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学期幼儿的常规培养方案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在幼儿园生活过的幼儿会升到新的班级,还会有一部分新生加入到中和音乐艺术幼儿园的大家庭来。每年幼儿园新学期的开始都是一个特殊时期,都有一项重点工作--幼儿常规习惯培养。下面,我向家长简要介绍一下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的情况;
一、教师常规的培养
抓教师常规是为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各项常规打下基础。俗话说: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影响至深。教师有了规范的工作、教学态度,才能保证孩子具有良好的常规习惯。
二、幼儿常规的培养
1、生活常规:
生活常规包括幼儿一日生活中所有细节的规则培养。例如:盥洗的常规要求包括正确的刷牙、漱口方法;正确的洗手、洗脸方法;鼓励提醒幼儿多喝水等。进餐的常规要求包括饭前的准备(消毒、洗手等);吃饭时不挑食、细嚼慢咽、安静进餐等;指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及饭后的擦嘴、散步等。睡眠的常规要求包括为幼儿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幼儿养成正确的睡姿及良好的睡眠习惯,不蒙头、不吃手等。
总之,不论是幼儿园的老生还是刚入园的新生,常规习惯的培养都要在新学期开始初期对幼儿进行强化的训练和加强。
2、学习常规:
学习常规是指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书写习惯、阅读习惯、集体活动常规要求等。大班的幼儿面临毕业上小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要让他们逐步适应小学生活。小班和中班的幼儿同样不能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因为有些习惯是从小就需要养成的,比如培养幼儿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他人说话等习惯,这些习惯一定要在小中班时期培养好,否则到了大班再亡羊补牢,就会事倍功半。
幼儿各项常规的培养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不能靠一时一会儿、一天半天就能形成的,需要幼儿园教师长期的指导及训练,以及家长的密切配合。
祝愿小朋友们在中和音乐艺术幼儿园都能生活得健康、快乐,茁壮地成长!
第二篇:幼儿常规培养
常规是指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安排顺序以及要求孩子在各个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所以常规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幼儿园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及幼儿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常规教育的重要性。那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的常规呢?
本班存在常规的问题:
1.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活动中都表现出很强的参与热情,自我约束能力还要进一步的提高,从日常的学习生活观察,还不能从始至终地坚持良好的表现,经常出现控制不住自己的现象。如:急跑,不能认真倾听,说话嗓门大等缺点。
2.集体意识不强。由于全班绝大多数的常规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非常地疼爱,许多时候都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导致孩子不会为别人着想,不考虑自己的行为会对同学或集体带来什么,没有自我约束的动力。
3.在区域活动和桌面游戏,规则比较死板。自选游戏中,则要保证给与幼儿充分的自由选择、自由探索、自由思考、自由表达的权利。
常规教育的目标:
发展学习适应能力幼儿入学后,学习成了其主要活动,以读、写、算为主导。,我们要尤其注意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专注性和持久性的培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1、晨间接待(1)
教师在活动室门口热情接待家长。询问幼儿在家情况,叠放好幼儿衣物;接待孩子和家长要热情。如在室活动,教师要在活动室门口迎接孩子,不做与晨间接待无关的事情。
(2)教育幼儿有礼貌并使用礼貌用语。如问:“老师早上好,爸爸或妈妈再见。”
2、区域活动常规:能安静地参加活动区活动,能实现同伴间的交流合作,并有次序的收放玩具。
3、早操
(1)按时出操。
(2)教师精神饱满,不穿裙子,不穿高跟鞋(3)幼儿有良好的做操秩序,动作整齐、规范。
4、饮水
(1)幼儿新陈代谢旺盛,保育教师应提供幼儿随时饮水的条件。保温桶应始终有适宜温度的开水。
(2)
随时关注班级饮水桶内水量和水温,保证幼儿随时饮用水,每次消毒前,应将机动的杯子取出供幼儿随时饮用水。
5、坐的常规
(1)会搬椅子,一手握椅背,一手托椅身,轻拿轻放,转椅子时要拿起椅子摆好再坐下。放椅子时不能有声音,知道爱护桌椅。
(2)上课坐姿:双脚自然并拢平放。双手自然摆放,长时间坐着可以轻轻靠在椅背上。
(3)绘画、写字坐姿:上身与桌子保持适当距离,双脚自然平放,上身不歪斜,眼物距离适当。
(4)、避免不正确坐姿:斜靠椅背;斜趴桌子;坐时翘脚;驼背坐。
6、卫生常规
(1)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扶碗,一手拿勺,会使用勺进餐。
(2)一口菜、一口饭地进餐,不把菜全部倒入碗里,不急也不慢,不剩饭菜,不洒饭菜,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
(3)安静、专心地进餐,不东张西望,不大声讲话,不讲长话。
(4)用餐巾擦嘴,轻拿椅子坐到指定地点。安静活动,不影响他人进餐。
7、离园
高度负责,把每一位幼儿安全交给家长,不准出现幼儿自己离园、离班被陌生人接走的现象,有陌生人接幼儿时,首先与家长取得联系,确实得到家长同意,并请陌生人在交接记录上签字后,方可把幼儿交给陌生人,慎重对待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幼儿离园。
具体措施
1、及时发现及时利用谈话时间对幼儿进行节约用水等勤俭教育,督促幼儿及时关紧水龙。通过与家长交流探讨,家园共同配合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走路习惯,在平时活动中,利用值日生,时常督促幼儿慢走。
2、小桌长监督,组织本组幼儿评选当日吃得好的幼儿,并给表现突出的组加奖红旗,看哪组的红旗多就可得到“流动红旗”。
3、家园配合,让幼儿形成家园一致的饮食习惯,通过评选“小红花”“小红点”,逐步提高幼儿的饮食速度,改正幼儿的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
4.每周五组织幼儿评选“本周之星”,激励幼儿遵守班级各项常规。5.自理能力培养:让每个孩子知道自己很能干,自己的事自己做,并向幼儿进行友爱、谦让的教育。
