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化幼小衔接策略的研究
优化幼小衔接策略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从幼儿到小学生,这是每一个人所必须经历的,陶行知也曾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见《陶行知全集》P81)当前已能充分重视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但在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上却存在着下列问题:
1、当前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幼小衔接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幼小衔接的教育上应有新的策略与方法。
2、幼儿教师的短期效应观念,为了大力挖潜,尽早尽快地做出所谓的成绩,而拼命地抓特长,反复片面训练幼儿某些方面,而废弃了幼儿基本素质,于是拔苗助长与压迫抑制并存,忽视了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从而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
3、日常行为规范方面,幼儿园教育要求与小学教育要求不同,幼小教师互不接触,幼儿在常规管理方面缺乏过渡期,进入小学阶段后,明显不能适应小学生活。
4、幼儿角色转换,心理上需要一个过渡期,当前幼儿教育缺乏过渡培训期。
5、幼儿教育过多渗透了知识内容,而忽视了更重要的育人的功能,从而带来了负面效应。影响了学生生命活动的质量。
6、忽视幼儿个性的正常发展,保教保育不能并重,往往是“保育过度”或“保教片面”。
7、小学教育教学的方法、要求对幼儿而言是太突然,教者、学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距离带,不能融为一体。
二、研究的理论思考:
㈠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
人是劳动的产物,人具有独立性,自主性,社会性,创造性的本质特征。而从幼儿到小学的一贯制教育,明显不利于幼儿本质的展示与更好地扩展,从这一角度看,应切实加强幼小衔接策略的研究。这也是陶行知在《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和《民主教育》等文中提出的“六大解放”(1、解放小孩子的眼睛,2、解放小孩子的头脑,3、解放小孩子的手,4、解放小孩子的嘴,5、解放小孩子空间,6、解放小孩子的时间。)这一精神宗旨。充分论证了学生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特征。
2、社会学中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在人的交往活动中存在,交往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人没有交往则不能生存,人本身的发展要求社会互动,幼儿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目标规定了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幼儿、小学、中学、大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合作,能使学生有效发展,长足进步,优化组合幼小衔接后能产生1+1>2的效果。
3、心理学、脑科学理论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一生中储存的信息量可达1千万亿个信息单位(bit),而人
类至今只利用了其中的很少一部分,大概是十分之一。人脑神经细胞有140亿个,其中百分之八十在15岁前已经形成,而幼儿时期是脑细胞形成的一个很重要阶段,可挖掘的潜能最大。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学习方式、习惯如果能顺利、平稳地得以转变,将十分有利于人自身的和谐、高速发展。
4、陶行知关于创造教育的论述
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见《陶行知教育文选》P293;P7;P298);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写道:“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独展辉煌的新时代,创新则是新时代的主旋律,知识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创新的素质应从幼儿开始培养。
5、加德纳多元智慧理论
积极开发幼儿各方面潜能,为幼儿今后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扎实基础。㈡研究假设: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每一个人所必须经历的过程,采用一定的过渡策略,让幼儿多次体验成功的快感,能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创立良好的基础。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从幼儿到小学生,发生了质的变化,坐立行走都有了具体的规定,学生应作好各方面的准备:生理上、心理上、技能技巧上等方面。教师也应作好相应的准备,所扮演的角色也应有相应的变化。
站在尊重、理解、欣赏、宽容的平台上去评价学生,评价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只有激励改进而没有甑别选拔。小学低年级教育注意要适应幼儿既定生活,努力做到课堂教学生活化、活动化、个性化。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幼儿、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与学习习惯、方式有何特点与异同?
2、幼小衔接的衔接点在哪里?如何抓好这一衔接点?
3、衔接策略有哪些?实施的主要策略有:角色换位策略、过渡心理培养策略、技能训练策略、主动学习策略、考核评价强化策略等。
4、师资培养上要注意什么?在教育观念上应探索哪些方面等。
四、衔接策略的具体操作
a)角色换位策略
目的意义:⑴、教师要多考虑学生角色发生变化后,所带来的行为后果。⑵、教师要熟悉幼儿到小学生的过程中,应发生的变化有哪些。⑶教师应注重自身角色有哪些变化。
实验操作:⑴、将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幼儿教师提升到小学低年级来,担任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⑵、幼儿教师与小学低年级教师结对,相互传授教学技巧与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感受。⑶、如陶行知所要求的教育者要把自己
“摆在儿童队伍里,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见《陶行知全集》P522-523)。注意事项: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上岗前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熟悉新课程,熟悉新课程标准,熟悉低年级段学生的教学要求,正如陶行知所指出的:“我们教育儿童要根据儿童的需要和力量为转移,”“就要顺导其能力去做”(见《陶行知全集》P176-181);“要晓得受教的人在生长历程中的能力需要,然后才晓得要教他什么和怎样教他”(见《陶行知教育文选》P42)。掌握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方法,积极体现出教师角色的换位是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b)过渡心理培养策略
目的意义:为幼儿进入小学生活做好思想准备、心理准备、行为准备。
实验操作:要求幼儿教师做好:⑴、培养幼儿具有优秀的学习情感,正确的学习价值观。⑵、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⑶、日常行为趋向规范性过渡。⑷、加大幼儿有意注意培养的力度,适当延长幼儿有意注意时间。⑸、日常教育渗透进入一年级的光荣与使命感,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想往之情。⑹、一年级的课堂教学要以活动化、情感化、生活化、个性化等为主,因为心理是通过活动来体现的。⑺、教育者与孩子之间要以情沟通,正如陶行知所倡导的“在情感方面和小孩子要站在一条战线上”(见《陶行知全集》P522-523)
注意事项:不要将学习习惯与日常行为规范变相为幼儿必须掌握的规则,而人为地加重幼儿心理负担。
c)技能训练策略
目的意义:形成初步的技能素养,抓养成教育,为儿童今后能有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打下扎实的素质基础。
实验操作:⑴、互动互助合作意识的培养,“人的发展作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他不是外烁的,也不是内发的,而是在人的各种关系与活动的交互作用中才能实现。”具体做法是将四----六名幼儿组成一个个的合作小组,幼儿所有的活动均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正如陶行知所要求的“小先生制”(见《陶行知教育文选》P167-168),大孩带小孩,大的高兴,小的愿意,因为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相近,孩子相互间所受影响要远比教师对孩子空洞说教的影响来得直接、强烈。⑵、理解、宽容、爱心的培养,活动小组内各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具体的是要能克服独生子女的自私自利现象,能做到帮助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容忍他人。⑶、荣誉感的培养,教师的评价以活动小组为对象,以活动小组的表现为依据,树立幼儿要有集体主义观念,要有集体荣誉感的意识。⑷、以表扬激励的手段激发幼儿主动要求上进的心理。如:每周五发小红花,每周评一星,名字上光荣榜等。⑸、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教师的表扬与提出的希望,幼儿能从中攫取合理信息进行对照,从而利用合理因素能迅速解决问题。⑹、培养幼儿具有敏捷灵活的语感、数感,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技术设施设备,多让幼儿听故事、听音乐,看舞蹈表演,观察数据的演算等。如陶行知所言:“小孩子的情感、习惯、倾向,在6岁以前如果培养的不得当,将来要改那更费事。”(见《陶行知全集》P664)“小时怕鬼,终身怕鬼”(见《陶行知全集》P24)的现象就是典型的一个例子。⑺一年级教育教学应努
力做到是幼儿园保育保教的延续,注意给予学生适应过程。
注意事项:不要超前任意拔高学习难度与扩大学习范围,而加重幼儿生活负担,要着眼于幼儿全面发展的素质,适当兼顾幼儿特长,注重的是幼儿今后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d)主动学习策略
目的意义:“主动”是对现在已十分流行的“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提法之进一步聚焦,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意识与激发学生内趋力。
实验操作:⑴树立“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生命的一部分”这一教育价值观。⑵培养幼儿对各种事物的关注情怀。做到“治学”与“治事”两相结合,“从小即养成为治学而治事之态度则来年感受其益了。”(见《陶行知教育文选》P280)注意事项:主动学习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的自我内在需要。e)评价激励策略
目的意义:评价的功能与作用是激励改进,而非甑别选拔,以考核评价的方式强化幼儿的正确行为与观念。
实验操作:⑴、评价标准的多元化:针对有差异的幼儿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确立每位幼儿都能成功的评价机制。⑵、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采用教师评价,活动小组评价,幼儿个体互相评价,幼儿个体自评等方式。⑶、评价内容的多面性:评价的内容可以涉及到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
注意事项:以表扬激励为主废弃批评。
f)家长配合支持策略
目的意义:家、校、社区有机结合形成全方位的教育网络环境。
