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三秋意见
徐庄镇2011年“三秋”工作意见 为全面做好今年“三秋”农业生产工作,确保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特就我镇2011年:“三秋”工作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的目标不动摇,立足抵御灾害,强化政策扶持,依靠科技进步,狠抓关键环节,加强分类指导,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节本增效,为夺取今年秋粮丰收和明年夏粮丰产打好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1、不误农时,种足、种好小麦。
2、搞好秸秆禁烧综合利用工作,做到辖区内不着一堆火、不冒一股烟。
三、工作重点
(一)科学安排,适时收种
秋收是秋播和秋种的前提和关键,只有顺利地开展好秋收才能保证秋种工作的顺利开展。各村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动员农户认真搞好各类农机具的购置、维修和保养,充分发挥机械作用,提前备足种子、化肥、农药等秋种所需物资,抓住适宜时机,科学安排农业生产,做到熟一块收一块,努力加快秋收进度,确保秋粮增产增收,种足种好小麦,为明年小麦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二)强化目标责任,落实秸秆禁烧
突出重点,强化责任,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广泛宣传,提高认识。采用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上级有关禁烧政策,宣传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使禁烧的目的意义深入人心,让禁烧的各项规定家喻户晓,从而真正提高农户的思想认识,变被动禁烧为主动禁烧。
(三)加快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
要根据我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增效为出发点,不断加快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步伐,加大农业调整力度。抓住“三秋”大好时机,进一步完善规划,制定措施,做好组织协调和示范工作,加大对群众的宣传发动和引导力度,加快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发展步伐,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使土地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龙头企业集中,加快推进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竞争力。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加强对“三秋”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好“三秋”工作,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 “三秋”工作领导组。
组长:董剑飞(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
副组长:岳小争(党委副书记)
崔会生(人大主席)
刘宏敏(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赵钦友(党委委员、政府副镇长)
孙福生(政府副镇长)
种洁(科技副镇长)
姜金锋(政府副镇长)
耿晓辉(政府副镇长)
张玉敏(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陈丹丹(党委委员)
李志宏(工会主席)
张新强(司法所长)
王耐玲(纪委副书记)
郭朝阳(维稳办主任)
成员:徐西奇孙长坡马剑锋袁曙光
张秋云王金伟王国防郭朝阳
黄书亮屈遂杰张少锋王会亮
李晓峰李苏宏李西明屈首伟
高建伟张智渊付红毅安飞
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镇农办,刘宏敏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包村站办所和各村支书、村委主任为 “三秋”工作责任人,各村要成立相应组织,加强对 “三秋”工
作的领导。“
(二)强化监督,奖罚分明。各行政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包村站办所长为直接责任人,全面负责辖区的禁烧工作。镇政府与各行政村签订“三秋”目标责任书,镇、村、组干部要包村、包组、包户,责任到地块,严防死守,镇政府建立督查组,巡回各管理区进行督查,要做到“有烟必究、有报必查、有火必罚”。对各类隐患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采取谁烧罚谁,烧谁罚谁的办法。被镇督察组发现烧一堆火罚村二百元;被市督察组及上级领导督查曝光的,取消秸秆禁烧工作奖补资金,年终综合考核扣30分。无发生焚烧秸秆的村,在禁烧工作结束后财政奖补村2000元。在秸秆禁烧的同时,要依靠科技,广开渠道,有效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三)搞好服务,确保丰收。“三秋”期间,涉农部门和各级服务组织,要明确职责,各司其职,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和“三秋”生产任务,急农民之所急,主动为群众提供政策、信息、技术、物资等各类服务,多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全镇上下要齐心协力,打好“三秋”生产这一仗,确保我镇 “三秋”工作圆满完成。
徐庄镇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第二篇:全市三秋工作总结
一、秋粮生产情况
今年**市秋作物种植面积66.3万亩,其中秋粮种植51.2万亩,油料作物面积6.1万亩,蔬菜面积5.5万亩,其它3.5万亩。止10月5日,除红薯、蔬菜等作物外,**市秋收工作基本结束。今年秋粮总产预计达到19.6万吨,较去年18.7万吨增加0.9万吨,增4.8%,再创历史最高。其中主要原
因是高产高效作物玉米种植面积达43.5万亩(占秋粮种植总面积的85%),较去年增加近5000亩,同时天气条件对玉米生产有利,玉米平均单产402.5公斤,较去年379.7公斤增加22.8公斤,增6%;总产达到17.5万吨,较去年16.3万吨增加1.2万吨,增7.4%。
二、整地种麦情况
今年三秋期间,农技人员大力宣传和推广“玉米适当晚收增产”和“小麦适期晚播防冻”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技术,加上9月下旬的阴雨天气过程,使秋收整地进度放慢,但土壤墒情较好,对小麦播种出苗十分有利。10月5日后**市南北坡岭旱区陆续开始播种,始播期较往年推迟5天左右。播种高峰在10月11日—17日,较往年也推迟2—3天,播期适宜。止目前,全市播种小麦53万亩,完成计划播种面积51万亩的104%。三、三秋工作特点
