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发人力资源 建设工贸强区
开发人力资源 建设工贸强区
区是XXXX市的中心区,周边2小时车程左右有8个地级市。作为千年古州,XXXX有悠久的商贸历史,自古是岭南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享有“XXXX都会”之美誉,历史沉淀下来的商品意识非常浓厚。XXXX人有吃苦耐劳,反应敏锐,敢为人先的精神,这是我区经济特别是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和原动力。为充分发挥
XXXX商贸传统、重商精神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我们提出了“开发内源”战略和“工贸强区”思路。新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使XXXX区潜在的人力资源得到了深入的挖掘,并很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XXXX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我们的做法主要有:
一、营造经商重商的氛围
改革开放初始,XXXX人就纷纷走出来做着各式各样的经营,多数是从农村,也有从不景气的企业走出来的。初始阶段为XXXX许多人赚取了“第一桶金”。直至发展到目前我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超110亿元。因此,XXXX一直以来都有着崇高经商、尊重经商的思想观念,政府也一直引导和营造这种观念,使全民和社会形成一种“重商、亲商、护商”的氛围,为优秀的经商人才脱颖而出并在此地创业,奠定了社会基础。目前,非公有制经济是XXXX区最具活力的经济成分和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对我区的财政收入贡献率达80%以上,非公经济已成为我区的主体经济。
二、兴建市场,为人才提供用武之地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兴建了一批专业市场,引导马路摊点或外出经营、打工者和闲散人员进入市场经营,使XXXX城区逐步形成了工业品市场、中药材市场、粮油市场、家俱市场、建材市场、花鸟市场、果蔬市场、文化用品市场、禽鸟市场、木材加工市场等专业市场。围绕这些市场周边形成了采购、运输、仓储、加工、餐饮、服务等产业,从业人员估计有10万人以上。
三、牵线搭桥,使人才安营扎寨
XXXX区政府借鉴温州发展经验,积极培养和扶持创业人才,真正做到政治上放心、认识上放胆、位置上放正、政策上放宽、机制上放活,扎实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理顺银企关系。把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作为重点,做好协调工作,大力争取金融部门对非有制企业的资金支持。从前年开始中,我区每年都召开工商银行XXXX分行、各支行领导和我区约200人的企业主的座谈会,加强双方协调沟通,争取金融部门对我区非公经济的大力支持,从而做强做大我区非公经济。目前实际新增支持贷款1.7亿元。二是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扶持非公有制企业。今年为金龙版厂争取到国家高科技发展资金900万元,为企业引进新的生产线,扩大企业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和解决了资金问题。三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和做强做大非公有经济。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投资创业的若干规定》和有关奖励企业超额完成财税奖,在政策上对非公有经济发展和做强做大予以扶持。四是提高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我区非公企业在用地、资金、用电、用水等方面给予积极协调和帮助,使其得到顺利发展。由于政府的服务到位,使富英制革厂创业人XXXXXX、XXXXXX夫妇由一对普通农民发展为拥有2004年销售收入1.67亿元,出口创汇1890万美元,上缴税金1060万元的“广西出口企业30强”的企业,XXXXXX本人获得“全国优秀企业家”等十几个国家级光荣称号。五是努力为创造宽松的良好环境,为经济能人打造创业平台。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规定,完善民营企业挂钩和联系等制度,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激发本地企业进行二次创业,拓宽社会就业空间。落实各种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降低创业成本、吸引外出务工经商赚了钱的能人,携资金、技术、项目回乡办企业。
四、规范升级,为商贸业发展打造平台好范文版权所有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兴建了一批专业市场,对我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这些市场档次低、规模小、设施落后、隐患多,出现无序经营的“马路市场”和辐射力下降和从业人员减少等问题,越来越不适应发展需要。为此,我区根据XXXX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市场建设、重振“XXXX都会”雄风的部署,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业主负责”的模式和“建一个市场、兴一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的思路,积极推进市场建设和管理,不断规范升级市场建设。一是改造提升现有市场。我们通过实行划行归市,规范管理,引导马路摊点进入市场经营,同时加大对市场建设的扶持力度,联合市直有关部门对各大专业市场陆续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提高市场品位、档次和市场竞争力。经过改造提升,工业品市场已成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品服装专业市场,摊位发展到7000多个,经营户3000多户,从业人员超2万人,2004年商品成交额超40亿元,创税2800万元。正在改造的中药材市场,现有
