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四川)六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巴中部分)(全文5篇)

时间:2019-05-12 16:2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秦巴山区(四川)六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巴中部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秦巴山区(四川)六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巴中部分)》。

第一篇:秦巴山区(四川)六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巴中部分)

巴中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巴中地区成立以后,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由此而形成的发展环境,使巴中还远远落后全省、全国。根据省计委的部署,《巴中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作为《秦巴山区(四川)六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拟在吸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巴中在该区域的地位、作用及发展前景进行再探讨,以期

根据我国已加入WTO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环境,结合自身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赶上全省和全国发展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一、市情概况

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从原达县地区划出通江、南江、巴中、平昌县,成立巴中地区和县级巴中市,2000年12月撤地设市,现辖四县(区),284个乡(镇),2355个行政村,其中:通江、南江、平昌县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巴州区为省定贫困县。2001年末总人口356.1万人,其中市镇人口103.64万人。

巴中地处秦巴山区的米仓山,地理座标为东经106°22′09〃—107°45′32〃,北纬31°15′25″—32°44′32″。东邻达州市,西抵广元市,南接南充市,北连陕西省汉中市。幅员面积123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28万公顷,森林面积44.1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5.91。地势北高南低,阶梯结构,界线分明,自然环境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最高海拔2507米,最低海拔208米,东西宽131公里,南北长166公里。其明显优势是:

第一、生物资源丰富,是“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生物基因库”,具有发展绿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巴河为嘉陵江干流,其水系呈树枝状分布于巴中全境,流域面积19927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总量121.2亿立方米。巴中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9°C,1月平均气温5.2°C,8月平均气温27.3°C,无霜期280天左右,年均日照时数1570小时,年均降雨量1150毫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

巴中植被保护较好,有森林植物100科、293属、821种。有珍稀濒危植物14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珍稀植物有:杜仲、银杏、鹅掌楸、岩柏、蓖子三尖杉、厚朴、红豆树、青檀、巴山水青杠、大王杜鹃、红椿、黄蘖、八角莲、天麻等,其中南江境内的巴山水青杠被英国剑桥大学皇家物种协会鉴定为世界稀有树种,列为世界保护树种。

丰富的森林资源是野生动物理想的栖息地。据考察,境内有野生动物275种,其中:兽类51种,鸟类123种,鱼类76种,爬行类14种,两栖类11种。有国家一、二类珍稀动物29种,省级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122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珍稀野生动物有:梅花鹿、金钱豹、黑熊、麝、猕猴、锦鸡、长尾雉、大鲵等;属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赤狐、青麝、豹猫、野猪、小麂等。

巴中的名优土特产品极为丰富,通江银耳、木耳、香菇、南江黄羊、空山黄牛、核桃、板栗、银杏、生漆、杜仲、黄柏、厚朴、天麻、竹荪、猴头菇等畅销36个国家和地区,蕨菜、山野菜等已批量出口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1995年,通江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银耳之乡”。2001年,南江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

第二、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特别是天然气资源丰富,是四川待开发的新的能源储备基地。

巴中地处秦岭纬向复杂构造带和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交接处东侧,地质成矿条件好,已发现矿种50种,矿产地500余处,其中大型25处,中型52处。现已探明可供开采的矿种29种,其中,天然气预测储量1100亿立方米以上,是继威远气田后的四川第二大气田;霞石2700万吨,居全国第五位,四川第一位;花岗石远景储量20亿立方米,大理石2亿立方米,煤6190万吨,磁铁矿8544万吨,石灰石25亿吨,其他如石墨、石膏、绿豆岩、钾长石、透辉透闪石、萤石、滑石、蛭石、硫铁矿、磷矿、膨润土和金、银、铜、铅、锌、钴、镍、钨、铀等均具开发价值。

第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是构建四川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中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通江、南江和巴州区。诺水河风景区幅员面积457平方公里,景区溶洞200余个,瀑布、暗流、水帘100余处,丽峡、险道、雄关75处,是全国少见的古溶洞群,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申报工作已通过专家评审。

光雾山风景区拥有25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分7大片区,景点360余个,红叶千里,瀑布珠连,峰峦叠翠,虎豹出没,是川东北的生物基因库,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国有级风景名胜区申报工作已通过专家评审。

巴州建制久远,是古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带,镌于隋唐的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等石窟艺术群规模宏大,保存完好,极具盛唐风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巴中既是三国时期

重要的“米仓道”所经之地,诸多三国遗址神韵尤存,又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誉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区域”,红军精神深入人心,革命文物遍及城乡。不仅有江泽民同志题写馆名的“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纪念馆”,还有全国最大的红军石刻标语“赤化全川”,保存完整的红军“土地大纲”等珍贵红军文物。巴中还是世界十大革命性伟人晏阳初的故

乡。

巴中民风民情颇具特色。据考证,巴中是“巴渝舞”的发详地,颇具古巴人文化遗风。巴州正月十六的“登高节”,南江正月初七的“火把节”,通江九月九日的“银耳节”,平昌的“翻山铰子”,都是独具魅力的地方民间文化活动。

第四,人力资源丰富,具备建设川东北地区劳务输出基地的基础。

巴中市2001年总人口356.1万人,劳动力资源总数219.51万人,社会从业人员181.16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11.31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的61.5;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7.66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的9.7;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2.19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的28.8.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3万人.劳动力富余人数达41.65万人,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外出打工或从事非农业劳动。因而,巴中具备建设百万劳务输出基地的基础,这也正是巴中加快发展极具潜力的大产业,是促进巴中经济稳定增长需要切实解决的大问题。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九五”期间,巴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基本实现了“翻两番,脱贫困,奔小康”的奋斗目标。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4亿元,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了两番,“九五”期间年均增长9,比“八五”高3.5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国、全省分别高0.7和0.2个百分点。2000年粮食总产量160万吨。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7.23亿元,年均增长20.5。200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9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0.1。猪牛羊肉总产量25.47万吨,平均每年增长8.6。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进展。全社会劳动生产率4640元/人,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60.4;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2000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6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8。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95年的61.6:15.4:23.0调整为2000年的51.7:16.2:32.1,各产业的内部结构也不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继续向优质高效的方向调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95年的79下降到2000年的72,农业生产正向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方向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实施债转股、呆坏帐准备金冲销等措施,破产、关闭、兼并和重组一批企业,取缔、关闭了非法和不合理的小煤矿,加快了企业技术改造步伐,食品饮料(包括酒)、建筑材料、纺织丝绸、医药等支柱产业建设取得良好进展。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和房地产业、邮电业等增加值增长迅速,传统的服务业发展形势不断变化,水平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2000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3,比1995年提高了15.4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瓶颈”制约基本缓解。目前全市有各类水利工程3.46万处,蓄引提水总能力4.25亿立方米,堤防工程达到28.5公里,有效灌面达到102.1万亩,占总耕面积的44.4。公路通车里程由1995年的3608公里增加到4560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539公里。地方装机7.5万千瓦,年发电能力3.6亿千瓦时;新建220千伏输变电站1×120MVA座,新建220千伏输电线路96公里;新建110千伏输变电站166MVA/4座,110千伏电线路264公里;新建35千伏输变电站166.88MVA/32座,35千伏输电线路713公里;新建和改造10千伏输变电线路8254公里,更换高耗能变压器236.2MVA/4592台。农村98的村、95的户通电,全市城乡人均年用电量达到100千瓦时。邮电通信实现质的飞跃,市话、农话程控交换容量17.35万线,市话用户65926户,农话用户41356户,光缆长度达到3159.28公里,乡镇光缆覆盖率达到77。

农村扶贫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全市农村贫困人口提前一年整体越温达标。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150元,比1995年增加236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3元,比1995年增加594元。居民个人金融资产大量增加,2000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4.54亿元,比1995年增加1.4倍。农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

“九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着发展滞后、投入不足、区位劣势明显等不利因素的制约,致使目前巴中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