(一)领导重视,三秋工作布置早。9月12日,**市召开三秋暨秸秆禁烧工作会议,对全市三秋暨秸秆禁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17个乡(镇)区的乡镇长、主管农业副职、农业基层站所、市直涉农有关部门负责人共100余人参加。
会上,市长尚英照对三秋工作提出四项要求:一是提高对三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认真安排三秋各项工作;加快机收进度,做好小麦备播工作,种足种好小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同时还要抓好小麦良种补贴、农村沼气建设、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三是加强组织协调,为三秋工作提供保障;四是加大督查,落实责任,确保秸秆禁烧工作顺利进行。
(二)农机数量增多,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今年**市农机局共组织大中型拖拉机1610台,小型拖拉机2.8万台,玉米秸秆还田机1100台,玉米联合收割机6台,旋耕机1080台投入三秋作业。同时培训新机具操作人员265人,组织5个三秋农机服务队,开展下乡巡回服务,局机关还选派15名工作技术人员到基层指导农机具修理工作。多项措施保证了“三秋” 机械化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农机具作业质量提高,全市玉米秸秆直接还田面积37.5万亩,秸秆青贮20万立方(折5万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全市机耕面积51万亩,其中深机耕面积38万亩,小麦机播面积53万亩,其中采用免耕机播种小麦8万亩。
(三)小麦良种补贴面积大,技术服务保障有力。今年**市落实小麦良种补贴面积50.775万亩,较去年增加 21.775万亩,同时**市认真实施农业科技入户项目,市成立由农技、植保、土肥等高级农艺师组成的专家组,从市乡抽调50名实践经验丰富和工作能力强的技术骨干组建技术指导员队伍,在全市16个乡镇100个行政村遴选1000个科技示范户,通过“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户—普通农户”这种链条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发放技术明白纸,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普及宣传和推广应用。三秋期间市专家开展有针对性电视讲座4次,集中培训50名技术指导员2次,印发小麦生产技术意见和小麦播种技术要点、麦播期间病虫害防治技术意见、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意见、小麦施肥建议卡等技术材料和明白纸8万余份。同时三秋期间为保证农民疑难问题得到及时解决,“12316”三农服务热线实行专家轮流值班,随时为农户提供政策、信息和技术全方位服务。今年共解答群众来电咨询百余次,实地调查落实和解决群众问题10次。
(四)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农资经营环境良好。按照农业部、省农业厅和洛阳市农业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三秋期间,**市积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了以“放心农资下乡、维护农民权益”为主题的农资打假活动。农业执法人员深入乡村农户,走进田间地头,把识假辨假和科学使用农资知识传授给农民,把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到户,把优质放心农资送到乡村,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农资消费观念,提高科学使用农资能力,增强农民维权意识和农资企业守法诚信意识,努力营造出全社会关心农资打假和支农护农、打假扶优的社会氛围。
(五)小麦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普及应用率提高。今年专家推介确定偃展
4110、豫麦
49、豫麦18—99系、洛麦
21、周麦
18、洛旱6号、西农979等为**市小麦主导品种。其中偃展4110品种种植21.8万亩,豫麦49品种种植11.4万亩,豫麦18—99系种植5.4万亩,洛麦21品种种植4.2万亩,周麦系列
品种种植2.8万亩,其它洛旱6号、西农979等品种种植6万亩左右。主导品种占小麦种植面积的95%以上。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宣传推广秸秆直接还田和配方施肥技术,综合培肥地力,提高肥料利用率;采用土壤处理和药剂拌种预防地下害虫,减轻苗期病虫害发生危害;实行小麦机械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和适期晚播技术促进小麦健壮生长,预防冬季冻害,确保壮苗
安全越冬。今年小麦配方施肥面积45万亩,药剂拌种面积43万亩,机械精量半精量播种面积40万亩,10月10日以后小麦播种面积占85以上。
(六)农资价格上涨,播种期投入加大。今年小麦播种期投入成本为202-258元,较上年154-190元增加48-68元。其中整地费用90-100元,较上年增加10-15元;播种费用15-20元,较上年增加5-10元;种子每公斤单价1.3-1.5元,亩投入平均28元,较上年多3-5元;化肥投入80-120元,其中碳铵每50公斤39-44元,平均41元,亩用55公斤较上年涨17.6元,钙镁磷肥每25公斤13元,较上年增3元,亩用50公斤多投入6元;40%含量复合肥每50公斤150-160元,较上年涨50-60元。
第三篇: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06年三秋工作的意见
【发布单位】济源市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6-08-23 【生效日期】2006-08-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南省
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06年三秋工作的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为扎实做好今年的“三秋”工作,科学合理安排秋冬播作物生产,推进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解放思想,全面把握“三秋”工作的形势
