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幸福沙读后感
幸福沙读后感
这是一本被誉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无价之书”,是成人教育大师戴尔·卡耐基毕生的智慧精华,它因其切生活的影响而幸及读者,风靡全球。
美国西奥多·罗斯福说:“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无论如何,只要真正努力,只要事业所成,就当心存幸福,就不算虚度此生。”这是名家大师对幸福的理解,世界那么大,人又那么多,每个人对幸福的诠释是不唯一的。看了这本书,引起了我对幸福的思考,就想知道对于我自己什么样的幸福才算是真正的幸福?
幸福就是一种完全自我的感受!其实幸福很简单,活得开心,活得快乐,就是幸福。明明知道是一个梦,醒来之后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结果在一段时间后,又无意间的想了起来,虽然那个梦境根本就是毫无逻辑,但是那一瞬间的明悟,了然和淡淡的惆怅,我可以视为是一种幸福——因为至少我还能做梦!做梦也是一种幸福,简简单单,轻轻松松,没有人阻挡,没有人干扰,这一切多好啊!这是一种幸福,一种生活。想孝敬父母的那一刻,我们刚好和二老生活在一起,这是幸福。有朋友、亲人、恋人、老师等等的关心是幸福!因为世界上有一句话叫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这就是幸福,因为经济上的独立是其他一切独立的前提和基础。无论何处,无论何时,我们都不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这就是幸福,因为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有人能够陪伴在你的身边,守护着你,这不是幸福吗?幸福无处不在,只是我们怎么去感知的一回事,只要我们懂得“放下我们沉重的担承”。
第二篇:幸福读后感
幸福读后感通用15篇
幸福读后感1
点亮爱的心灯,幸福如花瓣洒落。
——题记
“哈玲卡是一个生活在孤儿院的女孩。性格内向、孤僻的她因偶然的获得了一笔募捐款,而有了去城堡公园远足的机会。在远足中,面对着那块精美的石刻雕像,她认识到美虽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却可以使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这让她更加懂得珍惜生活、珍惜友情、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
合上书本,认真品味哈玲卡在自己的警句本上写的生活俚语,其中有一句我最欣赏:幸福来临时,得给它端把椅子。这句话是要我们珍惜所有来之不易的幸福。幸福就好比流星,如果你不珍惜它,那你只能捕捉瞬间的.美丽,而消失却是永远的。许多人都抱怨生活不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一家人每天围坐在一起吃饭是幸福,和同学们同坐在一间教室里学习是幸福……
不要总想着自己没有什么,要多想想自己拥有什么,只有这样,你才是幸福的。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给幸福端把椅子,让它伴我们成长吧!
幸福读后感2
大家一定知道幸福是什么吧。相信大家对幸福都不陌生,这是多么美好的形容词呀!但人们却找不到真正的幸福,连我从小到大也对它没有真正的认识和了解。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我怀着期待的心情读了《幸福是什么》这篇文章,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三个勤劳的孩子他们约定分别去寻找幸福,十年后再来这个地方相见……
幸福可以用许多词代表,例如:吃、喝、玩、乐、有钱……都是现在人们心中的“幸福”。可是那几个孩子十年后见面时相互讲述自己的经历……那你知道他们的.幸福是什么吗?
是:帮人看病、当老师、种地……他们全都把自己的一分微小的力量贡献给了大家。使别人快乐,而自己就感到了幸福。可有些人却整天只知吃喝玩乐浪费国家财产,他们不但不会幸福还会受到先后人民的训斥。相反只要你能去帮助别人,使别人幸福,那么你的劳动就没有白费。而哪些只知把幸福停留在物质享受上的人,永远也不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希望同学们要向那三个孩子学习,不要像只顾吃喝玩乐的人似的,要知道,勤劳刻苦才能得到幸福。
幸福读后感3
我读这样的书是最合适不过的,因为我就是个刚刚开始学习的成年人,更懂得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而且经历了很多生活中的糗事大部分是因为无知造成的,也懂得了一个生意人光是有生意头脑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学习的渴望比起学校里面的学生可能更加的严重,是严重需要努力了,不过我认为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学习而且也不晚,只要我们还想进取,总之我读书还欠些思考,而且多为听为主,因为有时候不能用眼睛而可以用耳朵的'时候我就选择听,这样总是有效果的,总之只要是在学都是值得信赖的,我希望所有朋友都能看到我的成长并鼓励我走向成熟,有些想法和评论可能不妥或无聊,请朋友们原谅我包容我,昨天是北大校庆xx周年,虽然我们大部分人没有去北大读书,但是我相信现在的环境已经不分在哪里学习了。
我们主要的是要想去学,就能学,能学好,能学精,更能学强,最近看了一本纸质书,是时间的悖论,这个书适合像我这样的人好好看看,谢谢。
幸福读后感4
最近,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叫《幸福在哪里》。这篇文章点明了劳动的意义,也扭转了我对幸福的认识。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是说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引导下,悟出了幸福的真谛:幸福源于辛勤的劳动。
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许多的名人都在赞美劳动。三个牧童就是因劳动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获得了快乐。
这两个字,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努力拼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话早已传入百家,而劳动和勤奋则是指引着我们向前走的方向标,令我们领略到下一步的险峻,以及成功的喜悦。
我认为,文章中不仅劳动使我振奋,其中,幸福的真谛也令我望尘莫及。
看这篇文章我受益匪浅,它令懂得了人生幸福的真谛,明白了劳动的可贵。
幸福读后感5
今天早上走的有点小晚,但是捏看到咯一件让我灰常感动的事。
坐车的人有点小多,我坐在前头横着的座位上。一个老大叔上来后,拿菜占了个座,然后上来个老大姨。
老大姨坐下后,老大叔恭下腰,给老姨整了整鞋带,拽了拽裤脚。
老大叔坐直后,老大姨跟老大叔要他手里的菜。应该是想帮老大叔分担点。
老大叔的手躲开了,找了个小袋子给老大姨,意思说,你拿这个行了。(此袋子,估计啥菜没有,看着就很轻。)
老大姨一看,憋着嘴斜了老大叔一眼。把头掉过去了,小袋子也不拿了。
转过头来的时候看见我在看他们。老大姨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唉...不知道山下的各位,看没看明白,但是看了这一小段,真的特别感动。两位老人应该是60岁左右了,老大叔头发大部分都白了。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自由恋爱的.,为什么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可以做到白头到老。现在每天的离婚率却比结婚的还要多?!在那一瞬间,就感觉有夫如此?夫复何求?什么车子,房子,存款。什么小三,小四,小五。对他们来说,神马都是浮云。
希望二位老人,长命百岁。希望所有和他们一样的人,可以继续幸福下去。
幸福读后感6
因为王小波看得罗素的《幸福之路》,原以为会是小说或者散文,没想到是本类似心灵鸡汤的杂文。
全文分为两部分:不幸福的原因和幸福的原因
不幸福的原因有很多:错误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崇尚拜伦式的痛苦,争强好胜,无法忍受烦闷,嫉妒心强、在意别人的看法等等。
幸福的原因也很多:不高估自己的能力,从事一份有建设性的工作,多培养兴趣爱好,正确对待他人和家人,不要沉溺于自我……
罗素的建议和方法提了很多,但总归起来,是向外看,而不是向内看。意识到宇宙之浩大,人类之渺小,就会发现,自己的那点喜怒哀乐微不足道。在不断向外的'世界中寻找乐趣,才能有效摆脱日常生活的缓慢、烦闷。仔细想来,颇有点道家遁世的意味,但也不那么绝对。
可是,到底什么是幸福呢?罗素也没有说明白。如果关注自我就是幸福,如果获得他人好评就是幸福,如果挣取大量金钱就是幸福,那这种技巧类的心灵鸡汤还有什么建设性的作用呢?
