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常规教育

时间:2019-05-12 17:4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常规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常规教育》。

第一篇:浅谈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常规教育

浅谈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常规教育

摘要:生活活动中常规教育是常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初步具备独立的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等。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过多的限制,教师辱骂、惩罚、过度的宽容等不科学的做法,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榜样激励法、故事引导法、图示观察法、游戏练习法。良好的生活常规教育是好习惯培养的发源地。

关键词:生活活动;常规教育;习惯

一、问题的提出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要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从最为基本的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幼儿园常规包括生活常规和学习常规。幼儿园的学习活动包括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学习常规包括专心做事,细心做事习惯培养,坚持性习惯培养,正确书写习惯培养等。生活常规也就是生活活动中的常规,生活活动是指幼儿的入园、进餐、喝水、盥洗、入厕、睡眠、离园等环节的活动。[1]她是满足幼儿基本活动需要的活动也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生活常规是根据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总结出来的科学的常规,主要着力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睡眠习惯、排泄习惯、盥洗习惯、整理习惯等卫生习惯;帮助幼儿了解初步的卫生常识和遵守有规律的生活秩序的重要意义;帮助幼儿学会多种讲究卫生的技能;逐步提高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帮助幼儿学会用餐

[2]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的生活常规教育是好习惯培养的发源地。

二、生活活动的常规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儿童阶段是人逐渐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的起始阶段,接受并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将对其一生健康有益。我们来看下幼儿洗手的常规:卷袖子→打开水龙头→把手冲湿→关上水龙头→擦上肥皂→把肥皂放回原处→两手相互搓洗(包括手心、手背和手指缝)→打开水龙头冲掉肥皂沫→双手接水冲掉水龙头上的肥皂沫→关紧水龙头→双手在水池内甩三下→摘下自己毛巾擦干净→毛巾挂回原处→洗完后双手交叉。这是每个幼儿园都会反复教的洗手常规,看似十分的麻烦严格,但是这样的常规教育在“非典”期间却十分重要,它有效地帮助幼儿进入安全地带。孩子身体尚未成熟,免疫系统不完善,抵抗力较差,不注意卫生、整洁,很容易感染疾病。生活活动中的常规教育不仅为幼儿远离疾病提供保障,1

而且在人际交往,自我管理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幼儿身体各个器官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各个组织都比较柔嫩,其身体素质还相当薄弱;同时,幼儿期又是生长发育十分迅速、新陈代谢极为旺盛的时期。但由于幼儿知识经验匮乏,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因此他们需要成人悉心地照顾,更需要成人反复地指导帮助、训练培养,才能独立自理,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3]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基础上导使以行,使幼儿自觉、自动地按常规去做,逐渐养成自律的习惯,提高自理能力。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他们自信心的树立也有一定的影响。然而有的幼儿园在处理方式有些欠妥当。比如:在吃饭时有的幼儿吃的慢,老师就会催促有时更会辱骂幼儿;有的幼儿理解能力有限,叠衣服总是不知道怎么办,老师也只是简单的说说并没有一个一个的教,时间久了就显的不耐烦。老师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幼儿的学习。目前在生活常规教育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1.过多的限制,忽略幼儿的主动性

这里有一份某幼儿园对幼儿的进餐要求:

进餐

对幼儿的要求:

(一)愉快、安静地进餐,逐步掌握独立进餐的技能。

(二)进餐时不讲话,不随便说笑打闹。

(三)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拿勺子(中大班使用筷子)一手扶住碗,喝汤时两手端着碗。

(四)和菜:干点与稀饭应搭配着吃,不吃汤泡饭。

(五)逐渐养成进餐的文明行为、习惯。

1.进餐时要细嚼慢咽,不慌不忙,不咂嘴。

2.不挑食,不用手抓食物,不剩饭菜,不弄脏桌面,地面和衣服,不东张西望。骨头、残渣放在指定的地方,不要将自己不吃的饭菜挑在别人碗里。

3.咽下最后一口饭再站起来,轻放椅子,离开饭桌,送回餐具。

4.饭后漱口、擦嘴、洗手。

这份要求幼儿吃饭时必须做到,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一定的饭菜,不能有

剩余。其中“进餐时不讲话”过多的限制了幼儿表达对于饭菜的感受,幼儿会对饭菜颜色及味道都会说些话,不许讲话导致幼儿吃饭时的气氛很紧张,幼儿心理处于不安的状态,影响进食及肠胃的消化吸收。适当的谈论可以减轻紧张的气氛,也利于幼儿愉快地进食,以及与同伴间的亲密度。我们可以改为“进餐时不大声讲话”。另外有的幼儿因食量较小,吃不完饭菜,但又不能剩余,只能强忍着吃下去,这样会让幼儿产生怕吃饭的心理。除了进餐的要求,其他任何环节都有要求。层层的要求下,幼儿是在严格的执行,但这样的教育太过强硬,限制。虽然对于幼儿来说,生活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有具体的内容和明确的要求,但是幼儿具有主动性,具有主动建构的能力,能主动学习,自我探索,而现在的常规教育压制了幼儿探索的兴趣和主动性。比如在洗手常规上可以采用一个小游戏--谁的小手最干净,然后让洗的最好的幼儿来讲述洗手的过程,从而来制定洗手常规。这样幼儿就发挥了主动性而且情感上也很快乐。

2.教师的不当做法及教师相互间的不良合作态度

教师长期保持在引导者,指挥者的角色上,控制幼儿的行为。在对待幼儿不当的行为时,方式有所粗暴,比如:辱骂,惩罚。在实习过程中,有一次,看到有个幼儿在上楼梯时大声吵闹,老师上前就是一脚,幼儿立马看了老师一眼,乖乖地躲到一旁了。老师用辱骂惩罚的方式来树立他们所谓的威信。这样的做法确实能让幼儿畏惧,但是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发展。幼儿会产生逆反心理或者对于老师的要求草草地完成,只是在应付。还有的老师过于的宽容,任由幼儿自己做想做的事,没有一定的规则。没有指导,幼儿有时会毫无头绪或者经常出错,这样的做法也欠妥当。

在教师的合作上也有不当的情况。我们来看一个案例。有一天中午,幼儿散步后进入午睡室脱衣睡觉,小明和小将两个人在那为了一条被子争吵,小明非说这是自己的,小将也拉者不放,然后小明冲过去就咬了小将的手,一下有了很深的齿痕。两个老师看见后就过来把小明和小将骂了一顿,没有及时的处理伤口。园长过来询问此事是怎么发生的,上午班的王老师说自己在办公室休息不知情,下午班的陆老师说也没注意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两个老师都推卸责任,对于所发生的事一点都没有反省。如果被咬的稍微严重些,后果将不堪设想。两位老师所持的态度非常不正确,在处理方式上也欠妥当。

四、不良影响及教育建议

(一)不良影响

幼儿期儿童身体发育十分迅速,各种组织处于发育与完整过程中,比较柔弱,免疫功能还未形成,易于感染疾病;骨骼富于弹性,肌肉柔软无力。易疲劳,易受损伤;心肺功能还尚未完善,负荷能力较差。[4]在生活活动中时,老师经常会让幼儿运动完后,立马趴在桌子上休息。这样的做法对于心脏有不利的影响。幼儿呼吸急促,身体不可能如成人那样快速调整到平稳状态。

幼儿能够在具体的情景或在具体的动作中展开思维,儿童需要有一种自由地探索,发现和创造自己的行为标准权利。[5]皮亚杰主张,教育应该强调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大力发展儿童的主动性,让儿童主动、自发学习。[6]过多的限制和要求,过多的干涉,使得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发展被抑制,无法提高个人的自主性和探索能力。

老师的不科学做法,会使幼儿感到愤怒、怨恨和内疚,他也许只知道“坏”,这种感情助长儿童自我怀疑的意识,而缺乏自信心的儿童往往是没有办法做到自我控制的。过度的宽容也就是听任幼儿按自己的冲动做事,比如抢夺他人玩具,既不符合实际,也无助于儿童自我约束,学会良好的自我管理。

