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小编推荐)
浅谈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摘要:教师应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挖掘更多的素材,把舞蹈这一艺术形式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增强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每个幼儿对能够体会到舞蹈的魅力!
关键词:舞蹈、激发、兴趣、融入、挖掘、培养、循序渐进、积累。《幼儿园教育纲要》提出的艺术活动中让幼儿积极地参加各种艺术活动,用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而舞蹈这一艺术活动形式则更好的体现了这一《纲要》精神。
舞蹈是一种经过艺术提炼,富有韵律感、节奏感的身体动态。是人在音乐的感染下,身体随着旋律的起伏,创造性地去再现日常生活的种种事物的动态。幼儿舞蹈教育着眼于让幼儿在舞蹈中得到愉快的心情,享受音乐的美、动作的美。寓教于自由、活泼、欢快、幸福、高尚、纯朴之中。这种特殊的学习能不断的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增长才干。而且在舞蹈的过程中增强了幼儿的体质;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及快速反应能力;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舞蹈这一艺术形式则更好的使幼儿学会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等。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现在所用的教材中真正让幼儿学习舞蹈的内容并不多,对舞蹈这一块的要求也比较少,最多也只是让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我发现很多教师平时对舞蹈这一内容关注的也比较少,在平时的教学中舞蹈的动作显得比较单
一、机械,所以很多幼儿跟随教师跳几遍就显得没什么兴趣了,幼儿平时创编的舞蹈动作也是很单
一、不够形象、生动、夸张。
我仔细翻阅了两本教材,确实老教材中不仅有很多舞蹈方面的内容而且分类也比较细致,分为:基本舞步、律动、歌表演和舞蹈。我觉得老教材虽然分类很细致,但是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太机械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幼儿都显得很被动,幼儿自由发挥和创造的东西太少了。新教材中涉及舞蹈教学的内容虽然很少,但是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教育的理念很新颖、独特,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自由发挥的空
间和创造力都有了很好的体现。所以教师在平时的舞蹈教学中可以借鉴老教材的内容,用现在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来教学。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可以挖掘更多的舞蹈教材,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让幼儿能够学到更多、更好的舞蹈内容。把舞蹈这一艺术形式在日常的教学中发挥出来,让每个孩子体会到舞蹈艺术的魅力!
我一直都热爱舞蹈这一艺术,所以在平时对本班孩子的教学过程中我时常不经意的将舞蹈融入孩子们的生活。
一. 首先应循序渐进,每个年龄段的孩子的要求都不能一样尤其是在培养孩子们的创编能力和即兴表演能力,应由易到难。
