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方法之平行结构(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17:21: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写作方法之平行结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写作方法之平行结构》。

第一篇:写作方法之平行结构

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方法:语态的隐含意义

Parallel Structure

平行结构

相似的思想应用相似的形式表达出来。句子的成份相近,则也应以相似的形式出现。请注意以下标有“NO”的句子是不规范的。

No: The school bus skidded, turned sideways, then comes to a stop.Yes: The school bus skidded, turned sideways, and came to a stop.(并列时态)

No: I don’t know why I married someone who is miserly, sloppy and a bore.Yes: I don’t know why I married someone who is miserly, sloppy and boring.(形容词平行结构)

No: In the wreck the circus lost a panda and elephant.Yes: In the wreck the circus lost a panda and an elephant.(不定冠词的平行结构)

No: I debated whether I should give the beggar money or to offer him food.Yes: I debated whether to give the beggar money or to offer him food.(不定式的平行结构)

No: They would lie on the battlefield for hours and sometimes days.Yes: They would lie on the battlefield for hours and sometimes for days.(介词平行结构)

No: Michael’s vacuum cleaner squealed loudly, shook violently, and dust filled the air.Yes: Michael’s vacuum cleaner squealed loudly, shook violently, and filled the air with dust.(并列谓语)

No: The mechanic explained the problem, method, and the tools that he was going to use.Yes: The mechanic explained the problem, method, and tools that he was going to use.(并列带有定冠词“the”的名词)

No: He retired respected by his associates, admired by his friends, and his employees loved him.Yes: He retired respected by his associates, admired by his friends, and loved by his employees.(并列被动语态)

No: As a young man he had been to Shanghai, fighting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following the Nationalist Party to Chongking.Yes: As a young man he had been to Shanghai, had fought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had followed the Nationalist Party to Chongking.(并列过去完成时)

No: Jane is pretty, with brown hair, and has a graceful manner.Yes: Jane is pretty, brown-haired, and graceful.(形容词平行结构)

No: He left the city because of his lack of success in business, the departure of his friends and because his health deteriorated rapidly.Yes: He left the city because of his lack of success in business, the departure of his friends and his rapidly failing health.(作宾语的名词平行结构)

No: They bought the house for location and affordability.Yes: They bought the house because of its location and its affordability.(并列名词;注意代词的所有格)

No: Why did you make Xiao Zhang feel useless and as if he was unimportant?

Yes: Why did you make Xiao Zhang feel useless and unimportant?

(形容词的平行结构)

No: This could be a problem for both the winners and for those who lose.Yes: This could be a problem for both the winners and losers.(名词平行结构)

No: The prisoner was not only found guilty of bribery but also adultery.Yes: The prisoner was found guilty not only of bribery but also of adultery.(并列介词短语)

为使平行结构清楚明了,随时都可以重复介词、冠词、助动词、不定词标志,或者长的短语或句子的介绍词。

Awkward: I admire Tennyson for the ideals in his poems but not his style.Improved: I admire Tennyson for the ideals in his poems but not for his style.Awkward: The sentences a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not because they are long but they are obscure.Improved: The sentences a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not because they are long but because they are obscure.Awkward: He explained that the advertising campaign had been successful, business had increased more than forty per cent, and additional capital was sorely needed.Improved: He explained that the advertising campaign had been successful, that business had increased more than forty per cent, and that additional capital was sorely needed.在商业和正式文件写作中,越来越多的用到圆点散句。除了更易读之外,它们更能从视觉上引起人们注意。作者需要决定在圆点之后用什么形式来写,是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还是介词短语,定语从句甚至完整的句子。应该记住的是它们相互间应该保持一致。平行结构较多用。

Examples:

Our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computer-user comfort are as follows:

· Anti-radiation screens should be available for computer monitors.· Wrist supports should be used to help maintain proper wrist position during computer use and possibly reduce the risk of carpal tunnel syndrome.· Employees need adjustable chairs with a stronger back support.(主谓一致结构)

What makes me different from other job applicants?

· Ability to converse in English, Japanese in addition to my native Mandarin

· Completion of two-month customer satisfaction training

· Impeccable medical report card

· Outgoing personality and eager desire to help

(名词平行结构)

Awkward: At Yi Xin Associates, we have 15 years of combined legal experience in all types of injury cases one can think of.Other areas we handle are wrongful death, automobile accidents and medical malpractice.If you slip and fall in a public building, we can represent you in filing a law suit against the owner.Also, our clients come to seek our help in handicap discrimination and denial of insurance claim cases.Better: At Yi Xin Associates, we have 15 years of combined legal experience in:

· All injury cases

· Wrongful death

· Automobile accidents

· Medical malpractice

· Slip and fall

· Handicap discrimination

· Denial of insurance claims

Incorrect: The duties of the Executive Secretary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are:· To take minutes of all meetings(不定式短语)

· The Executive Secretary answers all the correspondence;and(句子)

· Writing of month reports.(话题)

Correct: The duties of the Executive Secretary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are:· To take minutes of all meetings;

· To answer all the correspondence;and

· To write monthly reports.精典范例:

Let the word go forth from this time and place, to friend and foe1 alike, that the torch has been passed to a new generation of Americans, born in this century, tempered by war, disciplined by a hard and bitter peace, proud of our ancient heritage, and unwilling to witness or permit the slow undoing of those human rights to which this nation has always been committed, and to which we are committed today at home and around the world.So let us begin anew, remembering on both sides that civility is not a sign of weakness, and that sincerity is always subject to proof.Let us never negotiate out of fear, but let us never fear to negotiate.Now the trumpet summons us again-not as a call to bear arms, though arms we need2;not as a call to battle, though embattled we are3;but a call to bear the burden of a long twilight

struggle, a year in and year out “rejoicing in hope, patient in tribulation,” a struggle4 against the common enemies of man: 5 tyranny, poverty, disease, and war itself.And so, my fellow Americans,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6;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美国前总统John F.Kennedy

注意:

(1)划线部分为平行结构

(2)例 1.头韵;例2&3.“We need arms”和 “We are embattled”为倒装结构;例4.同位语;例5.见冒号的用法。

在句中使用 “and” 或“on”时, 须连接结构相同的部分。总的原则是:词与词相配, 短语和短语相配,从句和从句相配 ,句子则和句子放在一起。所有这些搭配必须是平行结构,它们应采用相同的形式。No: My parents went to Tibet, to Mongolia, and they even saw Hong Kong and Macau.Yes: My parents went to Tibet, to Mongolia, and even to Hong Kong and Macau.No: Jonathan noticed the way Stephanie talked and how she kept fidgeting with her fingers.Yes: Jonathan noticed how Stephanie talked and how she kept fidgeting with her fingers.一些连词,如 both/and, either/or, neither/nor,和not only/but also.常用于连接平行结构。No: That conference was both helpful and contained a lot of information.Yes: That conference was both helpful and informative.No: Here we either turn left or right, but I forget which.Yes: Here we turn either left or right, but I forget which.No: Fu Chong, the pianist, was heavily influenced both by his mentor and his parents.Yes: Fu Chong, the pianist, was heavily influenced by both his mentor and his parents.No: Elizabeth’s overcoat is at either the theater or her dormitory.Yes: Elizabeth’s overcoat is either at the theater or in her dormitory

第二篇:写作方法之观察法

写作方法之观察法-----顺序观察法

顺序观察法

对事物的观察切忌顺序混乱,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左,一会儿右,这个部分还没有观察好又急于去观察另一个部分,这种任意跳跃、杂乱无章的观察,不能取得对观察对象准确而完整的印象,甚至会将一些重要的东西遗漏。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往往同观察者事先没有按顺序观察的思想准备有关。

对静态的事物按一定的方位次序作仔细全面的观察,对动态的事物按发展变化的阶段有层次地了解其全过程,这种按照一定的顺序对事物进行逐一观察的方法即为顺序观察法。

顺序观察法适用于观察自然环境、活动场面,也适用于观察单个事物和综合性较强的群体事物。

运用这种方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先察看观察对象分布、组合、罗列的空间位置以及出现、变幻的先后次序。

二、然后考虑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观察。一般情况下,如果是静态的事物,构成又比较复杂,分布也比较散乱,那就可按空间位置排列观察顺序;或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或由里而外,或自前向后,或由近及远,或由整体到局部;

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进行。如果是动态的事物,则可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观察。

三、确定好观察点,这是我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它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转移的,观察点的变动也应遵循一定的顺序。

请看俄国著名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中一节对田野景物的生动描写:

田垅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辉;原野上遍地是花朵,原野四周的灌木丛中也有成百成千的花儿盛开着,高耸在灌木后面的森林蔚成一片翠绿,发出飕飕的细语声,并且被五颜六色的花朵点缀着;从田垅上、草地上、灌木丛中和那充满森林的花朵里飘出一股芳香,鸟儿在枝头飞来飞去,枝丫间传来几千种声音,还夹杂着芳香;在田垅、草地、灌木丛和森林背后,又可以看见同样闪着金光的田垅,遍地花朵的草原,被百花覆盖着的灌木丛,一直到那被阳光照耀的森林遮敝着的远山为止&&

由于作家成功地采用了顺序观察的方法,通过由近及远的逐层扩展,立体而富有色彩地再现了俄罗斯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广袤而又壮阔的原野。这段文字在结构上显得很有章法,在语言上显得很有条理。它启示我们:要想把文章写得有层次条理,就先应使观察有顺序。

观察点也可能是不断移动的,这时所观察的对象也就会景随步移,写这类文章应随时将观察点的变动顺序交代清楚。比如,你参观上海新客站,在记叙时就要交代你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景物。如在广场上&&,我乘上了自动电梯&&,我走进候车室&&,我来到了月台前&&,把观察点的变动顺序理清了,读者就能对所记叙描写的事物有一个全盘的了解。

如果观察的对象是动态的事物,那也有一个观察顺序的问题,这就是按观察对象出现或变化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观察。比如像峻青观察海滨仲夏,就按照夕阳落山不久,西夕逐渐西沉,夜色加浓的时间顺序进行。巴金的《海上日出》更是对动态景物进行顺序观察而取得描写成功的范例。作者依次对海上日出的之前、之时、之后三个阶段作了仔细认真的观察,纵观了海上日出的全貌,有了这个顺序观察的基础,作者细腻而生动地表现了太阳跃出海面前后光色的无穷变幻,令人目荡神摇。如写日出前: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由于作者在观察中抓住了海上日出前光色的特有景色,揭开了海上日出壮观的序幕。

接着写刚日出时: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象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由于作者在细致观察中抓住了太阳从海面升腾的动态,因而在描写中充分展示了旭日东升的巨大生命力。

再接着,作者又细描了日出后太阳冲破云围的种种景象,绚丽多姿,色彩纷呈,把读者引入美的世界。

顺序观察法是一种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熟练地掌握这一方法能训练我们作文的条理性,思维的周密性。

小学写作方法之观察法:教给观察方法 提高写作能力

为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应坚持从看到说,从说到写,这就要结合课文的教学,注重教给学生观察周围一切事物的方法。

一、方位观察法

这是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对于要观察的事物,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以及从左到右,从外到里地进行观察。例如《雨》这篇习作例文,对下雨过程的观察和描写,用的就是这种方法,雨前,用的是从外到里的观察法;雨中,用的却是从里到外的观察法。由于观察细致得法,整个下雨的过程交待得清清楚楚,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主次观察法

这是分清主要的或主体的事物,以及次要的或陪衬的事物的一种方法,一般是从主到次、从大到小进行有次序的观察。例如《绿色的办公室》这篇看图学文,就应先引导学生分清什么是人字形草棚,什么是高高的草垛,这些是图中较大的主要的物体,然后引导学生找出一截树桩一口用旧了的锅一把黑铁水壶等小形物体。从中更需告诉学生凡是主要的应写得详细一点,凡是次要的可以一笔带过。

三、时序观察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一般按时间先后次序对事物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例如习作例文《第一场雪》的作者,就按时间先后有意识地观察了昨天早晨、中午、傍晚和今天清早的不同情景,着重写了雪霁天晴、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的壮丽风光。

四、远近观察法

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一般是先近后远,也可以由远及近地进行观察。例如课文《长城》的作者,就是先从远处观察,写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再从近处观察,具体描写长城的高大、宽厚、到用建筑材料及城台等建筑物。远景显示了长城的雄伟壮观,近景突出了长城的高大坚实,给读者留下了完整深刻的印象。

五、分层观察法

这是一种层层深入的方法,常见的是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地进行分析观察。例如课文《林海》的作者就运用了这种方法,先注目于海的主体落叶松;再移视于海的边缘;再深察海中,观察树与树之间的各种小花和小红豆&&这样,既从整体上突出了大兴安岭千山一碧、万古长青的美丽景象,又分层展示了大兴安岭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的各种色彩,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六、周期观察法

这是一种常用于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的观察方法。对于常见的一种动物或一种植物的生长,应指导学生进行周期性的观察。就一种植物来看,从它的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等过程,进行一系列的观察。例如对《我爱家乡的杨梅》一文的教学,就可结合课文,引导学生选择一种花、一种菜、一种粮食作物,坚持进行一个生长过程的系统观察。这样,对于写一种植物不仅有情可写,而且能写得具体生动。

七、动态观察法

这是专用于动态事物的方法,即观察时,不仅要注意它的形状、大小、位置,而且要注意它的变化与活动。例如课文《蟋蟀的住宅》的作者,就把观察和描写的重点放在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上。写它用前足扒土,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用后腿上的两排锯将泥土推到后面洞口,倾斜地铺开。作者还观察和描写了蟋蟀疲倦时休息的可爱状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八、多方观察法

也叫多角度的观察法。就是对要描写的对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最后得出较完美的印象或较深刻的体会。例如古诗《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的就是这种观察法。再如古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也是运用了多方观察法。

总之,观察不仅是作文素材的直接来源之一,而且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前提。在引导学生观察后,不仅从一开始就要把观察、说话和写作结合起来,而且要使学生知道在练写一篇文章时,可以运用两三种观察方法。特别要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以提高他们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并有意识地带领他们进入自己的天地,启发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天地里寻找写作材料。

中考语文写作方法之观察法:五官观察

一、技法

写作材料有三个来源:观察、自身、课本,其中观察又是来源、又是手段。

先来看看一篇例文:

一片小小的枯叶

我走在空无一人的路上,一片被凉爽的秋风追得满地跑的小小枯叶,把我的注意力拉了过去。我轻轻的把它拣了起来,并用一张雪白的纸巾包住它,嘿,这看上去多像襁褓中的婴儿呀!