(二)策略

所以有效地常规教育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以下几种建议,在幼儿园和家里都能采用。作为老师采用这样的方式就不会过于限制幼儿,很好的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并且在体验的过程中十分的愉快,心里很愉快。

1.榜样激励法

榜样激励法就是指对幼儿的良好品质和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巩固其良好行为的教育方法。陈鹤琴认为“小孩子固然喜欢动作,但更喜欢动作有成就的”这就是“因为事情成功,一方面固然自己很有趣的,但是还有一方面可以得到父母或教师的赞许”。[7]成人的肯定和鼓励使幼儿心理得到满足,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幼儿这种上进心,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行为习惯。

2.故事引导法

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而教师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载体,对幼儿进行常

规教育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如为培养幼儿团结,良好的人际关系,父母可以讲述《十个筷子兄弟的故事》,然后问幼儿,你是想做一根筷子还是和小朋友们一起做一把筷子呢?幼儿会高兴地说要和朋友一起做一把筷子。这样就很好的培养了要幼儿与伙伴良好相处的习惯。

3.图示观察法

图示观察法是以简洁、形象、连续的图示替代传统的示范、讲解等指导方式,引导幼儿在反复观察——思考——尝试的过程中,完成对新技能、新方法的学习方法。图示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符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容易引起幼儿注意,便于幼儿领会,利于幼儿记住,从而更好地落实生活活动目标,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8]如学习折叠衣服,单凭教师的示范讲解,幼儿还很难掌握,我们将折叠衣服的步骤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现出来。贴在叠放衣服的地方,幼儿每天可边看图示边练习。幼儿很快就掌握了折叠衣服的方法,还养成了及时将衣服折叠整齐的良好习惯。

4.游戏练习法

游戏练习法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生活常规的教育方法。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比如,在培养小朋友一些生活自理能力的活动中,可以采用有趣的儿歌贯穿动作的始终,避免幼儿学习的枯燥。通过愉快的实践能让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牢牢地记住如何来做事。洛克认为将学习寄寓游戏中,把学习变成一种娱乐,这样既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又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5.加强家园联系,保持一致性

作为家长要作好榜样的身份,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的卫生习惯,家长要放手让幼儿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一味的保护幼儿。要与幼儿园保持一致性,与教师做好沟通,一起教育、指导、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幼儿生活活动的良好行为得到巩固和强化。

6.提高教师个人素质及合作能力

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指导质量的关键。作为教师要虚心地学习各个最新的理论,领会其中的内涵。在生活活动的常规教育时要有更多的耐心和爱心,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举止,对于幼儿采取温柔地方式。教师之间合作时要及时地沟通,交流幼儿的情况,遇到特殊情况时及时的解决幼儿的问题,不相互推卸责任,提高个人的道德品质,合作要和谐,不能忽视在幼儿面前的榜样作用。

参考文献:

[1][2][3]倪敏.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315.314.313.[4][5]高岚.学前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8.79.[6][7]唐淑,王雯.学前教育思想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379.128.[8] 杨磊.图示法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运用[J].长沙:学前教育研究,2000(3):34.

第二篇: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随机教育

“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随机教育”开题报告

作者:泰兴市济川幼儿园 提供人:江苏省泰州市网上家长学校 阅读:1915 评论:0 时间:2007-3-26 17:31:

41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3-6岁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现代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宠爱,从而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我们还发现,幼儿园的孩子在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情绪性的特点,他们的注意、记忆、思维和想像有着很大的随意性,受情绪的支配,当他们被某种事物或想像所吸引而兴奋的时候,他们的思维就异常活跃,头脑里的问号特别多,语言表达也生动,容易接受成人对他们的教育。因此,我们认为幼儿教师,不但要树立随机教育的观念,善于利用,更要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随机教育,把握适当的时机,催发幼儿积极向上、愿意学习的欲望,并注意“启蒙”的特点。同时还要防止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而无限拔高。但如何在幼教改革的今天,更好、更有效地发挥随机教育的作用,这还有待于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摸索和总结。因此,我们设计了“幼儿生活活动中的随机教育”这一研究课题。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对随机教育的研究,构建体现我园特色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和谐发展。

二、实践价值

孔子曰:“少年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一个人小时侯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身都会起到作用。幼儿园一日生活及各个环节都渗透着教育因素,“时时有教育,处处有教育。”教师们在掌握各学科教育要求的同时,还应理解随机教育的精神实质,使随机教育渗透到具体计划中去,并根据这些要求来设计活动,布置环境,使之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设计组织的活动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从而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寓教与乐,让幼儿在玩乐中,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三、理论依据

由于幼儿园的孩子受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不可能凭借抽象的符号系统和逻辑的推导,而是依赖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当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为幼儿所熟悉时,他们便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在新近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 》)中,“生活”一词频频出现。尤其在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中,与“生活”有关的条款有十多处,例如: A、教育要使幼儿学习生活,这是教育的内容,强调选择生活。比如:“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 B、教育要利用生活——这是教育的途径,强调通过生活。比如:“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在共同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C、教育为了生活——这是教育的目标,强调适应生活。比如:“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很显然,在新《纲要》中幼儿的生活被重重的凸现出来,新《纲要》中还强调: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善于发现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的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觉

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这些部分充分强调了教育与生活活动的关系以及随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研究内容

(1)“处处皆教育”。这说明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有很大的随机性。幼儿园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2)以幼儿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各领域教育的功能,关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给幼儿搭建一个自由表现的平台,提高幼儿的活动能力

(3)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从经验型向学习型、研究型的转变。

五、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园将小二班、小三班、中二班、中三班、大一班、、大三班等32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六、研究程序及结果

本课题2006年6月开始至2008年6月结题。历时两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05年11月——2006年1月)

(1)选题讨论、申报立项、拟订课题研究方案,制定实施计划,做好前期工作。

(2)成立课题组,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学习教育理论、增强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06年3月——2007年12月)

(1)根据各年级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方案。

(2)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开观摩活动,展示活动。

(3)修订计划、积累资料、阶段评估、总结交流。

第三阶段:研究总结阶段(2008年1月——2008年6月)

后期测试,全面分析、评价,完成子课题报告,汇总实验资料、撰写实验总报告。最终成果形式:

1、实验报告

2、研究论文

3、教案集

4、优秀案例集

5、活动实录VCD光盘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课题组长:季兰玉

副 组 长:韩建玉

成员:朱莉沈剑薇戴莉章荷季嫦飞

1、建立了课题研究制度;

2、保证实验教师的稳定,并聘请省市幼教专家作指导;

3、本课题研究人员均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曾担任的各类教研活动中取得一定成绩;

4、保证必要的资金投入,确保课题研究的有效实施;

5、改革评价模式,制定实验教师岗位责任制,与考评挂钩。

二00六年五月

[出处:泰兴市济川幼儿园]

第三篇:幼儿园常规教育

幼儿园的常规培养教育是指对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规则、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培养教育过程,是贯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的。在常规培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如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对他人要懂得文明礼貌、知道爱护公物、学会分享与谦让、学会等待与轮流以及关心、同情他人等,要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素养。

如果按照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内容来划分,幼儿园的常规可以分为生活常规、游戏常规、学习常规三部分。虽然每个幼儿园会根据本园的具体情况对这三部分的常规进行具体的规定,但是大致的内容是相同的。

(1)生活常规贯穿幼儿在因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是根据幼儿因的生活环节制定的活动规则。生活常规一般包括来园、盥洗、饮水、如厕、进餐、午睡、起床、离园等环节的常规。幼儿应该形成的生活常规包括:遵守作息时间,有良好的进餐习惯、睡眠习惯、卫生习惯,有良好的坐、站、走姿势,以及有良好的物品收放习惯等。各年龄班的生活常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在具体的要求上有所不同。比如,在中班增加了劳动常规;到了大班增加了值日、收拾和整理活动的常规。下面是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