实验操作:⑴将学校所做工作定期向家长汇报、说明,如采取家访、开家长会、家校一日联谊活动等。⑵邀请家长们来学校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如请家长来学校为孩子作讲座、上课等。⑶积极开办家教咨询活动,对家教工作提出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
注意事项: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合作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有效保障,教师要钻研家教工作,对家教工作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并积极与家长们搞好关系。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课题组
组长:吴建华
组员:
(二)活动保证
由上级教科所与学校教科室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要求课题组做到:⑴做好学期计划与总结
⑵定期开展活动
活动形式:校内定期研讨学习,邀请专家、学者现场指导,外出学习、听取相关讲座。
活动次数:每学期校内研究活动不少于20次,校外至少2次。
⑶建立资料档案:确定专人管理,每次活动都要有一整套材料与详细规范的记录。
(三)经费保证
课题组已做好经费预算,并已与学校校长室商量,得到校长室认同,三年研究经费40000元。
六、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对照比较,逐步提高。
1.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作好观察记录并进行前后对照。
2、调查法
了解教师对实验内容理解与实验操作情况,通过调查问卷、访问家长等手段了解研究对象的能力发展、情感变化、知识结构改善、意志品质形成等情况。
3、研讨法
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测、评估、研讨、分析、总结等,加强对变量的研究,不断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质量。
4、个案分析法:
加强研究对象个体间的合作精神、人际交往与行为变化等情况的观察,强化定性与定量的分析。
七、研究的步骤
㈠准备阶段
1、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与存在的不足加强研究,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
2、学习理论文献,寻找理论依据,明确实验目标分析,提炼先进理论经验,提出研究假设,完善实验方案设计。
㈡实施阶段
1、研究全面启动,并完成实验前对研究对象的检测与评估。
2、构建基本操作模式:通过“学习----研讨----开课----再研讨----小结----学习”的方式,研究、控制变量,全面论证研究假设。
3、阶段性推测: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整理总结等。
㈢研究总结阶段
1、分析各种数据。
2、汇集各种研究材料。
3、撰写研究报告。
㈣应用推广阶段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将研究成果逐步推广,加大实验论证力度。力争将研究成果推广至溧阳市、乃至常州、省内外,并最终转化为教学常规。
八、成果反映
1、完成系列研究成果(一篇实验报告、一些课题研究论文、一套完整课题研究资料等)。
2、形成一支教科研骨干教师队伍。
3、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常规。
第二篇: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幼小衔接,一直受到幼教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衔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从90年至今,幼教工作者们进行了许多多样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如“幼小衔接”课程为特色的园本课程,抚顺小学为衔接而建的第一所幼儿园小学衔接教育实验班,以及大大小小的科研论文。但是现实工作中的幼小衔接形势却不容乐观。
一。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现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小衔接因为成绩而走样,幼儿教育严重小学化。目前,在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和相当一部分公立幼儿园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且呈加速蔓延之势。不少幼儿园将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搬到幼儿园来,往幼儿头上套。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听话,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玩小动作、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这些要求用于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尚且有失偏颇,用于规范幼儿的行为就更显荒唐。要求幼儿尤其是即将升入小学的读大班孩子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不少幼儿园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不是组织幼儿从游戏中学习,而是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做作业。讲课则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游戏。课讲完后则要求幼儿做作业,一个字母或一个字抄写10遍甚至一页,还有计算、英语、常识等等,作业一大堆,幼儿园里做不完,回到家里还要做。幼儿园以学知识为主,本已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则更是危害不浅。幼儿教育小学化严重危害幼儿身心健康,扼杀幼儿天性,与社会要求背道而弛,不符合新世纪用人的需要,与小学教育相脱节,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
(二)。为个人私利,违规学前班严重存在。笔者看到的是以各种社会名义租小学校舍办学前班、小学校内改名换姓办学前班、以及幼儿园为了生源为了盈利办学前班,美其名曰“大大班”。这些都不是个别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不经意间阻碍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顺利开展和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些学前班还上英语课,某种意义上是实行填鸭式教育,这种教育不见得会取得多少效果,一旦实施不当,将会给幼儿心灵造成伤害,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对处于天真活泼时期的幼儿心理与生理都是一种摧残。
(三)。师资薄弱,幼儿园与小学缺少联系。大多数幼儿园缺少既熟悉幼儿园教育特点又了解小学教育规律的教师,而小学低年级教师对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知之甚少。师资薄弱局面的存在割裂了幼儿园与小学的联系。这种联系包括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的联系及幼儿与小学生之间联系。幼儿园与小学没有一起研究衔接工作。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对彼此的教学大纲,教学活动,工作方法等不了解。幼儿也没有去观察小学的环境,不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对小学的学校环境和小学生角色都感到陌生,对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的生活,对幼儿园教师有较深的感情,都有不愿意离开幼儿园的意念,这对幼儿园这个教育阶段向小学教育阶段过渡很不利的,同时也会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四)。幼小衔接中,小学的协调工作往往被忽视。现阶段入学儿童个性强、自理能力较弱、情绪不稳定,而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教师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幼儿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另外,学习以口头语言为主改变为以文字或符号写成的教科书。刚由大班升上小学的幼儿心理情绪必定会经历兴奋、紧张、焦虑三个时期,由于小学对于协调工作的忽视,新入学的儿童有着或多或少的学习压力、交往压力,甚至难以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方式,进而出现抗拒心理。
(五)、家长教育理念的落后、陈旧影响幼小衔接。许多家长重视儿童知识积累,而不注意儿童兴趣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无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和需要,拔苗助长,压抑儿童个性,影响健康成长。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养态度等多方面的偏差与不当,造成很多家长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重视短期成效而忽视幼儿的终身发展,甚至有的家长出于过急而超前训练,竟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内容提前交给幼儿掌握。他们认为入学前应该让幼儿学会读和写,学会做数学题。他们关注的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写字、拼音、还是算术,关心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否聪明,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否集中、能不能大胆回答问题,致使幼儿在入学后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入学初感觉学习很轻松,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现象,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增加,“储备知识”用完了,又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这时就出现了适应困难,导致学习“没后劲”等问题。故而,给幼儿园、小学的教学活动造成压力,幼小衔接难以顺利进行。
二。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三方面的指导策略
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既存在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它有着自己的基本标准:学习感兴趣、活动能合群、生活有条理。要使幼儿身心健康,达到如此标准,使幼小衔接工作能顺利进行,需要幼儿园、小学、家长三方共同努力。
(一)幼儿园
1、幼儿园要明确自己的办园宗旨,不能为了一己私利,一味的追求生源及办学光环。要真真切切地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2、增加男性教师,改变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研究表明,幼儿园教师单一由女性担任,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不利。增加男性教师,则能增加阳刚之气,提升坚韧性、自信、自尊、豪放坚毅、诚实无畏、敏捷果断等品质,对耐抗挫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为幼儿园建立一个小社会,增加男性教师,将能健全幼儿的人格、强健体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3、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和研究幼小衔接的意义和标准,切实做好衔接工作。把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百折不挠的品格、正确的社会交往能力作为长期目标。从小班就开始,找准“教与学”的结合点,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在教育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幼儿通过对不同内容的接触,增加感性认识,从而体现美、创造美、展示美。在教育活动中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并倡导家长配合幼儿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勇于面对挫折、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鼓励幼儿形成力争上游的竞争意识。
