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读后感1
读《幼儿教师适宜行为研究》有感
8月的北京就像一而充满蒸汽的桑拿房,又热又闷。知了在树上不甘心的叫着,树叶也仿佛睡着了,都蜷在了一起。而我却感觉到了些许凉爽,感到了一丝丝的幸福。幸福从何而来呢?这话要从我从事的工作说起。2011年7月,我正式的成为了门头沟区的一名幼儿园老师,由于大学学习的不是幼儿教育类专业,我内心不免有些紧张,有些彷徨,找不到一个正确的方向。但当我读完《幼儿教师适宜行为研究》这本书后,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方向,也知道了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虽然辛苦,但是也很幸福。
《幼儿教师适宜行为研究》这本书主要分为了3部分其中第二部分是幼儿教师教育行为的适宜性研究,分别介绍了对晨间接待来园、教学、游戏、生活四个环节中教师适宜行为的探索及初步的实践成果。每个环节由两方面内容组成,一是各环节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意义及所针对的问题;二是教师们在各教育环节中,根据《规程》精神,调整和改善自身教育行为的实践案例与反思,通过阅读这些案例我明白了幼儿教师在一日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下面是我的感受。
首先,我们要抓住晨间来园的瞬间!不但要与孩子建立好是师幼关系而且要和家长建立好家园关系。
晨间接待来园环节的特殊性在于幼儿、家长、教师三方的互动,教师在此环节沟通的对象不仅包括幼儿,也包括家长,晨间接待既是教师与孩子联络感情宝贵时机也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宝贵时机。这两篇文章就分别从这2个方面进行了讲述。在《牛奶的秘密》一文中,老
师发现明明因为不爱吃奶皮而影响来园后,第一步:先把奶皮夹走来传达老师对他的同情和理解,第二部:讲道理:牛奶营养价值高、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第三部:教会孩子进餐的方法:怎样就喝不到奶皮:趁热喝。第四步,开展观察牛奶秘密的活动,与孩子共同探究牛奶结皮的奥秘,最后,明明转变了。而在《给家长的定心丸》一文中老师发现家长的异常及时上前询问知道原因后,第一步;先是让壮壮妈妈放心,保证一定会按时给壮壮上药,让她不要担心,消除家长顾虑。第二步:让家长知道老师不怕麻烦,没有忘记给壮壮吃补铁和补锌的药。第三步:发现壮壮妈妈第二天带的药和第一天的不一样及时询问,让家长进一步放心。从这2个小例子中我看到了2位老师细致的观察力,他们不但热爱孩子,也很关心家长的情况,他们都是细心、会思考、有很强责任感的老师,而且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老师。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应该向他们学习。
其次,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与探索,抓住教育契机。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老师往往都做得太多,剥夺了幼儿探索的发现的机会,通过阅读《幼儿教师适宜行为研究》这本书我明白了教师应该给幼儿更多的机会去发现学习。这篇文章就在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与探索的方面进行了讲述。在《小蜗牛》一文中,老师抓住了儿童发现小蜗牛并对小蜗牛有没有死持2种观点的教育契机,让儿童去探索发现,最终让儿童自己找到答案。通过这次学习促进了儿童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通过这篇文章,我发现这位老师是一位非常睿智的老师,他善于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真正的把教育与生活联系在了一起。
是我学习的榜样。
最后,关注与满足每一个幼儿的发展需要。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欢乐与痛苦,做儿童心灵的引路人,让幼儿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游戏。
作为幼儿老师我们都知道“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把游戏的选择权归还给学生,而是由老师来决策孩子玩什么,怎么玩!通过阅读《幼儿教师适宜行为研究》这本书我明白了教师应该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自主开展游戏的道理。在《在游戏中顺其自然的引导幼儿发展》一文中,老师就尊重了幼儿的选择,教师的做法不但促进了师幼感情,还促进了幼儿在其他弱项的发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这篇文章我明白了教师一定要尊重幼儿的选择,让幼儿快乐的游戏。
我想通过学习此书,我会不断的实践、认真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其意义的,并逐步将其转化为自身的适宜行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索,以期更好的促进每个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让每个幼儿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第二篇:《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
本学期初,校领导赠与每位新教师人手一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并把这本书做为今年新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拿到这本书后,我经常认真阅读,通过阅读以及和同事之间的相互探讨,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悟,借此机会将我的心得体会和各位进行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是一本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拜读的教育名着。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着名教育学家,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有很多鲜明的教育观点,比如:“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等。
书中共有100条,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苏霍姆林斯基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出发,针对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不解,把教育好孩子的建议向我们娓娓道来。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书籍,对我们工作在教育岗位第一线的老师来说,受益匪浅。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教育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师而言,丝毫不显过时。看过之后,带给我的是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为我指点迷津。我从中吸取了很多经验,也将许多方法和经验用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22条建议,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条的感受。