◆早晨按时入园,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大声向老师问好;

◆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整理自己的衣物并把自己的物品放到规定的地方;

◆参加班级的晨间游戏活动和晨间锻炼;

◆三餐和吃午点以前能按照规定的步骤洗手,大、小便后知道洗手;

◆安静进餐,不挑食,自己吃,不撒饭;饭后按要求把碗勺放到指定位置;

◆安静午睡,安静起床,尝试自己穿衣服;

◆离园时拿好自己的物品,向老师道别。

(2)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既包括室内游戏和户外体育游戏,也包括个人游戏、小组游戏和集体游戏。幼儿园的游戏常规主要是指这几类游戏的常规。为了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教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商议制定游戏常规。下面是中班幼儿的游戏常规:

◆能自己选择游戏活动,并有目的地活动;

◆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遇到问题主动想办法解决;

◆与小伙伴一起玩,能大胆表达与交流;

◆学习轮流按顺序游戏;不经过别人允许,不插手别人的游戏;

◆注意保持安静,不大声喊叫影响他人;

◆爱护玩具,能按照要求有序地收放玩具材料;

◆学习自主解决游戏中的困难与纠纷。

(3)幼儿因的学习活动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教师要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遵守纪律、认真倾听与交流、敢于大胆表现自己的好习惯。下面是大班幼儿的学习常规:

◆能积极、愉怏地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育,大胆且大声地回答问题;

◆有良好的坐姿、举手姿势、站姿、握笔姿势,懂得用眼卫生。

◆注意倾听教师和同伴的讲话并勇敢地回答问题。

◆大胆探索与尝试,有目的地进行操作;

◆注意观察和学习同伴的经验,积极与大家讨论问题。

在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同时,教师要保证幼儿的一日生活是安全的、快乐的、有意义的,要让幼儿获得应有的发展。

第四篇:幼儿园常规教育(精选)

幼儿园常规教育

幼儿园常规教育主要包括:一日生活常规、教育、教学常规等。幼儿园教师要会科学、合理地制订各项常规,要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地教育幼儿遵守各项常规,以使幼儿园常规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一节 生活常规

一、进餐的常规

培养幼儿进餐的常规,能促进消化和吸收,保证供给幼儿充足的营养素;保证进食卫生,预防病从口入;养成文明的进餐习惯。

进餐时要求幼儿遵守的常规如下。

(1)饭前洗手。进餐前用肥皂泡按照正确的洗手方法,洗干净手。洗净手后,不再干别的事,以免造成再次污染。

(2)吃饭时保持桌面、地面和衣服的清洁卫生。吃饭时,不用手抓饭,不剩饭菜。

(3)学会正确使用餐具。小班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勺子,中、大班幼儿学会正确使用筷子。

(4)吃完饭后,能把碗、筷放在指定的地方,把椅子放入原位后离开餐桌。

(5)饭后用温水漱口,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嘴。

(6)中、大班幼儿可轮流担任餐前准备和餐后的整理工作,如饭前分碗、筷、小勺等。

二、饮水的常规 幼儿对水的需要量比成人大,在一日活动中应多次安排幼儿喝水,喝水时要求幼儿遵守的常规如下:(1)教会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识别自己水杯的标识,能根据自己的标识,正确拿取杯子。

(2)组织幼儿拿取水杯,可用分组轮流的方法,以免拥挤,并减少等待的时间。

(3)分组组织,轮流取水,并学会排队,做到不拥挤。

(4)喝完水,立即把杯子放回原位,不玩杯子。

三、就寝的常规 幼儿睡眠除了要培养良好的睡姿,能自然、安静入睡等良好的习惯外,就寝时还要求幼儿遵守就寝的常规,它能使午睡室整洁有序,能让幼儿学会穿脱衣、裤、鞋、袜,就寝时要求幼儿遵守的常规如下。

(1)睡前能按顺序穿脱外衣、外裤、鞋子,并把衣裤叠整齐放在床后头或教师指定的地方;鞋子整齐地摆放,做到美观、整洁。起床后,会自己按顺序穿衣裤、鞋袜;起床后会自己整理床铺,将被子叠整齐,放置在床头。

(2)小班幼儿可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以上任务,中班开始慢慢过渡到独自完成。

四、盥洗的常规

(1)分组组织幼儿,按顺序轮流进入盥洗室,尽量避免拥挤,以免发生矛盾。幼儿盥洗时,应有教师在现场指导、照顾和督促幼儿认真洗,洗干净,提醒幼儿不玩水。

(2)能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洗脸。

(3)懂得节约用水的道理,学会节约用水的方法,盥洗时,不 要把水龙头开得太大,不浪费水。

五、入厕的常规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除了培养幼儿定时大便、按时小便等排便习惯外,同时要求幼儿在入厕时遵守一定的规则,可以让幼儿尽快学会自己料理生活的技能,培养讲卫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入厕时要求幼儿遵守的常规如下。(1)对初入园的幼儿,要会用语言表达要大、小便,学会坐盆或蹲坑,有些幼儿不习惯幼儿园的便盆或蹲坑,教师应耐心说服,逐渐使之习惯。(2)4岁后的幼儿,开始学习自己料理大、小便,学习自己穿脱裤子,自己擦屁股,应事先将手纸裁好,放在固定的地方,方便幼儿拿取。一般纸宽10厘米,纸长13厘米左右,并教会幼儿使用方法。第二节 教育、教学活动常规

一、集体活动中与人交往的常规

1.学会使用礼貌用语。(1)小班幼儿,会说“谢谢”、“再见”等简单的礼貌用语。(2)中、大班幼儿会说“谢谢”、“再见”、“请”、“不客气”、“您好”等常见的礼貌用语。并会主动用礼貌用语跟人打招呼和回答别人的问候。

2.学会有礼貌地听别人说话。听别人说话时有礼貌,表示对说话方的尊重,会赢得对方的好感,有利于交往。(1)小班幼儿,要做到能安静地听人说话,不随便插嘴,不打断别人说话。(2)中、大班幼儿,要做到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不打断别人说话,学会用轮流的方式与人交谈,不抢着讲,不乱插嘴。与人交谈时,做到有目光和表情的交流。个别交谈时,知道要控制音量,以对方能听到为准,不影响其他人。3.在自由结伴游戏时,能热情而有节制地寻找合作伙伴。找朋友时,会面带笑容,态度友好、动作轻柔,自然大方。4.在集体活动中不与他人相撞。5.学会看问题不仅要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出发,也要考虑别人的立场和观点,能和同伴共同商量解决活动中出现的简单问题,玩具的分配、游戏角色的分配等。

二、劳动的常规

幼儿应从小学习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包括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教师应按照幼儿年龄的不同,鼓励幼儿参加劳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活动手、脑和整个身体,锻炼意志,培养爱劳动的态度和责任感。幼儿应遵循的劳动常规如下。小班幼儿(1)学习自己穿鞋子、袜子,能分清鞋子的左右脚,分清袜子的底和背,并能穿入脚上。学会自己拿勺子吃饭,不要老师喂。(2)学会自己搬椅子。方法为:双手分别握住椅子的两旁,椅背朝上,搬动椅子,不能在地面上拖着走。(3)会自己洗手;会用自己的毛巾擦手、擦嘴;会自己擤鼻涕。会把垃圾扔进垃圾箱。(4)会按老师的指令做简单的事。如帮老师拿扫帚、簸箕,帮小朋友拿衣服、鞋子,给花浇水、给小鱼喂食等。(5)会整理自己玩过的玩具、看过的图书,懂得东西从哪儿拿,应放回哪儿。中、大班幼儿(1)会自己穿脱衣服,会叠衣服;会扣纽扣、系鞋带。当同伴有需要时会帮助同伴扣纽扣、系鞋带。(2)会整理被褥,会把被子叠成正方形,会铺平床单。(3)会用筷子吃饭,不掉饭粒,不剩饭。吃饭时不高声说笑,不弄脏衣服,能钻心进餐。(4)会正确盥洗,盥洗时专心,不玩耍,不弄湿衣服和地面;动作迅速,不拥挤。(5)会自觉整理自己玩过的玩具、阅读过的图书,做到物归原处。(6)会按活动需要,摆放桌椅,搬动桌子时,做到两人抬着走,不推、拉桌子。(7)会擦桌子、窗户,会扫地,自觉保持环境清洁,自觉地将垃圾扔进垃圾箱。(8)会给植物浇水,给动物喂食,能做力所能及的园地劳动。(9)能较好地完成老师指派的劳动任务,如分发和收拾餐具、教具等。(10)能完成“值日生”的任务,尽到“值日生”的责任。