今年以来,在中央、省、市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广大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高涨,秋收农作物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但是,由于气候原因,今年的秋作物丰产丰收受到一定影响,加上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三秋”生产任务将会加重。同时,由于今年上半年畜产品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农民对结构调整存在瞻前顾后和无所适从心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构调整步伐的推进。而“三秋”时节,又是农作物换茬和进行结构调整的重要有利时机,因此,今年“三秋”结构调整的任务相当艰巨。各乡镇一定要正确认识当前“三秋”生产形势,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及时解决农民群众在秋收秋种和结构调整中遇到的困难,确保应收尽收,应播尽播。要创新思路,广泛深入发动群众,加大投入扶持力度,引导群众抓住秋季轮作倒茬的有利时机,加快土地流转,搞好结构调整,拓宽增收渠道。
二、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农业结构向纵深调整
近年来,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农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六大优势产业基地规模逐步扩大,农民增收能力进一步增强。但是按照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我市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粮经比例不够合理,产业规模还需进一步扩大,特色产业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组织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因此,今后的结构调整,要突出六大优势产业发展,在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上下功夫,把结构调优、规模做大、产业培强、标准提升,努力打造我市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重点抓好六个方面:
(一)搞好宣传发动,转变思想观念
要确保农业结构调整实现突破,增加非农产业比重,关键在于思想观念的转变。因此,各级、各部门尤其是乡、村两级干部思想观念要转变。要大力宣传教育,典型引路,参观学习,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宣传中央、省、市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宣传各种结构调整典型。要通过组织先进典型进村入户宣讲,面对面地引导群众,帮助群众了解身边的典型,帮助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对结构调整的认识。
(二)加强技术培训,培养农技队伍
技术队伍不稳是调整农业结构的一个“瓶颈”。农业技术力量薄弱、农业技术落后、农业人才缺乏是影响技术队伍稳定的关键。因此,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一是要强化农、林、畜等技术组织和网络建设,尽快充实一批专业技术人才,重点要抓好乡土专家、人才的培训。市、乡两级要重点选送一批技术人员,充分利用党校、中专或各大专院校进行培训培养。各相关部门要利用农闲时节组织技术人员下乡,有针对性地搞好实用技术培训,帮助乡、村培养各类人才。二是涉农部门要对技术人员实行分包乡镇和行政村责任制,定任务、定责任。职业技术学院、党校、农民工培训基地也要结合自身优势举办一些专业培训班,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农民培训,使农民都能掌握一些现代农业技术。
(三)发展合作组织,促进产销对接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是有效解决农民与市场对接困难的“纽带”,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鼓励各乡镇、村支两委、致富能人带头组建协会,成立公司,引导群众调整结构,走向市场。要积极倡导开展有偿服务,通过有偿服务,推广技术,提供信息,解决群众进市场难的问题,带动农民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政府要加大对经济合作组织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农村信用社也要加大对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的支持。要切实解决好农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问题,促进农民调整结构,加快增收。同时,进一步规范农业信息网络,整合信息资源,搞好农产品市场调查和预测,切实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易场所和及时准确的需求信息,有效解决信息服务问题。
(四)出台支农政策,建立长效机制
近几年,从中央到省、市甚至乡镇政府都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而且力度还在逐年加大。要充分利用各种政策,进一步优化投入结构,通过调整投入结构把有效的资金用在办大事上、办实事上。要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快农村发展。既要考虑解决农村基础设施问题,更要考虑生产发展问题,还要考虑加工企业的带动问题。要尽快建立财政支农的长效机制,按照不同结构,不同层次,不同重点,研究出台财政支农政策,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五)科学搞好规划,创新工作机制
要认真搞好农村发展的规划,一是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科学规划。二是农业结构调整的科学规划。要把农业结构调整列入目标管理,创新目标管理机制,把工作目标分别落实到各个乡镇,建立台账,加强督查,加强考核,确保把任务细化到每个乡镇、每个人,保证结构调整顺利推进。在结构调整规划上,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强带动”的原则,推进优势产业向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六大产业基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整体竞争力。明年全市各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8万亩(含林果),每年每个乡镇要建设两个以上农业结构调整专业特色村。其中,优质粮基地要大力推广新品种和生产新技术,提高优质粮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整体效益。优质畜、水产品基地要以黄、沁河滩区为重点,发展规模养殖场(区),以提升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为目的,实施优势畜产品区域开发。要突出奶牛基地建设,2006年底全市要新增奶牛存栏1500头,2007年新增2000头。明年全市养殖水面要达到5.4万亩,网箱养鱼达到1.38万箱,水产品产量达到0.8万吨。优质果品基地要以山岭区为主,重点建设以优质薄皮核桃为主的干果生产基地,抓好林果特色村建设,努力培育特色乡。今冬明春要再建成40个以上林果专业特色村。无公害蔬菜基地要以平原乡镇为重点,搞好温室、大棚的改造、提升,大力推广蔬菜新品种、新技术。2007年全市蔬菜面积要达到12万亩,改造提升温室、大棚1000座。优质烟叶基地要以山区乡镇为重点,规划建设烟叶生产特色村,狠抓烟叶种植大户和专业村、重点村建设,实施烟水、烟路等配套项目,搞好烟田新型种植模式的探索和总结推广,提高烟田综合产出效益。2007年全市烟叶面积要达到3万亩。花卉苗木基地要沿主要公路干线两侧,以平原乡镇、办事处为主,大力发展,规模推进。2007年面积要达到9000亩。
