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乡手牵手 共建新农村
城乡手牵手 帮扶促发展
6月2日,县委常委、副县长徐云刚及对口帮扶德耀镇的统计局、以工代赈办、防邪办、国资公司负责人到德耀镇开展扶贫帮扶工作。
徐云刚实地考察了德耀镇双凤村茶叶基地建设情况,听取了德耀镇领导关于德耀镇红光村、北坪村、永华村、双凤村产业状况、基础施舍建设、发展优势等情况介绍。认真询问了各单位在对口联系村所作的前期调研和帮扶工作,各帮扶单位都在根据所联系村的实际积极开展帮扶筹划工作,希望能从困扰村民的人畜饮水问题,通村公路破烂,发展种养植业落后等方面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
针对德耀实际,徐云刚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对口帮扶工作是一项整治任务,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我县县情的需要,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加大力度,真抓实扶,认真做好调研,吃透情况,找到产业扶贫突破点,工作的开展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首先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急需的问题,最终达到实现带民致富。
本台报道李伟
第二篇:(定稿)推进城乡一体化 共建和谐新农村
调研材料之二
推进城乡一体化
共建和谐新农村
——关于安定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党中央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和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今年7月,市上将安定区确定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区,这对于安定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全区上下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今后工作的一项重点,统筹谋划,深入研究,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努力构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一体化新格局。
现实基础
近年来,安定区按照“率先科学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建设首善之区”的战略部署,着力提升马铃薯、畜草、劳务、现代旱作高效农业四大产业,全力突破项目建设、工业建设、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四个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事业、民生改善、平安创建、作风建设四大工程,努力打造“中国薯都”核心区、绿色食品生产重点区、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区、扶贫开发试验示范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
(一)城乡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日益增强。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5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6亿元,同比增长5.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2亿元,同比增长12.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7亿元,同比增长13.5%,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903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4:25:51。完成财政收入3.1亿元,增长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9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00元,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2696元,增长12.5%。
(二)城乡建设步伐加快,人居环境日趋改善。2010年,全区施工项目250项,其中新开工项目181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2亿元,增长55.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86亿元,同比增长54.7%,农村完成投资6.3亿元,增长58.8%。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2308公里;累计兴修梯田157万亩;累计完成退耕还林48.7万亩,配套荒山造林48.6万亩,完成145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并通过国家验收,治理面积2256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68%;修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19.8万眼(处);完成“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1.1万座。建成了青岚大坪、鲁家沟太平、内官崖湾、巉口赵家铺等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和福台、大城、东河等旧城改造居民集中安置点,大大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
(三)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大力实施民生保障工程,全区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5.2万人,职工医疗保险1.85万人,失业保险1.47万人,工伤保险0.92万人,安定”建设,加强民族宗教工作,社会保持安定有序,广大群众安居乐业,香泉镇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制约因素
