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唱好“将相和”为民办实事
唱好“将相和”为民办实事--村整建工作汇报
眉县教育局政秘股股长、驻槐芽镇仓房堡村工作组副组长马克群
槐芽镇仓房堡村位于槐芽镇西街,全村有3个组,300户1100村民,27名党员。在工作组进驻前,“两委”班子严重不团结,长期搞内耗。针对这种现状,工作组本着“让干部受教育、让群众得实惠”的原则,从解决班子存在的突出问
题入手,扑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整建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抓调查摸底,找准制约村上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工作组一进村,就实行了“四个公开”,即:向群众公开驻村工作的任务,让群众明白驻村工作组的来意和目标;向群众公开驻村工作的职责和工作纪律,以接受群众对驻村工作队员的监督;向群众公开驻村工作队的驻地及联络电话,以方便群众和工作队的沟通和联系;向群众公开每个阶段的工作中心及工作重点,以便群众积极配合。在此基础上,工作组利用春节前后农闲和外出务工农民回家过年的大好时机,走家串户、调查摸底,搞清了村“两委”班子存在的实际问题和村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共走访农户247户,归纳出农民急切盼望的为民办实事项目8个,梳理出村上存在的四个方面问题即:“两委”班子严重不团结,长期搞内耗;村民中的矛盾纠纷不能得到及时化解,群众盼望的事情不能得到办理;经济发展没有整体规划,没有主导产业;村容村貌“脏、乱、差”。为下一步彻底解决班子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抓干部教育,促“将相和”,彻底解决班子存在的问题。
经过详细调查摸底,工作组发现,村两委班子存在的根本问题是村“两委”班子两个主要领导不团结,民主议事制度形同虚设。针对此问题,工作组采取了有效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解决:一是抓学习,解决思想问题,不换思想就换人。工作组组织村“两委”成员、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认真学习了规定的必学内容,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全体村干部、党员识进一步明确,思想进一步统一,特别是两个主要领导思想境界有了较大提高,初步认识到了自己在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二是抓沟通,不解决感情问题,达不成共识不转段。
1、搞好民意测评。工作组召开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大会,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村“两委”成员进行了民意测评,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2、做好个别谈话。工作组组长亲自与两位领导分别谈话,指出各自存在的错误认识和错误做法,从党性原则的高度教育村干部要不断提高党性意识、团结意识和奉献精神,勉励其事事处处要顾全大局。并把各自之间的相互沟通和思想转换作为一项硬任务,不提高认识、不改正错误、不解决感情问题,达不成共识不转段。
3、相互谈心。村“两委”成员主动相互谈心、沟通,特别是两位主要负责人从早上一直谈到晚上,长达7个多小时,对过去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不快一一取得了相互谅解和理解。事后,两人都兴奋的向工作组汇报了互相谈心的感受,表示要痛改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三是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充分谈话、沟通的基础上,工作组主持召开了有村组所有干部、党小组长参加的民主生活会,村上“两委”成员积极主动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其他同志也踊跃发表意见,民主生活会开得深刻而又融洽,达到了预期目的。班子成员纷纷表示要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共谋村上发展。自此,旧有的矛盾得以解决,班子空前团结,配合日益密切,初步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工作组趁热打铁,在抓好党员干部春训的同时,为村组干部教方法、指路子,不断提高村干部素质,并帮助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村上的各项制度,理清了村上整体工作的思路,确定了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突破口,制定了村上中长期发展规划。
三、抓办实事,巩固整建成果,使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1、为群众开展致富科技知识培训,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工作组组织村委成员、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观看了《草莓栽培技术》、《猕猴桃栽培技术》等电教片。聘请乡土人才农艺师王世贞为群众讲授农业科技知识,发布农业致富信息。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解决了许多生产技术难题。同时,结合县上农业科技交流会,工作组组织村上100多名党员、群众代表、科技示范户,赴临近乡镇的金果园艺公司、齐镇南寨香菇种植示范村、首善镇三寨奶牛养殖示范村进行了参观学习,使农民们开阔了眼界,得到了信息,学习了种植业和养殖业技术,金果园艺站还为19户贫困户捐赠了19亩地的猕猴桃苗,价值人民币2000余元。
2、为贫困户排忧解难。年前,工作组通过多方协调争取,筹集物资钱款,慰问了10户贫困户,为他们送去了面粉、大米、钱款和过冬的衣物,使这些贫困户也能过一个幸福祥和的春节。同时,工作组指导村组干部建立起了贫困户包抓制度,每个干部包抓一个贫困户,明确包抓的任务和要求,力争年内脱贫。工作组还结合县级部门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积极争取把仓房堡村列为教育局、国土局
等单位的包扶村,通过资金扶持、项目带动等途径分步解决村上存在的实际问题。
3、开展卫生整治,美化村容村貌。经过工作组大力争取,县国土局、教育局、林业局出资金6000余元,帮助村上衬砌了一条430米长的排污渠,整修了一条660米长的村间主干路,清理了村内泄洪渠内多年堆积的垃圾。共投劳300多个,动用机械40多个工日,清运垃
