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部全国“菜篮子工程”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管理办法(试行)[范文模版]
农业部全国“菜篮子工程”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管理办法(试行)
农办综[1996]91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动全国“菜篮子工程”建设,促进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鲜活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稳定的产销联系,加强宏观调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菜篮子工程”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以下简称定点市场)是指:具有全国性或区域性影响、占地规模和交易规模较大、具有较为完备的交易和辅助设施,并经农业部批准命名的定点市场。
第三条 定点市场的区域布局主要集中于:北京、天津、上海等特大城市,部分省会城市,有可能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中心的新兴城市和全国“菜篮子”产品主产区。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正式申报定点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已被农业部批准命名的定点市场。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五条 凡是符合《“九五”“菜篮子工程”全国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规划》和《中国水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规划》规定的市场建设和发展布局原则,并符合以下条件的大型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均可申报定点市场。
销地市场(包括综合性批发市场和专业性批发市场):
市场所在城市的非农业人口在100万以上,市场主营产品年交易量占当地此类产品销售总量的1/3以上,具有较为完备的市场交易及辅助设施。
产地市场:
市场位于全国性或区域性鲜活农产品主产区,并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
(一)蔬菜批发市场:市场所在地蔬菜播种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市场年交易量占当地蔬菜生产量的2/3以上;
(二)水果批发市场:市场所在地水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市场年交易量占当地水果生产量的2/3以上;
(三)畜禽批发市场:市场年交易量占当地畜产品生产量的1/2以上;
(四)水产品批发市场:市场所在地属于全国重要渔港或淡水产品主产区,市场年交易水产品数量10万吨以上。
其他鲜活农产品市场参照上述原则执行。
第六条 市场选址、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规划及有关政策法规。
第七条 具有较完备的市场交易规则和管理办法,市场交易秩序良好,市场运行较为规范。
第八条 市场正式运营一年以上。
第三章 申报、审批程序
第九条 定点市场的申报程序
申报定点市场,须向当地政府和省级农业、畜牧、水产、农垦等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告。
销地市场:须经市场所在地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推荐上报农业部、同时对口抄报省级农业、畜牧、水产、农垦等主管部门。
产地市场:须经市场所在地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省级农业、畜牧、水产、农垦等主管部门共同推荐上报农业部。
第十条 定点市场的审批程序
农业部根据地方政府和省级农业、畜牧、水产、农垦等主管部门的推荐,经过考察、评审后,批准命名定点市场。
第四章 对定点市场的扶持
第十一条 根据市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市场发展和运营规范的政策。
第十二条 在衔接国外投资、立项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等方面,对定点市场予以支持。
第十三条 帮助定点市场与全国重点鲜活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立稳定的产销联系。
第十四条 优先吸收定点市场加入农业部全国“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及时提供有关市场运营和发展的政策、产销动态信息。
第十五条 对市场的建设发展和营运管理给予指导和咨询,帮助制定市场运行规则,健全管理制度。第十六条 定期组织各级市场管理人员集中培训,组织考察、交流活动,约请参加农业部全国菜篮子工程办公室召开的座谈会。
第五章 定点市场承担的责任
第十七条 按照统一规定,悬挂农业部颁发的“‘菜篮子工程’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标牌。第十八条 接受农业部的管理和业务指导。
第十九条 按照规定的时间,向农业部全国菜篮子工程办公室报告季度和年度市场运营情况。包括:各类商品的成交量、成交额、成交价格,以及市场运营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第二十条 市场管理机构发展变化或变更法定代表人,须及时向农业部全国菜篮子工程办公室报告。
第六章 考核评估
第二十一条 对定点市场每两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和评估,对于不符合定点市场资格的市场,撤销其“定点市场”的名义。
第二十二条 定期表彰运营状况良好的市场和市场经理人员。
第二篇:农业部关于组织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拓展5520工程”的通知(农
【发布单位】农业部
【发布文号】农市发[2006]5号 【发布日期】2006-04-17 【生效日期】2006-04-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农业部
农业部关于组织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拓展5520工程”的通知
(农市发[2006]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林)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流通的重要途径,依托其商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传输三大基本功能,在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在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增产增收和保障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供应、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新阶段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适应在农产品供应的数量、品种、质量上满足居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必须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强化基础设施,完善市场功能,拓展业务领域,提高管理水平。为此,“十一五”期间我部将在全国组织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拓展5520工程”,即在5年内通过多方筹资重点扶持建设50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推进设施改造升级和业务功能拓展20项工作。现就组织实施“升级拓展5520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组织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拓展5520工程”的重要意义