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严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面临着诸多困难,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仍然较大。2010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0800元和2696元,分别较上年增长9.6%和12.5%,农民收入增幅虽高于城镇居民,但其收入依然较低,其收入不足城镇居民的四分之一,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缓慢,增收的渠道和途径仍需进一步拓宽。农村道路、交通、通讯、供水、排污、垃圾处理等设施配套和共享程度不高,自来水入户率低,饮水安全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村庄建设相对滞后,规划实施难度大,土坯房大量存在,农村环境卫生缺乏有效管理。
(二)农业基础依然脆弱,发展资金比较缺乏。对农业生产投入不足,灌溉条件较差,抵御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产业升级难度加大,农民增收任务艰巨,天时左右农业、雨水决定丰歉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扭转。财源建设比较薄弱,后续财源不足,区级财力有限,对“三农”支持力度不够,经济总量小,支撑发展的骨干项目缺乏。
(三)政策体制不够完善,农村保障水平较低。受城乡二
照“全域规划”的理念,着力构建功能完善、产业互补、布局合理的城乡统一规划体系,推进农民向县城、集镇和新农村集中。一是明确发展布局。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上应按“城中村”、“近郊村”、“川区村”和“山区村”四种类型推进。“城中村”要统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拆迁安置、环境整治、优化布局等改造任务,重点发展新型工业、商贸物流、餐饮住宿和金融保险、观光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近郊村”要大力实施以道路硬化和村庄及旧街区改造为主的小城镇建设,全力搞好绿化、供水、排污和垃圾集中处理等基础建设,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农家乐等服务业。其他川区村要加快以交通道路、产业开发、住房建设等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发展马铃薯、畜草、旱作农业等特色种植和规模养殖业。山区村要不断加强以荒山造林、机修梯田、淤地坝为重点的生态治理工程,加快完善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二是抓好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应坚持可持续发展、与“十二五”规划协调统一、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和维护公共安全的原则,在全区范围内统一规划布局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公共事业项目和社会管理发展项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享度,实现城区与郊区、城市与农村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各类专项规划全面对接,促进产业聚集、人口聚集,不断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三是抓好专项规划。按照“布局合理、适度超前、定位准确、经济适用”的要求,统筹各类规划的编制与管理,强化规划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突出抓好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环境及生态保护规划、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土地利
入园投资置业,主动融入兰(州)白(银)1小时经济圈。借助市上打造“中国药都”的机遇,通过技术创新,扩大现有知名产品优势,加快生物工程技术、中药饮片浓缩颗粒等系列产品的开发,推动现代制药业快速崛起。抢抓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有利机遇,重点支持螺钉公司紧固件产业园等项目,切实抓好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抢抓新城区、开发区和新农村建设的机遇,重点发展新型化工建材产品,着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三是努力完善现代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现代物流、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完善金融、保险、会展、招商、商贸等专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业的规模与档次。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和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积极引进和培育骨干物流企业,畅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着力构建以知识密集型的中介服务行业为特征的专业化服务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三)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促进城乡建设突破。结合“十二五”规划,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政策机遇,统筹推进城乡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配套衔接。一是加大水利水保建设。以实施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专项工程建设为依托,加强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加快集雨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实施引洮一期工程主体及受益区农村供水、田间配套工程建设和农村饮水安
