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幕式焰火晚会解说词(巫溪县首届巫文化旅游节)
开幕式焰火晚会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七彩的焰火正随着我们的激情升腾,“秦楚之门”的壮美与灵性也将会得到最真实、最完美的体现。巫溪,正随着神秘的巫巴文化的发掘,演绎着炫烂动人的华丽乐章。
第一篇章天赐巫溪
巫溪,自然禀赋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峡幽谷深、花奇树珍、山大水灵、林茂地奇、史远文厚、镇古民醇。有老天爷赐予我们的神奇自然景象,有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神秘历史文化,有老百姓创造的神妙人文景观!巫溪有着最悠远的历史,曾是巫咸古国的宁厂古镇神秘悠远;我们有着最神秘的文化,以盐文化、药文化为主体的巫文化魅力独具;我们有着最奇美的景观,“南国第一高山草场”国家级森林公园红池坝、“东方天山”大官山草场、“三峡第一园”阴条岭自然保护区、世界奇观夏冰洞、大宁河七峡之冠妙峡景区、“川东古刹之冠”云台寺、“三峡库区第一洞”灵巫洞景区等各有特色,美不胜收。作为春申君的故乡、产盐业的摇篮、巫文化的鼻祖、原生态的净土、日光浴圣地的巫溪,如同一位美丽含羞的少女,正轻轻拂去她那神秘的面纱,展现在世人面前。
第二篇章乐和巫溪
巫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乐和家园建设,并希望通过示范区域的建设,带动全县老百姓的参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
境,控制生产生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同时运用“乐和”理念,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注重人与天和、个与群和、身与心和,构建以“乐和人居、乐和生计、乐和伦理、乐和治理、乐和养生、乐和环保”的“乐和家园”。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正致力于建设一座“建得从容、美得自然、过得从容”的特色宜居生态小城。
第三篇章盛世巫溪
我们的发展思路是:坚持“巫咸古国〃逍遥巫溪”的形象定位,围绕“一个目标”、营造“三大体验”、完善“五大体系”,构建项目支撑框架和工作促进机制,探索绿色崛起之路,推动旅游跨越发展,全力打造秦楚之门,尽快把巫溪建成全国人文生态旅游胜地。
围绕“一个目标”:即围绕将巫溪打造成为全国人文生态旅游胜地为目标。
营造“三大体验”:以巫溪独具特色的秀美山水、神秘文化和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设计旅游项目和产品,营造“行走巫溪、歌谣巫溪、原味巫溪”的游客体验。
完善“五大体系”:即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拓展工作思路,逐步完善景区建设、基础设施、市场营销、服务管理和营造氛围五大体系,推动旅游快速发展。
我们将认真贯彻**书记、**市长提出的打造“秦楚之门”的发展战略, 全面落实市政府156号会议纪要,紧紧抓住市上助推巫溪的发展机遇,以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旅游开发、对外开放和社会事业建设为突破口,将巫溪打造成渝陕鄂边
区交通物流枢纽、库区生态经济的示范县、全国人文生态旅游胜地、展示直辖市形象的门户。
巫溪,这颗璀璨夺目的生态明珠正在大放异彩!