第一、基础设施落后,区位劣势明显。巴中远离中心城市,距省会成都市500公里,重庆市450公里,西安市550公里。既没有连接中心城市的快捷通道——高速公路,更没有铁路和机场,离最近的铁路枢纽和机场(达州、广元)均在200公里左右。电力虽然兴建了与国家电网相连220千伏输电工程,但由于是单回供电(仅一回路),且远离电源点,供电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尽快建设与中心城市相连的高速公路和与国家干线铁路相接的铁路,形成综合运输网络,建立电源支撑点(骨干调峰电站)和220千伏环形供电网络,是“十五”及2010年前巴中应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城镇化水平低,整体经济实力弱,全市尚有相当一部分人口没有稳定解决温饱问题,扶贫攻坚任务重。全市第一产业比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8.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6.5个百分点,形成强烈的反差,工业的技术含量低,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54.72。农业经济仍然是落后的“粮猪型”结构,且自然灾害频繁,十年九灾,十灾九旱,严重影响全市经济发展。整体经济实力弱,2000年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排名除粮、油、猪靠前外,其它指标均在20名左右,如国内生产总值名列第18位(倒数第4位),人均GDP列21位(倒数第1位);财政收入列第18位,人均财政收入列19位;居民储蓄列19位,人均储蓄额列21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列20位。与周边的广元、南充、达州、汉中四市相比,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平财政收入位于倒数第1位,农村人平纯收入位于倒数第2位。据统计部门农村小康进程监测,巴中总体实现程度仅为70.93,而全省基本实现小康,19个分类指标中仅人均住房面积、人均粮食、计划生育率、用电户比重、人均预期寿命、人均文化服务支出比重、电视机普及率等7个指标达标。城市化率仅为1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个百分点。2000个农民人均纯收入1283元,为全省平均的69.5,仅为全省最高水平的45.5,与全国平均水平则差距更为明显。2000年底全市尚有15.43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4.37。

第三,科技教育落后,人才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弱,人力资源素质不高,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8,而全国为4,发达国家为20。目前全市万人各类专业技术拥有数为100.7人/万人,而全国为240.2人/万人,全省为158.5人/万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8,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脱节的问题始终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第四,对外开放水平低,投资的软硬环境差。

出口创汇能力弱,工业上基本没有什么产品出口,即使通过其它渠道出口了一些产品也主要是一些农副产品的原料,未进行多少加工。2000年全市出口创汇仅32万美元。利用外资水平低,由于投资的软硬环境俱差,招商引资十分困难。

第五,观念落后,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WTO的形势,市场发展不完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因素仍很突出。

三、“十五”及今后十年发展的重点和目标

根据巴中市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巴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十五”期间,全市的工作思路是“巩固提升农业,积极发展工业,扩大改革开放,加快基础建设,努力开发旅游,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奋斗目标是努力把巴中市建设成为“川东北特色农业大市,民营经济富市,生态旅游新市”。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005年达到136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6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9:19:42。

(一)工业经济发展目标及重点

“十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05年,达到1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围绕绿色食品和建筑建材业,重点建设五大支柱工业:

食品饮料业。以江口醇及小角楼白酒、巴州芦笋、龙头面等为骨干拳头产品,大力发展粮食、畜产品、果蔬、魔芋、茶叶等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2005年达到3.2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20。

建材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完成5万吨霞石扩能、60万吨水泥技改等重点工程,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05年达到2.9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18。

丝绸纺织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2005年达到2.9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18。

制药业。以巴中普瑞制药公司的为龙头,开发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中成药产品和国家级新药产品。增加值年均增长100以上,2005年达到1.6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10。

(二)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及重点

“十五”期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0,到2005年,到53亿元,占GDP的39。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65万吨左右,优质粮食的比例大幅度提高。

发展以南江黄羊为特色的畜牧业。在巩固发展改良生猪的基础上,突出发展南江黄羊,加快牛的品种改良,积极发展小家禽。2005年,畜牧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

发展以中药材为特色的林果药业。以金银花、虎杖、枳壳、半夏、丹参、桔梗、“三木药材”、川明参等优势品种的深度开发为重点,建设川北绿色中药材基地。巩固发展蚕桑、茶叶、干果、水果等传统骨干产业。2005年,林果药业占农业增加值的12。

发展以通江银耳、巴中芦笋、平昌高梁等为特色的绿色食品种植业。2005年,绿色食品基地达到25万亩,绿色食品产量达到10万吨,绿色食品种植业占农业增加值的10。

(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目标及重点

大抓以广(元)巴(中)高速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建设。“十五”期间建成高速公路52公里,乡道油路铺装1000公里以上,新建村道公路10000公里,重点集镇间通油路或水泥路,等级公路比重提高到55,100的乡通公路。重点是:建成广(元)巴(中)高速公路、巴(中)通(江)高等级公路。积极开展巴(中)南(充)、巴(中)汉(中)、巴(中)达(州)高速公路和汉(中)通(江)达(州)高等级公路的前期工作。同时,主动协同有关市做好广(元)达(州)铁路的前期工作,力争把该段铁路纳入兰(州)渝(重庆)铁路规划或宝成铁路与达(州)万(州)铁路接轨的规划。

大抓以“两网改造”为重点的能源建设。进一步理顺电力管理体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全面完成巴州城区城市电网改造;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入户改造率达95以上,实现“两改一同价”的目标。

加快通南巴构造带天然气的勘探开发进程,力争在“十五”期间形成生产力。完成城市天然气民用工程联网,城区居民生活用气普及率达到75;新建CNG汽车加气站5座,城市公交车、出租车、环卫车气化率达到80。

大抓以骨干水利工程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完成化成水库增效工程,开工建设平昌牛角坑水库,完成通江二郎庙水库的前期工作。整治病险水库130座,建成600个旱山村、缺水村集雨节灌工程和124处乡镇供水工程,配套改造节水渠道100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0平方公里,修建江河堤防20公里,新增工程蓄水6000万立方米,新增有效节水灌面20万亩,解决农村和乡镇60万人饮水困难。

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县等重点生态环境建设项目。

(四)社会事业发展目标及重点

科技教育全面发展

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引进推广优质、高效、高产农作物新品种,推广优质、高效、低耗种植技术;建立高瘦肉率三元杂交商品猪生产体系,抓好南江黄羊品种改良。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学前教育,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加快发展高中教育。到2005年,全市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99.5和93以上,初中毕业生升高中的比例达到70。

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调整职业教育职能,完善成人教育网络,积极办好高等职业教育学院。

文化体育明显进步

建设好巴人广场、巴中市广播电视中心、巴中市图书馆、巴中市文化艺术中心、通江红军文化广场二期工程等标志性文化工程。做好南龛摩崖造像、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王坪烈士陵园等文物保护和建设。加强对川北民居、三国文化、红军文化等的研究。发展新闻出版发行、广播影视事业。繁荣文艺创作。

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光雾山、诺水河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申报工作力度,继续搞好国家级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省级生态保护区的申报工作;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特质,突出开发三国文化,深入研究佛教文化,重点突出红军文化,建设光雾山—诺水河旅游经济带,并与广元汉中联网,建成广元—巴中—汉中川陕人文生态旅游圈。创新旅游品牌,提升旅游品位,优化旅游环境,丰富旅游内涵,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提高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水平

搞好市人民医院综合楼建设;完善市、县、区妇幼保健项目;加强计生服务网络建设,改善计生基本条件,提高技术服务水平。积极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起适应我市生产力水平的比较完善的劳动社会保障体系。

四、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十五”期间,全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建设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绿色食品为主导,城市化为依托的区域经济结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实现战略性转变,经济发展的后劲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一)着力抓好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巴中市是一个以农村经济为主的农业地区,长期以来,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高,而二、三产业却发展缓慢,致使全市产业结构还处于低层次、低水平上,严重制约着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着力抓好二、三产业的发展,努力提升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调整产业结构,要特别注意克服两个倾向:一是忽视农业、放松农业的倾向。我市农业比重过高,是相对于二、三产业极其薄弱而言的。而农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很低,2000年农民人平产值仅2020元。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仍需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绝不能因为调低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就忽视农业、放松农业。二是孤立地抓二、三产业的倾向。目前,我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0.7,农村市场广阔,农产品销售中,80是直接卖初级农产品,农副产品加工增值潜力巨大。因此,抓二、三产业一定要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强化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联度,立足于搞活农副产品流通,促进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健康协调发展。

(二)立足于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大力调整工业经济结构

巴中工业通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饮料、医药、丝绸纺织工业和立足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建材工业等四大门类,这样的工业经济结构较为符合巴中作为农业地区、边远贫困山区、农副土特及中药材资源丰富的实际,通过抓工业对全市经济的发展能够发挥一定的带动作用。但是,企业基础差、底子薄、技术粗放、科技含量低、规模小、资本结构单