整优化学校布局,完善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切实抓好校舍安全工程,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逐步形成高中段教育向中心城区和市辖区集聚、农村初中向乡镇集聚、小学及幼儿教育向中心村集聚的学校建设布局,基本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资源共享。二是优化城乡医疗服务环境。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基本药物统一采购、配送、定价,实行零差率销售,健全完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扩大覆盖面。重点实施重大疾病防控、国家免疫规划和农村妇女住院免费分娩等公共卫生项目,切实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能力建设,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提高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三是繁荣城乡文化体育事业。深入开展城乡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大力实施全民健身体育馆、乡镇和村级健身场等项目,积极推进“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加快开发民俗文化产业,突出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和“好媳妇”评选等一系列活动,促进城乡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五)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促进民生质量改善。按照“低成本、高效益、广受益”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创业就业机制和服务环境,大力激发全民的创业激情,推进城乡医疗、养老、就业、社会救助等保障制度的全面接轨,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完善劳动就业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促进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开展创业培训和指导,拓宽公益性岗位
0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严格和规范管理农村宅基地,推广节地型住宅标准,鼓励农村居民自愿联建住宅和相对集中居住。稳步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二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一体化户籍改革,探索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为基本落户条件,以法制化、证件化、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手段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登记制度,使城乡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基层党建试点,创新完善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制度,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城乡联动整推活动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落实,不断完善乡镇干部服务责任制,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扩大农村党组织的覆盖面,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动力源泉。四是强化治安综合治理。健全以党委政府为主导的维护农民权益新机制,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渠道。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创建活动,完善以城镇社区群防群治网络和农村联户联防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逐步优化警力配置,实现警力下沉,为城乡一体化发展营造安全、安宁、安定的社会环境。加强普法教育和法律援助,进一步强化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依法管理各类宗教事务,促进城乡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篇:城乡文明手拉手共建和谐新农村
城乡文明手拉手共建和谐新农村
---好力保乡水田村在“城乡文明结对共建”活动交流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
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能参加此次会议,我感到十分高兴。好力保乡水田村位于好力保乡东部,全村所辖4个自然屯,总人口2182人,2010年末人均纯收入8000元。
与我村文明结对共建的是旗运管所。自开展文明结对共建活动以来,旗运管所领导多次到我村进行走访调研,实地检查察看相关项目建设情况,为我村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一、提高认识,奠定“文明结对共建”活动思想基础
我们深知要想开展好“文明结对共建”活动,就必须对活动有一个充分的认识。首先,开展文明结对共建活动,是提高村民整体素质的现实需要。就我们水田村而言,随着惠农政策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高,而村屯环境的脏、乱、差现象和农民的文明程度与群众生活水平远远不相适应。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就是要利用帮扶单位在知识、人才、资源、设施等方面的优势,提高我村的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其次,开展文明结对共建活动,是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自开展文明结对共建活动以来,在结队单位和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文明结对共建活动已经成为日益深入人心的一项民心工程,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大家普遍觉得现在居住环境变干净了,生活舒适度大大提高了。但是城乡的差距还很大。要改变这种差距,就必须切实开展好“文明结对共建”活动,把它作为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载体。
二、共谋发展,确保“文明结对共建”活动取得实效
1为了开展好“文明结对”共建活动,我村与旗运管所加强组织,广泛动员,使广大党员群众都积极参与到共建工作中来。
一是抢抓共建机遇,谋求共建发展。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后,我们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两委”班子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召开了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传达文明结对活动精神。在活动中,我们不断加大信息沟通和协调服务力度。一方面,定期向乡党委汇报共建工作情况及重大事项,听取乡党委对我村共建工作指导和要求,确保共建工作思路正、方向明;另一方面,积极加强与旗运管所结对单位的交流和沟通,保持一星期不少于一次电话联系,一个月作一次反馈交流,一季度作一次工作小结,从而主动有效的推进共建工作深入发展。
