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员甄选别让感性胜理性
人员甄选,别让“感性”胜“理性”
人力资源部门,在人员的挑选及甄选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内地的中小企业里,人力资源管理却是一个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工作。由于部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薄弱,定岗定员、任职资格、薪酬体系缺乏明确的标准,很多人力资源工作缺乏条理性与连贯性,同时工作人员忙于具体事物,忽略了必要的程序与规范,在具体工作中不自觉地凭感觉办事、凭直觉办事。
而正是这种凭感觉工作,有可能为后续工作埋下一些隐患。
D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成都市一家以集汽车零部件(凸轮轴、消声器、滤清器等产品)、LED新光源节能减排产品和高新技术铸造涂料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公司现有人数110余人,人均产值处于行业较高水平。由于D公司汽车零部件产品以冲压件为主,因此制造产品用的模具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与生产效率,模具工程师自然而然地成为公司的关键技术岗位。长期以来,模具工程师一直是D公司的紧缺岗位,而人员补充也无法按时到位,人力资源部部长为此感到压力很大。公司的人力资源的现状是:
1、人员稳定性差、流动性大。现有人员一年以上工龄的员工不足50%。技术部只有技术部部长工龄在3年以上,其余人员均是入职不到1年的新员工。一位刚进公司1年的模具工程师7月份已经离职;
2、薪酬标准缺乏竞争力。长期以来,技术人员的薪资标准一直与生产车间的效率直挂钩,季节波动性较大,收入不稳定,致使公司难以招募到优秀的技术人才;
3、人员供给的匹配性较差。从沿海返回内地发展的求职人员中,模具工程师倒不少,但大部分人员以塑胶模具、小型五金模具为主,与汽车配件大型冲压模具有一定差别。
基于以上种种因素,公司对模具工程师的招聘显得十分迫切。
2010年8月28日,公司在成都市某大型招聘会上,T工程师向公司投递了简历。T工程师参加本次招聘会是为年底返回成都作好前期调查,作好准备。T工程师书面简历显示:现年46岁,在成都一主营汽车配件的上市公司担任设计人员10余之后,前往沿海寻求发展。在广东,先后担任冲压车间主任、模具组组长、技术部部长等职务,最近一家公司已经连续工作7年,但在简历中没有提及最近两家企业的具体名称及联系方式。简历中,T工程师自我评价为技术功底扎实,精通冲压模具设计与制作,熟悉丰田管理模式,并且管理经验丰富,本人欲寻求设计师、技术部部长等岗位。
通过浏览简历及现场交流,D公司人力资源部长初步判断T工程师熟悉汽车零配件行业,对模具比较熟悉,而且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这让公司人力资源部长喜出望外,突然觉得身上的压力突然轻了许多。在招聘现场,公司总经理与T工程师初步面流后,遂邀请本人到公司详谈。
2010年8月29日,T工程师到公司正式面试,经公司力资源部部长简单交流后,先后由总工程师、总经理面试。公司感觉良好,认为工程师是理想人选。随后,D公司人力资源部长在T工程师保持电话联系,并先后通话3次左右。2010年12月29日,经过前后近4个月的联系,T工程师到D公司正式报到上班。T工程师上班之后,却出现了预想不到的问题:首先是对设计软件不熟悉,比较生疏,连最基本的CAD操作都不太会;其次是团队融入性较差,刚开始遇到问题时,同事还乐意帮助,慢慢地同部门的同事也感觉很烦,不再愿意多帮助。D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多次与T工程师沟通,T工程师认为,D公司比较冷漠,相互帮助不够,同时反映其上司及技术部长比较难以沟通,因为T工程师的建议得不到采纳。而T工程师的上司也反映,T工程师连基本的设计软件非常不熟悉。通过以上分析,人力资源部部长的基本判断是,T工程师原工作经历与现工作要求有一定差别,不能胜任模具工程师的岗位要求。
于是,人力资源部部长向公司总经理汇报情况,总经理与总工程师沟通之后,决定解除劳动合同。