或许,罗素写这本书也只是他踏上幸福之路的一种方式,无关乎他人。
幸福读后感7
今天我阅读了《小格言中的大幸福》这篇格言。
格言是一种能给人劝诫、激励的名言名句,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思想的火花。一句闪光的格言,会使人感到前途光明和希望。而对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和品德修养等方面也有着非常积极的指导作用。一句有益的格言甚至陪伴、影响孩子的一生,成为孩子走向成功之路的灯塔。不要放弃这篇作文,把它写完,我们最大的弱点就在于放弃,成功的必然之路就是不断的重来一次。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作业太难或学钢琴会使你生出放弃的想法。可是你在放弃的时候,也同样拒绝了成攻。发明家爱迪生就是试验了上千种物质,才找到了最合适做灯丝的材料。如果他只试验了几次就放弃,那我们可能还在煤油灯下看书写字呢!只要不轻易放弃、坚持到底成功终究属于你的。
现在我告诉同学们,成功的秘密:成功就是坚持不懈。坚持每天做一点,日积月累,总有一天会成功。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多做练习,多学习课外知识,更快更好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人的一生要学习很多东西,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持之以恒,潜心练习,争取做到最好。
幸福读后感8
每个人都期盼着幸福的降临,但却会不约而同的觉得幸福是如此的短暂。看过一个科普节目,研究咖啡为什么让人觉得这么苦,其实咖啡中真正含的“苦”的成分很少很少,只可是是人对苦比对甜更敏感而已。这不由让我想起了痛苦与幸福的关系,其实幸福并不少,但人们却不懂得在自我幸福的时候提醒自我正处于幸福之中,人们不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却乐忠于在幸福过后叹息幸福的短暂。
相反人们对痛苦是太过重视和敏感了,先人教导我们“未雨绸缪”,懂得在幸福是想着即将发生痛苦,在享受成功时却会听到“不能骄傲,要更加努力”的话语,这些话本身没错,但为什么好像幸福就意味着痛苦的到来似的。
或许就是如此,人们在幸福时总是怀揣忐忑,而在自我一向想着的痛苦到临之时却因什么所谓的上天之不公而愤愤不平,其实是我们得到的幸福太少吗?不如说是我们惦记的痛苦太多,人们自小就被教育要“提醒痛苦”至使我们对痛苦太过敏感,就像盲目的认为咖啡是苦的一样,太多人悲伤于自我“悲哀”的人生,其实,我们都是享有的幸福都是一样的,而一个人感到幸福与否就在于是否懂得“提醒幸福”。就在此刻,告诉自我,自我正在处于幸福之中,对着天空大喊一声:“我很幸福!”
幸福读后感9
今天,我刚读完了《美丽中国,幸福起航》这本书,我就被深深地感动了。
,我国经历了“5.12”汶川毁灭性地震,十三亿中国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一个地方——汶川。那场揪心的大地震让无数国人的心为之一痛;那场揪心的大地震让数不尽的家园随之倒塌;但大地震也让我们都团结在一起了。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给汶川送上一份温暖,我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捐款活动。这次浩劫让我体会了中国人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可贵精神。
208 月8 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这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日子,吸引了全球人的目光。“我和你,心和心,同住地球村……”美妙的歌声 深深地震撼了我。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具体表现。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国人的骄傲,是国人的自豪。
有梦想才有希望!美丽的中国,让我们幸福地起航!我愿为起航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去实现美丽的中国梦!
幸福读后感10
最近在一个学习群里给大家分享了马丁·塞利格曼的《真实的幸福》。现在又基本上用了十天左右的时间,把这一本书做了一个学习上的小结,现在给大家分享在这里。
这本书主要告诉了我们如何增加我们的幸福感,过上有意义的生活——那就是增加你的积极情绪。
而人的积极情绪也是后天可以习得的,虽然消极情绪如恐惧、悲伤、愤怒等在进化中具有优先性,但积极情绪扩展了我们的视野,建构了我们的各种资源,使我们走向双赢、共赢,而这正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共同的目标。
美好的生活来自于每一天都应用你突出的优势,有意义的生活是再加一个条件,将这些优势用于增加知识、力量和美德上,这样的'生活一定是孕育有意义的生活。
你首先要了解你突出的优势是什么?人类有六大美德,24项优势。你对自己首先要做一个深刻的了解,写出你的三五个突出优势,然后每天都应用于生活中,那你生活的意义或者你的幸福感一定会增加,同时会形成一个向上的积极情绪的螺旋。
愿我们每一位家人朋友都了解这些知识活出生命的意义。
幸福读后感11
读完《美丽中国 幸福起航》这本书,我知道了我们中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
在我们祖国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还涌现了许多感动你我,感动中国的人物。最美乡村教师徐其军。他身患绝症,却凭着惊人的毅力支撑着坚定的信念,每天站在三尺讲台前,把生命的有限时光奉献给山村的`教育事业;最美妈妈吴菊萍,她克服自身的残疾,悉心照顾无数的孤儿,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感受到了世间的善和美;最美环卫工人黄孝菊,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无私奉献精神。
我们的祖国需要我们共同建设,共同维护。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祖国的伟大复兴之梦需要我们无私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我要从现在开始,胸怀大志,心系祖国,勤于思考,乐于奉献,为实现美丽的中国梦做贡献。
幸福读后感12
今天又读了白岩松的《你幸福了吗》,为“故宫有两个,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台北。文化的脉不断,血脉就断不了。”这句话叫好。“在台湾,不用找,到处可见义工。”这句话让我充满希望,将来退休的人去做义工,发挥余热,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
书中无论写台湾二十四小时开放的《诚品书店》,还是写美国的“对所有人免费书店”都让我羡慕不已。但最让我深思的是下面这段话:
“在美国的很多城市里,过了晚上八点找饭馆并不是轻而易取的事情,很多餐馆都已关门,过了九点十点更难。街上到处都很安静,上班的.日子里很难见到酒吧爆满夜夜笙歌的情景,只有周末会热闹一些。”读到这些话,我想起,我们中国古代一直实行宵禁政策的,一到晚上,大家都得规规矩矩呆在家里,谁要是不回家会被抓起来的。我想起,我小时候在乡下,即使我们玩的再嗨,谁又敢天黑不回家呢?我又想起,结婚后因为爱人喝酒回来的晚,我没少生气。因为爱人晚上喝完一顿酒接着又喝一顿,我怎么也想不通。
现在我早已明白这其中的奥秘,看了这本书就更加理解这种现象的存在。
幸福读后感13
《我要的幸福》写的是一个刚上初中的女孩王娜娜,经过妈妈托关系从普通学校转到了外国语学校。这个女孩在新的学校、新的生活中,经历着、感动着。王娜娜的妈妈期望很高,所以把王娜娜抓得很紧,同时也为她付出了许多。可娜娜并不想要这样的生活。其实她要的幸福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得到妈妈的理解,希望能平静地过每一天,希望能感受到周围的人的'爱与包容。
于是,她对妈妈有了埋怨,和妈妈经常争吵。有一次她和妈妈争吵之后离家出走,住到了外婆家,那几天,她经过外婆的耐心开导,理解了妈妈。
读完这本书,我想了很多,妈妈同样为我付出的许多,对我的期望值也很高,虽然每次我一玩,妈妈就不太高兴,但我也要多试着体谅妈妈。
妈,我爱你!
幸福读后感14
大自然为何能生存,并时至今日,在于有一个能让它正常运行起来的“道”!
虽然这个道有些久远,甚至都没什么人能记住它了,但不代表这个“道”不存在!它就像和煦的阳光,普照着天地万物。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身边,却因为太过平常,而忽略掉了它!