三、避免噪声的常规

噪声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众所周知,避免产生噪声人人有责。避免噪声的常规如下。(1)不高声喊叫。(2)与人文明交谈,个别交谈时会控制音量,集体交谈时,会注意倾听,不随便打断他人的发言或乱插嘴,做到一个接着一个发言。(3)唱歌、念儿歌时也要注意控制音量,能用好听的声音唱歌和念儿歌。(4)自由活动时,不狂奔乱喊,否则既制造噪声,又损伤嗓子。(5)轻轻地走路。(6)不在活动室里或走廊上跑跳,会轻轻地稳稳地走。(7)进午睡室,会小心地、悄悄地走。(8)轻轻地拿放东西。(9)搬桌子,两人抬着走;搬椅子,两手抱着走,不在地面上拖动,以免发出噪声。(10)饭后、饮水后、轻轻地把杯、碗、盘、勺、筷等放入指定的筐或桶内,尽量不发出声音。(11)平时不敲打桌子,不摇动椅子。

四、教学活动常规

幼儿园教学活动常规有一般性的组织常规,如排队、举手发言、坐姿端正等;也有特殊教学活动的常规,如针对音乐活动、体育活动等不同教学活动的特点,有一些特别的常规要求。教师应明确各项教学活动的规则要求,并指导、督促幼儿遵守各项规则要求,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好效果。

(一)教学活动中幼儿需遵守的一般常规

1.排队 在集体教育、教学过程的组织中,少不了排队这一组织形式,它是活动顺利、有序进行的保障,也是一种文明的行为习惯。教师不但要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组织幼儿排队,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自觉排队的习惯。让幼儿知道,一般有三人以上出现等待现象时,就要自觉排队。(1)盥洗、入厕、饮水时遇到等待现象应排队。(2)集体走楼梯、过走廊,要排好队靠右边走,把左边空出来,供别人用,以免挡住别人的通道。(3)玩滑梯、秋千、浪椅等大型活 动器械时,要排好队,一个接着一个来,懂得先来后到的道理,学会必要的等待。保证活动的安全。(4)在早操、游戏、音乐、体育等活动中,能根据活动的需要和教师的指令,排成各种队形。(5)集体出游、散步需要排队,一般排成两路纵队,幼儿两两拉手行进。小班幼儿可用绳子做护栏,即绳子两端分别由两位老师牵住,幼儿排成一路纵队,用右手扶住绳子,就可向前行进,这种方法既安全,又方便低年龄幼儿行走,比一个幼儿拉着一个幼儿的衣服走效果要好得多。

2.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常规(1)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解,按老师的指令开始、展开和结束活动,步调一致、反应灵敏、行动迅速。(2)举手发言。养成勤于动脑,积极发言的主动态度。同时又要做到回答问题或要求发言时,应先举手,得到老师许可,方可起立发言。会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等待教师邀请。注意倾听同伴发言,不随便打断或插嘴。(3)不随便进出活动室。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如喝水、入厕,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不随便借故离开活动室,更不擅自离开活动室,随便进出。能坚持完成学习活动。(4)不随便玩弄事先准备好的学具、操作材料等学习用品,以保证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活动中。(5)坐姿端正。背部挺直,靠着椅背,肩部放松,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上。保持正确的坐姿,既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又能保证骨骼的正常生长。(6)活动结束后,自己收拾简单的学具、乐器、操作材料等学习用品,整理场地。离开时,能迅速地将椅子轻轻靠近桌子。

(二)特殊教学活动的常规

音乐活动中韵律活动的常规 1.活动开始和结束的常规(1)听音乐的信号起立和坐下。一般采用旋律向上的音乐作为“起立”的音乐,用旋律向下的音乐作为“坐下”的音乐。(2)听音乐的信号开始活动和结束活动。(3)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活动后迅速找到空位子就座。(4)活动结束时,自己收拾道具和整理场地。2.活动进行的常规(1)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2)听音乐的信号变换队形,一般采用进行曲,听进行曲音乐,按音乐的节拍,边踏步边走成新的队形。(3)在没有队形要求的情况下,找比较空的地方活动。(4)在自由移动或活动时,不与他人或场地内的道具桌椅等相撞。(5)在自由结伴的活动中,安静地在规定的时间内寻找、选择同伴、交换舞伴、分组或分配角色。(6)在自由结伴活动中,热情而有节制地与舞伴交流、合作。音乐活动中打击乐器演奏的常规 1.活动开始和结束的常规(1)听音乐的信号整齐地将乐器从座位底下取出或放回。(2)乐器取出后,凡不演奏时须将乐器放在大腿上,做到不发出声音,眼睛也不看乐器。(3)开始演奏时,按指挥者的手势整齐地将乐器拿起,做好准备演奏的姿势。演奏结束后,按指挥者的手势将乐器放回大腿上。(4)活动结束后,自己收拾乐器和整理场地。2.活动进行的常规(1)演奏时身体倾向指挥者,眼睛注视指挥者,积极地与指挥者交流。(2)演奏时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3)演奏时注意力要集中,不做与演奏无关的事。(4)交换乐器时,须将原来使用的乐器放在椅子上,再迅速、安静地找到新位子坐下。(5)交换乐器过程中不与 他人或场内的椅子相碰撞。

体育活动的常规(1)听口令或哨声踏步、走队形、做动作。(2)教师示范讲解时,集中注意倾听和观看。(3)解散活动时,应在指定的地方活动,不互相碰撞。(4)做剧烈活动时,不高声喊叫,以免损伤声带。(5)做体育游戏时,严格遵守游戏的规则。(6)成集中队形时,动作迅速,不发出声音。(7)结束活动时,会帮助教师收拾活动器具,整理场地。

第三节 常规培养的策略、方法。幼儿园各项常规一旦确定,教师就应教育、引导、督促幼儿遵守,严格要求,持之以恒,直至形成习惯。否则,哪怕制订得再好的规则,也只是纸上谈兵,失去意义。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可参考以下策略、方法。

一、严格要求,毫不懈怠 幼儿园提出的各项常规,对幼儿来说,应该是符合实际,是他们接受能力范围之内的;但又应该做到有一定的难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即对幼儿的心理形成适当的压力。心理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有利于促进幼儿积极向上。同时,幼儿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和发展,努力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和经受挫折的能力。

教师在培养幼儿遵守常规的过程中,要严格要求,给幼儿以适当的压力,让幼儿经受一定的挑战,变压力为动力。而不能“心慈手软”,一旦遇到困难,或太浪费时间,就放松要求,甚至放弃。严格要求,就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既定的规则办,说话算数,说到做到。若幼儿感到有困难,也不能放松要求,更不能放弃,要有坚定的立场,顽强的意志和耐心,帮助幼儿反复练习,以形成自觉的 行为。当然,严格要求不是大声地训斥或责备。如,当教师提出“搬椅子时动作要快,不发出声音”的规则要求,幼儿有能力做到,却没能做到时,教师不能因为怕耽误时间,影响下面的活动,虽然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可看看椅子也已经放好了,就算了。这样做其实就是对规则的放松,没有严格要求,因此也就很难达到要求。要做到严格要求,那就应该让幼儿把椅子放回原位,重新搬,有必要的话,可反复进行,直至达到要求。在反复进行的过程中,要有耐心,保持心平气和,不训斥、指责幼儿。又如,教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自己拿勺子吃饭的常规,一开始幼儿拿不好勺子,到处撒饭粒,花的时间更长,既给教师增添麻烦,又耽误时间,还不如由教师喂来得省事。教师不能因为麻烦或浪费时间而放弃规则要求,而是要坚持原则,耐心地、不厌其烦地一点一点地按要求去做,直至达到目标。