小班幼儿最重要是培养幼儿喜欢跳舞的兴趣,能按音乐的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所以教师就应该选择节奏欢快形象明显的音乐,让孩子能易于表现、特点鲜明的律动。幼儿喜欢模仿的动作为:打鼓、吹喇叭、开火车、小鸟飞、小兔跳、小鸭走等,都是幼儿喜欢表演的。在编排动作时应简单、夸张,但可重复进行。中班幼儿应培养幼儿能按音乐的变化和节拍整齐地开始和变换动作。这个阶段的幼儿教师应选择一些生活中易于模仿的形象,如:蝴蝶飞、摘果子等,也应让幼儿学会一些基本动作:如手腕转动、踵趾小跑、踏点步、垫步等。还有教师选择乐曲时要记住内容不易过长,叙述的内容要清晰明了,要在幼儿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创编动作,这样才能启发幼儿的想象,帮助幼儿实现再创造。大班幼儿应培养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按音乐的节奏协调地做动作,这时应让他们模仿成人的一些动作,如:挤牛奶、骑马、扑蝶等。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无歌词的音乐,让幼儿根据不同的音乐形式结合在一起,还有速度的结合、情绪的结合等,让幼儿表现出不同的音乐状态。例:舞蹈《下雨》,我选择了一段欢快—激烈—欢快的音乐,在舞蹈的表演中,首先让幼儿表现在草地上欢快玩耍的情景,然后听到阵阵雷声、下雨时让幼儿表现出怕打雷、惊惶躲雨的状态,最后一段音乐让幼儿表现雨后天晴的高兴场景。这样的形式会让孩子们喜欢创编舞蹈的兴趣。
二.引导孩子们多观察身边的美好事物,积累创编动作的素材
观察是创造的基础,身边的一切美好事物都是孩子们的观察对象。让幼儿掌握观察的方法,把观察的重点放在形态、动态和神态上。例:一次音乐活动《小
猫》的过程时,我先让幼儿去观察小猫的形态:三角形的耳朵、长胡须、长尾巴等。动态上:小猫走路时有时很神气大摇大摆,有时很警觉,很轻盈,还会喵喵叫。神态:东张西望、抓老鼠时很灵敏。之后的活动中,孩子们创编时幼儿就可以根据兴趣和之前的理解,把小猫的不同特点都表演的很到位。有的幼儿用手表现小猫长胡子、喵喵叫的样子;有的幼儿表现出小猫摇着长尾巴神气走路的样子;有的则表演出小猫捉老鼠的样子。所以整个活动过程就显得很生动、活泼,每个幼儿都能用自己所观察到的大胆的表演出来。
三.让幼儿接触多种形式的舞蹈元素和种类
平时的舞蹈教学中教师还应避免不要用单一的舞蹈形式,应让幼儿接触不同的形式的舞蹈元素和种类,让幼儿更加的喜欢上舞蹈。例:一次音乐课时,让幼儿学唱歌曲《中国功夫》,我在创编的舞蹈中融入了功夫的元素,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窜上来了,个个精神饱满地和我一起作动作,连平时不怎么喜欢跳舞的男孩子都来了劲,孩子们都投入在表演中了。一边结束后,孩子们都嚷嚷着让我再来一次。就这样一连来了好几遍,孩子们的兴致还是很高,还说:“张老师,我们明天跳这个舞好吗?
四.运用道具和音乐引发幼儿的兴趣
平时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多播放一些幼儿喜欢的音乐,让幼儿有表现的机会 还可以提供一些道具,例如:彩带、头饰、帽子等等。让幼儿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即兴的去表演,不用刻意地模仿教师的动作,让他们更多的感受成功的喜悦,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这样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都有相应的提高。总之,舞蹈教育是充满活力与希望的事业,它的广泛传播,不仅对幼儿的教育事业,而且对舞蹈事业的未来,都将起着难以估价的积极作用。我们现在不断努力地去了解、激发、巩固孩子们处于萌芽阶段的舞蹈兴趣要使每一位幼儿喜爱舞蹈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应当有足够的耐心。欲速而不达,不能期望一下子取利进展,但只要方法得当,持之以恒,相信一定能使幼儿真正喜爱上属于自己的舞蹈。虽然并不能看到一个个成功的舞蹈家的诞生,但是我们已经在这些幼小的心里埋下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使孩子们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使幼儿的潜能获得充分发展,为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跨世纪的今天,我们应感到责任的重大,如何将艺
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努力,钻研自己的业务,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为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使充满希望的幼儿舞蹈艺术土壤上开满绚丽多彩的花儿,为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的接班人而努力耕耘!