6、继续进行课堂常规培养: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声音响亮;不随意与旁边幼儿说话.7、让幼儿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绘画、剪纸、书写等活动,主要是使幼儿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并能够坚持一段时间,以利于孩子以后能适应上课的时间要求。又如,多给幼儿讲一些故事、童话、诗歌等文学作品,养成静坐、倾听的习惯,为入学后进行正规系统的学习打好基础。
(六)家园共同,共抓通例 幼儿教育是家园两边面结合的教育,通例教育亦是云云
1、背景 幼儿教育是根蒂根基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一个人受教育起首就应是从幼儿期间开始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不仅要教授给幼儿丰富的知识;更应该塑造幼儿规范的言行,使他们养成杰出的日常行为规范拥有一颗年轻心的我,永恒充满了夸姣的胡想,会把教育学中学到的知识都运用到现实工作中,谨记一句“不克不及伤害孩子,要尊敬他们”于是,对孩子就缺乏了要求,半日活动下来不仅本身很累,而且成效不好
一个班的通例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社团一日活动的质量通例教育对于包管幼儿健康和杰出的情绪,使幼儿学会适应生活并具备初步独立生活能力,形成杰出的行为、进修习惯,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是通例没有建立好,幼儿没有办法形成杰出的习惯,教师也因在社团各环节活动中要分离精力去维持顺溜而影响活动的质量以是,通例培养是教育历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出格是对于刚入园的幼儿,尤其重要
2、案例描述场景一:讲授活动已开始,可班里的孩子照旧很浮躁,最外在的体现就是没有平静“倾听”的好习惯比如:操作活动时,幼儿争先恐后抢本身喜欢的质料,个别没有达到目的孩子会开始争端;教师出示图片后马上声音细小私语如许,就导致其余同伴没有办法听清楚,造成活动中通例混乱对于这个现象,我很焦炙在思考过往后,我在活动中更注重对幼儿进行“倾听”习惯的培养,并在一日活动中设计了些小游戏来培养孩子平静倾听的好习惯天天我请五个孩子分别来和教员说一句悄悄话,之后由教员或者可以由幼儿本身来演出哑语,用动作和口型来让大家猜他说的是一句什么话在旁人演出的时辰,教室里平静患上鸦雀无声,孩子们都听的出格当真,看的出格仔细,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字眼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小环节,他们把它当做了一个平静的游戏,在这个游戏里,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了分享和倾听的乐趣场景二:桐桐小伴侣是我们班一位伶俐、令人喜爱的女孩子她性情非常非常的倔,每次睡觉的时辰总是不脱鞋子,其实她不脱鞋子的首要缘故原由是不想睡觉一天,又到了昼寝时间,望着小桐桐,我灵巧的心思一动,于是对小桐桐说:“桐桐,你看你的小鞋子走了大半天了,疲劳了,跟你一样到时间睡觉了,我们让它也睡觉好吗?”小桐桐惊讶地望着我,恋恋不舍地将鞋子脱下来,谁知,她一脱下鞋子就把鞋子拿住不放,并把鞋子带到了睡间,无论我怎么哄也无济于事第二天又到了睡觉的时间,我看到桐桐小伴侣很自觉地将鞋子脱了下来,并跑过来对我说:“潘教员,潘教员,我把鞋子脱了,让它苏息了”于是我乘机表扬道:“桐桐,你真棒,可是小鞋子睡觉之处在外面,瞧,其它小伴侣的小鞋子都放在外面,我们也一起来把你的小鞋子排列队,好吗?”没想到,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桐桐很爽直患上答应了,并将本身的小鞋子放到了外面
三、分析幼儿杰外出为习惯的培养应从日常小事抓起,以上情景的呈现分析缘故原由有以下几点:
案例
(一)中我采用了迁移法 我设计了一个“悄悄话”游戏,这个小细节不仅可以调治好他们的游戏后兴奋的情绪,吸引她们的注重力,也是培养他们倾听习惯的一个小细节案例
(二)中我给孩子充实的、重复实践的机会充实的、不停重复的实践是建立杰出班级通例的关键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分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进修活动,此中包孕口腹、睡眠、盥洗、游戏、进修和来往等内部实质意义,从而获患上“在什么时辰、什么情况下该如何做,不应如何做”的认知体验,慢慢形成一系列正确的行为体式格局,并在重复的实践中患上到巩固,进而慢慢养成杰出的班级通例
四、反思 家喻户晓,要弄好一个班级,起首就应建立杰出的通例杰出的通例不是一旦一夕的教说就能养成的,需要持之以恒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肠引导,发现疑难题目及时处理完成,如许才能制止一些不良行为的呈现,杜绝类似情况的重复呈现幼儿的通例培养应渗入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下面我结合本身现实的工作体会,就小班幼儿杰生人活通例的培养,谈谈本身的一些心患上,供大家一起会商
(一)要乞降规则应切合孩子现实
各班的通例要求应从孩子的春秋独特之处起航,分阶段提出9月份孩子刚入园,可要求孩子在教师的示范提示下初步进修按教员的指令(如铃声)进出活动室,收放皮球(如某一段琴声)告诉幼儿活动要开始了,赶快回到本身的位置上去另外,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吃完本身的一份饭菜10月份,要求幼儿习惯于听铃声干工作;把失在地上皮球捡起来;脱离活动室特殊情况把本身的小椅子轻轻摆放到本身的位置上,会用小勺吃完本身的一份饭菜,乐意在班上昼寝,不依赖某种物品睡着等等每项规则,一点儿一滴,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略到复杂,由边教边帮到慢慢学会独立完成(二)建立平等的师生瓜葛
在通例建立时,起首教师应从长期自居的“领导者”、“批示者”的王座上走下来,从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的束厄局促中走出来,不要板着面貌“发圣旨”,给孩子以平等、公允、合理的受教育环境教师可把对孩子的要求在一个平等融洽的环境中提出与孩子们共同会商
(三)让孩子参与通例的制定
要让幼儿主动进修,最重要的就是让幼儿主动思考让幼儿参与通例制定的历程现实上也是引发幼儿思考的历程例如:昼寝前要叠衣服,有的孩子在床上、地上叠衣服,很不卫生捉住抵牾,可以社团幼儿会商:应该在哪儿叠?怎样叠?由于是幼儿认识的工作,他们纷纷划策想办法,并要求到前面示范以是说,幼儿本身出的主意比教员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
(四)给孩子充实的、重复实践的机会
充实的、不停重复的实践是建立杰出班级通例的关键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应尽最大的起劲创造条件,为孩子供给重复操练的机会,无论在态度上照旧体式格局要领上,都要有足够的耐心,万万不要抱有“教你做,等你做太烦、太慢,不如本身做来患上快、省事”的设法,不自觉地褫夺孩子们进修生活的机会
(五)模范的示范作用