圾200多立方,彻底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臭水沟”“稀泥路”“垃圾渠”等问题。林业局还2000余棵绿化苗木,准备将村上所有的道路全部绿化,为群众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4、为村上争取国家投资项目。工作组结合村上实际,与县国土资源局和县教育局联系,确定了两个国家投资的项目:土地复垦项目和中小学布局调整项目。土地复垦项目计划争取国家投资200余万元,复垦西沙河339亩荒滩;中小学布局调整项目计划争取国家投资150万元,建设920平方米教室。县国土资源局和县教育局已将这两个项目列为2005年重点争取项目。为了加强仓房堡小学与范家沟小学并校后的学校内设建设,教育局计划争取资金为该校建起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接受站,今年就可以投入实施。
四、几点体会。好范文版权所有
1、开展问题村整建工作很有必要,而且非常及时。“问题村”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开展对“问题村”的集中整建,正是抓住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切入点。通过对村组干部的系统的政策法规培训,提高村级组织化解基层矛盾和纠纷的能力,从而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从而有效促进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
2、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是村级班子建设。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不重视相互之间沟通,逐步形成矛盾和隔阂,直接影响班子团结和事业发展。因此,应当把村干部之间经常性的谈心、沟通做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基本措施,为村级班子良性运转助加润滑剂。
3、要加强村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教育。农村费改税后村干部中心工作是为群众服务,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情,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竭力维护农村稳定。离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没有想事、谋事、干事的气魄,为群众服务就无从谈起。
4、机关干部通过开展“问题村”整建,学习了工作经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细心、耐心、事业心和责任心”、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通过部门包扶,在为“问题村”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搭起了人民群众同党和政府的桥梁。这应该成为一种制度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
第二篇:唱好“将相和”为民办实事--村整建工作汇报
唱好“将相和”为民办实事
--槐芽镇仓房堡村整建工作取得实效
眉县教育局政秘股股长、驻槐芽镇仓房堡村工作组副组长 马克群
槐芽镇仓房堡村位于槐芽镇西街,全村有3个组,300户1100 村民,27名党员。在工作组进驻前,“两委”班子严重不团结,长期搞内耗。针对这种现状,工作组本着“让干部受教育、让群众得实惠”的原则,从解决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扑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整建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抓调查摸底,找准制约村上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工作组一进村,就实行了“四个公开”,即:向群众公开驻村工作的任务,让群众明白驻村工作组的来意和目标;向群众公开驻村工作的职责和工作纪律,以接受群众对驻村工作队员的监督;向群众公开驻村工作队的驻地及联络电话,以方便群众和工作队的沟通和联系;向群众公开每个阶段的工作中心及工作重点,以便群众积极配合。在此基础上,工作组利用春节前后农闲和外出务工农民回家过年的大好时机,走家串户、调查摸底,搞清了村“两委”班子存在的实际问题和村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共走访农户247户,归纳出农民急切盼望的为民办实事项目8个,梳理出村上存在的四个方面问题即:“两委”班子严重不团结,长期搞内耗;村民中的矛盾纠纷不能得到及时化解,群众盼望的事情不能得到办理;经济发展没有整体规划,没有主导产业;村容村貌“脏、乱、差”。为下一步彻底解决班子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抓干部教育,促“将相和”,彻底解决班子存在的问题。
经过详细调查摸底,工作组发现,村两委班子存在的根本问题是村“两委”班子两个主要领导不团结,民主议事制度形同虚设。针对此问题,工作组采取了有效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解决:一是抓学习,解决思想问题,不换思想就换人。工作组组织村“两委”成员、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认真学习了规定的必学内容,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全体村干部、党员识进一步明确,思想进一步统一,特别是两个主要领导思想境界有了较大提高,初步认识到了自己在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二是抓沟通,不解决感情问题,达不成共识不转段。
1、搞好民意测评。工作组召开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大会,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村“两委”成员进行了民意测评,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2、做好个别谈话。工作组组长亲自与两位领导分别谈话,指出各自存在的错误认识和错误做法,从党性原则的高度教育村干部要不断提高党性意识、团结意识和奉献精神,勉励其事事处处要顾全大局。并把各自之间的相互沟通和思想转换作为一项硬任务,不提高认识、不改正错误、不解决感情问题,达不成共识不转段。