(六)强化安全管理,提升农业水平
各乡镇、有关部门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保障消费安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大工作来抓。要加快农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障体系。产品认证要重点在绿色、有机产品认证上下工夫。要逐步把无公害农产品从基地建设转到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打造无公害品牌。抓好各乡镇农产品市场检测网点的建立和专销店、超市检测站的建设。要加大农产品市场整治力度,强化农产品市场管理,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乡、村建设步伐。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承担起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加快我市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进程,提高农产品质量,拓展农产品市场,打造我市农产品品牌。
三、扎实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三秋”任务
“三秋”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更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既关系到全年的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又关系到明年的农业生产大局,更关系到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效,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要抢抓这个关键有利时机,合理调配人力和机械,早准备,巧安排,抢时间,赶进度,按照“统一秸秆还田,统一配方施肥,统一土壤处理,统一机械深耕,统一浇塌墒水,统一种子供应”的原则,力争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三秋”工作。
(一)抓好秋收腾茬、施肥、耕耙整地和塌墒工作
各乡镇要及早动手,适时早收,加快收获和整地进度,及早腾茬。要充分发挥农机的主力军作用,努力提高“三秋”机械化水平。力争玉米机收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小麦机播率达到90%以上。继续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培肥地力,全市秸秆还田面积达到24万亩。要大力推广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等适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要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腾茬一块,耙磨一块,保证按时收获、及时整地,适期播种。有条件的地方要适时浇好塌墒水。
(二)搞好秋播秋种工作
各乡镇要转变工作思路,千方百计做好播前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时搞好土壤处理和种子处理。农业部门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搞好技术指导,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抓紧抓好夏粮和秋冬种经济作物的播种工作。要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提高普及率。要结合播期定播量,力争做到适时足墒下种,确保一播全苗,苗齐苗壮。
(三)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禁烧工作
各乡镇要真正做到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和秸秆禁烧工作两手一起抓。秸秆综合利用方面,要大力推行秸秆机械还田和秸秆青贮等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继续加大秸秆禁烧督导工作,严格落实重奖重罚制度,严禁焚烧秸杆。对思想不重视、措施不得力,发生秸秆焚烧现象的乡镇,除进行通报批评和电视曝光外,要按照有关规定严格给以经济处罚,对情节严重的乡镇,要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四、加强领导,强化服务,推动“三秋”工作顺利进行
“三秋”工作事关两年,既要搞好秋收秋种,又要不失时机地抓好农业结构调整,为明年农民增收打好基础。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结合各自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制订“三秋”工作方案,狠抓工作落实。要继续强化干部包村包片、责任到人的做法,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确保“三秋”结构调整工作有新的推进。
各相关部门既要尽职尽责,又要相互结合,按照职能分工,抓好落实,全力服务好“三秋”工作。新闻部门要集中力量对“三秋”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农业部门要深入乡村,推广普及各种先进适用技术和新型种植模式,指导和帮助农民调整农业结构,扩大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农机部门要做好农机具的供应、检修和调配,示范推广新型农业机械;农资供应部门要搞好物资调剂,适时足量供应优质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农资管理部门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坚决查处假冒伪劣农资,彻底净化农资市场,确保农资使用安全;水利部门要搞好灌溉设施检修和水毁工程的修复及用水调配;粮食购销部门要及时掌握粮食市场动态,做好收购工作;环保部门要继续牵头搞好秸杆禁烧工作的督查,农业、农机、林业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分包乡镇抓好督查工作;气象、电业、金融、交通、公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保证“三秋”工作顺利完成。