二、共同合作,持之以恒 共同合作,持之以恒,指的就是一致性和一贯性。一致性和一贯性是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尤其是在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更显得重要。共同合作,可以从内容和对象两个层面去理解。首先从合作的对象看,既包括幼儿园保教人员之间的合作,幼儿园保教人员与家长的合作,同时也包括幼儿园教师、家长与幼儿的合作。从合作的内容看,一是指合作制订各项常规,二是共同遵守各项常规。合作制订常规,不仅要求幼儿园班级中的各位教育者合作参与,共同制订出一致的规则,同时,可请家长参与,以便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园的各项规则。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要鼓励幼儿亲自参与规则的制订,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成为规则的主人。幼儿园保教人员、家长、幼儿多方面合作制订的常规,更具有合理性、可行性,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共同遵守,为幼儿起榜样作用,也有利于家园合作共同督促幼儿遵守。如在交往的常规中,要求幼儿“会用礼貌用语,有礼貌地与人交谈”,幼儿只在幼儿园里被要求这样做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树立榜样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与所有人交往的过程中都应该这样做。有多方合作,有一致的要求,常规就会很快成为幼儿的自觉行为。持之以恒,是指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时,要有一贯的要求,定下的规则,不随意更改,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不打折扣,不随心所欲,也不半途而废,始终如一,坚持到底。当一种常规刚刚建立时,需要每天坚持,以达到巩固。当一种常规已经巩固时,在执行时也要每次提醒幼儿做到。教师在提常规要求时更不能随心所欲。如,今天教师心情舒畅了,就会放松对幼儿的要求,哪怕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也可以随便说话,随便在地上打滚等。哪天教师心情不好了,就会“严格要求”,这也不许,那也不行,动不动就批评。当然,有这种行为的教师,前提是没有认识到常规教育的意义。幼儿园的常规不是教师用来压制幼儿,对幼儿实行控制的手段,而是塑造幼儿完善人格的积极措施。因此,在进行常规教育时,教师一定要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从幼儿身心健康出发,不惜付出耐心和恒心,坚持不懈,才能取得好效果。

三、激发兴趣,主动学习人的大脑皮层活动有它规律,“优势兴奋”就是其中的一种。当人的大脑皮层处于“优势兴奋”状态时,就会使人感到工作或学习过程十分的轻松、愉快,使人注意力高度集中,激 起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大大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促进大脑皮层“优势兴奋”状态形成的主要因素就是“兴趣”。人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等,就是因为兴趣能使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使人产生工作、学习的愉快感,激发人们工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使工作和学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幼儿的常规教育中,幼儿园教师同样要善于利用大脑皮层优势的原则,尽量采用幼儿感兴趣的手段和方法,对其进行常规训练,必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尝试用以下方法。1.游戏形式或游戏口吻 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是幼儿容易接受的学习形式。把常规教育内容寓于游戏的形式中,或用游戏的口吻进行组织,会大大激发幼儿学习常规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如前面提到的《吃饭=组装车》这一例子中,教师为了培养幼儿不挑食、自己吃完一份饭菜的习惯,就是利用孩子对汽车的兴趣,用游戏的口吻,把食物比作汽车零部件,把进食比作组装汽车,大大激发了幼儿的进食兴趣。又如:在打击乐活动中教师为了培养幼儿自己收拾打击乐器的常规,用幼儿乐于接受的游戏形式进行组织。具体方法是:请几位幼儿,人数与乐器的种类相同,即有几种打击乐器,就请几位幼儿,一位幼儿负责收一种乐器,每人发一个小箩筐;负责收乐器的幼儿手提小箩筐,跟着《找朋友》的音乐节奏,用跑跳步,轮流跳到拿同一种乐器的幼儿面前,幼儿逐个把乐器放入他(她)的筐内。用这一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乐器收得又快又好,活动环节显得紧凑,因为《收乐器》的环节很自然地成 了打击乐活动的最后一环节,没有一点附加的感觉,效果很好。2.儿歌类文学作品 儿歌、谜语一类的文学作品,有很强的节奏感,富有韵律美,念起来朗朗上口,幼儿乐于接受,感兴趣。因此,用儿歌来伴同幼儿学习常规,同样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让幼儿学习自己系鞋带,可配上系鞋带的儿歌“两根鞋带交朋友,两个朋友拉拉手(第一次交叉打结),两个朋友鞠鞠躬,再拉一次手,变成小蝴蝶(第二次打蝴蝶结)。”如让幼儿自己学扣纽扣,以防扣错扣眼(幼儿很容易扣错扣眼,这是个难点),可配上谜语“兄弟四五个,各进各的门,要是走错了,出来笑死人。” 如培养幼儿坐姿端正的常规,可配儿歌“椅背靠一靠,双脚并并拢,小手拍一拍,放在大腿上。” 这些儿歌不仅能激发幼儿对学习常规的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常规的学习要领,更有利于幼儿对常规的掌握。教师应根据具体需要选择相应的儿歌,也可自己编写儿歌,让幼儿在朗朗上口、饶有趣味的儿歌陪伴下,愉快地学习。在幼儿园的常规教育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榜样作用是第一重要的因素。有人说: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在园的大部分时间都与老师在一起,再加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会有意或无意地进行模仿和学习。可见教师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形成,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幼儿常规教育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响。俗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幼儿。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时时注意自己举止言行的规范,才能给幼儿以身 示范的教育影响。幼儿园里经常使用的间接榜样是文学作品活动——讲故事。幼儿喜欢听有趣的故事,教师充分利用故事等文学载体,运用文学作品中的教育典范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如为培养幼儿爱惜粮食,教师向幼儿讲述《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再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发生的事情,启发幼儿爱惜粮食。为了强化教育效果,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模仿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表演,幼儿通过角色游戏的表演加深印象,模仿、学习良好的行为习惯。正面强化是指对幼儿遵守规则的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巩固其良好品行。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的正确行为,由于获得及时的正面强化刺激而固化下来,并逐渐养成行为习惯。如,为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解决有些幼儿不愿洗手的坏毛病,教师对已经养成洗手习惯的幼儿用照相机拍照下来,然后在班级的小红花园地里展览。同时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向幼儿出示两张图片,一张图为脏的小手,一张图为干净的小手,然后组织幼儿讨论:“你喜欢哪只小手?为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说出脏手上有细菌,吃到肚子里会生病的道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洗手,当幼儿洗干净手后,教师应及时鼓励、赞扬,以使幼儿逐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除了以上策略和方法,幼儿园老教师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有很多深入的实践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

第五篇:幼儿园常规教育

幼儿园常规教育主要包括:一日生活常规、教育、教学常规等。幼儿园教师要会科学、合理地制订各项常规,要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地教育幼儿遵守各项常规,以使幼儿园常规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一节 生活常规

一、进餐的常规

培养幼儿进餐的常规,能促进消化和吸收,保证供给幼儿充足的营养素;保证进食卫生,预防病从口入;养成文明的进餐习惯。进餐时要求幼儿遵守的常规如下。

(1)饭前洗手。进餐前用肥皂泡按照正确的洗手方法,洗干净手。洗净手后,不再干别的事,以免造成再次污染。

(2)吃饭时保持桌面、地面和衣服的清洁卫生。吃饭时,不用手抓饭,不剩饭菜。

(3)学会正确使用餐具。小班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勺子,中、大班幼儿学会正确使用筷子。

(4)吃完饭后,能把碗、筷放在指定的地方,把椅子放入原位后离开餐桌。(5)饭后用温水漱口,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嘴。