一、深层次矛盾多、亏损面大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必须通过优势企业发展,劣势企业退出,对传统重点工业进行高新技术改造等措施,大力调整工业经济结构。

优势企业要加快发展。立足现有企业,以“专、精、特、新、小”为重点,扶优扶强。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以农副产品加工为特色的绿色食品和优势矿产资源开发的企业上来,集中精力抓好带动巴中芦笋、南江黄羊产业化项目的巴山罐头有限公司,以带动中药材生产的巴中普瑞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以资产重组实施低成本扩张的平昌江口醇酒厂等14个优势企业。

劣势企业要退出市场。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构建劣势企业退出机制。特别是对产品无销路、资源枯竭、污染大的国有企业,要实施关闭破产。对其他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改制,实现资产多元化。到2003年底前,对平昌县轴承厂等6家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对通江县水泥厂等目前国有资产100的7家国有企业,改制成为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后国有资本最多不超过51;对南江化工有限公司等9家国有企业,通过减持国有股或出售国有净资产等形式,使国有资本退出。

加强对传统工业的高新技术改造。充分发挥山区特色资源和产品的比较优势,深度开发特色产业和绿色产品。“十五”期间,全市抓好普瑞制药公司国家级新药“普乐欣喜”生产线等8个技术改造、科技创新项目。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人才、资金对现有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高新产品开发。努力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工业产品开发和深加工能力,优化产品结构。确保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产品档次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实现全市工业经济根本好转。

(三)以优化农业内部品种品质结构为突破口,大力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目前,巴中农业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农业内部粮、林、牧比例不合理,种植业内部粮经比例不协调,在同类产品中也表现出普通质次产品多,高产优质品种少;一般品种多,名特产品少;初级产品多,加工精品少等矛盾。

“十五”期间,要紧紧围绕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商品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步提高农民收入的目标,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具体是调整六个方面的比重:

提高经济作物在农作物总面积的比重。到“十五”末,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面积比由“九五”末的6:4调整为6.5:3.5。

提高优质粮油在粮油面积的比重。加快粮油作物的品种更新换代,扩大良种种植面积;扩大春玉米、蔬菜、油菜、花生面积;适当发展山区优势杂粮,减少小麦面积。到“十五”末,玉米面积由“九五”末的91万亩扩大到100万亩,蔬菜由48万亩扩大到60万亩,小麦由101万亩减少到80万亩。

提高名特经济作物的比重。大力发展巴州芦笋、川明参,南江茶叶、金银花,通江银耳和香菇,平昌高梁。到“十五”末,名特经济作物销售收入要占经济作物总收入的60。

提高绿色食品在农业总产量中的比重。巩固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或AA认证的3个系列7个品牌的生产质量,逐渐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大力推广优质品种,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生物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发展绿色食品,尤其是抓好“菜、茶、菌、药”绿色食品的主导产品。建设巴州芦笋5万亩,中药材20万亩,茶叶15万亩,食用菌30万平方米,力争有10—15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

提高畜牧业在农业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扩大饲草饲料种植面积,认真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推广南江黄羊圈养技术。生猪生产要认真抓好DLY优质肉猪出口基地建设,并加快在面上推广。实施好平昌县1万头优质肉牛生产项目。“十五”末,畜牧业在农业增加值中要占到60以上。

提高乡镇企业从事农副产品加工、贮藏、保鲜、运销的比重。引导鼓励乡镇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储藏、贩运,使乡镇企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把乡镇企业办成一个个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致富的“龙头企业”。

(四)充分发挥大巴山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长期以来,困扰巴中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山”,崇山峻岭造成了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然条件恶劣、区位劣势突出等瓶颈制约,随着交通、通讯条件的逐步改善,开发利用好“山”资源,做好“山”字文章,发展特色经济,已成为巴中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所在。围绕全市“建特色产业基地,创山区致富典型”的总体目标,坚持“实施生物工程,发展绿色食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路子。

坚持不懈地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奠定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重点县等项目,严格控制森林采伐,实施封山育林。抓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禁止一切捕猎行为。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的生产生活习惯。

紧紧围绕大巴山的自然资源、气候特点,发展五大特色支柱产业。一是以南江黄羊为特色的畜牧业,突出发展南江黄羊,改造提高生猪,加速改良传统肉牛,积极发展家禽,加快发展以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二是以中药材为特色的林果业,重点发展杜仲、金银花、川明参等优势产品。抓好深度开发,形成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中成药产品。突出干果、蚕桑、水果等林果业,加强现有130万亩经济林管理和改良,充分发挥效益,在110万亩退耕还林项目中,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积极发展经济林。三是以通江银耳、巴州芦笋、优质稻油等特色农产品为依托的食品饮料业。四是以霞石和花岗石为特色的建材业,重点抓好霞石、水泥和矿石资源的开发。五是以红军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要以红军文化为特色和诺水河、光雾山等自然景观旅游为重点,集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民俗风情为一体,把生态旅游、观光旅游、假日旅游、农家旅游、健身旅游、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发展“吃、住、行、游、购、娱”相配套的大旅游,使旅游业逐步成为新兴支柱产业。到2005年,五大特色支柱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48.9,年均增长10.9;2010年的增加值占GDP的55,年均增长13.34。

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推广优良品种,运用生物技术,大力推行生物天敌杀虫治病,加大有机肥的使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力争每年以20—30的比例减少,力争到2005年,通江银耳、巴中芦笋、江口醇和小角楼酒等成为国家级绿色食品。建成巴州区、平昌县50个无重大动物疫病的DLY优质肉猪出口基地乡。加强绿色食品示范园区建设,示范园区中主导产品产值达到60—70。

(五)构建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区域经济框架,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

巴中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初级时期,根据“老、边、山、穷”市情,多层次、低水平、不平衡的生产力水平,以及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少、质量低的现状,必须突破性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坚持“以非公有制经济构建区域经济框架”的发展思路。

要认真贯彻国有经济战略结构调整和有进有退的方针,对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要通过减持国有股、转让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售国有净资产等方式,对国有经济实行改组,改善运营质量,保持国有资本的安全,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要积极开放投资领域,努力降低社会成本,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坚持完善“六统一、一监督”和“公开评税”的办法,坚决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现象,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充分发挥各级工商联和行业协会的作用,抓好民间招商引资。大力吸引和启动市内外各类社会资本,全面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以股份制为代表的混合经济。努力实现“三个突破”:一是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思想观念上要有新的突破。给其经营者以较高社会和政治地位,把它们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支撑力量。给其相应的发展空间,不搞条条框框限制,不限发展速度,不限发展规模,不限发展领域。二是在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优惠政策上要有新的突破。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发展国有集体经济平等对待,做到企业登记平等、税费标准平等、金融贷款平等、市场准入平等、部门服务平等。三是组织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实现“三个转移”:在产业结构上,从流通服务型向生产经营型转移;在组织形式上,从单一型、分散型向联合型和混合型转移;在发展层次上,从传统的手工型向现代科技转移。到“十五”末,培育年纳税1000元以上的城镇个体私营户和农村专业大户各15万户,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60。

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

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工作方针政策

坚持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基本经济制度长期稳定不变。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切实保障承包双方的全法权益,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赋予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对开发性生产经营采取更特殊的政策和更灵活的机制,如延长承包期、赋予转让权和继承权、赋予优先承包权,给予经济优惠等措施。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实力,强化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服务功能和管理协调职能。

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县(区)、乡(镇)经济技术部门和各种专业技术协会为主体,并鼓励社会各界及农民自主联合形成农村社会化服务网络。按照自愿互利,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有偿服务的原则,促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壮大。

加强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下大力气抓好农田水利和乡村道路建设。同时,加强农业科研和推广体系的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步伐。

建立起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以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和农产品商品率,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积极发展乡镇企业

不断深化企业改革。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组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企业集团;一般的集体企业,可以完善承包制,也可以实行股份合作制;小型、微利、亏损企业,可以通过租赁、拍卖、联合、兼并、破产等办法进行要素重组。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快技术改造,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切实加强经营管理,要把科学管理作为企业生存、发展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来抓。尤其突出抓好质量管理,增强质量意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努力优化产品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注重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积极带动第一产业,调整优化第二产业,要结合小城镇建设,加快发展商业、饮食、服务和旅游等第三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化