孩子的仿照性强,思维具体型象,教师、家长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都是他们进修和仿照的模范孩子感触感染着四周所发生的一切,他们不仅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还会像镜子一样在步履上一板一眼地体现出来是以,在起居中,我们必须不时、事事、处处规范本身的言行,检点本身的举止,要求孩子做到的,本身起首必须作到,起劲做孩子的表率同伴间的影响力对孩子的发展具备不可揆度的作用有时捉住起居中的点滴小事,驾驭好教育时机,让孩子想、孩子进修、孩子教孩子,这也是通例培养中的有用要领教师要与家长加强接洽,宣传班上的通例轨制及其意义,让家长在家要求幼儿像在园一样,规范本身的言行,并任何时间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体现,使幼儿在家、在园言行相符具体的作法可采用“家园接洽簿”、“家长信箱”、“召开家长会”等等来紧密亲密家园的接洽,增强家园共同不然,幼儿在园刚形成好的行为习惯,一回到家里又不坚持,如许一紧一松,很难达到教育目的 心理学家研究表白,人的一生中一些最重要的习惯、态度、偏向往往是在六岁前培养起来的 “三岁定六十”,这句话通俗地说了然这个原理培养幼儿杰出通例习惯势在必行,教师应按照幼儿自身的独特之处,要从点滴开始,周而复始、按部就班的进行用我们的爱心、细心、耐心、恒心去催化他们,运用种种孩子乐于接管的要领,把通例转化为他们的自觉生活习惯,从而形成杰出的通例,使幼儿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第三篇:幼儿常规培养计划
幼儿常规培养计划
常规是指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安排顺序以及要求孩子在各个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所以常规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幼儿园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及幼儿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常规教育的重要性。那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的常规呢?
本班存在常规的问题:
1.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活动中都表现出很强的参与热情,自我约束能力还要进一步的提高,从日常的学习生活观察,还不能从始至终地坚持良好的表现,经常出现控制不住自己的现象。如:急跑,不能认真倾听,说话嗓门大等缺点。
2.集体意识不强。由于全班绝大多数的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非常地疼爱,许多时候都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导致孩子不会为别人着想,不考虑自己的行为会对同学或集体带来什么,没有自我约束的动力。
3.在区域活动和桌面游戏,规则比较死板。自选游戏中,则要保证给与幼儿充分的自由选择、自由探索、自由思考、自由表达的权利。
常规教育的目标:
发展学习适应能力幼儿入学后,学习成了其主要活动,以读、写、算为主导。,我们要尤其注意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专注性和持久性的培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2.区域活动常规:能安静地参加活动区活动,能实现同伴间的交流合作,并有次序的收放玩具。
3.坐的常规:
(1)、会搬椅子,一手握椅背,一手托椅身,轻拿轻放,转椅子时要拿起椅子摆好再坐下。放椅子时不能有声音,知道爱护桌椅。
(2)、上课坐姿:双脚自然并拢平放。双手自然摆放,长时间坐着可以轻轻靠在椅背上。
(3)绘画、写字坐姿:上身与桌子保持适当距离,双脚自然平放,上身不歪斜,眼物距离适当。
(4)、避免不正确坐姿:斜靠椅背;斜趴桌子;坐时翘脚;驼背坐。
4.卫生常规
(1)、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扶碗,一手拿勺,会使用勺进餐。中、大班会使用筷子进餐。
(2)、一口菜、一口饭地进餐,不把菜全部倒入碗里,不急也不慢,不剩饭菜,不洒饭菜,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
(3)、安静、专心地进餐,不东张西望,不大声讲话,不讲长话。
(4)、用餐巾擦嘴,轻拿椅子坐到指定地点。安静活动,不影响他人进餐.5、区域活动常规:能安静地参加活动区活动,做好入区记录,能实现同伴间的交流合作,并有次序的收放玩具.具体措施
1、及时发现及时利用谈话时间对幼儿进行节约用水等勤俭教育,督促幼儿及时关紧水龙。通过与家长交流探讨,家园共同配合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走路习惯,在平时活动中,利用值日生,时常督促幼儿慢走。
2、小桌长监督,组织本组幼儿评选当日吃得好的幼儿,并给表现突出的组加奖红旗,看哪组的红旗多就可得到“流动红旗”。
3、组织幼儿参加年段组织的各种能力竞赛活动,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4、家园配合,让幼儿形成家园一致的饮食习惯,通过评选“小红花”“小红点”,逐步提高幼儿的饮食速度,改正幼儿的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
5.每周五组织幼儿评选“本周之星”,激励幼儿遵守班级各项常规。
6.自理能力培养:让每个孩子知道自己很能干,自己的事自己做,并向幼儿进行友爱、谦让的教育。
7、继续进行课堂常规培养: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声音响亮;不随意与旁边幼儿说话.8、让幼儿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绘画、剪纸、书写等活动,主要是使幼儿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并能够坚持一段时间,以利于孩子以后能适应上课的时间要求。又如,多给幼儿讲一些故事、童话、诗歌等文学作品,养成静坐、倾听的习惯,为入学后进行正规系统的学习打好基础。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幼儿从他律到自律,使常规成为一种自觉的、需要的、自愿的行为,所以幼儿常规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需要所有教师不断地长期的共同努力。
第四篇:幼儿课堂常规培养
浅谈幼儿课堂常规的有效培养
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把幼儿的课堂常规培养好.只有常规培养好了,我们的课才能更好地进行。常规好了,管理孩子就会比较轻松有序!也只有良好的常规才会有更优质的课。
如何让幼儿有一个好的课堂常规呢?其实幼儿面对一个新老师的教学要求是非常在意的,教师不用急着上课,可以拿出2-3节课的讲课前几分钟进行课堂常规的专项训练,一开始就给他们一个规范,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老师的课堂上有什么要求、需要他们怎样的配合等,学生就会朝着教师的要求方向进行努力,一但习惯形成了,教师上起课来就轻松多了。比如要让幼儿迅速安静下来进去课堂,可用幼儿课堂常规儿歌: 上课了—— 1、2 拍拍手3、4背背后5、6脚平摆 7、8不讲话 9、10坐好了。师:“123” 生:“我坐端” 师:“789” 生:“我闭口”
师:“321”(老师“双手合十贴至左耳、同时头左倾”示意该休息了)生:“我休息”(孩子说完趴位置上休息了)
师:“小椅子。转转转,看谁转得快!面对老师坐,眼睛向前看”(我们开始上课了)——