一个人最亲的莫过于父母,因为他们给与我生命,我们理应孝顺,其次是同胞兄弟姐妹,兄弟如手足,和睦相处是应该。长大了即要立业成家。在事业上会有宽容待人的上司或谦虚做事的'下属。在生活上贤良的妇或有责任的夫。远亲不如近邻,人一生中总会遇见几个愿意交心的朋友。不管是以上的哪种关系,都有一个潜藏的运行法则。如何能让这个法则运行起来,则需要人去做了。切记的是不能走错了道。它跟我们饿了要吃饭,而不是睡觉。困了要睡觉而不是吃饭一样。最终接受后果,不舒服的还是自己。
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很平常。也不难找到。只是我们自己疏远了它!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赶紧去发现找到,并去实行自然大道。幸福就是你的。
幸福读后感15
一直都很疑惑:爱是什么?正巧,看到了毕淑敏散文中的《爱的回音壁》这篇文章。于是,我便带着自己的疑惑,开始了阅读……
我的眼睛扫过一行又一行的文字,当看到“一个不懂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除了家族的水箱,在干燥的社会上,他不爱人,也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这句话时,我的心灵被触动了。
是啊!也许在不知不觉中,有多少个孩子已经变成了这句话的`主人公,“他不爱人,也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那么,我们的生命之源就是——爱!
回想种种往事,什么是爱呢?小时候,拿着油瓶子去打油,回来的时候,瓶子不仅没碎,而且油也没撒。妈妈摸了摸我的头,笑着说:“女儿真不错,长大了啊……”那是母亲对我的鼓励,就是一种爱。
爱就是一面辽阔光滑的回音壁,微小的爱意反复回响着,折射着,变成巨大的轰鸣。当付出的爱被隆重地接受并珍藏时,我们便会强烈地感受到被爱的尊贵与神圣。
这,就是爱吧!我在这一刻,领悟了爱!
第三篇:《幸福》读后感
《幸福》读后感
威廉·施密德(德国)的《幸福》一书,读了三遍,总算感觉消化了它。文字流畅,装帧精美,插图也很有味道。第一遍,一口气读完,感觉有所触动,很多智慧与远古的一些智慧书相通,穿成了一条完整的珠链,自成体系。但由于多年以来的漫无目的的阅读和浏览所形成的习惯,想在自己脑中把内容过一遍,却有些茫然,阅读能力退化了——想起葛优说过的一句话:“不敢说看书,只是没事时看些句子”。现在体会到了这种感觉。因此,觉得有必要再读一遍,第二遍,零零碎碎地看完,觉得每句话都有咀嚼回味的必要,与读过的儒释道犹太等经典相印证,结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好再读第三遍。第三遍先把目录看仔细了再看内容,纲举目张,总算能把全书说什么搞清楚了。
感受有三,一、古今中外道相同,但科技的、人心的发展需要重新审视;
二、出发点仍然是“空”,落脚点在于意义——即关联,仍然是一种终极的东西;
三、接受一切,自强不息,获得一种“开朗的镇定”,即心安。
先讲感受一,即“古今中外道相同,但科技的、人心的发展需要重新审视”。如对好运的认识,可遇而不可求,关键在于对好运的态度。一个是封闭自己,拒绝一切好运及坏运,另一个是开放自己,“主动地关注、敏锐地感觉到并抓住有利时机,加之平时为迎接良机做足准备”,并且“好运爱去欢迎它的地方”,类似对待好运的方法,东西方古典智慧的意见是一致的,特别是这两年流行的一种说法,所谓心想事成的正能量,更是将这个发展到了极致。作为对好运应对态度的补充,书中谈到了“好运虽然可以改善生活的外在条件,却会削弱我们内心改善生活的意志。因此时间可能最终证明一次好运竟是厄运,而厄运或许倒是好运”,与老子的“祸福相倚”的智慧是一致的。对快乐的认识也是一样的,“佳肴可口,连吃三份之后就感到难受了;美酒甘甜,快乐却不会随着杯数增加而增加”,即行为经济学所说的边际效应递减。包括对物质财富的认识、超验及信仰、人生的终极意义等等,与古人认识都是一致的。说明:无论时代和地域,道依然是一样的。
但是“道可道,非恒道”,经过了两三千年的演变,有些形式已经产生了变化,不是古代智人所说的“道”了。本书的一个突出之处就是指出了新时代人的一些变化,如“若是恐惧、悲伤、沮丧等造成低谷的缘由无法祛除,新时代人就认为必须竭尽全力走出低谷,而且越快越好,因此不妨借助速效药品。新时代人认为不快乐是一种病,即所谓„快感缺乏症‟,必须想方设法治愈,否则就有死亡的危险,主要是社交死亡,因为没人愿意跟„兴致不高‟的人来往。”其实这样是“标准定得过高,用之来衡量生活,则生活别无选择,只能失败。这种新时代幸福观正是这样一个把人一步步逼入不幸的概念”,早些年,虽然物质生活匮乏,很多人觉得日子过得痛苦,但自我恢复能力很好,当时我心里就有些疑惑,为什么国外有那么多的抑郁症患者,而如今国内也到处都是抑郁症患者了,原因之一在于此。另外,如书中所说,“新时代却带来了一个使知觉缺失的大问题:世界技术化导致知觉衰退乃至丧失,从而导致自我和世界之间的关联消失。我们不再视、听、嗅、动,而是长时间坐在屏幕前面,知觉被缩减为视觉一种,而且视觉还被局限于一个狭窄的视野。”确实,如果我们的生活方式与自然有更多的亲近、与亲友有更多的交流,各种知觉赋予我们的当下的、即时的快乐将更多,而且我们的生活也将更为丰富,然而,新时代中很多宅男宅女似乎在网络中满足了与外界联系的需求,其实他们已经选择了一种单调而虚幻的联系,丢弃了更多的知觉功能。还有,“在新时代的富裕社会里,人类经过奋斗„解放‟了自己,获得了自由,而种种历来坚实的关联随之变得支离破碎”,“留下陷入孤独的个人”,“于是乎产生了人人痛心却无力战胜的内心空虚
和外在冷漠”。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一个现象,也基本推导出经济发展与自由、自由与孤独空虚的逻辑关系,对个人与外界的关联的认识不是很清晰,看完书后,豁然开朗,人存在的真实性即基于与外界的联系,责任和情谊都是一种关联,很多人都在追求一种无牵无挂的自由,一旦丧失了各种牵挂而拥有了完全的自由,巨大的空虚和孤独感就将自己包围,没有修行到一个境界的人是无法安于这种“空”的,佛教僧徒修行就是要断六根以达到这种境界,观自性,获超验,大多数世俗之人则是误入歧途,不小心走到了“空”的边缘,因为他们没有支持“空”的强大内心,就像杞人忧天一样,不能不害怕天要塌了。书中尚有多处对新时代的审视,颇受启发。
感受二,出发点仍然是“空”,落脚点在于意义——即关联,仍然是一种终极的东西。从对幸运、快乐、充实等幸福形态的分析,最后指出,所有这些都是“片段式”的,不可持续,物极必反,从人类的经验而言,喜乐和悲愁总是相伴的,因此幸福说到底还是“空”。而且从生命的有限、空间的狭窄与人心、思维的无限之间的矛盾,生命之渺小、幸福之短暂等等很容易推导出如梦幻泡影般的“空”。总算还好,作者仍然积极地推出了“意义”的说法,并指出:“人生第一要务乃是所有层面的意义:身体察觉的意义、心灵感受的意义、精神思考的意义和超验的意义。”关于意义的认识更是充满智慧,书的最后部分对此阐述的非常精彩,对现阶段的幸福矛盾和诉求、全球化冲突的关键问题、新自由的解答、可能产生的结果都做出了说明,文字简洁而思维清晰。
感受三,接受一切,自强不息,获得一种“开朗的镇定”,即心安。不管是快乐还是忧愁、好运还是坏运都是人生的组成部分之一,无法逃避,因此要有一份镇定,坦然接受;既然无法逃避,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做好各种准备去战胜人生中不好的一面,同时也要做好准备去敏感、主动获取人生中好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多一些幸福,才能获取一种“开朗的镇定”。“而每项事业,哪怕再平淡,只要我们从事它不仅是为了物质追求,也是为了精神追求,这项事业就有意义。而如果我们因此获得了意义,我们就能经受并克服新时代生活的种种挑战。”多数人首先是物质追求,在物质追求得到一定的满足之后,将会进入一个意义缺失的空虚中,因此,确实应该像冯仑所说的在追求梦想的同时把钱挣了。
当然,读书所得不止这些。此书还应反复读,每一遍都会有所感悟。读一本好书,有所收获,是一件欢喜的事。
第四篇:《幸福是什么》读后感
《幸福是什么》读后感
今天上午,我在堂上学习了《幸福是什么》这篇文,通过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幸福”这个词的含义。
文讲述着这样一事情:有三个孩子正在挖井,忽然来了个貌美如花的姑娘,就是这个姑娘,让三个孩子对“幸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位姑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寻找,并约定十年后在这个井边相见。十年后,三个孩子如约而至,他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在社会上,许多人都非常幸福,比如说:环卫工人,他们专心致志打扫大街,使城市更加卫生,这样他们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感到幸福;警察,他们为民除害,保证人民安全,这样我们就不必害怕,警察们也为此感到幸福;老师也一样,他们把知识传授给我们,让我们见多识广,将来如果有学生出人头地,那老师们会感到快乐幸福。
在我的生活中,能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我很幸福;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事,为父母减轻负担,也很幸福;当我生病了,爸爸妈妈细心照顾我,我更加幸福。
幸福是什么?一句话概括,幸福要靠劳动,要靠自己的创造。
当你感到幸福了,你就是最快乐的!