书中第22条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能力、志向才能自愿地建立起来。作为老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可能学好!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个教师都在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但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高尚的人格去感化学生,用积极的智慧去启发学生,而且还要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在这里,他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说:“我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我们常常希望学生有高昂的学习热情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常常把课堂效果不好的原因归结到学生身上。读了这本书后,我真正意识到,其实解决问题的根源应在教师自身,苏霍姆林斯基就说:“如果学校里没有一种各科教师都来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气氛,那么学许多学生的兴趣就永远得不到开发”
在教学实践中,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上课前或下课后,学生快乐的围绕着老师身边,和老师交谈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讨论着有关课堂上的问题。这些学生都是对这门学科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可能因为喜爱这门学科而会把这门学科当成自己将来从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学生可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那么,如何才能点燃起这些学生“兴趣”的火花、“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充分备课。
充分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认真领悟新课改的精神,广泛查阅各种资料,精心备好每一堂课。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努力做到这样一点:在他的学生热爱的那门学科方面,教师制度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通过充分、精心的备课,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备课不仅是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要考虑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让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做,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活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的课堂是令人向往的,师生互动的,气氛热烈的,和谐积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有一种愉悦的心情。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乐园,从而调动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
第二:精心设计课堂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指出了教师的语言素养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他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很高的要求。如果教师的语言素养好,那么他上起课来会非常轻松,学生听的也非常明白,课堂效率怎能不高呢?相反,语言能力差,不仅会影响课堂效率,而且也会让学生不喜欢这个老师和这门学科。所以,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语言,争取用准确、轻松、易懂、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
第三:把学生当成朋友。
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你的这门学科?我认为,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爱学生,用真诚平等的态度,赢得所有学生的爱戴,也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爱学生,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走进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苏霍姆林斯基说:“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我经常在课后和学生一起相互交流,和学生交朋友,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学生一起打篮球,慢慢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我的真诚,让学生喜欢我,进而喜欢我的课。
第四: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
每个班级都会有学习不用功、成绩比较落后的差生,如何对付这些学生?往往是很多老师头疼的难题。我们应该尝试着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慢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让所谓的“差生”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我试着从课堂的点滴中努力去发现学生点滴的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我都会去赞扬、鼓励他,试着让他能看到自己的进步。结果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一些一开始上课不认真听课的学生现在慢慢也能坚持认真听课,甚至还记起了笔记,当天的作业没能及时完成。第二天会把做好的作业亲自送到办公室向我道歉,这时,我会毫不吝啬我赞扬的语言。因为我记住了苏霍姆林斯基所告诫我们的话:“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给我们提供了百条“建议”,我不能一一列举,这些建议都是我们在平时所接触的一个个话题。这些建议的背后所展示的或是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或是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这些建议也是我们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去实践和思考的。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体会和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教育思想,从中得到许多启迪和教育,通过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学得以有效地提升。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给教师的建议》犹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又仿佛一面镜子,时刻映照着自己;又象慈祥师长,不断地给我们以指引。站得越高,才能看得更远。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学习这100条建议,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第三篇:《致教师》读后感1
让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致教师》读后感
我曾经读过一篇短文《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内容虽短却很精彩。做一个“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其实很简单,我开始问自己“我能做一个让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英语老师吗?”