我来到桌前,把纸巾打开,拿出枯叶细细的欣赏起来。

从正面看去,叶子上的茎有大有小,有粗有细,好似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又好似哗哗的小溪与奔腾的江河&&把它一翻身,茎脉更明显了,如一根根纵横交错的牙签,又好似被刷上棕色颜料的袖珍版小树枝&&粘上一点水,就好像给它包上了一层保鲜膜,晶莹剔透的。

我拿着这片棕中带红,有黑色斑点的火炬性枯树叶,紧紧的盯着,心中不由得就冒出了一个想法:这片枯叶掉下来好久了吧,为什么就被我拣着了呢?我想着,思索着&&

一不小心,我把她撕碎了,叶片纷纷掉了下去,茎脉还是紧紧的连在一起,多么像团结一致的难兄难弟呀!我又把那些茎脉用力一拉,可它们还是粘在一起,一点也没有分开的意思。

我把它的残骸放在桌上,用三角板在它身体上不停的移动着,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它终于断开了一半,我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它一分两半了。

我把它凑到鼻子前闻了闻,一股淡淡的清香飘入我的鼻孔,令人心旷神怡。

我又把小叶子放入嘴里尝了一下,先是一阵苦涩,接着又是一丝甘甜。

我想:这叶子不也正是我们的人生之路吗?

写作离不开观察,观察是我们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观察,准确的说,是在观看,不是真正的观察,与写作有意义的观察应具有以下属性:

(一)观察要有目的性。

学生总是要踏青的吧,为什么不让他们带上诸如山上植物知多少的目的去呢?学生总是要去书店的吧,为什么不布置他们去抄录书名,领略书名的魅力呢?学生总是要上街的吧,为什么不让他们记一记店名呢?左岸就总是令人遐想,想到巴黎,想到塞纳河,还有诗歌、哲学和文化。学生总是要看电视的吧,为什么不让他们专门看广告,那里面不仅有商品,还有语文和艺术。观察,教学生学会观察,是我初中三年始终如一的必修课,在我的综合性学习的教案里诸如街头去找错别字(《街头错别字》)、到菜市场打听品种价格(《今日菜价》)、新华书店抄书名(《书名精粹》)的目的性活动不下30种。至于带上一片枯叶到学校后再写作文更是现场化作文的常规做法。

(二)观察要用五官。

状物类的作文很容易空,写一片枯叶,除了形状、颜色、茎脉好像没有什么可写的了。其实,我们在观察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各种感官的功能作用:我把它凑到鼻子前闻了闻,一股淡淡的清香飘入我的鼻孔,令人心旷神怡。是嗅觉:我又把小叶子放入嘴里尝了一下,先是一阵苦涩,接着又是一丝甘甜。则是味觉了。在生活中用五官去感受事物是很常见的:超市买菜,用眼睛看青菜是否新鲜;用耳朵听西瓜是否熟透;用手摸看看黄瓜是否刺手以判断它的新鲜度;用鼻子闻一闻水果的香味;用嘴尝一尝熟食的可口度。对于一种物品,如枯叶,调动五官去观察,则能更为真切、完善,从而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经常说观察要仔细,何谓仔细,调动五官是也。

(三)观察要具有破坏性。

对于事物的观察,要想更深入,还可以去破坏它,以期达到庖丁解牛的境界。看大白菜是否新鲜,光看表面还不够,很多菜农在菜上洒水保鲜,掰开看看,容易看到最真实的一面;鸡蛋是否有假,摇一摇是也是不够的,敲开一看,就真相大白了;买西瓜,最保险的办法是探一个洞进去。或许你要说了,这与写作有什么关系,错了,既然写作是生活的艺术表达,这些破坏性动作不仅可以入文,还能增加更多的趣味甚至哲理:

一不小心,我把她撕碎了,叶片纷纷掉了下去,茎脉还是紧紧的连在一起,多么像团结一致的难兄难弟呀!我又把那些茎脉用力一拉,可它们还是粘在一起,一点也没有分开的意思。

我把它的残骸放在桌上,用三角板在它身体上不停的移动着,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它终于断开了一半,我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它一分两半了。

(四)观察要有重点。

写人、状物都要抓住其特征,特征是否明显来源于观察的仔细程度。具体说来,观察人时,要看其人外貌、语言、动作的独特之处,即最能体现人物性格之处;观察植物,要抓住其根、茎、叶、花、果、味等独特之处,苹果写成了李当然就不是苹果了。《一片小小的枯叶》就抓住了枯叶的茎脉来重点观察:有粗有细、茎脉更明显了、茎脉还是紧紧的连在一起、我又把那些茎脉用力一拉、我把它的残骸放在桌上,短短500来字,有5处写茎脉。

(五)观察要借助联想。

什么是联想呢?联想是由一事物联系另一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观察的时候借助于联想,把静止的想成运动的,把无声的想成有声的,把无生命的当作有生命的,把不会讲话的当作会讲话的&&合理的联想,能使观察的对象富于生动的形象,能吸引人。写进文中,文章则丰润、深刻。例文中联想共有七处,文章结尾的联想自然而又贴切,是本文的点睛之笔:我又把小叶子放入嘴里尝了一下,先是一阵苦涩,接着又是一丝甘甜。

我想:这叶子不也正是我们的人生之路吗?

观察要有目的性、要借助五官、要进行破坏性观察、要有重点、要借助联想,这五种属性,从写作顺序的角度,具有非典型的先后关系,也合乎状物类文章的一般结构。

二、心法

五官感受很重要,眼耳鼻舌都用到。

身体感受与心理,合理想象不可少。

敢于表达敢于写,写出作文一定好,一定好。

三、荐文

2009年绍兴市中考满分作文你我走过的日子

你爱茶,走到哪儿,都喜欢拎着茶杯,当你掀开茶盖时那淡淡的茶香氤氲在空气中,让人心旷神怡。无意间发现你也如茶叶般枯瘦。不见了你矫健的身姿,不见了你健硕的皮肤,只是那弯曲的背,深深的皱纹,但你那犀利的眼神仍是那样的令人颤栗。

你我走过的日子是短短的童年是次次的误读与简单的包裹,是你无声的爱与我的无知彼此充实。爷爷,到了此刻我才懂得了你,原来你是爱我的。你冷峻古板,我却爱笑,你沉默寡言,而无知的我却把你无声的爱误读了,我对你心怀不满,你对我却满怀期待。

小时候,我参加了书法社,可是在社里我总觉得自己的字与我的同学相差甚远,这时你鼓励我说:好好努力,正如茶那样即使原来多么平凡,但经过了杀青、晒干、炒制&&那原本翠绿的它变得柴瘦、干枯,但它冲泡时的清香令人心醉,这时它拥有了美丽的内涵,只要努力就会拥有美丽内涵。我应了一下,然后就离开了。过了一个月,我参加了书法比赛得了三等奖,虽然有些遗憾,但得到了老师的肯定,我原本以为当你看到这一切时会很高兴,但你只是看了看,扬起嘴微微一笑。我拿着奖状,心里有许多不甘,心情也直落谷底。

有时,看到爷爷那对我漠不关心的神情,总觉得自己是那么多余&&

有一次,爷爷奶奶到我家过年。当我看到爷爷时,他对我扬起了笑脸,我的心被蛰了一下,总觉得这是他第一次对我笑。我有个坏习惯,睡觉总喜欢踢被子,这不这几天鼻涕横流,呵欠连连&&可是这几天当我起床时被子总盖得好好的,我以为是妈妈,顿时心里洋溢着浓浓的暖意。深夜了,因为感冒难受,我久久难以入睡,这时门缝忽然射进一道光,我赶紧闭上眼睛,他帮我盖好了被子,用手背抚摸我的额头,接着叹了口气便离开了,我缓缓睁开眼睛,那弯弯的背影渐渐消失在黑暗之中&&这手的温度,手的粗糙难道是爷爷&&

你我走过的日子是种种误会缠绵的鸿沟,任性的我不知道该如何化解,只是让彼此的误会愈演愈深。在一次与奶奶的谈话中,她说:你爷爷啊,真是个傻瓜,上一次你得奖时他不知道有多高兴,整天逢人就说我孙子啊字写得好&&可是他硬要装着不屑。我此刻才明白原来爷爷的不屑是对我的鼓励,是要让我不要沉迷在一时的成功中。原来你我一起走过的日子里不是一次次彼此的误解,也有爱,也有幸福。

推荐理由:本文是写亲情的,讲了自己与爷爷一路波折,一路误解地走来。文章选取了爷爷与自己走过的日子里的两件事,一件是写作者书法获了奖,非常高兴,想得到长辈的表扬,但这位爷爷却把自己的喜悦收藏起来,并用耐人寻味的话来鼓励孙子更加努力。让人感到爷爷茶一样的清香人生,发人深省。另一件是写爷爷晚上起来给他盖被子,一位慈祥爱孙儿的长辈跃然纸上。正是由于与爷爷相处的点点滴滴,才让文章真实动人,结尾用奶奶的话来侧面反映爷爷与我走过的那段充满爱的日子,感人至深。

作文写作之观察方法口诀

观察事物用五觉,观察方法容易学。

眼看耳听心要想,触觉嗅觉和味觉。

观察事件要连贯,生活细节细体验;

观察人物抓特点,神态动作和语言;

典型特征细心看,突出特点要记全。

观察景物要联想,静态动态细端详; 形状颜色和气味,联系生活多想象。定点观察按空间,时间变化分阶段; 动点观察写游记,地点变化要牢记; 抓住特点和重点,景物特征记心间; 观察动物很容易,外形习性牢牢记。观察植物方法多,生长过程分四季; 静态动态要联想,联系生活举事例。观察建筑按远近,空间方位有条理; 外形结构与作用,分类观察均须记。观察物品很特殊,形状结构和用途; 对照特点多联想,联系生活多想象。眼中有情笔生趣,拟人观察很容易; 万事万物皆有情,联想想象观具体。观察不怕根基浅,窍门就是天天练; 恒心架起通天路,勤奋攀登智慧山。观察积累素材丰,五觉体验妙无穷; 学会观察写文章,妙笔生花笔生风。

第三篇:如何写好作文之写作方法

如何训练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在写作活动中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写作技巧是实现作者写作意图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作者的写作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写作意图。所谓的写作意图,就是指作者打算在文章或作品中表达什么样的生活和思想内容,以及通过这种表达达到什么目的。而要使这一写作意图圆满实现,就必须依靠写作技巧。

第二,写作技巧是构成文学作品艺术性的内在因素。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即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或表达思想感情所达到的完美程度。这种艺术性的取得,决定于作者的世界观、创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在具体的作品中,艺术性表现在作家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意境我典型形象,从而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虽不同于形式美,但它更多地体现在与内容和谐统一的艺术形式之中,而艺术形式的完美创造,则依靠写作技巧。

那么什么是写作技巧的操作训练呢?

(一)师法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丰富多采的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材料,而且为我们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关于写作形式与写作技巧的深刻启示。例如,巧合与悬念,往往是某些生活事件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固有形式或“手法”;对比与映衬,常常是构成大自然优美景观及“艺术”美感的重要因素和“手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人生和自然的规律中寓含着曲折美、变化美、节奏美;“蝉鸣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常见的景象中包含着动与静相反相成的艺术辨证法则„„因此,我们学习写作技巧,必须首先向生活学习。只有勤于观察生活,深入体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写作技巧真正得到提高。

(二)阅读、借鉴

即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章(以及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凡优秀的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程度都较高,其写作技巧往往是娴熟而又富于创造性。多读优秀的文章,在注意思想内容的同时,注意其写作技巧,看作者是运用哪些来表现思想内容,实现写作意图的,并且分析这些写作手法的具体运用情况及其所取得的写作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应结合实际(写作者自身的思想和艺术修养的实际与题材和表现对象的实际)进一步思考,看哪些手法可以“拿来”,经过改造为我所用。这样,久而久之,潜移默化,自己的写作技巧,自然会有所提高。

(三)经常练笔

这是具有本质意义的技巧“操作训练”。清人唐彪写道:“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作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沈虹野云:‘文章硬涩由于不熟,不熟由于不多做。’信哉言乎!”多写才能熟,熟才能生巧,这是不可更易的规律,任何企图改变或超越这一规律的人,永远也掌握不了写作技巧,永远也写不出好文章。只有经常写,反复写,才可能在写作者身上固定下一个写作技巧的“概括化系统”,一个“自动化的”写作“行动方式”。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懂得那些语言艺术大师们为什么谆谆劝诫“我们大家都应该写、写、写,写得尽量多”了。

写作技巧的掌握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技能”阶段,一是“熟练”阶段。“技能”阶段,是无法之中求有法,能过观察、体验、多读、多写,学习并掌握了一些写作的基本手法,且能将它们运用于写作实践。这是掌握写作技巧的第一阶段。“熟练”阶段,是有法之中求变化。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而掌握了包括写作的辨证艺术在内的多种写作手法,并能将它们纯熟自如、富于创造性地运用于写作实践。这是掌握写作技巧的第二阶段。古人说:“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规矩也。”识得“活法”,并能运用“活法”是掌握写作技巧第二阶段的重要标志。

掌握写作技巧,对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否定写作技巧在写作中的客观作用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也不能把技巧绝对化,走到唯技巧论的极端。因为,决定文章价值的主要因素,还是内容,脱离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文章的审美价值乃至艺术性,也就不复存在了。这一点,尤其应该引起初学写作者的重视。写作辩证法

“方法”一词起源于希腊,可以理解为遵循正确道路的行动。方法本质上是一种手段、工具,是主体和客观的中介。写作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已有的论述是支离破碎的。应当吸收当代科学成果的多向、多维、整体性、全方位、多元化的考察问题的方法。

写作方法有三个辩证统一的层次:辩证方法、写作手法和一般方法。

1.辩证方法。

大脑、生命如宇宙一样奥妙无穷,只有一种理论及方法粗线条地勾勒了它解释了它,运用了它。这就是辩证法。文章是一个精神的生命,同样只有辩证方法技巧才能写好它。辩证法是根本的方法,是一切方法的灵魂。

一般科学逻辑方法及历史求证法,都是实证科学知性思维方法。这种科学方法以有限的工具行为,以某种实践目的作为规律和尺度。目的的实现成为最高原则。知性思维方法,常常在非此即彼的逻辑中陷入偏执和迷误,将统一的活生生的生命和自然予以意义的规定。当代西方一些明智之士,已经从执着极端和对逻辑科学思维的崇拜中觉醒。人们越来越多地接受辩证的合解,而不是将辩证法作为泛逻辑主义乃至神秘主义而抛弃。具有超验性、超越性和批判性的辩证法是哲学的理论和方法,不是实证科学的方法,但却可以是所有科学的根本方法。写作要以辩证法作为动态生命中的灵魂。

辩证法其实是人类早已产生的思维方法。中国古代的辩证观十分集中和高妙,五千年来一直明显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国古代典籍,无论是《易经》、《道德经》,还是中医理论书籍如《内经》,都贯穿融汇着阴阳辩证观。十九世纪中,西方哲学家黑格尔研究了辩证法,在《逻辑学》中谈到辩证思维的理性方法。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第一次探讨了不同知性思维方式的辩证思维方式,既保留了科学理性的精细区分精神,又走向辩证综合。马克思将黑格尔的辩证法改造为唯物辩证法,强调了它的批判实践性和革命性。今天,我们所讲的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中,最根本的方法在精神实质上与中国的辩证观是一致的,这就是运用对立统一的规律对待事物的方法。对立统一方法,最为逼近生命及宇宙奥秘的本质,是人们使用的最高的活的理性。