大家一定知道幸福是什么吧。相信大家对幸福都不陌生,这是多么美好的形容词呀!但人们却找不到真正的幸福,连我从小到大也对它没有真正的认识和了解。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我怀着期待的心情读了《幸福是什么》这篇,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三个勤劳的孩子他们约定分别去寻找幸福,十年后再来这个地方相见…… 幸福可以用许多词代表,例如:吃、喝、玩、乐、有钱……都是现在人们心中的&qut;幸福&qut;可是那几个孩子十年后见面时相互讲述自己的经历……那你知道他们的幸福是什么吗?
是:帮人看病、当老师、种地……他们全都把自己的一分微小的力量贡献给了大家使别人快乐,而自己就感到了幸福可有些人却整天只知吃喝玩乐浪费国家财产,他们不但不会幸福还会受到先后人民的训斥。相反只要你能去帮助别人,使别人幸福,那么你的劳动就没有白费。而哪些只知把幸福停留在物质享受上的人,永远也不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希望同学们要向那三个孩子学习,不要像只顾吃喝玩乐的人似的,要知道,勤劳刻苦才能得到幸福。
第五篇:幸福读后感
幸福读后感1
暑假里,我读了系列丛书《笑猫日记》之《—幸福的鸭子》,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幸福是什么。
这本书是杨红樱阿姨写的,书中主人公是一只叫麻花儿的鸭子,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暑假,笑猫和马小跳他们一道,来到了乡下张达外婆的家。他们见到了巨人阿空、腊肠狗拖拖,和一只叫麻花儿的女鸭子。麻花儿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容易被感动的心,她心中的幸福仿佛没有边际。听着麻花儿像打饱嗝儿一样的快乐歌声,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幸福,都在这个荷花盛开的夏天,慢慢长大。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是那一只幸福的鸭子—————麻花儿。她心胸开阔,不管遇到多么不开心事儿,她总是会面带笑容应对和处理,从不放在心上;她乐观豁达,有什么困难的事,总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还会鼓舞别人去勇敢的面对遇到的问题;她幸福感超强,在麻花儿看来,幸福很容易就能实现,“看着孩子们把花环一个一个套在脖子上,听着他们一声声的欢呼,我心里就有一种幸福感”,对于她来说“心中有思念,也是一种幸福”。瞧,幸福在麻花儿眼里是多么容易实现!
看完这本书,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幸福其实很简单,也很容易实现,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用心体会,时时刻刻都会感觉到幸福。以前我总是觉得幸福很宏大,很遥远,认为只有自己在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或者干完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后,才会有幸福感,现在我明白了,其实幸福无处不在。我以前认为期末考试之前的复习过程,是一个很痛苦的阶段,只有自己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成绩才是真正的幸福,其实现在想想,在复习阶段可以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解决、把忘记的内容重复记忆一遍,这本身就是一种锻炼,可以拓宽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幸福和快乐不久恰恰蕴藏在其中么?还有周末时,爸爸会带着我们全家一起去爬山,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在气喘嘘嘘攀登过程中,家人你推我拉相互帮扶、相互鼓励着共同爬到山顶,去体会“无限风光在险峰”,这时候就是幸福的时刻。
读完这本书,麻花儿启发了我,使我明白了幸福其实很简单,她无时无刻不在我身边,只要心中常常怀着幸福感,积极地去面对遇到的每件事情,就会经常体会到幸福。
幸福读后感2
当杨一帆问老师树怎么画时?老师并没有一板一眼的按着树枝、树干、树叶、树根去分步描述,而是用孩子的口吻说“你瞧,拿上笔,这样,呜、呜、呜乱绕,三绕两绕,不就长出一棵树来了么?”只有“孩子”才能和孩子成为朋友,只有激发孩子的兴趣才能让他把作业变成乐趣。我尤记得一次送小侄女去学钢琴,那的老师说的是,既然先到了,就去玩起来吧,而不是你去练钢琴、你去弹钢琴。还有《死亡诗社》里的基汀老师,在给学生上第一堂诗歌课时,让学生做的第一件事是把书中的绪论撕掉。在朗读着惠特曼“哦,我!这个问题不断重演的生命在载运无信仰者的绵延的车厢中在充满愚蠢人的城市里身处其中的意义何在哦,我!哦,生命!答案是你在这儿,使生命存在,使其有一致性,使这个强有力的戏演下去,而你能贡献一首好诗歌”时,又怎能拿着一套理论让学生们去解读呢?朗读,忘我的朗读,在操场上朗读,在山间朗读,用生命朗读。这才是教育,这才是智慧的教育,这才是爱的正确表达方式。
教育不是溺爱,但更不是“严教”。李跃儿也曾是一位糟糕的母亲。会把儿子赶出家门,会抓住儿子的胳膊怒吼,会让儿子因恐惧连拉裤子都不敢吱声。幸好,她终能领悟到棍棒是不能成材的,甚至连人都成不了。读书笔记我对照着文中的反例一遍遍反思自己,是不是有愤怒咆哮的时候,是不是太过严苛,是不是凶起来像不可遏制的泼妇。孩子是需要赏识的。就像许久前看的那个视频,一杯水会因为别人夸它纯净而更加纯净,别人批评他污浊而日益污浊。这让我想起《地球上的小星星》中尼克老师对伊夏父亲说“在所罗门岛,当原住民想用森林里的一部分来耕种,他们不会将树砍掉,他们只是在树的附近聚集,然后开始对着树大声的辱骂,不用几天的时间,树就干枯了……”更让我想到自己有一次在外人面前说自己的小侄女学习自觉性不高,贪玩。小侄女事后对我讲“姑姑,你好不好在外人面前说好话。我都和我同学说,我小姑姑要来,我老期待的。”我愣了一下,自责自己不当的言行,也庆幸小侄女的勇敢,更由衷地生出一份敬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还有许多许多让我感触颇深,更有许多许多值得我去接受、去反思、去实践。能读过这本书是我的一件幸事,我希望这不仅是我的幸事,也能成为更多人的幸事。每位老师,每位父母,都应该读一读,如果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就还回去,如果没拿,也能让孩子更幸福。
幸福读后感3
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是住高楼、开豪车;有人说,幸福是金钱,只要有钱,就等于有了幸福。有人说,幸福是在实现自已理想的那一刹那间。幸福是什么?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者”!在之前,我个人认为幸福是自已内心深处的一种感受,幸福跟金钱无关、幸福跟物质无关,它是我们在某一个时刻内心的一种感受。记得在我读书的时候,我取得优异成绩,得到老师赞赏的那一刹那间,我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已很幸福!当我跟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我也觉得自已很幸福。很多个幸福时刻,我觉得都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今天,我有幸读到了席慕蓉的散文——《写给幸福》。读了之后,我感触颇深。