尽管公司与T工程师的劳动合同是提前解除了,但通过这个事件,还是给双方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通过仔细回忆,人力资源部长在与T工程师电话沟通、当面沟通的过程中,虽然准确地向对方表明公司希望T工程师到公司任职,却因为凭直觉,忽略了沟通过程必要的信息传递,忽略了入职过程中必要的手续办理:
(1)信息沟通不充分。人力资源部长在与T工程师电话沟通过程中,未明确要求对方提供学历证明、原单位就职证明及薪资证明资料,也未明确说明要进行背景调查,给予对方心理暗示不够,致使T工程师存在侥幸心理。
(2)未作背景调查,信息了解不全。T工程师在入职之前,没有作入职背景调查。如果作了入职背景调查,就有可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对方诸如工作时限、工作能力、工作技能等情况,在与T工程师沟通时就会全面掌握对方情况,也就会对T工程师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估。实际上,直到T工程师入职后一周其问题才暴露出来,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已经处于了比较被动的局面。
(3)未查验证件,入职把关不严。人力资源部长个人认为,T工程师工作近20年,应该不会在学历方面存在瑕疵,T工程师入职时也以“原件未带”等各种理由而未能提供学历证明,直到公司明确要求T工程师提供学历证明原件时,T工程师才如实说明学历证书是托人办理的假证件,而此明已晚,当事人也比较尴尬。
从整个过程来看,只所以出现上述系列问题,关键在于公司人力资源部长招人心切,理性不足,本应正常履行的手续都被无意忽略了。
人员招聘、甄选是一项专业化、程序化的工作,在细节落实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个人感性因素的影响。针对关键岗位以及高级管理岗位,人力资源部门务必保持必要的理性,特别是求贤若渴的时候,不能把自身急迫的心态展示给对方,否则在于应聘者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就丧失了心理主动权。当然,人员招聘面试,也无须遮遮掩掩,故意夸大其词,而是本着方便应聘人员尽快进入工作状态的原则,坦诚沟通,促使双方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对方信息。
第二篇:感性和理性
感性和理性
人穿梭于马路中间,内心可能是惊吓的,而这惊吓来的很突然,是内心的不安,还是其他的什么,这一切来的很自然,它不是那个辩证思维所主导的。它是很自然的发生,是不受意识形态所左右。而这种不安却将理性排除在外,是不受理性思维所主导。反倒是理性被感性所左右,听凭感性的任意摆弄。是往左还是往右,是往前还是往后,这亦是理性思维所考虑的内容,但仍离不开感性的默许。直到消除不安,内心回归平静,感性才离开舞台,人开始回归本性。这才是感性的魅力之所在。
感性和理性就如同一对孪生兄弟,在人的身体里如影随形,他们似乎千差万别,似乎又是一个整体,难以区分。
人的理性来源于意识,理性是意识的基石。因为有了理性,人们做起事来才能条理分明。理性比较直观,直接,他是直接作用于外部世界。他有别于感性,却又离不开感性。而感性不来源于意识,感性只来源于人的内部世界。感性有别于理性,它是非意识层面的存在。人的一切感性皆来源于心,感性皆是由心而生。如“总感觉哪儿不对”,这种感受往往难以述说,又比较含糊,他总给人一种不祥的感受,那么这感受是由谁发出的呢?是心,而非意识,没有心,世界是模糊而抽象的。心就如同胸口一股清泉,清泉清澈时,人的认知就会清晰。他又像是一面镜子,镜子里面映射的是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当感受生成体悟,上升到镜像并转化成认知时就是心识。而内心的感受,体悟,镜像,认知都是心识的一部分。
人的性情都是由心而生,由心而灭。心是人的主体,但不是全部。因为这里还有意识的存在,意识和心识是相辅相成。不是独立的存在。