选准主导产业和产品。根据巴中实际,“十五”期间,重点应抓好南江黄羊产业化、通江银耳产业化、巴州区芦笋产业化、金银花产业化、平昌高梁产业化的发展。

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抓龙头企业既要下大力气抓好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发展,同时,也要注意抓好农副产品市场建设,培养扶持一批农产品专业运销大户;要加强与市外实力强大的农产品加工工业的联系,以他们为依托,把“龙头”企业建在市外。要倡导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使“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建设好农业商品基地。

(二)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对策

制度创新,资本多元化。要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彻底改变资本所有制结构、用工制度、分配制度,要在制度上有大的创新。争取到“十五”末,全市国有工业企业逐步退出国有身份,使企业的资本结构呈现多元化,使之成为真正意义的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对那些无市场、无前途、无效益的企业,实施“退、关、破”,坚持“扶优退劣”。

引资嫁接,资产重组。要着力以现有企业为载体,以国内商家为重点,引资嫁接,资产重组。以资产大重组带动结构大调整和机制大转换。并以此为突破口,搞活现有企业。

突出科技,降本增效。深入持久地开展“学邯钢,学竹坝”活动,严格考核,逗硬奖惩,使之经常化、制度化;与此同时,多渠道加大对企业的投入,特别是对科技的投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业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降低产品单位成本和相对成本,实现成本管理从静态控制到动态控制的提升。

建好班子,创新机制。坚持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经营者激励机制,积极推行竞聘制、年薪制和持股制;推行会计委派制、稽查特派员制、年度和离任审计制,坚持政务公开,加强业绩考核,建立业绩档案,强化对经营者的职业约束。下决心转变职工身份,加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力度。

(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高度重视社会事业。科教、文化、卫生、体育、旅游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把社会事业放在经济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高度重视,认真抓好。

加大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对科教、文化、体育、旅游项目建设的扶持,力争“十五”全市有一批骨干社会事业项目的建设投运。全市各级财政要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扶持力度,财政预算对社会事业的支持每年都保持在一定的增长幅度。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社会事业。放开建设权和经营权,鼓励引导市内外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资兴办社会事业,对于教育、科研、卫生、体育、旅游设施的重大项目对外招商引资,并给予平等竞争的发展环境。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社会化服务功能。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保障方式多层次、资金来源多渠道、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完整统一、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要抓好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以切实推进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保障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目标的实现。

(四)招商引资和扩大出口的对策

抓住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坚持大开放促大开发的方针,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调整开放政策,大力营造符合通行规划的开放环境,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促进开放型区域经济的形成。

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坚持特色食品、以质取胜的原则,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增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2005年,出口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度达到1个百分点以上。

加强区际经济协作。抓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契机,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引进优势企业的资金、品牌、管理、技术和人才。加强与毗邻地区的合作,围绕西部大开发的方向和重点,在重大基础设施、区域特色经济等方面共谋发展。试点建设好南坝等工业园区,支持现有外资企业发展。积极组织企业到市外举办或参加各类展销会、订货会,提高市外消费者对巴中产品的认知度。

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大力引进市外国内资金,鼓励投向绿色食品主导产业。积极争取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投入建设重点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项目。

积极发展劳务输出。积极发展对外劳务输出,精心组织劳务技能培训,提高输出人员的劳务技能,与我市劳动力大量流入地区建立较为稳固的群体用工协作关系,为输出的经商务工创业人员提供服务,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积极发展向海外劳务输出。

继续完善招商引资的软环境。培育全民“亲商”意识,营造“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良好氛围。继续坚持“六统一、一监督”等有效措施,对外来企业实行“一站式”审批、一个窗口收费、全过程服务。继续探索和创新招商引资的新途径和新方式。

(五)城市化带动二、三产业发展的对策

加快巴中市区建设,辐射带动县域和重点集镇,切实引导企业向城镇集中布局,积极有序地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移居。进一步强化城镇管理,全面提高城市及集镇的整体功能。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强城市对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作用,从而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城乡关系。

加强城镇规划和建设。按照“突出重点,结构合理,优势互补,联系密切”的要求,加强城镇体系规划和建设。按照把巴中市区建成为一座中等城市的要求,把郊区和周边卫星集镇纳入巴中市区的功能区域进行总体规划建设。

要紧密结合全市二、三产业发展规划及目标,搞好二、三产业功能区的布局规划,使城市化有力地带动二、三产业发展,尤其要建成以城市区街商业网点为基础,以中心城镇、中心地段商场为骨干,以各类商品批发市场为依托,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为一体的功能齐全,服务规范,管理科学,具有现代气息的商贸体系。要突出抓好以带动培育绿色食品为主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巴中市要建成一个向全市和周边县、区辐射的大型批了市场;南江县要建成一个全市性的农副土特产品购销和建材批发大市场;通江建成一个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中药材、银耳批发市场;平昌县要建成一个以饮料酒和小商品为主的批发专业市场,所有小城镇都要建成一个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有影响的农副产品综合性市场。全市形成城乡统一,开放有序的大流通市场。

全面落实推进城市化政策,坚持生产力适当集中布局,注重产业支撑,引导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向城镇合理集聚。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改革完善城镇用地制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盘活土地存量,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广辟投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城镇建设。推进城镇综合改革,尽快形成适应城镇经济社会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培育城市意识,强化城镇管理。

第二篇:秦巴山区(四川)六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巴中部分)

巴中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巴中地区成立以后,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由此而形成的发展环境,使巴中还远远落后全省、全国。根据省计委的部署,《巴中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作为《秦巴山区(四川)六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拟在吸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巴中在该区域的地位、作用及发展前景进行再探讨,以期根据我国已加入WTO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环境,结合自身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赶上全省和全国发展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一、市情概况

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从原达县地区划出通江、南江、巴中、平昌县,成立巴中地区和县级巴中市,2000年12月撤地设市,现辖四县(区),284个乡(镇),2355个行政村,其中:通江、南江、平昌县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巴州区为省定贫困县。2001年末总人口356.1万人,其中市镇人口103.64万人。

巴中地处秦巴山区的米仓山,地理座标为东经106°22′09〃—107°45′32〃,北纬31°15′25″—32°44′32″。东邻达州市,西抵广元市,南接南充市,北连陕西省汉中市。幅员面积123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28万公顷,森林面积44.1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5.91%。地势北高南低,阶梯结构,界线分明,自然环境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最高海拔2507米,最低海拔208米,东西宽131公里,南北长166公里。其明显优势是:

第一、生物资源丰富,是“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生物基因库”,具有发展绿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巴河为嘉陵江干流,其水系呈树枝状分布于巴中全境,流域面积19927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总量121.2亿立方米。巴中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9°C,1月平均气温5.2°C,8月平均气温27.3°C,无霜期280天左右,年均日照时数1570小时,年均降雨量1150毫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

巴中植被保护较好,有森林植物100科、293属、821种。有珍稀濒危植物14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珍稀植物有:杜仲、银杏、鹅掌楸、岩柏、蓖子三尖杉、厚朴、红豆树、青檀、巴山水青杠、大王杜鹃、红椿、黄蘖、八角莲、天麻等,其中南江境内的巴山水青杠被英国剑桥大学皇家物种协会鉴定为世界稀有树种,列为世界保护树种。

丰富的森林资源是野生动物理想的栖息地。据考察,境内有野生动物275种,其中:兽类51种,鸟类123种,鱼类76种,爬行类14种,两栖类11种。有国家一、二类珍稀动物29种,省级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122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珍稀野生动物有:梅花鹿、金钱豹、黑熊、麝、猕猴、锦鸡、长尾雉、大鲵等;属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赤狐、青麝、豹猫、野猪、小麂等。

巴中的名优土特产品极为丰富,通江银耳、木耳、香菇、南江黄羊、空山黄牛、核桃、板栗、银杏、生漆、杜仲、黄柏、厚朴、天麻、竹荪、猴头菇等畅销36个国家和地区,蕨菜、山野菜等已批量出口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1995年,通江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银耳之乡”。2001年,南江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

第二、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特别是天然气资源丰富,是四川待开发的新的能源储备基地。

巴中地处秦岭纬向复杂构造带和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交接处东侧,地质成矿条件好,已发现矿种50种,矿产地500余处,其中大型25处,中型52处。现已探明可供开采的矿种29种,其中,天然气预测储量1100亿立方米以上,是继威远气田后的四川第二大气田;霞石2700万吨,居全国第五位,四川第一位;花岗石远景储量20亿立方米,大理石2亿立方米,煤6190万吨,磁铁矿8544万吨,石灰石25亿吨,其他如石墨、石膏、绿豆岩、钾长石、透辉透闪石、萤石、滑石、蛭石、硫铁矿、磷矿、膨润土和金、银、铜、铅、锌、钴、镍、钨、铀等均具开发价值。