作者席慕蓉,蒙古人,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写给幸福》这一篇散文中写的是,一个夏日的午后,作者正在园中拨草,这时,飞来一只翠鸟,停留在玫瑰花树上,大胆地啄食玫瑰花枝上刚刚长出的嫩芽。而那几棵玫瑰花树对作者来说是很珍贵的。因为小翠鸟的出现,让她感到莫名地兴奋和欢喜,并愿意奉献出她的一切来换得它片刻的停留。
《写给幸福》这一篇散文中,其实作者并不单纯描写的是小翠鸟。而是用小翠鸟来象征幸福,如她所说——“也许这只小翠鸟一生中只会飞来我的庭园一次”!是的,幸福就像一只披着碧绿光洁羽毛的小翠鸟,可遇而不可求。是的,就因为幸福难求,所以,人们才会不辞辛苦地去追求,甚至为了得到幸福而甘愿舍去一些重要的东西。
在文中,作者在一草一木间、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在跋涉的人生旅途上,用心地去追寻幸福、发现幸福、感悟幸福。作者对待幸福的体验是那么的深刻、那么的自如,无论对待什么,她始终有一颗喜乐、乐观的心!是啊,只要我们能够细心一点,其实所谓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比如我们身边的一花一草、一鸟一木……,这都能带给我们心灵片刻的安慰,能带给我们幸福的感觉。幸福与否,就在于你有没有用心去感受、去发现、去感悟。人生在世,虽然我们总免不了面对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但是只要我们不放弃,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这个世界,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人生,用心地去感受幸福,就会发现,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幸福读后感4
李跃儿这个人一开始我并不熟悉,认识她来自于她的这本书《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翻开书的第一页,我就被里面生活、真挚的言语所吸引,她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温馨,没有华丽文藻,没有专业的术语。她站在一个叙事者的角度,详尽却不繁复的讲述一个一个她所遇到、看到、听到的故事。不讲为什么,应该怎样去做。
她用一条条平凡的字句,领导你不由自主得去领悟、去思考,让人欲罢不能,越读越深入,完全地沉浸其中。
在她的心中,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纯净的种子,种子如何发芽、如何成长来源于浇灌者。所以,孩子犯得一切错误都是父母无知、不重视而造成的。首先应受到教育的应该是父母,只有父母拥有了健康、科学的教育观,幼儿的教育质量才能提高。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记忆犹新:孩子是通过自己生活的经历来建构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当他发现他身边所有的人都爱他时,讲来他就会认为自己是被欢迎被接纳的;当他发现他的父母不爱他时,他就会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会轻易爱他,也不会接纳他。
我很认同这段话,在现今这个高速发咋还能的社会,我们更多关注、追求的是如何更高效、迅捷的方法。教育者被要求高学历、高素质,各种技能的比赛、书面的文章。而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教育者被评定能不能胜任幼儿教育这一职业时,是不是要再次评定他是否怀有一颗有爱的心?幼儿工作之琐碎、繁复不同于其他教育工作者,在保育与教育两者间,我们更趋向于保育。
刚刚脱离父母的孩子有着独自面对社会的恐惧,用蹒跚的小腿走向远方,离开他们的小世界迎接陌生。在这种环境下,我想再强大的技能知识都是无力的,如果这时的教育者没有一颗爱的心,面对孩子的哭闹,他烦了;面对孩子的调皮,他恼了;面对孩子的彷徨与无知,他厌了。
那他就算天下第一又如何呢?如果我们心中都有爱,是不是就不会出现许多幼儿园教育者虐伤孩子的事件了呢?
父母的爱、老师的爱、同伴的爱,缺一不可!教育者的爱尤为重要,他引导孩子幼小的心,让他们锻炼敢于面对困难的意志;他呵护孩子受伤的心,以爱抚平破碎使其强韧;他保护孩子懵懂的心,使他们有一个温暖的臂弯。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也许我们都要反思,看完全书我才觉得这句话是如何的刺目,如何的惊心。没有幸福的孩子,如同失去宝剑的骑士,这样的他将如何面对在以后道路上所遇到的荆棘?他的人生还能完整吗?请还给孩子幸福之剑,请守护孩子美好童年!
幸福读后感5
幸福应该有多少颜色呢?
我不知道用怎样的言语去诠释它,带着巨大的好奇心翻开了它。传说中,七是一个吉祥的数字。在读这本书中,觉得幸福其实并不是一种颜色,也不是七种颜色,甚至也不是一百种颜色~~幸福是比所有这些的相加还要多的,幸福是无限的。
《幸福的七种颜色》是作家毕淑敏写给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的人们的心理读本。它集聚“各种精神、心理病例”的范儿,为我们解读生活中的困惑。它像是一盏灯火,悄然照进你的内心,带着些许热度,久久没有散去;或可以说是炙热沙漠中的一股清泉,滋润着你饥渴的心田。
徘徊于书店,为《幸福的七种颜色》的题目悬念所吸引。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是篇名为“幸福的镜片”的文章。它让我们知道幸福可因各种情况,就像一个变形镜片,能发生奇妙的折射。凸透镜使视物变大,凹透镜使视物变小。正如文中作家所讲的一句话:好的家庭要有丝网般的过滤功能。生活才会幸福。快乐的幸福的消息,如高屋建筑,肥水快流,多拉快跑,让佳音火速进入所有成员的耳鼓。忧郁的不幸的消息,只要不关急务,便遮掩它,延务它,让时间冲刷它的苦涩,让风霜漂泊它触目惊心的严酷。“放大快乐,缩小痛苦”,这就是幸福家庭的奇妙镜片功能。
《幸福的七种颜色》这本书含有许多关于幸福与不幸福的篇目,也可以说《幸福的七种颜色》是一本作者记录下的关于幸福与不幸福过后美好的总汇。它的内容带点些许欢乐,又带点让人觉得些许的悲凉曲调。
书中写了许多与幸福有关的小故事,这些故事给我们以深深的思考。或许那些跟婚姻、爱情的故事,我们无从理解、不懂得。但至少它让我们明白这个社会有给我们倾听幸福的权利。
其实,有时候幸福就是快乐的活着。对于快乐,如同对待一片丰美的草地,不要忍受,而要享受。享受快乐,就是享受人生,收纳幸福。
幸福是我们人生得以有所附丽的红枫叶;幸福是羁绊生命之旅的坚韧缰绳。当幸福向我们袭来的时候,让我们欢叫,让我们低吟,让我们用灵魂的相机摄下这些瞬间,让我们颔首微笑地分餐它悠远的香气吧!