心根据外部信息产生感受,这种感受是无法用理性思维去主导的,而是由内部世界所主导的。他只是一种单纯的感受存在于人们之间,人们将这种感受归纳于感性。而这些模糊而抽象的感受,是靠体悟去理解的,感受是体悟的前提。因为有了感受,人才能生成体悟,体悟再将感受化作思想或认知留存下来,从而形成心识。心识是我们认知世界,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他没有理性来的那么直接,他靠感受和体悟给人一种模糊而抽象的概念,而这种模糊而抽象的概念让人身临其境,无法忘怀。正因为有了身临其境,人们才能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感知世界。而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悟往往只存在于人的身体里。所以在理性的层面是无法述其本真。他只来源于感性,来源于内心。用知识表述出来的也并非感性,而是知性。
感性的东西只潜藏在人的心里。但这种感性的东西在人们认知世界中却扮演着重要角色,人们可以从全局的角度去考察世界,而无需去了解其细枝末节。只需用一个概念,而这个概念却是统领全局的关键,这就是感性世界所赋予的全局性。是理性世界或是意识世界无法给予的全局意识。感性大多着眼于宏观层面,而理性大多着眼于微观层面。如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这就是感性。感性就是这么恢宏庞大,它着眼于大千世界,不局限于物质世界和眼前世界。而理性只着眼于眼前世界,看到的即真实。这也是理性世界的认知。
世界的认知离不开理性,但依然不能忽视感性的存在。无论在做任何事情或是思考任何问题,感性都一直潜存于身体中,他与理性如影随形。
心是意识的主体,意识是心的本体。单纯的意识无法正常思考和行事的,意识离不开心。单纯的心识也无法去理解世界,他需要意识的相伴。任何事物都得在心底留下烙印,并在意识中留下刻痕,事物才能被记录下来。当人们在读一段话时,可否做到不动心,亦或是不动意。这就是意识和心识的相辅相成性。意识来源于大脑,心识来源于内心。意识和心识是一对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互相配合,协调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意识和心识就是潜藏在人身体内的知己和冤家。他们时而分歧,时而和睦,时而步调一致,时而纠结万分。
意识是靠直觉去接收世界,心识是靠感觉去感知世界。直觉只存于意识中,而感觉只存在于心室中,两者都似乎有相同之处,但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感觉由感受产生觉知,直觉由现象界产生知觉。
意识是打开世界的大门,而心识打开的却是人们的心门。古人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就认为世界不是独立的存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无我和有我之状,这是一种涵养。心识打开的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涵养之门。正是这种涵养在引导人们正确认知世界,正确对待世界。而意识认为世界是由物质主导的,一切意识都得符合逻辑。
意识产生的文化和心识产生的文化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意识文化主要是由意识所主导的,心识文化主要是由心识所主导的。意识:开拓进取,向外发展,具有张驰的特性。心识:含蓄,顺敛,向内延生,具有收敛的特性。意识和心识更像中国文化里的乾和坤,阴或阳,相互调节,相互配合。意识文化有推论和导论,一切都得符合逻辑。而心识文化抽象含糊,无需辩驳。
意识文化开拓进取,比较务实,是一种进取的文化,但也容易使人剑走偏锋。心识文化含蓄包容,是一种防守的文化,但容易使人形成柔弱屈从的秉性。其各有千秋,这就是心识文化和意识文化的区别,这两种文化包罗万象。其内容也是繁目众多,千差万别。
意识文化是意识形态管理,管理个人和所有人行为的文化。心识文化是心灵管理,管理人心的文化。心识文化的最高管理是心和仁,但心识文化缺乏行为模式也只是一副空架子。意识文化的最高管理是意志和行为,但行为缺乏心识文化,其行为也容易偏离航道,成为过激的行为。
安全源于第一直觉和第一感觉,缺乏第一直觉和第一感觉的人很容易失去安全窗口期,失去安全窗口期就等于失去生命。绝大多数事故都是发生在第一安全窗口期。
时刻保持第一直觉和第一感觉是避开危险的方法。安全感让安全更厚重,当人们做一件事时,总感觉哪儿不妥,这就是安全感。有了安全感,人们就会时刻保持警惕,并时刻保持第一感觉。直觉和感觉有点儿类似,直觉是觉醒和觉察,时刻保持觉醒和觉察也是逃避风险的关键。感觉是觉知和觉悟。第一直觉或第一感觉厚重的人往往容易躲避风险。这也是意识和心识共同应对安全的两种方式。