谁安静,我安静。谁听话,我听话。表扬谁,表扬我。喜欢谁,喜欢我。
围棋课堂用这种师生对答的儿歌形式让孩子安静下来就像幼儿园老师课前弹的钢琴曲,只要孩子们一听到那首熟悉的钢琴曲就条件反射般地乖乖坐到位置上休息好了。开始上课前,我常常先来儿歌口令练习,练习中或拍手、或跺脚、或拍肩,不停变化花样,让学生在眼花缭乱中不自觉地被吸引过来,开心地参与到游戏中,一下就进入了上课状态中。只要训练2、3节课,就会形成幼儿课前迅速进入课堂的的常规状态。
再比如幼儿已安静了,我要他们坐好,可用儿歌游戏的形式训练: 坐坐好儿歌:
师:“小手放膝盖”(老师示范:双手放膝盖上)生:“我就放膝盖”(学生模仿:双手放膝盖上)师:“小腰挺直来” 生:“我就挺直来” 师:“请你跟我这样坐” 生:“我就跟你这样坐”
坐坐好儿歌二:
儿歌三:
师:“请你跟我拍手”
“请你跟我这样做(拍手)”
生:“我就跟你拍手”
“我就跟你这样做(拍手)”
师:“请你跟我跺跺脚”
“请你跟我这样做(跺跺脚)”
生:“我就跟你跺跺脚”
“我就跟你这样做(跺跺脚)”
师:“请你跟我揉揉腰”
“请你跟我这样做(揉揉腰)”
生:“我就跟你揉揉腰”
“我就跟你这样做(揉揉腰)”
师:“请你跟我坐坐好”
跟我这样做(坐好)”
坐坐好
师:
生:
师:
生:
师:
生:师:“请你
生:“我就跟你坐坐好”
生:“我就跟你这样做(坐好)” 坐坐好儿歌四:
师:“我的小手拍一拍”
生:“拍一拍” 师:“我的小手伸一伸”
生:“伸一伸” 师:“我的小手摆一摆”
生:“摆一摆”
师:“我的小手放放好”
生:“我的小手不见了”(放后面或放腿上)以上儿歌游戏可以根据老师的需求随意变换动作或改编,具有灵活性、随意性、机动性。
又比如要让幼儿课堂集中思想,可用: 集中注意力——
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好了!—
伸出你的小手上拍怕,伸出你的小手下拍拍,—
向前伸出手儿转一转,手儿放呀放放好!放——放——好!
如果我要练棋了,我可以先让幼儿安静休息,再交代我的下棋四部曲操作要求。幼儿安静——
师:
1、2
生:安静 师:1、2、3
生:手背后 师:4、5、6
生:坐坐好 师:5、6、7
生:我静息
如果这训练幼儿第一遍没注意过来,就重复两到三次,并及时表扬能快速整齐对上口令的学生,马上会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学生就能全部安静下来,效果比教师冲学生大吼大叫要好千倍,也不会像有的老师按了葫芦起了瓢,管好了这个那个又乱了。
老师课中发现个别孩子表现不好时: 老师马上问“谁表现最棒?” 生答:“我表现最棒” 师说:“我表扬” 生问:“表扬谁?” 师答:“表扬×××”
这些口令都有着不错的组织课堂纪律的效果。游戏式的口令应用使课堂纪律的组织充满趣味不再生硬,学生乐于接受和配合。
利用儿歌、口令、拍手游戏等结合课堂教学进行不断强化,让幼儿习惯成自然,渐渐接受自己的方式,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不断的强化、反复,作为教师一定要有耐心、信心、恒心,运用科学的思想和教育方法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
也许很多口令的设计都很巧妙,但是你每节课都这么说,一年、两年都不更新,学生久而久之会失去兴趣,产生厌烦情绪。就如再好吃的东西如果天天吃,也会令人翻胃,课堂常规教学也是这样。老师要翻新教育“花样”,保持常规教学新鲜感。
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每隔一段时间就编创一些新的口令,制作一些新的奖品,提出一些新的要求,使教学方式、手段不断推层出新,不断给他们带来惊喜,让学生始终保持好奇心和新鲜感,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要有好的课堂常规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学活动有趣是有好的课堂常规的基本前提
好的课堂常规是以幼儿对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感兴趣为基本前提的。好的课堂常规应该是当孩子热情高涨看是乱,但乱而有序。所谓“乱”并不是我们所指的孩子们打闹没听讲,而是积极投入地参与其中。幼儿在参与过程中会和老师、同伴一起讨论,会随着老师的要求做一些动作等,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产生一些声音,但这是与教师、同伴的互动,而并不是没有组织的。当孩子们对教学活动本身感兴趣时,他们的注意力就会被活动吸引,这样的课堂不再需要有常规的提醒,孩子们会自然跟着教师的引导进行。
二、教师的语言指令明确容易形成好的课堂常规
在培养幼儿的课堂常规中,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首先要想到,并提出要求。且能预设出孩子在执行中的可行性。有时课堂常规不好,并不是孩子们做不到,而是老师在提要求时不够具体明确,幼儿在执行中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要做到语言指令明确,在提要求时要细化、具体,让幼儿“有章可循”“遵章行事”从而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
四、注重赏识孩子,营造师生之间和谐氛围 赏识孩子,给他们以鼓励和信心。
是教学中百试百验的“灵丹妙药”,不信你试试。
它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好的赏识方法就像润滑剂,能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保证教师教学的顺利进行。在这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给孩子期待的目光、爱的抚摸。每一次孩子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我都面带微笑用充满鼓励和期待的目光看着他,目光中,让他们知道老师相信他们一定能行;比如孩子练棋时、静坐时我常常悄悄走到某个身边,轻轻抚摸他的头,暗示他老师看到他良好的表现了,及时传达出教师对他的赞誉。虽然老师什么也没有说,但却是心与心在交流,老师的爱与赞许及时传达给了孩子。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不吝啬自己的大拇指。无论是在哪个教学环节,我从不吝啬自己的大拇指,因为它应用起来非常方便。学生纪律表现好了、问题答对了、学习进步了,我都会及时地伸出大拇指夸奖他,不仅自己夸奖,还号召全班同学大拇指一起对着他夸:“嘿嘿,你真棒!我就像你一个样!”让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给别的孩子树立了榜样,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但切记同样一种夸奖话语与方式在一堂课中不要反复使用多次重复,这样会让孩子厌烦,也会让人听觉疲劳,视觉麻木。比如一堂课你让孩子“嘿嘿,你真棒!”夸奖最多一两次就够了,不要整堂课都是,7、8遍都“嘿嘿,你真棒!”谁受得了。
(三)巧妙运用夸奖的语言。对学生的赏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说话表扬他。语言的应用可以直白、夸张一些说:“你是怎么想到的?太厉害了!”、“你真是个聪明的小天才!”、“你表现这么棒,老师小时侯都比不上你!”、“真不错,如果下次再准备充分些,一定会更好”等等,当孩子做对题目时,我会和孩子一起兴奋的击个掌,做个胜利的手势,大声说“耶!”师生这活泼举动还是给课堂带来更多的动感与生机。不会死气沉沉。
五、教师奖惩的妙用