从业人员5000人,年成交额超10亿元,2004年创税1000多万元,已成为全国第三大中药材市场。该市场的发展吸引了汇兴、百莹、长盛等一批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先后到我区落户,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汽车、摩托车及配件市场经营户也达800多户,年商品成交额超8亿元,创税1500多万元。二是抓好商业街建设。通过统一规划,统一
建设,把断续的店面连接起来,全面整治路面设施,提升道路两旁店铺的档次和商业价值,吸引客商投资经营。目前,人民路已成为两旁约有店面800多家,从业人员6200多人,绵延13km的商业大街。三是抓好骑楼街改造。通过采取政府牵头,政策扶持,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投入的办法,把十字街改造成为风格迥异的骑楼建筑,在提升城市品位的同时也提升沿街店铺的商业价值,成为目前商贸服务最繁荣的路段。通过加强商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带动了我区个体工商户的迅猛发展,2004年,全区个体工商户已超3万户,注册资金超5亿元,从业人员超10万人,其中吸纳农村劳动力6.3万人。
五、加强培训,促使富余劳动力转移
XXXX区人多地少,特别是人口比较集中,全区56万人有40万集中在城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共11.25万人,劳动力富余现象突出。为了解决劳动力富余问题,并劳动力富余问题变成我区吸纳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我区狠抓种类劳动力的培训。一是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农民工和后备劳动力资源的供应情况,制订培训规划,调整专业设置,编写培训教材,建设实习基地,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开展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及其他方面的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促使富余劳动实现非农就业。2004年,全区共培训农民工2866人次,其中有812人获职业技能鉴定部门颁发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共有4.5万劳动力转移进入区内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就业,占就业总人数的80.79%(就业总人数5.5662万人,4.5万人),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的40.1%;对外劳务输出3.4万人,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的30%。二是加强对下岗工人的培训,拓展下岗工人再就业渠道。通过以安排再就业培训,下岗人员经商税费减免,开发公益性工作岗位等办法,国企职工实现下岗再就业人员6655人,占下岗失业人员的82.6。
第二篇:开发人力资源 建设工贸强区
X区是XXXX市的中心区,周边2小时车程左右有8个地级市。作为千年古州,XXXX有悠久的商贸历史,自古是岭南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享有XXXX都会之美誉,历史沉淀下来的商品意识非常浓厚。XXXX人有吃苦耐劳,反应敏锐,敢为人先的精神,这是我区经济特别是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和原动力。为充分发挥XXXX商贸传统、重商精神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我们提出了“开发内源”战略和“工贸强区”思路。新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使XXXX区潜在的人力资源得到了深入的挖掘,并很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XXXX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我们的做法主要有:
一、营造经商重商的氛围改革开放初始,XXXX人就纷纷走出来做着各式各样的经营,多数是从农村,也有从不景气的企业走出来的。初始阶段为XXXX许多人赚取了“第一桶金”。直至发展到目前我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超110亿元。因此,XXXX一直以来都有着崇高经商、尊重经商的思想观念,政府也一直引导和营造这种观念,使全民和社会形成一种“重商、亲商、护商”的氛围,为优秀的经商人才脱颖而出并在此地创业,奠定了社会基础。目前,非公有制经济是XXXX区最具活力的经济成分和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对我区的财政收入贡献率达80%以上,非公经济已成为我区的主体经济。
二、兴建市场,为人才提供用武之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兴建了一批专业市场,引导马路摊点或外出经营、打工者和闲散人员进入市场经营,使XXXX城区逐步形成了工业品市场、中药材市场、粮油市场、家俱市场、建材市场、花鸟市场、果蔬市场、文化用品市场、禽鸟市场、木材加工市场等专业市场。围绕这些市场周边形成了采购、运输、仓储、加工、餐饮、服务等产业,从业人员估计有10万人以上。
