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幸福是心态幸福是过程
幸福是心态 幸福是心态 幸福是过程
----读 幸福的方法》----读《幸福的方法》有感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对幸福可能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但 是无论如何理解,人们对幸福的追求都是不曾改变的。在这 期间我有幸阅读了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的《幸福的方法》 一书,看后感慨颇多。《幸福的方法》是一本让我们可以触摸到幸福的书。它 教会人们改变对待幸福的看法,改变看待问题的视角,加强 生命的幸福感。这本书完全没有自我激励类图书的个人说 教,而是更多的采用科学研究的结果,引导我们一步步走向 幸福的大门。我想这也是积极心理学和自我激励类书籍最大 的不同。在传统观念中,幸福=成功+金钱+地位。但泰勒博 士告诉我们:幸福型的人把快乐+意义看作幸福,这是人生 的至高财富。幸福并非无苦无获,成功并不一定要以牺牲幸 福作为代价。人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时,同样是觉得快乐 而有意义的。一个有效增强我们幸福感的方法,就是增加想 要做的事和减少不得不做的事,并同时关注自己内心的感 受。其实幸福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可以通过 学习新方法、建立新习惯来获得。该书明确指出只要用积极 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情,用喜悦和期待的心情去接受每一
项任务,那么你就会感到人生更充实,身心更统一,就会感 到幸福,幸福一直就伴随在我们的左右。读完此书,我对今 后的生活更加充满了信心与希望,它让我学会了品味生活,感受幸福。置身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浮躁的气息淹没了整个世 界,竞争显得异常的激烈,许多人在这样的生活中被压的喘 不过气来,但是他们是否停下脚步去看一看周围的环境,倾 听自然的歌曲,或者让自己的思绪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在理 想的世界中展现新生的翅膀,也许很多人很现实,不愿意在 虚幻的世界中度过一分一秒,那么他的生活一定在麻木中度 过,因为他没有用理想家园来抚慰他的心灵。有时候,我们 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做着同样的事情,感觉十分的 烦闷 苦恼,但是我们是否想过,当每天我们第一次推开门 走出时,那第一缕阳光带给我们的欣喜,那第一个微笑带给 我们的快乐,那一句句问候带给我们的欣慰,再如,那春花 的灿烂,夏日的激情,秋叶的静美,冬雪的白净,其实,生活中,即使是重复,也会有很多幸福的存在,不要忽视身 旁的幸福,不要小看常见的美丽,阳光是耀眼的,幸福就在 我们身边。固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不甘于平庸,但是 社会是残酷的,有时候甚至是不公平的,我们对待事情要保 持一种得之坦
然,失之淡然的心态,很多事情只要我们努力
就好了,尽情的享受我们奋斗的过程,而其他的一笑而过,在每天的奋斗中寻找幸福,在偶尔的得到中多添点喜悦,在 偶尔的失意中寻找幸福的方法。幸福,其实一直在我们周围,父母的叮咛,朋友的问候,天气的变化,自然的恩赐,无数 的它们交织在一起,为我们的生活划出很美的彩带,让我们 能够尽情的翱翔,快乐地生活,每个人都能做一个幸福的人!幸福是一种心境,一种感觉,一种体悟。它与富贵、权 利、地位不一定成正比。真正的幸福与金钱无关,与住别墅 开名车穿裘皮无关,与高官厚禄无关,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 安恬,精神的充实,和谐的情感,平静的生活;幸福是过程,不是结果,只顾追求结果的忙碌奔波会错过幸福。因此,我 对幸福的理解就是:在成功和财富面前能够处之泰然,在挫 折和痛苦中能够处之泰然,过轰轰烈烈的日子与平常的日子 都能处之泰然,对于命运加给自己的一切都敢于承担和面 对,乐天知命!