倾听幸福,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享受幸福,才是最终的目的。记得,在忙碌的时候,多给自己一个幸福的微笑。
幸福读后感6
《幸福了吗?》是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写的书,成书于十年前名人出书热时期,现在读来仍有很多现实意义。书名用疑问的句式引起读者的思考,思考自身生存现状,思考社会环境现状,让人带着疑问去深入了解书中所讲内容。
书中白岩松从入职央视开始讲起,书中大部分内容是一些他参与编导制作的电视栏目,重大事件采访主持过程,最后附加一些个人喜欢的影视、音乐、书籍介绍。从整体上说,这本书确实反映了当下这个大时代的一些实质,有些话也能打动人心,但是整体不够深刻。尤其是后半部分的个人喜好部分,有画蛇添足,为增加篇幅凑字数之嫌。
瑕不掩瑜,缺点有,醒人之句也不少。如描写人类生存三个阶段:“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人和物质,人和人之间的矛盾都容易解决,唯有人和自己内心的较量与和平共处最难!这是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还有白岩松在经过汶川地震和“非典”之战洗礼后,写出这样的句子:“人们都是健忘的,哪怕当初的恐慌那么的真实。”这句话很深刻的道出人性肤浅的一面。
还有:“我们还处于用物质来奖赏生命的阶段,离背起行装去山水中激活生命还有距离。当下的中国,由于欲望,我们的人生处于退步的阶段。”纵观历史,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弊端,但这并不能阻止历史的前进,时代的进步。正是因为各种弊端的存在,后来者积极改善,创造出适应时代的生存模式,不断发展进步,从而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读书,我一向不关注书的作者是男是女,只关注书中内容。白岩松的这本书,却使我多多少少去了解了一下他。因为这本书的男性氛围太浓,足球爱好,严谨理性的文字表达方式,官方政治语言不自觉的运用,这些使我读书的代入感消失,同时也能更加理性的去理解书中文字内容。
幸福,是一个人身心结合后的综合愉悦感觉。幸福不是金钱、权力、物质的叠加。幸福很简单,感恩,知足,善待身边人,是获得幸福感最直接的方法。一个人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爱他人,带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即使阴霾天,你的心里也会阳光灿烂!
幸福的感觉,不是来自外力,而是来自你内心。
幸福读后感7
《他们最幸福》这本书讲述的是有关大冰的故事。作者大冰,80年出生人,油画科班出身。爱民谣音乐及背包旅行,十年余间一人一鼓卖唱行天涯。混迹西藏多年,在丽江开过多年酒吧。33岁回望来时的路,有话想说,便开始当作家。在他十年的行走生长生活中,遇见过很多有精彩故事的人。此般真意首次成文,只为分享一路所见所学所感悟。
在他们的故事之中,有的是无畏的奋斗和孤身的寻找,有的是疯狂的爱情和极致的浪漫。这些真实故事送给当下的人们,无关乎成功与经历,只关乎幸福。这本书讲了十多个这样的人,这些人都是行走在出世和入世边缘的人。他们对于人性自由的追寻,对于现行体制的叛逆,对于幸福的另类解读,让你读起来欲罢不能。
一个不用手机的女孩:像秋天里两片落下的树叶,在空中纠错片刻,一片落入水中随波逐流,一片飘在风里浪荡天涯。一次酒吧邂逅让她和大冰决定出去散散心,于是一路历经艰辛去了珠穆朗玛峰,这个不用手机的女孩,从始至终不知道她的名字。自此大冰再也没有遇见和你一样的女孩。
月月:月月走过很多地方,一个人走了很多年,她是个三毛一样的女人。谁的人生都不可能一马平川,与其前途未卜时黯然神伤,不如把这条路认知成一场欲扬先抑的成长。幸福或许是一颗一直揣在你口袋里的糖,可那奇妙的甜,只能被舔过种种滋味后的味蕾品尝。一个女人在她而立之年后,方才获得了她的糖。
大军:这个浪漫的流浪歌手,每天的卖唱以150块钱为目标,只为给自己心爱的女人买一条花裙子。日复一日,他们爱情最好的见证就是满橱飘摇的花裙子。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观感就是,每个人的人生都各不相同,都有着感人至深的故事。书中不用手机的女孩、大军可爱的妻子、路平的小南京等每一段都向我们诠释什么是幸福,人们追求幸福的各种方式。
如果你已经厌倦了忙碌的生活,或迷失寻找幸福的模式。请静下心来读一读这本《他们最幸福》,在浏览他们的幸福同时,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路,不是所有人都一样。大冰让我相信,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不需要走得那么着急,慢慢的去欣赏一路的风景。人到离开这个世界之前都是需要发育的孩子;让我们都相信我们内心深处有一块净土。
这个世界是不是你想要的,为什么那么纠结于它?
简单的生活呀,触手可及吗?
最后,以书中的话结束:浪迹天涯的孩子,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以梦为马,永远随处可栖。
幸福读后感8
刚刚过去的一周是非同寻常的一个星期,我看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故事讲述了黑人小男孩掉进了广阔的大西洋,船长发现他失踪了,并及时救起了他。为什么地位如此高的船长要救一个在船尾搞杂活的黑人小男孩呢?因为船长拥有一颗仁慈、善良的心,懂得众生平等,生命高于一切。
读了文章,我不禁想起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腊月的某个周五晚上,我去上课,八点放学。我妈正要接我,却突然听说在高技街那里有一只猫被车撞了,伤势严重。但此时已经接近八点了,到底是来接我还是救猫呢?因为事关生死,她就直接去救猫了,让爸爸来接我。
妈妈告诉我,到了那里,地上一堆血迹,有只猫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天下着雨,很冷,那只猫发出了微弱的叫声。妈妈赶紧到邻近的动物医院去求助医生一起将猫送到医院。医生一查,体温很低,伤势很重。经过急救后,总算体温上升了。但因为骨折无法吃东西,就只能用管子穿入食道,用针一点点往里面注入营养液。过年了,工作人员回家时,就由我们来完成这个任务。经过我们的照料,它已经可以站起来,走路,跳跃,感染也得到了控制。幸亏当时去救助,不然一个生命又将离开这个世界。
生命没有大小,没有高低贵贱。正如文章中所表达的,如果因为犹豫而耽误救人时间,结果只能看见尸体,那么船长会对自己非常自责,不能原谅自己,也许从此就一蹶不振,忧郁至死。
如果他听信周围人的话,没有去救这个孩子,选择继续航行,那么他就是个置他人生死而不顾的人,就得不到大家的信任。一条船,没有一个好的船长,是不能成功远航的。在远离大陆的大西洋上,潜伏着许许多多不可预知的危险。当危险来临时,他们就像一盘散沙,随之将走向灭亡。所以救了一个黑人小男孩,也许就是救了整条船的生命。
小男孩得救后可能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船长,也有可能在平凡的工作中继续平凡。但是无论未来如何,只要活下去,就有生命的希望。就像那些小动物,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从它们的眼神中能看出活下去的希望。我们救了那么多动物,我觉得自己很伟大,能够像超人一样,帮助一切弱小,这是多么幸福啊!这时,妈妈告诉我,那只猫生了只小猫,可惜是死胎。我想,有可能,它是拼了命活着把这个宝宝生下来的吧。
生命很渺小,很脆弱,也很强大,很坚韧。而中间就相差了我们的一双手,一双给予温暖和帮助的双手。
幸福读后感9
幸福是什么可能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着不同的理解,为什么人们都可望得到幸福,而幸福是什么,这没有个严格的定义。在没有阅读过《幸福的方法》前,我本人对幸福也没有明确的定义,原先幸福并非拥有丰盛的金钱和物质,那么幸福是什么呢,怎样才能拥有幸福呢?