第二篇:“和”文化旅游节解说词
中国阳**和文化旅游节解说词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山水人文城市**。我是解说员xxx,很高兴能为大家解说。我首先预祝大家此行旅途愉快!请允许我将今、明两天的行程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未定)
(车子驶过分水岭)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我们现在进入**境内,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及**旅游情况。
**是一个美丽、年轻的山区县,她于1969年建县,位于湖南省南部,**市中腹,现辖10乡4镇2个国有林场和1个国家森林公园,总人口20余万,总面积1751平方公里,大体呈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格局,**生态条件十分优越,人称**为一个天下无双的生态品牌,是湖南省十强林业县。境内气候属中亚热带大陆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7.6℃,年降雨量1546mm,雨热同季,是湖南省温、光、水条件最优越的县区之一,随山形、地势变化山地立体小气候十分明显,冬暖夏凉,一年四季皆宜旅游。**民风纯朴、社会治安良好,是远近闻名的治安绿洲,是一个让人放心的绿色家园。
**县位于**市旅游网络的中心,处在湘桂粤旅游圈的中枢,对外交通十分便捷。西部洛湛铁路、207国道纵贯南北,东部永连公路、二广高速在阳**穿腰而过,县城和**山距**中心城区、衡昆高速、**机场仅半小时车程。这种区位优势,使**的旅游成为湘桂粤黄金旅游圈中的重要节点。
**旅游资源丰富,现有国家四级旅游资源2处,三级的12处,二级的39处,一级的19处。
全县旅游景区布局大体呈两山一水一城格局,即阳**、**山、潇水湖和县城中心旅游区。东部阳**主要景区有:万寿寺、杜鹃花海、小黄**、万和湖、大黄**等。中部潇水湖主要景点有:**水库大坝、上梧江瑶族民俗文化村、江村仙人墩、仙人岩、访尧古民居、山圩水市、**、仙人吊桥等。西部**山主要景点有:万亩生态茶园、塔山婆婆殿、万亩草山、天池和竹海等。县城中心旅游区主要景点有:**洞、浮洲岛等。**县不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古迹众多,还有极为珍贵的红色旅游资源。红军长征时,任弼时、肖克、王震率红六军团曾经过阳**,现阳**国家森林公园还存有肖克将军题写的珍贵墨宝。
下面我隆重地为大家介绍我们的神仙山阳**。阳**是**旅游发展的龙头,位于**县东北隅,属南岭支脉,总面积114.2平方公里,自古为天下名山,向以优美的自然生态和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冠绝湘南,具有古、奇、灵、秀四大特色,被誉为**福地,最高海拔1624.6米,年均气温14.2℃,境内生态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98%,十万亩竹海翠接天际,万亩原始次森林遮天蔽日,流泉飞瀑、奇峰怪石、云山雾海等奇观胜景赏心悦目。空气中负氧离子平均含量达86000个/cm3,最高处小黄**达到168800个/cm3。万寿寺、杜鹃花海、万和湖、小黄**、大黄**等一大批精品景点星罗棋布,享有湘粤凉岛、天然氧吧和岭北生态画卷之美誉。近年来,阳**先后荣获湖南省作协创作基地、百姓喜爱的‘湖南百景’、湖南‘新潇湘八景’(休闲类)、绿色中国环境文化示范基地、面积最大的野生杜鹃花基地(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AAAA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称号。
听过刚才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阳**的景区已是很期待了,那么请允许我继续为大家介绍阳**各景区。
万寿寺景区