第二篇:《幸福是一种心态》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幸福是一种心态》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幸福是一种心态》读后感1
今年我选读的几本书中,黎丹正所著《幸福是一种心态》让人爱不释卷,给了我很深的心灵感悟。在自序中,作者以清新的笔调写到:“幸福人生靠的就是一种心态。好的心态才会给我们带来快乐的感觉、让我们品尝到幸福的味道”。在接下来的200多页文字中,作者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用“幸福从心开始”、“营造心灵的港湾”、“心态怎样,人生就会怎样”等8个章节,引导我们“给自己的生活开一扇窗”,鼓励人们“把自己的心态调节好,把幸福变成一种习惯,让它时时光临我们的人生”。
晚上回到家,在翻看这本书的时候,经常与书中的观点产生深深的共鸣。是啊,幸福人生靠的就是一种心态。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教师可以说是一份很稳定的工作,但为啥有时感到郁闷、烦躁呢?说到底,实际是心态出了问题。正如书中说的,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是不是有一个好的心态,对于事业成功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直接的关系。我认为,我们应拥有“阳光心态”,让“阳光心态”陪伴美丽的人生。有了“阳光心态”,就可以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身心愉悦;没有“阳光心态”,在灰色的心境中,会使人忧郁悲观、萎靡不振。那么,怎么样塑造“阳光心态”?受到该书的启发,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常怀有感恩的心。能在一起工作是一种缘分,在平时的工作中,大家相互帮助,让人感到团结向上的力量和美好。同事经常无私地帮助我,让我的心里充满温暖和归属感。比如,当有困难时,同事们的互帮,心里感觉就像一家人一样。这种心情,正是《幸福是一种心态》中说的“感恩”之心吧。这种心情,让人很“阳光”。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记得别人对自己的好,记得多说感谢的话。应该学会为小事高兴,学会善待身边的人。正如一句歌词写道“朋友多了路好走”,对人多加友善感恩,就能获得更多能帮助我们的朋友。多看别人的优点,就会感到可爱的人很多,就会使自己的内心充满阳光。
第二,享受过程的快乐。《幸福是一种心态》中写到:“只有当你在心中将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种享受,看成是一个获得成功的机会,那么,工作上的厌恶和痛苦的情绪就会消失。不懂得这个秘诀,就无法在工作中收获到幸福。”虽然,不是很清晰地知道这个秘诀,但享受工作的过程,做好每一件事情,真的让人感受到做人做事的快乐。就像家里请朋友吃饭,先是和家人一起商量,然后去菜场采购,再回家烹调,忙得腰酸背痛,但当朋友们聚在一起,有的还夸我们做的菜味道好时,那种快乐和满足会长久在心里不会散去。参加工作以来,有时会遇到比较麻烦的事情或者暂时解决不了的事,但是当我付出很多辛苦,顺利度过难关时,就会产生成就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苦中有乐吧。
第三,换个角度看问题。《幸福是一种心态》引用诗人鲁藜的诗:“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老把自己当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这首诗的哲理,凭我现在的文化,还不能深刻地理解,但我至少懂得,做人要学会谦虚低调,学会转个弯换个角度看问题,尤其是看待自己名利得失的时候。平时,只要不是什么原则问题,我们改变不了的事情,可以试着改变对这个事情的态度。对有些事情的看法,也许自己是正确的,但一时说服不了大家,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抱怨别人。事实上,即使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别人的看法也不一定是错误的,只是所站的角度不同罢了。还有一些事情本身就有多种答案,或者有多种解决办法,非要固执己见,其实没有什么意义。有时,也会有被别人误解的时候,自己的感受是,一方面与其主动沟通,另一方面,自己也不要太痛苦,没有必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有时,也要学会忍让和妥协。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很多事情让点步,就都过去了。“如果不善于妥协,不能对当前状况满意,那你将永远生活在痛苦之中。” 《幸福是一种心态》中也提到了这方面的观点。
《幸福是一种心态》读后感2当前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种压力也越来越大,“幸福”成了人们的奢侈品。每个人都想要过幸福的生活,每个人都想拥有幸福。然而,幸福到底是什么?幸福是很难说清楚的`,因为每个人对幸福的看法都各不相同,如果让1000个人来回答,就会有1000种答案。
