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致外出务工人员的一封信
致外出务工人员的一封信
全县广大外出务工的朋友们:
你们好!
目前,正值“犁耙水响闹春耕”的时候,巴东县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共组建158个工作组,1419名党员干部饱含深情、肩负重托奔赴全县473个行政村,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工作队秉承“两个全覆盖”的基本原则,确保党员干部的足迹踏进全县所有农户。
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简称“三万活动”)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作出的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部署,目的是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促进各级机关干部转变工作作风,与农村乡亲们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把你们的冷暖记在心头,把你们的利益当做最高的利益,把你们嘱托的事情办好,从而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所以,这次活动特别强调,哪怕再偏远的山村,再分散的农户,也要一村不漏、一户不掉,要让每一位乡亲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都能享受到党的惠农政策的阳光普照。
开展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向农民朋友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走访了解农村发展现状、农户基本情况和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为群众办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好事,帮助贫困边远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我们工作组将用一个月的时间入户调查走访,然后结合春耕生产和夏收夏播,为村组和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帮助驻点村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多年来,你们告别亲人,远离家乡,带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勇敢地从巴东走向全国各地,以淳朴善良的品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支援了务工地的建设,充分展示了巴东人的良好形象。在此,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但是,无论你们在何时何地,都阻隔不了绿叶对根的情意。今天,山水秀丽的巴东有你们洒下的汗水,强势崛起的巴东更是凝聚着你们的心血!你们思念着家乡,家乡也无时不在深情地关注着你们!
所以,这项活动要敬请你们积极支持和监督。开展政策宣传、民情调查、兴办实事、建章立制,既是为了农村乡亲们,也离不开农村乡亲们的支持和参与。由于您外出务工,特留信一封,当您返乡之后,随时联系我们。
最后,愿全县外出务工人员早日返乡就业、创业,并祝你们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来访人员:联系方式:来访时间:
第二篇:致全县务工人员的一封信
致全县务工人员的一封信
民工朋友们:
值此新春之际,县委、县政府思亲心切,非常欢迎你们常回家看看!到园区走走!
多少年来,为了实现小康,为了美好的生活,你们有的立足故土、耕耘希望;有的告别亲人,异乡创业。你们以淳朴善良的品格、吃苦耐劳的精神,辛勤耕耘在祖国各地各条战线上,支持了当地经济发展,展示了石柱人的风采,打造了石柱劳务品牌!你们挣了票子,换了脑子,盖了房子,宽了路子。
而今,磨砺多年的你们已具有娴熟的工作技艺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你们已是中国工业的奠基人,中国城市的顶梁柱。
国家建设日新月异,家乡发展也不甘落后。而今,位于县城方圆12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正在轰轰烈烈的建设之中,54家规模性企业入驻园区,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企业7家,35家企业已经建成投产,大量先进机器设备在园区安家——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重庆直辖市成立,一批有远见的沿海规模企业正抢抓机遇,纷纷向内地转移发展!而这些企业,正迫切需要像你们这样有丰富经验和娴熟技术的优秀员工——今年春节前后,我县南宾工业园区将招收6000余名从事纺织、制衣、针织、制鞋、电子等行业的工人。
为了让你们拥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家乡安心就业,今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提供廉租房解决园区工人住宿问题,提供便利方便子女入学,提供公交车方便上下班,在园区内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备,修建医院、学校、派出所、商店、食堂等,全力保障入园就业人员的吃、住、行等问题,帮助大家创业发展,务工就业„„
2解决就业5000人。连续两年被市政府表彰为重庆市“优秀园区”。
石柱工业园区始终坚持项目与配套要素同步建设的思路,不断配套完善吃、住、行、就医、就读等基础性民生配套项目建设。经过3年的努力,已建成标准厂房24万平方米、职工廉租房1600余套 10万平方米和企业配套住房近1万余平方米,配套建成小学一所,规划再建小学一所,幼儿园、医院、超市等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开通县城到园区的专线公交车,同时,对返乡农民工到园区企业就业出台了优惠政策。石柱工业园区正成为有识之士创业的热土,求职者就业的乐园。随着入驻企业的不断增加,用工需求飞速增长,为广大返乡农民工朋友在家乡创业就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有近20家企业急需员工6000余人,有制鞋工、缝纫工、电子工、机械制造工、纺织工等近百个工种等待你的选择。同时,2011年将开工的一批大工程、大项目更需要大批劳动力。
发展石柱,我们责无旁贷;繁荣石柱,需要你们共同参与。
我们的园区我们的家!家乡欢迎你,园区欢迎你,亲人欢迎你!