幼儿都特别喜欢老师的表扬,哪怕是一句小小的表扬的话,也能让孩子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个小贴纸也能带动孩子的自觉性,小贴纸的礼物兑换更能让孩子特别向往,积极表现,努力争取。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红花、小红旗、小贴纸等作为不同环节表现好的奖励(一定要马上兑现),学生表现好了贴纸就贴到他们鼻子上当圣诞老人和小丑,还贴在男孩的下巴上当胡须,贴到女孩耳朵上当耳环,孩子们开心得哈哈大笑。在期末时,将这些荣誉进行累计,对奖品多的幼儿全班予以表扬,并颁发小礼品鼓励。教师的小奖励、小礼物虽然并不值钱,但在孩子的心目中,那是教师对他们“爱”的表现,他们往往非常珍惜,通过这些奖品让学生享受到成功,树立了自信。除了表扬,也要鼓励认同能力较差的幼儿,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也是个棒孩子!
当然,课堂少不了批评和惩罚。
很多老师有个误区:认为兴趣班的孩子是不能批评和惩罚的,不然就不喜欢老师和围棋了,就不学了。只是一味的捧着,表扬和鼓励。
其实对于一些顽皮,屡教不改的孩子,该批评的时候要严厉批评。
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这样的批评和惩罚,也让其他孩子知道那些行为是不好的,不能那样做。
但是在他们稍有改正之时老师要适时进行认同和表扬,并在严厉批评之后老师善于安抚,这就是所谓的“打一下摸一下”。
所谓的“打”使幼儿知道犯错了老师生气了,所谓的“摸”让幼儿明白老师还是喜欢我的,爱我的。只有批评没有安抚是千万不行的。
我如果严厉批评或惩罚了哪个孩子,下课之后,我会把这个孩子抱在怀里,然后跟他说:“今天的事我不告诉你爸妈,老师相信你改过来了是好孩子,你能做到吗?”孩子答应能做到我就奖个奖品给他,但要告诉他下次再犯奖品缴回。
六、其实课堂纪律出现问题,多是和后进生和个别特别的孩子有关。在工作中要找到有效的切入点。
这就需要老师亲近学生,研究学生,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有的要赏识鼓励,有的要冷处理,有的要老师有威信,有的要用戴高帽伺候。
1、悉心呵护。
班里有一个小孩,脑子特灵光,反应快,接受能力强,什么都快,嘴快(特爱插嘴)包括打人都快一拍。他常规不好,上课讲话,坐不住,下课惹事,常影响别人。针对这样的孩子,在课堂上我常创造机会给他表现,抓住机会表扬他,设立班长宝座(或最佳宝座)给他坐让他自律。在一段时间的细心呵护下,他现在上课能坐在座位上,基本不影响别人了。
2、吹捧有佳。
课堂上我常对后进生常是吹捧,有时吹得自己都觉得过了,捧得都怕他受不了啦。有一个叫男孩,上课纪律差极了,我却故意在课前说,XX上课表现最好的。一上课,我看XX坐得不错,就开始表扬他:“看XXX小朋友的腰挺得多直呀!”呵,他被捧得腰差点向后弯得像熟透的稻子。“看XXX回答问题的小手举得多直多棒啊!像棵小树苗似的”这样的一节课下来,许多后进生都表现好得不得了。呵呵,这招屡试屡灵。
3、给幼儿进步的时间
俗话说:“十个手指不一样齐”,由于家庭环境不同,父母教育观念不同,管教的方式不同,再加上幼儿自身的性格各异,自制力不同,行为习惯也各不相同,对于一些特别的孩子作为老师我们不能着急,应当耐心地帮助他们,经常地拉他们一把,给他们进步的时间,要给幼儿一个进步的机会,让他们慢慢来,我们班的XX小朋友上课时坐不住,总爱离开座位开小差。有一次课,我看到XX又离开座位了,我随意走到他面前,弯下腰悄悄地对他说:“我从你的心里知道,你想做个听话的孩子,是吗?”。他马上就回座位坐好了。
4、向学生“示弱”。
教师有的时候可以在孩子面前扮演弱者形象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我感冒声音嘶哑还得上课。怎么办?我决定寻求孩子们的帮助。一走进教室,叫班长用口令控堂安静下来后我用气声轻轻地说“老师生病了,我想请你们帮助我”,孩子们的好奇心一下被调动起来,教室里特别安静,我又说:“老师嗓子哑了,没法大声说话,你们机灵的小耳朵能听得见我小声说话吗?”,学生争先恐后地说:“能!”。为了听清我说话的内容,一整节课学生鸦雀无声,我的每一个自创的“哑语”手势,他们居然都看懂了,并且很认真地配合着我。这一堂课上得出奇成功,课堂秩序特别好,师生的配合非常默契,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可见,孩子的学习能动性非常强,在教师示弱的时候,学生感到自己成了课堂的主人,就会更加自律,主动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课堂常规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对幼儿有所要求,但不能太高,要适度。就像一句教育名言:“让孩子跳一跳摘果子”(老师的要求目标要像一个挂得不高不矮的果子,孩子跳一下就能摘下,而不是挂得太高孩子总也够不着,这样孩子有挫败感,挂得太低孩子不用跳伸手就能摘下,这样孩子没有成就感。)要让孩子们乐于接受课堂常规并牢记于心,让他们明白,这些东西,不是束缚他们的条条框框,而是一种游戏的规则。
第五篇:论文:幼儿的常规培养
如何在一日保教活动中渗透幼儿常规教育----细节管理启示
乌拉特前旗第六小学幼儿园 姚颖英
内容摘要:幼儿园一日常规是幼儿成长、学习的基础前提。幼儿园建立了细化、完善的常规,就能形成一个自然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孩子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有利于幼儿在安全有序、自然、自主的状态下进行活动,使幼儿逐渐理解并愿意遵守集体的规则。
我们必须依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科学精神,要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通过幼儿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准确领会科学的保教理念,切实掌握核心的组织策略,在幼儿的生活、游戏和学习的一日保教活动中发挥幼儿的自主性,通过环境的支持,以游戏为主要载体,运用适宜的方法,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结合家园共育,有效地对幼儿渗透常规教育。
细节决定成败,幼儿的一日保教活动常规教育必须从宏观处着眼,从微观处着手,找准恰当的切入点,让幼儿在自由、快乐、自主的状态中,从与规则、环境、教师、同伴、自我的互动中培养良好的常规,在愉快有序的生活、游戏、学习中,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正确认识、细致要求、幼儿主体、环境支持、方法适宜、教育一致
3—6岁儿童在生理、心理方面发展不成熟,经验能力不足,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内教养工作的综合质量,尤其是班级保教人员的护理和引导水平。为幼儿制定常规,并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是保证教养质量的关键。但反观我们目前的幼儿园一日保教活动中的幼儿常规教育,其现状还是不容乐观的。请看笔者录取的幼儿园几个现实常规教育的情景片段:
情景一:户外活动开始了,教师将幼儿带到操场上,说:‚孩子们,你们自由活动吧!‛于是,孩子们一下子散开了,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追逐打闹,推拉撕扯,玩得不亦乐乎。老师举目四顾。一会儿,一个孩子被小朋友撞倒了,哭了起来,这时老师过来查看、询问事件缘由。