二是发挥文明辐射作用,推动我村经济发展。在“文明结对共建”活动中,旗运管所充分发挥他们在文化、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帮助我村确定发展思路,研究制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信息、科技、资金、物资等方面服务。我村是全乡水田面积最大、水利设施最多的村,由于水利设施老化陈旧,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为此结对单位多次深入我村进行调研,对我村的水利设施进行了重新规划,帮助我们进行维修,有效地解决了多年来制约我村发展的难题。同时,旗运管所针对我村是绿色水稻主产区的优势,帮助我村制定绿色水稻发展规划,帮助我们聘请农业专家,手把手教授农民实用技术,帮助我村进行绿色稻米品牌认证,力争把我村绿色稻米产业做特、做精、做优。
三、“文明结对共建”活动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村要在结对单位的帮扶下,开展好“文明结对共建”活动。
一是创建文明小康村,不断提高村民文明素质。第一是要大力开展以倡树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在结对单位的帮助下,多层面、多形式地组织开展各类思想道德教育及法律知识教育活动,提高全乡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第二是在结对单位的帮助下,大力开展农村人才技能培训。引导农民群众从实际出发,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在绿色、有机、特色农业种植上,积极向村民提供致富信息、致富技能。
二是实施新农村文明创建工程,倡导农村文明风尚。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利用科普宣传栏向村民开展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教育。组织开展“123”精神文明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等创建活动,逐步形成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同时,以“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依托,投资31万元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积极引导农民实施了“三化、四改、五培育”十二小工程,整治村庄“脏、乱、差”现象,实现生态良好、环境清洁的人居环境。
三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彻底改善人居环境。在结对单位的帮扶下,现在正在积极进行规划,计划修建水田村环村路7000延长米,维修桥涵7座,铺设涵管56个。投资80万元建设1栋500平米的村委会办公楼。计划投资9万元建设1处200平米的文化广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生活。
总之,在旗运管所的帮助下,我村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同创建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一定差距。文明结对创建活动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我们一定更加努力,与结对单位一起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第四篇:城乡共建工作总结
城乡共建工作总结
自2009年9月以来,市人事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 “城乡互联、结对共建”的号召,局党组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工作专班,深入结对共建单位----鄂州市经济开发区旭光村开展互联共建活动,工作专班从制定帮扶计划、丰富共建内容、理清发展思路和健全帮扶机制着手,结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市人事局把“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一是成立了机构。局党组高度重视,不仅及时印发了局结对共建的工作方案,还成立了局“结对共建”领导小组,由局长方明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驻村工作队,由许碧峰副局长任队长,随着活动深入开展,对驻村工作队人员做出了适时调整,由原来的3人增加到8人。局党组要求驻村工作队员要与单位的工作脱钩,在时间上坚持每天到村,实行到村工作签到制;在工作上,要把结对共建活动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结合起来,责任要到位,情况要摸清,工作要仔细,与对方联系要紧密,齐心协力,多措并举,切切实实抓好抓实;在纪律上,要求驻村工作与村干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不能给村增添任何负担,将结对共建情况与公务员考核、科室评优相结合。二是局领导身先士卒。局长方明多次深入旭光村了解结对共建工作进展情况,并带着百里长港培训基地、农民创业园和村级综合服务大厅建设三个项目,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邵汉生厅长进行了专题汇报;还结合厅市共建内容,邀请了省人社厅领导到对口扶贫的旭光村进行实地指导。去年十月、十一月,省厅副巡视员廖兴无、副厅长胡新时分别来到旭光村,就城乡一体化工作进行了调研,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并表示省厅将尽全力对该村进行扶持。三是全局上下联动。人事局多次召开全局党员干部大会,要求举全局之力搞好结对共建工作,局党组召开了五次专题会议,专门研究结对共建工作,要求各科室要根据自身职能制定帮助旭光村发展的工作目标;并从局紧张的办公经费中挤出10万元用于旭光村结对共建工作;实行“一对一”的结对方式,即局领导每人帮扶一名贫困党员,局十个科室分别帮扶村的十个小组,并签订了结对帮扶工作责任状。
二、专班推进,工作有序。按照“机关党员受教育,基层群众得实惠,党建工作上台阶,科学发展见成效”结对共建的工作目标,市人事局驻旭光村工作队根据局党组的要求,共建工作实行倒安排,从“六抓六促”着手,保障了共建事项不偏不倚,不重不漏,有条不紊地推进。