写作和任何事物一样都是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这里只是重点介绍辩证方法。辩证方法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分为不同的类别。从主客体关系上:主观与客观,有我与无我等;从构思上:形与神,虚与实,大与小,藏与露,全与不全,抽象与具象,有限与无限,似与不似,单纯与复杂,夸张与写实等;从表达上:疏与密,曲与直,断与续,出与入,正与反,抑与扬,巧与拙,生与熟等;从风格上:华丽与朴素,自然与雕饰,强烈与冲谈,阳刚与阴柔沉着与飘逸等。

重点解释如下:

(1)有我与无我。我,是自我意识。无我,是对自我的超越,而非取消个性。无我,一是指忘我,即心灵自由驰骋,和外物交融在一起,达到的物我两忘的境界;二是指大我,在说我的时候其实是在指国家、民族和时代。有我才能真诚,有个性。无我才能不受限制有普遍感和历史感。

(2)有限与无限。有限指具体的诗句;无限指语句中的内涵。关键是写好有限。

(3)虚与实。是通过对客观形象的描绘而直接传达给读者的崐信息。虚是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而间接获得的信息。虚实结合一是崐化实为虚,如“化景物为情思”,二是化虚为实,把抽象感情与哲崐理赋予具体而生动的形象,运用比喻。

(4)小与大。小与大指的是描写对象。大,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小,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味写小就会限于琐屑;一味阔大则流于张狂。浪漫主义比较阔大。爱情诗易于琐屑。毛诗过于“大”。一是应当小大相形,如“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二是以小见大,“红杏枝头春意闹”,“窗含西岭千秋雪”。灵感信息法

在起草之前和起草中间,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现象,这就是灵感。在起草之前产生的灵感,可以称为整体结构灵感,是产生文章整体的契机。而在起草中间产生的灵感,不断涌现,可以称为部分灵感,或灵机、灵气等,是形成文章实体的生机。不论是起草作品,还是起草论文,都要有灵感的参与,否则必定流于平庸。还可以说,只要是创造性的操作,必定产生灵感。

灵感,是最高级生命刹那间独创性极强的表现,它是在人脑意识层面积聚大量信息并有潜意识中隐信息随时涌出的可能之后,往往在巨大的情绪高涨的推动下,或者在理性约束力大大减少的情况下,由于一个途径不一的关键信息的加入,所有信息迅速沟通形成一种创造性有机体。古今中外,人们对灵感这一神秘现象进行了探究。我国古代称为“兴会”、“机遇”、“感兴”、“灵机”、“神遇”和“顿悟”等。灵感的特点是稍纵即逝。灵感是建立在思维势态和大量信息的必然性上的偶然性,正如梦一般,难以再现。作者必须在灵感出现时,快速地记录下来。

产生灵感的关键信息,途径不一,大致可以分为:

A.外界信息。伟大的古典物理学家牛顿散步中苦苦思索,只因一个苹果的落地,茅塞顿开,豁然贯通,发现了万有引力。列夫.托尔斯泰看到路边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牛蒡,联想到一个民族英雄,于是写出了中篇小说《哈吉.穆拉特》。唐代杜牧的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其中可以看出诗人看到夕阳这一信息后抖然联想到大唐帝国的没落,写出了这首意象雄浑的小诗。

B.思维信息。在苦思冥索中,潜意识的大海里突然跃出一个信息,使已有的多种信息一下子沟通,形成一个创造性整体。大科学家阿基米德绞尽脑汁,苦求多时,但在洗澡时却忽然来了灵感,高兴得不顾一切地冲上街道大喊。柯岩一直想写一首怀念周总理的诗,感情十分真挚,但却苦于构思平常,“突然,我想到我们的民族有一个为逝者喊魂的习俗„„”于是,《周总理,你在那里? 》这一反映全国人民心声的绝唱诞生了。论文、哲理诗的写作往往更多地出现这一类信息,造成顿悟型灵感。

C.启迪信息。郭沫若说他创作是“先看大家之作”,目的是得一点“暗示”,促进“兴趣”。他还坦率地说:“我有一个秘诀,就是多看作品,用人家的构思,套自己的生活。”欣赏郭诗,多方比较,明显可以看出他向歌德、泰戈尔和惠特曼借鉴摹仿或者说从中提取启迪信息。许多作者还从别的艺术意象中找启迪信息。诗人白居易从音乐中获得灵感,写出《琵琶行》。杜甫、苏轼等写了很多题画诗。文章摹仿、艺术意象等都能成为启迪信息产生的来源。

D.自由信息。自由信息来自于作者头脑中的潜意识,与思维信息不同的是它是在意识放松控制或受到麻庳时出现的。酒类麻醉品使用后,诗人往往出口成章,下笔千言。李白自称“斗酒诗百篇”。睡梦中,意识的制约性几近于零,潜意识十分自由,但却仍能生发出符合一定理性的作品灵感。许多作者都有类似梦中写作的体验。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梦中忽得佳句,醒后立即记录,因有客人打扰仅仅写下数十行。但是,记录下的诗句却成为《忽必烈传》一诗中的精华。西方现化派中的超现实主义特别强调自由信息及其形成的灵感,创作方法主张“自动书写”,认为写作应当是绝对无意识的,最好是记述梦境和幻觉。

产生灵感的信息主要是以上四种。

无灵感时勿宁不写;灵感是天然,才智是人工,人工决不能胜过天然。但要注意的是,灵感不会凭空发生,一般要有思考的前提。因此,没有灵感但有写作愿望时,应当深入思索或者动笔起草,以引发灵感。提纲编程法

1.构思和提纲。

灵感之后,起草之前,必然有一个构思阶段。构思是从整体上对文章的抽象把握和设计,以抽象思维为主。构思简单地说就是整体思索,“想”文章。如果说灵感是受精,则构思是孕育主题其次是形成结构。构思的中心内容是形成主题。没有构思就没有文章,只不过有的构思因为时间短暂而不易看出。短暂并且没有用文字表达的构思,称为“腹稿”。李白、曹植等诗人出口成章,“七步成诗”,在这之前已经存在一个长期感受、思索的阶段。鲁迅重视起草前的构思及腹稿,说他的写作首先是“烂熟于心,凝思结想”。文字符号表达的构思就是提纲。

2.提纲重要性。

提纲是构思的外化和成果,实际上相当于用序码和文字符号所组成的一种图表。提纲的作用在于指导起草,使构思视觉化,以便作者从总体上更为准确概括地把握、修改和提高。

文章大家大都十分重视提纲。列宁说:“提纲确实是很重要的。”他要求“写得详细些”。列宁的弟弟讲述列宁在中学时代就养成了编写提纲的习惯,“先在一张四开纸上拟好作文提纲”。列宁的夫人说他“通常是先写好提纲„„把提纲改了两遍、三遍”。列宁的《五一节传单的提纲》收在《列宁全集》第八卷中,从中可以看出列宁对文章提纲的重视。大作家中不少人也重视提纲。老舍说:“尽管我们要只写二三千字,也需先出个提纲,安排好第一段说什么,第二段说什么„„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提纲就有4万多字,可以当作中篇小说。

3.如何对待提纲?

对待提纲,存在着不同认识,需要分析。初学者不懂得编写提纲的重要性,还有人不知道如何编写。在文学创作中,更有人反对编写提纲。列夫.托尔斯泰说:“我就从来不写提纲”,还说“按照提纲写出的是僵死的、不真实的、没有用处的东西”。司汤达说:“一写计划我就索然无味。”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提纲呢?正确的认识应当是:

A.论文写作都要编写提纲。这里,编写提纲本身就是在研究,在起草。只要不断充实,提纲就成为一篇文章的初稿。朱光潜先生在《作文和运思》中谈他编写论文提纲的方法和过程,尤其值得我们学习。他说:“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地想。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杂乱无章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一条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论文中的逻辑关系集中地表明在提纲上,因此特别需要提纲。

B.作品创作应当写提纲,但不能严格按照提纲起草。列夫.托尔斯泰和司汤达都反对创作提纲,但他们却记笔记,写要点。其实,笔记及要点就是提纲。区别在于,创作提纲不是逻辑关系的显示,而是主题、情节和重点的展现,因而更多形象性、模糊性和情感性。较为妥当的办法是,创作作品经过深沉的构思,写出一个符合文学特性的提纲,接着,丢开提纲,自由发挥,任意起草。其实,这样起草时仍然有提纲在潜意识中的理性化观照作用,只不过这种理性已经消融在感性的运作中,成为直觉,更适宜于意象的创作。在起草中,不要去想提纲,任由情性、意识、感性总之是创造生命去发挥。仅仅在创作遇到巨大阻碍,实在写不下去时,再参看提纲以提起思路。文学史上存在一个人们易于忽视的现象,那就是呆板地坚持理性指导创作尤其是编写详尽提纲的作家,却没有创作出不重视提纲的作家所能写出的传世作品。相形之下,前者比后者略有逊色。最明显的是老舍和茅盾与鲁迅的比较了。当然,两者的差别,其原因相当复杂,但起草方法的不同不能不是一个因素。可以说,按照提纲写出的作品,往往外在观察成分多,理性强。茅盾对《子夜》创作主导思想的反复说明就是一斑,他写的是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在三十年代的国内外形势下必然是行不通的。报告文学的写作倒是这样的。而那些没有严格按照提纲、甚至不写提纲而创作的作品,则内在体验成分较多,感性(包含着深广的理性的直觉)更强。鲁迅小说《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正是这样。《阿Q正传》的写作,不可能预先编写出提纲来,因为这是编辑索稿、定期连载的压力所促成的起草。鲁迅所说阿Q结局作者未能预定,正说明了这一点。然而,《阿Q正传》却不仅仅写出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中国及国人心态的观察和分析,更主要的是自然而然地写出了自己生命中最深切、最痛苦的内在体验。有人论证,阿Q的性格类似于作者祖父死于科场作弊一案中那个受命向考官行贿的佣人。其中是否可以看出作者有意无意执着探讨的因素和情结呢? 创作需要提纲,创作更需要摆脱提纲。贾平凹对待创作提纲的态度值得我们参考。他说:“这本书写作的时间不长,也就三个月吧,但它酝酿的时间却较长。我写过十几个月详细提纲,被折腾得日夜不宁,但落笔时还是全推翻放弃了。一坐到桌边,书里的人物自己就活动起来,故事自动发展,情节、场面、对话连翩而出,象水的自然流止,云的自然起落一样。”

4.文学创作提纲的明确提出。

笔者目力所及的写作专著或者文学专著中,创作提纲的认识只是混淆在一般写作提纲的笼统论述中,而且一般写作提纲也是十分简单、聊胜于无的。只要翻开任何一本《写作》,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来。

首先需要认识文学创作提纲和一般写作提纲的异同,找出创作提纲的独特性来。要想认识二者的异同,又必须从写作和创作的异同上找根源。

写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运用语言文字符号,以篇章的形式表达对世界某种认识的过程。这就包括了创作。而狭义的写作却是反映社会生活中真实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写作过程,以符号逻辑的抽象思维为主导。它产生的是具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的语言形式,即文章。文章写作提纲相当于一种用序码和文字所组成的论点、材料之间关系的逻辑图表,是文章逻辑关系的视觉化。而创作,却是建立在一般写作基础上的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服从于想像虚构的心理思维,产生语言艺术即文学作品。由此而来,文学创作提纲成为一种用序码和文字来表示的艺术形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图表,是形象之间关系的视觉化。因此,创作提纲带有更多的形象性、模糊性,常常可以视为重点或要点的串连,甚至于整体上不被视为提纲本身。

由文章写作提纲和文学创作提纲的对比,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认识:文学创作提纲是运用文字和序码来表示的艺术形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图表。

文学创作提纲对于创作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许多作家从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前面提到老舍和茅盾的经验。贾平凹这样谈他的创作:“我的创作往往是不停地列提纲,不停地来鲜活人人事事,直到一切清晰,才定下最后提纲,这样的工作比实际操作时间长数倍,艰辛成十倍。”

文学创作提纲的重要不仅来自于大作家的经验,也来自于它本身和创作的关系。它是创作的引导,是航线及信号灯,是广阔的创造领域的展示,是核心本质的把握。初学者更要重视文学创作提纲的编写,切不可在头脑中存有古代文学史上的“倚马可待”、“下笔千言,文不加点”的典故的诱惑,凭空潇洒。

要认识创作提纲的重要,还要对“下笔千言”、不加思索的创作现象进行分析,弄清构思、结构和提纲三者的关系。“不加思索”而“下笔千言”的创作现象确实存在。李白创作清平调三首是这样。现代派特别是意识流派的作家也是这样。各有原因和特点。

a.创作较短篇幅的作品,平时又有很多思维习性的蕴积,一遇机会就迸发而出。这在诗人中是较常见的。小说家也有这种情况。青年作家潘军说:“我不是预先要拟好一个提纲,设计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我更强调写作中的状态,想写就不断地写下去。”

b.这种情况是按照意识的流动来惯性创作。其内容多是早已在头脑中存在的心理和经历的复述。如美国小说《在路上》的创作。

c.打好腹稿。腹稿,常是未写出的提纲,有时则是较小的完整的作品。

除此之外的文学创作,看来以编写提纲为好。

5.提纲编写程序。

第一、拟制标题。

标题又叫题目。常常比喻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旗帜和橱窗。标题和主题(意蕴)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它服务于主题;标题可以更换,主题不能随意更换。以标题与主题的关系为主要标准,标题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一般文章的标题:

A.直接标明主题。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标题是一个判断句。又如《文学要在表现个体生命中反映现实社会》。如《......是.....》和《......要......》的标题模式。

B.揭示内容范围。如《论„„》或者《„„论》标题模式。我国古代的文章,不常用“论”字,常用“原”或者“说”,如《原君》和《马说》。有的论文标题省去了“论”字。

C.设问、反问、感叹以显示主题倾向。如《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下不为例”可以休矣!》。

文章标题要求:1.确切。一要与内容符合,不能写跑题。二含义大小与文章一致,《游中岳庙》不能写成《锦绣中华》。三要与文体风格一致,如公文标题不能入诗。2.精练。特殊需要时标题才能长。3.醒目。一要形象,二要新颖。好的标题画龙点睛,使人一见钟情,反映出作者的修养。中国女排曾以0:3输给古巴队,第二年大学生运动会上以3:0击败击败古巴队,这件事大多新闻标题都是平实无误地概括这一事实。有一篇新闻的标题颇为生动,《还她一个三比0》。这个标题,表现了背景,显示出自豪感和幽默感,语言通俗,响亮上口。二是文学作品的标题:

a.形象概括意蕴,暗示意蕴。这类标题最为常见,因为象征手法是文学创作的传统手法,符合文学的本性,还会一直沿续下去。如《红楼梦》、《红高粱》、《城堡》和《老井》等。

b.指出作品内容,即题材范围。这类标题同样常见。如《百年孤独》、《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和《桃花湾的娘儿们》等。

c.与意蕴有关的一事一物,或人物语言。如《红蚂蚱、绿蚂蚱》、《项练》、《干草》、《你别无选择》和《狗日的粮食》等。

d.人名、地名、时间。如《哈姆雷特》、《羊脂球》、《小鲍庄》和《九三年》等。

e.提出问题,引起深思。如《谁之罪》和《怎么办》。

f.特别标题。这类标题常说明写作的原因、环境和心情,还常带有个性。如《无题》、《杂感》、《琐记》、《漫笔》和《随记》等。

作品标题的要求:形象、含蓄和新奇。文学作品的标题有它自己的符合特性的要求。如《阿Q正传》,新颖独到,土洋结合;具有象形作用,象阿Q及清末国人拖着小辫的脑袋; 据说与塞万提斯的世界名作《堂.吉诃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 透露出作者创作意念和西方名著的联系。大作家都匠心独运地拟制标题。又如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还有《白水仙号上的黑家伙》、《与狼共舞》、《飘》和《呼啸山庄》等。