情景二:喝水时间到了,幼儿一窝蜂的跑到饮水机前打水、喝水。有的挤,有的推,有的只接了一小口水喝了就完事儿,有的小水杯随手一放不归位,有的站在水机前喝水,后面的小朋友不耐烦地等着。情景三:即将要进行集体教育活动了,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一二三,请安静!‛教师说:‚小手—‛幼儿对:‚放好!‛教师说:‚小脚—‛幼儿对:‚并拢‛。教师说:‚小嘴—‛。幼儿对:‚闭上‛。两个小朋友不知在低声说些什么,老师把食指竖到嘴前:‚嘘——不许说话,我们要开始上课了。‛当全班鸦雀无声时,教师开始组织教育活动。活动过程中,老师进行着讲解,有的孩子眼神开始游移,有的孩子开始小声嘀咕。这时教师停下来,拍拍手,大声说:‚别说话,注意听讲。‛这时,副班老师也走到说话的小朋友跟前小声予以提醒。
以上的典型情景突出反映了我们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常规教育的存在问题:一是常规教育属于‚无为‛;二是常规教育属于‚无法‛;三是常规教育属于‚高控‛。这三种不当的幼儿常规教育行为从深层次分析是源于教师对于常规教育内涵、意义认识不清,常规教育方法不当。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如何抓住症结所在,实施科学有效的细节管理,真正落实幼儿的发展任务,对我们幼儿园管理者来说是当务之急。剖析目前幼儿园自身的常规教育现状,借鉴先进的常规教育理念,给我们带来如下几点细节管理启示:
一、正确的认识是常规教育的前提
1.正确、科学的认识是积极行为的先导。对于幼儿常规教育,我们有必要厘清其中的内涵。这里有学者对幼儿常规的几种理解。理解一: 幼儿常规是指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的安排顺序以及要求幼儿在各个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理解二:常规‛视为规定,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含义:1.遵守各班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及顺序的规定;2..遵守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具体制度的规定;3.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理解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常规的含义:常规是保证幼儿园一切活动顺利开展所必要的规定,良好的常规既要给幼儿自主活动的空间,又要有一定的规范性要求。给幼儿自主的空间,不是让他们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规范性的要求也不是同一死板的指令。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培养,有利于幼儿在安全有序、自然、自主的状态下进行活动,使幼儿逐渐理解并愿意遵守集体的规则。幼儿园常规包括生活常规、游戏常规和学习常规。
2.常规不仅是幼儿一日活动正常开展的保证,更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证。幼儿园建立了细化、完善的常规,就能形成一个自然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孩子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也可以说幼儿园一日常规是幼儿成长、学习的基础前提。
幼儿的常规教育应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幼儿在安全有序、自然、自主的状态下进行活动,使幼儿逐渐理解并愿意遵守集体的规则,是属于幼儿发展范畴—社会领域之中的重要教育。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和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我们必须依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科学精神,要以②‚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通过幼儿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准确领会科学的保教理念,切实掌握核心的组织策略,在幼儿的生活、游戏和学习的一日保教活动中发挥幼儿的自主性,通过环境的支持,以游戏为主要载体,高质量地组织教育活动,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结合家园共育,有效地对幼儿渗透常规教育。
二、细致性的要求是常规教育的关键
1.建立合理的一日常规。幼儿园应对照《纲要》和《指南》中的具体要求,再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师就入园、晨间活动、区域活动、盥洗、学习活动、生活活动、离园活动等环节进行了讨论,由此结合幼儿园的一日流程表,制订出《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细则》。
具体包括生活常规(包括进餐常规、喝水常规、盥洗常规、午睡常规、坐的常规、礼貌常规、卫生常识等);游戏常规(早操常规、区域游戏常规、户外游戏常规、集体游戏常规、自由游戏常规、散步常规等);学习常规(包括教学活动常规、操作常规等)。在制定常规时表述上力求细致、具体、全面、周密、可操作
如,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游戏时,要求幼儿爱惜各个区域的游戏材料,选择了区域之后要与伙伴友好相处,团结互助,游戏结束时要把各个区域的物品放在固定的地方,摆放整齐。户外游戏时,教师应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在注意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关心小伙伴,听到信号后马上回到老师的身边,游戏结束,要求幼儿整理好户外活动器材,逐步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理。制定必要的游戏规则,建立良好的游戏常规,使游戏活动在安全、宽松、友好、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2.恰当安排活动的过渡环节。特级教师朱静怡老师说过一句话:‚幼儿在园的一日就像是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一日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就是一颗珍珠,教师要让每一颗珍珠都闪亮发光。‛显然,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项链‛中的‚珍珠‛必然重要,但串起颗颗‚珍珠‛的‚线‛也是不可遗忘的。就像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连接各个环 节的‚过渡环节‛一样,也是不可忽视的。注重一日常规中各个环节的过渡,合理安排时间,减少幼儿的消极等待,也是保证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培养的关键。例如,在幼儿排队饮水处设置幼儿喜欢的‚走迷宫‛‚连连看‛等有趣的墙面游戏,并经常及时更换,这样幼儿在排队等待时既能遵守秩序,又有事可做;再如在等待开饭前,组织幼儿进行一些手指游戏、‚送信‛小游戏、或者是自我展示,观看礼仪教育的动画片等,在活动中自然地进行了餐前的常规教育,避免了幼儿在过渡环节的无所事事和喧哗吵闹的消极现象。
