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立足基层实际实施差异化考核激活选人用人机制
立足基层实际实施差异化考核
激活选人用人机制
谈到选人用人这个话题,我们党深感任重而道远。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情况是:群众对党的干部队伍信心动摇,党的干部队伍的公信度正在缺失。鉴于此,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修订稿)》,新《条例》为选拔任用干部提供了“新指南”,各级党委(党组)要用《条例》统一思想认识、规范干部工作,严格按照其原则、标准、程序、方法选人用人。同时,重庆市委常委会也审议提出了:区县干部考核体系大调整“按不同功能区域划分,差异化设置考核指标和权重”的要求。
而我们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下属单位之
一、党的基层组织,更应立足基层实际,认真实施差异化考核体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参与度。因此,要立足基层实际,实施差异化考核,激活选人用人机制,重点做好三方面的文章。
一、清楚认识干部队伍三种现状
医保中心作为县委的一级基层组织,有独特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选拔基层干部必须与之相适应,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工作的考验和群众的评验。总体来说有四种表象:一是工作任务繁重。千条线、万条线,一根针插到基层,一个科室或一名干部对上要与多个部门的多名干部专员们打交道,常常一天之内要完成上级同一个科室不同干
部交办的多项工作任务。同时,要完成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和其它中心工作;二是人际关系复杂。我们使用的干部身份不一,有公务员,有服务中心人员、有临时聘请人员等,待遇也不同。有的干部工作了上十年甚至二十多年职位也没变动,怨气较大;有的因为待遇不同,导致心理失衡,等等这些,导致中心人际关系相对复杂;三是竞争压力明显。各级干部提拔进步的名额有限,而后备干部又相对较多,有的干部年龄有些偏大,“此站不上何时上”的思想相当严重;有的干部为了提拔、调动,把心思用在拉关系、找熟人上,而不是用心工作,各种竞争压力十分明显。
二、把握好选人用人四个环节
选人用人的目的是推动事业发展,造福人民群众。达到了这个目的,选人用人公信度自然就提高了。因此,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重在打基础,重在平时,重在健全干部选拔培养链,把握好四个环节。一是把日常培养作为前提。建立健全后备干部信息库,及时给后备干部压担子,同时,指定党委班子成员与后备干部点对点进行帮教,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加强日常跟踪考察和培养,每年开展考察座谈活动,及时掌握思想动态,积极搭建后备干部健康成长平台;二是把差异化考核业绩作为依托。按照每个岗位工作的差异化,量化确定每名干部全年工作任务,在年初作出公开承诺,年终将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公示,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后备干部每年进行述职,接受机关干部民主评议,将评议结果作为干部绩效考核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三是把群众公认作为基础。坚持群众举荐与组织推荐
相结合、投票推荐与自我推荐相结合,根据推荐结果,对推荐较为集中的干部进行综合分析,民意不集中的绝不能列为考察对象。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群众对干部的真实评价,及时掌握干部在社会上的“口碑”;四是把规范程序作为保障。要认真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严格操作程序,把握政策界定。坚持群众公认,把好推荐关;坚持客观公正,把好考察关;坚持集体研究,把好决定关;坚持按章办事,把好材料关;坚持制度管理,把好监督关。
三、树立好选人用人四种理念
选好人、用好人,才能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必须树立全新的理念,从全局的角度来思考、来部署,形成科学、规范、长期、有效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努力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参与度。一是要公开选用,不拘一格选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要从关心干部、培养干部的角度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跟踪培养,促其发挥长处,改进不足,完善提高。在公开选用干部时不能求全责备,因循守旧,要不拘一格,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让其提拔后更好地勤奋工作,更好地发挥作用独挡一面;二是要注重基层锻炼,立足实干选人。基层条件艰苦,岗位繁多。要重视基层,关心基层,干部政策要向基层倾斜,人员编制要向基层放宽,切实提供优良的干部成长环境。要注重基层年轻公务员、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的选拔和培养,把那些长期立足基层,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进班子,为他们的成长进步打造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要扩大宣传,公开透明选人。一些地方的选人用人公信度上不去,一个重要原因那
就是部分群众对《干部任用条例》不清楚、不熟悉,对基层党委政府选人用人和干部提拔工作不知晓。因此,要加大干部选拔任用政策的宣传力度,严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政策性、严肃性、程序性和公开性,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和渠道广泛进行宣传,把干部选拔任用政策送到群众手中,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踊跃监督,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知晓率;四是要严明纪律,全程监督选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用铁的纪律进行监督、维护和保障。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接受组织部门的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和询问、质询,营造良好的监督氛围。要重视群众关于选人用人方面的投诉举报,违规事实清楚的要严历查处。完善干部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责任主体界限不清,权责关系划分不明、问责难、追究难的问题。要坚决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一经发现要及时严肃处理,用“抓铁有痕”的决心和纪律保证选人用人风清气正。