应当注意,不能制作低级趣味的标题。如现在小摊上的那些带有刺激性的书名《粉红的肉弹》、《十三张美人皮》和《女尸案》等。

第二、写主题(意蕴)句。

主题在文章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如果说文章是一个人类创造的精神生命,那么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胳,语言是细胞,表达方式是皮肤,线索是脉络,而主题则是灵魂。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全部材料所表达的基本认识,具体表现为一个逻辑判断句(10个字左右)。而在教学尤其是中小学教学中常见的主题说法却是一种套路,“通过„„表现了„„歌颂了„„”这一公式化的主题认识,其实讲的是全文内容。主题体现为逻辑判断。这种判断应当集中、明确。正如古人所说,作文要“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过秦论》记了许多事实,但都以最后的主题句来贯穿和制约:“一夫作难而七庙毁,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正确的主题写法是一个有主语、谓语和宾语的判断句。如文艺性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主题就是一句话“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主题在文学作品中应当是意蕴。意蕴是全部作品内容体现的中心意向,包括核心主题、副主题以及审美情致等作者的认识判断和审美追求。这就要写成一个复句。如《红楼梦》的意蕴可以写成:“在混沌生活中极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理想境界及这种追求不可能达到的悲怆和幻灭。”

第三、简述内容(包括关键词)。

内容简述或者内容提要。在科学性文章中,它包括主题和层义以及要点。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写做情节梗概、剧情简介等。

如果作品字数在几千字以上,最好写一个内容简述,字数在100上下。

第四、选择结构。

这一点指的是中间部分的安排。

科学性文章中的结构是(参考下一章“公文”写作中的结构内容):

1.并列式。一般写的是对象的横向的、静态的情况。各部分相互间无紧密联系,独立性强,但共同为说明主旨服务。能够省略某一部分。先后次序不那么固定。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概括面广,条理性强。

2.递进式。一般写的是对象的纵向的动态的过程或者事理。各部分层层递进,每一部分也不可缺少,前后顺序也不能颠倒。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逻辑严密,能说明问题。

在一篇文章中,两种方法可以互相交叉,即以一种方法为主,在某一部分即层次中用另一种方法。

结构选择,所用字数一般只有几个。

第五,标明层义。

这一部分就叫做全文的纲。层义这一提纲的主要部分有两种写法。一是标题写法,结尾没有标点符号,几个至多十来个字,简明扼要。这种写法的长处是简洁清楚,易于把握(字数及全部提纲都少)。短处是别人不易看懂,自己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弄不明白。二是句子写法,是完整的一句话。这种写法的长处是具体明确,短处是易于冗长,不利于思考。最好是两种方法交替,在简单明了的地方用标题写法,在复杂难记的地方用句子写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层义具体表现在文章中有二种,一是居中排列的小题目,二是项目。

注意:自此以下,提纲就要运用序码。关于序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有明确规定。这些规定是:序码一般分为四层:一是汉字小写的一、二、三、四等,后面用顿号(小标题的层次顺序不用顿号,空一格);二是半圆括号和汉字,如

(一);三是阿拉伯数字1、2、3、4等;四是半圆括号和阿拉伯数字,如(1)。以下还可以有这样一些序码:第一,第二,第三等;A、B、C、D等;甲、乙、丙、丁等。要注意不可直接从第二层或第三、第四层引用,要保持一致,不能混乱。

第六,写出段义及要点。

文章的段落大部分由规范段组成。规范段相当于一篇小文章:首尾要有概括全段的主句(段尾主句略有变化,意思更加深入);段内同样由并列法(用数字、分号或简单的句子并列)和递进法组成。段中要点,可以点出段中材料、安排方法或者写作要求等。

文学作品的结构,比较复杂,需要详细讲述。

在创作过程的构思阶段, 有了意蕴之后就要寻求表达意蕴及其它内容的形式。选择艺术的形式,不仅要确立结构,也包括选择文体和语言。文体的选择,在创作的准备阶段,基本上已经定型。在这里,可以再对文体的选择加以说明。文学的体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重视直接表现作者心灵即主观性很强的一类。这类文体,典型的是诗歌,讲究“主体性原则”。“特有的内容就是心灵本身。”(黑格尔语)可以说,只要作者心灵活动得到真实表现,那么心灵所映现的客体无论怎样变形都是可以的。其二是重视间接表现作者心灵即客观性很强的一类。这类文体,坚持客体性原则,即首先写好客观对象,再“流露”作者的意向。叙事类文学作品如小说就是这样。作者要根据意蕴及其它内容的表达,选择文体的类别。而在一种文体中,又有各自的特点,需要作者进一步选择。至于语言,作者早已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在具体创作中再进一步建立语言的明确意识。这样,寻找表达思想内容的精美形式,主要是选择结构。

对于结构,古今中外都高度重视。《红楼梦》体大思精,中外文学中的作品罕与其匹。曹雪芹在结构上耗费心血之大,“谁解其中味”。歌德说:“要费多大力,要用多少心思,才能使一个宏伟的整体安排停当!”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结构最惊人的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它既是犹太人和爱兰人史诗,又是人体器官的图解;既是自传,又是永恒的男性和女性的象征; 既是艺术和艺术家成长过程的描绘,又是上帝吾父和耶稣吾子关系的刻划; 既是古希腊英雄俄德修斯的现代版,又是传播圣经的福音书,呈现出多重结构的迷宫。不过,初学者不必气馁,年纪轻同样可以创作出结构精美的作品。萧洛霍夫23 岁时就写出史诗性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的前二卷。剧作家曹禺从18岁时就开始创作《雷雨》,24 岁发表了这一结构精炼的话剧,震动了中国文艺界。路翎写出长篇小说《财主的女儿们》,年纪只有19岁。不重视结构的作者是不可能成功的。要成为大作家,更要讲究结构的独特。

要想选择精美的结构,就必须对结构加深认识。结构是以理性思维为主的构思的结果,本身是传统创作理性的继承和改造。尤为明显的是,不少杰作的结构都借鉴和模仿前人作品的结构。我国四大古典小说,据说都有前人话本或作品作为摹本。莎士比亚剧作亦然。有人认为,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借用了莎剧《李尔王》的情节线索。还有人找出鲁迅小说和东欧小说的相似之处。结构实质上是作者主观思路和事物客观逻辑的产物。现代派还认为内容就是形式,形式就是内容,主张有机形式主义。重视形式创新。在科学中出现结构主义的理论方法。在创作构思中,往往产生一种灵感,使得结构忽然形成,浑若天成。

选择结构,在实际操作上一般要清楚文体特点和结构类型等基本认识。文体应当说是约定俗成的较大类型的结构,具体作品结构受其制约。如诗歌,特点是分行分节,具有多义性、跳跃性和音乐性。戏剧,特点是分幕分场,有较强的戏剧冲突和以对话为主的表现形式。电影,特点是蒙太奇,在时空变换上具有较大的自由,并有现实逼真感。小说,特点是内心刻划细致,多种表达方式共用,是语言艺术的充分表现。初学者必须对文体特点有着明确意识。至于文学作品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a.纵向发展式。其本要求是按照事物发展的时序进行,这是叙事型文学体裁传统的又是基本的种类。这种结构,建立在叙述这种表达方式的顺叙、倒叙等其础之上。倒叙尽管将结局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前,但主体仍属于纵向发展式,因为作者和读者都有明确的时间意识。这种结构,在戏剧上称为开放式。开放式,其本上从头到尾地发展故事情节,线索层次清晰,但易生沉闷感。必须注意主次详略,重点突出。

b.横向发展式。其本要求是按照事物构成的序列展开。这种结构,在戏剧这种叙事类文学作品中称为封闭式。封闭式,往往从高潮或高潮之前紧张时分写起,造成悬念和气氛,而将前面的发展穿插在人物回忆中。

c.心理发展式。这种结构,一切以心理变幻为准绳。特点是追求、制造时空的破碎、叠合、放射和交错。其实是以内心为焦点,自由联想,追随意识流动,也可以叫做心理时空式。西方现代大大发展了这种方式。其优点是内 丰富,更贴近生活的本来面目。缺点是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然,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使读者在支离破碎中产生厌烦。这种结构方式,标志着结构的发展和作者主观意识的强化以及文学对人的内在世界的特殊关注。

第五、标明层义。

层义往往是文章中的小题目。

这一部分就叫做全文的纲。层义这一提纲的主要部分有两种写法。一是标题写法,结尾没有标点符号,几个至多十来个字,简明扼要。这种写法的长处是简洁清楚,易于把握(字数及提纲都少)。短处是别人不易看懂,自己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弄不明白。二是句子写法,是完整的一句话。这种写法的长处是具体明确,短处是易于冗长,不利于思考。最好是两种方法交替,在简单明了的地方用标题写法,在复杂难记的地方用句子写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注意:自此以下,提纲就要运用序码。序码要求自由选用,前后统一。常见的序码有:上、中、下(编、卷),一、二、三(章),1、2、3(节),A、B、C(目)等。一般自大而小排列为:编、章、节、一、(一)、1、(1)等。

第六、写出要点。

在一般文章提纲中,这里应当写出规范段的段中主句,即段义。但在文学创作提纲中,应有较大的形象创造自由,这就需要写出要点或重点。要点或重点,可以是形象描写的特点,也可以是动人细节的详尽描述,还可以是作者自己的各种提示如手法、技巧、警句和灵感等等。在每个层义下面,要点的多少要视对起草的作用大小而定。托尔斯泰和一些作家的创作笔记就是这样。

编写后的提纲,还要反复修改。对提纲的修改是一个总--分--总的综合分析过程。先从总体上把握,去分析部分,再在分析部分时放在总体中把握。如果相反首先修改局部,就可能在不符合整体时删去,这就造成浪费。

提纲编写应和文章结构模式部分紧密联系起来学习。提纲编程法

1.构思和提纲。

灵感之后,起草之前,必然有一个构思阶段。构思是从整体上对文章的抽象把握和设计,以抽象思维为主。构思简单地说就是整体思索,“想”文章。如果说灵感是受精,则构思是孕育主题其次是形成结构。构思的中心内容是形成主题。没有构思就没有文章,只不过有的构思因为时间短暂而不易看出。短暂并且没有用文字表达的构思,称为“腹稿”。李白、曹植等诗人出口成章,“七步成诗”,在这之前已经存在一个长期感受、思索的阶段。鲁迅重视起草前的构思及腹稿,说他的写作首先是“烂熟于心,凝思结想”。文字符号表达的构思就是提纲。

2.提纲重要性。

提纲是构思的外化和成果,实际上相当于用序码和文字符号所组成的一种图表。提纲的作用在于指导起草,使构思视觉化,以便作者从总体上更为准确概括地把握、修改和提高。

文章大家大都十分重视提纲。列宁说:“提纲确实是很重要的。”他要求“写得详细些”。列宁的弟弟讲述列宁在中学时代就养成了编写提纲的习惯,“先在一张四开纸上拟好作文提纲”。列宁的夫人说他“通常是先写好提纲„„把提纲改了两遍、三遍”。列宁的《五一节传单的提纲》收在《列宁全集》第八卷中,从中可以看出列宁对文章提纲的重视。大作家中不少人也重视提纲。老舍说:“尽管我们要只写二三千字,也需先出个提纲,安排好第一段说什么,第二段说什么„„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提纲就有4万多字,可以当作中篇小说。

3.如何对待提纲?

对待提纲,存在着不同认识,需要分析。初学者不懂得编写提纲的重要性,还有人不知道如何编写。在文学创作中,更有人反对编写提纲。列夫.托尔斯泰说:“我就从来不写提纲”,还说“按照提纲写出的是僵死的、不真实的、没有用处的东西”。司汤达说:“一写计划我就索然无味。”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提纲呢?正确的认识应当是:

A.论文写作都要编写提纲。这里,编写提纲本身就是在研究,在起草。只要不断充实,提纲就成为一篇文章的初稿。朱光潜先生在《作文和运思》中谈他编写论文提纲的方法和过程,尤其值得我们学习。他说:“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地想。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杂乱无章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一条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论文中的逻辑关系集中地表明在提纲上,因此特别需要提纲。

B.作品创作应当写提纲,但不能严格按照提纲起草。列夫.托尔斯泰和司汤达都反对创作提纲,但他们却记笔记,写要点。其实,笔记及要点就是提纲。区别在于,创作提纲不是逻辑关系的显示,而是主题、情节和重点的展现,因而更多形象性、模糊性和情感性。较为妥当的办法是,创作作品经过深沉的构思,写出一个符合文学特性的提纲,接着,丢开提纲,自由发挥,任意起草。其实,这样起草时仍然有提纲在潜意识中的理性化观照作用,只不过这种理性已经消融在感性的运作中,成为直觉,更适宜于意象的创作。在起草中,不要去想提纲,任由情性、意识、感性总之是创造生命去发挥。仅仅在创作遇到巨大阻碍,实在写不下去时,再参看提纲以提起思路。文学史上存在一个人们易于忽视的现象,那就是呆板地坚持理性指导创作尤其是编写详尽提纲的作家,却没有创作出不重视提纲的作家所能写出的传世作品。相形之下,前者比后者略有逊色。最明显的是老舍和茅盾与鲁迅的比较了。当然,两者的差别,其原因相当复杂,但起草方法的不同不能不是一个因素。可以说,按照提纲写出的作品,往往外在观察成分多,理性强。茅盾对《子夜》创作主导思想的反复说明就是一斑,他写的是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在三十年代的国内外形势下必然是行不通的。报告文学的写作倒是这样的。而那些没有严格按照提纲、甚至不写提纲而创作的作品,则内在体验成分较多,感性(包含着深广的理性的直觉)更强。鲁迅小说《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正是这样。《阿Q正传》的写作,不可能预先编写出提纲来,因为这是编辑索稿、定期连载的压力所促成的起草。鲁迅所说阿Q结局作者未能预定,正说明了这一点。然而,《阿Q正传》却不仅仅写出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中国及国人心态的观察和分析,更主要的是自然而然地写出了自己生命中最深切、最痛苦的内在体验。有人论证,阿Q的性格类似于作者祖父死于科场作弊一案中那个受命向考官行贿的佣人。其中是否可以看出作者有意无意执着探讨的因素和情结呢? 创作需要提纲,创作更需要摆脱提纲。贾平凹对待创作提纲的态度值得我们参考。他说:“这本书写作的时间不长,也就三个月吧,但它酝酿的时间却较长。我写过十几个月详细提纲,被折腾得日夜不宁,但落笔时还是全推翻放弃了。一坐到桌边,书里的人物自己就活动起来,故事自动发展,情节、场面、对话连翩而出,象水的自然流止,云的自然起落一样。”

