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雾镇塘满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信息(第十四期) 塘满村驻村工作组与江比小学孩子们欢庆六一
云雾镇塘满村同步小康驻村
工作信息
第十四期
云雾镇塘满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2014年5月29号
塘满村驻村工作组与江比小学孩子们欢庆
六一
2014年5月29日,在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塘满村驻村工作组为江比小学的孩子们送上羽毛球拍、跳绳、篮球和足球等体育用品,与孩子们一同欢庆六一。
江比小学位于云雾镇北面的江比村,是附近几个村寨中唯一的小学。其中60%的学生都来自于塘满村。现江比小学共有学生280
余名,设幼儿
园部和小学
部。在儿童节
即将到来之
际,塘满村驻
村工作组特地
提前为孩子们带来体育用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在活动中孩子们提升学生的素质、陶冶情操、培养兴趣。
工作组在庆祝的同时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增强本村群众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意识。针对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沟通交流的现象,驻村工作组将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关注,致力于引导塘满村留守儿童阳光心理,健康成长。
(供稿人:范德浩)
第二篇:云雾镇塘满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信息(第十五期) 凝聚爱心力量 关注留守儿童
云雾镇塘满村同步小康驻村
工作信息
第十五期
云雾镇塘满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2014年6月13号
凝聚爱心力量 关注留守儿童
2014年6月13日,塘满村驻村工作组走访村中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生活情况和心里状况,致力于帮助其健康成长。
2012年9
月,教育部公
布义务教育随
迁子女超
1260万,义务
教育阶段留守
儿童2200万。
经过走访调查,驻村工作组发现此类问题在塘满村依然十分突出,许多孩子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
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这样
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
体。留守的少年儿童正
处于成长发
育的关键时
期,他们无
法享受到父
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为此,塘满村驻村工作组扮演起了使者的角色,逐户走访村中的留守儿童,关注其身心健康发展状况,并定期回访送上生活必需品,帮助留守儿童树立信心与正确的观念,并发动社会人士的关注,凝聚多方爱心保障村中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供稿人:范德浩)
第三篇: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永乐村驻村工作组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学习走访,摸清村情民意。按照要求每月召开一次工作组例会,组织队员认真学习省、市、区关于驻村工作的相关文件材料,了解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的相关要求,熟记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同时,积极组织参与群众会、院坝会,进村入户遍访贫困户、走访老党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等,确保走访所有贫困户。2017年8月以来,组织召开群众会50余次,走访群众20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为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理清了思路。
二是认真开展党的方针政策宣讲,建强基层党建。按照驻村工作“一宣六帮”工作要求,组织“第一书记上党课 讲政策 议发展”等活动,认真开展对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政策的宣讲。同时,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活动要求,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组织带领村党员学习党章、十九大精神及总书记在参加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等。鼓励带动党员干部积极建言献策,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党员干部找准自身在思想、工作、纪律、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班子的凝 聚力、战斗力。
三是引导发展产业促农增收,推动脱贫攻坚。积极协助村支两委,巩固目前已经建设完成的1000亩精品水果基地和黑山羊养殖基地,与镇村干部一起规划建设了2300羽规模的土鸡养殖小区,为118户贫困户发放扶贫鸡苗6970羽。同时,结合村情实际,在永乐村大关、茨竹千等6个村民小组发展茶叶产业。目前,已经争取资金25万元,发动群众种植茶叶300余亩。投资368万元、规模为500余亩的茶叶基地项目已经申报,并正积极对接相关部门争取项目支持。
四是积极化解矛盾纠纷,为民办好事实事。驻村以来,协助镇村干部化解矛盾纠纷40余起,接到群众咨询电话近百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50余件,得到了群众认可,现在很多群众有事都找我们驻村工作组。