一个悠闲的穷人说:“有很多钱就是幸福。”一个匆忙的富人说:“有属于我自己的时间就是幸福。”一个失业的人说:“有工作就是幸福。”一个工作忙碌的人说:“不上班就是幸福。”一个捡破烂的人说:“多捡些破烂就是幸福。”一个病人说:“身体健康就是幸福。”一个司机说:“平平安安就是幸福。”一个失意人说:“得到朋友的安慰和鼓励就是幸福。”一个学生说:“受到老师的表扬就是幸福。”
看来,幸福取决于对生活的态度,幸福就是我们内心真正的需要,只要是心甘情愿去做的,并从中感受到快乐,那就是一种幸福。幸福就是如此,坐轿子的人是幸福的,抬轿子的人也未必不幸福,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追求。有人喜欢烈火般的刺激,有人喜欢清水般的宁静,了解我们的内心,学会和它对话,看清楚自己的幸福的根源在那里,让我们寻着幸福的轨迹去寻找。追求的过程谁又说不是一种幸福呢?当我们可以感受到自己愈来愈平和的心态,愈来愈柔软的身姿,不再用咄咄逼人来武装自己,只是云淡风轻的从容应对一切之时,我们其实就感悟到了幸福的真谛。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便是真正的幸福。卢梭说:“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写的,它只能体会,体会越深就越难以描写,因为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实的汇集,而是一种状态的持续。”所谓“一种状态的持续”,其实就是一种心态。只要心态是幸福的,那么幸福就会成为“一种状态的持续”,不断地充盈着我们的人生。
关于幸福,很多人都觉得那是遥不可及的事情。那么,幸福在哪里?其实,幸福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心里,就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听到别人对自己的一句赞美,来自别人一句关怀的话语,听一首喜欢听的歌曲,吃自己喜欢吃的饭菜,与朋友一起游玩,与心爱的人一起聊天,买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我们只要时常提醒自己,看看周围,看看自己,用心去观察和体味生活,就会觉得,其实我们很幸福。很多时候,当我们转身时,我们会发现:原来幸福是件很简单的事,原来自己很幸福。
读了韩玉编著的《幸福是一种心态》这本书,使我更清楚认识到: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本身就是多味胡豆,酸甜苦辣尽有。这是现实,普遍规律,没必要伤感与埋怨。境由心造,把自己的心态调节好,加上理性、洒脱与豁达,把幸福变成一种习惯,让它时时光临我们的人生。幸福其实很简单,有时如果你刻意地找寻它,就会发现它在回避你,而当你用乐观的心态对待事物时,就会发现,幸福就会随着你的阳光心态出现在你的身旁。
【《幸福是一种心态》读后感】相关文章:
1.幸福是一种心态-1200字
2.幸福的心态作文
3.心态决定幸福读后感
4.幸福感只是一种心态随笔
5.幸福是一种心态,但更需要能力去守护!
6.幸福是一种心态作文600字
7.2017年小升初作文预测:幸福是一种心态
8.成功是一种心态的读后感
9.成功是一种心态200字读后感
第三篇:幸福是一种心态(二)
从杂志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国王总觉得自己不幸福,就派人四处去找一个感觉幸福的人,然后将他的外套带回来。
寻找幸福的人碰到人就问:“你幸福吗?”回答总是说:不幸福,我没有钱;不幸福,我没亲人;不幸福,我得不到爱情„„就在他们不再抱任何希望时,从一个阳光照耀着的山岗上传来悠扬的歌声,歌声中充满了快乐。他们随着歌声找到了那个“幸福人”,只见他躺在山坡上,沐浴在金色的暖阳下。
“你感到幸福吗?”
“是的,我感到很幸福。”
“你的所有愿望都能实现?你从不为明天发愁吗?”
“是的。你看,阳光温暖极了,风儿和煦极了,我肚子又不饿,口又不渴,天是这么蓝,地是这么阔,我躺在这里,除了你们,没有人来打搅我,我有什么不幸福的呢?”
“你真是个幸福的人。请将你的外套送给我们的国王,国王会重赏你的。”“外套是什么东西?我从来没有见过。”„„
每个人都在追寻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诠释都不同,正如“万花筒”般多姿多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幸福真的只是一种内心感受,是一种自我感觉,关键是如何用一个良好的心态来把握这种感受和感觉。幸福与否,是可以自己选择的!
你看清幸福的“万花筒”了吗?它是如此变化多端地向你展示人生的种种美妙,又是如此容易稍纵即逝,所以,准备好你阳光般的心境,为自己选择一个叫“幸福”的座右铭,简单对待身边的每一天,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幸福便会如源源不断的清泉浇灌你的心田。
第四篇:什么是幸福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次仪式、一份爱心、一个场景,一个尊严、一份温暖、一次尊重……
幸福就是我们回忆中的甜蜜、展望中的美好和生活中的感动!幸福的人应该是“让别人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是幸福着自己也幸福着别人的人、是人生圆满而并不真正完美的人、是做最好的自己的人!