组织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拓展5520工程”,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形成的供需信息、价格信息,是引导农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依据。推进市场向生产基地和产后商品化处理延伸,必然进一步带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
组织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拓展5520工程”,是解决农产品卖难,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的需要。一方面,农民依据批发市场提供的优质优价信息,生产质优价高、市场畅销的农产品,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农产品批发市场贴近农民,吸引、聚集着大批运销商、批发商,为农民批量出售农产品提供最便捷的渠道。
组织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拓展5520工程”,是严格农产品市场准入、保障消费安全的需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在集货分销过程中,实行分级包装上市,有利于推进农业品牌化战略;通过加强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严格市场准入,带动农民按照标准化的要求组织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组织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拓展5520工程”,是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与现代流通业态对接的需要。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连锁经营、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在我国快速兴起,优势明显。加快对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改造升级,从根本上改变市场基础设施简陋、功能不配套、管理粗放的状况,有利于实现市场与现代流通业态的逐步对接。
组织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拓展5520工程”,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农村就业、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带动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运和餐饮、旅店等二、三产业的兴旺,同时,汇聚商流、物流、信息流,成为区域性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心,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
二、组织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拓展5520工程”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中心任务,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构建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适应城乡居民对农产品数量、品种、质量的消费需求日益提高的需要,加快市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完善市场服务功能,拓展市场经营领域,积极向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后商品化处理延伸,通过示范带动,全面推动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向现代化迈进。
三、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拓展5520工程”的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在全国业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4000多个农产品批发市场中,按照设施完备、管理先进、场地挂钩、质量安全、包装规范、发展加工配送、推行现代流通方式、引导市场主体组织化、建立良好交易环境、开拓对外贸易、强化公共服务的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由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牵头,采取积极引导、示范带动,重点扶持、增加投入,明确责任、加强监管等措施,推进市场改造升级和拓展,从根本上改变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简陋、装备水平低、管理粗放、服务不配套的状况,建设500个(每年100个)基础设施较完备、功能配套、管理先进规范、综合服务能力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充分发挥其在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增产增收,带动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支撑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拓展5520工程”的主要内容
(一)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10项)
1.市场地面硬化。主要包括:依据市场功能布局、场地用途等情况,平整场地,夯实地基,铺设水泥硬化地面。
2.水电道路系统改造。主要包括:满足市场中长期发展需要的配电系统、电缆综合布线和公共照明系统等建设;完善市场给排水系统;市场场内道路、市场周边道路的建设改造等。
3.交易厅棚改扩建。主要包括:交易厅棚地基的适当加高,钢架大棚搭建加固,交易厅棚的土建工程等。
4.储藏保鲜设施。主要包括:货物仓库、气调保鲜库、恒温库、冷冻冷藏库等。
5.加工分选及包装设施。主要包括:分选场(厂房)建设,产品清洗设施,人工分选操作设备,自动分选机,水果打蜡设施,包装设施等。
6.客户生活服务设施。主要包括:餐饮、住宿、银行、通讯、水电供应、文化娱乐等设施。
7.市场信息收集发布系统。主要包括:市场信息网站土建工程与设备,应用软件系统开发,信息采集处理、发布与查询设备等。
8.市场管理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电子统一结算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市场物业、财务与人事管理系统等,有条件的市场可建立电子商务系统,试验开展网上交易与结算。
9.质量安全检测系统。主要包括:检测检验室土建工程,快速检测仪器及配套设备,有条件的市场配备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气-质联用等精密仪器及配套设备。
10.卫生保洁设施。主要包括:公共卫生设施,垃圾处理设施,防止动物疫病传播的消毒隔离设施等。
(二)拓展市场业务功能(10项)
1.实行场地挂钩。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自行建设生产基地或与生产基地挂钩,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供货渠道,并确保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至2010年,部级定点的生鲜类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场地挂钩进货的交易量要达到该市场总交易量的60%以上。
2.开展加工配送。积极向产后商品化处理领域延伸,开展仓储、冷藏保鲜、分选加工、物流配送等业务,建立加工配送区,在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3.监管质量安全。重点抓好上市农产品的安全卫生检测和交易商的行为监管,促进诚信经营。同时通过实施市场准入制度,推进生产企业和基地的认证工作,建立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和可追溯系统、商户信用管理系统。
4.推进规范包装。推行农产品分等分级和规格化包装上市,提高商品质量档次,树立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为开展农产品拍卖交易、网上交易、订单交易以及物流配送创造条件。至2010年,批发市场果蔬类产品经包装上市的比例达到70%以上。