(6)中、大班幼儿可轮流担任餐前准备和餐后的整理工作,如饭前分碗、筷、小勺等。

二、饮水的常规

幼儿对水的需要量比成人大,在一日活动中应多次安排幼儿喝水,喝水时要求幼儿遵守的常规如下:

(1)教会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识别自己水杯的标识(在茶杯架的相应位置上粘贴上各种小动物、蔬菜、水果的图案,或直接在水杯上贴防水的图案,图案不能重复,保证每个幼儿都有一个仅属于他的图案),能根据自己的标识,正确拿取杯子。

(2)组织幼儿拿取水杯,可用分组轮流的方法,以免拥挤,并减少等待的时间。

(3)分组组织,轮流取水,并学会排队,做到不拥挤。(4)喝完水,立即把杯子放回原位,不玩杯子。

三、就寝的常规

幼儿睡眠除了要培养良好的睡姿,能自然、安静入睡等良好的习惯外,就寝时还要求幼儿遵守就寝的常规,它能使午睡室整洁有序,能让幼儿学会穿脱衣、裤、鞋、袜,就寝时要求幼儿遵守的常规如下。

(1)睡前能按顺序穿脱外衣、外裤、鞋子,并把衣裤叠整齐放在床后头或教师指定的地方;鞋子整齐地摆放,做到美观、整洁。起床后,会自己按顺序穿衣裤、鞋袜;起床后会自己整理床铺,将被子叠整齐,放置在床头。

(2)小班幼儿可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以上任务,中班开始慢慢过渡到独自完成。

四、盥洗的常规

(1)分组组织幼儿,按顺序轮流进入盥洗室,尽量避免拥挤,以免发生矛盾。幼儿盥洗时,应有教师在现场指导、照顾和督促幼儿认真洗,洗干净,提醒幼儿不玩水。

(2)能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洗脸。

(3)懂得节约用水的道理,学会节约用水的方法,盥洗时,不要把水龙头开得太大,不浪费水。

五、入厕的常规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除了培养幼儿定时大便、按时小便等排便习惯外,同时要求幼儿在入厕时遵守一定的规则,可以让幼儿尽快学会自己料理生活的技能,培养讲卫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入厕时要求幼儿遵守的常规如下。

(1)对初入园的幼儿,要会用语言表达要大、小便,学会坐盆或蹲坑,有些幼儿不习惯幼儿园的便盆或蹲坑,教师应耐心说服,逐渐使之习惯。

(2)4岁后的幼儿,开始学习自己料理大、小便,学习自己穿脱裤子,自己擦屁股,应事先将手纸裁好,放在固定的地方,方便幼儿拿取。一般纸宽10厘米,纸长13厘米左右,并教会幼儿使用方法。

第二节 教育、教学活动常规

一、集体活动中与人交往的常规

1.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1)小班幼儿,会说“谢谢”、“再见”等简单的礼貌用语。

(2)中、大班幼儿会说“谢谢”、“再见”、“请”、“不客气”、“您好”等常见的礼貌用语。并会主动用礼貌用语跟人打招呼和回答别人的问候。

2.学会有礼貌地听别人说话。听别人说话时有礼貌,表示对说话方的尊重,会赢得对方的好感,有利于交往。

(1)小班幼儿,要做到能安静地听人说话,不随便插嘴,不打断别人说话。(2)中、大班幼儿,要做到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不打断别人说话,学会用轮流的方式与人交谈,不抢着讲,不乱插嘴。与人交谈时,做到有目光和表情的交流。个别交谈时,知道要控制音量,以对方能听到为准,不影响其他人。

3.在自由结伴游戏时,能热情而有节制地寻找合作伙伴。找朋友时,会面带笑容,态度友好、动作轻柔,自然大方。4.在集体活动中不与他人相撞。

5.学会看问题不仅要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出发,也要考虑别人的立场和观点,能和同伴共同商量解决活动中出现的简单问题,玩具的分配、游戏角色的分配等。

二、劳动的常规

幼儿应从小学习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包括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教师应按照幼儿年龄的不同,鼓励幼儿参加劳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活动手、脑和整个身体,锻炼意志,培养爱劳动的态度和责任感。幼儿应遵循的劳动常规如下。

小班幼儿

(1)学习自己穿鞋子、袜子,能分清鞋子的左右脚,分清袜子的底和背,并能穿入脚上。学会自己拿勺子吃饭,不要老师喂。

(2)学会自己搬椅子。方法为:双手分别握住椅子的两旁,椅背朝上,搬动椅子,不能在地面上拖着走。

(3)会自己洗手;会用自己的毛巾擦手、擦嘴;会自己擤鼻涕。会把垃圾扔进垃圾箱。

(4)会按老师的指令做简单的事。如帮老师拿扫帚、簸箕,帮小朋友拿衣服、鞋子,给花浇水、给小鱼喂食等。

(5)会整理自己玩过的玩具、看过的图书,懂得东西从哪儿拿,应放回哪儿。中、大班幼儿

(1)会自己穿脱衣服,会叠衣服;会扣纽扣、系鞋带。当同伴有需要时会帮助同伴扣纽扣、系鞋带。

(2)会整理被褥,会把被子叠成正方形,会铺平床单。

(3)会用筷子吃饭,不掉饭粒,不剩饭。吃饭时不高声说笑,不弄脏衣服,能钻心进餐。

(4)会正确盥洗,盥洗时专心,不玩耍,不弄湿衣服和地面;动作迅速,不拥挤。

(5)会自觉整理自己玩过的玩具、阅读过的图书,做到物归原处。

(6)会按活动需要,摆放桌椅,搬动桌子时,做到两人抬着走,不推、拉桌子。

(7)会擦桌子、窗户,会扫地,自觉保持环境清洁,自觉地将垃圾扔进垃圾箱。

(8)会给植物浇水,给动物喂食,能做力所能及的园地劳动。

(9)能较好地完成老师指派的劳动任务,如分发和收拾餐具、教具等。(10)能完成“值日生”的任务,尽到“值日生”的责任。

三、避免噪声的常规

噪声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众所周知,避免产生噪声人人有责。由于幼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健全,自控能力差,再加神经活动过于兴奋,这些往往使幼儿成了幼儿园内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长期生活在充满噪声环境中的人,容易疲劳,心情烦躁,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幼儿园教师应引起重视,要加强教育,建立预防噪声的常规,并引导、督促幼儿严格遵守,尽量避免噪声的产生,保证身心健康。同时也有利于幼儿形成平和、安宁的心态,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避免噪声的常规如下。

(1)不高声喊叫。

(2)与人文明交谈,个别交谈时会控制音量,集体交谈时,会注意倾听,不随便打断他人的发言或乱插嘴,做到一个接着一个发言。(3)唱歌、念儿歌时也要注意控制音量,能用好听的声音唱歌和念儿歌。(4)自由活动时,不狂奔乱喊,否则既制造噪声,又损伤嗓子。(5)轻轻地走路。

(6)不在活动室里或走廊上跑跳,会轻轻地稳稳地走。(7)进午睡室,会小心地、悄悄地走。(8)轻轻地拿放东西。

(9)搬桌子,两人抬着走;搬椅子,两手抱着走,不在地面上拖动,以免发出噪声。

(10)饭后、饮水后、轻轻地把杯、碗、盘、勺、筷等放入指定的筐或桶内,尽量不发出声音。

(11)平时不敲打桌子,不摇动椅子。

四、教学活动常规

幼儿园教学活动常规有一般性的组织常规,如排队、举手发言、坐姿端正等;也有特殊教学活动的常规,如针对音乐活动、体育活动等不同教学活动的特点,有一些特别的常规要求。教师应明确各项教学活动的规则要求,并指导、督促幼儿遵守各项规则要求,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好效果。

(一)教学活动中幼儿需遵守的一般常规

1.排队

在集体教育、教学过程的组织中,少不了排队这一组织形式,它是活动顺利、有序进行的保障,也是一种文明的行为习惯。教师不但要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组织幼儿排队,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自觉排队的习惯。让幼儿知道,一般有三人以上出现等待现象时,就要自觉排队。