3、相互谈心。村“两委”成员主动相互谈心、沟通,特别是两位主要负责人从早上一直谈到晚上,长达7个多小时,对过去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不快一一取得了相互谅解和理解。事后,两人都兴奋的向工作组汇报了互相谈心的感受,表示要痛改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三是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充分谈话、沟通的基础上,工作组主持召开了有村组所有干部、党小组长参加的民主生活会,村上“两委”成员积极主动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其他同志也踊跃发表意见,民主生活会开得深刻而又融洽,达到了预期目的。班子成员纷纷表示要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共谋村上发展。自此,旧有的矛盾得以解决,班子空前团结,配合日益密切,初步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工作组趁热打铁,在抓好党员干部春训的同时,为村组干部教方法、指路子,不断提高村干部素质,并帮助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村上的各项制度,理清了村上整体工作的思路,确定了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突破口,制定了村上中长期发展规划。
三、抓办实事,巩固整建成果,使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1、为群众开展致富科技知识培训,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工作组组织村委成员、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观看了《草莓栽培技术》、《猕猴桃栽培技术》等电教片。聘请乡土人才农艺师王世贞为群众讲授农业科技知识,发布农业致富信息。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解决了许多生产技术难题。同时,结合县上农业科技交流会,工作组组织村上100多名党员、群众代表、科技示范户,赴临近乡镇的金果园艺公司、齐镇南寨香菇种植示范村、首善镇三寨奶牛养殖示范村进行了参观学习,使农民们开阔了眼界,得到了信息,学习了种植业和养殖业技术,金果园艺站还为19户贫困户捐赠了19亩地的猕猴桃苗,价值人民币2000余元。
2、为贫困户排忧解难。年前,工作组通过多方协调争取,筹集物资钱款,慰问了10户贫困户,为他们送去了面粉、大米、钱款和过冬的衣物,使这些贫困户也能过一个幸福祥和的春节。同时,工作组指导村组干部建立起了贫困户包抓制度,每个干部包抓一个贫困户,明确包抓的任务和要求,力争年内脱贫。工作组还结合县级部门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积极争取把仓房堡村列为教育局、国土局等单位的包扶村,通过资金扶持、项目带动等途径分步解决村上存在的实际问题。
3、开展卫生整治,美化村容村貌。经过工作组大力争取,县国土局、教育局、林业局出资金6000余元,帮助村上衬砌了一条430米长的排污渠,整修了一条660米长的村间主干路,清理了村内泄洪渠内多年堆积的垃圾。共投劳300多个,动用机械40多个工日,清运垃圾200多立方,彻底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臭水沟”“稀泥路”“垃圾渠”等问题。林业局还2000余棵绿化苗木,准备将村上所有的道路全部绿化,为群众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4、为村上争取国家投资项目。工作组结合村上实际,与县国土资源局和县教育局联系,确定了两个国家投资的项目:土地复垦项目和中小学布局调整项目。土地复垦项目计划争取国家投资200余万元,复垦西沙河 339 亩荒滩;中小学布局调整项目计划争取国家投资150万元,建设920平方米教室。县国土资源局和县教育局已将这两个项目列为2005年重点争取项目。为了加强仓房堡小学与范家沟小学并校后的学校内设建设,教育局计划争取资金为该校建起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接受站,今年就可以投入实施。
四、几点体会。
1、开展问题村整建工作很有必要,而且非常及时。“问题村”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开展对“问题村”的集中整建,正是抓住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切入点。通过对村组干部的系统的政策法规培训,提高村级组织化解基层矛盾和纠纷的能力,从而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从而有效促进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
2、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是村级班子建设。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不重视相互之间沟通,逐步形成矛盾和隔阂,直接影响班子团结和事业发展。因此,应当把村干部之间经常性的谈心、沟通做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基本措施,为村级班子良性运转助加润滑剂。
3、要加强村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教育。农村费改税后村干部中心工作是为群众服务,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情,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竭力维护农村稳定。离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没有想事、谋事、干事的气魄,为群众服务就无从谈起。
4、机关干部通过开展“问题村”整建,学习了工作经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细心、耐心、事业心和责任心”、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通过部门包扶,在为“问题村”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搭起了人民群众同党和政府的桥梁。这应该成为一种制度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
第三篇:为民办实事