第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是构建四川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中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通江、南江和巴州区。诺水河风景区幅员面积457平方公里,景区溶洞200余个,瀑布、暗流、水帘100余处,丽峡、险道、雄关75处,是全国少见的古溶洞群,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申报工作已通过专家评审。

光雾山风景区拥有25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分7大片区,景点360余个,红叶千里,瀑布珠连,峰峦叠翠,虎豹出没,是川东北的生物基因库,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国有级风景名胜区申报工作已通过专家评审。

巴州建制久远,是古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带,镌于隋唐的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等石窟艺术群规模宏大,保存完好,极具盛唐风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巴中既是三国时期重要的“米仓道”所经之地,诸多三国遗址神韵尤存,又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誉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区域”,红军精神深入人心,革命文物遍及城乡。不仅有江泽民同志题写馆名的“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纪念馆”,还有全国最大的红军石刻标语“赤化全川”,保存完整的红军“土地大纲”等珍贵红军文物。巴中还是世界十大革命性伟人晏阳初的故乡。

巴中民风民情颇具特色。据考证,巴中是“巴渝舞”的发详地,颇具古巴人文化遗风。巴州正月十六的“登高节”,南江正月初七的“火把节”,通江九月九日的“银耳节”,平昌的“翻山铰子”,都是独具魅力的地方民间文化活动。

第四,人力资源丰富,具备建设川东北地区劳务输出基地的基础。

巴中市2001年总人口356.1万人,劳动力资源总数219.51万人,社会从业人员181.16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11.31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的61.5%;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7.66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的9.7%;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2.19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的28.8%.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3万人.劳动力富余人数达41.65万人,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外出打工或从事非农业劳动。因而,巴中具备建设百万劳务输出基地的基础,这也正是巴中加快发展极具潜力的大产业,是促进巴中经济稳定增长需要切实解决的大问题。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九五”期间,巴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基本实现了“翻两番,脱贫困,奔小康”的奋斗目标。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4亿元,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了两番,“九五”期间年均增长9%,比“八五”高3.5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国、全省分别高0.7和0.2个百分点。2000年粮食总产量160万吨。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7.23亿元,年均增长20.5%。200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9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0.1%。猪牛羊肉总产量25.47万吨,平均每年增长8.6%。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进展。全社会劳动生产率4640元/人,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60.4%;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2000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6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8%。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95年的61.6:15.4:23.0调整为2000年的51.7:16.2:32.1,各产业的内部结构也不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继续向优质高效的方向调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95年的79%下降到2000年的72%,农业生产正向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方向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实施债转股、呆坏帐准备金冲销等措施,破产、关闭、兼并和重组一批企业,取缔、关闭了非法和不合理的小煤矿,加快了企业技术改造步伐,食品饮料(包括酒)、建筑材料、纺织丝绸、医药等支柱产业建设取得良好进展。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和房地产业、邮电业等增加值增长迅速,传统的服务业发展形势不断变化,水平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2000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3%,比1995年提高了15.4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瓶颈”制约基本缓解。目前全市有各类水利工程3.46万处,蓄引提水总能力4.25亿立方米,堤防工程达到28.5公里,有效灌面达到102.1万亩,占总耕面积的44.4%。公路通车里程由1995年的3608公里增加到4560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539公里。地方装机7.5万千瓦,年发电能力3.6亿千瓦时;新建220千伏输变电站1×120MVA座,新建220千伏输电线路96公里;新建110千伏输变电站166MVA/4座,110千伏电线路264公里;新建35千伏输变电站166.88MVA/32座,35千伏输电线路713公里;新建和改造10千伏输变电线路8254公里,更换高耗能变压器236.2MVA/4592台。农村98%的村、95%的户通电,全市城乡人均年用电量达到100千瓦时。邮电通信实现质的飞跃,市话、农话程控交换容量17.35万线,市话用户65926户,农话用户41356户,光缆长度达到3159.28公里,乡镇光缆覆盖率达到77%。

农村扶贫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全市农村贫困人口提前一年整体越温达标。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150元,比1995年增加236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3元,比1995年增加594元。居民个人金融资产大量增加,2000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4.54亿元,比1995年增加1.4倍。农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

“九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着发展滞后、投入不足、区位劣势明显等不利因素的制约,致使目前巴中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

第一、基础设施落后,区位劣势明显。巴中远离中心城市,距省会成都市500公里,重庆市450公里,西安市550公里。既没有连接中心城市的快捷通道——高速公路,更没有铁路和机场,离最近的铁路枢纽和机场(达州、广元)均在200公里左右。电力虽然兴建了与国家电网相连220千伏输电工程,但由于是单回供电(仅一回路),且远离电源点,供电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尽快建设与中心城市相连的高速公路和与国家干线铁路相接的铁路,形成综合运输网络,建立电源支撑点(骨干调峰电站)和220千伏环形供电网络,是“十五”及2010年前巴中应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城镇化水平低,整体经济实力弱,全市尚有相当一部分人口没有稳定解决温饱问题,扶贫攻坚任务重。全市第一产业比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8.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6.5个百分点,形成强烈的反差,工业的技术含量低,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54.72%。农业经济仍然是落后的“粮猪型”结构,且自然灾害频繁,十年九灾,十灾九旱,严重影响全市经济发展。整体经济实力弱,2000年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排名除粮、油、猪靠前外,其它指标均在20名左右,如国内生产总值名列第18位(倒数第4位),人均GDp列21位(倒数第1位);财政收入列第18位,人均财政收入列19位;居民储蓄列19位,人均储蓄额列21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列20位。与周边的广元、南充、达州、汉中四市相比,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平财政收入位于倒数第1位,农村人平纯收入位于倒数第2位。据统计部门农村小康进程监测,巴中总体实现程度仅为70.93%,而全省基本实现小康,19个分类指标中仅人均住房面积、人均粮食、计划生育率、用电户比重、人均预期寿命、人均文化服务支出比重、电视机普及率等7个指标达标。城市化率仅为1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个百分点。2000个农民人均纯收入1283元,为全省平均的69.5%,仅为全省最高水平的45.5%,与全国平均水平则差距更为明显。2000年底全市尚有15.43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4.37%。

第三,科技教育落后,人才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弱,人力资源素质不高,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8%,而全国为4%,发达国家为20%。目前全市万人各类专业技术拥有数为100.7人/万人,而全国为240.2人/万人,全省为158.5人/万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8%,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脱节的问题始终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第四,对外开放水平低,投资的软硬环境差。

出口创汇能力弱,工业上基本没有什么产品出口,即使通过其它渠道出口了一些产品也主要是一些农副产品的原料,未进行多少加工。2000年全市出口创汇仅32万美元。利用外资水平低,由于投资的软硬环境俱差,招商引资十分困难。

第五,观念落后,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WTO的形势,市场发展不完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因素仍很突出。

三、“十五”及今后十年发展的重点和目标

根据巴中市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巴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十五”期间,全市的工作思路是“巩固提升农业,积极发展工业,扩大改革开放,加快基础建设,努力开发旅游,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奋斗目标是努力把巴中市建设成为“川东北特色农业大市,民营经济富市,生态旅游新市”。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005年达到136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6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9:19:42。

(一)工业经济发展目标及重点

“十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05年,达到1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围绕绿色食品和建筑建材业,重点建设五大支柱工业:

食品饮料业。以江口醇及小角楼白酒、巴州芦笋、龙头面等为骨干拳头产品,大力发展粮食、畜产品、果蔬、魔芋、茶叶等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2005年达到3.2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20%。

建材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完成5万吨霞石扩能、60万吨水泥技改等重点工程,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05年达到2.9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18%。

丝绸纺织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2005年达到2.9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18%。

制药业。以巴中普瑞制药公司的为龙头,开发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中成药产品和国家级新药产品。增加值年均增长100%以上,2005年达到1.6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10%。

(二)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及重点

“十五”期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0%,到2005年,到53亿元,占GDp的39%。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65万吨左右,优质粮食的比例大幅度提高。

发展以南江黄羊为特色的畜牧业。在巩固发展改良生猪的基础上,突出发展南江黄羊,加快牛的品种改良,积极发展小家禽。2005年,畜牧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

