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治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与非法组织工作汇报(写写帮推荐)
根据武定县“6.16”会议的要求以及中共武定县委、县人民政府联合发文的内部传真电报《中共武定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治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和非法组织活动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要求,我乡从6月17日日开始,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治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和非法组织活动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目前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以及下阶段工作主要思路作以下汇报: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我乡在开展此项各阶段工作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团结和争取大多数,孤立和打击少数顽固力量,防止其无序扩张和被境外敌对势力、邪教组织利用、发生恶变”和“努力把依法治理工作做成一项争取民心的工作,把治理环境工作过程变成团结、教育、争取广大信教群众的过程,努力做到纳入管理、争取群众、建设队伍三管齐下”的要求,坚持以“把基督教活动纳入政府的有效管理之中”的工作总体目标,认真开展好个阶段的工作。
1、思想的高度统一和重视。“6.16”会议结束,我乡的参会人员立即向乡党政主要领导进行汇报,使主要领导对此项工作从思想认识达到一个高度统一和重视,使此项工作有了思想和行动一致的保障。
2、分层次召开会议,让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深入人心。首先是召开了政府办公会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其次是召开党政班子会,将此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第三是分三次召开了**乡基督教私设聚会点和非法组织活动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分析、安排、部署此项工作,确保此项工作阶段性目标的顺利实现。
3、成立领导结构。根据乡政府办公会的决定,抽调人员成立以乡长为组长,分管综治的副书记和分管宗教的副乡长为副组长,机关站所负责人和村委会主任为成员的**乡基督教私设聚会点和非法组织活动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以各村委会挂点领导和挂点工作队长为成员成立了8个工作指导组;分析、研究制定并印发了《**乡治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和非法组织活动工作实施方案》,使此项工作有了充足的人员和可行的方案保障。
二、目前取得的成效
次先后工作从全面开展到现在,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以及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领导小组成员的努力下,各阶段目标已顺利实现。
经过去年3月份开展的基督教专项研究的基础上,我乡坚持此项工作的8个基本标准,5个工作原则,5个方法措施,边摸底、边宣传、边教育、边整治开展好此项工作。
根据各阶段工作,我乡此项工作的范围涉及17个622人的私设家庭聚会点,11个282人私设教堂,3个31人小众教点。
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目前这些私设堂点已经同意进行重新登记和附登。目前正在进行审批材料的收集、准备之中。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思路
1、进一步做好思想动员工作,使附登在原有堂点的人员参与大堂点活动。
2、认真帮助新设点的水口、水口新村、庄房、沙吐咪点进行教堂的土地审批及申请登记的相关材料收集,指导其按程序上报审批。
3、结合前几阶段的工作,帮助各堂点建立民主议事、民主管理等四项长效机制。
4、做好和完善此项工作材料收集、归档工作。
第二篇:基督教私设聚会点有关问题研究
基督教私设聚会点有关问题研究
一、基本情况
城北区现有基督教堂1处,基督教活动点2处,私设的基督教聚会点7处,有牧师1人,长老3人,传道员1人,有基督教信教群众5998人,其中男1676人,占信教群众27.9%,职业结构所占比例分别为工人12.3%,农民12.6%,商人4.4%,学生1.6%,教师0.7%,退休61%,其它7.4%;年龄25岁以下179人,占3.0%,26—60岁1462人,占24.4%,61岁以上4366人,占75.6%;城镇人口占79.1%,农村人口占6.3%,流动人口占14.6%。
二、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的特点及主要成因
基督教私设聚会点,是指未经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登记,经常举行基督教聚会活动,活动内容和人数超过传统意义上的家庭聚会范围的场所。其实,一般而言,私设聚会点就是社会上所称的“家庭教会”,有点多、人少、面广、发展快、活动隐蔽、成因复杂、派系林立、反复性强的特点。我区基督教存在私设聚会点的主要原因:有些地区因距正规场所较远,信教群众又多为老年人,行动不便,无法满足其宗教信仰需求,早期这部分人聚集在一起开展聚会活动,久 1 而久之就发展了一部分家庭式的聚会点,加大了基层的工作量和对宗教场所的管控难度。
三、规范和治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的重要性