石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
二O一一年一月
石柱县南宾工业园区孵化楼3楼(公交路线:乘201路公交车到工业园区孵化楼站下车)
五、报名联络方式:
1、石柱县人力资源市场,地点:石柱县城老法院内,联系电话:73336114,联系人:姜女士
2、石柱县工业园区劳动就业服务大厅,联系电话:73345345,联系人:秦小姐
3、各乡镇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地点:各乡镇人民政府内
4、各职介机构,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
5、各村组劳务经纪人
6、石柱工业园区孵化楼3楼迪昌公司登记面试。联系人:汪亚琼 电话:023-73377909手机:***
六、报名时需提供的资料
1、身份证复印件2份,查验二代身份证原件;
2、一寸免冠照片1张;
3、毕业证复印件1份或学历证明复印件1份;
4、技能等级证复印件1份或培训毕业证复印件1份;
5、失业证复印件1份或转业、退伍证复印件1份,属农民居民的需提供户口簿户主及本人页复印件各1份或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原件。
七、有效期
本招工简章有效期为2010年元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
料
四、工作地点
石柱工业园区拓展区B区(石柱县下路镇金彰乡工业园区)
五、联系地址和注意事项
1、石柱县人力资源市场,地点:石柱县城老法院内,联系电话:73336114,联系人:姜女士
2、石柱县工业园区劳动就业服务大厅,联系电话:73345345,联系人:秦小姐
3、各乡镇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地点:各乡镇人民政府内
4、各职介机构,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
5、各村组劳务经纪人
6、直接到企业报名,联系地址: 石柱工业园区拓展区B区(石柱县下路镇金彰乡工业园区)联系人:卫阳,联系方式 : ***,邮 编:409100
六、有效期
本招工简章有效期为2010年元月1日至2011年6月31日
处理及一般纳税人的操作流程。熟悉国家财务、税务、外汇等法律法规政策,熟悉企业会计制度,熟练掌握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掌握银行、税收、工商等相关业务知识和协调能力。有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有责任心.。
工资待遇:800-3000元/月
(五)采购(3名,男女不限)
职位要求:有2年以上机械类相关产品采购、销售经验;熟悉微耕机的特性,熟悉同行业产品特点,对机械行业有一定的认识,具有相关采购、销售渠道;具备较强的公关能力和谈判能力,能够承受工作压力。成熟稳重,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
工资待遇:800-3000元/月
(五)营销人员(20)
职位要求:男女不限,善于表达,有亲和力,头脑灵活,能吃苦,做事责任心强,有良好的自律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工资待遇:800-3000元/月
(六)焊工(10名)
职位要求:年龄25—45岁,男女不限,持有中级以上焊工技术证书,三年以上工作经验。能够吃苦耐劳,责任性强,积极进取,好学,有团结协作精神。
工资待遇:800-3000元/月
二、工作地点
石柱县南宾工业园区工业孵化楼5楼(公交路线:201路公交车到孵化楼站下)。
三、报名地点及联系方式
1、石柱县人力资源市场,地点:石柱县城老法院内,联系电话:73336114,联系人:姜女士
2、石柱县工业园区劳动就业服务大厅,联系电话:73345345,联系人:秦小姐
3、各乡镇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地点:各乡镇人民政府-10普工:保底工资800元,实行计件多做多得每月20日发工资。电子商务营销员:熟练工,有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1500-1800元,学员1000-1200元
三、上班地点
石柱县南宾工业园区工业孵化楼一楼(公交路线:201路公交车到孵化楼站下)。
四、报名地点及联系方式
1、石柱县人力资源市场,地点:石柱县城老法院内,联系电话:73336114,联系人:姜女士
2、石柱县工业园区劳动就业服务大厅,联系电话:73345345,联系人:秦小姐
3、各乡镇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地点:各乡镇人民政府内
4、各职介机构,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
5、各村组劳务经纪人
6、直接到企业报名。联系电话:73343888 *** ***
五、报名时需提供的资料
1.身份证复印件1份,查验二代身份证原件 2.一寸免冠照片4张
3.毕业复印件1份或学历证明复印件1份
4.技能等级证复印件1份或培训毕业证复印件1份
5.失业证复印件1份或专业、退伍证复印件1份,属农民居民的需要提供户口薄户主及本人页复印件各1份或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原件;
六、有效期
本招工简章有效期为2010年元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
第三篇:致外出务工人员慰问信2
金堂县总工会致外出务工人员慰问信 全县各位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朋友们: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值此元旦、春节来临之际,金堂县总工会谨向你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过去的一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朋友们克服了自身及家庭的困难,远赴外地努力工作,为我县经济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也为所在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并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者和建设者。但由于种种原因,各位外出务工的朋友们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我们提请各位朋友们无论在何地务工必须清楚自身的合法权益与义务,务必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以及正确处理劳动争议方面必要的法律知识。
你们有权加入所在单位的工会组织;所在单位必须依法与你们签订劳动合同,其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解除和终止,都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违章指挥或者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劳动者;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支付你们的医疗、交通和生活补助等费用。
各位外出务工的朋友们,若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请及时向所在单位工会或地方总工会、社会和劳动保障局投诉,同时可向金堂县总工会投诉(投诉电话:84921851)
县委县政府制订了工业强县、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天府山水田园城市战略,提出建设全省丘陵地区城乡统筹先进县的目标。经过全县人民(包括外出务工人员)的共同努力,全县社会、经济、文化等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游子思归,凤凰还巢。世上最厚重的是乡土,最深浓的是乡情,这里有你们的至爱亲朋,有你们不变的乡音。家乡的发展需要您们的关注、参与,家乡的发展成果应当让您分享,无论你们身处何地,无论你们走向哪里,金堂县始终是你们的家园,金堂县永远是你们的根。家乡人民将和你们一道,为建设一个更加文明、更加富裕、更加和谐的新金堂而不懈努力!