5.强化信息服务。大力提高市场的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水平;采取多种方式,准确、及时、有效地搜集和向社会发布信息;建立主要农产品的市场供应预警机制,提高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发展现代流通。积极发展和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以批发市场为依托推动拍卖交易、订单交易、代理交易和期货交易,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
7.壮大市场主体。培育和扶持市场上的营销大户,促进批发商、代理商和经纪人的组织化发展和规模化经营;支持个体经营者向法人化、企业化经营转变;鼓励农民合作运销组织和农业产业化企业进入市场开展经营和促销活动。通过提高市场主体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8.开拓对外贸易。发挥农产品批发市场货源充足、渠道畅通、信息灵敏的优势,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或依托批发市场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其他外贸企业扩大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9.维护安全交易。大力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强买强卖、欺行霸市行为,保护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创造一个公正透明、安全和谐的市场交易环境。
10.完善公共服务。市场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商户至上的理念,增强公共服务意识,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主要包括:交易结算服务;银行、通讯、水电、卫生、医务等公用设施服务;摊位设施的租赁服务;场内保安服务;商户食宿等生活设施服务。通过人性化的管理与服务,构建市场内和谐向上的社区环境。
五、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拓展5520工程”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组织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拓展5520工程”,是新时期推动农产品市场流通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是拓展农业部门产业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各级农业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工程实施的组织领导。
(二)增加投入。按照政府支持市场公益性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经营性设施投资由市场自行融资解决的原则,积极争取计划、财政等部门的投资,重点支持市场的水电路系统、信息收集发布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系统、电子统一结算系统、环保卫生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同时,要积极协调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取得资金支持。各级农业部门要逐步调整现有农业资金的投入结构和支持重点,向农产品市场升级拓展工程倾斜,扶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吸引企业、个人等各种社会力量投入农产品市场流通建设,并积极利用外资,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促进市场升级拓展。
(三)强化监督。建立检查监督制度,我部将采取多种方式对各地实施工程的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形成上下互动的良性运作机制,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对政府支持项目的监管。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工程建设成效突出的市场及其主管单位和主要负责人,进行表彰奖励;对由于工作失职没有达到工程建设规定目标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限期进行整改。建立农产品市场升级拓展工作指导和信息交流平台,开通专家咨询热线,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拓展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四)搞好宣传。组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实施该项工程的重要意义、重大进展、效果与典型经验,扩大社会影响,争取各方理解与支持,为更好地推进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农 业 部
二○○六年四月十七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国家关于加强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中国建筑业协会在行业内组织开展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活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周期内严格进行过程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材、节水、节能、节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工程。第三条
开展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活动应遵循分类指导、行业推进、企业申报、先行试点、总结提高、逐步推广和严格过程监管与评价验收标准的原则。验收评审工作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和《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进行。
第二章 申报条件及程序
第四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申报条件:
1、申报工程应是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共同 参与的房屋建筑、市政设施、交通运输及水利水电等土木工程建设项目。
2、申报工程应是开工手续齐全,已列入当年开工计划且施 工组织实施方案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等相关文件的工程。
3、申报工程应是具有绿色施工实施规划方案并在开工前经专家审定通过的工程。工程应自始至终做好水、电、煤、油、各种材料等各项资源、能源消耗数据的原始记录。
4、申报工程原则上应是省(部)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5、申报工程应在工程建设周期内完成申报文件及其实施规划方案中的全部内容。
第五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申报程序:
1、各地区各有关行业协会、有关部门、国资委管理的建筑业企业按申报条件择优选择本地区、本系统有代表性的工程,推荐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2、申报单位填写《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表》,连同“绿色施工实施规划方案”,一式两份,按隶属关系由各地区各行业协会及国资委管理的企业汇总报中国建筑业协会。
3、中国建筑业协会组织专家评议,对列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目标项目,发文公布并组织监督实施。
第三章 组织与监管
第六条
中国建筑业协会负责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目标确定和实施过程的组织与监管,以及应用成果的验收评审推广等工作,并组织专家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进行不定期检查,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的相关单位要密切配合。