摘要文献:《舞蹈》《纲要》
第二篇:如何培养幼儿舞蹈兴趣
中舞网
如何培养幼儿舞蹈兴趣
刚刚学走路的孩子喜欢跳舞,特别是和他的爸爸妈妈在一起跳。舞蹈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燃烧多余的脂肪。在他们小时候进行正确的引导,更利于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兴趣和身体的协调能力。不要强迫孩子学舞,这样他们可能不乐意接受。每天做一些舞蹈活动可能会帮助他们更自然地接受舞蹈。
1、教他们一些简单的歌曲比如“hokey pokey” 或者其他的有舞蹈的歌舞。和孩子一起跳。安排一个每日的舞蹈计划,让他乐在其中。
2、在听一些简单歌曲之后,尝试不同风格的音乐和舞蹈。可以向他展示些自由式的舞蹈,鼓励他自已学着跳。将音乐打开关掉,让他在音乐响起的时候再跳。
3、给宝宝放一些不同风格舞蹈的DVD,或是带着他去看一下舞者的现场表演。带他去儿童剧院看一些舞蹈表演,比如删减版的《胡桃夹子》。
4、给你的孩子报名参加适合他年龄的舞蹈课程。最好是小班授课,全是和他一样大的孩子,有一些课程会提供服装,可能会有些主题比如童话舞蹈。可能会有些小玩偶或者布娃娃给这样孩子跳舞做道具。
中舞网
第三篇:幼儿舞蹈兴趣班教案一
幼儿舞蹈兴趣班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通过基本功练习让幼儿对舞蹈有基本认识,并学习简单的走步以及训练幼儿对音乐的反应从而使他们对舞蹈产生一定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学习正确的站立、压脚背跪坐的姿势;能自由地、愉快地随老师学习舞蹈;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头、颈、肩肘手、跨、脚尖、脚背、脚跟等)认识身体动作分解:
1-8:用手边指各部位边大声说,头头-胸胸-肚子肚子-头胸肚子 2-8:反复一次。
3-8:肩肩-肘肘-腕子腕子-手手(左右各一次)4-8:跨跨-膝盖膝盖-脚腕脚腕-脚脚 5-8:双手向左旁平伸,反复一次。6-8:前伸手,低头-后伸手,仰头 7-8:左前方-右后方(双手平伸)8-8:反复一次
基本功教学
1、头部练习:向前低头,向后仰头,向左右歪头,绕头练习。注意立腰,两肩下垂,脚尖绷直。
2、肩部练习:双手扶肩,双肩通过向前,向下,向后,向上绕肩。注意脖子往上立,挑腰。
3、胸部练习:上身向前含胸低头,阔胸双肩向后夹起,仰头。注意两肩后夹,两腿夹紧绷直。
4、含胸屈腿:上身含胸的同时,双腿吸起。注意含胸时,不要松散。
5、压胯练习:双手扶膝,双腿吸起来,并拢双腿膝盖向旁打开,向旁压。注意膝盖用力下压,腰立直。
6、勾绷脚练习:脚上向上勾起,脚跟用力向前蹬。注意腿直、立腰、脖子往上长。
7、绕脚练习:脚经过勾脚,向外打开绷脚,然后绷脚,打开,绷脚,再绷脚。注意腿直、立腰、脖子向上长。
8、振臂练习:双臂上举的同时向后振,然后放下双臂下垂。注意立腰、收腹 视频教学
1、走步练习
2、音乐反应
三、总结
1、培养幼儿喜欢跳舞
2、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3、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正确的坐立基本姿势。
4、学会几种简单的基本舞步,及多个小律动、歌表演、能在众人面前自由地、愉快地表演。
第四篇:怎样培养幼儿学舞蹈的兴趣
舞蹈是一种身体随着音乐旋侓有节奏的优美运动。舞蹈教育应着眼于幼儿在舞蹈音乐游戏中,得到愉快,享受音乐的、动作的美、目的是寓教育于自由、活泼、欢快、幸福、高尚、纯朴之中。这种特殊的学习能不断使幼儿增长才干,促进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培养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保持学习舞蹈的兴趣,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首先、我经常在幼儿天真有趣、奇妙多彩的生活中寻找幼儿能理解,能掌握的舞蹈动作。如:进行一次劳动后,我把他们学会洗手帕、扫地、浇花、拾落叶、喂鸡等动作编成一个小小的舞蹈。这样幼儿不仅容易接受,而且欣赏后会产生学习的愿望,动作学起来自然优美。又如在学习好人好事活动中,我又将班内好人好事编成舞蹈,这些舞蹈内容来源于生活,因此他们很容易理解接受,从而推动了学习活动的开展。我认为,经常利用短小,生动形象,动作性强的舞蹈来吸引幼儿的兴趣,不仅使他们感到亲切,可信,易学,易记,易模仿,而且也能为他们今后创作舞蹈动作打下基础。
其次、我在平时的活动中常教幼儿欣赏舞蹈。如在教学新疆舞蹈前,为了丰富幼儿一些有关新疆民族的知识,熟悉这个民族的特点,我就让幼儿欣赏舞蹈《新疆阿姨采葡萄》。舞蹈中阿姨看葡萄丰收时的喜悦心情,采葡萄时的优美姿势,尝葡萄时的欢乐情景,使幼儿既欣赏了美的动作和形象,同时对新疆舞中的转手腕、垫步、进退步、动肩、摇头、旋转,有了进一步的具体理解,以后每次学习幼儿新疆舞时,他们情绪欢乐,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极了。