发展以中药材为特色的林果药业。以金银花、虎杖、枳壳、半夏、丹参、桔梗、“三木药材”、川明参等优势品种的深度开发为重点,建设川北绿色中药材基地。巩固发展蚕桑、茶叶、干果、水果等传统骨干产业。2005年,林果药业占农业增加值的12%。

发展以通江银耳、巴中芦笋、平昌高梁等为特色的绿色食品种植业。2005年,绿色食品基地达到25万亩,绿色食品产量达到10万吨,绿色食品种植业占农业增加值的10%。

(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目标及重点

大抓以广(元)巴(中)高速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建设。“十五”期间建成高速公路52公里,乡道油路铺装1000公里以上,新建村道公路10000公里,重点集镇间通油路或水泥路,等级公路比重提高到55%,100%的乡通公路。重点是:建成广(元)巴(中)高速公路、巴(中)通(江)高等级公路。积极开展巴(中)南(充)、巴(中)汉(中)、巴(中)达(州)高速公路和汉(中)通(江)达(州)高等级公路的前期工作。同时,主动协同有关市做好广(元)达(州)铁路的前期工作,力争把该段铁路纳入兰(州)渝(重庆)铁路规划或宝成铁路与达(州)万(州)铁路接轨的规划。

大抓以“两网改造”为重点的能源建设。进一步理顺电力管理体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全面完成巴州城区城市电网改造;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入户改造率达

口醇酒厂等14个优势企业。

劣势企业要退出市场。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构建劣势企业退出机制。特别是对产品无销路、资源枯竭、污染大的国有企业,要实施关闭破产。对其他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改制,实现资产多元化。到2003年底前,对平昌县轴承厂等6家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对通江县水泥厂等目前国有资产100%的7家国有企业,改制成为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后国有资本最多不超过51%;对南江化工有限公司等9家国有企业,通过减持国有股或出售国有净资产等形式,使国有资本退出。

加强对传统工业的高新技术改造。充分发挥山区特色资源和产品的比较优势,深度开发特色产业和绿色产品。“十五”期间,全市抓好普瑞制药公司国家级新药“普乐欣喜”生产线等8个技术改造、科技创新项目。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人才、资金对现有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高新产品开发。努力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工业产品开发和深加工能力,优化产品结构。确保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产品档次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实现全市工业经济根本好转。

(三)以优化农业内部品种品质结构为突破口,大力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目前,巴中农业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农业内部粮、林、牧比例不合理,种植业内部粮经比例不协调,在同类产品中也表现出普通质次产品多,高产优质品种少;一般品种多,名特产品少;初级产品多,加工精品少等矛盾。

“十五”期间,要紧紧围绕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商品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步提高农民收入的目标,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具体是调整六个方面的比重:

提高经济作物在农作物总面积的比重。到“十五”末,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面积比由“九五”末的6:4调整为6.5:3.5。

提高优质粮油在粮油面积的比重。加快粮油作物的品种更新换代,扩大良种种植面积;扩大春玉米、蔬菜、油菜、花生面积;适当发展山区优势杂粮,减少小麦面积。到“十五”末,玉米面积由“九五”末的91万亩扩大到100万亩,蔬菜由48万亩扩大到60万亩,小麦由101万亩减少到80万亩。

提高名特经济作物的比重。大力发展巴州芦笋、川明参,南江茶叶、金银花,通江银耳和香菇,平昌高梁。到“十五”末,名特经济作物销售收入要占经济作物总收入的60%。

提高绿色食品在农业总产量中的比重。巩固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或AA认证的3个系列7个品牌的生产质量,逐渐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大力推广优质品种,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生物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发展绿色食品,尤其是抓好“菜、茶、菌、药”绿色食品的主导产品。建设巴州芦笋5万亩,中药材20万亩,茶叶15万亩,食用菌30万平方米,力争有10—15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

提高畜牧业在农业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扩大饲草饲料种植面积,认真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推广南江黄羊圈养技术。生猪生产要认真抓好DLY优质肉猪出口基地建设,并加快在面上推广。实施好平昌县1万头优质肉牛生产项目。“十五”末,畜牧业在农业增加值中要占到60%以上。

提高乡镇企业从事农副产品加工、贮藏、保鲜、运销的比重。引导鼓励乡镇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储藏、贩运,使乡镇企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把乡镇企业办成一个个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致富的“龙头企业”。

(四)充分发挥大巴山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长期以来,困扰巴中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山”,崇山峻岭造成了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然条件恶劣、区位劣势突出等瓶颈制约,随着交通、通讯条件的逐步改善,开发利用好“山”资源,做好“山”字文章,发展特色经济,已成为巴中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所在。围绕全市“建特色产业基地,创山区致富典型”的总体目标,坚持“实施生物工程,发展绿色食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路子。

坚持不懈地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奠定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重点县等项目,严格控制森林采伐,实施封山育林。抓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禁止一切捕猎行为。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的生产生活习惯。

紧紧围绕大巴山的自然资源、气候特点,发展五大特色支柱产业。一是以南江黄羊为特色的畜牧业,突出发展南江黄羊,改造提高生猪,加速改良传统肉牛,积极发展家禽,加快发展以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二是以中药材为特色的林果业,重点发展杜仲、金银花、川明参等优势产品。抓好深度开发,形成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中成药产品。突出干果、蚕桑、水果等林果业,加强现有130万亩经济林管理和改良,充分发挥效益,在110万亩退耕还林项目中,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积极发展经济林。三是以通江银耳、巴州芦笋、优质稻油等特色农产品为依托的食品饮料业。四是以霞石和花岗石为特色的建材业,重点抓好霞石、水泥和矿石资源的开发。五是以红军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要以红军文化为特色和诺水河、光雾山等自然景观旅游为重点,集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民俗风情为一体,把生态旅游、观光旅游、假日旅游、农家旅游、健身旅游、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发展“吃、住、行、游、购、娱”相配套的大旅游,使旅游业逐步成为新兴支柱产业。到2005年,五大特色支柱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48.9%,年均增长10.9%;2010年的增加值占GDp的55%,年均增长13.34%。

 

;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推广优良品种,运用生物技术,大力推行生物天敌杀虫治病,加大有机肥的使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力争每年以20—30%的比例减少,力争到2005年,通江银耳、巴中芦笋、江口醇和小角楼酒等成为国家级绿色食品。建成巴州区、平昌县50个无重大动物疫病的DLY优质肉猪出口基地乡。加强绿色食品示范园区建设,示范园区中主导产品产值达到60—70%。

(五)构建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区域经济框架,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

巴中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初级时期,根据“老、边、山、穷”市情,多层次、低水平、不平衡的生产力水平,以及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少、质量低的现状,必须突破性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坚持“以非公有制经济构建区域经济框架”的发展思路。

要认真贯彻国有经济战略结构调整和有进有退的方针,对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要通过减持国有股、转让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售国有净资产等方式,对国有经济实行改组,改善运营质量,保持国有资本的安全,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要积极开放投资领域,努力降低社会成本,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坚持完善“六统一、一监督”和“公开评税”的办法,坚决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现象,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充分发挥各级工商联和行业协会的作用,抓好民间招商引资。大力吸引和启动市内外各类社会资本,全面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以股份制为代表的混合经济。努力实现“三个突破”:一是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思想观念上要有新的突破。给其经营者以较高社会和政治地位,把它们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支撑力量。给其相应的发展空间,不搞条条框框限制,不限发展速度,不限发展规模,不限发展领域。二是在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优惠政策上要有新的突破。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发展国有集体经济平等对待,做到企业登记平等、税费标准平等、金融贷款平等、市场准入平等、部门服务平等。三是组织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实现“三个转移”:在产业结构上,从流通服务型向生产经营型转移;在组织形式上,从单一型、分散型向联合型和混合型转移;在发展层次上,从传统的手工型向现代科技转移。到“十五”末,培育年纳税1000元以上的城镇个体私营户和农村专业大户各15万户,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60%。

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

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工作方针政策

坚持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基本经济制度长期稳定不变。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切实保障承包双方的全法权益,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赋予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对开发性生产经营采取更特殊的政策和更灵活的机制,如延长承包期、赋予转让权和继承权、赋予优先承包权,给予经济优惠等措施。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实力,强化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服务功能和管理协调职能。