同时,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谦让、合作能力等,做一个社会的人。到了大班幼小则应一体化。首先,建立和健全幼儿园与小学的联系,幼儿园教师应定期参观小学一年级的教学活动,主动参与一年级教师的教研活动,并向小学一年级教师介绍幼儿园的教育方法,展示幼儿的学习水平,在教育工作上做到衔接;幼儿园教师还应带领幼儿参观小学,使幼儿了解小学生一般情况,让幼儿参加小学生的某些活动,同小学生联欢,举办作品交流展览,以引起幼儿入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求学和效法小学生的愿望。其次,调整幼儿园的作息制度,为幼儿适应小学作息制度,幼儿园大班作息制度应适当更改,如缩短午睡时间,延长上课时间,增加上课节数,减少游戏及户外活动等。
再次,加强幼儿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经常组织幼儿互相交流和倾听同伴所见所闻,在各项活动中注意丰富幼儿词汇,如在学习单词的基础上,让幼儿用一个单词说一句完整的句子,从而提高幼儿造句能力,然后让幼儿把多单词用完整的句子编成一个情节或一个故事,这样不但培养了幼儿读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幼儿想象力。在幼教活动中,注意提高幼儿写的能力,如让大班幼儿写一些有关联的词语或独体字,如爸爸,妈妈,幼儿自己的姓名,住址等,这样可以训练幼儿写的能力。同时,可让幼儿多参加民间游戏“跳房子”,充分了解田字格的结构,为前书写做好充分准备。最后,在一日活动中要有意识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使其参与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坚持性,能够独立、认真、细致完成学习任务。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及规则意识,培养幼儿独立生活处理能力,培养幼儿的入学积极态度,使幼儿顺利走过幼小衔接这个“陡坡”。
4、加强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可有意识引导幼儿开展 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并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可以这样玩”、“这样玩会有怎样的后果”,让孩子懂得其中的道理。为幼儿进入小学能够有安全意识,能进行自我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5、做好家长工作,引导家长走出家教误区。幼儿园通过家长学校、幼儿园园报、家园联系栏、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宣传途径使家长与幼儿园统一认识、统一方法,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作用,聘请心理学教授、幼教办教研员以及对幼小衔接颇有研究的教师、有较多经验的教师或家长给家长们做专题讲座,引导家长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调整好家教计划,全面认识幼儿的发展。同时教师记录下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根据幼儿个人的实际情况,向家长提出有针对性的幼儿的个人方案,与家长共同探讨高效率的解决的方法。(二)、小学
1、合理调整低年级幼儿的作息时间。科学实验表明:小学低年级的幼儿上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是15分钟,高年级一般是25分钟,而实际中每节课都是40分钟。对于低年级幼儿来说显然是不公正的,也是不科学的。尊重科学,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小学应专门为小学低年级幼儿设计作息时间表,科学合理安排幼儿的一天学习,注重动静结合。
2、小学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学习与借鉴学前教育。首先,要重视环境创设。在幼儿刚就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布置一个充满童趣又能体现小学生学习环境的小天地,减少幼儿离开幼儿园的心里反差。教师可在墙壁上张贴一些画着学生课外活动的图片,时刻让幼儿有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把拼音卡片贴到显眼的地方,让幼儿时刻不忘学习的内容,找来幼儿(也是一年级学生)自己画的画,张贴在学习园地里,用他们做的手工作品布置教室,让幼儿一开始就有参与感。还可设立了生物角,摆上几盆花呀、草呀,设立了图书角,放上有趣的连环画。这样幼儿一跨进教室,感到既陌生又很熟悉,既整洁又漂亮,让他们的心里埋下喜欢上学的种子。
同时 学校应尽量配合幼儿长期在幼儿园生活而形成的习惯。例如允许幼儿有更多的自由空间———适当调节课堂节奏,课间上厕所的时间较自由,配合多种的课间、课外活动;在学习上,暂时降低难度,以减低新生的压力,以缩短幼儿到新学校时产生焦虑、紧张的时间,从而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方式。而且学校还要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例如小学教师要研究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注意关爱每位学生,尊重理解他们学习、生活上的个性化要求,尽可能地与每位学生交流和沟通,增强亲和力,在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的要求上切忌简单急躁,要循序渐进,自然养成,对孩子多些理解与宽容。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培养幼儿团体归属感。
小学校必须抓准时机,恰到好处地引导幼儿:(1)、让其确定自己的身份,简单来说就是让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激发幼儿的自豪感,从而主动去熟悉学校。(2)、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老师和新生互相认识,鼓励幼儿与其他人接触交流,培养团体归属感。(3)、利用集体活动,用活泼的形式告诉幼儿自己是几年几班的学生,以后的身份就是班上的一分子,在外代表着这个班。纠正许多孩子普遍存在的“讲的能力强于倾听的能力”等毛病,学会与人合作。最后,重视游戏,帮助幼儿积累各种各样感性经验。小学教师应多研究学前教育学及其心理学,了解幼儿年龄、心理特点,顺应他们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善于将游戏引入课堂,注重形象、直观教具的使用,力求把难以理解的内容变为通俗易懂的内容,把幼儿的兴趣引导到主动学习中去,主动建构学习,使幼儿顺利度过不适应期。
3。与幼儿园取得联系,掌握幼儿的适应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指导家长一起帮助适应不佳的幼儿,使他们尽快度过适应期。
(三)、家长
1、增强幼儿的信心。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其学习和社会适应困难是客观存在的,家长要增强其自信心,让幼儿在解决难题中感到乐趣而并非压力,培养幼儿对失败的承受力。正确对待批评和失败,具有在群体中既能竞争又能共处的能力。让幼儿知道他们长大了,正在学本领,使幼儿直觉上感到上小学的好处和乐趣。
2。激发幼儿上小学的兴趣,为幼儿上小学做好心理准备。为了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进入小学,家长要使孩子内心产生想上小学当个小学生的愿望。例如:早晨您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在路上见到许多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校,这时,您不妨对孩子说:“瞧,这些哥哥姐姐多神气!”使孩子产生羡慕之情。在这方面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瞧,你这么坐不住,将来上小学可要受罪,让小学老师好好修理你!”这样说会造成孩子对上学产生恐惧感,不利于入学的心理准备。
3、调整好幼儿生活规律。家长应从开学前两周开始调整幼儿的作息时间。专家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可以早晨6点起,晚上8点睡,总之至少要保证10小时的充足睡眠。中午,最好让幼儿有50分钟午睡时间。给幼儿建立稳定的作息制度,让幼儿有时间概念,形成有张有弛的生活节奏。
4、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过了关键期,幼儿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可见,为了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管理,家长们应在关键期培养幼儿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自己去做。比如大班时期,家长就要注意让幼儿自己整理图书、玩具,收拾小书包和生活用品等。同时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此外,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幼儿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给儿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
5、为幼儿准备家庭学习环境,营造良好学习气氛。家长为幼儿特开辟一个独立学习小空间,选择自己喜爱的台灯及其朴素实用的学具(书包、文具盒、橡皮、拼音本、方格本、多格算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热爱学习。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平常在家中一家三口多做“倾听”游戏,看谁听得最准确。让幼儿明白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同时,家长精心地为幼儿选购一些适合幼儿阅读的书,培养幼儿热爱阅读,对看图说话家长督促大班幼儿大胆大声地用普通话进行表达,态度要自然、大放、有礼貌,声音适度,口齿清楚,语速适中;对短文则督促小学低年级幼儿以朗读为主,用普通话朗读,口齿要清楚,声音要响亮,不漏字、添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子。长期培养,不仅能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而且让幼儿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还可以提高孩子对语言感受的敏锐性。作业时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6、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首先,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家长还是接送比较好,但要让孩子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横道,迷路找民警。其次,让孩子记住父母和其他负责接送的亲属的名字,记住家里的电话和父母的手机号码,记住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和办公电话。当然,为以防万一还可以把这些内容写在一张硬纸卡上给孩子随身携带,告诉他在讲不清楚的时候把这个拿给警察叔叔看。
7、家长接受幼儿园、小学的专题指导,有效地架起幼儿走向小学的桥梁。有意注意的水平的高低决定幼儿成绩的好坏,因而家长可以多与孩子玩棋类游、拼图游戏,这对培养有意注意很有益,能够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家长对幼儿进行一些零散正确入学知识准备,但不是提前教拼音、识字等,也无须把玩具收起来,更不需要让幼儿进学前班。同时,家长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幼儿当前的发展状况,使得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小学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搞好它需要幼儿园和小学的改革,需要家长热心支持及其观念的改变。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小学和家长三方共同努力。