寒假中,我再次阅读了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一书,这是一本有关教师心灵成长的书。全书共分四辑,分别是“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借我一双好教师的慧眼”“愿我书写一部教师的生命传奇”“让我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前三辑以书信问答的方式呈现,众多一线教师提出在工作实践中遇到难题、在教师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困惑,朱老师一一予以解答,不仅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分析,更看出问题背后的本质,对每个问题都作出了详尽细致、深入浅出的剖析。第四辑收录了朱老师自2010年以来的6篇新年致辞,总结每新教育工作的同时,展望美好的未来。
读罢全书,我受益良多,甚至可以说,朱老师的每一篇回复几乎都对我有所启发,尤其是在如何规划自身发展方面有所裨益。书中提出教师职业的四种境界:
第一,是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 第二,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 第三,是让学校骄傲的老师; 第四,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而今天,我想做一名让学生瞧得起、让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老师。
那么,如何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让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 福的老师呢?朱永新老师也为我们提出来具体的方法,就是陶行知所说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就是要把课上好。把课上好并不容易,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素养,深入钻研教材,把握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兴趣等等。对于年轻教师来说,何其容易。这需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在教师如何提高自我素养、专业能力方面,朱永新老师也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教师的学习,首先就是向书本学”。阅读提高教师职业认同的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读物,阅读教师所教学科的专业书,要懂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与经典对话,加强阅读审美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当然,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看书却不思考,没有把书本中的精华之处加以内化、吸收,对书本中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地方没有思考,只是看过而已,这样读书的效果不会理想。因此,学习与思考密不可分。一方面读过的书要做摘抄、笔记,还可以写一些感想,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用文字记录成长可以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
同时,在教学中,我开始仔细思考,应该怎样做好我所热爱的教育工作? 首先,应该要坚持《士兵突击》中“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关爱每个学生。关爱是一个眼神,给学生无声的祝福;关爱是一缕春风,给学生身心的舒畅;关爱是一场春雨,给学生心田的滋润;关爱是一句问候,给学生春天的温暖。其次,注重鼓励。
少一点责备,多一些夸奖;少一句批评,多一句引导;少一点隔阂,多一些沟通。现在,我不敢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我确定,我和我的学生 们在一起成长,一起努力。我感谢我的学生,是他们给予我自信,力量和幸福,让我的教学一点点进步。
读完《致教师》这本书后,我从中获取很多人生道路的指引。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为学生开一朵花,为学生织一地绿荫,为学生添一份温馨„„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让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吧!我想,当我给学生带去幸福的时候,我自己一定也是幸福的。
第四篇:《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读后感1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读后感
我读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之后,认识到自己离合格的幼师的差距还很大。我现在需要学习的东西真的还有很多很多。
这篇文献让我感触很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必须具备广泛的知识
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而作为幼儿的引导者,幼师就必须先掌握每个领域所包含的各种知识,但并不仅仅是掌握了这些专业知识就能够应付每个爱提问的幼儿,还必须了解其他专业知识。好奇是每个幼儿的天性,而这一天性需要得到保护,幼师就应该积极回应幼儿,并且可以和幼儿一起探索。
在我们见习的过程中,当老师讲鱼在水里游啊游,其中有一个小朋友就问:“鱼为什么在水里生活啊?”老师就回答说:“因为鱼没有脚,不会向我们人类一样走路,而且鱼怕热,水里比较凉快,所以鱼喜欢待在水里呀。”然后教师鼓励幼儿自己爱家里养鱼,进一步了解鱼的特性。