人的痛苦源于内心的不和谐,一切痛苦皆来源于心识,心识是人类思想的催化剂,也是人类痛苦的根源。持续获得美感和不断修身养性是化解痛苦保持内心和谐的窍门。
意识文化往往适合在微观层面认知世界,心识文化往往适合在宏观层面认知世界。微观层面精细化,宏观层面抽象化。意识文化横平竖直,心识文化弯弯曲曲。这就是他们理解世界的不同之处。这也是不同思想下的不同脉络。但最终是殊途同归,因为他们都是朝着第一真理和第一本真而去的。
意识文化从推论,导论中来,一切都得符合逻辑。心识文化从自然世界中来,一切需遵循自然法则。意识文化是由我主导的知识,一切知识由我创造。正因为这个我,所以他们相信这个我是世界的主宰,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是改造世界的先驱。但也正因为这个我,容易产生偏激的行为。也正因为这个我让他们终其一生去追寻那个遥远的真理,而不是本真。就好比这个世界的本真是知识,知识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人们探寻的微观世界也不过是知识演化成物质供大家娱乐消遣。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这大千世界,这就是世界的本真。他不是真理,真理来源于现象界,来源于人们意识中。一切为我所用,一切为我所驱这才是真理的表现。
本真它超脱于现象,不拘泥于现象,它透过现象。它更像一个不受世俗的老者,为人们答疑解惑,指明方向。真理追随于现象,跟随于现象,一切物质皆为现象,现象即本质,这就是真理。它不同于本真。真理和本真都是人类的葵宝,他们都是带着未知给人类指点方向,带领大家一路前行的。
何为自由?自由即是表象,人们从未获得过真正的自由。当人们追求心灵自由时,心灵自由就会被束缚。当人们追求人身自由时,人身自由就会被束缚。因为人是不可能获得绝对自由的。世界总有一道影子在牵制着人们获得绝对自由,而这个影子就是人性。既然是人,就得遵人性,守人道。人们始终逃不过这个牢笼。人唯独能做的是尊天道,执人道,做一个快乐的人,这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道理。
价值观和涵养是真理和本真的不同表现形式,在意识形态下形成的是价值观,而在心识形态下形成的是涵养。在古代,人们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今,成家和立家才是主流,这就是不同的时代变迁产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会造就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未来,也必将带来不同的结局和不同的后果。这就是本真和真理的表现。
意识决定认知,心识决定良知。认知和良知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不同方式,也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最基本属性,他如同阴阳的两极,演化众人,形成千姿百态,形形色色的人。我们既重视认知,同时也重视良知。因为他们没有优劣,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们都是向着第一本真和第一真理而去的。
心识是人的主体,意识亦是人的主体,二者缺一不可。
这是一个知识大爆发的年代,也终将是一个知识大爆发的年代。知识既是魔鬼,也是上帝。他既可以给人们带来无边福祉,同时也会给大家带来无边灾难。这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也是一个值得人们留恋的世界,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需善待这个世界。
第三篇:理性与感性
理性与感性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理性胜于感性”。我不太赞同这个题目,我觉得改成“理性与感性的关系”则更为妥帖。
理性与感性的战争,从远古,到如今;理性与情感同行,由沧海,到桑田。
每天每年,我们在这样的战争中整编记忆;每日每月,我们在这样的同行中梳理我们总也凌乱的灵性。
理性与感性,他们似乎不共戴天:
欠缺理性,会让人生之路步入沼泽。我们总是在做着选择。于是长远的考虑和我们切身的感受发生某种冲突,于是现实总是考验我们是否足够冷静和成熟。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消息:德国的一名中学生枪杀了他的老师。我想他大概是不知道中国有句老话吧,叫“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想,如果他能理性的思考一下这句话,这样的悲剧恐怕就不会发生了吧。
欠缺感性,会让人生干涸。这一点并不难理解:我的一个朋友跟她的男朋友一起散步,仰头看见天上一轮圆月,于是感慨道:今天的月亮真圆哪!谁料她男友回带道:“月亮圆关你什么事?”于是破坏了好端端的兴致。所以说没有感性的生活就像是缺乏润滑剂的链条,虽然能够转动,却艰难晦涩。
因此我认为人不可能没有感性,更不可能没有理性。理性是感性的严肃归纳总结,感性是理性的素材准备;理性是客观公正的事实,感性是表层肤浅的初步认识;理性是多次感性认识得以升华,感性以理性的真实得到归属。
不见得什么时候都需要理性,因为人总要轻松的活着,有自己的情感空间,但遇到决定前途命运的大事、工作中需要谨慎对待的事情,则需要严肃的理性。
最后,用一个我自己觉得比较优美的句子来总结理性与感性的关系:他们一路同行,一个汲着水,一个负着火,形影相随,在他们携手共进时,就产生了智慧。
第四篇:感性与理性
感性与理性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判断标准是什么?是感性还是理性?
首先得分清楚一个概念,人性是什么,感性是什么,理性是什么?感性是人的一种情感,还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喜欢美,厌恶丑,喜好和自己相同的,厌恶和自己不同的,于是作出判断,其实,就广义上说,理性也是人的感性,当人们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一时的主观判断有时候并不是能真正反映事实,不能保证自己以后不会后悔这样的举动,所以才抽象总结出的不随时间、空间、不随个人改变的规则或者叫做定理,就是理性。不过,理性是如此之美,人们在追求规律的时候,总会被这些规则或者所吸引,于是人们又形成自己新的是非观、美丑观,也就是说感性其实是建立在一定的理性的基础上的。可见,人性中感性和理性其实是不可分割的,互相关联的,就好像物理中,人们描述世界的两种形式,例子和场,而到了量子力学中,人们发现,波和粒子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世界的两种形式的描述。
那么其次,我们生活中又怎样去说什么是理性,什么是感性呢?怎样去区分什么事理性什么是感性呢?就好比两个不同的人,甲和乙,假如,甲人认为世界的美在于相同,那么他的感性就是寻找各种的相同,例如:对称、人性的相似之处、从相同来联想事物,在做选择的时候就会从事物的相似性出发,喜欢和自己相同或者相近的人,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人;再者乙人,假如乙人认为世界的美在于不同,那么他的感性就是寻找各种的不同,例如:对称性破缺、人的不同之处,从相异性来联想事物,在做选择的时候就会从事物的向异性出发,喜欢发现和自己不同的人的美,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人相处。那么,你就会发现在相同的规则下面,小小的人的心理趋向的不同,就会导致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的诞生,而且,人们还可以有宗教信仰的不同,法制理念的不同,政党的不同,年龄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等等等等。但是,同时,人们又有追求理性的信念,在不同的条件下,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比如,同样还是甲和乙,在甲追求相同之处的时候,猛然发现世界上所有的鸡都是肯德基,所有的人都好像是从同一个工厂里加工出来的一个模子样的,周围的人的思想都和你完全相同,难道此时还认为相同是一种美吗?与此同时,乙在追求不同的过程中,也发现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不一样,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即使在你身边和你相处很久的人也完全不同意你的观点,那么这种不同还真的是种美吗?