第三篇:幼小衔接研究述评
合肥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幼小衔接研究 学 院:2010 教 育 系 姓 名:孙培霞
幼小衔接研究
摘要: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是基础教育系统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点,本文从幼小衔接的内涵,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主要根源,幼小衔接的相关重点进行系统的回顾、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幼小衔接的展望,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构建相互靠拢的平台。
关键词:幼儿园 小学 幼小衔接 儿童 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迈进了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经济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与此相适应的教育发展呈现出普及教育、终身教育、个性教育的时代特征,科学的早期教育越来 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期待。但是时至今日,幼小衔接仍然是一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孩子不能很好适应小学生活学习的现象有增无减。到了小学后,出现经常生病、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握笔姿势错误率高、生活不能自理、学习成绩跟不上等现象,造成一些孩子的心理压力过大,甚至厌学的现象。幼小衔接问题处理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孩子进入小学后的学习,更加影响孩子的一生,可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并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
一. 幼小衔接的内涵 1.蔡春美教授眼中的幼小衔接
蔡春美教授认为,幼小衔接是依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协助儿童顺利地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幼小衔接希望形成一种衔接的状态,这种衔接的状态主要包括外在学习环境的衔接和儿童内部学习精神的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具有不同的文化和教学风格,然而这些不同就好比通过关节的连接而组织起来的骨骼肌肉一样,各部分的功能虽然不同,但却相互协调配合。从儿童的内在学习而言,通过幼小衔接教育活动的设计,使得儿童的学习仍然能够保持一种持续的状态,即使经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儿童依然受到一致的教育目标和期望的影响。⑴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下的幼小衔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不仅是小学等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也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小衔接的过渡应该是自然的,这要建立在整个幼儿阶段的正确发展基础上。孩子能够较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不是仅靠幼儿园大班的培养,而是建立在整个幼儿阶段的良好教育基础之上,以及小学阶段对学生的适应性培养。幼小衔接不应是简单地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增加一个过度环节;幼小衔接不是谁靠谁,而是幼儿园和小学都要靠儿童的发展规律。幼小衔接的关键是要遵循教育的规律;核心是要找到“奠基阶段”的内容。如果幼小衔接工作的结果是使幼儿园越来越小学化或者是使小学教育幼儿园化,这都是不学的,是不利于儿童的终身发展的。⑵
3、“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下的幼小衔接
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90~1994年合作研究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指出幼小衔接的过渡期在儿童入学前半年和入学后最初半年。在这期间,幼小衔接工作应以“在过渡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求适应”为指导思想,围绕“学习适应能力(语言、数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学习、生活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人际交往的能力)”这一核心,为儿童做一般的和特殊的两个方面连续的准备,以帮助儿童实现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顺利过渡。这里指出的衔接是全面的,不仅有知识、技能,还有情感、态度、能力方面;不仅有语言、数学能力,还有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社会交往等社会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并确定了幼小衔接的双向任务:学前教育做好入学准备教育,重点是学习适应和社会性适应准备;小学教育做好入学后的适应教育,把入学后教育的起点降到符合幼儿与小学交叉阶段特点的水平,使儿童顺利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⑶
总结:蔡春美教授是通过从外在的学习环境和内在的儿童精神这两方面来考虑幼小衔接问题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通过“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着重从衔接的持续性来解决幼小衔接问题。幼小衔接的关键是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幼儿教育要按幼儿年龄特点进行,小学教育要按小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幼小衔接的核心是要找到“奠基阶段”的内容,而不是简单地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增加一个环节。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90~1994年合作研究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是通过发展,培养和提升幼儿全面的能力,即着重从衔接的全面性来解决幼小衔接问题。从表面上看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阶段教育的平稳连接与过渡。但我们知道个体的心理发展既具有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既没有绝对起点,又不是间断跳跃的不断建构的发展全过程。⑷因此要全面地看待幼小衔接工作,既要考虑到外在的衔接,也要考虑到内在的幼小衔接;既要考虑到衔接的连续性,又要考虑到衔接的全面性。在过渡时期,幼儿园和小学两阶段的特点同时并存,且相互交叉。为了让衔接顺利,因此在过渡时期要使幼儿阶段的特点逐渐减弱,小学阶段的特点逐渐增强。为适应儿童在此时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促进其健康成长,幼儿园和小学都要指定适应儿童此时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促进其健康成长的教育。
二. 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主要根源
1.德国的哈克教授的“六个方面的断层问题”
德国的哈克教授根据观察和研究指出,处于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阶段的儿童,通常存在着下列六个方面的断层问题: ①关系人的断层。孩子入学后,必须离开“第二个母亲”角色的关系——幼儿园教师,而去接受严格要求、学习期望高的小学教师,这使孩子感到压力和负担。②学习方式的断层。小学中正规的科目学习方式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方式有较大区别,孩子必须有适当的时间加以适应。③行为规范的断层。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在小学不再被重视,孩子入小学后,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融入集体,他们以往的感性将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④社会结构的断层。孩子入小学后与幼儿园的友伴分离,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同。⑤期望水平的断层。家长和教师都会对上了学的孩子给予新的期望和压力,为了学业而减少了孩子游戏活动的时间等。⑥学习环境的断层。哈克教授的研究对我们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具有借鉴和重要的意义。因此,解决好这六个断层的连接问题,是做好幼小衔接的关键⑸
2.“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北京市“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课题组眼中的问题根源
北京市“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课题组认为造成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主要根源是有由以下几方面构成的:①注意水平的不同。幼儿阶段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这种注意主要靠环境中新奇有趣的事物引起,而小学生在上课时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即他们学习时需要依靠自己意志的努力!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②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内容的不同。幼儿园强调幼儿在玩中学,教师通过多种渠道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将五大领域各门学科有机整合,融会贯通,幼儿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而小学是进行正规的科目学习,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要学完规定的学科知识。而且小学的学习方式以集中教学为主,分散活动相对减少。③思维能力的不同幼儿主要通过感知记忆进行学习,而到了小学,儿童的学习活动中不仅要有感知记忆参与,而且还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除了上面提到的三个方面的不同以外!还有许多,如习惯、能力、意识、态度等方面的不同。⑹ 总结:从上可以看出德国的哈克教授是根据幼儿所处的环境的不同,即小学和幼儿园的在各个方面的差异,如老师、学习方式、接触的伙伴、行为要求、父母老师的期望水平、学习环境等来说明造成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主要根源。而北京市“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课题组则是从幼儿自身,如幼儿自身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和幼儿所处环境的不同这几方面来阐述主要根源问题的。他们各自有自己的特点,但也有相同的地方。三.幼小衔接的相关策略 1学制的改革