二、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特点来实施保教
幼儿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它的特点,同时每个幼儿有他的独特的特点,因次教师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又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
3-6岁的幼儿对世界充满着好奇,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对学习也充满兴趣,教师就要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借助他们的好奇,让他们逐步了解社会、自然、科学等方面。这一阶段的幼儿非常爱玩,教师就应该根据幼儿的特点来教学,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三、幼儿教师应具备师德和良好的个人修养
1、关爱幼儿
幼师面对的是天真无邪的儿童,面对着他们,幼师所为他们做的一切都必须出自于爱。有了爱,幼师才会更加负责,更有耐心;有了爱,幼儿才会露出开心的笑容,更愿意配合教师。有了爱,父母才放心把幼儿放在幼儿园。现在出现有很多幼师用各种方式虐待儿童,我想他们对这些儿童是没有爱的。
2、保持一颗童心
我认为如果幼师经常摆着一张扑克脸的话,教师会把这些情绪带给幼儿,这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本身对世界充满着好奇,还有一颗好玩的心,作为幼儿的引导者,幼师应保持着一颗童心,和他们一起好奇,去探索原因,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体验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幼儿成长的同时,教师也在成长。
以上写的感触是自己以前没有重视的,也有很多需要学习的没有写出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向合格的幼师迈进,挑战新的自我。
第五篇:读后感1
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一(2)班 语文 陈清霞
这一学期开学后,学校要求每人读一本书。常听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小学班主任工作,不知不觉已当‚主任‛近20多年。当班主任是非常辛苦的,开的会都比其他老师多。尤其是一年级的班主任,八十多个五六岁不懂事的娃娃入学要办学籍、家长素质低,好多是留守儿童,填一个学籍表就不会填,所有重任全落在班主任身上,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课堂,班主任开学前两个月嗓子没有不哑的,课堂纪律要管、学生做操要教、每天应对学校的各项检查、六一节目要排、班级卫生要抓、学生纠纷要理、三好生要选、学生评语要写、假期生活要查、班级活动要开、学生成绩要上、家长工作要做……总而言之,小事天天有,大事三六九。真是让人忙得焦头烂额。为了更好地学习魏老师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怀着对他的敬仰之情,翻阅了他的著作——《班主任工作漫谈》。魏老师的班级不是‚管‛出来的,他的理念是‚引‛。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这一点正是魏老师的高明之处。在班级里,有人管卫生、有人管做操、有人管字词默写……有多少事情就有多少学生来管,各管一项,负责到底。这样形成了由班主任、班级干部、学生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人人参与管理,同时便于人人接受管理。从常务班长到值周班长、值日班长的设立;从鱼长到花长、炉长地产生;从‚一分钟内全班调动完座位‛到‚两分钟收好学费‛等等,都显示出了魏老师的管理智慧。而‚岗位责任制‛和‚各种常规‛的制定,从空间到时间一应俱全,实行了网络化管理,更能看出管理者的独特之处。在我们眼中的麻烦事,到了这都成了培养学生能力的好事。这样做,学生得到了锻炼,班主任的负担也大大地减轻,真是一举两得!
后进生的转化是班主任的一大难题。后进生学习态度差,而且最爱惹事。大家通常的做法发一通火,训斥一通,批评、惩罚,这样不仅没有起到教育人的作用,反而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魏老师说:‚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是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个体。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魏老师认为尽管有的学生很气人,似乎是铁板一块、顽石一块,但后进生内心深处还是藏着另一个先进的自我。所以他不是让犯错的学生写检讨书,而是让他们写‚说明书‛——《两个自我》。魏老师的学生也深有体会:过去淘气了要写检讨书,那时越写越恨老师;现在写说明书,越写越恨自己。学生打心底知道自己错了,下次自然会改正。自从读了《班主任工作漫谈》,他像一盏明灯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觉得各种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班貌的基础,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所以,我尤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比如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等。将好习惯的培养落实到每一天中,以儿歌的形式让孩子们每天早上读两遍,熟记于心,做得好的将得到表扬。‚好习惯天天有,星期一,站队日。铃声响,快站队,立志不能忘,嘴唇紧紧闭,眼睛看前方,身体比比直,比比谁最棒!‛‚好习惯天天有,星期二,友好相处日。不说脏话不打架,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同学情深,开心相伴。‛我会根据班上出现的不良风气和不好习惯定儿歌进行修订。
