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国家千强乡镇”、“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的城镇”、“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资乡镇”、“河南省百强特色乡镇”等荣誉称号不胜枚举,在2008全省乡镇综合实力百强中排名第八位魏庄镇党委把“党员活动日”和“干群联席会”,作为推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载体,形成制度,常抓不懈,一抓到底。镇党委把每月的5日确定为全镇的农村“党员活动日”,把每月的25日确定为各行政村的“干群联席会”活动日。在全镇农村推行党员干部“创业承诺和述职评议”制度是魏庄镇党委的又一创新。镇党委围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这一主题,组织农村党员向农民群众公开自己的“创业承诺”,并定期向全村群众述职,让全体村民评议自己的承诺兑现情况。

下载关于华明示范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构架方案的研究[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华明示范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构架方案的研究[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