4.文学创作提纲的明确提出。

笔者目力所及的写作专著或者文学专著中,创作提纲的认识只是混淆在一般写作提纲的笼统论述中,而且一般写作提纲也是十分简单、聊胜于无的。只要翻开任何一本《写作》,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来。

首先需要认识文学创作提纲和一般写作提纲的异同,找出创作提纲的独特性来。要想认识二者的异同,又必须从写作和创作的异同上找根源。

写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运用语言文字符号,以篇章的形式表达对世界某种认识的过程。这就包括了创作。而狭义的写作却是反映社会生活中真实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写作过程,以符号逻辑的抽象思维为主导。它产生的是具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的语言形式,即文章。文章写作提纲相当于一种用序码和文字所组成的论点、材料之间关系的逻辑图表,是文章逻辑关系的视觉化。而创作,却是建立在一般写作基础上的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服从于想像虚构的心理思维,产生语言艺术即文学作品。由此而来,文学创作提纲成为一种用序码和文字来表示的艺术形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图表,是形象之间关系的视觉化。因此,创作提纲带有更多的形象性、模糊性,常常可以视为重点或要点的串连,甚至于整体上不被视为提纲本身。由文章写作提纲和文学创作提纲的对比,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认识:文学创作提纲是运用文字和序码来表示的艺术形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图表。

文学创作提纲对于创作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许多作家从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前面提到老舍和茅盾的经验。贾平凹这样谈他的创作:“我的创作往往是不停地列提纲,不停地来鲜活人人事事,直到一切清晰,才定下最后提纲,这样的工作比实际操作时间长数倍,艰辛成十倍。”

文学创作提纲的重要不仅来自于大作家的经验,也来自于它本身和创作的关系。它是创作的引导,是航线及信号灯,是广阔的创造领域的展示,是核心本质的把握。初学者更要重视文学创作提纲的编写,切不可在头脑中存有古代文学史上的“倚马可待”、“下笔千言,文不加点”的典故的诱惑,凭空潇洒。

要认识创作提纲的重要,还要对“下笔千言”、不加思索的创作现象进行分析,弄清构思、结构和提纲三者的关系。“不加思索”而“下笔千言”的创作现象确实存在。李白创作清平调三首是这样。现代派特别是意识流派的作家也是这样。各有原因和特点。

a.创作较短篇幅的作品,平时又有很多思维习性的蕴积,一遇机会就迸发而出。这在诗人中是较常见的。小说家也有这种情况。青年作家潘军说:“我不是预先要拟好一个提纲,设计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我更强调写作中的状态,想写就不断地写下去。”

b.这种情况是按照意识的流动来惯性创作。其内容多是早已在头脑中存在的心理和经历的复述。如美国小说《在路上》的创作。

c.打好腹稿。腹稿,常是未写出的提纲,有时则是较小的完整的作品。

除此之外的文学创作,看来以编写提纲为好。

5.提纲编写程序。

第一、拟制标题。

标题又叫题目。常常比喻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旗帜和橱窗。标题和主题(意蕴)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它服务于主题;标题可以更换,主题不能随意更换。以标题与主题的关系为主要标准,标题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一般文章的标题:

A.直接标明主题。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标题是一个判断句。又如《文学要在表现个体生命中反映现实社会》。如《......是.....》和《......要......》的标题模式。

B.揭示内容范围。如《论„„》或者《„„论》标题模式。我国古代的文章,不常用“论”字,常用“原”或者“说”,如《原君》和《马说》。有的论文标题省去了“论”字。C.设问、反问、感叹以显示主题倾向。如《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下不为例”可以休矣!》。

文章标题要求:1.确切。一要与内容符合,不能写跑题。二含义大小与文章一致,《游中岳庙》不能写成《锦绣中华》。三要与文体风格一致,如公文标题不能入诗。2.精练。特殊需要时标题才能长。3.醒目。一要形象,二要新颖。好的标题画龙点睛,使人一见钟情,反映出作者的修养。中国女排曾以0:3输给古巴队,第二年大学生运动会上以3:0击败击败古巴队,这件事大多新闻标题都是平实无误地概括这一事实。有一篇新闻的标题颇为生动,《还她一个三比0》。这个标题,表现了背景,显示出自豪感和幽默感,语言通俗,响亮上口。

二是文学作品的标题:

a.形象概括意蕴,暗示意蕴。这类标题最为常见,因为象征手法是文学创作的传统手法,符合文学的本性,还会一直沿续下去。如《红楼梦》、《红高粱》、《城堡》和《老井》等。

b.指出作品内容,即题材范围。这类标题同样常见。如《百年孤独》、《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和《桃花湾的娘儿们》等。

c.与意蕴有关的一事一物,或人物语言。如《红蚂蚱、绿蚂蚱》、《项练》、《干草》、《你别无选择》和《狗日的粮食》等。

d.人名、地名、时间。如《哈姆雷特》、《羊脂球》、《小鲍庄》和《九三年》等。

e.提出问题,引起深思。如《谁之罪》和《怎么办》。

f.特别标题。这类标题常说明写作的原因、环境和心情,还常带有个性。如《无题》、《杂感》、《琐记》、《漫笔》和《随记》等。

作品标题的要求:形象、含蓄和新奇。文学作品的标题有它自己的符合特性的要求。如《阿Q正传》,新颖独到,土洋结合;具有象形作用,象阿Q及清末国人拖着小辫的脑袋; 据说与塞万提斯的世界名作《堂.吉诃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 透露出作者创作意念和西方名著的联系。大作家都匠心独运地拟制标题。又如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还有《白水仙号上的黑家伙》、《与狼共舞》、《飘》和《呼啸山庄》等。

应当注意,不能制作低级趣味的标题。如现在小摊上的那些带有刺激性的书名《粉红的肉弹》、《十三张美人皮》和《女尸案》等。

第二、写主题(意蕴)句。

主题在文章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如果说文章是一个人类创造的精神生命,那么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胳,语言是细胞,表达方式是皮肤,线索是脉络,而主题则是灵魂。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全部材料所表达的基本认识,具体表现为一个逻辑判断句(10个字左右)。而在教学尤其是中小学教学中常见的主题说法却是一种套路,“通过„„表现了„„歌颂了„„”这一公式化的主题认识,其实讲的是全文内容。主题体现为逻辑判断。这种判断应当集中、明确。正如古人所说,作文要“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过秦论》记了许多事实,但都以最后的主题句来贯穿和制约:“一夫作难而七庙毁,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正确的主题写法是一个有主语、谓语和宾语的判断句。如文艺性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主题就是一句话“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主题在文学作品中应当是意蕴。意蕴是全部作品内容体现的中心意向,包括核心主题、副主题以及审美情致等作者的认识判断和审美追求。这就要写成一个复句。如《红楼梦》的意蕴可以写成:“在混沌生活中极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理想境界及这种追求不可能达到的悲怆和幻灭。”

第三、简述内容(包括关键词)。

内容简述或者内容提要。在科学性文章中,它包括主题和层义以及要点。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写做情节梗概、剧情简介等。

如果作品字数在几千字以上,最好写一个内容简述,字数在100上下。

第四、选择结构。

这一点指的是中间部分的安排。

科学性文章中的结构是(参考下一章“公文”写作中的结构内容):

1.并列式。一般写的是对象的横向的、静态的情况。各部分相互间无紧密联系,独立性强,但共同为说明主旨服务。能够省略某一部分。先后次序不那么固定。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概括面广,条理性强。

2.递进式。一般写的是对象的纵向的动态的过程或者事理。各部分层层递进,每一部分也不可缺少,前后顺序也不能颠倒。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逻辑严密,能说明问题。

在一篇文章中,两种方法可以互相交叉,即以一种方法为主,在某一部分即层次中用另一种方法。

结构选择,所用字数一般只有几个。

第五,标明层义。

这一部分就叫做全文的纲。层义这一提纲的主要部分有两种写法。一是标题写法,结尾没有标点符号,几个至多十来个字,简明扼要。这种写法的长处是简洁清楚,易于把握(字数及全部提纲都少)。短处是别人不易看懂,自己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弄不明白。二是句子写法,是完整的一句话。这种写法的长处是具体明确,短处是易于冗长,不利于思考。最好是两种方法交替,在简单明了的地方用标题写法,在复杂难记的地方用句子写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层义具体表现在文章中有二种,一是居中排列的小题目,二是项目。

注意:自此以下,提纲就要运用序码。关于序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有明确规定。这些规定是:序码一般分为四层:一是汉字小写的一、二、三、四等,后面用顿号(小标题的层次顺序不用顿号,空一格);二是半圆括号和汉字,如

(一);三是阿拉伯数字1、2、3、4等;四是半圆括号和阿拉伯数字,如(1)。以下还可以有这样一些序码:第一,第二,第三等;A、B、C、D等;甲、乙、丙、丁等。要注意不可直接从第二层或第三、第四层引用,要保持一致,不能混乱。

第六,写出段义及要点。

文章的段落大部分由规范段组成。规范段相当于一篇小文章:首尾要有概括全段的主句(段尾主句略有变化,意思更加深入);段内同样由并列法(用数字、分号或简单的句子并列)和递进法组成。段中要点,可以点出段中材料、安排方法或者写作要求等。

文学作品的结构,比较复杂,需要详细讲述。

在创作过程的构思阶段, 有了意蕴之后就要寻求表达意蕴及其它内容的形式。选择艺术的形式,不仅要确立结构,也包括选择文体和语言。文体的选择,在创作的准备阶段,基本上已经定型。在这里,可以再对文体的选择加以说明。文学的体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重视直接表现作者心灵即主观性很强的一类。这类文体,典型的是诗歌,讲究“主体性原则”。“特有的内容就是心灵本身。”(黑格尔语)可以说,只要作者心灵活动得到真实表现,那么心灵所映现的客体无论怎样变形都是可以的。其二是重视间接表现作者心灵即客观性很强的一类。这类文体,坚持客体性原则,即首先写好客观对象,再“流露”作者的意向。叙事类文学作品如小说就是这样。作者要根据意蕴及其它内容的表达,选择文体的类别。而在一种文体中,又有各自的特点,需要作者进一步选择。至于语言,作者早已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在具体创作中再进一步建立语言的明确意识。这样,寻找表达思想内容的精美形式,主要是选择结构。

对于结构,古今中外都高度重视。《红楼梦》体大思精,中外文学中的作品罕与其匹。曹雪芹在结构上耗费心血之大,“谁解其中味”。歌德说:“要费多大力,要用多少心思,才能使一个宏伟的整体安排停当!”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结构最惊人的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它既是犹太人和爱兰人史诗,又是人体器官的图解;既是自传,又是永恒的男性和女性的象征; 既是艺术和艺术家成长过程的描绘,又是上帝吾父和耶稣吾子关系的刻划; 既是古希腊英雄俄德修斯的现代版,又是传播圣经的福音书,呈现出多重结构的迷宫。不过,初学者不必气馁,年纪轻同样可以创作出结构精美的作品。萧洛霍夫23 岁时就写出史诗性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的前二卷。剧作家曹禺从18岁时就开始创作《雷雨》,24 岁发表了这一结构精炼的话剧,震动了中国文艺界。路翎写出长篇小说《财主的女儿们》,年纪只有19岁。不重视结构的作者是不可能成功的。要成为大作家,更要讲究结构的独特。

要想选择精美的结构,就必须对结构加深认识。结构是以理性思维为主的构思的结果,本身是传统创作理性的继承和改造。尤为明显的是,不少杰作的结构都借鉴和模仿前人作品的结构。我国四大古典小说,据说都有前人话本或作品作为摹本。莎士比亚剧作亦然。有人认为,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借用了莎剧《李尔王》的情节线索。还有人找出鲁迅小说和东欧小说的相似之处。结构实质上是作者主观思路和事物客观逻辑的产物。现代派还认为内容就是形式,形式就是内容,主张有机形式主义。重视形式创新。在科学中出现结构主义的理论方法。在创作构思中,往往产生一种灵感,使得结构忽然形成,浑若天成。

选择结构,在实际操作上一般要清楚文体特点和结构类型等基本认识。文体应当说是约定俗成的较大类型的结构,具体作品结构受其制约。如诗歌,特点是分行分节,具有多义性、跳跃性和音乐性。戏剧,特点是分幕分场,有较强的戏剧冲突和以对话为主的表现形式。电影,特点是蒙太奇,在时空变换上具有较大的自由,并有现实逼真感。小说,特点是内心刻划细致,多种表达方式共用,是语言艺术的充分表现。初学者必须对文体特点有着明确意识。至于文学作品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a.纵向发展式。其本要求是按照事物发展的时序进行,这是叙事型文学体裁传统的又是基本的种类。这种结构,建立在叙述这种表达方式的顺叙、倒叙等其础之上。倒叙尽管将结局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前,但主体仍属于纵向发展式,因为作者和读者都有明确的时间意识。这种结构,在戏剧上称为开放式。开放式,其本上从头到尾地发展故事情节,线索层次清晰,但易生沉闷感。必须注意主次详略,重点突出。

b.横向发展式。其本要求是按照事物构成的序列展开。这种结构,在戏剧这种叙事类文学作品中称为封闭式。封闭式,往往从高潮或高潮之前紧张时分写起,造成悬念和气氛,而将前面的发展穿插在人物回忆中。

c.心理发展式。这种结构,一切以心理变幻为准绳。特点是追求、制造时空的破碎、叠合、放射和交错。其实是以内心为焦点,自由联想,追随意识流动,也可以叫做心理时空式。西方现代大大发展了这种方式。其优点是内 丰富,更贴近生活的本来面目。缺点是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然,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使读者在支离破碎中产生厌烦。这种结构方式,标志着结构的发展和作者主观意识的强化以及文学对人的内在世界的特殊关注。

第五、标明层义。

层义往往是文章中的小题目。

这一部分就叫做全文的纲。层义这一提纲的主要部分有两种写法。一是标题写法,结尾没有标点符号,几个至多十来个字,简明扼要。这种写法的长处是简洁清楚,易于把握(字数及提纲都少)。短处是别人不易看懂,自己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弄不明白。二是句子写法,是完整的一句话。这种写法的长处是具体明确,短处是易于冗长,不利于思考。最好是两种方法交替,在简单明了的地方用标题写法,在复杂难记的地方用句子写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注意:自此以下,提纲就要运用序码。序码要求自由选用,前后统一。常见的序码有:上、中、下(编、卷),一、二、三(章),1、2、3(节),A、B、C(目)等。一般自大而小排列为:编、章、节、一、(一)、1、(1)等。

