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宁线公路宁海力洋至城区段改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前公示

时间:2019-05-12 16:1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盛宁线公路宁海力洋至城区段改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前公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盛宁线公路宁海力洋至城区段改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前公示》。

第一篇:盛宁线公路宁海力洋至城区段改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前公示

盛宁线公路宁海力洋至城区段改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前公示

1工程概况

本项目即为宁海县干线公路网规划中“一环八射三纵七连”重要的“一射”,它的主要功能是有效连接两条国家级干线公路,完善和合理匹配区域公路网等级结构,解决过境交通、疏港交通和区域内短途交通出行;同时也将作为宁海县东部出口路,配合宁东新城开发的需要和承担三门湾港区疏港交通的重要作用。

工程起点与力洋镇规划的创业路相接,基本上沿原盛宁线线位走向,经下徐、平窑、寺前王村、柘浦街南面后跨茶院溪,经茶院乡北面后,前行300m 左右,线位向北偏转后接梅茶线(三级公路),基本利用梅茶线线位,从铜岭脚北侧经过,跨越茶溪支流后以分离式隧道方式穿越茶院溪东北侧的项连山,出洞后在杜岙村北侧两次跨越茶院溪支流,然后以分离式隧道方式穿越花山沙帽绿岭,至桃源街道南岙,终点在塘头村接兴海北路,与兴海北路平交。路线全长15.407km。

工程全长15.407km,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km/h,设分离式隧道2 座(项连山隧道右线长290m,左线长290m;花山隧道右线长2375m,左线长2430m),全线共设置桥梁12 座,共设置中桥465m/8 座,小桥140m/4 座,涵洞59道,平面交叉13 处,交通安全、服务、管理设施15.407km。

工程计划2012年1月开工,2014年5月竣工,计划工期29个月。

工程估算总投资11.26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6568万元,项目建设资金由上级补助和地方自筹。

2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

2.1生态环境

工程永久和临时占地对沿线农田生态和植物造成一定的影响,从区域植物组成种类分析可知,受公路建设影响的多为本地区常见栽培种,因此,工程对区域的植物多样性不会造成影响。

工程区域受影响的动物种类主要为常见种类,未发现国家和省级珍稀保护动物,工程建设不会对珍稀保护动物造成影响。

工程施工期间加强对施工人员宣传教育,严禁狩猎,严禁施工人员捕杀野生动物。

2.2水环境

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桥梁基础的开挖、钻桩、混凝土浇注、衬砌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及污废水,施工机械冲洗产生的含油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跨河桥梁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先钻孔,后灌注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产生钻渣1.64万m3,均在护筒内,泥浆经泥浆槽运至岸边的沉淀池和泥浆池内,部分回用,无法回用的泥浆经沉淀后上清液排放,沉渣干化后就地平整,施工过程中无废水排放,对水质影响不大。工程施工期间,应利用现有场地对工程施工机械集中清洗,对施工机械冲洗废水集中收集和处理,不得在施工场地任意冲洗车辆和机械。

根据工程施工安排与总体布置,各个施工点的人数相对较少,每个施工点施工人数按50人计,施工人员日生活用水量120L/人,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单个施工场地日产生生活污水量约为4.8m3。工程沿线村庄较多,施工人员租借当地居民的住房,施工生活污水排入当地原有排污系统进行处理,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

工程建成后,在桥梁两侧及联接路段两侧均应设置截水沟、沉淀池等设施,防止路面、桥面径流直接排入颜公河、茶院溪和力洋河等。因此,一般情况下本工程路面径流不会对颜公河、茶院溪和力洋河等水环境产生影响。

路线跨越的河流水功能区划为多功能区,但工程营运期,一旦发生危险品车辆翻车事故,危险品可能进入颜公河、茶院溪和力洋溪等,造成水体污染。

2.3环境空气

工程施工期间,环境空气影响主要来自车辆行驶扬尘、堆场扬尘、搅拌扬尘和沥青烟气,通过采取措施,可降低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工程营运期间,各敏感点的NO2浓度日均值和高峰小时值均符合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没有超标,汽车尾气排放对沿线居民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2.4 声环境

公路的施工噪声主要来自各种筑路设备的机械噪声,以及建桥打桩、材料运输等产生的噪声。由于本项目的敏感点距离公路中心线的距离在26~190m之间,受施工期噪声影响较大,需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影响。高噪声机械和作业点应尽量远离居民布置,且夜间禁止施工,若要夜间施工须报宁海县环保部门批准同意并告知附近村民。

工程噪声预测值超标分析评价如下:4a类功能区共有敏感点5个,2类功能区共有敏感点11个。

在营运初期(2014年),4a类功能区的预测值5个敏感点预测值昼间均符合4a类标准要求,夜间寺前王和柘浦王村略有超标,超标范围在0.1~3.4dB之间;2类功能区昼间有5个敏感点超标,超标范围在0.6~3dB,夜间有8个敏感点超标,超标范围在0.7~5.6dB。

在营运中期(2020年),4a类功能区的预测值5个敏感点昼间均符合4a类标准要求,夜间5个敏感点中有4个超出4a类标准要求,超标范围在1.4~5.7dB;2类功能区昼间有8个敏感点超标,超标范围在0.6~4.8dB,夜间有9个敏感点均超标,超标范围在0.8~7.4dB。