三、牵线搭桥,使人才安营扎寨XXXX区政府借鉴温州发展经验,积极培养和扶持创业人才,真正做到政治上放心、认识上放胆、位置上放正、政策上放宽、机制上放活,扎实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理顺银企关系。把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作为重点,做好协调工作,大力争取金融部门对非有制企业的资金支持。从前年开始中,我区每年都召开工商银行XXXX分行、各支行领导和我区约200人的企业主的座谈会,加强双方协调沟通,争取金融部门对我区非公经济的大力支持,从而做强做大我区非公经济。目前实际新增支持贷款1.7亿元。二是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扶持非公有制企业。今年为金龙版厂争取到国家高科技发展资金900万元,为企业引进新的生产线,扩大企业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和解决了资金问题。三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和做强做大非公有经济。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投资创业的若干规定》和有关奖励企业超额完成财税奖,在政策上对非公有经济发展和做强做大予以扶持。四是提高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我区非公企业在用地、资金、用电、用水等方面给予积极协调和帮助,使其得到顺利发展。由于政府的服务到位,使富英制革厂创业人XXXXXX、XXXXXX夫妇由一对普通农民发展为拥有2004年销售收入1.67亿元,出口创汇1890万美元,上缴税金1060万元的“广西出口企业30强”的企业,XXXXXX本人获得“全国优秀企业家”等十几个国家级光荣称号。五是努力为创造宽松的良好环境,为经济能人打造创业平台。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规定,完善民营企业挂钩和联系等制度,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激发本地企业进行二次创业,拓宽社会就业空间。落实各种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降低创业成本、吸引外出务工经商赚了钱的能人,携资金、技术、项目回乡办企业。
四、规范升级,为商贸业发展打造平台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兴建了一批专业市场,对我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这些市场档次低、规模小、设施落后、隐患多,出现无序经营的“马路市场”和辐射力下降和从业人员减少等问题,越来越不适应发展需要。为此,我区根据XXXX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市场建设、重振“XXXX都会”雄风的部署,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业主负责”的模式和“建一个市场、兴一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的思路,积极推进市场建设和管理,不断规范升级市场建设。一是改造提升现有市场。我们通过实行划行归市,规范管理,引导马路摊点进入市场经营,同时加大对市场建设的扶持力度,联合市直有关部门对各大专业市场陆续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提高市场品位、档次和市场竞争力。经过改造提升,工业品市场已成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品服装专业市场,摊位发展到7000多个,经营户3000多户,从业人员超2万人,2004年商品成交额超40亿元,创税2800万元。正在改造的中药材市场,现有从业人员5000人,年成交额超10亿元,2004年创税1000多万元,已成为全国第三大中药材市场。该市场的发展吸引了汇兴、百莹、长盛等一批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先后
第三篇:区开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对*新区开发建设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诚请各位领导多为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并帮助我们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促进*新区开发建设顺利有效推进。下面,我将根据《关于对*新区开发建设进行专项督查的通知》要求,将*新区开发建设的有关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新区开发建设进度
(一)拆迁安置房建设进度及存在问题:拆迁安置房共106栋,预计整个工程今年5月底完成主体工程。目前已组合的97栋,还未组合的有9栋。在已组合的97栋中,还未开工建设的有7栋,其栋号分别为27#、33#、46#、60#、61#、83#、92#。在已动工建设的90栋中。已建好一层的有9栋,已建好二层的有11栋,已建好三层的有25栋,已建好四层的有3栋,已建好五层的有13栋,已建好六层的有3栋,已建好七层的有19栋,主体工程已完工的有7栋。在建房过程中,存在三个问题影响安置房建设进度。一是多数项目经理反映商品混凝土供给不及时,有时甚至拖延三天以上,且商品混凝土公司要求签字的数量比其实际的混凝土数量少,严重影响了安置房建设进度。二是因安置房地理位置的不同,底层门市的高度比按规定为3.9米的基本层高,需超高一部分,超高部分业主不愿出钱建设。该问题反映最突出的是63栋。
安置房小区内的配套市政设施建设,县建设局已请宜宾规划设计院详细规划设计了小区内的排污、排水以及道路施工图,因目前小区内施工场地十分紧张,市政设施有的无法施工,县建设局已通知施工单位,对有空隙的地方先行施工,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确保安置房建设好后一个月内市政基础设施能配套使用。
(二)市政道路和综合管网工程建设进度及存在问题:
一是*新区开发一、二期市政道路和综合管网工程已启动重庆路、上海路、苏州路、烟台路、昆明路、北海路、长沙路、青岛路、大连路、大连支路的建设,共完成土石方挖方150万立方米,填方40万立方米,完成投资约6000万元,计划2008年底全部完工。二是上海路滑坡治理工程已开工建设,投资1400万元,计划今年6月底完工。三是重庆路H6线沥青路面工程于今年2月底开工建设,总投资约800万元,计划今年4月底完工。四是*无负压供水工程已开工建设,总投资约500万元,计划今年4月底完工。
在市政道路和综合管网工程建设中,存在四个问题:一是重庆路与水麻高速公路联络线互相干扰,建议县政府与水麻高速公路指挥部协调解决此问题;二是*景观挡墙工程施工靠铁路太近,建议县政府尽快与铁路部门协调解决;三是*
一、二期市政道路资金严重不到位,严重影响市政道路建设进度;四是上海路、北海路、大连路及大连支路滑坡影响新区开发建设,应尽快治理滑坡隐患,确保安全。
二、*新区开发建设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情况
(一)建筑工程(主要是安置房建设)质量监督检查情况:*拆迁安置房建设自2007年11月开工建设至今,县建设局针对*拆迁安置房建设成立了专门的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安置房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书面或口头通知整改到位。我局还协同县质监局、向家坝镇等单位在安置房建设现场就建筑材料的使用和鉴定开展宣传、检查。目前,安置房建设基本不存在大的工程质量问题。
(二)施工安全(主要是安置房建设)施工安全情况:为切实加强*安房建设安全生产工作,从安置房动工建设开始我局就明确了监管人员,专门选派了两名技术骨干对*安置房建设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天候监管,确保安全生产。具体工作上,县建设局年初就与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多次召集有关人员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重申和强调安全生产问题,多次针对现场监管发现的问题发出整改停工通知,多次就安全生产隐患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按照施工程序,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本应停工整改合格后方可动工,但县建设局多次发出整改停工通知,施工方均不予理会,因涉及稳定等诸多因素,县委、县政府要求打破常规,全面加快安置房建设进度,没有启动的都要想方设法启动,故我局不能强行停工。因此,*新区安置房建设在施工安全方面目前仍然普遍存在外架搭设不规范或根本未搭设外架进行裸体施工、施工用电线路零乱、高空作业人员不系安全带、“三宝”“四口”配备不齐等问题。我局只能三令五申要求、催促、提醒施工单位注意抓好安全生产,同时留下管理痕迹。
第四篇: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工作总结
**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2008工作总结
2008年,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任务是:全区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4.9万人;培训转移1.5万人,其中引导性培训1.25万人,技能性培训0.25万人;实现务工工资性收入10.88亿元;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维权服务和留守群体的调查
研究;聘请律师事务所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维权服务和完善劳务联络点;完成一篇以上调研报告;建立完善劳务信息平台;开通县级农村人力资源网;开办农民工夜校培训;成立农村人资源开发促进会。
一、全年工作情况
(一)落实目标责任的安排。年初,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与20个保障所签订了责任制;制定了2007转移培训3400人的任务分解、目标责任制、实施方案,报分管副区长批准,落实给7个单位(区高级职业中学、区妇联、区残联、大山包乡、盘河乡、青岗岭乡、北闸镇)实施,并与这7个单位签订了责任制;各项目实施单位呈报了项目实施方案和培训计划,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转送相关部门。
(二)加强日常监管与服务工作,确保目标责任顺利完成。我办牵头,在区政府分管领导带领下、组织财政、审计、扶贫对7个项目实施单位的培训情况实行跟班听课制、强化项目实施单位的痕迹管理监督及跟踪管理服务的监督检查;并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协调各部门,及时的解决各实施单位培训经费的拨付,保证各实施单位稳定、有序地开展转移培训工作,至九月底,示范基地项目400人培训转移任务与大面扶贫3000人培训转移任务已顺利完成。
(三)协调相关部门,完成项目验收考核工作。9月21日至29日,由我办牵头,组织财政、审计、扶贫等相关部门对7个项目实施单位进行验收考核。考核程序按照:⑴听取汇报、⑵查阅材料、⑶反馈意见三个步骤分别对各项目实施单位进行验收考核。在验收考核过程中,对各实施单位从培训(实施方案、计划、过程)到转移(输送培训人员)每一个环节都认真仔细地作了检查,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通过验收考核各实施单位都较好地完成了2007项目的培训转移任务:区高级职业中学加强与昆明市农校、江苏省电子工业学校、苏州、上海、东莞、深圳等地的企业采取校校联办、校企联办的方式培训转移,对输送到深圳伊仕达、米奇等电子厂的务工人员,每批派2人驻企业追踪管理,两个月换一批管理人员;青岗岭乡以煤矿、砂石料厂等培训转移;大山包乡以建筑企业、服务业、花椒、魔芋深加工培训转移;盘河乡以建筑业、煤矿业培训转移;北闸镇以华益贸易公司、砂石料厂、三艾磨芋厂等企业培训转移;区残联与浙江诸暨市袜子缝头厂区残联组织对浙江诸暨市袜子缝头厂、昆明森虎工贸有限公司的残疾务工人员中秋节慰问,受到务工人员的热烈欢迎。昆明森虎工贸有限公司、昭通市永孜堂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培训;区妇联以夜校形式就地培训转移。