三、幼儿的主体性是常规教育的基础 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九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的要求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其中明确了良好常规在幼儿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独立解决生活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在一日保教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幼儿常规教育,将必须遵守的规则‚春风化雨‛般地让幼儿自觉地实践,积极地履行,实现自由和常规的协调?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常规教育不能依赖由‚外‛到‚内‛地强迫灌输与反复强化规则,不能让幼儿被动接受规则,而是创造条件让幼儿‚内生‛出规则,引导他们主动建构规则。通过引导幼儿在活动中逐步建立和完善集体活动常规,并认真执行,把这种执行作为自身的需要,从依规则控制自身行为到形成动力定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习惯成自然。
1.幼儿是常规制定的主人。在常规训练的初始,就应该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定。④‚在许多时候,许多教师习惯于自己制定一些规则来让孩子遵守,结果往往花费了许多精力和时间但效果并不好,原因是孩子对规则不理解,没有亲身体验。有效的规则不是教师强行施加给孩子的,而是师幼共同讨论的结果,而这种讨论又是在孩子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展开的,孩子在游戏中已深深地体会到了它的意义,因此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例如,在园里区角刚刚建立之时,孩子们是喜爱之极,玩的时候是一拥而上,‚先下手为强‛,由此矛盾和纠纷便产生了。教师马上组织孩子们讨论:‚区角地方有限,几个人玩?‛‚怎样玩才能互不影响?‛‚设立怎样的标记来提示大家?‛大家各抒己见,最后形成了一致的规则,设计了有趣的进区标志,三个一人,五个一组,区角活动就这样有序地开展了起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常规的建立就这样‚水到渠成‛。
2.幼儿是常规执行的裁判。在常规的贯彻实施中,肯定有不和谐的‚音符‛。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智慧地引导幼儿发挥自我评价、自我管理的作用。例如,把幼儿违反常规的影像用手机拍下来,播放给幼儿看,让孩子们自主评价,这样就能收到一定的积极成效,孩子的‚违规‛行为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同时,在常规的执行过程,要及时运用激励机制,每班每月或每周在‚班级明星‛中评选出‚礼仪小明星‛,在园地中张贴照片及小红花,并发给小奖状带回家里。一个小小的荣誉能有效地促使幼儿用自己的体验感受常规要求,也增强了孩子的荣誉感,一举两得。
3.幼儿是常规训练的主体。充分的、多次的实践是建立良好班级常规的关键。生活在集体中的孩子,他们的每一天由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所组成。其中包括饮食、睡眠、盥洗、游戏、学习和交往等内容,从而获得‚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该如何做,不该如何做‛的认知、体验和经验,逐步形成一系列正确的行为方式,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强化,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无论在态度上还是方式方法上,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地相信幼儿,放手让幼儿亲自实践,切不可越俎代庖,这样不自觉地就剥夺了幼儿学习生活的机会。
正如爱因斯坦说的:‚教育的关键在于发展孩子们对游戏的天真爱好和获得他人赞许的天真愿望,引导他们为了社会的需要参与到重要的领域中去。教育是一种愿望,即希望得到有效的活动能力和人们的谢意。‛所以,激发幼儿内在的对于常规的认同和渴求、制定和遵守是常规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四、功能性的环境是常规教育的支持 ⑤《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和有效地利用环境影响幼儿。‛环境是幼儿园教育中无声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暗示性,⑥‚在一种精心设计的联合架构中,能激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及人与事之间的互动,空间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互动、探索与学习的‘容器’‛,所以在幼儿的常规教育中必须重视有效地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1.空间环境的设计。要重视周围环境因素对幼儿行为的促进作用。在幼儿园的室内外,包括区角、走廊、墙壁、楼梯等处,制作形象直观的提示图标可以起到暗示作用,诱发幼儿积极行为的作用。如,在幼儿园的楼梯上可以看到上下楼梯靠右走的箭头、小脚印图标;在电源插座旁可以看到‚大老虎‛的警示图标;在区角中,可以看到小朋友自己画的花朵、娃娃等图标,表示进区人数;在洗手处,可以看到洗手流程图的图标;在幼儿等候洗手的地方划上一条宽约30厘米的平行线,让幼儿排队在平行线内等候,将孩子集体活动需依序进行的行为培养融入环境之中……这样,通过在环境中形象地设立‚规则提示图标‛有效地规范了幼儿的行为,孩子 不需要语言指令,就会愉快地接受来自环境的温馨提示,促使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地把他律的规则转化为自律的行为。
2.心理环境的营造。⑦《纲要》中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是幼儿最经常、最直接、最具权威性的榜样,教师与幼儿的‚有效接触‛时间远远多于家长,使其更容易用自己的情感、意志、行为去熏陶和影响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正处于可塑期的幼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常规教育中要求孩子们做到的,教师首先必须模范遵守。要求孩子们就餐时安静,教师就不能吃饭时谈笑风生;要求孩子们坐立行端,教师就不能‚坐没坐相,站没站相‛。一个举止优雅、谈吐得体、修养良好的幼儿教师,她班级中的孩子们的常规也必然是让人称许的。同时,幼儿教师必须以爱心、耐心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相容的环境。‚亲其师,信其道‛,建立民主、尊重、信任、关爱的师幼关系,让孩子的被动遵守规则行为变为自觉自愿的行为。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必须重视教师这部最生动的‚教科书‛的重要作用,对幼儿教师的一日活动组织的常规要求的考核评估也必须落实到每个细微之处。