治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依据应当首先是宪法。依照宪法治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首先是政府必须承担和履行保护正常宗教活动的义务。私设聚会点的主流,就是家庭教会。治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就要了解家庭教会,尊重家庭教会,保护家庭教会及其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
历史证明:家庭教会,不是在任何敌对势力、或其他政治势力的支持下产生的,也不是在任何政治组织或机构的帮助、保护下发展的。家庭教会的主流,与国外教会并不存在组织上的隶属关系,与国外政治团体或机构也不存在组织上的联系。我们不应以“不登记”为标准或理由,就判定教会。
四、规范整治要求及方法对策
总体要求是:疏堵结合、区别对待、分类处理、纳入管理。治理目标是:区分不同情况,通过分类处理的方法,将私设聚会点纳入依法管理范围,并建立长效管理的机制,促进基督教活动正常化。治理方案要求在实施上述工作方法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与人为善原则,对参与非法聚会点的信教群众不能歧视,不能采取过激行为,要加强教育引导,加强思想工作,对其生产生活困难要热情帮助。治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普法教育结合起 来,与扶贫帮困、“三包为民”结合起来。
与以往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的治理方案相比,上述工作方案有一定进步。首先,它体现了中央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精神,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的治理纳入社会管理范畴。由此,家庭教会与政府关系,不是敌我矛盾,而是人民内部矛盾。其次,在工作方法上贯彻了中央关于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具体要求,即建立分类管理机制,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分成四类处理,以作不同对待。尤其是“过渡一批”的分类及相应处理办法,表明对不愿意在基督教“两会”和政府登记的家庭教会,与以往相比,有了一定的理解度和容纳度。同时,方案要求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不得歧视家庭教会信教群众。这种工作方式的转变,是目前宗教工作创新的最大突破。
然而,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每次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的治理工作,耗费了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并且,两个基本工作目标:即基本取消基督教私设聚会点,基本制止自封传道人的自由传道活动,自始至终从未实现。我们不仅根本不能消灭基督教私设聚会点,而且有效遏制其蔓延势头的意图也根本不能实现。
五、以服务的精神实现基督教私设聚会点治理的创新
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中,政府负责,主要是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努力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更加协调有效。各级政府要 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目前我们宗教事务部门的职能转变不到位,不该管的事没有完全放开。在宗教工作中转变政府职能、提供公共服务,应当深化宗教事务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取消和调整宗教事务审批事项,把政府不该管的交给社会,逐步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打破宗教团体垄断的局面。我们要通过宗教事务审批制度改革,来突破与服务型政府不相适应的行政权力配置格局和部门既得利益格局。
调查基督教私设聚会点,不单单是摸清、摸透和摸出其活动范围、人数和特点,首先要客观认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其为什么在信教群众宗教生活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调查家庭教会,不能仅仅摸清、摸透、摸出调查其存在的问题,也要看到我们宗教工作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以教会不登记为标准,武断地认定其不接受政府管理就是“非法组织”或“境外渗透组织”,而应首先全面了解家庭教会及其信教群众的行为与其教义之间的关系。
我们需要实事求是地承认:家庭教会不是不接受政府的管理,而是我们落后的管理方式一直与基督教教义之间存在直接冲突。我们的管理方式过于陈旧,既不了解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内容,又不能跟上信教群众的宗教生活需求。我们 如果愿意深入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生活,去了解他们,尊重他们,就能破除基督教聚会点必须由政府批准才能存在的错误认识,从他们的需要出发研究和制定宗教工作创新的方案,而不是一味要求信教群众服从我们按照固有陈旧的思维、在办公室里制定出的方案。这种宗教工作方式的转变,才真正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在基督教私设聚会点问题上,我们要承认堵是堵不住的,我们要有勇气承认家庭教会是不可能取消的,也是没有必要取消的。我们也不能忽视:家庭教会千万信教群众,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健康力量,我们必须尊重这些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生活需求。