于是,甲也会去发现不同的美,去理性的选择和不同的人相处,而相反的,乙也会去发现相同的美,去理性的选择和相似的人打交道。可见,理性和感性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的,就好像对于同样的方程式,选择不同的边值条件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既然理性和感性是相对的,那么思考这些东西还有毛的意思呢?其实,我觉得,在现实的生活中,两者的区分很明晰,人们的一种常态是一种感性,当人们对这种常态进行反思,觉得这种常态其实可以改变来让我们会活着更有意味,那时人们就在寻找理性,人们在追求现实中缺失的,比如甲在找寻那份不同,乙在发现那种相同。再比如人们在一个人治社会的不公平的时候,会追求一种更加公平的制度的社会,但是,人们却又不得不在担心制度会反过来限制人们情感的自由;再反过来人们在一个法西斯的高压社会,不免会去追求自由,力争去建立一个自由的社会,但是,人们却又不得不担心自由社会的人们贫富差距、两级分化的影响,于是选择税收、三权分立等制度去保障一个相对的平等社会。这样许多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有现实的背景下,我们总是会有基本的感性,也许就是时代感吧,这样就会产生出对应的理性,正如牛顿时代的物理学家无法想象量子和相对论的世界一样,人们即使通过理性的分析也很难得到未来的感性生活是何种样子,而我们有的只是对现实的抽象分析和不全面的预测。那么人们为什么却热衷于追求理性呢?也许感性是一种平凡群,理性是一种有特殊性质喝特殊规律的群,所以才会有如此多的人们去探索,去探索其中的美。
第五篇:感性陈述·理性思辨
感性陈述·理性思辨
【摘 要】 《走向海洋》是央视倾情打造的一部关注中国、关注海洋、关注军事的优秀纪录片。片子把目光投向蓝色海洋,用感性的陈述和理性的思辨完成了中国人对走向海洋这一举措的历史拷问和现实思考。本文从该纪录片的故事性、细节化、情感化等方面,和读者一起去赏析纪录片的厚重,感悟纪录片的深沉。
【关键词】 感性陈述;理性思辨
十几年前,电视片《河殇》用一种观众从未见过的纪录片形式震撼了我们,引发了全中国人对历史对祖国对民族的深刻思考。片中饱满的热情、深刻的反思、热烈的呼吁、鲜明的立场都让观众激情荡漾、心潮澎湃、回味无限。光阴似箭,十几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时间在流逝,时间在沉淀,时间也在反思,反思着一切,包括大河、包括海洋、包括我们伟大的祖国、包括我们的中华民族。今天,央视纪录片《走向海洋》横空出世,《走向海洋》像十几年前的《河殇》一样,带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关注着中国,关注着海洋,关注着发展,关注着军事。有人说,当电视人把目光投向蓝色海洋时,又一部令人折服的纪录片产生了。这是中国的一部《海殇》。制作者用感性的陈述和理性的思辨完成了中国人对走向海洋这一举措的历史拷问和现实思考。
一、感性陈述
1、故事性。整部纪录片并不是简单的回顾,为了吸引观众,《走向海洋》的编导们试图在用多个曲折的故事陈述中国与海洋的关系。
在第三章《潮起潮落》的开头,片子就讲诉了一个传奇故事。片中这样说道,“公元1498年,达?伽马的船队停靠在东非港口马林迪,达?伽马向当地居民夸耀了自己的船,然后急不可耐地提出了贸易要求。看着葡萄牙人拿出的小玩意儿----玻璃珠子、铃铛......非洲人的脸上露出了不屑的表情。接下来,村中的长老向达?伽马展示了精致的丝绸、瓷器和一顶镶着金边的乌纱帽。他告诉目瞪口呆的葡萄牙人,在很久以前,曾经有人驾着数不清的大船到访过他们海岸......葡萄牙人的船看上去像座房子,而那些人的船,看上去超过了整个村庄。”这大的已经超过整个村庄的船当然指的是郑和下西洋时候的船只了。片子用这样生动形象的故事语言突出了当年郑和下西洋船只的威武和对中国历史上曾经在世界海洋史上处于世界先进之列的美好时代的怀念。在第五章《云帆初扬》中,提到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当时他们想趁着淞沪会战进行的时候,从水上向南京发起进攻。南京当局自认没有能力同日军在海上决战,决定调集主要舰艇和一部分商船沉入江阴航道,制造一条阻塞线,遏制日寇长驱直入的势头。当时中国海军大小舰艇40多艘,征用的民用船只180多艘在江面上一字排开,水兵们打开船底阀门,任滔滔江水进入船舱。这悲壮的一页其实并不为我们很多人熟知。这样的故事内容让我们深深体会当时战争的惨烈和无奈,在无路可退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这是怎么的一个决策。而也正因为这样的阻隔,彻底粉碎了日军想打通长江防线的想法,从而严重迟滞了日军的进攻行动。