2014年为民办实事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站严格按照上级为民办实事要求,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任务,现将我站2014年1-12月份为民办实事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任务下达情况。自治区下达我县2014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任务为开工10座,续建37座,完工15座。
二、建设完成情况。2014年须开工的10座小(2)型水库,截止12月底,已完成招投标项目16座,已开工项目16座,开工率160%,合计下达投资计划2145万元,累计完成投资400万元,完成投资占下达投资计划的18.6%。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上半年工作主要是水库除险加固续建工程,第二、第三季度项目建设时处于主汛期,因而部分工作未达到预期目标。
(二)部分项目施工进度缓慢。由于受征地、青苗补偿、财审等因素影响,部分项目施工进度滞后。
(四)明年工作计划。一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并及早下达。二是加快推进项目实施进度,特别是施工进度滞后的项目,保证按时按质完成。
水库安全管理站 2014年12月24日
第四篇:为民办实事
小水镇人民政府
2011年9月29日
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我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为谋”,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工作。通过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强化监管,各项考核指标顺利进行,使实事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完成情况
今年,通过全镇共同努力,目前,各项指标任务进展顺利。具体情况如下:
1、完成乡村道路硬化6.5公里;其中豪坡村3.1公里,白毛村3.4公里;
2、镇自来水厂已竣工;
3、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0811人,参保率为82.58%;
4、农村低保、五保录入工作已接近尾声;
5、林权发证100%完成任务;
6、镇区垃圾焚烧场已建成;
7、小水镇卫生院改扩建主体工程完工;
8、镇文化站主体建至二层;
9、完成30个站点农家书屋建设。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民办实事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在领导小组的带领导下,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各项为民办实事工作顺利进行。在党政联席会上,领导小组专门听取实际进展情况,督促领导干部到现场检查工程进展情况,并将实际困难反馈到为民办实事考核办公室。
(二)落实工作责任。为有力推进工作,确保全面完成任务,我镇做到“六到位”(领导精力到位、项目分解到位、资金落实到位、政策兑现到位、部门配合到位、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促进工作落实。一是目标责任明确。镇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区为民办实事工作,镇为民办实事考核办按照省、市考核办要求,制定专门工作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为民办事实工作,明确工作任务。二是任务分解迅速。全镇立足于早计划、早部署、早安排,召开了为民办实事动员大会,把为民实事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具体村和具体责任人。三是激励措施过硬。为加快实事工作推进和落实,我镇将为民办实事完成情况纳入镇村干部考核,对没有完成目标任务或完成质量不高的单位和个人严格兑现奖罚,对完不成任务的干部实行行政问责。全镇上下全力配合,搞好服务,形成了为民办实事的“绿色通道”,确保了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三)强化监督管理。为民办实事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能急功近利。一是严格实事办理程序。每件实事都严格按照规范的程序和标准,确保实事办理实效。对实事涉及的项目工程,实行阳光操作,通过严格的工程招标和质量标准,从源头上杜绝“豆腐渣”工程。对已完成的项目工程,严格按照工程验收制度组织专家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切实做到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二是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及时将实事办理的有关情况予以公布,特别对实事的具体内容、相关政策、资金流向、工程进度、工作成效等外界予以公布,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镇财政吃紧、村民收入低、配套资金筹集困难等原因导致通村公路建设进度较慢,建议市政府在资金上给予扶持,以全面完成我镇为民办实事任务。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广泛宣传,积极营造浓厚的为民办实事的气氛,采取各项措施,不断优化项目建
设环境。二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强项目建设者的调度协调。三是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为全镇为民办实事投资投劳,缓解资金困难。
第五篇:为民办实事
(一)进一步落实居民健康电子档案管理录入
截至12月28日,共建立电子居民健康档案38.6014万份,建档率77.05%;目前建档率未达标,原因是镇海建档(60.80%)、拱辰建档(63.09%)没有达到市下达78%建档率目标。
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36568份,建档率9251%,免费为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36568人,体检率100%;高血压管理25657人,管理率34.14%;糖尿病管理7686人,管理率21.40%;重性精神疾病管理152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