五、适宜的方法是常规教育的载体
幼儿园一日保教活动的常规教育仅仅依靠教师对幼儿简单的说教、枯燥的训练、高度的控制,是难以收到好效果的。在对幼儿的常规教育中采用生动活泼、童趣盎然、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1.使用有趣的规则性信号。⑧在对幼儿的常规教育中,提前与孩子们约定使用具体规则性信号的具体情境和具体要求,非常有利于幼儿的常规训练。具体常见的规则性信号有节奏性拍手、音乐播放、手势示意、敲小铃等。如,在我们幼儿园每天的间操活动后,播放《幸福拍手歌》,‚假如幸福的话,你就拍拍手‛‚XX‛;‚假如幸福的话,你就跺跺脚‛‚XX‛。孩子们边随音乐拍节奏,边整齐的靠拢。这样就比以前老师喊‚一二一‛简单的集合口令效果好多了。再如,午睡起床时间到了,播放起床的欢快音乐,督促幼儿赶快起床;每天在点心时间、进餐前、洗手时倾听音乐提示进行相应的活动。在区角活动时,听到表示结束的音乐或铃声响起时,幼儿就自动进行玩具的整理,结束各自的游戏。
2.运用生动的儿童文学样式。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若能自如地运用幼儿喜爱的儿歌、故事、情境表演等儿童文学样式,就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我们充分挖掘儿歌的教育功能,将各种好行为、好习惯的具体要求创 编成儿歌,让幼儿在读儿歌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如:为了培养幼儿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我们创编了儿歌《好宝宝》。‚小朋友,起得早,入园先问老师好。见到长辈行个礼,见到同伴点头笑。讲文明、懂礼貌,人人夸我好宝宝‛。故事情境表演也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有效途径。如《弟子规》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优秀范本,但每日的简单诵读或讲解,对幼儿规则的内化实际促进作用不大,如果在每日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在表演区或展示活动去表演其中的故事情境,比如‚黄香温席‛、‚孔融让梨‛、待人接物、饮食起居等等都可以让幼儿通过情境表演深入的感知并有意识地指导自我的行为常规。
3.采用循序渐进的常规培养。我们要重视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的培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幼儿园小、中、大班的生活常规具有螺旋式上升的特点:一方面,各年龄阶段的生活常规具有一致性,体现内容的重复;另一方面,幼儿的发展具有年龄阶段性,其常规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应体现规则与要求上的层次性。每一项规则,一点一滴,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边教边帮到逐步学会独立完成。例如,小班幼儿在刚入园时的前一个月总是爱哭闹,教师此时的首要工作就是用有趣的游戏、亲切的接触来安抚幼儿,缓解他们的入园焦虑。在他们喜欢上了幼儿园之后,再逐步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常规教育,如正确就餐、入厕、盥洗等。
六、教育的一致性是常规教育的保证
1.教师之间密切配合、要求一致、持之以恒是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班长对班集体负有管理的责任和义务,班长要善于对班级的另两位教师有全面的了解,要知人善用,善于协调,使各位教师之间扬长避短,人尽其才,充分调动班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班级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一周的情况可以利用周五开班务会的形式,进行教师行为、幼儿活动情况反思,找出不足,拟订具体的改进措施,进行再实践。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这条有效途径,使幼儿一日常规活而不乱,使每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另外,对幼儿提出的要求不能时有时无,老师高兴了,就让幼儿放任、松懈,老师生气了,就严加管教。不能开学初,大张旗鼓的抓常规,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到了学期中、学期末就不管了,也不提要求了,幼儿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造成了前紧后松,使幼儿的生活常规不稳定,时好时坏,当你想提要求让幼儿遵守时,幼儿却不听了。要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生活习惯,行为规则。2.家庭教育是影响常规教育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会促进幼儿良好常规的形成,反之,也会对幼儿园教育产生抵消作用。因此,我园非常注重家园共育的支持作用。例如,各班建立了家园联系栏、家长园地,每周或每月布置常规教育的要求,并向家长宣传‚常规教育‛的教育方法。再次,各班定期开办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问卷调查等活动。邀请家长来园观看孩子的活动,了解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些养成教育,以便及时地配合。并定期评选‚礼仪明星宝宝‛‚礼仪明星家长‛。通过这些活动加强了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使家长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共同为幼儿建立一个和谐、融洽,健康向上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幼儿的常规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和巩固,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细节决定成败,幼儿的常规教育必须从宏观处着眼,从微观处着手,在一日保教活动中找准恰当的切入点,持之以恒地进行幼儿常规培养。让幼儿在自由、快乐、自主的状态中,从与规则、环境、教师、同伴、自我的互动中培养良好的常规,在愉快有序的生活、游戏、学习中,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①③⑤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④袁爱玲 何秀英《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 ⑥(美)卡洛琳.爱德华兹《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⑧《规则伴你我同行》(《幼教博览》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