二○○六年八月二十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三秋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我市三秋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镇三秋农业结构调整和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禁烧工作,进一步统一大家思想,强化责任意识,采取有力措施,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打好今年三秋暨秸秆禁烧攻坚战,确保各重点区域不出现焚烧秸秆现象,努力实现农作物秸秆的全面综合利用及明年夏粮优质、高效、丰产。下面,结合我镇农业实际,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及早动手,超前谋划,集中精力抓好三秋生产
(一)切实增强做好秋种工作的责任感。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国民经济的重点战略物资,粮食安全直接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小麦作为主粮,其丰歉直接关系到全年粮食生产大局,关系到群众生活安排和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其经济地位和社会作用十分重要。多年来,我镇始终把小麦生产作为粮食稳定发展的重点来抓,通过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小麦生产的稳步发展。呈现了提高单产、确保总产的良好局面。这一是得益于各级领导重视,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得益于统一供种,良种覆盖率高;三是得益于技术推广,小麦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同志们,秋种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不仅关系明年小麦丰歉,更直接关系着农民增收。近年来,中央、省、市相继出台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并实施了粮食直补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现在又是风调雨顺、土地墒情普遍较好,这为我们做好秋种工作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各办事处、村、有关部门一定要从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做好秋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时机,认真分析秋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引导和服务,努力推动全镇小麦生产上水平、上台阶。
(二)落实好秋种工作的关键措施。抓好秋种工作是夺取明年夏粮丰收的基础。今年的秋种工作要继续以中央、省、市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意见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突出良种推广、配方施肥、科学管理三大重点,实现小麦生产的区域化、良种化、产业化,全面提高秋种质量,力促明年夏粮丰收。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关键措施的落实:
一是抓好统一供种措施的落实。科技兴农,种子先行。良种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是农业生产的第一要素。是小麦产量提高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作好良种试验、普及工作非常重要。一要加强良种基地建设,夯实供种基础。以农技站为依托,建立健全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按照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的模式,突出搞好优质小麦品种的引进、试验、繁育,扩大良种贮备总量。二要强化统一供种,积极推行小麦区域化种植。今秋我镇重点推广济南17号、济麦20号两个优良品种,围绕完成3.5万亩的国家优质小麦基地建设任务,以办事处或村为单位推广优质小麦区域化种植,达到统一种植,成方连片,力求实现规模效益。三要加强服务指导,种子站及相关部门要转变经营机制,搞好技术服务,让广大农户购种明白,种得放心,努力打造诚信品牌。要依法加大对种子市场的管理力度,严厉查处乱放、乱供、掺杂使假等扰乱种子市场正常秩序的不法行为。
二是抓好配套技术措施的落实。一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努力扩大机耕机播面积,达到“深、透、细、平、实”的要求,提高整地质量。二要广辟肥源,努力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同时合理施用化肥,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三要适期、适量、足墒播种,努力做到一播全苗,苗全苗壮。同时继续推广精播、半精播技术,扩大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技术的推广面积,搞好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
三是抓好高效种植措施的落实。推行间作套种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我们要继续推广以小麦为主体粮经三作三收、四作四收的立体高效种植模式,提高种植业的总体效益。
二、统筹规划,强化措施,全力抓好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
三秋在即,禁烧秸秆压力越来越大,每年禁烧秸秆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焚烧秸秆既造成资源浪费,又造成环境污染,在能源日益短缺的今天,秸秆的综合利用既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更有经济效益,完全可以把秸秆当作一个产业来发展。因此当前秸秆禁烧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就地消化”,推广秸秆还田。充分发挥大型机械的作用,实施秸秆还田。各办事处、村要多宣传秸秆还田的好处,多推广这种新的耕作模式,让更多的农民用得起还田机械,同时要多沟通、多联络,做到成熟一块、还田一块,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的作用,确保全镇禁烧率达到100%。