可通过重新划分学制来解决幼小衔接问题。
20世纪90年代,法国颁布了《教育法案实施条例》。新的改革尝试是打破传统的年级概念,在包括母育学校(法国的幼儿教育机构)和小学的整个初等教育中建立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阶段”即将2-11岁儿童的教育分为三个连续的教学阶段,每个阶段一般由三个学年组成:一是启蒙学习阶段(2-5岁),包括母育学校的小班和中班;二是基础学习阶段(5-8岁),包括母育学校的大班和小学的前两年;三是深入学习阶段(8-11岁),包括小学的后三年。每个阶段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组织教学,且每个阶段都有自己明确的学习目标。如第二阶段(基础学习阶段)里,学生主要学习法语和数学,并初步养成自觉和独立学习的习惯。在这一阶段中,首先强调的是法语的掌握和数学的练习,但同时也注意现代语言、形体艺术语言的学习以及公民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当任何一阶段的要求都已达到时,学生便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教学阶段的实验和改革的意义在于,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幼小衔接,并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⑺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教学阶段”的优点在于,有利于儿童个性的发展,如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可以得到教师的特别关注从而逐渐取得进步,而对于那些智力“超前”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提早接触、学习高一阶段的新知识;有利于提高儿童社会交往的能力,如通过母育学校的五大课程,让儿童在一种比家庭更为复杂的场地——学校,获得最初的社会经验和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独立、合作;有利于发挥和挖掘每一阶段的教学小组中所有教师的能力和潜力,可以集中他们的集体智慧以共同搞好教学工作。总之,法国的这种学制的改革—— “教学阶段”加强了母育学校和小学的一体化,促进了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在实现教育的民主化、保证学习机会均等的同时,体现了教育的个性化。
除法国采用学制的改革来解决幼小衔接问题,还有英国,瑞士等。英国初等教育分为2-5岁儿童的保育学校,5-7岁儿童的幼儿学校和7-11岁儿童的初级学校,儿童从5岁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全部入幼儿学校,经过两年预备教育后再入初级学校。瑞士的日内瓦实施的是将学前两个年级与小学一二年级设在一个机构中,如“Maison Des Petits”学前教育中心。还有日内瓦的“Ecole Du Livron”学校分为二部分:一部分由学前两个年级与小学一二年级组成,另一部分是三年级至六年级,虽然都属于学校统一行政管理,但却是以小学二年级为界划分两部分管理。2课程的设置
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的差异性导致儿童学习适应的困难,可通过调整课程来解决幼小衔接问题。
2,1通过调整课程内容来解决幼小衔接问题
日本新《幼儿园指导要领》将幼儿园原来课程中的六领域(体育、语言、自然、社会、美工、音乐)改为五领域(体育、语言、人际关系、环境、表现)。同时。文部省在小学一至二年级的课程中增设一门新课——生活课。该课程最大的特点是综合探究性, 让孩子对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多种多样的探究。“生活课”表面上看起来是对以前“科学课和社会课”的合并, 但事实上“生活课”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新课程——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都类似于日本幼儿园教育中的“环境”领域(与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领域类似), 是一种以儿童的探究为核心的儿童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课程。它注重让儿童学习与生活相关的各种初步的科学知识, 让儿童形成初步的科学能力和科学态度, 注重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儿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 由于综合探究的学习观的影响和综合探究课程的出现, 日本的小学教育正在向幼儿园教育靠拢, 既学习幼儿园教育综合探究课程的教学方式, 又学习幼儿园教育中儿童综合探究学习的方式。⑻幼小课程目标、内容、教育方法等的改革为幼小衔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幼小改革后目标的一致性,使幼儿园教育能成为儿童在小学继续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我们可以从上可以看出日本的课程设计思路出现了明显的向幼儿园教育靠拢的状况,这种状况在小学低年级尤为明显。或者说, 日本幼儿园的课程设计思路成了中小学低年级课程的基本设计思路——不是分科教学, 而是“领域活动”;不是系统的知识传授, 而是综合的主题活动;不是教师直接教学, 而是儿童在教师提供的环境中主动探索。通过综合探究的学习观来体现学习的综合性和动态性,在综合探究活动中让儿童更有效的学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小学课程思路向幼儿园教育靠拢,来减少小学和幼儿园之间的梯度,从而使幼小衔接能够顺利进行。
2.2通过调整教学形式来解决幼小衔接问题 俄罗斯是通过调整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组织形式,逐步让两者之间过渡衔接。小学教学组织形式的调整: 1)丰富小学的教养内容,它包括:引入各种有创造性质的儿童活动类型;在教养内容中充实各方面的知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儿童的认识兴趣,满足他们对实际活动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儿童对周围环境的关心和责任;通过参观和观摩博物馆、展览会等手段吸引儿童了解民族艺术文化。2)广泛运用激活儿童思维、想象和探究活动的教学方法,把开放型的任务和封闭型的任务结合起来是提高儿童认识积极性,激发思维灵活性的重要条件。3)在小学第一年的时候广泛运用游戏方式,为儿童顺利进入学习过程造就良好的情绪氛围,当儿童能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表现创造性、想象力和责任心的时候,要为他们开展独立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幼儿园教学组织形式的调整;1)取消幼儿园中严格规定的教学。2)最大限度地保证儿童在学校中体育课、课间大休息和课外活动过程中的运动积极性。3)运用多样化的“非课堂型”教学形式。4)在幼儿园中运用循环法来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保证“温故知新”,为儿童自己运用他们已有的经验创造条件。5)保证作业(全班的、分班的)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的独立活动(游戏,艺术,建构活动等)之间的相互联系。6)改变幼儿园作业课和学校课堂教学中儿童的交往形式;保证他们有机会与同伴面对面的交流,与他相互作用,并向他学习(不仅是向成人学习);保持儿童之间的对话交流;允许儿童有发表自己见解,坚持自己的提议和保留错误的权利。⑼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是通过调整两个教育机构的教学组织形式共同来解决问题。在小学方面,如丰富小学的教养内容这一方法。它就是在重视学前教育的价值基础上,继承和发扬、提高幼儿园的教学形式。采取这些措施的丰富了儿童的一般文化修养(扩大儿童的信息量,培养他们的感知力和感受力,形成他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在幼儿园方面,如运用循环法来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保证“温故知新”,为儿童自己运用他们已有的经验创造条件这一方法。它就借鉴了小学的教学形式。在如改变幼儿园作业课和学校课堂教学中儿童的交往形式。通过这一改变,使得儿童才有可能一起讨论任务,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分配活动中的角色和变换角色等,最后来适应新的交往合作关系。总之,是通过调整各个教学形式,来促进幼小两个阶段教育的整体化和连贯化。3师资的培养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变化直接影响幼小衔接工作的最后结果,关系儿童发展水平的提高。英国的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在职前所受的师范教育是一样的,包括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这种教育使得他们对各年龄儿童的特点都有一定的了解。英国早期教育机构的教师来自大学,保育员来自推广教育学院。教师必须通过四年学习并取得教育学士学位,她们的工作对象是3-9岁的儿童。保育员是准备0-8岁的儿童工作的,在校所学课程也是相应的。教师在学习期间已经对学前和小学的儿童状况有所了解,这对于他们从事衔接工作大有帮助。特别是在师资培训中注意掌握儿童发展的规律和不同发展水平的特点,因此,教师能在一个班上针对不同儿童的不同发展水平加以引导,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此外英国还在师资培训方面非常强调实际锻炼,如他们至少要用100天到学校去实习,至少分别做100小时的数学、科学和英语教学实习。⑽
从上可以看出通过让幼儿,小学教师接受从幼儿到小学两个阶段的教育的学习,使得他们先在理论上对各年龄儿童的特点都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在通过实践进行操练。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提高了,也就促进了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又如美国的大部分州根据儿童的年龄层进行师资认证,幼儿园至小学三年纪为一个认证阶段,这样可以使得教师懂得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差异,有利于儿童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我国台湾地区的教育机构建议具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工作者担任小学一年级的教师,协助儿童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
四.幼小衔接的展望
1.对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初步思考
当前,幼儿教育发展迅速,小学学前班、民办幼儿园等多种办园方式百花争艳。为了展示自己的教学质量,争取家长的青睐,片面迎合部分小学对新生入学的智力测试要求,片 面地理解早期教育理念,幼儿园教育出现了小学化的倾向,这是小幼衔接中应该防止的倾向。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要像儿童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的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会使活泼的幼儿变得老态龙钟。”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主要是提高幼儿的入学适应性,而不是提前教给幼儿小学知识、提早要求幼儿掌握小学生必需掌握的语言、运算知识和技能。他们意欲培养智力超群的孩子,以为这样做幼儿上小学后就不会有什么困难,殊不知,这样做违背了幼儿发展规律,抹煞了幼儿个性,埋下了拔苗助长的祸根。另一方面,由于教学内容超前传授,入小学后,老师讲的内容在幼儿园全学过,这些知识对他们没有了新鲜感,在上课时做小动作,随便说话,形成了不良学习习惯,因此,教育者对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要有清醒的认识,应把幼小衔接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的入学适应性上,要针对幼儿特点和实际需要,重在培养幼儿适应新环境的各种素质,帮助幼儿顺利完成幼小过渡。⑾ 2.关注衔接关键,构件“互相靠拢”的平台(即重视配合和合作)综观幼小衔接的现状,还普遍存在着双向联系较少或不够深入,幼儿园向小学靠拢得多、小学向幼儿园靠拢得较少等问题。而衔接工作是两方面的事,只有一方向另一方靠拢,是搞不好的。幼儿园与小学双方人员应针对作息时间、学习方式、习惯培养等问题进行研讨,形成了一定的共识:观念的转变是幼小衔接的关键,而根据两个阶段的差异性互相靠拢,将共性之处如“兴趣点、习惯培养”等加以发扬光大,这是做好衔接工作的核心环节。这些转变为互动式的衔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能以地区划分,将小学与幼儿园进行挂钩,作为长期的衔接伙伴,彼此双方互相往来,互相了解,小学老师可到挂钩幼儿园去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以及具体教学内容和常规要求,幼儿园老师可到对口小学去了解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形式,这样就能为较好地搞好衔接工作创造出有利的条件。⑿
