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不让”:庄严的民生承诺——集团公司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开展帮扶困难职工工作纪实
2008年春节前夕,有对口帮扶任务的二矿工会主席杨海申,作出了一项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今年过节,不上袁二强家慰问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老困难户袁二强经过他多年的对口帮扶,已经脱贫了,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所以,杨海申要换个帮扶对象,今年他准备与困难户孟召曙结成帮扶对子,让老孟一家也早日脱贫。
2004年以来,集团公司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倾情践行“职工是第一牵挂”,从构建和谐小康矿区的高度,向广大困难职工群体庄严承诺:“不让一名困难职工生活过不下去,不让一户困难职工子女上不起学,不让一名患大病职工看不起病。”4年过去了,集团公司是这样承诺的,也是这样践行的。
4年来,集团公司于春节期间累计看望慰问并救助特困职工5649人次,发放救助资金244.8万元;看望慰问离退休人员、劳模、军烈属、农民工等各类人员超过10万人次,累计发放慰问金2000多万元;开展“金秋助学”投入助学金300多万元,资助应届大学生386人次,在校大学生447人次,中小学生6357人次;集团公司困难帮扶中心先后为118名患大(重)病的困难职工提供医疗救助金达30多万元,累计为1614户特困职工发放特困金90多万元。
其实,在集团公司大家庭中,倾情帮扶困难职工的何止杨海申一人,在帮扶方法和手段上,又何止是送钱送物。4年来,集团公司帮扶困难职工的庞大爱心群体中,既有集团公司领导,又有普通职工,而且形成了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机制,做到了既有物质上的“输血”,又有精神上的“造血”,使广大困难职工走出了物质上的贫困,摆脱了精神上的压力,坚定了重新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生活帮扶:搭建扶贫平台,构建两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不让一名困难职工生活过不下去”
平煤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铸造过辉煌,也经历过阵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加上市场波动的影响,平煤集团经历了从发展到低谷,再从低谷到调整发展的过程,其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困难职工。
职工是第一牵挂。2004年,平煤领导班子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这种极富亲和力的民生理念。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建生在2005年的工作会议上说:企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职工生活过得更殷实,要抱着真正重视、真正关怀、真正爱护的思想,扎扎实实为困难职工办实事;要让困难职工买得起房,看得起病,子女上得起学,使其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总经理常建华在《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篇讲话中说: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想着群众,牢记“职工是第一牵挂”。特别是要关心困难职工疾苦,多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做到“三不让”,即“不让一名困难职工生活过不下去,不让一户困难职工子女上不起学,不让一名患大病职工看不起病”。
从集团公司对困难职工的帮扶中,我们看到了令人感动的一幕又一幕:今年1月份的一天,一场大雪过后路面冻上了厚厚的一层冰。家住矸南家属区的一矿困难职工王传鼎夫妇正在为办年货犯愁,这时,一矿工会生活保障部的李明洁领着人带着猪后腿、米、面、油上他家慰问来了,王传鼎的爱人当时就流泪了:“闺女,天恁冷,路还恁滑,您是咋过来的呀!还拿恁多东西,叫俺咋感