第三、在教学方面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法,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能保持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幼儿不会以太简单而感到枯燥乏味,也不会以太复杂而感到缩手缩脚。舞蹈艺术对幼儿的训练不仅仅是表演才能的培养,重要的是学习兴趣、情感态度、活动方式、心理素质的印象和熏陶。可见,幼儿园舞蹈艺术的教育活动对幼儿个性的培养和人格塑造极为有益的。因此,充分发挥舞蹈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
第五篇:如何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
幼儿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和智力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舞蹈活动不仅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动作的协调、灵活,富有节奏感、表现力,而且可以丰富、抒发、表达情感,起到良好的健身、健心作用。在形象、生动、优美的音乐启迪伴奏下,通过科学系统的舞步教学训练,将有助于幼儿音乐、动作、节奏感等多方面的发展。它对幼儿走、跑、跳基本动作的协调、灵活和动作的美感起良好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增强幼儿学习、感受音乐和舞蹈的兴趣,提高对音乐和舞蹈的想象和表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丰富幼儿的情绪体验、陶冶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
要想使儿童舞蹈水平有实质性的提高,必须加强幼儿在几个方面的训练,如:基本的腿、腰、胯部的软、开度练习、节奏感训练、协调性训练以及舞蹈表现力训练、舞蹈兴趣的培养等等。我在儿童舞蹈教学中注重打基础,结合幼儿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幼儿舞蹈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下面我就根据平时教学积累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
第一,对于基本功软度、开度的训练。
接受过舞蹈形体训练的孩子都有体态端正、舞姿优美的特点。这种特点会使她们自我感觉良好、乐观和充满自信。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是流动的雕塑,通过科学的身体训练,基本功、软开度在此时期训练效果最佳,为将来舞蹈表现力和身体素质提高打下良好基础。使孩子们的肢体能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师要求的舞蹈动作,且动作准确、到位,舞姿更加优美、舒展。如:我在幼儿班的舞蹈训练中经常给学生编排一些开胯(含胸、展胸)、开肩膀以及腰、腿的柔软性训练。由于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大,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孩子们个个都能做到坐姿、站姿后背保持“直、立、开”及挺胸腰的正确上身姿态。地面跪下腰及横叉、竖叉多数幼儿都能较轻松地完成。幼儿园内的舞蹈基训对象主要是针对中大班幼儿,平均年龄不足5周岁,这么一群有小的孩子都还处于生长发育期,他们体质相对成人而言较弱;由于年龄小,她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也较弱;同时她们身体及心理的接受能力也较差。这也就意味着授课的成人――教师在训练内容要符合幼儿动作发育的规律。要注意训练的强度要在幼儿的接受能力范围之内,也就是说运动总的时间长度不能过长,如果过长容易引起幼儿过度疲劳。运动的频率、幅度不能过于激烈,如果让幼儿长时间不停大幅度的一直运动,精神会高度兴奋,这样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一定要控制幼儿的训练强度,使训练有张有弛,以便收到预期成果。训练的深度使之训练中动作及讲解均要简单易懂,幼儿舞蹈基础训练中的动作不能从成人训练中成套搬来,幼儿的接受能力有限,应编排出一套属于本班幼儿实际接受状况的动作,以使得训练得以顺利进行下去。而在训练中的讲解也不宜过深或过于专业化。许多专业名词其实可以不必全都灌输给幼儿,许多动作都用幼儿熟悉的动作名称来讲解,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左右轮臂大可说成啊“蝴蝶飞”或“小鸟飞”等。