祝大家新年愉快、阖家幸福,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2年1月
第四篇:致外出务工人员的公开信
致外出务工人员的公开信
外出务工的朋友们: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县禁毒委向长年在外务工返乡的朋友们和你们的亲友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元旦、春节是亲友团聚的节日。当你们归心似箭踏上家乡这片蓬勃发展的热土,与家人团聚之时,可曾知道,有一些人因贩毒走上犯罪的道路,锒铛入狱,只能在铁窗里度过他们的新年;可曾了解有一些正值花季的年轻人因为吸毒而葬送了大好的前程和美好的生活;可曾想到,因为毒品,有些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骨肉相残,在毁灭自我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的亲人和家庭。
毒品,犹如毒蛇猛兽,时时刻刻威胁着我们。毒品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它危害人民健康,破坏经济持续发展,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社会公害。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使中国人民蒙受了近百年“东亚病夫”的奇耻大辱。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度创造了禁绝毒品的奇迹。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受国际毒潮的影响,毒品问题在我国卷土重来。我国吸毒人数持续上升,且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危害的“高危人群”,形势相当严峻。不乏吸毒者因染上毒品毁了事业,毁了前途,毁了家庭,毁了自己的一生,而且因吸食毒品造成人格扭曲、道德沦丧,失去了羞耻感,颠倒了是非观,为了获得毒品,不惜采用非法手段去攫取钱财,从而导致各种刑事犯罪的发生。如盗窃、抢劫、抢夺、诈骗、赌博、拐卖妇女儿童、杀人、绑架、敲诈勒索、贪污、贿赂、伪造货币、卖淫等等,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毒品之祸猛于虎!
近年来,我县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少数人员不堪忍受生活的压力和挫折深陷吸毒的泥淖,还有的人在毒品高额利润的诱惑下,走上了制、贩毒的道路。短暂的快乐和荣耀之后,多少个美好的青春,多少个美丽梦想,都在毒品的诱惑中,悄然的画上了句号。此时,原本应该和你们一样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他们,幸福生活全部化为泡影。面对毒品带来的无尽灾难,我们必须百倍警惕,警钟长鸣: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日不止!