2、细节化。用不为人知的细节揭露或者说解开历史的真相。
在第八章《经略海洋》中,在提到1974年西沙海战中,重点讲到了一个细节。那时候,88岁高龄的蒋介石因为两年前的手术已经很少过问政事了,可当我国海军导弹护卫舰穿越台湾海峡时,他沉思片刻,说了声“西沙战事紧哪。”当天,人民海军的导弹护卫舰25年来第一次顺利通过了台湾海峡。这样的细节讲述因为其不为人知的原因,更能调动观众的收视情绪,是的,在大是大非面前,民族的利益要高于一切。观众看后或者感动或者激动,总之,内心会荡漾起涟漪。在第六章《长风大浪》中,在讲到核潜艇的设计之初,正值我国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那时候,中国没有对外开放,设计人员连核潜艇长什么样都没有见过。无意中有一次,听说有个出国访问的人员从香港带回来一艘核潜艇玩具,设计人员就赶紧讨要过来,拿着玩具观看琢磨,才知道,原来核潜艇长得是水滴形的摸样。这些细节的讲述,凸显了当时新中国在核潜艇开发上的艰难和设计人员的决心。
3、情感化
在第三章《潮起潮落》中,在讲到郑成功因病去世的章节,作者直接引用了当时康熙听闻郑成功离世写下的一副挽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想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能这样评价对手,康熙当然是一位胸怀宽广的君主,纪录片在这里用康熙的诗,就是想表达中国人痛失民族英雄的悲痛。惋惜叹息之情跃然纸上。因为在郑成功之后,中国的海岸线就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屈辱史。在第六章《长风大浪》中,在写到1974年,中国制造的第一艘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后,在海军司令员的陪同下,88岁高龄的朱德元帅专程检阅了核潜艇。纪录片用饱含深情和充满敬意的语言写道,“海风猎猎,这位人民军队的缔造者以完美的方式,写下了戎马生涯的最后一页。”
二、理性思辨
1、片子引用了大量历史资料回顾历史。很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在专家们的讲述中被一一披露出来。更有大量名家学者的专业点评。
刘光鼎、金翔龙、潘德炉、安芷生、周守为等五位中科院院士多次接受采访。更有多位中科院的研究员出现在电视画面上。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17所国内著名学府的教授,还有美国耶鲁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美国纽约大学等3所外国大学的教授,来自海峡对岸的台湾成功大学的教授都接受了节目组的采访。更有文化人类学、地质学、历史学、海洋军事学等多个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就自己领域与海洋的关系各抒己见。多位亲历战争或者见证海军发展的将领也都毫无保留的陈述自己曾经的经历。
2、客观反思的语言毫不留情的表达了在海洋事业发展中的遗憾。
“令人深思的是;当中国人像村庄一样巨大的宝船一天天从大海上消失之际,欧洲航海家们却在中国罗盘的指引下,驾驶着像房子一样的帆船,向富饶的东方一步步逼近。”“如果说,在汉唐时,由于大陆的强盛,海外贸易只是锦上添花的话,那么到了南宋,就不得不将它视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中国国民对海洋没有清晰的认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从这个意义上讲,拿破仑所说的睡狮,或许只是微微睁开了眼睛。”这些反思历史的句子在片中多处出现,既画龙点睛又提升主题,让人印象深刻。
作者简介:朱楠,女,河南南阳,本科,编辑,研究方向:赏析央视记录片《走向海洋》(南阳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