(1)盥洗、入厕、饮水时遇到等待现象应排队。

(2)集体走楼梯、过走廊,要排好队靠右边走,把左边空出来,供别人用,以免挡住别人的通道。

(3)玩滑梯、秋千、浪椅等大型活动器械时,要排好队,一个接着一个来,懂得先来后到的道理,学会必要的等待。保证活动的安全。

(4)在早操、游戏、音乐、体育等活动中,能根据活动的需要和教师的指令,排成各种队形。

(5)集体出游、散步需要排队,一般排成两路纵队,幼儿两两拉手行进。小班幼儿可用绳子做护栏,即绳子两端分别由两位老师牵住,幼儿排成一路纵队,用右手扶住绳子,就可向前行进,这种方法既安全,又方便低年龄幼儿行走,比一个幼儿拉着一个幼儿的衣服走效果要好得多。2.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常规

(1)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解,按老师的指令开始、展开和结束活动,步调一致、反应灵敏、行动迅速。

(2)举手发言。养成勤于动脑,积极发言的主动态度。同时又要做到回答问题或要求发言时,应先举手,得到老师许可,方可起立发言。会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等待教师邀请。注意倾听同伴发言,不随便打断或插嘴。(3)不随便进出活动室。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如喝水、入厕,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不随便借故离开活动室,更不擅自离开活动室,随便进出。能坚持完成学习活动。

(4)不随便玩弄事先准备好的学具、操作材料等学习用品,以保证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活动中。

(5)坐姿端正。背部挺直,靠着椅背,肩部放松,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上。保持正确的坐姿,既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又能保证骨骼的正常生长。

(6)活动结束后,自己收拾简单的学具、乐器、操作材料等学习用品,整理场地。离开时,能迅速地将椅子轻轻靠近桌子。

(二)特殊教学活动的常规

音乐活动中韵律活动的常规 1.活动开始和结束的常规

(1)听音乐的信号起立和坐下。一般采用旋律向上的音乐作为“起立”的音乐,用旋律向下的音乐作为“坐下”的音乐。(2)听音乐的信号开始活动和结束活动。

(3)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活动后迅速找到空位子就座。(4)活动结束时,自己收拾道具和整理场地。2.活动进行的常规

(1)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2)听音乐的信号变换队形,一般采用进行曲,听进行曲音乐,按音乐的节拍,边踏步边走成新的队形。

(3)在没有队形要求的情况下,找比较空的地方活动。

(4)在自由移动或活动时,不与他人或场地内的道具桌椅等相撞。

(5)在自由结伴的活动中,安静地在规定的时间内寻找、选择同伴、交换舞伴、分组或分配角色。

(6)在自由结伴活动中,热情而有节制地与舞伴交流、合作。

音乐活动中打击乐器演奏的常规 1.活动开始和结束的常规

(1)听音乐的信号整齐地将乐器从座位底下取出或放回。

(2)乐器取出后,凡不演奏时须将乐器放在大腿上,做到不发出声音,眼睛也不看乐器。

(3)开始演奏时,按指挥者的手势整齐地将乐器拿起,做好准备演奏的姿势。演奏结束后,按指挥者的手势将乐器放回大腿上。(4)活动结束后,自己收拾乐器和整理场地。2.活动进行的常规

(1)演奏时身体倾向指挥者,眼睛注视指挥者,积极地与指挥者交流。(2)演奏时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

(3)演奏时注意力要集中,不做与演奏无关的事。

(4)交换乐器时,须将原来使用的乐器放在椅子上,再迅速、安静地找到新位子坐下。

(5)交换乐器过程中不与他人或场内的椅子相碰撞。

体育活动的常规

(1)听口令或哨声踏步、走队形、做动作。(2)教师示范讲解时,集中注意倾听和观看。

(3)解散活动时,应在指定的地方活动,不互相碰撞。(4)做剧烈活动时,不高声喊叫,以免损伤声带。(5)做体育游戏时,严格遵守游戏的规则。(6)成集中队形时,动作迅速,不发出声音。

(7)结束活动时,会帮助教师收拾活动器具,整理场地。

第三节 常规培养的策略、方法

幼儿园各项常规一旦确定,教师就应教育、引导、督促幼儿遵守,严格要求,持之以恒,直至形成习惯。否则,哪怕制订得再好的规则,也只是纸上谈兵,失去意义。

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可参考以下策略、方法。

一、严格要求,毫不懈怠

幼儿园提出的各项常规,对幼儿来说,应该是符合实际,是他们接受能力范围之内的;但又应该做到有一定的难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即对幼儿的心理形成适当的压力。心理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有利于促进幼儿积极向上。同时,幼儿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和发展,努力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和经受挫折的能力。

教师在培养幼儿遵守常规的过程中,要严格要求,给幼儿以适当的压力,让幼儿经受一定的挑战,变压力为动力。而不能“心慈手软”,一旦遇到困难,或太浪费时间,就放松要求,甚至放弃。

严格要求,就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既定的规则办,说话算数,说到做到。若幼儿感到有困难,也不能放松要求,更不能放弃,要有坚定的立场,顽强的意志和耐心,帮助幼儿反复练习,以形成自觉的行为。当然,严格要求不是大声地训斥或责备。如,当教师提出“搬椅子时动作要快,不发出声音”的规则要求,幼儿有能力做到,却没能做到时,教师不能因为怕耽误时间,影响下面的活动,虽然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可看看椅子也已经放好了,就算了。这样做其实就是对规则的放松,没有严格要求,因此也就很难达到要求。要做到严格要求,那就应该让幼儿把椅子放回原位,重新搬,有必要的话,可反复进行,直至达到要求。在反复进行的过程中,要有耐心,保持心平气和,不训斥、指责幼儿。

又如,教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自己拿勺子吃饭的常规,一开始幼儿拿不好勺子,到处撒饭粒,花的时间更长,既给教师增添麻烦,又耽误时间,还不如由教师喂来得省事。教师不能因为麻烦或浪费时间而放弃规则要求,而是要坚持原则,耐心地、不厌其烦地一点一点地按要求去做,直至达到目标。

二、共同合作,持之以恒

共同合作,持之以恒,指的就是一致性和一贯性。一致性和一贯性是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尤其是在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更显得重要。共同合作,可以从内容和对象两个层面去理解。首先从合作的对象看,既包括幼儿园保教人员之间的合作,幼儿园保教人员与家长的合作,同时也包括幼儿园教师、家长与幼儿的合作。从合作的内容看,一是指合作制订各项常规,二是共同遵守各项常规。

合作制订常规,不仅要求幼儿园班级中的各位教育者合作参与,共同制订出一致的规则,同时,可请家长参与,以便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园的各项规则。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要鼓励幼儿亲自参与规则的制订,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成为规则的主人。具体做法如教师、幼儿共同商量、讨论出规则,然后让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将规则表现出来,并张贴在墙面上,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对规则做到心中有数,用图画表现出来的规则一目了然,容易理解,又可以随时提醒幼儿遵守。幼儿对自己亲自参与制订的常规,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会主动的去履行。

幼儿园保教人员、家长、幼儿多方面合作制订的常规,更具有合理性、可行性,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共同遵守,为幼儿起榜样作用,也有利于家园合作共同督促幼儿遵守。如在交往的常规中,要求幼儿“会用礼貌用语,有礼貌地与人交谈”,幼儿只在幼儿园里被要求这样做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树立榜样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与所有人交往的过程中都应该这样做。有多方合作,有一致的要求,常规就会很快成为幼儿的自觉行为。