第二篇:整治选人用人腐败问题必须立足体制机制改革创新2
[网络评论文章] 整治选人用人腐败问题必须立足当前放眼长远
中共桐梓县纪委常委 张绍兴
从今年起到明年上半年,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将自下而上集中进行换届。本次地方各级组织领导机构换届,正值‚十二五‛开局之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选好干部、配强班子十分重要。然而,从现实的情况和实践的经验来看,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选人用人这一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上,政治认识还不十分清醒、政治行动还不十分到位、政治保障还不十分完善。在全国查处的各种腐败大要案中,基本上都与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概而言之,‚选人用人‛环节仍然从属A级廉政风险,仍然是当前腐败现象的易发多发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也就当然成为今明两年组织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工作。
笔者认为,无论站在组织建设还是站在反腐倡廉建设的角度,各级党委以及党的纪检机关和组织部门,都必须既立足于当前,切实把整治党委集中换届中的腐败问题作为纠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重要工作抓实抓好;又放眼长远,切实把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作为整治选人用人腐败问题的根本途径来谋划和思考。
一是要立足当前,切实把整治党委集中换届中的腐败问题作为纠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重要工作抓实抓好。借用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长李源潮的话讲‚平时用人上出点问题,影响
是个别的、局部的;换届风气出问题,影响是普遍的、全局的。换届搞好了,实现十七大提出的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目标就有了保证。如果换届搞不好,这些年的努力就会功亏一篑‛。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否在今明两年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集中换届中保证风清正,事关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我们党选人用人公信度的评价,甚至事关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全部工作公信度的评价。所以,各级党委必须要有毕其功于一役的精神状态,以最坚决的态度落实中央要求,在换届一开始就坚持把保证风清气正摆在换届工作的突出位臵,抓紧抓狠抓好、抓出成效。要把保证换届风清气正作为一场硬仗来打,坚决打好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关键一仗。要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把保证风清气正工作做在歪风泛起之前。要严肃查处违反换届纪律行为,形成对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强大威慑,做到有案必查、查实必处、失责必究,让投机钻营者无机可乘,让心存侥幸者付出代价,让触犯法纪者受到惩处。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书记抓、抓书记‛的总体要求,强化‚一岗双责‛的制度刚性,切实把严肃换届纪律各项要求和措施教育到人、落实到人,真正做到以铁的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保证把中央对换届工作的要求落在实处。
二是要放眼长远,切实把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作为整治选人用人腐败问题的根本途径来谋划和思考。古人讲‚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如果我们对整治选人用人腐败问题只仅仅作为党委集中换届的重要工作来定位,抓完之后就束之高阁、充耳不闻。往小了讲,我们的工作思路和工
作方法有问题。往大了讲,我们在选人用人上终将会出问题,甚至是出大问题。中共中央在关于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各种论述中,都始终强调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都始终坚持把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作为解决腐败问题的根本途径。整治选人用人上的腐败问题当然也不例外。党的十七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选人用人权力监督的阳光试点,成果丰硕、进步喜人,广大干部群众对各级党组织的选人用人公信度也有了明显提升。但正如李源潮同志所讲‚干部和群众的满意度是个‘易碎品’,上去很困难,下来很容易‛。原因何在?主要还是一个体制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在实践中,选人用人风气的正与不正、清与不清,有的时候还得依靠权力拥有者的德行端庄与否来判断。这对一个执政党而言,确实是十分危险的。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之所以明君盛世屈指可数,就是因为根本的体制存在致命问题。文景之治也好、贞观之治也罢,其盛世维系之基础都仅仅在于当时的皇帝本身,而与其国家体体制和政治体制几乎没有多大关联。所以,体制问题才是解决一问题之根本。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和长远的高度,把党委集中换届作为进一步推进选人用人公权监督体制机制改革的有利契机,切实把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作为整治选人用人腐败问题的根本途径来谋划和思考,力争在选人用人的体制机制改革上迈出新步伐、亮出新招数,真正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选人用人工作的话语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更有保障、更有份量。
第三篇:实施1234工程,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实施“1234”工程 完善选人用人机制
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中共中方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蔡教明