万寿寺原名阳**寺,始建于宋,距今近1000年的历史。明朝嘉靖年间,高僧郑**潜心修禅,并在此坐化成佛,其身不朽,**附近的信众尊其为七祖**,明朝时期曾赐**千古仰,**万家朝楹联,改阳**寺为万寿寺。万寿寺因此声名鹊起,数百年来香火鼎盛不衰,引得四方香客游客纷来朝拜观光,成为湘桂粤的佛教圣地,鼎盛时期聚集3省18县58个香会近百万的香客,特别是每逢农历十月初二七祖佛爷庆诞,善男信女聚集达数万之众。2009年下半年,云南省有关企业赠送给阳**两件镇山之宝植物肉身黄金樟**佛和树化玉,就供奉在万寿寺内。黄金樟和树化玉均属缅甸三宝,黄金樟**佛神形酷似**,自然天成,栩栩如生,已有数千年树龄,堪称稀世珍宝;树化玉历经亿万年沧桑演变而成,呈黑色,为玉化了的硅化木,被称作植物舍利,有镇宅、避邪、保平安之功,高为1.624米,暗****主峰海拔1624米,其外形恰似阳**山形。两件旷世奇宝又为万寿寺增添了灵气。2011年,万寿寺在方丈延藏法师等高僧大德的努力下,重塑了万寿寺所有佛像真身,使万寿寺更显庄严大气。
杜鹃花海景区
在万寿寺景区的西北部是杜鹃花海景区。整个阳**系高山杜鹃面积达十万余亩,其中核心花海面积达万亩,花树高矮一致,整齐有序,集中连片。花种有云锦杜鹃、紫杜鹃、鹿角杜鹃、岭南杜鹃、映山红等26种,其中该地特有的一种杜鹃被原中南林学院命名为阳**杜鹃。每年四月底五月初,满山红杜鹃尽情绽放,似火般燃烧在山山岭岭,中夹紫、白、蓝各种颜色,花期近月不败,**为壮观,被誉为天下第一杜鹃红;2006年,被列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更为神奇的是杜鹃花海中有自然天成和人工打造的神奇壮观的和、寿、福三个喻意美好的大字。在万寿寺右侧杜鹃花海中暗藏一由石头天然生成的和字,阳**又称阳和山,或许古人起此山名时也曾在此得过启发。微波台下杜鹃花海随意修建的游道则恰似一个 寿字,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同时,在万寿寺后山上的杜鹃花海中,又用常绿树种精心栽种出了一个 福字,和美**又添福寿齐辉的文化内涵。杜鹃花海中还有象征美好爱情的山盟石、传说刘邦征战南方时留下的遗迹试剑石等众多景观景点。
小黄**景区
小黄**景区位于阳**中腹,毗邻万寿寺景区,面积 726.4亩,小黄**自北向南贯穿全区。这里原始次森林茂密,山深谷幽,空气清新,古木参天,春季山花争妍,漫山遍野,夏季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秋季野果飘香,高挂枝头,冬季银装素裹,玉树琼花,林木季相更迭,仪态万千。据中南林学院专家考证,该区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66800个/cm3,这在全省亦属罕见,被誉为天然氧吧,是观光旅游、健身、登山、疗养的最佳处所。主要景点有小黄**主会场、小黄**瀑布群、黄杉独秀、百步阶梯、飞来石和石生树等。
万和湖景区
该景区与歇马庵毗邻,四周群山环抱,似莲花宝座,是柳宗元《游黄溪记》黄溪的源头。湖面最长处730米,最宽处260米,面积200余亩;湖水平均深度为4.6米,最深处19米。湖西侧有沿湖游道600米直通大坝。万和大鼎、中华和文化园将陆续定址于此,万和湖景区将建成集水上游乐、朝佛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休闲度假中心。
大黄**景区
大黄**位于阳**国家森林公园西北部,即为唐朝柳宗元《游黄溪记》描述的黄溪,有大黄**瀑布群、长菖湾瀑布和原始次生林等景点。大黄**瀑布群分五级,级级精彩,最后一级从60米高处咆哮而下,如白蛟翻滚,气势磅礴,水声激越,声势夺人;瀑与瀑之间有五潭相连,状呈圆形,直径三丈,深约十米,宛若天然浴池;潭水清澈透底,碧绿如玉;潭底石美如画,五彩斑斓,五潭天雕地琢,自然而成,天下一绝,举世无双。长菖湾瀑布从山头光洁的石涯凌空而下,飞流1000余米,瀑布水帘,晶莹碧亮,雨后放晴,银帘映日,顿生七色彩虹。原始次森林方圆数十里,渺无人烟,连绵天际,静若**,置身其中,宛若隔世,堪称岭北生态画卷,是探险、科考的绝佳去处。
阳**是目前保存最完美的原生态旅游景区,方圆数十里,人迹罕至,天人合一。游客置身其中,满目青山流翠,耳傍虫鸟和鸣,宛如人间仙境;深吸山中空气,顿觉清新拂面,清气浸脾,通体康泰,心旷神怡。(稍作休息)
(到阳**管理局)我们马上进入开幕式主会场阳**和文化节的小黄**广场,请各位记住自己乘坐的车辆和就坐的位置(提示来宾,若有人不记得,随时回答),进入主会场请按次序就坐,参加9:28举行的第八届中国?阳**和文化节暨海峡两岸旅游经贸交流活动的开幕式。
第三篇:首届尧都文化旅游节解说词(赵部长定稿)
中国尧都首届文化旅游节乘坐车辆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到全国闻名的花果城参加中国尧都首届文化旅游节!