10月下旬,我办与7个项目实施单位接受了区审计局派出的审计小组,对2007**区贫困地区(示范基地)劳动力培训转移项目专项资金的拨付与使用情况进行就地审计,审计结果符合财经法规的规定,通过审计。
(四)积极开展维权服务工作。上半年,结合《劳动合同法》的普法宣传,区内维权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与区妇联一道在永丰镇三甲村、旧圃镇旧圃村组织了培训宣传活动,培训务工人员500余人,散发各种资料一万余份;二是与区人劳局一道,在体育馆前举行《劳动合同法》解说宣传活动,对《劳动合同法》的摘要进行现场广播,散发《务工守则》5000余册,《劳动合同法》的摘要资料20000余份,发放宣传日历10000份。
区外维权围绕“建站设点”开展工作。“建站”就是,4月20日,区政府在驻昆办加挂“**区驻昆对外劳务联络工作站”牌子,原驻昆办主任兼工作站主任,新调一名专职人员到工作站工作,工作站制定了工作职责;“设点”就是,二月初,随着外出务工高峰的到来,我区在积极组织劳务输出的同时,高度重视在输入地建立劳务维权联络点的建设。首先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秀屿区两区政府建立了长期的劳务伙伴合作关系,荔城区派一名副科级干部在我区挂职,负责联络劳务输出,特别是在输入地的维权工作;秀屿区就业局合作承诺中,维权工作也摆在重要位置。其次,区高级职业中学作为重要的输出单位,在校企联办的协议中,把维权工作摆在首要位置,现在广东省伊士达电子厂每批派两名教师驻厂管理,两个月换一批,保证了巩固率在98%以上。第三,在输出人员比较集中的企业,如广东省清远市毅力集团,现有我区务工人员1500余人,我们与务工人员代表陈平、陈太武、李大花等保持经常联系。一年来,人力办区内、区外维权工作有了实质性进展。
(五)日常工作。⑴收集、整理、发布用工信息。自
1月以来,我办共收到用工信息300余条,与用工企业直接洽谈80多次,电话联系300余次,发布70多家企业的用工信息。⑵积极争取新项目,做好促进会的筹备工作。完成“阳光工程”项目的申报;根据市上安排,拟定了成立农村人资源开发促进会的有关章程,及其它相关材料的筹备工作。⑶按时按质完成上级部门安排的相关工作。一是按照市上的安排,对我区获
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务工人员做了统计调查,通过协调农业、教育、煤炭、经贸、安监、市企协等近十个部门,统计出持证务工人员23110人。二是根据国家和省评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要求,上报宇龙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为国家级创业之星先进个人,并获表彰;上报**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宇龙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明飞旅游食品公司等三家省先进集体材料;上报蔡凤存、杨德权二人省先进个人材料,并受表彰。三是完成到四川省汶川等受灾县务工人员情况调查。四是按时上报月、季报表工作。五是按照市、区政府、市人力办文件通知,对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做了调查,我区返乡农民工1459人,占省内、外外出务工78636人的1.8%,通过对调查了解,多数返乡农民工或因看望老人、结婚、农收及其它事由而返乡,少数因企业停产、倒闭返乡的农民工明年都有继续外出务工的打算,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区外出务工人员影响不算突出。
(六)信息公开、电子政务建设有序进行。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我办派专人参加了信息公开培训学习,按照信息公开条例,及时公开、更新我办工作信息。
为提高政府办公效率,实现无纸化办公的精神。今年我办派两名工作人员参加了电子政务的培训学习,确保在明年实现电子政务的正常运行。
(七)人力资源办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自4月我办单列办公以来,拟定了办公室工作制度及我驻昆办工作制度;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不断提高本部门干部、员工的政治、业务、思想素质,建立完善的部门工作职能职责;积极开拓部门业务,初步形成了日常工作,项目实施,追踪维权服务、培训转移的组织、信息传播、网络平台建设等工作机制。
二、存在的问题
1、外出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大,地方财政困难,经费投入不够,制约着政府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服务管理工作;缺少完善的政策配套措施,对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尚未建立有效协调的管理机制;输出地与输入地的跨地区协调合作有待进一步扩大和加强。
2、成立**区农村人力资源促进会。根据市上的考核要求,县(区)今年要成立农村人力资源促进会。现材料准备工作基本就绪,需区委研究决定。
3、人力资源开发办自4月根据领导安排单列以来,由于没有交通工具,工作开展比较困难,垦请区政府帮助解决车辆编制一辆。
三、下步工作打算
1、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对承担培训任务的项目实施单位的检查、指导、验收,确保培训项目顺利完成。
2、积极筹备、完善**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会的相关工作。
3、收集、整理、发布用工信息,做好有序输出的准备工作。
4、加强对外联络机制建设,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农民工维权工作。
5、开展农村留守群体、农民工生活状况的调研。
6、针对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明年初加强调研工作,为我区劳动力输出做出更大贡献。