第七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推荐部门(单位),要加强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工作的组织指导和行业自律管理,制定监管计划,至少每半年对绿色施工实施规划方案的内容检查总结一次。
第八条 承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项目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落实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实施规划,强化过程管理,使其真正成为工程质量优、科技含量高、符合绿色施工验收标准、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样板工程。
第九条 已被批准列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与有关方面协商后,可以取消或更改:
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的较大事故以上等级的质量、安全事故;
2、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使用国家主管部门或行业明令禁止使用或者属淘汰的材料、技术、工艺和设备;
3、转包或者违法分包;
4、违反建筑法律法规,被有关执法部门处罚。
第四章 验收评审
第十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承建单位完成了《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表》中提出的全部内容后,应准备好评审资料,并填写《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审申请表》一式两份,按申报时的隶属关系提出评审验收申请。
第十一条
提出评审验收申请的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承建单位应提交以下评审资料:
(一)《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表》及立项与开竣工文件;
(二)相关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绿色施工规划方案;
(三)绿色施工综合总结报告(扼要叙述绿色施工组织和管理及采取的技术、材料、设备等措施,综合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方法、创新点和“四节一环保”的成效以及体会与建议);
(四)工程质量情况(工程设计、监理、建设单位出具地基与基础和主体结构两个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的证明);
(五)综合效益情况(有条件的可以由有关单位出具绿色施工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工程项目的概况、绿色施工实施过程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四节一环保”创新点等相关内容的录像光盘(一般为10分钟)或PPT幻灯片;
(七)相关绿色施工过程的验证材料,包括通过绿色施工总结出的技术规范、工艺、工法等。
上述文字性的书面资料一式五份并刻光盘一份,录像光盘两份。
第十二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审的主要内容:
(一)提供的评审资料是否完整齐全;
(二)是否完成了申报实施规划方案中提出的绿色施工的全部内容;
(三)绿色施工中各有关主要指标是否达标;
(四)绿色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创新点以及对工程质量、工期、效益的影响。
第十三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项目评审专家从中国建筑业协会专家库中遴选。每项示范工程评审专家组由3~7人组成。
第十四条 验收评审专家,要对相关方面和与施工现场相邻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座谈和随机查访。
评审专家组应根据评审内容,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情况做出综合评价。
第十五条 评审专家实行回避制,评审专家不得聘为本单位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项目的专家组成员。
第十六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项目的评审工作分两个阶段,一是实施过程现场查验,二是依据申报资料评审。评审专家必须认真核查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承建单位报送的申报资料,并按专家实地查验施工现场的情况,实事求是地提出评审意见。
第十七条 评审验收实行专家组记名投票,通过验收的工程必须有三分之二及其以上的专家评委同意。评审意见形成后,由评审专家组组长会同全体成员共同签字生效。
第十八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项目评审按绿色施工水平高低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
第十九条 通过评审验收合格的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业务主管司局征求意见后,向社会公示,并颁发证书和标牌。
第五章 激励机制
第二十条 凡通过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的工程,申报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或全国建筑业AAA级信用企业或安全文明工地等评优评价活动,在满足评选条件的基础上予以优先入选。
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应积极支持倡导施工企业开展绿色施工活动,对于达标优良的绿色示范工程应给予奖励;施工企业也应建立节能减排激励制度,对于创建绿色施工的示范工程中有突出贡献的项目部和有关人员,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对已通过评审的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如发现质量安全问题的,中国建筑业协会要组织专家进行鉴定,经鉴定确实不符合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条件的,有权做出取消其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称号的决定,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三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地采用数据记录,无法用数据表达的须有影像资料或文字说明。
第二十四条 评审工作发生的费用,严格按照国家关于社团收取经营服务性费用的有关规定,本着以支定收的原则,由申报企业负责。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中国建筑业协会负责解释。
第四篇: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国家关于加强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中国建筑业协会在行业内组织开展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活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周期内严格进行过程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材、节水、节能、节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工程。
第三条 开展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活动应遵循分类指导、推进、企业申报、先行试点、总结提高、逐步推广和严格过程监管与评价验收标准的原则。验收评审工作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和《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进行。
第二章 申报条件及程序