幸福的人生应该是有诗意的人生、有情趣的人生、感情丰富的人生、心灵充盈的人生、时时感恩奉献的人生、处处播撒爱心的人生……。我们要去品幸福的人生——品味过去:昨天的童真、童趣、童乐;品味现在:今天的自由、充实、快乐;品味未来:明天的成功、美好、圆满。
我们激励自己,我们提醒自己,我们呼唤自己,我们每天都要告诉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品幸福的人生!
第五篇:什么是幸福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
什么是幸福?有人认为腰缠万贯是幸福,有人认为位高权重是幸福,有人认为食可裹腹就是幸福,也有人认为平安即是福。不同人心中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不同人对幸福的演绎也千差万别。
有这样一家人,他们是千家万户中普通的一员,他们是大千世界里平凡的一户,但就是这样一户平凡普通的人家,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宽容,相敬和爱护演绎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
一、孝敬父母家庭和睦
比尔盖茨说过,人生有最不能等的三件事:孝、爱和善,它们才是幸福的源泉。王老师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也是亲身去做的,她积极倡导男女平等,在家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
2010年王老师的母亲大病一场,一年内先后住了几次院,在住院期间都是王老师和她的丈夫亲自送饭,送水,对母亲照顾的无微不至,母亲很快出院了,可是刚出院没有多久,她的母亲腰又错位了,不能行走只能躺着吃、喝,生活不能自理,而且在六七月份,只要一天不擦洗就会有难闻的味道,于是王老师的丈夫把母亲接到自己家里来照顾,王老师和丈夫每天早上很早就起来了,为母亲做可口的饭菜,为母亲洗脸、擦身,大小便,等到母亲擦洗完了,已经是十一多了,夫妻俩才开始弄饭吃,日复一日的照顾,从来不说一句累,经过一个多月的细心照顾,她的母亲终于可以行走了,现在她母亲身体特别健康,王老师脸上露出了笑容,王老师经常去母亲家看母亲的身体如何,给母亲带点好吃的,给母亲买衣服,她对
自己的娘家尽心尽力,对婆家也是无可挑剔。有人说:天下婆媳关系最难相处,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王老师的言行对此做出了最好的回答。日常生活中他对公婆尊敬有加,从结婚至今从未和公婆红过脸。每年的母亲节和父亲节王老师都不会忘记,都要为公公、婆婆买几件好看的衣服送给他们,但是王老师的公公、婆婆对她也特别的好,把她当为亲生女儿一样来看待,逢人就说有一个好儿媳。
2012年婆婆肺上长了一个很大的瘤子,在皖北医院动了腰部大手术,她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婆婆,每天下班之后除了照顾孩子,就往医院跑,去照顾婆婆,休息日全天伺候,婆婆爱吃什么,她就买什么,在手术的这一个多星期里婆婆一动也不能动,王老师给婆婆婆洗衣服,做饭送汤,还帮婆婆擦身子,大小便,忙里忙外的,但她从来也不叫一声累,经过她一段时间的细心照顾,婆婆终于能下床了,这时婆婆脸上露出了笑容。
孩子在妈妈的影响下,也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她的孩子在班里是一位小能手,无论哪个同学有困难他都主动去帮助,哪个同学的桌或凳子坏了他都主动去修理,重视对孩子人生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孩子教育、管理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她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她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经常鼓励孩子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习惯。她还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孩子的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矛,连年被评为优秀生。
二、爱岗敬业乐于助人
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在学校里无论哪个老师有困难,只要王老师能办到的,都尽力去办,王老师所带的班级是一年级,孩子们年龄特别小,王老师对孩子就像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给于爱,给于呵护,班里的孩子们都特别的喜欢她,有的孩子年龄小学习成绩跟不上,王老师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补课,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终于在中心校质量检测中获得了丰硕的成果,王老师在学生眼里就是一位慈爱的好妈妈,她总是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早出晚归,他还时常利用网络资源为自己充电,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大的提升,为全校师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正常的教学秩序保驾护航,得到全体师生的一致赞扬。
有人说,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是小爱,可王老师家庭却把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孩子们以及陌生人身上,成就了一种大爱。他们夫妻二人常说一个家庭,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共同经营。这种经营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更多的还是强调精神上的,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等。家可以不是奢华的,但一定是温馨的。还有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老爱幼、坦诚相待等等。“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他们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
幸福是什么?腰缠万贯不一定幸福,位高权重也不一定幸福,夫妻的相敬如宾,尊老爱幼的一颗孝心,助人为乐的一股热情,这才叫幸福。
芦岭中心校 王德侠 2014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