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县(区)、乡(镇)经济技术部门和各种专业技术协会为主体,并鼓励社会各界及农民自主联合形成农村社会化服务网络。按照自愿互利,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有偿服务的原则,促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壮大。

加强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下大力气抓好农田水利和乡村道路建设。同时,加强农业科研和推广体系的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步伐。

建立起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以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和农产品商品率,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积极发展乡镇企业

不断深化企业改革。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组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企业集团;一般的集体企业,可以完善承包制,也可以实行股份合作制;小型、微利、亏损企业,可以通过租赁、拍卖、联合、兼并、破产等办法进行要素重组。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快技术改造,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切实加强经营管理,要把科学管理作为企业生存、发展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来抓。尤其突出抓好质量管理,增强质量意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努力优化产品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注重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积极带动第一产业,调整优化第二产业,要结合小城镇建设,加快发展商业、饮食、服务和旅游等第三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化

选准主导产业和产品。根据巴中实际,“十五”期间,重点应抓好南江黄羊产业化、通江银耳产业化、巴州区芦笋产业化、金银花产业化、平昌高梁产业化的发展。

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抓龙头企业既要下大力气抓好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发展,同时,也要注意抓好农副产品市场建设,培养扶持一批农产品专业运销大户;要加强与市外实力强大的农产品加工工业的联系,以他们为依托,把“龙头”企业建在市外。要倡导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使“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建设好农业商品基地。

(二)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对策

制度创新,资本多元化。要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彻底改变资本所有制结构

第三篇:××市县(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县(区)域经济是指在县(区)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市管辖合浦县、海城区、银海区和铁山港区,重视研究和加快发展县(区)域经济,对于树立××新形象,实现××新跨越,增强本市的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县(区)域经济的优越条件和基本情况××市发展县(区)域经济拥有许多优越条件。主要体现在: 一是区位优势。我市一县三区区域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邻近广东、海南和港澳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二海洋优势。全市海岸线全长 500 公里,海滩涂 73 万亩,可供养殖面积 21 万亩,北部湾渔场总面积 16 万平方公里,海洋鱼类 500 多种,虾类 10 多种,持续资源量 70 万吨。三是农业优势。我市一县三区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发展亚热带农、林、经济作物和水产畜牧业。四是旅游优势。分布在一县三区以海滩、海岛、红树林为特色、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兼备的旅游资源丰富,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重要条件。近几年,××市一县三区凭借各自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结合全市整体经济发展思路,基本上走出了一条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合浦县位于广西沿海“金三角”的东部,东与广东廉江相邻,西北与钦州接壤,南临北部湾。全县行政区域面积 2380平方公里,辖 13 个镇、3 个乡,总人口 92.3 万人。该县区位和资源优势明显,县域经济发展逐步形成烟花炮竹、制糖业、林果、海养、畜牧等支柱产业。2001 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49.7 亿元,增长 9.8%,其中第一产业 21 亿元,增长 6.17% ;第二产业 13.8 亿元,增长 10.71% ;第三产业 14.8 亿元,增长 10%。海城区是××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城区。全区行政区域面积 140平方公里,辖五个街道办事处和三个镇,总人口 22 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海城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为重点,经济发展逐年稳步增长。2001 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4.3 亿元,增长 10.63%,财政收入 1.04 亿元,增长 7.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013 元,增长 13.7%。银海区位于××市一县三区的结合部,西接海城区,南临北部湾,东与铁山港交界,北与合浦县相邻,行政区域面积 420平方公里,辖五个镇,总人口 13.2 万人。银海区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区域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以现代农业、海洋渔业、建材、绿色食品为支柱产业。2001 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1.17 亿元,增长 10.20% ;完成工业总产值 11.5 亿元,增长 12.2%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2.1 亿元,增长 6.5% ;农(渔)民人均纯收入 2319 元,增加 201 元。铁山港区位于××市的东部,行政区域面积 394平方公里,辖南康、营盘、兴港三镇,人口 15.5 万人,海岸线总长 50 公里,滩涂 80平方公里。目前铁山港区的经济主要是以海洋产业和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较薄弱。2001 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7.08 亿元,增长 12.5%,农业总产值 10.85 亿元,增长 10%,工业总产值 7.32 亿元,增长 8.4%,农民人均纯收入 2286 元,增收 204 元。附表: 2001 年××市和一县三区主要经济指标对比指标国内生产总值(万元)其中人均 GDp(元)财政总收入(万元)人均财政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市***874252***8437382265海城区******4122290银海区***7***036432319铁山港区******292992286合浦县496532209623******802251(表中资料由××市统计局提供)

二、影响县(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近年来,××市一县三区经济有了长足进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为促进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应当看到经济总量偏小,运行质量不高,地方财力紧张等问题比较突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财政收入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县区之间发展也不平衡,还存在不少制约县(区)域经济发展

财政收入是检验县(区)经济实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县(区)相当一部分乡镇不能按时发放干部、职工工资,主要原因是财政收入太少,入不敷出。⑴稳定存量,巩固税基。对现有税源产业和纳税大户,要加以引导和扶持,继续做好稳定和巩固工作,确保税源正常增长。⑵发展增量,拓宽税源。重点是继续培育和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工业、第三产业,以及民营经济,增加地方税源。第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促进经济发展。县(区)应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 WTO 及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经济发展总量。⑴努力改善投资软环境。要在加快招商引资硬件建设的同时,完善和规范好县(区)有关引资的政策、法制、法规,简化办事程序,为他们投资客商创造良好的法制、政策、服务环境。⑵精心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活动。如网络招商、业主招商,小分队招商、委托招商等,达到实现县(区)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引进一些能带动县(区)经济发展的项目。第七,应对加入 WTO,转变政府职能。我国加入 WTO 后,县(区)政府职能应与国际接轨,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服务。⑴坚持依法行政。要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制订和执行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创造统一、公正、合理的经济环境。⑵推进政企分开。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和投资决策权交给企业。⑶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不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和滞后于形势发展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的清理,最大限度地精简审批项目和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市县(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第3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市县(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县(区)域经济是指在县(区)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市管辖合浦县、海城区、银海区和铁山港区,重视研究和加快发展县(区)域经济,对于树立××新形象,实现××新跨越,增强本市的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县(区)域经济的优越条件和基本情况××市发展县(区)域经济拥有许多优越条件。主要体现在: 一是区位优势。我市一县三区区域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邻近广东、海南和港澳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二海洋优势。全市海岸线全长 500 公里,海滩涂 73 万亩,可供养殖面积 21 万亩,北部湾渔场总面积 16 万平方公里,海洋鱼类 500 多种,虾类 10 多种,持续资源量 70 万吨。三是农业优势。我市一县三区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发展亚热带农、林、经济作物和水产畜牧业。四是旅游优势。分布在一县三区以海滩、海岛、红树林为特色、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兼备的旅游资源丰富,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重要条件。近几年,××市一县三区凭借各自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结合全市整体经济发展思路,基本上走出了一条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合浦县位于广西沿海“金三角”的东部,东与广东廉江相邻,西北与钦州接壤,南临北部湾。全县行政区域面积 2380平方公里,辖 13 个镇、3 个乡,总人口 92.3 万人。该县区位和资源优势明显,县域经济发展逐步形成烟花炮竹、制糖业、林果、海养、畜牧等支柱产业。2001 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49.7 亿元,增长 9.8%,其中第一产业 21 亿元,增长 6.17% ;第二产业 13.8 亿元,增长 10.71% ;第三产业 14.8 亿元,增长 10%。海城区是××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城区。全区行政区域面积 140平方公里,辖五个街道办事处和三个镇,总人口 22 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海城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为重点,经济发展逐年稳步增长。2001 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4.3 亿元,增长 10.63%,财政收入 1.04 亿元,增长 7.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013 元,增长 13.7%。银海区位于××市一县三区的结合部,西接海城区,南临北部湾,东与铁山港交界,北与合浦县相邻,行政区域面积 420平方公里,辖五个镇,总人口 13.2 万人。银海区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区域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以现代农业、海洋渔业、建材、绿色食品为支柱产业。2001 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1.17 亿元,增长 10.20% ;完成工业总产值 11.5 亿元,增长 12.2%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2.1 亿元,增长 6.5% ;农(渔)民人均纯收入 2319 元,增加 201 元。铁山港区位于××市的东部,行政区域面积 394平方公里,辖南康、营盘、兴港三镇,人口 15.5 万人,海岸线总长 50 公里,滩涂 80平方公里。目前铁山港区的经济主要是以海洋产业和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较薄弱。2001 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7.08 亿元,增长 12.5%,农业总产值 10.85 亿元,增长 10%,工业总产值 7.32 亿元,增长 8.4%,农民人均纯收入 2286 元,增收 204 元。附表: 2001 年××市和一县三区主要经济指标对比指标国内生产总值(万元)其中人均 GDp(元)财政总收入(万元)人均财政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市***874252***8437382265海城区******4122290银海区***7***036432319铁山港区******292992286合浦县496532209623******802251(表中资料由××市统计局提供)