禁绝毒品,匹夫有责。禁毒工作关系到人民健康,社会安定,民族兴旺和国家昌盛,更与你的家庭、亲友和你的幸福息息相关。外出务工的各位兄弟姐妹、父老乡亲们,当你们面对毒品的暴利诱惑和毒品违法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语时,一定要牢记:“我坚决不参与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坚决不让毒品进我家,家中亲人在盼我平安归来。” 希望广大在外务工的朋友们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生活情操,自觉抵制毒品,用自己智慧、汗水创造财富。同时,更希望你们能带着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义不容辞参加禁毒活动,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毒品违法犯罪线索,为社会营造一
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心连心保卫我们的精神家园,拒绝毒品,参与禁毒!为了家庭的美满,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为彻底肃清毒品而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XX县禁毒委
二○一0年一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外出务工人员先进材料
优秀进城务工创业人员先进事迹材料
燃烧青春
铸就辉煌
——记xx县xx镇
xx行政村xxx同志
燃烧青春
铸就辉煌
——记xx县xx镇xx行政村xxx同志
xxx同志,男,1974年生,西华县西夏镇朱湾村人,中共党员,现任郑州市xxxx有限公司总经理。
xx同志从小家庭困难,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有两条路可选择,一条是守家务农,另一条是离开黄土,加入打工的行列。心疼他的母亲一直想把他留在身边,但他还是选择了外出打工。1993年春节刚过,他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满怀憧憬和理想,离开故乡,来到一直向往又陌生的大城市——郑州。转眼已19个年头了,在党和政府以及家乡父老的帮助下,他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是党的好政策,使他逐步脱贫致富,走向小康;是党组织的培养,使他赢得了崇高的荣誉:2008年荣获郑州市“文明经商
诚信服务”商户;2009年被郑州市中原区评为“优秀创业青年标兵”。他从一贫如洗的农村青年成长为一名自主创业的农民企业家,并有幸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他每一次进步无不渗透着自己艰辛的汗水和成功的喜悦,更凝结着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厚爱。
初到郑州时,经人介绍,他进入省xx公司当了一名普通的工人。工作期间,他非常努力,农村孩子的质朴品质与吃苦精神使他赢得了公司上下的一致好评,成为公司中不可或缺的业务骨干。对于一个农村务工人员来说,这样的工作使他非常满意,但青春的理想并没有使他停滞不前,因为他认识到,“作为一名打工青年,只要拥有理想和追求,只要愿意学习和奋斗,就一定能够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正是这种敢闯敢干的精神使他没有满足现状。在工作之余,他努力学习商业和销售知识。对高中毕业的他,这些知识显得那样深奥,但他并没有被吓到,而是坚持学习下去。因为他心中很清楚,没有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打工永远只能是卖苦力。
打工两年后,他成家了。但满意的工作和幸福的婚姻并没有使他忘记自己的梦想,在妻子的大力支持下,他毅然决然放弃了目前工作,决心到社会上闯一闯。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积累资本。于是,他进入了汽车销售行业,之后他继续发扬坚韧不拔的吃苦精神,成为郑州市汽车销售行业的状元,也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极富眼光的他又看到了二手汽车销售市场的潜力,进入了二手车销售领地。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在2000年,他决定创建自己的公司——郑州市xxxx有限公司,他自任总经理。万事开头难,自主创业并不是一句话的事,公司创办伊始,重重地困难压向他的肩膀,但坚强的他并没有被面前的困难所吓倒,他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暗自下定决心,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并要干出一点名堂来。就这样,凭着他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意志,终于使公司创办成功,凭借农村人的质朴与厚道,在全省客户中拥有良好的声誉。现该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拥有员工20人,每年销售200-300台二手车,年营业额达7000-8000万元,年纯收入200万元左右。
xxx同志成功了,但他并没因此而忘记自己农村孩子的出身,也没有忘记在困难时帮助支持过自己党和政府,还有家乡父老乡亲。他说,人富不能忘本,若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没有父老乡亲的帮助,根本就没有我xxx的今天,我要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回报家乡。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近几年来,他引导处于贫困中的家乡人到郑州打工并积极联系工作,自己公司安排不下时,他又托关系安排。他认为,乡亲们来找我,是对我最大的信任,我不能让他们失望。xx村的xx,原本好吃懒做,赌博成习。xxx回家过年时见到他,对他说:“你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倒不如跟着我干,最起码也能养家糊口。你一直这样下去,老少爷们咋看你呢?”在xxx同志的帮助下,xx痛改前非,在xxx的公司里打工,后来成为xxx的得力助手。xx说:“xxx这样看的起我,又这样帮我,我再不好好干,能对得起他吗?”
逢年过节回家时,xxx总不忘去看望村里的五保户,为五保户办年货,买米买面买油,解决经济困难。村里的五保户xxx、xxx、xx、xxx提起国停来就赞不绝口。xxx常说:“俺没有孩儿,可xxx年年过节来看俺,俺过哩可好哩!去年过年还给了我两百块,xxx是个好人呐!”
当他听说村里有孩子因家庭困难上不起学时,他又出资助学,村里的大学生经他资助的有5人之多,前后共资助学生一万多元。经他资助的大学生xxx和xxx表示,以后自己成材后,也一定像xxx叔那样去回报父老乡亲,更不会忘了xxx叔,没有他,我们哪有机会上大学呀!
去年他听说村里修路资金不足,为给村两委解决困难,他立刻回家捐资一万元,并号召在外务工的村里人为家里捐款修路。在他的组织下,在外务工人员不管是在郑州的还是在广州的纷纷慷慨解囊,筹措资金十多万元,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实际困难,更支持了村两委的工作。当走上平坦的柏油路,告别了泥泞的“水泥路”,乡亲们都说,xxx真的没有忘记家乡,他为家乡所作的一切真令人佩服。
xxx同志说,我是一个农村娃,金钱固然重要,但帮助别人使我精神上更加充实,这样做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在世,不能只为自己,要想怎样在致富后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一个响当当的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