幸福是什么我们都期望拥有幸福,都能感觉到幸福但却少一个完美的定义帮忙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它,书中说道:所有的人都能够分成四种,第一种是忙碌型,第二种是享乐型,第三种是虚无型,第四种是幸福型。我们需要确立了怎样的生活态度才能离幸福更近或者拥有幸福。书中举例说到,一个作恶多端的人死后到了一个不用工作,整天吃、喝、玩、乐的地方,他以为自己到了天堂,在他庆幸着自己到了天堂不久,他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空虚和寂寞,此时,上帝出现了,上帝告诉他,其实你此刻是在地狱。另外一个故事说到,有一个年轻人和一群老人一齐去登山,年轻人十分迫切的期望登到山顶,去欣赏美丽的风景,并没有时间和情绪去拉欣赏沿途的风景,结果他并没有在老人们前面登上山顶,这两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幸福并非是每一天要做有好处的事情和结果并非是最重要的,过程才就应是接近和体会幸福的捷径。
如何实现幸福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的《幸福的方法》中,他自己以为能拿到世界冠军就是他最大的幸福,当他自己拿到世界冠军的那一刻,他却并不感觉自己幸福,返而是迷茫,为什么会这样?这引起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的深思,作者到处寻求答案,他发现幸福并非是短暂的、单一的',而是长远的,多样的。幸福是相对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籍、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学历、不同的阅历,幸福感是不一样的,能给他们带来幸福的事情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幸福没有固定的公式和统一的标准。因为幸福是相对,所以就引出了一个惯性,习惯和他人比较。
随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的号角吹响,一部分人真的比其他人跑的快了,真的奔小康去了。所以没有发达起来的人,有些失落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什么以前的人容易感到幸福,那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前,普遍的贫穷,大家没有比较就没有失落。不可否认的是,相比较以前,此刻的贫富差距是有所拉大,但是我想幸不幸福的参照系不就应是任何外在的东西,参照系就应是过去的自己。我常常对自己说当渐行渐远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刚刚出发的样貌,这样我才能始终记得出发的原因,才能始终怀有感恩之心。
幸福读后感10
不知是谁按下了国人的快捷键:红灯用闯的,排队用插得,出行要坐高铁,吃饭要速食,甚至连婚也要用闪的;高强度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人们乐此不疲。殊不知这样的生活看似充实,实则忙碌之后却极少留下多少能咀嚼回味的东西。这样的生活再绚烂多彩,也是一具空洞的骨架。每个人的生活都犹如一块顽石,如此我们不仅要用时间和精力去设计它的表皮,还要用耐心和真心雕琢它的血肉,它才会现出其独特性。
毕淑敏说“人们常常以为拒绝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殊不知它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拒绝持续快节奏生活看似是消减了你赢在起跑线上的机会,但是这何尝不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发现沿途的风景。我们常说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或者说少了一份发现意义的勇敢与坚持。而发现生活的诗意,却往往能收获更多的满足感,为以后的前进增进动力。
雕琢生活,在你驻足伸手握住的阳光里;雕琢生活,在你闭眼感受的微风里;雕琢生活;在你细细品味的一杯香茗里,他并不需要像诗人般徘徊,也不需要像数学家一般专注,你只要在烦乱的生活中留有一份澄澈的心境,暂时放下手中的琐事,生活于你便在那时变得饱满充盈。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不止一次叩问国人《幸福了吗》,民众也一次次重申“房价居高不下,蜗居的生活谈何幸福?”其实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不幸福,或是因为物质的追求;不幸福,或是因为食品安全的担忧;不幸福,或是因为递减的就业率,但真正让你不幸福的是你没有一颗善于生活的心。
雕刻生活,在你放下题典的刹那;雕琢生活,在你移开鼠标的刹那;雕刻生活,在你放下报表的刹那。只要片刻的用心,便可为生活注入活力。去陪长辈聊天,几句就好;去问侯朋友,几个就好;去关心子女,几句就好。用心去雕琢自己的生活,就会发现幸福就在手边。
雕琢生活,是一种睿智的眼光,发现了生活的阴暗面背后的阳光。学会雕琢生活,发现人们心灵间的温声软语,谛听林间的燕语呢喃,生活与你便是一方闪耀着星光的月夜,虽然没有月光,群星也闪耀在你前进的路上,为你保驾护航。
幸福读后感11
著名作家毕淑敏,人称“文学的白衣天使”。她擅长将人性的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合成融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美学况味。在她的新着《幸福的尺度》中,其文字总能春风化雨地直指人心,外在温润、内里凌厉,给人以希望和疗愈,帮人们用幸福呵护生命的尺度。
《幸福的尺度》以书写幸福为主题,记录了毕淑敏对幸福的理解与感悟。全书从内心的澄澈、爱的坚持、亲情的守候、活在当下等角度,揭开幸福的面纱,来深度诠释“幸福哪怕再细微,也顽强存在”。这还是一本关于现世人生、内在心灵、如何看待幸福的温暖小书,在充斥着不安感的浮躁社会,给内心坚强的力量。书中不讲大道理,没有教条指南,只是与我们分享一些心灵平和的主张、拥有幸福的提醒。毕淑敏将平凡化为神奇,于平凡细致中抒写生活的真、善、美;抒发平常人绝不平庸的感受。读之,如同一味清醒剂,让人开始重新审视人生,思考生命本真。
毕淑敏的散文往往将笔触停留在现实生活中,于妙趣横生中感悟幸福,探讨灵魂。她认为幸福是灵魂的成就,而不是金钱的功劳。真正的幸福是一种内心感受,人们的幸福感和物质有一定的关联,人不可脱离环境妄谈幸福,但是当人们丰衣足食之后,再继续增加物质的供给,幸福感并不能相应地成比例增加。她在《全家福的琐屑》中告诉世人:“真正的尊严应该是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追求内心的充实、安详、愉悦。”这样的文字,折射着女性水样的光华,如一剂心灵处方,文火清蒸,给人恰到好处的滋养。
毕淑敏以散文世界最坚韧的一支笔,既给我们理性的清醒,足以指导我们在残酷现实中奋力向前;又有温柔的观照,让我们能在披荆斩棘中找到更好的自己。她的散文不仅能让人感受到一般女性的细腻情感,有些篇章还能让人体会到一般女性作家少有的豪爽、大气。如《幸福的镜片》中,她以为幸福的家庭,不妨成为回收情绪垃圾的炼炉。将成员的种种不快,以至愤慨忧愁苦恼悲凉,都虚怀若谷地包容下来,然后紧闭炉门,不再泄漏。好的家庭是会变形的镜片,能发生奇妙的
折射。放大欢乐,缩小痛苦,这就是幸福家庭的奇妙镜片功能。在她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用睿智的眼光,对生活、生命进行着理性思索的智者,同时又揭示了生活的丰厚底蕴。
幸福读后感12
就拿我来说吧,总是简单地认为过年过节就是幸福,多好呀!既能穿上新衣衫,又能拿到压岁钱,还有许多好吃的东西,吃好穿好就是我理解的幸福。可真的这样了,自已也觉得太孩子气了,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我始终感到迷惘。读了《幸福是什么》这篇故事后,我受到了启发,找到了答案。
这篇故事中的三个牧童,通过共同的劳动,挖了一口井,为大家做了一件好事。智慧姑娘代表森林里的花草树木和动物们来感谢他们,祝三个牧童幸福。然而三个牧童却不知道幸福是什么。他们问智慧姑娘,“幸福是什么”?智慧姑娘告诉他们,“幸福要自已去体会”。让三个牧童自己去寻找答案,并约定十年后再到这里相见,到时候就告诉他们什么是幸福。十年很快过去了,三个牧童和智慧姑娘都来到了小井旁,他们各自说了自己所知道的幸福。原来这十年里,他们分别做了医生,农民,商人,他们都说:“用自己的劳动,做了许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付出得到了回报,让别人幸福,自己也感到幸福。”他们问智慧姑娘,“什么是幸福”?
智慧姑娘说:“幸福就是你们感受到的,用自已勤劳的双手和辛勤地劳动而所做出的每一件有有益于人的事。这就是你们要找的答案,也正是我要告诉你们的答案。”
原来,他们所说的幸福都是一样的。
我一下明白了幸福的真谛,吃好穿好就是幸福吗?不是的!《红楼梦》里锦衣玉食的贾宝玉幸福吗?别说我们不认同,贾宝玉最终自己都觉得那种“幸福”的难熬。没有好的吃,没有好的穿,日子过得艰苦就不幸福吗?也不是的!