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需要认真深刻反思我们的治理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治理的整体思路,包括治理动机、方法和目标。这种重新认识,是社会管理创新对宗教工作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依法处理、稳妥推进,采取“四个结合”的原则,即“疏”与“堵”相结合、常规管理与创新方法相结合、集中治理和长效管理相结合、政府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和发挥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的积极作用相结合。工作方法则是根据各私设聚会点的不同情况,做到“一点一策”分类处理:
一是加大“登记一批”:对信教群众需要、符合合理布局原则、活动正常、愿意接受当地宗教团体领导的私设聚会点,要帮助他们完善登记条件,依法补办设立批准、登记手续。对有教派背景的、愿意接受通过基督教“两会”组织接受登记,又基本符合登记条件的私设聚会点,依法办理设立批准、登记手续。
“合并一批”:对因登记场所内出现矛盾而分离出来的、超过家庭聚会范围的、或因就近活动而形成的私设聚会点,原则上不再设立新的场所,可以采取与附近登记场所合并的办法,将其纳入依法管理的范畴。
“过渡一批”:一类是对具备一定条件、无其它违法活动、愿意接受政府管理但不愿意通过基督教“两会”组织办理登记手续的私设聚会点,可以在区宗教工作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宗教工作的“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即区、街(乡)、社区(村)三级网络和街(乡)、社区(村)两级责任制,将这种私设聚会点纳入到公共事务管理的范畴,由私设聚会点负责人或房东签订承诺书,基层组织履行监督和管理职责,私设聚会点承诺相应义务,做到遵纪守法,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监督,过渡一段时间,再做好活动点负责人的工作,创造条件最终完善登记手续。另一类则是对一些暂时既不接受基督教“两会”领导,又不愿意通过政府部门登记,具备一定条件,无其他违法活动,但可以接受个别教职人员指导的,可通过“以堂带点”、“以人带点”的方式,即先由附近登记教堂或德高望重的教牧人员负责与这些活动点走访、指导和安排教务活动,帮 助他们逐步提高认识,通过一个时期努力,然后进行依法登记,也可以和附近批准登记的堂点合并。
取缔一批:由公安、民政、宗教、610办等相关部门认定的非法组织下属的私设聚会点、境外渗透组织影响和控制的私设聚会点、有违法行为或邪教组织控制的私设聚会点,要在充分掌握证据的基础上,在当地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下,坚决依法取缔,并对组织者和骨干分子依法处理,同时做好受蒙骗信教群众的团结教育工作。对有违反《宗教事务条例》等相关规定的,因视情节轻重分别予以责令改正直至取缔的处罚,有违反房屋、土地、治安等法律、法规的,依相关法律、法规处理和处罚。
二是注重实效治理与防范相结合。在加强依法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过程中,将私设宗教活动场所纳入到了管理视线进行日常管控,利用排查、举办学习班等方式组织各场所内的主要负责人对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严防外部势力对此类场所的渗透和乱讲经布道行为的发生。依托村、社区、街道办事处基层组织对全区私设聚会点进行认真细致的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此类场所进行了分类登记并建立了场所及负责人管理档案,进行有效监管。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加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管理,同时联合公安、综治等部门做好私设宗教活动场所的日常的治安管理工作,将其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 要内容进行联合监管。
二是多部门协调合作,形成合理齐抓共管,加大国务院和省《宗教事务条例》和党的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的落实力度,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发挥民管会的民主管理作用,不但要从思想上培养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自觉抵御外部势力渗透,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意识,还要从制度上加强管理,以制度管人,双管齐下,抵御渗透维护稳定和谐。
第三篇:乡镇关于基督教私设聚会点治理工作情况报告
乡镇关于基督教私设聚会点治理工作情况报告
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
xx镇位于xx县县城,辖x个行政村x个社区,辖区内现有宗教场所x处。为进一步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不断规范宗教活动秩序,根据中、省、市、县关于认真开展基督教私设聚会点治理和转化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要求,我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多措并举、分类处置,对基督教私设聚会点进行了针对性的治理和转化并取得良好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班子成员个个带头。我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范xx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xx、党委副书记xx、组织委员张xx任执行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党政办、x办、派出所和村(社区)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基督教私设聚会点治理和转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组织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二、坚持干部群众人人发动。