在学习上,给他们讲方法,养成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的习惯。同时,开展小组互助和‚小老师手拉手‛互助活动,利用课间、放学后、周末时间,让优生对差生进行辅导,包括听写生字、背诵课文、检查作业的订正情况。如果差生在考试中取得进步,优生和差生都会得到奖励,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兴趣高涨。在清洁卫生习惯的培养上,作为老师,我首先以身作则,每次进教室只要看见地上有垃圾,我就会亲自捡起来,或者拿扫把打扫干净。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放学后有空,我还会到教室指导孩子们打扫卫生,如何扫地、摆桌子、拖地,手把手地教,示范给孩子们看。每周进行小组评比,对卫生、安全、礼貌、学习进行综合评比,表现好的小组同学都会得到奖励。这样一来调皮生、后进生就有很多人的关注,而且只要稍稍努力就不一定是队里最后的一名。而且自己的成败也事关小队的成败,使他们更有了要转好的动力。每周表扬五到六个在各方面有所进步的同学,他们分别得到表扬信。
在培养班干部时,我首先建设好一支责任心强、能力强的班干部队伍。最大限度地放手让班干部进行班级管理,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管理经验,班主任适时进行正确的引导。低年级孩子的行为能力都处于不稳定状态,但是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都想当小干部。班上几个成绩优秀而有能干踏实的孩子,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成了班干部的核心。另外,我结合学校开展的‚责任感小公民‛培养方案,将班务工作落实到每个孩子身上,逐层细化分工,层层管理,责任到人,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都是班级小主人,班风正、学风浓、集体凝聚力强。
不管哪一位班干部,我都在鼓励的同时严格要求,树立他们作为小干部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一方面,我告诉负责的班干部,要同学们真正听你的,就要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让其他同学心服口服。我还告诉孩子们,要想做到这样,并不是你当值日班长这一天,而是要靠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孩子们都尽力做到最好。
我认为和家长的沟通是很重要的,毕竟,学生是自己的,孩子是家长的。这血缘,这爱是无法代替的,但是,在工作中,并不是遇到困难后把问题都推给家长,把孩子也茫然的推给家长。因为通过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懂得了,学生最瞧不起找家长的老师。把问题交给家长,学生的工作往往更被动,与家长交朋友是因为我们家长落后了,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没有和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每一个家长都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但爱的方式不同就能导致好多的弊端,给我们的工作造成很大的麻烦。我要求家长和孩子定一个共同成长的计划:让家长给班主任介绍孩子成长的经历,谈谈对孩子的教育期望。以帮助我更多的了解孩子,使我的教育工作做得更具体,更到位。
对孩子们七、八岁的孩子,他们个个天真烂漫,活泼好动,一言一行,处处充满着童真童趣。低年级的孩子对老师有着特别的亲近感,经常会围着老师转,告诉你今天谁又给买了新衣,谁又送给他什么礼物,或是强制的给你塞个自己喜欢吃的东西,让你感受到他们对你的爱。我也很习惯在课后把孩子叫到自己身边,和他们聊聊天,打打他们的小脏手,告诉他们这几天谁又有进步了!告诉他今天做的事错在哪里。在这种轻松的聊天氛围下,把握好教育的契机,对他们适当的提出一些要求,收到的效果会很好。班主任对孩子,应该是宽容的,因为他们毕竟还小,绝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要求他们。每次,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当我怒气升腾的时候,我就在心里对自己说:沉住气,他们只是孩子。如果我是孩子,我是不是也会像他们一样?于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孩子们的调皮捣蛋,一些小错误也就变成了可以理解的行为。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表扬的力量耶是无穷的。教室里,我专门精心设计了一个‚比比谁最棒‛的表扬栏。在平时,我通过对孩子的观察,将孩子们的闪光点和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及时表扬和鼓励,并给他们加星,这极大的提高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我会经常对我的孩子们说:你们都是最棒的,最优秀的!老师越来越喜欢你们了……爱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沟通学生思想和感情最有效的手段,想要管理好班级,必须关心、了解每一位学生,让孩子们感受到你的爱心,细心的了解孩子们的所思所想,对每一位孩子都要有耐心,特别是那些表现不怎么样的孩子。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始终把工作的责任感像魏老师一样放在第一位。当我的工作取得了成绩,看到我的学生取得了进步,看到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当我看到学生在我的教育下有很大的改变,当我被学生围着快乐的谈笑,当学生把我当成最好的朋友,当家长打电话来告诉我,孩子变了,变的懂事听话了……那快乐是从心里往外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