思来想去,我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人们生活的态度决定了每个人的幸福观。怎样看待幸福,其实往往过程是最重要的,我努力了吗?我付出了吗?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人的一生应该如何度过才有价值。有的人衣食不愁,却碌碌无为地虚度一生;有的人努力不息,最终迎来幸福。前者的一生是无价值的,后者才是真正懂得快乐的意义在于助人,幸福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仅仅只是索取。幸福的人,能让我们从他的幸福里感受到幸福。
智慧姑娘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谢谢你,我要紧紧地抓住你,快乐着每一刻,幸福着每一天。
幸福读后感13
在深沉的暗黑里,一切都早在寂静中睡去了,只有一扇小小的窗户里透出一丝温馨的光。一个小女孩拿着一本书坐在窗前,她仰着小脸望着窗外的夜空。窗外,美丽的天使就这样降临了!她向这位小女孩洒下晶莹的花瓣,幸福就这样降临了!
我坐在书桌前,静静地看着《幸福来临时》的封面,久久舍不得翻开。它传达给我的对比是那样强烈!我不仅在心里想着幸福究竟是什么?暗夜是那样冷清,甚至有一些压抑:房屋寂静地耸立着,屋旁的小树也没有长代表着希望的绿叶,而是伸展着干枯的树干。在这样的背景下,窗前那飘洒着的花瓣给人带来了无比的温暖。
就这样我翻开了哈玲卡的故事,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很精彩。书中的主人公哈玲卡是一个生活在孤儿院的十二三岁女孩。她性格孤僻,哈玲卡在孤儿院中明白了弱小就意味着被欺负这不令人愉快的法则,可倔强的她并不心甘情愿的接受。正因为这样,哈玲卡在这儿没有朋友,她不屑去寻找友情。一天,善良、勇敢的哈玲卡见到可怜、软弱的蕾娜特被众人欺负,就挺身而出、打抱不平。她虽然在打斗中受了伤,也因此要在医护室里忍受疼痛,却赢得大家的尊重和蕾娜特的友谊。哈玲卡终于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明白了友谊对自己多么珍贵!她的生活从此变得丰富甜蜜,不再孤独了,她尝到了幸福的滋味。哈玲卡这些经历让我感到,得到友谊和尊重是要有正确的与人相处方法的。而我小时候,缺并不懂得。只单一认为和小伙伴打打闹闹,就是朋友。可关键时候没有小伙伴和我统一思想,或帮助我。我又因此把曾经所谓的小伙伴当做“敌人”。在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后,我又很困惑、茫然,真不知怎么才能相处个好朋友。现在我明白了,与人相处要有是非观念,对的要坚持,错的要纠正,维护弱小,才能树立自己在小伙伴中形象,获得尊重。
哈玲卡的室友蕾娜特总是在大家入睡后无助的哭泣。终于有一天,在她哭泣时哈玲卡安慰了她并把她带到自己的秘密基地,同她分享了自己编写的警句本。哈玲卡第一次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也许只要点亮了爱的心灯,尽管是在黑暗的夜晚里,我们还能期盼幸福。
幸福读后感14
有人说,幸福是在歌舞厅里随着动听的音乐翩翩起舞亦或者是端坐在奥迪,宝马驰骋于人流如期的大街上招摇过市。而有的人却说幸福只是能够饱饱的吃上一顿饭亦或者是能够暖暖的过上一天就足以。因为幸福的尺寸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大家所向往的也有所不同。
“幸福”?这个似乎在我们耳边很少听到的词语,那只是埋藏在人们内心中的一种渴望,或深或浅,往往取决于人们向往的程度。渴望成了每个人心中一股不可缺少的动力。
正如毕淑敏老师在书中所说的一样,幸福觉得多数都是朴素的,朴素的东西往往才是最真实的,也是只有真正真实的东西才得以拿来衡量。
看到这里我难免想到之前偶然间看到的一篇小故事
小狮子问它的妈妈:幸福在什幺地方?狮子妈妈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
于是,小狮子不停地追着自己的尾巴,它追了一整天也追不到。它把这个情形告诉妈妈。
狮子妈妈笑着说:其实你不用刻意寻找幸福,只要你一直往前走,幸福,便会自然而然地跟着你。
看到狮子妈妈最后一句话,我不知不觉有些明白了。幸福本身就因人而异,不同环境的人便会有不同的向往。
比如说我们,我们往往想取得好的成绩,来报答父女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比如说,在外地工作的父母们,他们只想努力的挣钱,让自己的孩子们家人们过上幸福的日子。
在《幸福的尺度》这篇文章中,毕淑敏老师用心良苦地写了六大章节,并且这六大章节前,毕淑敏非常细心的写上了醒目的标语,让人不记得都难“幸福,从心开始”“幸福,让心灵完整的另一半”“幸福,触手可及”……每一篇的每一段的每一句话,都由毕淑敏老师娓娓道来的,都是毕淑敏老师智慧的结晶,凝聚着她的内心。每一篇都是幸福的开始。
幸福就是快乐,幸福是成就,幸福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在整本书中说的: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相成的一块糕饼,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朋友的一个温暖的拥抱……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不过,大家请不要从书中去寻求幸福的尺寸究竟是什么,因为每个人在心目中对幸福的渴望都有所不同,富人认为,只要用自己的钱去帮助更多的人,就是一种幸福。而穷人却认为,只要吃好喝好一顿就是一种幸福了。
幸福都在每个人的心中,只要自己认为自己什么是幸福的,便就是幸福的了。
幸福读后感15
近期工作比较忙,这本书看得断断续续,不过也获益匪浅。
它第一眼吸引我的地方是告诉人们如何去构造积极情绪,而这正是我所需要的。一直以来,我的情绪都是处于悲观、消极的状态,很想做出一些改变。书里面有很多测试,但认认真真做下去的没几个,因为总觉得时间不够了,所以经常将测试跳过去。
从书中学会的几个点,有必要总结一下:1、我是中度悲观情绪;2、有抑郁的倾向;3、满足感能降低悲观情绪和抑郁的倾向值,让人身心满足的事情有锻炼、学习、认认真真做一件事情,带来满足感的事情可以让满足感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但是这过程不一定会愉悦;4、愉悦的事情很容易,但是会造成轻微抑郁倾向,比如看电视,玩游戏、聚会等,这些愉悦做完之后会消失,不能长时间存在;5、如果对于某一件事出现消极悲观情绪,一定要自我反驳,顺序为:不好的事—想法—后果—反驳—激发。
以上是目前看了之后印象最深刻,也最能立即使用的几个点。我最这半年来老是喜欢看电视剧,静不下心来读书,可能是因为屏幕上的五彩缤纷离乱情仇更直观吧。
以前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错误,看完这本书才知道,是因为短暂的愉悦造成瘾的倾向。看电视能带给我愉悦,并且这愉悦几乎不需要动脑筋,但是看完之后的一瞬间就消失了,为了持续得到,所以就不断看电视。现在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觉得电视和游戏都是浪费时间且伤害身心的行为,但是并不是说完全不接触,要适可而止。而满足才是我一直寻求的东西。我之所以觉得内心空虚,空洞,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件让我内心满足的事情。所以必须得努力做一些产生满足感的事情。
不停地阅读、有目的的学习、持续有效的锻炼,或者周末学习一道菜、收拾房间、整理衣柜、学习烘培都是可以产生满足感的事情。目前我在做的有持续有效的阅读、重新联系教练开始上健身课、有目的性的学习等等。我希望自己的内心可以慢慢阳光起来。悲观消极的情绪转变还需要时间的练习,需持续不断的反驳自己。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完成书里对于优势的测试,了解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并有意识地发挥。
幸福感不是空气,随时存在,它是一个大概值,如果能运用自身的优势与美德成为一个具有积极心态的人,那么即使遇见糟糕无比的事情,也能够在理性的指引下走回到正常的轨道。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勤奋,是我应该为了幸福而努力追求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