在营运远期(2028年),4a类功能区的5个敏感点中昼间均达标,夜间5个敏感点均超出4a类标准要求,超标范围在1.7~7.5dB;2类功能区昼间有9个敏感点超标,超标范围在0.2~6.7dB,夜间有9个敏感点均超标,超标范围在2.4~9.3dB。

2.5水土流失

项目建设扰动、破坏原地貌和植被面积97.33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地貌植被52.28hm2,恢复水土保持设施、地貌植被27.61hm2,水土保持设施、植被补偿面积为24.97hm2。

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238.21 万m3(其中土方53.5 万m3、石方162.82万m3、钻渣泥浆1.64 万m3、表土19.85 万m3、淤泥0.2 万m3、拆迁建筑物0.2 万m3),填方总量162.33 万m3(均为自身利用方量),弃渣量75.88万m3(其中土方0.1 万m3、石方74.11 万m3、钻渣泥浆量1.64 万m3、建筑垃圾0.03 万m3)。

预测本项目由于施工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44111.77t,其中原地貌水土流失量812.78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43298.99(其中施工期新增43142.99t,自然恢复期新增156t)预测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是路面、路基挖填边坡、泥浆沉淀池、淤泥干化场及堆土场。

2.6固体废弃物影响

工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施工期生活垃圾和工程弃渣,这些固体废弃物如不进行处理,随意堆放,可能导致土壤板结,破坏当地环境。

3环境保护措施

3.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严格控制占地,减小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根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对临时占地应在施工结束后立即整治,恢复植被或退耕。做好工程区表层土壤的保护和利用。工程施工期间,应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教育,禁止捕杀野生动物。

3.2 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桥梁灌注桩泥浆经泥浆槽运至岸边的沉淀池,除部分泥浆回用外,无法回用的泥浆经沉淀后上清液自然蒸发,不外排,沉渣干化后就地平整。加强对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的管理,应利用茶院乡或力洋镇现有场地对工程施工机械集中清洗,对施工机械冲洗废水集中收集和处理,不得在施工场地任意冲洗车辆和机械。工人营地可尽量设置于沿线村庄内,充分利用村庄现有设施进行处理。

营运期:完善路面径流、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和排水系统,公路排水系统与现有规划的排水系统相协调。营运期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污染风险防范措施详见“8.4事故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3.3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工程施工期间:合理选择施工便道等位置;水泥应罐装或袋装运输,车辆应采用加盖蓬布,土、砂、石料运输应控制运输量,严禁超载,装高不超出车厢挡板,并加盖蓬布,以减少扬尘对空气的污染,物料堆放时加盖蓬布;在易产生扬尘的施工场地,采取洒水抑尘措施;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清场工作。

工程营运期间:加强交通管理,确保现有交通畅通;在靠近公路两侧,尤其是敏感点附近多种植乔、灌木。这样即可以净化吸收机动车尾气中的污染物、道路粉尘,又可以美化环境,改善路容;加强运载散体材料的车辆管理工作,明确要求其采取加盖蓬布等封闭运输措施。

3.4声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施工期间: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拌和场、预制场等距离居民区≥150m。禁止强噪声机械夜间作业,因工艺要求必须夜间连续施工时,应报当地环保部门审批并告示周边民众。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使车辆及施工机械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降低噪声源强。

工程营运期间:主要应加强工程管理措施。通过加强公路交通管理,在距离公路较近、评价范围内受影响户数较少的项连山和铜岭脚等附近路段两端设置限速标志等,以

控制交通噪声对沿线居民的影响;其余村庄安装通风隔声窗,并加强道路养护,保持桥面和路面平整。

3.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Ⅰ区:线路工程防治区

工程措施:①表土剥离②覆土③截、排水措施。

植物措施:①中央分隔带绿化②三维网植草绿化③植草④浆砌片石拱形植草⑤ 边坡绿化⑥抚育管理。

临时措施:①临时土边沟②临时拦挡、防护措施③临时沉砂措施。

(2)Ⅱ区:桥梁工程防治区

植物措施:①沉淀池绿化。

临时措施:①沉淀池②填土草包围护。

(3)Ⅲ区:隧道工程防治区

植物措施:隧道洞脸绿化。

(4)Ⅳ区:施工临时设施防治区

工程措施:①修建截排水沟②表土剥离③场地平整④覆土⑤复垦。

植物措施:①植草、种树②抚育管理。

临时措施:①临时排水沟、沉砂池②填土草包防护、防雨布毡盖。

3.6 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1)生活垃圾

本工程线路沿线经过的村庄较多,施工人员尽可能租住当地民居,所产生的生活垃圾纳入当地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处理。

(2)工程弃渣

工程弃渣量75.88万m3(其中土方0.1万m3、石方74.11万m3、钻渣泥浆量1.64万m3、建筑垃圾0.03万m3)。

钻渣泥浆设沉淀池固化处理后运至弃渣场,建筑垃圾运至附近合法的建筑垃圾处理中心进行集中处置。弃方统一运至宁海经济开发区宁东园区B 区弃渣场和宁海科技园区弃渣场。

4综合评价结论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但工程建设和营运期间将会对工程沿线区域产生一定不利环境影响。因此在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以及建成运行过程中,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切实执行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把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鉴此,从环境角度看,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下载盛宁线公路宁海力洋至城区段改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前公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盛宁线公路宁海力洋至城区段改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前公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