二、影响县(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近年来,××市一县三区经济有了长足进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为促进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应当看到经济总量偏小,运行质量不高,地方财力紧张等问题比较突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财政收入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县区之间发展也不平衡,还存在不少制约县(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㈠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从附表资料分析,一县三区产业结构都不尽合理,海城区为“三、一、二”结构;银海区、铁山港区为“一、二、三”结构;合浦县为“一、三、二”结构。县(区)域经济仍以农业为主,其中银海区占 56.6%,铁山港区占 49.95%,合浦县占 42.22% ;一县三区工业化程度都比较低,二产比重均未达到 30%。三大产业结构失衡与不协调,已经成为制约县(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㈡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由于种种原因,一县三区通讯普及率、道路畅通率、能源利用率都不高。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比较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至今,县、区的一些边远乡村还存在道路不通、用不上电等情况。基础设施条件差,使一县三区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难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制约着经济发展。㈢人才和技术短缺。县、区相当一部分地区因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科技基础差,不能为科技人员提供优越的环境条件,难以吸引人才,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缺少科技依托。如海城区、银海区和铁山港区由于不具备吸引人才和引进技术等条件,都存在技术人才短缺的情况。㈣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资金是县(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但由于财力紧缺而极大地制约着县(区)域经济的顺利推进。如铁山港区,由于经济总量偏小 , 税源极其不足,财政收支矛盾尤为突出。该区

2001 年财政总收入 4629 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只有 2886 万元,而财政支出为 4746 万元。合浦县当年财政支出也超出财政总收入的 25.05%。㈤城镇化程度低。由于一县三区所辖小城镇以及大部分村庄建设滞后,辐射带动农村经济能力弱,因而城镇化程度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加快发展县(区)域经济的对策措施加快发展××市县(区)域经济,各县(区)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当前应着力抓好如下几点。第一,调整农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充分发挥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粮、果、菜、水产、畜牧、经济作物”等,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为二、三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促进县(区)域经济发展。⑴调整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结构。合浦县在稳定种植优质谷的同时,应推进多元化种植结构,以“名、特、优”为方向,扩大蔬菜、甘蔗、花卉、蚕桑、木薯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海城区、银海区和铁山港区应以无公害蔬菜、甘蔗、花卉、经济林木为主。⑵调整优化水果结构。一县三区应根据各自的水果种植习惯和优势,调整优化其结构,大力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水果。⑶大力发展水产畜牧养殖业。县(区)应以沿海滩涂为重点,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以提高其产量在水产品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而畜牧养殖应以合浦县为主,抓好瘦肉型猪、合浦鹅、麻鸭等品种养殖。⑷抓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主要是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尤其是在农产品集中产区规划建设若干个大型的农产品综合或专业批发市场(如合浦县抓好山口“两广”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信息系统。第二,调整工业结构,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从县、区工业总量不足,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的实际情况出发,应依靠科技进步大力调整工业结构,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⑴重点抓好工业园区建设。近期应加快合浦县平头岭工业园、海城区民营工业园、银海区银滩工业园建设,以及铁山港区工业区前期准备工作。⑵抓好水产品加工贸易带建设。县(区)沿海一带,应重点引进一批水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产供销综合性的龙头企业,以带动水产业的发展。如铁山港区引进台商投资的祺丰工厂化养殖加工基地。⑶大力发展烟花炮竹业。以合浦县为重点,完善、规范和壮大烟花炮竹这一支柱产业,增加地方税收和出口创汇。⑷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各县区应当采取“公司 + 基地 + 农户”等形式,重点发展一批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龙头企业。第三,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从城乡发展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集镇。小城镇是发展县(区)域经济的载体,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城镇的辐射作用,推动县(区)域经济的发展。⑴重视资本化经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搞好城镇规划,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坚持以地养城,以地建城,推动房地产开发,把房地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城镇通信、供电供水、交通道路、广播电视、消防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如去年合浦县通过拍卖土地,财政投入和单位、群众集资等多种形式,共投入 2000 多万元,加快城镇建设。⑵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按照不同的产业特点和经济基础推进城镇化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群。如旅游工贸型的、农副产品加工型的、乡镇企业综合型的,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加紧实施。第四,重点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和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第三产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因此,县(区)应把民营经济、第三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大力发展。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当前应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但求所得”,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如应从政策、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对诸如东园家酒之类的民营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帮助其加强内部管理,引导其创出名牌产品。⑵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制订,突出人文、自然两主题,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大力发展旅游业。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抓好“海、滩、岛、湖、山、林”板块景点的建设。第五,大力培育和发展税源经济。财政收入是检验县(区)经济实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县(区)相当一部分乡镇不能按时发放干部、职工工资,主要原因是财政收入太少,入不敷出。⑴稳定存量,巩固税基。对现有税源产业和纳税大户,要加以引导和扶持,继续做好稳定和巩固工作,确保税源正常增长。⑵发展增量,拓宽税源。重点是继续培育和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工业、第三产业,以及民营经济,增加地方税源。第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促进经济发展。县(区)应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 WTO 及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经济发展总量。⑴努力改善投资软环境。要在加快招商引资硬件建设的同时,完善和规范好县(区)有关引资的政策、法制、法规,简化办事程序,为他们投资客商创造良好的法制、政策、服务环境。⑵精心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活动。如网络招商、业主招商,小分队招商、委托招商等,达到实现县(区)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引进一些能带动县(区)经济发展的项目。第七,应对加入 WTO,转变政府职能。我国加入 WTO 后,县(区)政府职能应与国际接轨,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服务。⑴坚持依法行政。要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制订和执行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创造统一、公正、合理的经济环境。⑵推进政企分开。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和投资决策权交给企业。⑶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不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和滞后于形势发展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的清理,最大限度地精简审批项目和简化审批程序,提高

办事效率。

第五篇:《关于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的对策研究》之人力保障部分

《关于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的对策研究》

之人力资源保障部分

一、我市当前人力资源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集约化经营,就业的弹性系数越来越小,而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压力非常大,成为当前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

(二)人才结构尚不合理。人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严重不足,高技能人才尤其是工程技术人员和农业技术人员明显偏少,与企业需求匹配性还不够强,人才总量、人才结构、人才层次等还难以满足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

(三)社保体系仍需完善。随着我市城镇化提速加快,人民群众要求实现城乡社保体系一体化的愿望空前强烈;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进一步增加;就业方式多样化,对社会保险管理方式和手段也提出了新要求。

二、对策措施

(一)大力促进充分就业。以建立健全就业失业信息动态监测体系为基础,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贯彻落实新的促进就业政策、困难中小企业“三补贴”政策等帮扶政策为主线,帮扶中小企业减轻负担、稳定岗位,突破创业贷款瓶颈,鼓励更多劳动者自主创业;以举办名校名企技能人才对接活动为途径,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以建立健全企业用工指导体系为关键点,政企合力做好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 1

高“质量”、控制“流量”四篇文章,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二)全力打造人才高地。大力推进“人才特区”建设,组织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辐射带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引智项目。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健全和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各类急需高技能人才。大力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进一步突破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限制,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创新职称评价机制,优化企业人才服务环境。

(三)着力健全社保体系。严格落实社会保险各项政策,配合做好社保险费征缴“减、缓、免”等工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依托“阳光政务”等载体做好社会保险政策与业务经办宣传,方便企业及群众更好地了解社会保险政策及业务经办流程。重点确立“大社保”理念,引入业务流程再造,实现业务经办“整体性”构架。重点构建“网上社保”,强化基层平台建设,有针对性地将涉及社会保险经办部分项目放在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基层平台,以“分支机构”或“服务网点”的形式提高经办效率,方便企业和群众就近办理社保业务。

下载秦巴山区(四川)六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巴中部分)(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秦巴山区(四川)六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巴中部分)(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