我镇充分利用镇村干部会、农村院坝会、农民夜校、悬挂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方法,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大力宣传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的非法性和潜在的安全隐患,正面引导群众自觉远离私设聚会点,为治理和转化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坚持问题导向件件理清。全镇以《基督教私设聚会点治理和转化工作实施方案》为纲,严格按照“点摸清、人摸透”、“不漏点、不漏人”的要求,对全镇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的情况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20XX年,全镇共有x基督教私设聚会点,有主要负责人x人、信众x人。20XX年X月,我镇在调查摸底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协同县民宗局、防邪办依法对x处私设聚会点进行了转化撤销。
四、坚持文化感召心心相印。一是将治理和转化工作与宣传宗教政策法规相结合。让信众了解政策,认清私设聚会点的非法性和安全隐患,引导信众到合法场所参加活动;二是将治理和转化工作与解决信众困难相结合。通过精神扶贫、农村养老、助残帮扶、就业发展等方式,切实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温暖;三是将治理和转化工作与文化生活相结合。加强村级文化建设、开展文体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进家庭等活动,引导信众信仰健康、追求美好。
五、坚持跟踪管理层层落实。一是强化监督管理。对重点区域采取“政府主导、村社主体、部门协同”的模式建立健全监管和处置网络,组合出拳、协同作战,常年开展工作,发现情况、及时处置。二是开展好“回头看”。在重大节假日和重大国事期间,组织治安巡逻队在全镇范围内特别是重点区域开展基督教私设聚会点治理和转化“回头看”工作,主要是查清楚有无新点产生、撤销的老点是否死灰复燃、有无邪教人员开展活动,切实做到“尽在掌握”。三是加强纾解引导。引导信众到我镇xx社区合法基督教堂参与宗教活动,确保信众始终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活动;制定法律进宗教场所的实施方案,要求宗教场所坚持学习法律法规、学习宗教事务条例,确保宗教中国化不动摇。
第四篇:农村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的情况调查
农村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的情况调查
宗教工作历来是农村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做好农村的宗教工作,事关农村社会稳定。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农村基层“宗教热”不断升温,宗教信徒人数日益增长,宗教事务管理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如何稳妥有效地做好农村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每位基层统战干部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本文笔者结合近两年来从事基层宗教管理工作的实践,以某乡镇为个案,对农村中基督教私设聚会点这一现象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该现象的有关方面的问题浅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农村中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的有关基本情况
(一)、被调查单位宗教工作概况
本文所选择的调研个案某镇系xx
区的宗教工作重点镇之一。该镇镇域面积达平方公里,总人口为8万,其中常住人口万。2003年末,该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为7802元。该镇共有寺观教堂等宗教活动场所58处,佛、道、天主、基督四教齐全,已登记发证的宗教活动场所46处(其中佛教11处,道教27处,基督教7处,天主教1处)。全镇四大教的信人数难以统计,但从该镇2003年组织开展的天主教、基督教信徒专项调查登记情况来看,全镇基督教信徒为1479人(包括家庭聚会点信徒)。实际情况表明,这仅仅是一个比较保守的登记数目,上述信徒仅仅是指参加教堂或聚会点聚会次数较多而又能被别人熟知的人数。
(二)私设聚会点问题的由来
近几年来,农村基督教信徒人数一直处于持续递增发展趋势。据了解,各教堂或聚会点每年均把发展信徒人数作为一种必然的“工作任务”,且内部还有分工。随着基督教信徒人数的日益增长,基层宗教管理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基督教信徒人数持无序状态持续递增,必然会导致私设聚会点的出现和增多。就某镇而言,全镇除了6处有一定规模的且已办登记证的基督教堂和聚会处外,还有x处未经批准设立的聚会点。其中a处为家庭聚会点,b处为购买和利用旧房子和小型厂房进行聚会的私设聚会点。据不完全统计,x处聚会点信徒人数可达400余人,约占全镇信徒总人数的30左右,此外星期日少部分外来务工者也有参加聚会活动。上述x个聚会点在2000年非法宗教专项整治活动中已分别被强制取缔,1处还被拆除了1996年“双清”后再建的房子。但是,由于信教群众持宗教信仰的长期性这一根本原因,这几个点于非法宗教专项整治活动结束后的不久又重新照常活动,其中1处还在家庭聚会点被取缔后的不久再次扩大规模新购旧厂房进行聚会。这几个聚会点的形成至今大都已有十几年时间了(其中1处例外,为1997年7月设立)。