当前,中方正处于爬坡越坎、攻坚克难、负重奋进的关键时期,如何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树立科学用人导向,最大限度地激发全县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是组织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围绕“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战略目标,按照“打造中方创业型高地,培养中方创业型干部”的工作思路,我们必须大力实施“1234”工程,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一批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切实为中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注重“一培”,即干部培养锻炼,完善干部教育管理机制
干部培养是做好选人用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按照“缺什么人才,育什么人才”的要求,着力将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岗位交流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为中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各类人才。
1、创新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干部培训观念、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为干部“充电补能”、“更新血液”,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的综合素质。一要创新培训观念。要树立提高能力的观念,注重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的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干部的创新与发展能力。要树立人才资本的观念,把干部培训工作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能,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帮助干部建立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促进各级干部向“专家型”、“管理型”转变。二要创新培训内容。要以干部需求为导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着眼急需,重在管用,强化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分层次划类别确定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对象突出不同的培训重点,让干部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训,使培训的内容与学员的层次相一致,使干部培训由简单的知识技能培训向综合素质培训转变。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加强现代科技与经济管理等知识培训。三要创新培训方式。要把读书学习与研讨问题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实际考察结合起来,把区域内培训与区域外培训结合起来,把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要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培训转变,积极拓展与高等院校和企业合作培训的渠道,有计划、多渠道地选送优秀年轻干部到省内外考察,到上级机关跟班学习。要由灌输式向案例式培训转变,通过为学员量身订做典型案例,把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的技能,转换成一种工作能力。要由单一型向多样性转变,根据干部级别、工作岗位、业务性质的不同,拓展教学内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2、突出实践锻炼,增强干部实际能力。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才干。要在提高干部知识素养的同时,积极采取多种实践锻炼形式,不断丰富干部的工作经验,提高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一是下派任职锻炼。对德才素质较好、比较成熟的副科级干部及后备干部,选派到重点乡镇和困难乡镇担任党政正职或副职,对相对比较成熟的机关中层干部、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选派到乡镇担任科技副乡镇长或乡镇长助理。从机关单位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兼任第一支书或村主任助理,直接从事建整扶贫工作。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干部要硬性规定,都要到基层锻炼二年以上。二是外派挂职锻炼。选派年轻干部到省市党政机关跟班学习,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三是铺阶压担锻炼。在县直机关、乡镇、企事业单位普遍实行助理制,助理参与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和重大决策,对分管工作负有领导责任。四是参与中心工作锻炼。围绕旺市融城、工业发展、招商引资、重点工程、信访维稳等中心工作,抽调干部参与专项工作,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高政策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