第六、写出要点。

在一般文章提纲中,这里应当写出规范段的段中主句,即段义。但在文学创作提纲中,应有较大的形象创造自由,这就需要写出要点或重点。要点或重点,可以是形象描写的特点,也可以是动人细节的详尽描述,还可以是作者自己的各种提示如手法、技巧、警句和灵感等等。在每个层义下面,要点的多少要视对起草的作用大小而定。托尔斯泰和一些作家的创作笔记就是这样。

编写后的提纲,还要反复修改。对提纲的修改是一个总--分--总的综合分析过程。先从总体上把握,去分析部分,再在分析部分时放在总体中把握。如果相反首先修改局部,就可能在不符合整体时删去,这就造成浪费。

提纲编写应和文章结构模式部分紧密联系起来学习。提纲编程法

1.构思和提纲。

灵感之后,起草之前,必然有一个构思阶段。构思是从整体上对文章的抽象把握和设计,以抽象思维为主。构思简单地说就是整体思索,“想”文章。如果说灵感是受精,则构思是孕育主题其次是形成结构。构思的中心内容是形成主题。没有构思就没有文章,只不过有的构思因为时间短暂而不易看出。短暂并且没有用文字表达的构思,称为“腹稿”。李白、曹植等诗人出口成章,“七步成诗”,在这之前已经存在一个长期感受、思索的阶段。鲁迅重视起草前的构思及腹稿,说他的写作首先是“烂熟于心,凝思结想”。文字符号表达的构思就是提纲。

2.提纲重要性。

提纲是构思的外化和成果,实际上相当于用序码和文字符号所组成的一种图表。提纲的作用在于指导起草,使构思视觉化,以便作者从总体上更为准确概括地把握、修改和提高。

文章大家大都十分重视提纲。列宁说:“提纲确实是很重要的。”他要求“写得详细些”。列宁的弟弟讲述列宁在中学时代就养成了编写提纲的习惯,“先在一张四开纸上拟好作文提纲”。列宁的夫人说他“通常是先写好提纲„„把提纲改了两遍、三遍”。列宁的《五一节传单的提纲》收在《列宁全集》第八卷中,从中可以看出列宁对文章提纲的重视。大作家中不少人也重视提纲。老舍说:“尽管我们要只写二三千字,也需先出个提纲,安排好第一段说什么,第二段说什么„„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提纲就有4万多字,可以当作中篇小说。

3.如何对待提纲?

对待提纲,存在着不同认识,需要分析。初学者不懂得编写提纲的重要性,还有人不知道如何编写。在文学创作中,更有人反对编写提纲。列夫.托尔斯泰说:“我就从来不写提纲”,还说“按照提纲写出的是僵死的、不真实的、没有用处的东西”。司汤达说:“一写计划我就索然无味。”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提纲呢?正确的认识应当是: A.论文写作都要编写提纲。这里,编写提纲本身就是在研究,在起草。只要不断充实,提纲就成为一篇文章的初稿。朱光潜先生在《作文和运思》中谈他编写论文提纲的方法和过程,尤其值得我们学习。他说:“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地想。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杂乱无章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一条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论文中的逻辑关系集中地表明在提纲上,因此特别需要提纲。

B.作品创作应当写提纲,但不能严格按照提纲起草。列夫.托尔斯泰和司汤达都反对创作提纲,但他们却记笔记,写要点。其实,笔记及要点就是提纲。区别在于,创作提纲不是逻辑关系的显示,而是主题、情节和重点的展现,因而更多形象性、模糊性和情感性。较为妥当的办法是,创作作品经过深沉的构思,写出一个符合文学特性的提纲,接着,丢开提纲,自由发挥,任意起草。其实,这样起草时仍然有提纲在潜意识中的理性化观照作用,只不过这种理性已经消融在感性的运作中,成为直觉,更适宜于意象的创作。在起草中,不要去想提纲,任由情性、意识、感性总之是创造生命去发挥。仅仅在创作遇到巨大阻碍,实在写不下去时,再参看提纲以提起思路。文学史上存在一个人们易于忽视的现象,那就是呆板地坚持理性指导创作尤其是编写详尽提纲的作家,却没有创作出不重视提纲的作家所能写出的传世作品。相形之下,前者比后者略有逊色。最明显的是老舍和茅盾与鲁迅的比较了。当然,两者的差别,其原因相当复杂,但起草方法的不同不能不是一个因素。可以说,按照提纲写出的作品,往往外在观察成分多,理性强。茅盾对《子夜》创作主导思想的反复说明就是一斑,他写的是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在三十年代的国内外形势下必然是行不通的。报告文学的写作倒是这样的。而那些没有严格按照提纲、甚至不写提纲而创作的作品,则内在体验成分较多,感性(包含着深广的理性的直觉)更强。鲁迅小说《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正是这样。《阿Q正传》的写作,不可能预先编写出提纲来,因为这是编辑索稿、定期连载的压力所促成的起草。鲁迅所说阿Q结局作者未能预定,正说明了这一点。然而,《阿Q正传》却不仅仅写出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中国及国人心态的观察和分析,更主要的是自然而然地写出了自己生命中最深切、最痛苦的内在体验。有人论证,阿Q的性格类似于作者祖父死于科场作弊一案中那个受命向考官行贿的佣人。其中是否可以看出作者有意无意执着探讨的因素和情结呢? 创作需要提纲,创作更需要摆脱提纲。贾平凹对待创作提纲的态度值得我们参考。他说:“这本书写作的时间不长,也就三个月吧,但它酝酿的时间却较长。我写过十几个月详细提纲,被折腾得日夜不宁,但落笔时还是全推翻放弃了。一坐到桌边,书里的人物自己就活动起来,故事自动发展,情节、场面、对话连翩而出,象水的自然流止,云的自然起落一样。”

4.文学创作提纲的明确提出。

笔者目力所及的写作专著或者文学专著中,创作提纲的认识只是混淆在一般写作提纲的笼统论述中,而且一般写作提纲也是十分简单、聊胜于无的。只要翻开任何一本《写作》,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来。

首先需要认识文学创作提纲和一般写作提纲的异同,找出创作提纲的独特性来。要想认识二者的异同,又必须从写作和创作的异同上找根源。写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运用语言文字符号,以篇章的形式表达对世界某种认识的过程。这就包括了创作。而狭义的写作却是反映社会生活中真实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写作过程,以符号逻辑的抽象思维为主导。它产生的是具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的语言形式,即文章。文章写作提纲相当于一种用序码和文字所组成的论点、材料之间关系的逻辑图表,是文章逻辑关系的视觉化。而创作,却是建立在一般写作基础上的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服从于想像虚构的心理思维,产生语言艺术即文学作品。由此而来,文学创作提纲成为一种用序码和文字来表示的艺术形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图表,是形象之间关系的视觉化。因此,创作提纲带有更多的形象性、模糊性,常常可以视为重点或要点的串连,甚至于整体上不被视为提纲本身。

由文章写作提纲和文学创作提纲的对比,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认识:文学创作提纲是运用文字和序码来表示的艺术形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图表。

文学创作提纲对于创作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许多作家从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前面提到老舍和茅盾的经验。贾平凹这样谈他的创作:“我的创作往往是不停地列提纲,不停地来鲜活人人事事,直到一切清晰,才定下最后提纲,这样的工作比实际操作时间长数倍,艰辛成十倍。”

文学创作提纲的重要不仅来自于大作家的经验,也来自于它本身和创作的关系。它是创作的引导,是航线及信号灯,是广阔的创造领域的展示,是核心本质的把握。初学者更要重视文学创作提纲的编写,切不可在头脑中存有古代文学史上的“倚马可待”、“下笔千言,文不加点”的典故的诱惑,凭空潇洒。

要认识创作提纲的重要,还要对“下笔千言”、不加思索的创作现象进行分析,弄清构思、结构和提纲三者的关系。“不加思索”而“下笔千言”的创作现象确实存在。李白创作清平调三首是这样。现代派特别是意识流派的作家也是这样。各有原因和特点。

a.创作较短篇幅的作品,平时又有很多思维习性的蕴积,一遇机会就迸发而出。这在诗人中是较常见的。小说家也有这种情况。青年作家潘军说:“我不是预先要拟好一个提纲,设计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我更强调写作中的状态,想写就不断地写下去。”

b.这种情况是按照意识的流动来惯性创作。其内容多是早已在头脑中存在的心理和经历的复述。如美国小说《在路上》的创作。

c.打好腹稿。腹稿,常是未写出的提纲,有时则是较小的完整的作品。

除此之外的文学创作,看来以编写提纲为好。

5.提纲编写程序。

第一、拟制标题。

标题又叫题目。常常比喻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旗帜和橱窗。标题和主题(意蕴)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它服务于主题;标题可以更换,主题不能随意更换。以标题与主题的关系为主要标准,标题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一般文章的标题:

A.直接标明主题。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标题是一个判断句。又如《文学要在表现个体生命中反映现实社会》。如《......是.....》和《......要......》的标题模式。

B.揭示内容范围。如《论„„》或者《„„论》标题模式。我国古代的文章,不常用“论”字,常用“原”或者“说”,如《原君》和《马说》。有的论文标题省去了“论”字。

C.设问、反问、感叹以显示主题倾向。如《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下不为例”可以休矣!》。

文章标题要求:1.确切。一要与内容符合,不能写跑题。二含义大小与文章一致,《游中岳庙》不能写成《锦绣中华》。三要与文体风格一致,如公文标题不能入诗。2.精练。特殊需要时标题才能长。3.醒目。一要形象,二要新颖。好的标题画龙点睛,使人一见钟情,反映出作者的修养。中国女排曾以0:3输给古巴队,第二年大学生运动会上以3:0击败击败古巴队,这件事大多新闻标题都是平实无误地概括这一事实。有一篇新闻的标题颇为生动,《还她一个三比0》。这个标题,表现了背景,显示出自豪感和幽默感,语言通俗,响亮上口。

二是文学作品的标题:

a.形象概括意蕴,暗示意蕴。这类标题最为常见,因为象征手法是文学创作的传统手法,符合文学的本性,还会一直沿续下去。如《红楼梦》、《红高粱》、《城堡》和《老井》等。

b.指出作品内容,即题材范围。这类标题同样常见。如《百年孤独》、《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和《桃花湾的娘儿们》等。

c.与意蕴有关的一事一物,或人物语言。如《红蚂蚱、绿蚂蚱》、《项练》、《干草》、《你别无选择》和《狗日的粮食》等。

d.人名、地名、时间。如《哈姆雷特》、《羊脂球》、《小鲍庄》和《九三年》等。

e.提出问题,引起深思。如《谁之罪》和《怎么办》。

f.特别标题。这类标题常说明写作的原因、环境和心情,还常带有个性。如《无题》、《杂感》、《琐记》、《漫笔》和《随记》等。

作品标题的要求:形象、含蓄和新奇。文学作品的标题有它自己的符合特性的要求。如《阿Q正传》,新颖独到,土洋结合;具有象形作用,象阿Q及清末国人拖着小辫的脑袋; 据说与塞万提斯的世界名作《堂.吉诃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 透露出作者创作意念和西方名著的联系。大作家都匠心独运地拟制标题。又如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还有《白水仙号上的黑家伙》、《与狼共舞》、《飘》和《呼啸山庄》等。应当注意,不能制作低级趣味的标题。如现在小摊上的那些带有刺激性的书名《粉红的肉弹》、《十三张美人皮》和《女尸案》等。

第二、写主题(意蕴)句。

主题在文章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如果说文章是一个人类创造的精神生命,那么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胳,语言是细胞,表达方式是皮肤,线索是脉络,而主题则是灵魂。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全部材料所表达的基本认识,具体表现为一个逻辑判断句(10个字左右)。而在教学尤其是中小学教学中常见的主题说法却是一种套路,“通过„„表现了„„歌颂了„„”这一公式化的主题认识,其实讲的是全文内容。主题体现为逻辑判断。这种判断应当集中、明确。正如古人所说,作文要“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过秦论》记了许多事实,但都以最后的主题句来贯穿和制约:“一夫作难而七庙毁,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正确的主题写法是一个有主语、谓语和宾语的判断句。如文艺性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主题就是一句话“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主题在文学作品中应当是意蕴。意蕴是全部作品内容体现的中心意向,包括核心主题、副主题以及审美情致等作者的认识判断和审美追求。这就要写成一个复句。如《红楼梦》的意蕴可以写成:“在混沌生活中极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理想境界及这种追求不可能达到的悲怆和幻灭。”

第三、简述内容(包括关键词)。

内容简述或者内容提要。在科学性文章中,它包括主题和层义以及要点。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写做情节梗概、剧情简介等。

如果作品字数在几千字以上,最好写一个内容简述,字数在100上下。

第四、选择结构。

这一点指的是中间部分的安排。

科学性文章中的结构是(参考下一章“公文”写作中的结构内容):

1.并列式。一般写的是对象的横向的、静态的情况。各部分相互间无紧密联系,独立性强,但共同为说明主旨服务。能够省略某一部分。先后次序不那么固定。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概括面广,条理性强。

2.递进式。一般写的是对象的纵向的动态的过程或者事理。各部分层层递进,每一部分也不可缺少,前后顺序也不能颠倒。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逻辑严密,能说明问题。

在一篇文章中,两种方法可以互相交叉,即以一种方法为主,在某一部分即层次中用另一种方法。

结构选择,所用字数一般只有几个。

第五,标明层义。

这一部分就叫做全文的纲。层义这一提纲的主要部分有两种写法。一是标题写法,结尾没有标点符号,几个至多十来个字,简明扼要。这种写法的长处是简洁清楚,易于把握(字数及全部提纲都少)。短处是别人不易看懂,自己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弄不明白。二是句子写法,是完整的一句话。这种写法的长处是具体明确,短处是易于冗长,不利于思考。最好是两种方法交替,在简单明了的地方用标题写法,在复杂难记的地方用句子写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层义具体表现在文章中有二种,一是居中排列的小题目,二是项目。

注意:自此以下,提纲就要运用序码。关于序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有明确规定。这些规定是:序码一般分为四层:一是汉字小写的一、二、三、四等,后面用顿号(小标题的层次顺序不用顿号,空一格);二是半圆括号和汉字,如

(一);三是阿拉伯数字1、2、3、4等;四是半圆括号和阿拉伯数字,如(1)。以下还可以有这样一些序码:第一,第二,第三等;A、B、C、D等;甲、乙、丙、丁等。要注意不可直接从第二层或第三、第四层引用,要保持一致,不能混乱。

第六,写出段义及要点。

文章的段落大部分由规范段组成。规范段相当于一篇小文章:首尾要有概括全段的主句(段尾主句略有变化,意思更加深入);段内同样由并列法(用数字、分号或简单的句子并列)和递进法组成。段中要点,可以点出段中材料、安排方法或者写作要求等。