谢您哩?”王传鼎一家6口人,仨孩子都在上学,可他每月工资只有1000多元,以前过年一家人都没咋吃过肉。
二矿服务公司集体工李新明的爱人刘玉,是矿上有名的孝顺媳妇,孝顺归孝顺,但日子过得很艰难,公公患病成了植物人,丈夫三天两头没活干,一个孩子上四年级,家里家外都需要花钱。眼看春节快到了,年货还缺这少那,刘玉着实发愁。刘玉一家的困难,牵动着二矿机电副矿长李新玉的心,腊月二十二上午,他买了一只羊,还带着油、面、白菜、萝卜来到了刘玉的家里。刘玉看到李新玉一下子带来这么多年货,这位纯朴的孝顺女眼圈湿润了,她激动地说:“矿上的领导真好,啥都替俺想到了,今年俺要过一个富足年!”李新玉说:“有啥困难,尽管说,矿上一定会帮你解决的!”说着,又掏出了200元钱递给刘玉,鼓励她坚定生活信心。
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亲情。近年来,像上述帮扶困难职工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据了解,在对困难职工的帮扶上,集团公司有“送温暖”活动、有“爱心救助超市”、有“一帮一爱心接力”,等等。正是集团公司这种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帮扶,才使困难职工生活安稳,心里踏实,增添了他们对生活和工作的信心。2007年,集团公司救助特困职工1419户,发放救助款70多万元。助学帮扶:建立助学基金,开展“与希望同行”、“金秋助学”活动,“不让一户困难职工子女上不起学”
早在1998年,集团公司就建立了助学基金,主要资助中小学生。从2004年起,集团公司又将助学对象扩大到大学生,当年拨款30多万元,为84名困难子女圆了大学梦。为切实帮助困难职工子女完成大学学业,集团公司在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与希望同行”助学活动,采取“多帮一”的形式,每人每年捐款500元,资助在校困难职工子女。同时,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资助应届大学生。
2006年考入中南大学的一矿职工子弟翟明飞,放寒假回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10岁时,父亲就不在了。父亲的去世,就像家里倒了顶梁柱,家庭经济状况一下子变得拮据起来,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是母亲在社区打扫卫生的微薄收入。当年我考上大学的时候,一年学费4600元,不算高,但我们却拿不出来。最后是平煤资助了我们5000元,帮我顺利走进了大学的校门。”说起孩子当年上大学的事儿,二矿服务三队的张玉荣面对记者再次流下了眼泪,她回忆说:“我丈夫去世得早,我一个人拉扯着3个孩子,一个月才开800多块钱。去年,大女儿郭大燕终于考上了,可一算学杂费一年得七八千块。我对大燕说,咱不上了吧,太贵了。可大燕哭着非要上,没办法,我只好找到了矿上。到了矿上,杨主席还埋怨俺说咋不叫孩子上哩?再困难也得让孩子上学!最后还是矿上帮俺垫了5000块钱!”说完,张玉荣掩面而泣。
据统计,仅2007年,集团公司副处级以上干部就捐款36万元;“金秋助学”活动,集团公司投入资金205万元,资助应届大学生148人、在校大学生152人、中小学生1644人。
医疗帮扶:为职工办理大病医疗保险,多渠道提供医疗救助,“不让一名患大病职工看不起病”
俗话说,有什么别有病。八矿机电六队的彭广平,前些年在医院得知自己身患尿毒症,需要15万元换肾时,两条腿都软了。他一家3口人,妻子无业,儿
子正上学,他一个人工资只有区区数百元,一家人生活都成问题,更别说拿十几万元钱换肾了,他陷入深深的绝望。可2004年6月的一天,他却顺利地走进了医院,并成功地实施了换肾手术。如今已经逐渐康复的彭广平对记者说:“多亏了集团公司和矿上的领导,要不然,我有十条命也活不成了,感谢他们让我活到了现在!”据了解,他患病以后,集团公司、矿先后为他提供医疗救助金和捐款达11万元。
为了让每个患了大病的职工都能得到有效的救治,2004年以来,集团公司、矿建立医疗救助机制,为女职工办理了团体特病医疗保险;2006年、2007年两次为职工办理团体医疗大病互助保险,截至目前,共有203人得到赔付保险金227万元。2007年,集团公司为45名患大病的职工提供医疗救助金达8万多元。
“三不让”是平煤领导班子对困难职工作出的庄严承诺,是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生动体现,也是构建和谐小康矿区的民生实践,道出了困难职工的所思、所想、所盼。一诺千金,有诺必践。“三不让”是冬日里的一束最暖的阳光,是春天最清亮的一滴朝露,点燃了职工的希望,滋润了职工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