一是抓领导班子建设,促进村党组织执政能力水平提高。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启动后,市人事局全面指导旭光村的学习实践活动,帮助制定了《旭光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协助村召开了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编发了十余期学习实践活动专题简报,并多次深入十个村民小组分别征求意见,做到“三个全覆盖”,即“党员干部全覆盖,村组全覆盖,村民代表全覆盖”。针对群众对村委会提出的十五个方面意见,我们协助村委会逐一进行了分解,落实到了具体责任人。例如,为解决目前群众反映的办事流程不清楚等问题,我们驻村工作组多次与村领导进行沟通,两委会决定建设村级综合服务大厅。该大厅于去年十一月中旬动工,预计在本月中旬将竣工投入使用,它是我市村级建设的第一个综合功能服务大厅。大厅集计划生育、劳动保障、基层组织建设等十二项服务内容于一体,将实行办事承诺制、限时制和责任追究制,老百姓办事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就能办成事,将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和便民为民工作,大大提高村级行政服务效能,使老百姓在旭光村也能真正享受到“政务超市”的服务。驻村工作组还动员全局干部,捐赠科普、廉政建设等方面的书籍260余册,为该村建起了廉政书屋,每天阅读人数不少于20余人(次),同时还送去了王彦生同志事迹报告音像资料,已播放十余次。此外,协助村委会,为每名村干部建立了干部档案。在结合学习、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市人事局共建专班还着重就旭光村党建工作(如:协助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支部组织生活会、传统教育以及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等)、制度建设提出许多宝贵意见,为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献计献策。
二是抓总体规划的制定,促进旭光村的区位优势发挥。市人事局在对旭光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科学选址、规划集并、配套建设、形成特色”的原则,帮助村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理清发展思路,城乡一体化各项建设扎实推进。
三是抓好村庄整治,促进乡村清洁家园美化。协助在全村组织开展“三清”活动、“告别陋习,养成文明”行动,并确立了两个工作重心,即樊川大道沿线实施“穿衣戴帽工程”,实行政府出资一部分,个人自筹一部分的投资方式,目前工程进展顺利;长港沿线实施修建小游园、改水改厕及道路亮化工程,已改公厕2座,路面正在铺设彩砖,两个小游园建设也即将开工。通过村组整洁,环境治理,旭光村村庄越来越美化,家园越来越靓化,村民素质也不断提升,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形成。四是抓村级经济壮大,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协助村重点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在对农民创业园二期工程进行总体规划的同时,抓好旭光村综合楼及旭光花苑的建设工作。旭光村综合楼项目于2009年12月28日竣工,建筑面积3600 m²,我们协助做好大楼的总体规划,并积极争取省厅对综合大楼的支持。大楼建成后,将对开展劳动服务培训,引导村民积极创业,为村民增收、做大做优村组级经济发挥重要作用。为了优化利用闲置土地资源,2009年12月旭光花苑破土动工,占地面积60余亩,现已完成地质勘探、回填土方、平整土地等基础建设,建成后将吸纳5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力促进组级经济发展。五是抓“一对一”结对工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按照局党组要求,人事局认真实行结对工程,局领导多次深入结对贫困党员户了解群众疾苦,各科室有的多达六、七次,经常到结对小组进行沟通,局妇委会专门邀请市妇幼专家,上门为旭光村100余名妇女讲授保健知识,并送去了相关资料120余份。春节前夕人事局将还将进行一次“一对一”慰问活动。目前,我们在该村就农民就业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再教育、专业职称评定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地探索,找准了共建工作切入点和结合点。
六是抓部门协调,促进共建工作快速发展。旭光村是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口帮扶村,也是市人事局的共建村,市人事局充分发挥省厅职能优势,积极争取省厅在政策、项目与资金上对旭光村的大力支持,并写出了专题报告,同时主动协调市电力、发改委、民政、社保、劳动等相关部门,争取在政策、信息和资金上给予扶持,把引导农民谋出路、促发展作为工作主线,将争取外力扶持同挖掘内部潜力相结合,形成了省、市、区、村上下联动、共同谋划、同心发展的局面。
三、局村互动,初现成效。
按照市人事局和旭光村的互联共建计划和目标,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全力帮助共建村找准强村富民的发展路子,共建成效显著。旭光村2009年完成辖区生产总值9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2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招商引资1000万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5910元;新增村民就业63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0人,实现了全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此外,“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工作有序展开,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正步入快车道。一是学习实践活动稳步推进。自2009年9月旭光村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市人事局将“城乡互联、结对共建”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规定动作,纳入旭光村学习实践活动每个阶段验收和开展“回头看”时的必查项目,有序进行指导推进,已顺利完成学习调研、分析检查阶段任务,整改落实阶段也取得实效。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对11名无职党员进行了“设岗承诺’。