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委副秘书长、信访局长杨斐然来自郧西田坑村的民情日记
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 多云
“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是三万活动的主旨和核心。这段时间事多且杂,我一直难以抽身到联系村走访调研,今天,终于能够成行,而且是和市供电公司魏书记一起,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出发。市信访局、市供电公司“三万”活动工作队今天在田坑村村部召开一个现场推进会,我们是带着360吨水泥和两个单位全体职工对田坑、元门和八道河三个村庄百姓的关怀而来。
车队在9点40分左右到达田坑村部。工作队已经将露天会场布置完毕,简单而实用。已经有数十村民聚在村部道场上喝茶聊天,热热闹闹。会议时间不长,主要目的是将扶持给三个村新农村建设的360吨水泥送达到位,供电公司魏书记和郧西县委王书记作了简短讲话,会场气氛很好。通过听工作队的回报以及与村民访谈了解到,这三个村普遍存在儿童受教育困难、水利电力设施薄弱、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增收困难等共性的问题。这些都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民生已经有了较明显的改善,发展成为最突出问题。
一是老年化的村庄如何发展?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到场的村民90%以上都是中老年人,还有极个别奶孩子的年轻妇女和少数几个孩子,而对沿路走来,也很难见到几个年轻人,这里同很多地方的“空壳村”一样,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大山留不住年轻人,今后的山区农村如何发展呢?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怎样配备?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年轻人逐步走出大山农村势在必然。山大人稀的现状,公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怎么搞?如八道河村,偏僻,基础设施薄弱,村民目前吃水都存在困难,公路、电力设施亟待改善,村民尤其是年轻人搬出大山的愿望很迫切。但短期内又搬不走,如果花大力气搞基础设施建设,能不能留住年轻人,会不会出现投入与产出不对称的情况?三是农村教育资源如何配置?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在目前中国社会呼声很高,但真正操作起来很难实现。山区农村学龄儿童不多,出于节约和优化资源的考虑,现在很多村小学或合并或撤销,小孩上学难成为村民最头疼的问题。像八道河村,已经没有了村小学,小孩上学得到乡镇或县城。这样,很多家庭就诞生了专职陪读家长。家庭支出加倍,而收入减半,家庭负担重。如何在优化资源配置和减轻农民负担中找到平衡点呢?或许,实施山区儿童教育政府补贴是一条出路。
四是如何建立新农村帮建的长效机制?“三万”活动搞得好,确实解决了一大批农民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村庄得到了发展。但这毕竟是阶段性的活动,各地工作队撤出后,能为村民留下多少有价值的东西,村集体的后续发展怎么进行?
这些都是关系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干部进村入户不能只囿于听听民情、看看民生、送送政策、办点实事,活动一结束,工作队一撤出,又回到原路,没有实质性地发展进步。更重要的应该是通过活动的开展,形成关于农村发展的长期计划和长效机制,这,才是最大的实事、好事。
(市委副秘书长、信访局长 杨斐然)
第二篇:来自杨家坝村民情日记
3月24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们迎着朝阳,沿着崎岖的乡村公路走进了竹山县溢水镇杨家坝村。村党支部书记杨先清首先带我们马不停蹄地跑遍了该村的主要沟沟岔岔,直观感受了村容村貌,随后我们召开了座谈会,杨先清简要介绍了村情。杨家坝是竹山县边远的高山村,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1235人,耕地面积1900亩,山场面积4700亩,无集体经济,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农业产业结构曾多次调整,如2001年种植黄姜、2006年种植中药材、2007年种植尖椒等,都因产量低、市场价格波动大而中止,目前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间作豆类杂粮。当谈到惠农政策时,杨先清说:“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特别是农业税取消后,中央和省相继出台了许多惠农强农政策,农民确实得到了实惠,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我接着问:“靠山吃山,如何利用山场大的优势帮助村民增加收入?”杨先清说:“去年我带领部分村民到随州、宜城、河南西峡考察食用菌产业,当年发展食用菌5万筒,我自己发展1万筒。每筒综合成本7.2元左右,每筒产香菇3斤,每斤卖5元,当年纯获利39万元。为了鼓励农民发展食用菌,我送出2000余斤香菇给村民免费品尝。”