(三)活动和信徒情况
这些聚会点的活动时间一般为周日一天,其它时间晚上分别安排学圣经、唱诗歌,作祷告活动。家庭聚会点的信徒以女性信徒偏多,约占参与总人数的70。年龄结构以中、老年居多,也有部分青年人。其中50的信徒信教时间均在十几年以上,几乎是在聚会点形成的前期。据我们了解,私设的聚会点之间存在着一种组织倾向,一类是点与点之间不成文地划分地盘负责组织信徒聚会;一类是点与邻村已办证的教堂有着某种联系,类似于总部与分部。这些聚会点信徒所拥有的《圣经》书籍来源一般为自行购买,所购渠道不明。上述聚会点的讲道者一般属自封传道人。从所反馈的信息来看,讲道中无反政府言论,无传播异端邪教。据某聚会点的一名骨干信徒说,邪教“东方闪电派”曾向他们聚会点寄过传单,动员他们加入该组织,此点聚会人员得知此情况后均觉得如与该邪教组织联系,就属违法行为,因此
信徒们在思想上很明确不能为之。从向村级基层组织相关人员了解反映出来的情况来看,参加聚会点的信徒在社会遵纪守法方面都较好,甚至个别骨干信徒在地方上还有较好的威信。因聚会点信徒大都为一般的农村家庭妇女,所以文化层次普遍不高,以初中学历居多。
二、私设聚会点的形成原因和有关情况的分析
综合某镇x处聚会点的相关情况,其形成的原因及存在的有关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宗教信仰不分贫富贵贱,宗教信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农村部分先富群众和少数弱势群体的精神支柱,这是私设聚会点的存在并“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某镇x处聚会点中,有c处聚会点负责人的家庭生活条件均较好,其中d处负责人办家庭工厂,经济实力好,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些人在改革开放之后富起来,往往会把富裕的生活当作是上帝的恩赐,理解为是
他们多年信教的美好结果。由于他们的“以身说法”,使一部分家庭未富起来且生活有相当困难的群众加入了信教队伍。而且各类聚会处每年都会组织开展相关的扶贫帮困活动,这也增强了宗教对信徒的吸引力。如2003年某镇某村的k某(其母系基督教信徒)患重病而无钱医治,在社会各界纷纷组织捐款帮助他的同时,该村一处基督教私设家庭聚会点(只有几十人)也自发组织信
农村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的情况调查
第五篇:2011年依法治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工作方案
2011年依法治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工作方案
镇属各单位: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县依法治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工作方案》(*宗工字【2011】1号)文件精神,按照县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要求,我镇决定开展治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的治理工作,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要求和原则
按照有关宗教政策法规,按照“疏堵结合、区别对待、分类处理、纳入管理”的要求,对辖区的私设聚会点进行“登记、合并、过渡、取缔”,采取“四个结合”的原则。依法处理、稳妥推进,将私设聚会点纳入依法管理范围,并建立长效管理的机制,促进基督教活动的规范有序。
二、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根据县安排,此次我镇治理工作时间安排从2011年4月5日开 始,2011年10月下旬结束。
(一)准备阶段(4月5日----4月12日)
1:制定《鹤城镇依法治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工作方案》
2:召开有关会议,全面依法治理专项工作任务。
(二)动员培训阶段(4月13日----4月22日)
抽选干职工负责宗教工作,并参加全县的宗教工作干部培训,进一步熟悉业务,掌握工作方法。
(三)调差摸底阶段(4月23日---6月底)
对本辖区的人员摸清、点摸透,根据私设聚会点的活动特点和存在问题,制定处理措施。
(四)组织实施阶段(7月1日—10月12日)
针对本辖区的情况,通过“登记一批、合并一批、过渡一批、取缔一批”的措施,按照“疏堵结合、区别对待、分类处理、纳入管理”的要求,对存在的私设聚会点进行有效治理。
(五)验收总结阶段(10月13日---10月20日)
治理结束,并将专题总结报告上报上级部门。
三、工作方法
根据我镇特点,创新方法,突出特色,稳步有效地推动治理工作。要根据个私设聚会点的不同情况,按“登记一批、合并一批、过渡一批、取缔一批”等方法做到“一点一策”分类处理。
四、组织领导
成立鹤城镇依法治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下设办公室:由***为主任,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 迫感,克服畏难情绪,统一到完成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纳入依法管理活
动范畴,建立长效管理的机制工作目标上来,切实加强对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对工作人员的管理。
(二)明确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安排。在县宗教工作领导小组 指导下,严格按照工作方案要求,明确职责分工,分解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很好完成工作任务。
(三)做好工作结合,提高工作成效。开展依法治理基督教私 设聚会点工作主要采取“四个结合”的原则确保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二零一一年四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