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无线情缘之雪的感悟:幸福,其实只在一瞬间
雪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个性明朗、开放,不管到哪里,都能结交朋友。O型血的她又有组织领导能力,所以只一年半,就做到了销售主管的位置。便服也好、盛装也罢,只要稍稍用心,都能闪亮登场。开会、拜访客户、各种宴会,充斥了雪的大部分时间,渐渐的,雪发现自己已经好久没有幸福的感觉了,机械地工作,机械地约会,机械地生活,一切都照着助手排的Schedule,一丝不苟。雪说,是那个莫名其妙的短信让她突然有了不一样的感觉。那天下午,雪正无聊,看到“无限情缘”的手机短信聊天宣传,便注册了。发送一个A到“800188”的用户中心,获得确认后再输入昵称、性别和年龄,雪变成了“冰雪聪明”。雪还正想着:不知会有什么样的消息进来呢!手机的铃声响了两下,是短信息提醒,就是“800188”的无限情缘短信服务发过来的,“我到今天都不知道是谁发的,也许只是一个陌生人吧,我衷心感谢他,他把我穿上了那条幸福的链条。”雪说。上面的显示如下――神说:“所谓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爱人,一帮信赖的朋友,当你收到此信息,一切都随之拥有。” “就在看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我整个人似乎都被幸福包容起来,”因为就在那一刻,雪说她觉得自己真的拥有了一切,至少有一种真挚的祝福来自于一颗真诚的心。她对此心存感激。她想这个朋友事先可能也没有料想到这样的一个信息竟然可以带给别人那么多的满足感和快乐。坐在出租车上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与人群,雪特地打电话过来:不知道这样的短信息还会被转发多少次,又会有多少人为此而绽放笑容。所以,何必常常抱怨幸福太远,快乐太少,给予和得到都需要付出代价,想想看,只是0.1元,在你发送的一瞬间,两个人都在关怀的给予和得到之间获得了幸福。
第二篇:重庆校园 CP之西政与川外——爱恨只在一瞬间
重庆校园 CP之西政与川外——爱恨只在一瞬间
沙坪坝烈士墓,西南政法大学(简称西政)和四川外国语大学(简称川外)大门相距200米。
曾经,重庆高校的“子”说一度盛行:重庆大学的牌子、西南大学的园子、西南政法的汉子、外语学院的妹子…… 曾经,壮志路步行街,密密麻麻的汉子妹子,挤满了路两边的小店。边上就是著名红色旅游景区,但真正在此地逗留的游客并不多。都知道这条街上是西政和川外的学生,何苦跟他们争地盘。
之所以说“曾经”,是因为西政主校区已在2002年后陆续迁到渝北回兴镇,机场出来不远的路边。烈士墓的老校区,牌子还在,躯壳尚存,早已没有当年的人气。
但有关西政和川外的恩怨情仇,江湖仍在传说。几十年的纠缠,确是从“争地盘”开始的。西政和川外,就如被乱配的鸳鸯,经历了混乱的开始,短暂的甜蜜,苦涩的别离。回头看,爱恨仿佛只在一瞬间。同宗同源
鸠占鹊巢结怨 据考证,西政和川外都和1950年成立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简称革大)有很深的渊源,校名都是郭沫若题写,说同宗同源并不为过。
1953年,以革大政法系为基础,合并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重庆财经学院的法律院(系)正式成立西南政法学院。1954年,学校从化龙桥迁至烈士墓,辖地400亩荒山。校史记载,选址这里“正好以先烈们的革命精神教育青年、培养政法干部”。文革期间“砸烂公检法”,全国各地的政法部门基本处于瘫痪状态,1971年,所有政法院校被撤销停办。西南革命大学图书馆1953年,以革大俄文系为基础,成立西南俄文专科学校,1959年扩建为四川外语学院。文革期间,经四川省革委决定,1970年从北碚文星湾迁至烈士墓原决定撤销的西南政法学院内。1972年4月,学校在停办6年后恢复招收工农兵学员。历史的原因,鸠占鹊巢成为现实。
文革期间,西政的“护校运动”并未停止。几位元老苦苦力争,校产物资、图书得以保全。教工有的劳改,有的被抽调省里办案,据传有心人对他们的去向都有收集整理,这让复校后快速组建教学班子成为可能。
在停办近十年后,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西政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率先复办。1978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也是司法部部属政法院校中唯一的重点大学。
人员物资图书的保全,使招生教学工作很快进入了正轨。但当全国各地的首届360多名学生来到西政,傻眼了,学校名副其实一个“稀烂”大工地,好点的地方基本被川外占去了。仅有一栋东山大楼,就是学习睡觉的地方,运动场地,要跑到川外的地头上去。由于双方的主管部门不同(西政归教育部、司法部管,川外归四川省管),学校的产权和校界又不明晰,因此一直难以解决校园归属问题。
从此,两个学校因为运动用水用电问题摩擦不断,互相看不惯,关系一度非常紧张。电影《史密斯夫妇》一战分疆
有爱融化冰霜
1980年5月,因为学生上厕所发生纠纷,几番较量后冲突升级,西政学生包围了川外礼堂和宿舍,经过多方劝阻,加上公安调派警力进行隔离和制止,事态才没有失控。次日,美国之音播出消息:四川境内两所高校发生大规模械斗!高层震怒,邓老爷子亲自批示,因为学校力保,后来不了了之,学生没有受到处分。最终两校间建起围墙,彻底分界。