引文:⑴国内外幼小衔接问题述评——赵建明
⑵应该系统性地认识幼小衔接——仲展
⑶《“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研究报告》——朱慕菊主编 ⑷《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王振宇
⑸解决好六个断层的连接问题——潘洁 幼儿教育,2002 ,7 ⑹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徐明 《幼儿教育》2004.6 ⑺法国:借“教学阶段”解决幼小衔接——杨敏 ⑻日本拟推行“幼小一贯教育学校”计划——霍力岩
⑼俄罗斯幼儿园与小学衔接问题新探——邓鲁萍 ⑽在日内瓦和伦敦看幼小衔接——朱慕菊
⑾浅议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艾丽梅
⑿如何有效提高入学前儿童的心理适应能力——郑玉华
第四篇:幼小衔接研究计划
一年级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的研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含义 <一>国内的研究现状
幼小衔接在这么多年的研究中一直也没有一个很确定的涵义,国外研究对“衔接”这一概念大多数都认为这是一个动态性、系统性的概念,研究者们认为衔接的问题产生于场所的转换或者角色的转换或者二者兼有。有了衔接的概念对于幼小衔接的概念大多数学者就把它定义为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衔接,以及从幼儿到小学生这两个角色的转换,大多数研究都是集中在从幼儿园教育后期到一年级上学期结束的过渡教育。
(1)关于幼小衔接中出现的问题方面的研究
张倩倩(2009)在《浅议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中指出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幼儿教育小学化,儿童入学后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缺乏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要求上不一致,易养成不良习惯等。”马以念(1999)认为:农村小学生入学后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学习适应和社会性适应方面,学习适应主要是读写学习困难和数学学习困难;社会适应困难体现在任务
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差,以及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意识差。”(2)关于幼小衔接的内容方面的研究
在 90 年代初期,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这项研究指出幼儿入学困难一般分为学习与社会性两大方面。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读写与数学两个方面,社会性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规则意识与遵守规则的能力、独立意识与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等这些方面。这个研究成果对之后的究影响很大,至今仍有适用性与借鉴性,多学者关于幼小衔接内容的讨论都建在它之上,并且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如情绪适应与家长适应。
刘茂根(1994)在《浅谈一年级入学教育》中提出了幼小衔接的三大任务:一是养成教育,最主要的是态度的养成,比如对老师同学的态度,对学校的态度,对规章制度的态度以及对学业的态度,二是启蒙教育,包括知识的启蒙和学习方法的启蒙,三是使儿童完成角色的转换,从小朋友的角色转换成小学生的角色。
从以上的研究中我们能看出来,研究的内容已经从以解决学习困难为主,逐渐过渡到关注学习与社会性发展两方面,研究的内容比以前更加的全面了。教育内容上,强调的是主要围绕儿童的学习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能力的培养,从心理上和能力上为儿童入小学后的学习做好准备。幼小衔接教育不但包括儿童智力因素方面的内容,还包括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内容。
(3)关于幼小衔接的教育策略方面的研究
吕燕(2007)在《大班幼小衔接工作的切入点》中指出解决幼小衔接工作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从情感入手,激发孩子入学的愿望,其次是从家长入手,积极举办幼小衔接家长主题会;最后是从孩子入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能力。
范风华(2010)在《家园合作开展幼小衔接的新思路》中利用调查表调查了家长对幼小衔接的一些看法,发现部分家长注重的只是语文数学方面的知识,其他的都不重要。为此提出了一些家园合作的策略,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进行。张倩倩(2009)在《浅议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中提出了教育策略是:加强适应小学教育的能力训练;充分利用家长的力量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联系,实现衔接的双向性。(4)关于幼小衔接中的课程方面的研究
周香(2011)在《小学一年级课堂教学中幼小衔接的现状分析》中利用问卷法、非参与式观察法、访谈法等方法获得了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和研究结果,探讨了小学儿童课堂教学中幼小衔接的现状,分析了小学一年级课堂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为优化小学一年级的课堂教学,加强幼小衔接的工作提供了依据。
董小玉,杨晓萍(2007)在《从开蒙到开化—终身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材对幼小衔接的关照》谈到了在终身教育背景下,编制小学语文教材时是如何处理和体现幼小衔接这一问题的。杨晓萍,伍叶勤(2007)在《教育的张力:基于幼小衔接的视角》发现幼小课程衔 接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均存在问题, 建议当前我国幼小课程衔接中要做到一下几点:课程目标要小步子化、课程内容要生活化、课程组织要统整化、课程实施要活动化、课程评价要多元化。秦方(2002)在《论课堂教学中对小学一年级新生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培养》中主要陈述了在幼小衔接阶段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自信心进行培养,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具体措施,比如在培养学习动机方面就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对成功的渴望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悦感。
秦振飙(2005)在《幼小衔接课程的调查研究——广西幼儿园中幼小衔接课程的现状与构建》指出了幼小衔接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教师对衔接教育的认识不全面,课程观念陈旧; 课程目标过于单一,对幼儿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教师主要利用教材进行课程实施,课程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课程实施手段单一,不能充分有效都利用现有资源;课程管理方法单一,对课程的发展产生阻碍;针对幼小衔接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一下措施:“把握正确的教育观念,更新幼小衔接的课程理念;明确课程目标,着力于幼儿适应小学能力的培养;整合课程内容,选择贴近幼儿及小学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内容;统整课程资源,使课程各方面的因素产生互动和紧密的联系;加强课程管理,注意两头课程的统筹”
李静在《透过幼小的“课”看幼小衔接—以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和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为例》中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和幼儿园的语言教育课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幼小教师存在以下差异:“幼儿园材料丰富,儿童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高,而小学课堂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讲授式的,游戏教学的方式是幼儿园教师经常采用的,目的是探究发现问题,这个对于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是很有帮助的,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很注重知识点的掌握;相比较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很开放的,幼儿给出什么样的答案都能得到肯定的回馈,这样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就会很高,小学教师的提问答案经常是唯一性的,学生回答和答案不符合就得不到肯定的回馈,甚至会得到消极的回复,这样很容易打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幼儿园教师更加注重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小学教师往往用更多的指令去要求学生服从命令。”
在国内已有的研究与实践中,更多的是关注幼儿园单方面的衔接工作,出现“一头热”的现象,大部分幼小衔接的研究都是关于幼儿园方面的。与幼儿园的研究热相比,小学方面的关注就较少。所开展的相关研究更多的是有关一年级本身教学改进或者常规引导方面的。较少将重点放在“衔接”上。小学对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幼儿园。并且幼儿园与小学之间较少沟通,只是各自完成衔接工作.二)国外关于幼小衔接的研究综述 1.法国的幼小衔接研究
法国在解决幼小衔接问题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幼儿园设立在小学里,同时他们将幼儿园和小学放在一起来划分学段,将幼儿园的前两年规定为“启蒙教育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小班和中班阶段,将大班和小学前两年规定为“基础学习阶段”,最后一个阶段为“深入学习阶段”,这个阶段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到小学毕业结束。法国采取把幼儿园设立于小学中这一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就减少了哈克教授所说的环境的断层,对学校的环境很熟悉,会给学生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而且会让他们接触到更多的熟悉的面孔,有很多的伙伴,也就减少了人际关系的断层。二是法国的学前教育和小教育是由一个管理机构来统一监督和管理的,这也就消除了学前不了解小学的需要,小学不知道学前都做了什么这样的一个互不沟通的局面,这也是学前教育体系与小学教育体系的一个有效的衔接措施。三是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一起参加培训,让他们互相彼此进行了解,知道各自要前进的方向,同时也能达到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交换岗位,降低幼小衔接的难度。法国对于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我国应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借鉴。