文学作品的结构,比较复杂,需要详细讲述。

在创作过程的构思阶段, 有了意蕴之后就要寻求表达意蕴及其它内容的形式。选择艺术的形式,不仅要确立结构,也包括选择文体和语言。文体的选择,在创作的准备阶段,基本上已经定型。在这里,可以再对文体的选择加以说明。文学的体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重视直接表现作者心灵即主观性很强的一类。这类文体,典型的是诗歌,讲究“主体性原则”。“特有的内容就是心灵本身。”(黑格尔语)可以说,只要作者心灵活动得到真实表现,那么心灵所映现的客体无论怎样变形都是可以的。其二是重视间接表现作者心灵即客观性很强的一类。这类文体,坚持客体性原则,即首先写好客观对象,再“流露”作者的意向。叙事类文学作品如小说就是这样。作者要根据意蕴及其它内容的表达,选择文体的类别。而在一种文体中,又有各自的特点,需要作者进一步选择。至于语言,作者早已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在具体创作中再进一步建立语言的明确意识。这样,寻找表达思想内容的精美形式,主要是选择结构。

对于结构,古今中外都高度重视。《红楼梦》体大思精,中外文学中的作品罕与其匹。曹雪芹在结构上耗费心血之大,“谁解其中味”。歌德说:“要费多大力,要用多少心思,才能使一个宏伟的整体安排停当!”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结构最惊人的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它既是犹太人和爱兰人史诗,又是人体器官的图解;既是自传,又是永恒的男性和女性的象征; 既是艺术和艺术家成长过程的描绘,又是上帝吾父和耶稣吾子关系的刻划; 既是古希腊英雄俄德修斯的现代版,又是传播圣经的福音书,呈现出多重结构的迷宫。不过,初学者不必气馁,年纪轻同样可以创作出结构精美的作品。萧洛霍夫23 岁时就写出史诗性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的前二卷。剧作家曹禺从18岁时就开始创作《雷雨》,24 岁发表了这一结构精炼的话剧,震动了中国文艺界。路翎写出长篇小说《财主的女儿们》,年纪只有19岁。不重视结构的作者是不可能成功的。要成为大作家,更要讲究结构的独特。

要想选择精美的结构,就必须对结构加深认识。结构是以理性思维为主的构思的结果,本身是传统创作理性的继承和改造。尤为明显的是,不少杰作的结构都借鉴和模仿前人作品的结构。我国四大古典小说,据说都有前人话本或作品作为摹本。莎士比亚剧作亦然。有人认为,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借用了莎剧《李尔王》的情节线索。还有人找出鲁迅小说和东欧小说的相似之处。结构实质上是作者主观思路和事物客观逻辑的产物。现代派还认为内容就是形式,形式就是内容,主张有机形式主义。重视形式创新。在科学中出现结构主义的理论方法。在创作构思中,往往产生一种灵感,使得结构忽然形成,浑若天成。

选择结构,在实际操作上一般要清楚文体特点和结构类型等基本认识。文体应当说是约定俗成的较大类型的结构,具体作品结构受其制约。如诗歌,特点是分行分节,具有多义性、跳跃性和音乐性。戏剧,特点是分幕分场,有较强的戏剧冲突和以对话为主的表现形式。电影,特点是蒙太奇,在时空变换上具有较大的自由,并有现实逼真感。小说,特点是内心刻划细致,多种表达方式共用,是语言艺术的充分表现。初学者必须对文体特点有着明确意识。至于文学作品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a.纵向发展式。其本要求是按照事物发展的时序进行,这是叙事型文学体裁传统的又是基本的种类。这种结构,建立在叙述这种表达方式的顺叙、倒叙等其础之上。倒叙尽管将结局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前,但主体仍属于纵向发展式,因为作者和读者都有明确的时间意识。这种结构,在戏剧上称为开放式。开放式,其本上从头到尾地发展故事情节,线索层次清晰,但易生沉闷感。必须注意主次详略,重点突出。

b.横向发展式。其本要求是按照事物构成的序列展开。这种结构,在戏剧这种叙事类文学作品中称为封闭式。封闭式,往往从高潮或高潮之前紧张时分写起,造成悬念和气氛,而将前面的发展穿插在人物回忆中。

c.心理发展式。这种结构,一切以心理变幻为准绳。特点是追求、制造时空的破碎、叠合、放射和交错。其实是以内心为焦点,自由联想,追随意识流动,也可以叫做心理时空式。西方现代大大发展了这种方式。其优点是内 丰富,更贴近生活的本来面目。缺点是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然,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使读者在支离破碎中产生厌烦。这种结构方式,标志着结构的发展和作者主观意识的强化以及文学对人的内在世界的特殊关注。

第五、标明层义。

层义往往是文章中的小题目。

这一部分就叫做全文的纲。层义这一提纲的主要部分有两种写法。一是标题写法,结尾没有标点符号,几个至多十来个字,简明扼要。这种写法的长处是简洁清楚,易于把握(字数及提纲都少)。短处是别人不易看懂,自己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弄不明白。二是句子写法,是完整的一句话。这种写法的长处是具体明确,短处是易于冗长,不利于思考。最好是两种方法交替,在简单明了的地方用标题写法,在复杂难记的地方用句子写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注意:自此以下,提纲就要运用序码。序码要求自由选用,前后统一。常见的序码有:上、中、下(编、卷),一、二、三(章),1、2、3(节),A、B、C(目)等。一般自大而小排列为:编、章、节、一、(一)、1、(1)等。

第六、写出要点。

在一般文章提纲中,这里应当写出规范段的段中主句,即段义。但在文学创作提纲中,应有较大的形象创造自由,这就需要写出要点或重点。要点或重点,可以是形象描写的特点,也可以是动人细节的详尽描述,还可以是作者自己的各种提示如手法、技巧、警句和灵感等等。在每个层义下面,要点的多少要视对起草的作用大小而定。托尔斯泰和一些作家的创作笔记就是这样。

编写后的提纲,还要反复修改。对提纲的修改是一个总--分--总的综合分析过程。先从总体上把握,去分析部分,再在分析部分时放在总体中把握。如果相反首先修改局部,就可能在不符合整体时删去,这就造成浪费。

提纲编写应和文章结构模式部分紧密联系起来学习。提纲编程法

1.构思和提纲。

灵感之后,起草之前,必然有一个构思阶段。构思是从整体上对文章的抽象把握和设计,以抽象思维为主。构思简单地说就是整体思索,“想”文章。如果说灵感是受精,则构思是孕育主题其次是形成结构。构思的中心内容是形成主题。没有构思就没有文章,只不过有的构思因为时间短暂而不易看出。短暂并且没有用文字表达的构思,称为“腹稿”。李白、曹植等诗人出口成章,“七步成诗”,在这之前已经存在一个长期感受、思索的阶段。鲁迅重视起草前的构思及腹稿,说他的写作首先是“烂熟于心,凝思结想”。文字符号表达的构思就是提纲。

2.提纲重要性。

提纲是构思的外化和成果,实际上相当于用序码和文字符号所组成的一种图表。提纲的作用在于指导起草,使构思视觉化,以便作者从总体上更为准确概括地把握、修改和提高。

文章大家大都十分重视提纲。列宁说:“提纲确实是很重要的。”他要求“写得详细些”。列宁的弟弟讲述列宁在中学时代就养成了编写提纲的习惯,“先在一张四开纸上拟好作文提纲”。列宁的夫人说他“通常是先写好提纲„„把提纲改了两遍、三遍”。列宁的《五一节传单的提纲》收在《列宁全集》第八卷中,从中可以看出列宁对文章提纲的重视。大作家中不少人也重视提纲。老舍说:“尽管我们要只写二三千字,也需先出个提纲,安排好第一段说什么,第二段说什么„„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提纲就有4万多字,可以当作中篇小说。

3.如何对待提纲?

对待提纲,存在着不同认识,需要分析。初学者不懂得编写提纲的重要性,还有人不知道如何编写。在文学创作中,更有人反对编写提纲。列夫.托尔斯泰说:“我就从来不写提纲”,还说“按照提纲写出的是僵死的、不真实的、没有用处的东西”。司汤达说:“一写计划我就索然无味。”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提纲呢?正确的认识应当是:

A.论文写作都要编写提纲。这里,编写提纲本身就是在研究,在起草。只要不断充实,提纲就成为一篇文章的初稿。朱光潜先生在《作文和运思》中谈他编写论文提纲的方法和过程,尤其值得我们学习。他说:“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地想。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杂乱无章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一条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论文中的逻辑关系集中地表明在提纲上,因此特别需要提纲。

B.作品创作应当写提纲,但不能严格按照提纲起草。列夫.托尔斯泰和司汤达都反对创作提纲,但他们却记笔记,写要点。其实,笔记及要点就是提纲。区别在于,创作提纲不是逻辑关系的显示,而是主题、情节和重点的展现,因而更多形象性、模糊性和情感性。较为妥当的办法是,创作作品经过深沉的构思,写出一个符合文学特性的提纲,接着,丢开提纲,自由发挥,任意起草。其实,这样起草时仍然有提纲在潜意识中的理性化观照作用,只不过这种理性已经消融在感性的运作中,成为直觉,更适宜于意象的创作。在起草中,不要去想提纲,任由情性、意识、感性总之是创造生命去发挥。仅仅在创作遇到巨大阻碍,实在写不下去时,再参看提纲以提起思路。文学史上存在一个人们易于忽视的现象,那就是呆板地坚持理性指导创作尤其是编写详尽提纲的作家,却没有创作出不重视提纲的作家所能写出的传世作品。相形之下,前者比后者略有逊色。最明显的是老舍和茅盾与鲁迅的比较了。当然,两者的差别,其原因相当复杂,但起草方法的不同不能不是一个因素。可以说,按照提纲写出的作品,往往外在观察成分多,理性强。茅盾对《子夜》创作主导思想的反复说明就是一斑,他写的是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在三十年代的国内外形势下必然是行不通的。报告文学的写作倒是这样的。而那些没有严格按照提纲、甚至不写提纲而创作的作品,则内在体验成分较多,感性(包含着深广的理性的直觉)更强。鲁迅小说《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正是这样。《阿Q正传》的写作,不可能预先编写出提纲来,因为这是编辑索稿、定期连载的压力所促成的起草。鲁迅所说阿Q结局作者未能预定,正说明了这一点。然而,《阿Q正传》却不仅仅写出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中国及国人心态的观察和分析,更主要的是自然而然地写出了自己生命中最深切、最痛苦的内在体验。有人论证,阿Q的性格类似于作者祖父死于科场作弊一案中那个受命向考官行贿的佣人。其中是否可以看出作者有意无意执着探讨的因素和情结呢? 创作需要提纲,创作更需要摆脱提纲。贾平凹对待创作提纲的态度值得我们参考。他说:“这本书写作的时间不长,也就三个月吧,但它酝酿的时间却较长。我写过十几个月详细提纲,被折腾得日夜不宁,但落笔时还是全推翻放弃了。一坐到桌边,书里的人物自己就活动起来,故事自动发展,情节、场面、对话连翩而出,象水的自然流止,云的自然起落一样。”

4.文学创作提纲的明确提出。

笔者目力所及的写作专著或者文学专著中,创作提纲的认识只是混淆在一般写作提纲的笼统论述中,而且一般写作提纲也是十分简单、聊胜于无的。只要翻开任何一本《写作》,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来。

首先需要认识文学创作提纲和一般写作提纲的异同,找出创作提纲的独特性来。要想认识二者的异同,又必须从写作和创作的异同上找根源。

写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运用语言文字符号,以篇章的形式表达对世界某种认识的过程。这就包括了创作。而狭义的写作却是反映社会生活中真实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写作过程,以符号逻辑的抽象思维为主导。它产生的是具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的语言形式,即文章。文章写作提纲相当于一种用序码和文字所组成的论点、材料之间关系的逻辑图表,是文章逻辑关系的视觉化。而创作,却是建立在一般写作基础上的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服从于想像虚构的心理思维,产生语言艺术即文学作品。由此而来,文学创作提纲成为一种用序码和文字来表示的艺术形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图表,是形象之间关系的视觉化。因此,创作提纲带有更多的形象性、模糊性,常常可以视为重点或要点的串连,甚至于整体上不被视为提纲本身。

由文章写作提纲和文学创作提纲的对比,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认识:文学创作提纲是运用文字和序码来表示的艺术形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图表。

文学创作提纲对于创作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许多作家从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前面提到老舍和茅盾的经验。贾平凹这样谈他的创作:“我的创作往往是不停地列提纲,不停地来鲜活人人事事,直到一切清晰,才定下最后提纲,这样的工作比实际操作时间长数倍,艰辛成十倍。”

文学创作提纲的重要不仅来自于大作家的经验,也来自于它本身和创作的关系。它是创作的引导,是航线及信号灯,是广阔的创造领域的展示,是核心本质的把握。初学者更要重视文学创作提纲的编写,切不可在头脑中存有古代文学史上的“倚马可待”、“下笔千言,文不加点”的典故的诱惑,凭空潇洒。

要认识创作提纲的重要,还要对“下笔千言”、不加思索的创作现象进行分析,弄清构思、结构和提纲三者的关系。“不加思索”而“下笔千言”的创作现象确实存在。李白创作清平调三首是这样。现代派特别是意识流派的作家也是这样。各有原因和特点。

a.创作较短篇幅的作品,平时又有很多思维习性的蕴积,一遇机会就迸发而出。这在诗人中是较常见的。小说家也有这种情况。青年作家潘军说:“我不是预先要拟好一个提纲,设计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我更强调写作中的状态,想写就不断地写下去。”

b.这种情况是按照意识的流动来惯性创作。其内容多是早已在头脑中存在的心理和经历的复述。如美国小说《在路上》的创作。c.打好腹稿。腹稿,常是未写出的提纲,有时则是较小的完整的作品。

除此之外的文学创作,看来以编写提纲为好。

5.提纲编写程序。

第一、拟制标题。

标题又叫题目。常常比喻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旗帜和橱窗。标题和主题(意蕴)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它服务于主题;标题可以更换,主题不能随意更换。以标题与主题的关系为主要标准,标题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一般文章的标题:

A.直接标明主题。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标题是一个判断句。又如《文学要在表现个体生命中反映现实社会》。如《......是.....》和《......要......》的标题模式。

B.揭示内容范围。如《论„„》或者《„„论》标题模式。我国古代的文章,不常用“论”字,常用“原”或者“说”,如《原君》和《马说》。有的论文标题省去了“论”字。

C.设问、反问、感叹以显示主题倾向。如《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下不为例”可以休矣!》。

文章标题要求:1.确切。一要与内容符合,不能写跑题。二含义大小与文章一致,《游中岳庙》不能写成《锦绣中华》。三要与文体风格一致,如公文标题不能入诗。2.精练。特殊需要时标题才能长。3.醒目。一要形象,二要新颖。好的标题画龙点睛,使人一见钟情,反映出作者的修养。中国女排曾以0:3输给古巴队,第二年大学生运动会上以3:0击败击败古巴队,这件事大多新闻标题都是平实无误地概括这一事实。有一篇新闻的标题颇为生动,《还她一个三比0》。这个标题,表现了背景,显示出自豪感和幽默感,语言通俗,响亮上口。