杨先清设想:全村发展10至20万筒食用菌时,成立个食用菌协会,由协会统一负责菌种、袋子等原材料采购,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统一市场营销,降低成本,每筒收取综合服务费0.5元,既富了群众又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一天的走访结束后,回到住处已是晚上10点多了,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综合这些天在农户家的走访,我觉得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和关注:如粮食直补政策是对当年种植粮食的农民给予一定标准的补助,但在执行中往往是按二轮承包面积,无论种植与否都给了补助,是导致撂荒现象的因素之一,据统计,该村土地撂荒在20%左右;如村级公路建设补助政策是每公里省市共同补助12万元,该村应修村级公路12公里,2006年修路近7公里,实际费用每公里20万元,至今仍欠款16万元,另外5公里因无指标没有续修;如野生动物保护与野猪毁坏玉米等农作物的协调与处理,据村主任王飞介绍一头野猪可以毁坏几亩玉米,他家2008年种玉米3亩多,被野猪毁坏了一半;如农村小学相对集中后,部分村没有小学,大部分学生需要住读,低龄儿童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长陪读,致使农村教育成本过高;如基层干部和群众对退耕还林政策和退耕还林补助政策的认识有误解,认为不享受补助的就不退耕,致使该村还有不少25度以上的坡耕地没有退耕还林;还如在天然林保护区发展以树木为原料的食用菌产业,必然要砍伐树木,村里要调查研究木料资源蓄积量,确定适度的发展规模,同时要按照林业管理的相关法规办理采伐手续,这些都影响食用菌产业发展,建议林业部门针对许多3至5年生杂木自然枯死和再生的实际,把生态保护与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许多问题在脑海中交替出现,虽然一时没有想明白,但我决定,在以后的帮扶工作中,我们工作队将逐一研究并协调解决。
(作者系市水利水电局“三万”活动工作队队长夏廷毅)
第三篇:市政协副秘书长王勇来自鲍花村民情日记
3月17日 星期四 晴
今天一大早,我带着工作队员来到张湾区柏林镇鲍花村杨家沟。杨家沟纵深很长,驱车十几分钟才看到有十几户农家点缀在河对面的山坡边。我们过河走进孟国斌家院子,与他聊起来。老孟今年47岁,有一儿一女,女儿在十堰打工,儿子在读技校,自己和老婆在家种地种菜,还在附近打打零工,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老孟对现在的农村政策非常满意,前两年得到补贴建起了一个蔬菜大棚,效益很好,尝到了甜头,后悔当初只建了一个,现在还想上面帮扶再建一个。老孟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在小河上能架座桥,修一条路把这住在一起的十几户跟对面的通村水泥路连接起来,这样卖菜不用再挑很远,还能把村民们建新房的材料拉到门前。老孟知道架桥修路不是个容易事,他自己出钱买了一些架桥的材料,又主动与左邻右舍协调修路要占地拆棚的有关事宜,现在就是希望能得到上级的支持帮助。对他这种热心为大家办事的态度,我很感动。
离开老孟家,我们继续向前,发现路边有一家正在打地基建房,我们便停下来跟这家人聊了起来。建房的是吴占银,今年38岁,在花果打工,家里种了百亩漆树,有个儿子还在读书。他们夫妇俩脸上一直挂着笑容,看得出来他们的生活是幸福的。正在聊的时候,市委副书记董卫民一行来到这里检查 “三万”活动开展情况,看望工作队员。我向董卫民详细汇报了张湾片区市直工作队“三万”活动进展情况以及市政协工作队工作情况。董卫民认真查看了工作队员的民情日记本,向村党支部书记梁兴远仔细询问了鲍花村基本情况,与村民吴占银进行了亲切交谈。董卫民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对怎样做好下步工作、如何记好民情日记作了重要指示,还要求村两委班子注意发挥山场优势,发展核桃、生漆种植,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董卫民的重要指示为我们进一步深化“三万”活动理清了思路,坚定了信念。
下午,我们来到王崇林和郑理成家。王崇林家有两个儿子,一个30岁,一个28岁,都还没有结婚。之前谈了几个对象,但姑娘一看他们家还是破旧的土房,转身就跑了。老王和他大儿子王俊告诉我们,他们也想过建新房子,但通村公路在河对面,建筑材料运不到跟前。郑理成家11口人挤在4间瓦房里,大儿子今年30岁,原来在外打工谈了个对象,前年因为嫌他家房子挤与他分手了,他一气之下喝农药自杀,抢救过来后留下后遗症,他家打算盖新房子,也是因为
路的问题没有动工。听了这些,我心里感到有点沉重,没想到离城区这么近的村子,群众还有这么多具体困难,“灯下黑”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对他们说,目前把水泥路修到每家每户门前还需要创造一些条件,一方面村里要向上争取扶持,另一方面你们想办法先修个便道,把房子建起来,别耽误了年轻人的婚姻大事。我们又走访了附近的刘明新、刘明顺家。刘明新家五口人,一儿一女都在在外打工,家里还有一位老人,他们夫妇俩就在家种点地、种点菜,打打零工,生活还算过得去。刘明顺家四口人,有个儿子还在读书,刘明顺自己开着一辆翻斗车在外挣钱,日子比一般农户要宽裕些。他们都共同期盼上级能帮助把路、桥修好,使他们的生产生活方便些。
一天的走访,我发现现在农民经济收入提高了,对改善生活条件的愿望比较强烈。今天我们走访的农户对党在农村的政策都非常满意,对以后的生活也充满希望,当下的愿望就是想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尤其是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我感到郊区的农村离城市近在咫尺,但与城市的反差却很大,群众还有许多困难需要解决,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在“三万”活动中,我们要认真了解群众所思、所忧、所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建设美好家园。
(作者系市政协副秘书长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