我是山西师范大学一名青年志愿者,我叫***,大家叫我小*就可以了。今天晚上由我和我的同学***来共同为各位领导服务,请各位领导记住我们乘坐的是***号车。
利用行车时间,我向各位领导简要介绍一下我们尧都区的基本情况以及本次活动的概况:
临汾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汾水之滨而得名。临汾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又因上古帝尧曾建都于此,有“华夏第一都”之称。2000年8月撤地设市,现辖1区2市14县和2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51个乡镇、20个街道办、157个社区,2966个行政村,总人口420万,总面积20275平方公里。
尧都,是一个千古传唱的名字; 尧都,是帝尧创造奇迹的地方; 尧都,是令国内外华人敬慕的好去处。
尧都区地处临汾盆地中央,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悠悠汾河水由北向南穿境而过,形成东西两山中间平原的地貌,是临汾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37年4月,建立临汾市、临汾县。2000年11月1日,原县级临汾市更名为尧都区。全区国土面积1316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9个街道办事处,372个行政村、50个社区,总人口94万。煤炭是主要的矿产资源,境内含煤面积达257.9平方公里,地质总储量20亿吨以上。2011年以来,我区大力实施“大改革推进、大创新突破、大招商开路、大园区承载、大项目支撑”的五大举措,以投资60个亿的中煤项目和投资150个亿的奥特莱斯芭蕾雨项目为代表的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陆续落地,为尧都区转型跨越、先行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229.8亿元,增长16.1%,财政总收入突破30亿元大关,达到30.65亿元,增长26.4%,经济总量继续位居全市第一。今年上半年,全区各项事业继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20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8.13亿元。
我们现在通过的是平阳大桥,平阳大桥是进入市区的重要通道。桥头广场核心工程是建造突显临汾卧牛文化的大型雕塑,这组雕塑高达9米,采用花岗岩雕造,以临汾卧牛为原型,静态中充满 动感,远远望去气势雄壮厚重优美,使临汾卧牛之城的文化形象更为突显。目前大桥东侧南北广场两组雕塑已完成主体安装,桥西侧两组雕塑正在紧张安装,届时平阳大桥将成为我市继锣鼓大桥、脸谱大桥之后的第三座文化桥梁。
我区现有古帝尧庙、尧帝陵、华门、元代戏台等历史人文景观和仙洞沟、龙子祠等自然风景区。中国首座文化旅游景观——中国华门,已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品牌。西邻闻名世界的黄河壶口瀑布、蒲县东岳庙、隰县小西天;南接襄汾丁村古代猿人文化遗址、侯马晋国文化遗址等;北有洪洞大槐树移民遗址、明代囚牢苏三监狱、广胜寺等旅游胜地。尧都历史上人才辈出,著名的有:仓颉、尧、舜、羊舍、卫青、霍去病、法显等。
这次中国尧都首届尧文化旅游节,以“帝尧古都、和合华夏”为主题,将深挖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位,集中展示尧都博大精深的帝尧文化、源远流长的戏曲艺术和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搭建交流平台,扩大对外影响,全面推介我们尧都这一靓丽名片,促进尧都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旅游节期间将举办一系列文体、经贸、旅游活动,分别为开幕式“尧风晋韵”大型文艺晚会、仙洞沟旅游开发项目签约仪式、鼓舞华夏鼓乐展演、平阳戏曲高层论坛及新编眉户剧《雷雨》首场演出、尧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和“和合尧都”围棋邀请 3
赛,共六大项节庆活动,将为社会各界呈现一场帝尧古都特色文化的视听盛宴。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临汾滨河西路,展现在我们右方的是临汾滨河公园。2009年以来,临汾把改善汾河环境,保护汾河生态作为民生工程,精心策划、设计、施工,将汾河临汾段治理成精品工程。
等一下,我们要到达的就是气势恢宏的九州广场了。九州广场是尧井广场、三友园、御景城等汾河公园重要项目及景点之一。九州广场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尽显大气恢宏;与之遥相呼应的是高21米的尧天舜日景观牌坊巍峨耸立;古城公园荟萃“青铜古城”、“平阳名人”、“龙牛雄风”、“飞瀑流光”、“元代戏台”、“脸谱风韵”、“平湖水色”、“三桥胜境”、“石磨遗风”、“古船茶饮”十般盛景。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到达这次旅游节的文艺演出地—九州广场了,我们的工作将暂告一个段落。最后,再次提醒大家,我们乘坐的是***号车,看完演出后,我和司机师傅在***地方恭候大家!请各位领导下车。
第四篇:首届东山励志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励志之夜”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东山学校求学100周年暨湖南湘
乡
首届东山励志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励志之夜”
文艺焰火晚会上的致辞
湘乡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建民