主要岗位有:“村务监督岗”、“社会治安维护岗”及“政策宣传岗”,同时健全完善了村党组织一些基本制度,如:“两委”班子述职述廉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便民服务工作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村领导班子成员无违法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党员干部廉政责任落实到人,村务财务公开透明,坚持“一支笔”、“一套帐”的财务工作原则,收支实行钱帐双代管,组帐村管,村帐区管,严格财务手续和财务管理手续,合理利用资金,科学管理,建立村级理 本文来自文秘114 http://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财领导小组,全村上下无侵害经济发展环境和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认真落实村民议事规则,党务、政务公开,消除了群众对干部的猜疑和不信任感。村党支部坚持“抓党建、促基建、争一流”的工作思路,把村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平时工作的议事日程,着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优化组织建设,强化组织责任,努力实现了基层组织建设于党建、经济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扩大党员干部队伍,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全年发展党员2人,预备党员转正1人。
二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如今,在旭光村以往的脏、乱、差现象得到解决,爱国卫生运动普及,投资近50万元铺设了彩砖2000 m,修建了湾组污水管网各1000m,清理了沿河大道的杂树丛草3000余棵,拆除了5个脏乱厕所,新修建垃圾池5个。集中资金修建了高品位的旭光花苑居民小区,清除违规违章建筑20余处,全面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评执行率100%。沿樊川大道公路旁,共投资20余万元,对十家农户房屋的门面及天顶进行了美化,对门面房的外墙颜色进行了统一“着装“改造,一个“绿色乡村”、“品牌乡村”展现在市民面前。
三是村级经济快速发展。协助旭光村引进资金990万元,建成两栋标准型厂房,使海泽机械等四家企业落户旭光农民创业园。随着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和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创业园的形势非常看好,并正在着手创业园的二期建设工程规划。投资370万元的综合楼,已于去年年底竣工,并于今年年初已达成整体出租协议。投资278万元对临街门面房集中统一改造,吸纳了100余名失地农民从事第三产业,从而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四是村级服务功能日益增强。在公共服务方面,合理利用村新建的综合大楼,正在着手开辟百里长港一线人力资源开发、引进、培训、就业、劳务输出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大市场,将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和技术支撑。协助村配备了4台电脑、一台液晶电视和电子显示屏,实现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完善了2个卫生服务室,修建了1个文体活动室,设立了村级廉政书屋。在生活保障方面,争取将旭光村纳入我市首批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村。
即将试运行的旭光村综合服务大厅,集计划生育、劳动保障、基层组织建设等十二项服务内容于一体,老百姓办事将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就能办成事,将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和便民为民工作,大大提高村级行政服务效能。
总之,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是深入推进学习实践活动、服务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固本强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改进机关作风,加强效能建设的实际行动。在共建活动中,市人事局坚持以人为本、以城带乡、双向互动的基本原则,通过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增强了机关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增进了群众感情,转变了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帮助解决了一些基层和群众的实际困难,提高了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促进了城乡社会和谐发展。
互联共建是一个长效的活动,而不是一个临时性的短期行为,下一阶段,市人事局将按照《鄂州市“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实施方案》规定,认真落实元月八日全市结对共建现场推进暨党代表“进万家、结万户、解万难”活动动员会精神,充分发挥人事职能优势,加大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支持力度,更好地为旭光村各项事业发展做好人事人才服务工作,进一步细化互联办法,强化共建措施,借鉴成功经验,努力推动旭光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全省城乡一体化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鄂州市人事局 二O一O年元月十日
第五篇:城乡共建总结
开发区实小、莱河学区、郭村学区、园艺学区
“城乡共建,均衡发展”活动总结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单县教育局关于在中小学推进“城乡共建、均衡发展”帮扶活动的通知精神,切实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在单县教育局的支持下,2017-2018第二学期我校与莱河、郭村、园艺学区帮扶结对,并制定了结对帮扶活动工作实施方案。与莱河、郭村、园艺学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际交流活动,在常规管理、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素质培养等方面,认真交流先进经验,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努力使帮扶学校在我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促进下有明显改观和提升。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校际结对共建活动取得实效。活动开展伊始,学校就成立了校际结对共建活动领导小组,由黄克瑞校长任组长。