二是做好“疏”的文章。鼓励养殖小区、养殖大户进行秸秆青贮,鼓励有条件的村和农户发展“订单青贮”;各办事处、村要积极与北部乡镇接对子,促进秸秆的有效“输出”。
三是强化“堵”的措施。各村都要在远离交通干线的空旷处,按玉米种植面积的2%设立秸秆存放点,安排专人摆放成垛;坚持重点区域重点治理的原则,着重抓好交通沿线的禁烧工作,各村都要安排专人做好昼夜巡查,层层落实禁烧责任,签订目标责任书;加大焚烧秸秆处罚力度,依法处罚违规行为,形成秸秆禁烧工作的威慑力量;同时各村都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张贴标语、广播喇叭、发明白纸等形式,让农民知道秸秆存放点的位置、焚烧秸秆的危害及处罚标准,引导农民自觉配合禁烧工作,营造浓厚的禁烧~氛围。
四是及时清理秸秆,清除火情隐患。对没有还田的秸秆,各办事处、村都要组织人员,及时做好秸秆清理工作,及早安排,超前谋划,指定地点集中堆放,提出利用途径,责任落实到人,做到收获一块,及时利用或清理一块,彻底消除焚烧隐患。同时各办事处、村都要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队伍,配备足够的灭火设备,一旦出现火情,迅速扑灭。消防部门要加强值班,接到火警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扑救,确保不出任何问题。
同志们,三秋工作特别是秸秆禁烧任务十分艰巨,意义重大,是关系全镇、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希望同志
第五篇:三秋工作情况汇报
“三秋”工作情况总结
今年“三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局高度重视今年的“三秋”农业生产,在全县上下紧紧围绕抢收、精播、细管的中心任务,认真贯彻市三秋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把搞好“三秋”工作与全面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继续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切实增加群众收入相结合,统筹安排,全面推进。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促进了全县“三秋”工作顺利进行。
一、领导高度重视,“三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今年,县委、县政府准确把握形势,做到了思想上高度重视,安排上周密细致。各级领导也经常深入一线,安排指导工作,各乡镇(办)都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深入到包抓村组,全面推进“三秋”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准备工作充分,收种机械化作业率大幅提高
“三秋”一季关乎两年,为了确保“三秋”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我县提早谋划,精心部署,扎实做好“三秋”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是机构准备充分。各乡镇(办)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把“三秋”工作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中心任务,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组织协调,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扎实有效的开展。二是物资准备充分。根据我县“三秋”生产需要,积极调运各类农 药化肥,保证了“三秋”期间主要农资的有序供应。三是农机具准备充分,农机部门积极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大力推广新型收获机具。及时检修农机具,确保农机状态良好。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105640千瓦,各类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538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台);联合收割机22台,耕整机4300多台;农机配套农具703套,农用运输机械886台,排灌机械935台。通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农业机械检修达3025台次,确保了“三秋”工作顺利进行。
三、工作成效和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情况
今年“三秋”全县投入农机具430台,其中拖拉机300台,收割机30台,其他机械100台;收获玉米1万亩,收获水稻7.8029万亩,其中机收水稻1.63万亩。全县农机化作业水平稳步增长,农业机械化持续、健康、稳步、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农村综合改革。
三、主要做法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1、做好农业机械使用的宣传工作,加大对农业适用机械的宣传。对广大农机驾驶员和操作手积极开展安全教育,讲解安全驾驶操作技术和安全常识。进一步增强了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了机手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接受管理的主动性。
2、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利用好乡镇班干部做好农业机械 化投入的组织工作,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认真分析当前农业生产形势,深化对“三农”工作的认识,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和农技人员的积极性。
3、组织好农机专业合作社投入农机化服务。大力培育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为农业机械推广服务。我县共培育了农机专业合作社11个,拥有社员294名,为我县农业机械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是大力推广统防统治,优化测报服务,适时指导群众开展水田、旱地杂草的防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