五是加强宣传工作,展示永乐村工作成果。深入挖掘永乐村在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撰写新闻稿件。先后在人民网、贵州日报、多彩贵州网、遵义日报、遵义电视台、新蒲电视台等省市县媒体刊播文章53篇次,向上报送驻村工作信息94篇,为宣传推介永乐村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制度建设薄弱。村党支部班子虽然工作激情热情很高,但管理制度、议事规则、工作程序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二是党员队伍发挥作用不够。多数党员年龄偏大,外出党员多,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是基层事务繁多,村干部里疲于应付。各单位、各部门要求上报的表册资料太多,加之村干部文化水平、工作能力有限,工作推动很被动,大家起码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搞资料。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查找自身在帮扶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难题,进一步推进“一宣六帮”驻村工作内容,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帮扶资金,根据永乐村实际情况,推进基层组织、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等工作开展,积极为群众做好产业规划、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认真履行驻村工作组职责,切实将帮扶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
各位领导,以上就是永乐村驻村工作组工作开展情况,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2018年5月29日
第四篇: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信息2
用心贴近房主 帮助村委拆除茅草房
一个村同步小康驻村人员卢文诗
驻村工作以来,到各村组走访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实不少,不是村干部没有能力,也不是老百姓没有素质,我认为是沟通和了解、真心真意处理问题的问题。前不久,我们驻村工作组处理了这样一个事:
在六枝特区中寨乡一个村的一个组,这里临光照电站库区,是一个村最远的村组,与村办公室所在地相对高差1000米,走路要两、三个小时,是六枝、水城、普安、晴隆四县交界的地方。有一孤寡老人,布依族,今年70多岁,一直是单身,在旧寨子的地方有一50来平方米的茅草房一直没有拆除。其实茅草房已没有住人,老人已搬到下面去住了,但房子里还有一些家具及农具。村支书说要我们帮忙做老人家的工作,把她家的茅草房给拆了,村里催过多少次就是一直没有拆,她又想要补助款,村里怕给了补助款房子又没有拆,上级检查出来更不行,这次只要把茅草房给拆了,补助款就可以得到。我们驻村干部一行在一个组住了一夜,和老人家及她的亲戚、小辈们交谈,了解到老人家的意思是,一是先把钱拿到才拆,怕拆了得不到钱去找哪个要?一个老人家行动也不方便,说了就是有点不相信村干部。二是没有人
1手,要搬东西、要削房子得有几个人帮忙。为了处理好这个事情,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一是现身说法,讲政策。我们说,茅草房改造是国家的政策,必须执行,这也是政府为咱们老百姓做好事,这段时间我们到其他村组,其他村组现在都不存在茅草房了,已经改造成平房或瓦房了,这也是扶贫的一种方式;二是说明我们的工作职责,让他们相信我们。我们驻村干部就是来帮助村里为老百姓处理、解决问题的,是来帮助大家发展的,是有组织的,要相信我们;三是作出承诺。拆了房子得不到钱由我们驻村干部负责,这是与村委讲好的,保证兑现的;四是做其他人的工作。关于人手问题,在座的有她老人家的外甥,年轻小伙子,就做他的工作,要他找几个人,帮忙拆除房子,说了自家的事情你不帮忙哪个帮忙,今后有什么事情要我们帮忙的尽管找我们,这小伙子也同意了。五是还是利用民族间的感情、语言好沟通、好了解,不说大话、空话,互相尊敬、互相信任这一事实。这样,她老人家最后同意拆除茅草房了,并交由她的外甥去处理。第二天,她老人家的外甥带我们去看了茅草房,交代给他,三天之内必须拆。第三天,这小伙子打来了电话,说那个茅草房已经拆了。
2013年7月
第五篇:云雾镇塘满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信息(第十一期) 民建黔南州委深入塘满村开展“支农助农”捐赠活动
云雾镇塘满村同步小康驻村
工作信息
第十一期
云雾镇塘满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 2014年4月24号
民建黔南州委深入塘满村开展“支农助农”
捐赠活动
2014年4月24日,黔南州政协副主席、民建黔南州委主委黎燕萍、副主委王伯成组织部分会员深入贵定县云雾镇塘满村开展支农助农捐赠活动,中共黔南州委统战部副调研员周月珍应邀出席捐赠活动,民建会员、都匀市黔诚佳瑞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刚现场捐赠30吨水泥、现金4000元。云雾镇党委副书记卢婕、塘满村驻村工作小组、村组干部及群众代表共60余人参加捐赠活动。
今年3月初,黔南州政协副主席、民建黔南州委主委黎燕萍对塘满村村民人畜饮水工程、道路通行及村民文体休闲广场修建情况开展了实地调研,调研的同时发现该村村民存在垃圾乱堆乱放并造成水体污染的情况,决定发动会员为美化塘满村环境卫生和资助贫困学生奉献爱心。民建会员、都匀市黔诚佳瑞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刚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要求为塘满村捐赠,现场捐赠30吨水泥、现金4000元,为塘满村修建垃圾池 8 个,资助贫困学生 4名。塘满村村支书韦祖恩代表村民表达感激之情时还用布依山歌唱出了“感谢你们来帮忙,我村变化永记心,感谢你们来帮忙,百姓永远记心窝……”的心声。
25日清晨,30吨水泥已全部到位,并已全部安排发放至各村组。塘满村驻村工作组将积极把垃圾池修建工作落实到位。(供稿人:范德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