可以在软开度训练之前安排热身活动,如跑跳步或节奏快的舞蹈小组合进行热身。教师在幼儿软开度训练时要选择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第二,对于节奏感的训练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一个好的儿童舞蹈必定有一首优美向上的乐曲作为核心。儿童的表演必须与乐曲相配合,节奏准确。儿童舞蹈练习中节奏感差的现象并不少见,节奏感差的幼儿不能按节拍准确地完成动作,不能和其他儿童作到协调一致,从而影响舞蹈质量。儿童节奏感的好坏主要由先天条件和后天培养两个条件决定,在这两者中,后天培养又可弥补先天不足,占主导地位,是主要因素。在节奏感培养过程中,我在上课前准备了一套热身动作组合,随意而又具有较强节奏感的舞姿动作,既起到课前舒展肢体、活动关节的作用,又放松了孩子们的心情,同时使孩子们的乐感得到了培养。在队形的编排上,我将节奏感差的孩子放在节奏感好的孩子后边,利用儿童的模仿能力,通过环境的熏陶,来增强儿童的节奏感。如:热身舞蹈《浪漫樱花》就是利用这样的方法,在每节课前进行练习。做动作前我先让学生跟我一起听音乐,渐渐地在听的过程中加上脚的动作跟打节奏,然后再加入肢体动作,让学生先跟我作,从模仿动作开始,逐渐过度到学得好的同学在前面,带动差一点的同学进行练习,影响她们的动作节奏。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但孩子们的节奏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而且在动作质量上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第三,对于协调性的训练
由于儿童对动作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受自身先天条件所限,在动作协调性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要想在根本上增强儿童的协调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如果采取灵活的手段、措施,通过逐步诱导,完全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使儿童在舞蹈中作到协调一致。如:可以将儿童不易做的动作分解成几个环节、步骤,也可以分为身体的几个部分的单一动作来进行,采用先分解再连贯,先单个动作再综合练习的方式,对儿童进行动作的强化训练,逐步提高其动作协调性。我在排练舞蹈组合《小海军》时有一个敬礼动作,很多孩子做的很不协调,不是抢音乐就是慢节拍。我就根据节拍将动作分解成几个环节,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练习,掌握每个环节头、手、眼动作要领,然后再将动作串联起来练习,孩子们的动作质量有了明显提高,逐渐地掌握了敬礼这个动作。
第四,对于表现力的训练
在舞蹈教学中,同样一个舞蹈动作有的孩子做就很美,以表演的活灵活现;有的做就不美,动作僵硬、呆板、固滞,毫无表情,这种现象主要是儿童的表现能力和对舞蹈理解能力的差异造成的。要能使儿童舞蹈表演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要提高儿童对舞蹈内容、情节的了解,通过对形象的动作语言的讲解、传授、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让儿童产生情感共鸣,舞蹈动作就能产生感染力。并且不断引导她们对美的自然感受,逐步提高动作表现力。加强对幼儿进行感情训练。感情是舞蹈的灵魂,幼儿往往只注意舞蹈步伐和动作而表达不出感情。感情是通过眼睛来表达的。在训练中,要启发幼儿的内在感情,就要训练幼儿的眼睛,让幼儿的眼睛随着老师所指方向移动,能在空间利用假设目标而转动。例如:表演抒情舞蹈时,要求孩子动作要连贯、柔和,表情自然。表演欢快舞蹈时,要求孩子表现出喜悦的心情、眼睛要亮起来,动作要轻快。有些舞蹈在表演时,情绪是变化起伏的,教师应注意引导孩子根据情节的变化用相应的情感去表达。
总之,在舞蹈活动中应尊重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需要,教师应自觉适宜把握“教”与“学”的适度,给予幼儿一些选择权利和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的交互作用,创造性进行教学活动,使教学新颖、独特、灵活、丰富,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同时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情感、表情和动作去创造美、传播美、享受美。才能让孩子们真正地感受到舞蹈所带来的快乐。老师只要循序渐进的按以上几个方面对幼儿进行训练。幼儿的舞蹈教学就会变得简单而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