3、加大干部交流,激发干部创造活力。要通过岗位交流永葆干部的工作活力,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而达到一岗多专,一岗多能,实现岗位成才。一要着眼于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在全县范围内推行调整性交流,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切实提高班子的整体功能,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要着眼于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推行培养性交流,有计划地解决年轻干部工作经历、社会阅历、实践经验相对不足的问题,让他们在多种环境和岗位上增长才干,逐步成熟。三要着眼于改善干部的工作环境,推行换岗性交流,为干部创造新的环境和岗位,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四要着眼于加强领导干部廉政建设,推行回避性交流,促使领导干部减少社会关系的束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同时,要加强部门与乡镇、乡镇与乡镇、部门与部门、站所与站所、股室与股室之间的交流,对干部进行多岗位锻炼,促使干部由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二、狠抓“两考”,即实绩考核、作风考评,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干部考核评价标准是干部的风向标,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造就优秀的干部队伍。要以促进科学发展为目标,在考核评价中突出实绩考核和作风考评,以发展论英雄,凭表现识干部,真正将广大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干事创业上来。
1、突出实绩考核,以发展论英雄。要把实干作为衡量干部的主要标准,以实干促发展,以实绩论干部,引导广大干部潜心谋事、扎实干事、努力成事。一是强化目标责任考核。要突出加快发展主题,围绕“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战略目标,提高旺市融城、招商引资、优化环境等在考核中的比重。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反映改善民生、社会稳定、基层组织建设等指标的设置。目标考核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全面,力求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二是强化经常性考核。由静态考核向经常与定期相结合的动态考核转变,实行重大事项跟踪考核,及时掌握领导干部在关键时刻的政治表现、素质能力和工作绩效。由公开考核向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复合考核转变,通过选派党性强、素质高、作风硬的离退休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干部实绩考核巡视员,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对领导干部实绩的反映。由组织部门专项考核向相关部门参与的全方位考核转变,委托审计部门对领导干部实行任前、任中、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三是强化实绩联审。实行“四会一审”实绩考核制度,即召开述职报告征求意见会,考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职报告中反映的政绩实不实;召开民主测评会,看述职报告通不通得过;召开干部群众恳谈会,看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价准不准;召开由组织、纪检监察、政法、计生、审计等部门参加的实绩联审会,看有无“一票否决”的情况。同时,大力推行政绩“阳光工程”,对实绩考核结果通过广播电视、会议、文件、公开栏、网络等途径面向社会公示。
2、突出作风考评,凭表现识干部。要把作风作为检验干部的重要标尺,不断完善作风考评机制和考评方法,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在全县形成风正气清、心齐气顺的良好风气。一是建立作风记分制度。根据不同单位、不同岗位和不同工作特点,建立“荣辱簿”和“公示榜”,及时把每个干部的工作得失和加扣分情况记录在档,公示上墙,坚持一月一通报,一季一公示,并将记分结果作为干部作风考评的重要依据。二是完善作风评议制度。在调整充实县作风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干部作风评议团,评议团由各界代表组成,包括基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镇)、村干部,以及企业、社团和社区的代表,定期开展干部作风评议,召开征求意见会,开展问卷调查,发放征求意见卡,并对评议情况建档立案,督促相关单位和干部限期整改。三是健全作风监督制度。由纪检、组织部门牵头,邀请人大、政协领导和党性观念强的老干部组建干部作风督查组,通过明察暗访、走访座谈、跟踪问效、专项效能监察等形式,对干部“8小时之内”和“8小时之外”、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进行监督检查。同时,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和举报网站,广泛收集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三、坚持“三选”,即组织推荐选人、公开考试选人、竞争上岗选人,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用什么方式选人是做好选人用人工作的关键环节。要不断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透明度,由“相对封闭”向“公开竞争”转变,由“伯乐相马”向“赛场选马”转变,确保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开、公平、公正,促进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1、注重群众公认,坚持组织推荐选人。在干部选用中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把群众评价作为识别干部的主要途径,把群众公认作为推荐干部的主要依据。一是要完善干部提名推荐制度。要规范群众民主推荐干部制度,坚持民主推荐在先、确定考察对象在后的原则,真正把道德品质端正、工作能力突出、群众口碑好的干部纳入组织推荐视野。畅通群众推荐渠道,开展网上推荐、热线电话推荐、书面推荐等工作,确保考察对象得到群众公认。要规范领导干部推荐干部制度,坚持领导干部以署名方式向组织部门书面推荐的原则,增强领导推荐干部的责任感和风险意识。二是要完善考察预告和任前公示制度。要在干部所在单位和服务对象中同时发布考察预告和任前公示,并留足时间,让更多群众了解干部工作程序、拟任职位要求、人选基本情况和意见反映渠道,确保群众有足够的时间获知考察、任用信息和酝酿要反映的问题。要建立群众意见回复制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尽快调查并及时将调查结果和处理情况书面回复相关群众,提高群众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积极性。三是要完善会议决定干部任用制度。要坚持群众公认的用人原则,充分尊重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情况,合理选人用人。要完善干部任免票决制度,率先在乡镇党委书记选任中推行常委会任免干部票决制度,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全委会任免干部票决制,真正把政治过硬、能力突出、作风务实、群众公认的干部推荐到领导岗位上来。