这一战,西政以丢掉半壁江山的代价,成就了“汉子”之名。说起西政的汉子,不得不提提刑侦专业,刑侦学子一直认为这一名头主要是他们用拳头拼出来的。1979年建系,首届96人,当时是绝密专业,新生到校后才从法学专业里挑选出来,而且条件十分严格:男生1.7米以上,不能有明显的伤疤,个个帅哥,人人善战。王立军下课后,接替他位置的何挺就是首届刑侦系学生。著名侦探——夏洛特
此后,西政学生甚至和隔壁的56030驻军干了几仗,一时烈士墓老炮的江湖地位得以确立,风光无两。
西政和川外逐渐渡过了冷战期,倒也相安无事,私底下走动也多了起来。一些好学的川外学生,甚至到西政蹭课,其中就有邓正来。这位仁兄外语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潜心法学研究,做起科研个体户,竟成一代法学大家。
那边厢,相比西政5:1的男女比例,川外妹子毕竟比例更高,又大多来自成渝都市,个个如花似玉,西政汉子们早已按捺不住,几番心思,倒也成了几对。从此,川外古墓派妹子,西政全真教汉子,在歌乐山丛林里,在通往重发厂的铁轨上,在烈士墓碑下,在西政情人岛边,开启了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
在进入千禧年之前,汉子和妹子的浓情蜜意持续了近20年。这期间,西政的“新三届”(1978级—1980级)被评说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成功典范。因为1978年全国共有5所院校招收法律专业的学生,西政是惟一一所单科学院,而西政招生的人数比其他4校的总和还要多。“人多”而“势重”,这个被歌乐山裹挟的小地方走出了中国法学界的“半壁江山”,偏安一隅的西政创造了“西南现象”,被誉为法学教育的“黄埔军校”。
然而,这些并不重要。如果说中学得“有趣”,那酥哥看来,大学必须“有爱”。
酥哥有幸见证了其中一段。大学四年,印象最深的,不是苦读,而是烈士墓的风花雪月。那时,高中同学毛哥身在川外温柔乡,斯诺克绝技横扫烈士墓;零姐偶然一次路过西政,风姿绰约,迷倒一片,竟然有人十多年后还寻去献花。通过友好寝室联谊,几个哥们带着川外的女友,不合时宜地出现在了歌乐山下歪录像厅里。电影《夏洛特烦恼》
当然,西政也是有妹子的!水房和澡堂建在男生宿舍边,合法打望成为必修课。久而久之,单身狗们常占据一楼宿舍阳台有利位置,对过往妹子指指点点。某日,一上海妹子冲进宿舍,“你天天看我,敢请我去看电影吗?”1.9米的东北汉子面红耳赤,蔫了。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我宿舍老大,一中原敦厚汉子,沉寂了近四年,偶然去了一趟北碚会老乡,回来对一西农学妹念念不忘,天天情书不断。某晚酒后,躺在床上长吁短叹,想他的妹子。经不住几句撺掇,穿上警服,提个小榔头,翻墙出去,迎着初夏的细雨,摸黑步行80里,天亮之前混进了女生宿舍。“哇的一声,她扑进了我怀里,从此,就成了你嫂子”。再见面已是10年过去,嫂子评价“这是他干过最疯狂的一件事”。
一茬又一茬被挥霍的青春,成了烈士墓最永恒的记忆。
电影《恋爱进行时》时运变迁
风流难敌风雨
90年代兴起的教育改革洪流,以及其后的政治变局,对西政有着深远的冲击。川外默默见证了这一过程。1995年,西政从学院升格为大学;两年后折戟“211工程”。1999传闻西政将被并入重大,第二次“护校运动”上演。据说,这场护校**甚至震惊了公安部、司法部和教育部,由三部派大员赴渝解决。西政最终被保住,但不到一个月,即被下放重庆管理,由全国性大学变为地方性大学。2000年前后,法学人才的市场化开始显现,各大高校四处挖人组建或者充实自己的法学院。西政成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大批学者出走。2001年开始,西政着手渝北校区建设。次年开始北迁,烈士墓校区停招本科生。当年招收的西政男女生比例相当。2007年办公中心正式北移。2009年开始,身处打黑风暴的风口,75岁的刑法学教授赵长青为黎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进行无罪辩护。年底,李庄案一审开庭。审判长,公诉人,和庭后星夜传召到法院研讨的学者,均为西政毕业生。2010年4月,西政传达老校将搬迁改建为“红岩干部培训基地”的通知。一贯颇有血性的西政学生再次爆发。复校后的第三次“护校运动”终致红岩干部培训基地计划搁浅。2011年4月,西政78级出身的学者贺卫方发布《为了法治,为了我们心中的那一份理想——致重庆法律界的一封公开信》。彼时,王立军已经担任西政兼职博导半年之久。11月,最后一批科班学生离开老校区,迁至渝北。2013年,川外升格为大学。同年西政新生男女比为1:1.6。
电影《夏洛特》
如今,西政在校生2.5万人,川外1.5万。全国已有610所高校开设法学专业,每年法学毕业生超过10万。从2002年开始,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修学分,考六级,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成为西政学生需要攻克的一道道关卡。烈士墓老校区,“欢迎某某届校友回家”的横幅,始终悬挂着。
川外妹子仍在,世间早已不提西政汉子。
“不拼搏,不努力,你要青春干嘛!”14岁的小菜哥说出来的话,令我辈汗颜。回到30年前,他老汉菜大伯或许也说过同样的话,不过,几年之后,他就义无反顾地耍起了朋友。
什么样的青春才叫没有白费?这真是一个令人忧伤的问题。
酥哥,曾经的西政汉子。90年代南下,任职司法机关。本期作者
文|酥哥,封面|动画片《美女与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