第四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申报条件:
1、申报工程应是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房屋建筑、市政设施、交通运输及水利水电等土木工程建设项目。
2、申报工程应是开工手续齐全,已列入当年开工计划且施工组
织实施方案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等相关文件的工程。
3、申报工程应是具有绿色施工实施规划方案并在开工前经专家审定通过的工程。工程应自始至终做好水、电、煤、油、各种材料等各项资源、能源消耗数据的原始记录。
4、申报工程原则上应是省(部)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5、申报工程应在工程建设周期内完成申报文件及其实施规划方案中的全部内容。
第五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申报程序:
1、各地区各有关行业协会、有关部门、国资委管理的建筑业企业按申报条件择优选择本地区、本系统有代表性的工程,推荐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2、申报单位填写《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表》,连同“绿色施工实施规划方案”,一式两份,按隶属关系由各地区各行业协会及国资委管理的企业汇总报中国建筑业协会。
3、中国建筑业协会组织专家评议,对列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目标项目,发文公布并组织监督实施。
第三章 组织与监管
第六条 中国建筑业协会负责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目标确定和实施过程的组织与监管,以及应用成果的验收评审推广等工作,并组织专家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进行不定期检查,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的相关单位要密切配合。
第七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推荐部门(单位)要加强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工作的组织指导和行业自律管理,制定监管计划,至少每半年对绿色施工实施规划方案的内容检查总结一次。
第八条 承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项目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落实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实施规划,强化过程管理,使其真正成为工程质量优科技含量高、符合绿色施工验收标准、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样板工程。
第九条 已被批准列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与有关方面协商后,可以取消或更改:
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的较大事故以上等级的质量、安全事故;
2、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使用国家主管部门或行业明令禁止使用或者属淘汰的材料、技术、工艺和设备;
3、转包或者违法分包;
4、违反建筑法律法规,被有关执法部门处罚。
第四章 验收评审
第十条 《全国建筑业绿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承建单位完成了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表》中提出的全部内容后,应准备好评审资料,并填写《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审申请表》一式两份,按申报时的隶属关系提出评审验收申请。
第十一条 提出评审验收申请的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承建单位应
提交以下评审资料:
(一)《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表》及立项与开竣工文件;
(二)相关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绿色施工规划方案;
(三)绿色施工综合总结报告(扼要叙述绿色施工组织和管理及采取的技术、材料、设备等措施,综合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方法、创新点和“四节一环保”的成效以及体会与建议);
(四)工程质量情况(工程设计、监理、建设单位出具地基与基础和主体结构两个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的证明);
(五)综合效益情况(有条件的可以由有关单位出具绿色施工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工程项目的概况、绿色施工实施过程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四节一环保”创新点等相关内容的录像光盘(一般为10分钟)或PPT幻灯片;
(七)相关绿色施工过程的验证材料,包括通过绿色施工总结出的技术规范、工艺、工法等。上述文字性的书面资料一式五份并刻光盘一份,录像光盘两份。
第十二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审的主要内容:
(一)提供的评审资料是否完整齐全;
(二)是否完成了申报实施规划方案中提出的绿色施工的全部内容;
(三)绿色施工中各有关主要指标是否达标;
(四)绿色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创新点以及对工程质量、工期、效益的影响。
第十三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项目评审专家从中国建筑业协会专家库中遴选。每项示范工程评审专家组由3~7人组成。第十四条 验收评审专家,要对相关方面和与施工现场相邻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座谈和随机查访。评审专家组应根据评审内容,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情况做出综合评价。
第十五条 评审专家实行回避制,评审专家不得聘为本单位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项目的专家组成员。
第十六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项目的评审工作分两个阶段,一是实施过程现场查验,二是依据申报资料评审。评审专家必须认真核查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承建单位报送的申报资料,并按专家实地查验施工现场的情况,实事求是地提出评审意见。第十七条 评审验收实行专家组记名投票,通过验收的工程必须有三分之二及其以上的专家评委同意。评审意见形成后,由评审专家组组长会同全体成员共同签字生效。
第十八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项目评审按绿色施工水平高低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
第十九条 通过评审验收合格的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业务主管司局征求意见后,向社会公示,并颁发证书和标牌。
第五章 激励机制
第二十条 凡通过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的工程,申报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或全国建筑业AAA级信用企业或安全文明工地等评优评价活动,在满足评选条件的基础上予以优先入选。