2、拓宽选人视野,坚持公开考试选人。要不拘一格选人才,合理确定公选职数,提高公选职位吸引力,尽快集聚各类优秀人才。一要扩大公选范围。要跳出政府部门选经济类人才、党务部门选党务干部的思维定势,更多地从经济部门中物色党务干部,从党务部门中物色经济人才,从基层中选任机关人才。要把更多的区域外和体制外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纳入公开考试范围,以解决我县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二要突出公选重点。要结合我县旺市融城、工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实践,公开招考城市经营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业务部门副职原则上通过公选产生。三要提高公选质量。进一步规范公选操作程序,完善选拔方式方法,全面准确地衡量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领导才能及工作作风、协调能力、气质性格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表现。要针对不同职位、不同层次的干部,科学合理的确定考题,增强考题的针对性,做到既高分又高能,切实将一批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3、突出公平公正,坚持竞争上岗选人。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一步规范竞选程序,提高竞选透明度,在全县各乡镇和县直单位中层干部中广泛推行竞争上岗。一是放宽竞争门槛。实行“无差别”报名办法,对报名人员坚持做到“四个不唯”,即不唯学历、不唯年龄、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二是注重综合评价。对竞岗者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采用“1+3”的综合评价法,即在认真对个人竞争上岗演讲打分的基础上,分别组织单位领导干部、现任中层股级干部、一般干部群众对竞岗人员进行测评打分,然后将个人演讲得分和三项测评得分相加,根据综合总分情况研究决定干部的使用。三是坚持全程民主。实行“四公开”,即岗位公开、条件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要按绩定人,按照得分高低,分别取足正职和副职所需岗位名额。要民主定岗,对拟任正职岗位人员,由单位职工无记名投票进行定岗定位民意测评,并按照测评结果到岗到位;对拟任副职岗位人员,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具体岗位。同时,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建立试用期目标考核办法,针对不同的职位,进行量化管理,实行绩效考评,试用期满后,对不适合现有岗位的要通过组织手段或再次通过竞争上岗予以调整。
四、落实“四用”,即重用有贡献、有业绩、有本事、有功劳的人,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重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关系事业成败。立足中方发展需要,必须进一步明晰用人标准,打破用人旧格局,创新用人新思路,努力在落实“四用”上下功夫,在全县形成鼓励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1、重用坚持科学发展、好中求快有贡献的人。要坚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发展问题的能力,作为干部考核、评价和使用的重要标准。要围绕推动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聚人才,真正把那些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积极推动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对谋划长远大局、从事基础工作、推动科学发展中贡献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要优先提拔重用,真正让想干事的以机会、能干事的以舞台、干成事的以地位。今后,每年在全县办事处、乡(镇)、县直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中评选“十佳领导干部”,并把评选结果作为继续留任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2、重用立足本职岗位、扎实苦干有业绩的人。要重用安心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干部。要重用不图虚名、默默无闻、踏实干事的干部。要重用吃得起苦,受得住累,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沉得住气的干部。要重用工作专心,任劳任怨,不计得失的干部。今后每年在县直机关干部中评选“十佳机关干部”,并优先把“十佳机关干部”提拔到本单位领导岗位,或交流到其他县直单位和处、乡(镇)任职。
3、重用勇于开拓创新、破解难题有本事的人。要大胆使用开拓创新型干部,把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具备改革创新能力的干部放到重要岗位。要重用敢为人先、敢于担当、勇于攻坚,长期在急难险重工作一线工作的干部。要勇于打破级别、资历界限,破格重用那些在处置复杂事件、解决重大问题、破解疑难问题中表现突出的干部。要重用那些在旺市融城、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信访维稳、计划生育等工作一线表现突出的干部。今后每年从从事中心工作特别是从事急难险重工作的干部中评选“十佳创新干部”,并将他们破格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
4、重用长期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有功劳的人。要按照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的“格外关注”和张春贤同志提出的“三个不吃亏”的要求,建立健全关爱基层、重视基层、倾斜基层的干部选任新机制。要注重选拔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及时把基层工作时间长、群众基础好、实践经验丰富、党性原则强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形成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的正确导向。要鼓励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到基层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使基层一线真正成为培养干部的主阵地。今后每年在乡(镇)、村干部中评选“十佳基层干部”,并将评选结果作为乡镇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作为从村干部招录乡镇公务员或站所工作人员加分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