持之以恒,是指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时,要有一贯的要求,定下的规则,不随意更改,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不打折扣,不随心所欲,也不半途而废,始终如一,坚持到底。当一种常规刚刚建立时,需要每天坚持,以达到巩固。当一种常规已经巩固时,在执行时也要每次提醒幼儿做到。教师在提常规要求时更不能随心所欲。如,今天教师心情舒畅了,就会放松对幼儿的要求,哪怕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也可以随便说话,随便在地上打滚等。哪天教师心情不好了,就会“严格要求”,这也不许,那也不行,动不动就批评。当然,有这种行为的教师,前提是没有认识到常规教育的意义。幼儿园的常规不是教师用来压制幼儿,对幼儿实行控制的手段,而是塑造幼儿完善人格的积极措施。因此,在进行常规教育时,教师一定要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从幼儿身心健康出发,不惜付出耐心和恒心,坚持不懈,才能取得好效果。

三、激发兴趣,主动学习

人的大脑皮层活动有它规律,“优势兴奋”就是其中的一种。当人的大脑皮层处于“优势兴奋”状态时,就会使人感到工作或学习过程十分的轻松、愉快,使人注意力高度集中,激起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大大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

促进大脑皮层“优势兴奋”状态形成的主要因素就是“兴趣”。人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等,就是因为兴趣能使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使人产生工作、学习的愉快感,激发人们工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使工作和学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幼儿的常规教育中,幼儿园教师同样要善于利用大脑皮层优势的原则,尽量采用幼儿感兴趣的手段和方法,对其进行常规训练,必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尝试用以下方法。1.游戏形式或游戏口吻 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是幼儿容易接受的学习形式。把常规教育内容寓于游戏的形式中,或用游戏的口吻进行组织,会大大激发幼儿学习常规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如前面提到的《吃饭=组装车》这一例子中,教师为了培养幼儿不挑食、自己吃完一份饭菜的习惯,就是利用孩子对汽车的兴趣,用游戏的口吻,把食物比作汽车零部件,把进食比作组装汽车,大大激发了幼儿的进食兴趣。又如:在打击乐活动中教师为了培养幼儿自己收拾打击乐器的常规,用幼儿乐于接受的游戏形式进行组织。具体方法是:请几位幼儿,人数与乐器的种类相同,即有几种打击乐器,就请几位幼儿,一位幼儿负责收一种乐器,每人发一个小箩筐;负责收乐器的幼儿手提小箩筐,跟着《找朋友》的音乐节奏,用跑跳步,轮流跳到拿同一种乐器的幼儿面前,幼儿逐个把乐器放入他(她)的筐内。用这一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乐器收得又快又好,活动环节显得紧凑,因为《收乐器》的环节很自然地成了打击乐活动的最后一环节,没有一点附加的感觉,效果很好。

2.儿歌类文学作品

儿歌、谜语一类的文学作品,有很强的节奏感,富有韵律美,念起来朗朗上口,幼儿乐于接受,感兴趣。因此,用儿歌来伴同幼儿学习常规,同样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让幼儿学习自己系鞋带,可配上系鞋带的儿歌“两根鞋带交朋友,两个朋友拉拉手(第一次交叉打结),两个朋友鞠鞠躬,再拉一次手,变成小蝴蝶(第二次打蝴蝶结)。”如让幼儿自己学扣纽扣,以防扣错扣眼(幼儿很容易扣错扣眼,这是个难点),可配上谜语“兄弟四五个,各进各的门,要是走错了,出来笑死人。”

如培养幼儿坐姿端正的常规,可配儿歌“椅背靠一靠,双脚并并拢,小手拍一拍,放在大腿上。”

这些儿歌不仅能激发幼儿对学习常规的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常规的学习要领,更有利于幼儿对常规的掌握。

教师应根据具体需要选择相应的儿歌,也可自己编写儿歌,让幼儿在朗朗上口、饶有趣味的儿歌陪伴下,愉快地学习。

3.音乐作品

音乐是情感艺术,它通过人的听觉直接打动人的心灵,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等直观性和美感,能引起人精神上的快感。幼儿喜欢听音乐,喜欢唱歌,因此采用音乐作品来辅助幼儿常规的学习,是幼儿园教师常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尤其是在音乐后动中,能很好地运用音乐来指挥幼儿学习常规,如幼儿听音乐做律动进活动室入座;听音乐开始活动和结束活动;听音乐起立或坐下;听音乐踏步变队形等。音乐的运用能很好地帮助幼儿学习常规,也能使音乐活动变得紧凑而有条不紊,大大减少教师的组织时间和幼儿的等待时间,同时能创造出浓厚的音乐氛围,使音乐活动取得好效果。

在日常生活常规的学习中,也可用音乐来辅助,如漱口时,可配上“漱口”的歌曲;洗手时可配上“洗手”的歌曲;刷牙时可配上“刷牙”的歌曲等。

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儿歌、音乐等材料,能很好地激发幼儿学习常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热情,还能随时提示常规的要领,对幼儿学习和巩固常规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应适当选择、合理运用以上材料,在常规教育中发挥其作用。

四、榜样鼓励,正面强化 榜样激励是指为幼儿提供正确的行为典范,激励幼儿去模仿。为幼儿提供的榜样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直接的榜样主要是指成人和同伴,间接的榜样有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在幼儿园的常规教育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榜样作用是第一重要的因素。有人说: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在园的大部分时间都与老师在一起,再加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会有意或无意地进行模仿和学习。可见教师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形成,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幼儿常规教育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响。俗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幼儿。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时时注意自己举止言行的规范,才能给幼儿以身示范的教育影响。

幼儿园里经常使用的间接榜样是文学作品活动——讲故事。幼儿喜欢听有趣的故事,教师充分利用故事等文学载体,运用文学作品中的教育典范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如为培养幼儿爱惜粮食,教师向幼儿讲述《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再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发生的事情,启发幼儿爱惜粮食。为了强化教育效果,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模仿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表演,幼儿通过角色游戏的表演加深印象,模仿、学习良好的行为习惯。

正面强化是指对幼儿遵守规则的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巩固其良好品行。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的正确行为,由于获得及时的正面强化刺激而固化下来,并逐渐养成行为习惯。如,为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解决有些幼儿不愿洗手的坏毛病,教师对已经养成洗手习惯的幼儿用照相机拍照下来,然后在班级的小红花园地里展览。同时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向幼儿出示两张图片,一张图为脏的小手,一张图为干净的小手,然后组织幼儿讨论:“你喜欢哪只小手?为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说出脏手上有细菌,吃到肚子里会生病的道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洗手,当幼儿洗干净手后,教师应及时鼓励、赞扬,以使幼儿逐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除了以上策略和方法,幼儿园老教师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有很多深入的实践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

下载浅谈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常规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常规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生活常规管理制度2012

    幼儿园生活常规管理制度(一) 晨检、午检常规检查工作 幼儿早上入园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 “四查”的工作程序,及时了解幼儿当天来园的身体健康情况及......

    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

    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要求一、晨间活动对幼儿的要求:(一)衣着整洁,愉快入园,有礼貌地和老师、小朋友见面。(二)有礼貌地和家长告别。(三)学会告诉老师自己的身体有无不舒服的感觉。(四)积......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常规(五篇)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常规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常规,是指幼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常规的教育,有......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常规(最终版)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常规 一、 教学活动 (一) 活动前准备 1、 确定学期、月(周)教育目标,制定各种计划 新学期开园前,幼儿园必须组织教师通览教材,根据国家对幼儿教育的要求,结合本园......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常规[5篇材料]

    幼儿园教育教学常规 一、教学活动 1活动前准备 确定学期、月(周)教育目标,制定各种计划新学期开园前,幼儿园必须组织教师通览教材,根据国家对幼儿教育的要求,结合本园的具体情况,确......

    幼儿园常规教育中的问题及策略

    幼儿园常规教育中的问题及策略 王小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其中明确了良好常规在幼儿自......

    幼儿园常规教育小结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小结 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进餐、睡眠、上课、盥洗、穿脱衣服等十多个环节,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也就是我们平常经常说的常规,它是幼儿园为......

    幼儿园常规教育心得体会范文合集

    幼儿园常规教育心得体会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