2.日本的幼小衔接研究
日本从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来考虑幼小衔接的问题,他们认为幼小衔接的目的不只是简单地让学生习惯小学的生活,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以后生存发展的能力。日本的幼小衔接教育最近十年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衔接的目标上从以前的确保学生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转变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衔接职责上,以前的观点是:“幼小衔接工作是幼儿园的职责”,变成现在的“幼儿园与小学要双向合作交流”;小学低年级的课程幼儿园化,但是过程中比幼儿园要求的难度要高一些,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等。
3.俄罗斯的有效衔接研究
俄罗斯由于各种教育大纲的出现,造成学生在进入一年级的时候各方面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俄罗斯对幼小衔接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的定义:衔接是一个双边过程,一方面学前教育的价值是不能否定也无法替代的,它对学生的成长已经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在学生进入学校的时候已经在学生的身上体现出来了,是我们不能否定的,在不否定学前教育价值的前提下,我们在进行幼小衔接的时候不能倾向于小学的方向,即“学前教育小学化”;另一方面,作为小学,它是学前教育的承接者,不能放弃学前教育所取得的成果,而是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教育。这种定义抓住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最主要重视的还是连续性这个特征。俄罗斯相关研究表明,要想顺利实现幼小衔接的过程,首先要做好学生的入学准备,俄罗斯认为儿童入学准备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一般准备,另外一个是专门准备,“一般准备是指儿童在入学前所达到的身体、智力、个性发展的应有指标 ,而专门准备则是指既能保证儿童获得阅读和计算的初步技能,又不影响他们一般发展的对学校科目的准备水平。” 与传统的观点相比,俄罗斯对入学准备的观点还是不同的,他们认为,“儿童的入学准备,与其说是通过设预备班或严格规定的教学来进行,不如说它是整个学前期内容丰富、情趣盎然的活动的结果。“俄罗斯对学生的入学准备工作非常的重视,但是最近的研究发现儿童自身的特点对于儿童的过渡的影响作用在所有因素中所占比例不到 25%。”因此,我们对入学准备也给予适当的重视程度.幼小衔接定义;定义为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衔接,以及从幼儿到小学生这两个角色的转换,也就是说幼儿园和小学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规律以及儿童终身发展的需要,做好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衔接工作,大多数 研究都是集中在从幼儿园教育后期到学生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前期的过渡教育。
学校适应的定义是:学生在学校的背景下,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在参与学校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对自己的身心进行调整,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能够自觉地遵守学校的行为准则,和同学老师都相处 融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获得全面发展。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研究因素
影响学校适应的外在因素主要集中在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
1、家庭因素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父母教养方式直接作用于亲子互动过程,对儿童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父亲的拒绝与女儿的学习动机和自我价值感存在负相关。父亲的积极和消极情感与男孩的同伴交往技能有相关[6]。
曾琦[7]通过研究发现: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儿童在学校的社会适应及学业成绩有密切的关系。严厉性父母的儿童在学校的社会适应和学习方面更易出现问题,父母严厉的教育方式与儿童被同伴拒绝的程度、儿童的攻击性、学习问题有正相关,而与儿童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儿童的社交能力、学习成绩有负相关。民主性父母的儿童倾向于能较好地适应学校的社交和学习活动。父母民主的教育方式与儿童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儿童社交能力有正相关,而与儿童的攻击性、学习问题和儿童被同伴拒绝的程度呈负相关。严厉的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害羞有显著的负相关。父亲的教育方式与儿童认知、社会性表现的相关高于母亲的教育方式与儿童表现的相关。
2、学校因素
班级环境 班级不但是学生在家庭之外最重要的发展环境,也成为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班级环境和学校适应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谭千保[8]考察了班级环境的不同维度与学校适应的关系,发现班级环境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秩序纪律和竞争四个维度与学校适应的同伴关系不良、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学校回避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与学校喜欢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班级环境的学习负担维度与学校适应的同伴关系不良、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学校回避都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学校喜欢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屈智勇等[9]考察了班级环境的不同类型与学校适应的关系,认为班级环境可以归为3种类型:团结向上型、一般型和问题型。在学校喜欢、学习兴趣、学业效能感和自信心上,团结向上型班级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一般型和问题型班级的学生。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学校喜欢、学业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学校回避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学业行为的间接作用大于其直接作用。还有的研究发现学习环境满意度及其各个维度与学习态度、学校态度、焦虑和同伴关系等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不同学习环境满意度的学生的学校适应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学习环境满意度越高,则对学校适应越好。
教师行为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教师行为将会影响学生的生活状况,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教师的领导行为的影响。廉串德等[10]发现,总体上说学生的学校适应与其感知到的教师民主行为是正相关,而与权威和放任行为是负相关;民主型的领导模式明显好于权威和放任型的领导模式,而权威和放任之间的差距不明显。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民主行为越多,其学校适应行为越好;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权威和放任行为越多,或者知觉到的班主任教师的领导行为与理想的领导行为之间差距越大,学生的适应行为越差。
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基本人际关系,也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社会关系之一,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许多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发展和减少学生问题行为的关键因素,它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学业的提高、以及身心的全面发展。邹泓等[11]将师生关系归为亲密型、一般型和冲突型三种类型,认为亲密型师生关系的学生在学校适应方面显著好于一般型和冲突型师生关系的学生。师生关系对学校态度、学业行为和亲社会行为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社会行为 许多研究表明儿童的社会行为与其学校适应密切相关。李春等[12]发现儿童社会性——合作性行为不仅与良好的学校适应有关而且对后来的学校适应也有很好的预测作用;攻击性——破坏性行为更多与不良学校适应相联系;而害羞——敏感性行为并不必然与不良的学校适应相关。对亲社会行为与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较多,一般认为亲社会倾向对大中小学生的学校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王丽萍[13]考察了欺负与学校适应的关系,认为儿童欺负/受欺负的频次及持续时间对儿童的学校行为、同伴关系、自尊及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适应学校生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而同伴关系不良有可能导致学校适应困难,甚至会影响成年以后的社会适应。
在研究学校适应的相关影响因素中,还有的研究者从社会支持方面考察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社会支持是指个体所感受到的来自其所在的社会网络成员的关心、尊重和重视的一种行为或信息,它不仅可以缓冲生活压力的消极影响,还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和身心健康。在社会支持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方面,多数研究认为社会支持对儿童的学业成就、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影响。李文道等[14]对中学生的研究发现母亲是初中生最经常的支持源,初一年级学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初二学生,其学校适应状况也显著好于初二学生,社会支持水平不同的初中生在学校适应的质量上存在差异,高支持水平学生的适应质量显著高于低支持水平学生的适应质量。教师支持、同学支持对初中生的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回归效应,两者对积极的学校适应具有增益作用,而对消极的学校适应具有缓冲作用
<二>怎么促进学生加快学校适应? 1.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