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应积极支持倡导施工企业开展绿色施工活动,对于达标优良的绿色示范工程应给予奖励;施工企业也应建立节能减排激励制度,对于创建绿色施工的示范工程中有突出贡献的项目部和有关人员,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对已通过评审的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如发现质量安全问题的,中国建筑业协会要组织专家进行鉴定,经鉴定确实不符合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条件的,有权做出取消其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称号的决定,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三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地采用数据记录,无法用数据表达的须有影像资料或文字说明。第二十四条 评审工作发生的费用,严格按照国家关于社团收取经营服务性费用的有关规定,本着以支定收的原则,由申报企业负责。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中国建筑业协会负责解释。
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建筑新技术在工程上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做好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管理工作,根据《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09号),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筑新技术是指建设部当前重点推广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即深基坑支护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钢结构技术、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技术、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
本办法所称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是指经建设部公布的、采用6项以上建筑新技术的工程。第三条
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会同科学技术司负责示范工程的立项审批、实施与监督,以及应用成果评审工作。示范工程管理的具体工作委托中国建筑业协会(以下称示范工程委托管理单位)承办。第四条
示范工程的立项条件是:新开工程、建设规模大、技术复
杂、质量标准要求高的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土木工程和工业建设项目。上述工程已经批准列为省(部)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并可在三年内完成申报的全部新技术内容的,可申报示范工程。第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按立项条件择优选取有代表性的工程进行初审,通过初审后方可申报示范工程。第六条
申报单位填写《示范工程申报书》(申报书格式见附件),连同批准列为省(部)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文件,一式两份,经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建设司审核后,报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第七条
经示范工程委托管理单位组织专家审核后,批准列为示范工程,并由部发文公布。
已经被批准列为示范工程的项目,如果立项条件发生变化,经与有关方面协商后,建设部可以做出取消或更改的决定。
第八条 有关地区或部门要加强对示范工程实施工作的领导,制订实施计划,每半年总结检查一次。
示范工程委托管理单位将不定期地对示范工程进行检查。
第九条 示范工程执行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示范
工程新技术应用实施计划,强化管理,使其成为工程质量优、科技含量高、施工速度符合标准规范和合同要求、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样板工程。
第十条 示范工程执行单位全部完成了《示范工程申报书》中提出的新技术内容,且应用新技术的分项工程质量达到现行质量验收标准的,示范工程执行单位应准备好应用成果评审资料,并填写《示范工程应用成果评审申请书》一式四份(应用成果评审申请书格式见附件),按隶属关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提出申请。经其初审符合标准的,向示范工程委托管理单位申请应用成果评审。
第十一条 示范工程执行单位应提交以下应用成果评审资料:
(一)《示范工程申报书》及批准文件;
(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有关新技术应用部分);
(三)应用新技术综合报告(扼要叙述应用新技术内容,综合分析推广应用新技术的成效,体会与建议);
(四)单项新技术应用工作总结(每项新技术所在分项工程状况,关键技术的施工方法及创新点,保证质量的措施,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工程质量证明(工程监理或建设单位对整个工程或地基与基础和主体结构两个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证明);
(六)效益证明(有条件的可以由有关单位出具的社会效
益证明及经济效益与可计算的社会效益汇总表);
(七)企业技术文件(通过示范工程总结出的技术规程、工法等);
(八)新技术施工录像及其它有关文件和资料。
第十二条 示范工程应用成果评审的主要内容:
(一)提供评审的资料是否齐全;
(二)是否完成了申报书中提出的推广应用新技术内容;
(三)施工企业应用新技术中有无创新内容;
(四)应用新技术后对工程质量、工期、效益的影响。
评审专家组应根据以上内容,对该示范工程应用新技术的整体水平做出综合评价。
第十三条 示范工程的应用成果评审由示范工程委托管理单位组织评审专家组进行,每项示范工程评审专家组由专家5~7人组成。
被评审的示范工程执行单位人员,不得聘为专家组成员。申报工程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评审专家不得超过专家组人数的三分之一。
示范工程评审专家从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设立的示范工程应用成果评审专家库中选取。专家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的专家形成。入选专家库的专家必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级技术职称,从事项目管理或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在某一新技术
领域有较深研究,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5周岁。专家库每三年更换一次。
第十四条 示范工程应用成果评审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资料审查,二是现场查验。评审专家必须认真审查示范工程执行单位报送的评审资料和查验施工现场,实事求是地提出审查意见。
评审专家必须为申报单位保守技术秘密。
评审工作费用由申报单位承担。
第十五条 评审专家组组长应提出初步评审意见,当有超过三分之一(含三分之一)的评审专家对该审查结果提出不同意见时,该评审意见不能成立。评审意见形成后,由评审专家组组长签字。
第十六条 示范工程通过评审,其中应用的新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时,该工程可综合评价为示范工程国内领先水平;新技术应用水平达不到国内领先水平时,该工程可综合评价为示范工程国内先进水平。
第十七条 通过评审的示范工程,经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会同科学技术司审定后,按照程序予以公告。
第十八条 各类优质工程的评选应优先从“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中选取,以提高优质工程的科技含量。
第十九条 对已通过评审的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发现其工程质量存在问题或隐患,取消其建设部建筑业
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称号,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建设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原《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验收办法》(建建技[1996]20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