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结对共建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月11日我校与莱河、郭村、园艺学区“城乡共建 均衡发展”启动仪式在开实小二楼会议室进行,会议上教研室廉敏主任对新学期活动提出要求,黄克瑞校长及三学区学区主任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此项活动高度重视。本学期城乡共建活动举办两次,第一次由开发区实验小学主办;第二次由郭村学区主办。3月15日共建单位负责该项工作的领导再次商讨此项活动的讲课事宜,在认真调研、互相磋商的前提下制定周密可行的实施细则及相关工作制度,在此基础上我校与莱河、郭村、园艺学区共同制定了结对共建工作计划,做到每项工作定人、定时、定内容;每月召开一次共建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和探讨学校管理、发展和教育教学等方面问题,及时掌握相互之间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情况;学期末召开总结会,并撰写书面总结报告,及时反馈总结经验,确保共建工作扎实开展、取得成效。而且我校在活动期间,共建单位领导积极、主动地组织参与学校的一切活动,使各位校长在学校管理、教育教研、校园文化、日常工作各方面感受颇深。单县开发区实验小学先进的学生管理、独特的校园文化建设、浓厚的学习氛围。给挂职校长们在学生管理以及文化建设方面以很多启示和借鉴,大力提高了他们的管理水平。
二、及时交流,资源共享,共同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及时的交流是提升结对共建工作实效性的关键。我校在与莱河、郭村、园艺学区结对共建的过程中,本着“优势互补、共建共赢”的态度,积极与兄弟学校展开交流。为切实促进结对共建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共同建立了稳定的互访机制。双方校长定期到共建学校参加校务会,了解共建情况,沟通管理信息。四月下旬,单县开发区实验小学黄克瑞校长,分别到莱河、郭村、园艺学区,在学校管理、校园校貌以及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针对三学区的需求和薄弱环节制定了帮扶措施。
三、开展切实有效的交流活动,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结对共建活动是推动学校继续稳步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为了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加强与莱河、郭村、园艺学区间的联系和交流,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本学期开展了两次切实有效的交流活动,深入推进结对共建的质量。
(一)相互切磋交流,共同提高。三学区教委主任和黄克瑞校长多次商讨新学期帮扶模式,以便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结对活动对学校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共同进步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4月11日上午,“城乡共建,均衡发展”活动现场会在开发区实验小学拉开序幕。本次活动由县教研室廉敏主任、任洪举主任、郭庞主任、朱瑞广主任和开发区实小黄克瑞校长及郭村学区李彬瑞主任、莱河学区孙成德主任、园艺学区张燕主任和相关领导及老师团队200余人共同参加此项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本次活动分为六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参与活动的领导和老师团队观摩经典诵读、讲故事和学生演讲。
第二阶段:老师们走进各年级办公室观摩了教师的教案及作业批改情况。
第三阶段:教研室廉主任对本次活动作重要讲话。开发区实小李光明校长对本次活动主题作发言。
第四阶段:校长论坛。首先由各学区领导代表对本学区开展得各项活动做了详细介绍。随后由李校长从我校的环境文化、办公室文化、教室文化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第五阶段:观看阳光大课间。领导和老师们观看了大课间活动,大甩臂走,整齐划一的队伍让老师们赞不绝口。第六阶段:听课、评课。语文、数学、美术、音乐四节研讨课,老师们给我们呈现了精彩的课堂。互评交流环节,教师就课堂教学、重难点突破、学生发展与管理进行了深入研讨。评课老师们积极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更加成熟!
教研室领导朱瑞广、任洪举、郭庞对今后的课堂教学指出了方向。
本次活动的亮点:
1、本次现场会县教研室领导、共建单位领导高度重视,亲临现场参观指导工作。
2、开发区实验小学对本次现场会领导高度重视,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校做出具体详实方案,学校领导例会多次商讨,修订。各部门精诚合作,各尽其职。保障了活动的圆满完成。
3、参会人员人数较多,老师们学习热情积极高涨,认真学习感悟。
4、开发区实小每个环节的展示非常精彩。
5、本次评课活动扎实有效。本次活动的不足: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参观环节时间掌控不到位。
改进措施:今后再举行活动要实地考察,形式灵活多变。此次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二)落实学生共建,倡导学生携手共进。在双方学校的学生之中,开展共建活动。让我校学生开阔了视野,也对我们今后的交流提供了平台。
(三)跨校间的互学活动。
(四)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为缩小三校之间的差距,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三校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以促进教学管理规范水平的提高。我校定期到三学区分组“说、上、评”教研活动,课例研究,艺术课教学法等。并且在学习的基础上讨论当前各科教学的发展趋势,解决教育教学教研活动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双方还就教学质量检测情况进行座谈、交流,以达到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开展城乡共建工作是促进我区教育均衡、持续、快速发展的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举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达到与兄弟学校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为实现我区教育跨越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不懈努力。
莱河学区
郭村学区 园艺学区
单县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2018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