这种通交流是家校之间的,也是亲子之间的。一方面,家长要主动加强与学校老师的沟通,另一方面,家长还可以用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活动、交往情况。家长要学会倾听,避免用否定的语言对孩子的思想或行为作出结论性的评价。2.给孩子保留一定的独立空间
如果你想保护你的孩子,使他不受到伤害,你就必须给他一定的自由度,让他去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3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这种沟通交流是家校之间的,也是亲子之间的。一方面,家长要主动加强与学校老师的沟通,另一方面,家长还可以用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活动、交往情况。家长要学会倾听,避免用否定的语言对孩子的思想或行为作出结论性的评价。4.给孩子保留一定的独立空间
如果你想保护你的孩子,使他不受到伤害,你就必须给他一定的自由度,让他去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5.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当孩子在学习、游戏、交往等方面遇到困难时,家长不能泼冷水,而应该多支持、多鼓励 6.帮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做作业时,可以15至20分钟为一个学习时间段,在这段时间内只能专心做功课。对于做作业特别慢的学生,每次作业应该有时间规定,并有检查奖励措施 7.懂得人际交往的礼仪 家长要就人际交往礼仪问题与孩子进行沟通,并作出表率,善于利用各种机会指导孩子与人的沟通技能 8.注意良好个性品德的塑造 9.让孩子明白学习的艰苦性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学校适应是青少年社会适应的重要内容。适应学校生活是儿童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影响儿童情绪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可能影响其对自身总体生活状况的感知,进而影响一般的生活满意度,还会影响今后的人生历程。意义;
(一)实践意义
1.对学生进行学校适应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2.有助于小学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提供有效可行的学校适应教育策略
3.为研究者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理论意义
进行文献检索和分析之后发现,以往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通过问卷调查和量表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的,而且内容基本上是基于幼儿园衔接教育方面的研究,关于小学如何处理好衔接的研究还是涉及的很少的,研究者从小学新生入学报名开始就走进研究现场,一直到他们第一学期结束,整个过程笔者基本上都在研究现场,走入了学生学校适应教育的过程中去了解学校适应教育的现状和学生适应的情况,分析适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根据存在的问题和问题的原因提出符合该校教学实际情况的相应策略,本研究有助于充实小学新生学校适应教育的理论内容,利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剖析小学新生学校适应教育的问题所在,根据现实情况提供新的方法和解决策略,有助于学生家长和教师对小学新生学校适应教育的重要性及教育方法策略上给予新的认识,提供有效的帮助。
四、研究阶段
(一)准备阶段
时间:2012年5月~2012年8月 工作:
1、做好具体的实施方案
2、成立研究小组,明确各自的任务
3、研究成员做一定的理论准备 成果:实施方案、调查报告
(二)实施阶段
时间:2012年9月~2013年7月 工作:
1、收集各种研究数据
2、开展实验活动,不断进行改进
3、做好阶段总结,撰写本阶段总结报告
4、撰写论文 成果:阶段报告、撰写论文
(三)总结阶段 时间:2013年8月~2013年10月 工作:
1、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撰写、打印
2、做好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工作
3、做好结题准备 成果:研究报告、论文验收
第五篇:幼小衔接指导策略1
幼小衔接指导策略
幼儿园与小学,既存在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研究表明,充分的入学准备,能为孩子入学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做为家长,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我园在与学校多年的“幼小衔接”研究中提供如下建议,希望能对各位家长有所裨益。
一、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与学习兴趣。
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红领巾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此时,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比如,夫妇俩一起故意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田田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
再如,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时,你乘机告诉他:“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干万不要随便吓唬孩子:“你再调皮,等上了学,让老师好好整你!”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会使孩子未入学校就产生恐惧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
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锻炼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过了关键期,儿童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当然我们也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上学了,还要一口一口给他喂饭;作业做完了,总是亲自帮他订正错误;进出门总是帮着孩子整理书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如此这般,做父母的的确很辛苦。
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过的是一种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生活,整天都有老师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难,如穿衣服、系鞋带等,会得到老师的及时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已,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他的学习。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的总是那些能力强的学生。可见,为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建议家长们谨记: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应让孩子自己去做。○1许多事情在规定的时间内让他们自己去做,减少照顾,对独立完成一件事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此外,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指导,让孩子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给儿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
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小事。另外孩子的安全意识培养不容忽视,要让孩子记住一些亲人及应急电话,确保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受干扰和侵害。
三、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孩子布置良好的学习环境。
幼儿教育是在游戏和活动中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形式表现出很强的趣味性,容易吸引孩子。而小学教育是有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教师是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教学的,与幼儿园教育相比,知识性较强。刚入小学的孩子心理上的幼稚性、依赖性,行为上的无意性仍然很突出,不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给学习带来一些困难。例如,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些学生,刚入学几天,因好奇心强,上学特别积极,浑身是劲,可是没过多久,热情就冷淡了,特别想念幼儿园,哭着要上幼儿园,不愿意上学。这就是小学教育中常见的 “恋园”现象。“恋园”现象表明这部分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在怀念幼儿园的生活方式。此时,做家长的千万不要置之不理,或者把孩子大骂一顿,而应该关心孩子、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静心耐心教育、引导孩子,从心理上和思想上与孩子取得沟通,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调节生活规律。再是在家庭中为孩子创造小书屋,成为孩子独立学习的小天地。
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1、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晚上8:30准时休息;中午午休半小时;早上6:30准时起床,按时到校。
2、养成正确的坐写姿势。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身子上半部坐直,头部端正,目视前方,两手交叉平放于桌面,两腿平放,胸膛挺起。告诉他们,不要趴在桌上,或者翘脚架腿。因为良好的坐姿有利于骨骼生长,有利于身体健康。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提前教孩子写字,往往忽视了孩子写字的姿势。“先入为主”,坏习惯形成了,就很难纠正。错误的写字方法,既影响字体美观,又影响写字速度,还影响孩子的小肌肉和骨骼的发育。
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三方面:
1、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
2、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
3、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3、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育孩子读书时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也就是边读,边看,边思考。低年级课文大多图文并茂,读读课文,看看图,图文对照想一想,读书就有效率,有质量。一二年级读书要以朗读为主,用普通话朗读,口齿要清楚,声音要响亮,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长期培养,可以提高孩子对语言感受的敏锐性。
4、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告诫儿童学会倾听,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坚持讲普通话,声音适度,口齿清楚,语速适中,使对方能听懂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
实验小学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