7、鉴于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格局主要是能人带动为主,创立农村劳动力 “务工能人”、“创业之星”表彰制度。
8、按照市区有关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完善政务信息公开网站;基本形成电子政务办公;加强档案管理等常规工作。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第五篇: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根基,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的战斗堡垒。为全面推动农村党建工作发展,山海关区委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为抓手,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党员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实施“固本强基”战略,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
一、着力提高农村带头人综合素质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首先要强化农村带头人的综合素质。加强对村书记、村主任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整合教育培训资源,科学确定培训内容,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深入实施“领头雁”工程,创新教育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学习、座谈讨论、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农村干部的培训,提高带头人的综合素质和领导水平。围绕提高农村带头人执政能力、创业致富能力,积极推进党员干部“双育”工程,建立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将其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建立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定期例会制度。镇党委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由村书记(村主任)报告重点工作和履职情况。推行村干部坐班制,全面落实轮流值班和请销假制度,为村干部制发《工作日志》,督促记好《民情日记》。围绕落实上述制度,开展专项检查和定期抽查。
二、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农村党员队伍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要进一步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对农村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深入落实《山海关农村党员分层量化积分考核管理办法》,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积极发挥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的带动作用,多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着力把有学识、有能力、有干劲的年轻党员培养成后备干部,并不失时机地把他们推上领导岗位,为他们发挥才能施展抱负提供一片政治舞台。继续推进“党员学习活动日”、“重温入党誓词”等党性教育活动,开展职业技能、实用科学技术培训活动,提高农村党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创业就业技能,培养造就一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中坚力量。
三、加快农村人才培养步伐
农村人才是农村的宝贵资源,能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山海关区努力加快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步伐。在全区范围内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培养一批转岗就业人才;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培养一批科技示范户;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养一批骨干专业农民。针对人才培养,开设了“党校课堂”,依托村级党员活动阵地开展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训,教育引导农村人才申请入党的政治热情,加强政治素养;开设了“基地课堂”,依托示范基地培养人才。充分发挥大樱桃、有机蔬菜等各类产业基地的示范作用,让产业基地中的种植能手登台讲课;开设“流动课堂”,在乡涉农部门建立专家
联系服务农村人才制度,由专家定期不定期地深入各村举办科技人才培训班,及时帮助广大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在此基础上,起草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围绕把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后备干部,全面加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的选拔培养、日常管理和实践锻炼,为拓宽农村干部选人渠道打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