(2010年10月2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十月的龙城,丹桂飘香;十月的龙城,嘉宾云集。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东山学校求学100周年暨湖南湘乡首届东山励志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励志之夜”文艺焰火晚会。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百万湘乡人民,向出席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湘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置县两千多年来,这颗镶嵌在湘中的璀璨明珠孕育了灿烂绚丽的文化,涌现出三国蜀相蒋琬、湘军统帅曾国藩、“飞将军”刘锦棠、红军杰出将领黄公略、开国大将陈赓、谭政等一大批优秀的历史文化名人。特别是100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到东山学校求学,迈出了他改变中国和影响世界的第一步。今天,我们借“游中国品华夏”——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的东风,在此举办纪念毛泽东同志东山学校求学100周年暨湖南湘乡首届东山励志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励志之夜”文艺焰火晚会,正式拉开以“励志东山,魅力湘乡”为主题的旅游节序幕,这次旅游节古典与现代相呼应,学术与体验相结合,既有精彩纷呈的“励志之夜”开幕晚会、别出心裁的深度游体验;也将迎来曾国藩与湘军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还有游湘军故里、品湘军美食等系列活动。我们希望以此展示湘乡的魅力,挖掘发展的潜力,增强对外的亲和力,使湘乡成为修身励志的热土、休闲旅游的乐园。
文化是无形的瑰宝,这里的每一处山水,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这里的每一把泥土,都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发掘和开发,成功运作了以东山学校旧址、东山励志论坛、红色将领故居群为代表的红色文化项目和以曾国藩生平研究馆、曾国藩诗文岛、湘军水寨为代表的湘军文化项目。这是省、湘潭市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湘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当前,全市上下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强基础,促增长,稳中求进;调结构,推两型,快中求好;惠民生,创和谐,变中求实”的原则,全力“建设工业强市、打造魅力龙城、共创和谐湘乡”。我们衷心地期待着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期待着广交朋友,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最后,预祝纪念毛泽东同志东山学校求学100周年暨湖南湘乡首届东山励志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励志之夜”文艺焰火晚会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及各界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胜意!
谢谢大家!
第五篇:文化旅游节开幕式致辞
在黄泥镇文化美食旅游节开幕式上的致辞
黄泥镇党委书记
黄欣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好诗好画邀四海宾朋,美食美味宴八方来客。今天,我们相聚长河之滨、相约古色之乡,在朝气蓬勃的黄泥中学隆重举行潜山县黄泥镇文化美食旅游节开幕式。首先,我谨代表黄泥镇党委政府以及热情好客的两万黄泥人民,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
千年古镇,鱼米之乡。黄泥镇地处潜山最南端,与太湖、怀宁两县接壤,素有“一脚踏三县,一帆通四海”的美称,盛享“小上海、二苏州”的美誉。古镇始建于宋明元初、鼎盛于明清之时,镇史已经千年。从明洪武年间就有人开始在黄泥从事商业经营,长河两岸逐渐形成了“河南一条街、河北六家店”的繁荣景象。黄泥镇区三面环水,属典型的圩畈区,圩内以冲击平原为主,辅以丘陵地貌,田畴千亩,小桥流水,土地肥沃,水利四通八达,是黄泥人民勤劳务实、艰苦创造出来的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
人文荟萃、闪耀光芒。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黄泥人文荟萃,黄梅戏传承不断,农歌歌会代代相传,诗词书法彰显特色,十二月花神明珠璀璨。1957年,十二月花神进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汇演,并获得节目奖和演出奖,演员得到朱德委员长和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接见,2008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泥米粉蒸肉工艺独特,2009年被列为安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黄泥镇成立了潜山县首个乡镇级诗联协会,目前已刊印《黄泥港》诗刊二期。黄泥老街“三街六巷”风貌如故,古老的马头墙、碧绿的青石板、传统的手工艺、热闹的老茶馆,近年来不断吸引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来此感受昔日古镇的辉煌。连片的油菜花业已成为旅游观光亮丽的名片。
砥砺前行、再创辉煌。近年来,黄泥镇党委政府紧扣“1383”总体发展思路,打基础、促民生,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大批旅游资源得以挖掘。目前,黄泥镇已成功获批省级生态乡镇,正朝着国家级生态乡镇迈进。长河大桥已正式被省交通厅纳入建设计划,241省道将会贯通黄泥和怀宁腊树两个乡镇,黄泥至王河快速通道一定会变成现实。复建黄泥老街也即将起步。我们坚信,古老的黄泥正在全域旅游的大环境下借全县旅游的东风,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黄泥山美水美景更美,诗好词好人更好!这里有无数的文化瑰宝等你欣赏,这里有不尽的历史遗存等你挖掘。我们真诚地期待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如既往的关心黄泥、支持黄泥、宣传黄泥,多到黄泥旅游观光、指导工作、投资创业,携手共创黄泥的美好明天!
最后,预祝黄泥镇文化美食旅游节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以及来参加黄泥美食旅游节的各界人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