二是文学作品的标题:

a.形象概括意蕴,暗示意蕴。这类标题最为常见,因为象征手法是文学创作的传统手法,符合文学的本性,还会一直沿续下去。如《红楼梦》、《红高粱》、《城堡》和《老井》等。

b.指出作品内容,即题材范围。这类标题同样常见。如《百年孤独》、《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和《桃花湾的娘儿们》等。

c.与意蕴有关的一事一物,或人物语言。如《红蚂蚱、绿蚂蚱》、《项练》、《干草》、《你别无选择》和《狗日的粮食》等。

d.人名、地名、时间。如《哈姆雷特》、《羊脂球》、《小鲍庄》和《九三年》等。

e.提出问题,引起深思。如《谁之罪》和《怎么办》。

f.特别标题。这类标题常说明写作的原因、环境和心情,还常带有个性。如《无题》、《杂感》、《琐记》、《漫笔》和《随记》等。

作品标题的要求:形象、含蓄和新奇。文学作品的标题有它自己的符合特性的要求。如《阿Q正传》,新颖独到,土洋结合;具有象形作用,象阿Q及清末国人拖着小辫的脑袋; 据说与塞万提斯的世界名作《堂.吉诃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 透露出作者创作意念和西方名著的联系。大作家都匠心独运地拟制标题。又如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还有《白水仙号上的黑家伙》、《与狼共舞》、《飘》和《呼啸山庄》等。

应当注意,不能制作低级趣味的标题。如现在小摊上的那些带有刺激性的书名《粉红的肉弹》、《十三张美人皮》和《女尸案》等。

第二、写主题(意蕴)句。

主题在文章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如果说文章是一个人类创造的精神生命,那么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胳,语言是细胞,表达方式是皮肤,线索是脉络,而主题则是灵魂。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全部材料所表达的基本认识,具体表现为一个逻辑判断句(10个字左右)。而在教学尤其是中小学教学中常见的主题说法却是一种套路,“通过„„表现了„„歌颂了„„”这一公式化的主题认识,其实讲的是全文内容。主题体现为逻辑判断。这种判断应当集中、明确。正如古人所说,作文要“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过秦论》记了许多事实,但都以最后的主题句来贯穿和制约:“一夫作难而七庙毁,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正确的主题写法是一个有主语、谓语和宾语的判断句。如文艺性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主题就是一句话“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主题在文学作品中应当是意蕴。意蕴是全部作品内容体现的中心意向,包括核心主题、副主题以及审美情致等作者的认识判断和审美追求。这就要写成一个复句。如《红楼梦》的意蕴可以写成:“在混沌生活中极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理想境界及这种追求不可能达到的悲怆和幻灭。”

第三、简述内容(包括关键词)。

内容简述或者内容提要。在科学性文章中,它包括主题和层义以及要点。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写做情节梗概、剧情简介等。

如果作品字数在几千字以上,最好写一个内容简述,字数在100上下。

第四、选择结构。

这一点指的是中间部分的安排。

科学性文章中的结构是(参考下一章“公文”写作中的结构内容):

1.并列式。一般写的是对象的横向的、静态的情况。各部分相互间无紧密联系,独立性强,但共同为说明主旨服务。能够省略某一部分。先后次序不那么固定。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概括面广,条理性强。

2.递进式。一般写的是对象的纵向的动态的过程或者事理。各部分层层递进,每一部分也不可缺少,前后顺序也不能颠倒。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逻辑严密,能说明问题。

在一篇文章中,两种方法可以互相交叉,即以一种方法为主,在某一部分即层次中用另一种方法。

结构选择,所用字数一般只有几个。

第五,标明层义。

这一部分就叫做全文的纲。层义这一提纲的主要部分有两种写法。一是标题写法,结尾没有标点符号,几个至多十来个字,简明扼要。这种写法的长处是简洁清楚,易于把握(字数及全部提纲都少)。短处是别人不易看懂,自己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弄不明白。二是句子写法,是完整的一句话。这种写法的长处是具体明确,短处是易于冗长,不利于思考。最好是两种方法交替,在简单明了的地方用标题写法,在复杂难记的地方用句子写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层义具体表现在文章中有二种,一是居中排列的小题目,二是项目。

注意:自此以下,提纲就要运用序码。关于序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有明确规定。这些规定是:序码一般分为四层:一是汉字小写的一、二、三、四等,后面用顿号(小标题的层次顺序不用顿号,空一格);二是半圆括号和汉字,如

(一);三是阿拉伯数字1、2、3、4等;四是半圆括号和阿拉伯数字,如(1)。以下还可以有这样一些序码:第一,第二,第三等;A、B、C、D等;甲、乙、丙、丁等。要注意不可直接从第二层或第三、第四层引用,要保持一致,不能混乱。

第六,写出段义及要点。

文章的段落大部分由规范段组成。规范段相当于一篇小文章:首尾要有概括全段的主句(段尾主句略有变化,意思更加深入);段内同样由并列法(用数字、分号或简单的句子并列)和递进法组成。段中要点,可以点出段中材料、安排方法或者写作要求等。

文学作品的结构,比较复杂,需要详细讲述。

在创作过程的构思阶段, 有了意蕴之后就要寻求表达意蕴及其它内容的形式。选择艺术的形式,不仅要确立结构,也包括选择文体和语言。文体的选择,在创作的准备阶段,基本上已经定型。在这里,可以再对文体的选择加以说明。文学的体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重视直接表现作者心灵即主观性很强的一类。这类文体,典型的是诗歌,讲究“主体性原则”。“特有的内容就是心灵本身。”(黑格尔语)可以说,只要作者心灵活动得到真实表现,那么心灵所映现的客体无论怎样变形都是可以的。其二是重视间接表现作者心灵即客观性很强的一类。这类文体,坚持客体性原则,即首先写好客观对象,再“流露”作者的意向。叙事类文学作品如小说就是这样。作者要根据意蕴及其它内容的表达,选择文体的类别。而在一种文体中,又有各自的特点,需要作者进一步选择。至于语言,作者早已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在具体创作中再进一步建立语言的明确意识。这样,寻找表达思想内容的精美形式,主要是选择结构。

对于结构,古今中外都高度重视。《红楼梦》体大思精,中外文学中的作品罕与其匹。曹雪芹在结构上耗费心血之大,“谁解其中味”。歌德说:“要费多大力,要用多少心思,才能使一个宏伟的整体安排停当!”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结构最惊人的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它既是犹太人和爱兰人史诗,又是人体器官的图解;既是自传,又是永恒的男性和女性的象征; 既是艺术和艺术家成长过程的描绘,又是上帝吾父和耶稣吾子关系的刻划; 既是古希腊英雄俄德修斯的现代版,又是传播圣经的福音书,呈现出多重结构的迷宫。不过,初学者不必气馁,年纪轻同样可以创作出结构精美的作品。萧洛霍夫23 岁时就写出史诗性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的前二卷。剧作家曹禺从18岁时就开始创作《雷雨》,24 岁发表了这一结构精炼的话剧,震动了中国文艺界。路翎写出长篇小说《财主的女儿们》,年纪只有19岁。不重视结构的作者是不可能成功的。要成为大作家,更要讲究结构的独特。

要想选择精美的结构,就必须对结构加深认识。结构是以理性思维为主的构思的结果,本身是传统创作理性的继承和改造。尤为明显的是,不少杰作的结构都借鉴和模仿前人作品的结构。我国四大古典小说,据说都有前人话本或作品作为摹本。莎士比亚剧作亦然。有人认为,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借用了莎剧《李尔王》的情节线索。还有人找出鲁迅小说和东欧小说的相似之处。结构实质上是作者主观思路和事物客观逻辑的产物。现代派还认为内容就是形式,形式就是内容,主张有机形式主义。重视形式创新。在科学中出现结构主义的理论方法。在创作构思中,往往产生一种灵感,使得结构忽然形成,浑若天成。

选择结构,在实际操作上一般要清楚文体特点和结构类型等基本认识。文体应当说是约定俗成的较大类型的结构,具体作品结构受其制约。如诗歌,特点是分行分节,具有多义性、跳跃性和音乐性。戏剧,特点是分幕分场,有较强的戏剧冲突和以对话为主的表现形式。电影,特点是蒙太奇,在时空变换上具有较大的自由,并有现实逼真感。小说,特点是内心刻划细致,多种表达方式共用,是语言艺术的充分表现。初学者必须对文体特点有着明确意识。至于文学作品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a.纵向发展式。其本要求是按照事物发展的时序进行,这是叙事型文学体裁传统的又是基本的种类。这种结构,建立在叙述这种表达方式的顺叙、倒叙等其础之上。倒叙尽管将结局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前,但主体仍属于纵向发展式,因为作者和读者都有明确的时间意识。这种结构,在戏剧上称为开放式。开放式,其本上从头到尾地发展故事情节,线索层次清晰,但易生沉闷感。必须注意主次详略,重点突出。

b.横向发展式。其本要求是按照事物构成的序列展开。这种结构,在戏剧这种叙事类文学作品中称为封闭式。封闭式,往往从高潮或高潮之前紧张时分写起,造成悬念和气氛,而将前面的发展穿插在人物回忆中。

c.心理发展式。这种结构,一切以心理变幻为准绳。特点是追求、制造时空的破碎、叠合、放射和交错。其实是以内心为焦点,自由联想,追随意识流动,也可以叫做心理时空式。西方现代大大发展了这种方式。其优点是内 丰富,更贴近生活的本来面目。缺点是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然,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使读者在支离破碎中产生厌烦。这种结构方式,标志着结构的发展和作者主观意识的强化以及文学对人的内在世界的特殊关注。

第五、标明层义。

层义往往是文章中的小题目。

这一部分就叫做全文的纲。层义这一提纲的主要部分有两种写法。一是标题写法,结尾没有标点符号,几个至多十来个字,简明扼要。这种写法的长处是简洁清楚,易于把握(字数及提纲都少)。短处是别人不易看懂,自己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弄不明白。二是句子写法,是完整的一句话。这种写法的长处是具体明确,短处是易于冗长,不利于思考。最好是两种方法交替,在简单明了的地方用标题写法,在复杂难记的地方用句子写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注意:自此以下,提纲就要运用序码。序码要求自由选用,前后统一。常见的序码有:上、中、下(编、卷),一、二、三(章),1、2、3(节),A、B、C(目)等。一般自大而小排列为:编、章、节、一、(一)、1、(1)等。

第六、写出要点。

在一般文章提纲中,这里应当写出规范段的段中主句,即段义。但在文学创作提纲中,应有较大的形象创造自由,这就需要写出要点或重点。要点或重点,可以是形象描写的特点,也可以是动人细节的详尽描述,还可以是作者自己的各种提示如手法、技巧、警句和灵感等等。在每个层义下面,要点的多少要视对起草的作用大小而定。托尔斯泰和一些作家的创作笔记就是这样。

基础构段法

不少人至今还不清楚段落写作与文章写作的关系。写作教学,尤其是中小学教学严重忽略了段落写作,造成学生不应有的一种写作问题:懂得文章的结构却不知段落的构成。本章“起稿技巧”针对写作教学的这一问题进行段落构成的论述,使初学者的写作基础更加巩固。

段落,又称自然段,是文章中以段首空格形式自成起迄、相对独立的结构单位。文章应说是积句而成段,积段而成章。句子的写法属于语法的范围。段落其实是文章的基本构成单位,特别应当重视。初学者应从段落的写作练起。为了段落学习的方便,段落可以分为议论段和叙叙段二种。

1、段落要求。(1)统一。一个段落集中表述一个意思,称为单义段。出于文章结构的需要,会出现极少量兼意段如过渡段。(2)完整。一段的意思要说完,不要在未完情况下又起一段。(3)适度。段落长短没有一定标准,根据内容多少而定。一般来说,篇幅较长或论述细密、叙描真切的文章段落也相应长一些。如学术论文,为了展开细密论述,不割裂论点、论据和逻辑推理,段落十分规范,普遍较长。马克思、黑格尔、康德等重视科学论述的大思想家所写的段落往往很长。2、段义主句。这里有一个段义隐显,即是否有主句的问题。应当明确提出:议论文的段落基本上都有主句,记叙文的段落可有可无。没有主句的段落,段义就是隐的,但作者心中要牢牢把握这个中心,不能写散写乱。

段中有主句,有利于写作,更有利于阅读。

主句位置。(1)段首。在文章中占大多数,十分醒目,并且领起下文。正如一篇论文首先提出论点。这是一种常见的规范的写法。(2)段尾。虽然比起段首主句来说较为少见,但也很重要。段尾主句的段落,在议论文中往往采用归纳推理,在记叙文中往往是顺理成章,卒章显志。(3)段中。这种情况不多见,也不易认出。段中主句既是上半段的结论,又是下半段的前提,作者不得已安排在段落之中。如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第六自然段的主句“„„这样看来,党八股这种东西,一方面是五四运动的积极因素的反动,一方面也是五四运动的消极因素的继承、继续或发展,并不是偶然的东西。我们懂得这一点是有好处的。【此处是主句】如果五四时期反对老八股和老教条主义是革命的和必需的,那末,今天我们用马克思主义来批判新八股和新教条主义也是革命的和必需的„„”(4)首尾都有主句。正如论文前有论点后有结论,主句也可以兼置于段落首尾。这种情况也属常见。一般是在较长的段落中,为了使读者增强印象而反复申说。但是,段尾主句不应字字重复段首主句,而应略有变化,或更进一步。

主句写法。首先要概括全段内容。成为全段中心。一个句子难以概括,还可以再写一个补充句。

在罗柏特G.柏德尔(美)《从句子到段落》一书中有一个记叙段落主句统帅全段的例子:

昨天游泳池那边的每件事都那么不顺利。我刚到了那里一会儿,就坐到了太阳镜上面,把它压碎了。待一会儿,我的游泳衣钩住了椅子的毛边,衣服边上被扯了一个窟窿。而当我决定爬到跳水塔的高处去观看四周景色时,我最倒霉的时候到来了。我一上去就发现我的朋友们正注视着我呢,他们以为我是去跳水的。从那么高的地方往水里跳实在是太可怕了,所以我最后非常难为情地从梯子上爬了下来。

这个段里记叙的每件事都是由“每一件事都不顺利”这一主句统帅的,都是与段义有关的细节。

必须树立这样的起草观念:一个比较规范的段落就是一篇小文章,其构成和文章的结构相似。

记叙段落构成有以下几种顺序。安排材料,描写细节,在记叙段中的构成与记叙文结构类型一模一样。

(1)以时间发展为序。这种段落构成极为常见,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中的段落比比皆是,是段落的基本型。这种类型,优点是线索清楚,文理贯通,缺点是缺少变化,容易平铺直叙,写成流水帐。分清主次详略是克服缺点的一个方法。还要善于使用倒叙、插叙、补叙等方法。(2)以空间变化为序。按照东西南北中的方位或内外、左右、上下、前后等空间顺序来构成段落。这样构成段落,能够给人清晰的视觉把握。这种类型也很常见。

(3)以时空交叉为序。在时间的推移中记叙空间的变换。

(4)以材料性质分类为序。这实际上是一种逻辑顺序,与前面论述段构成的并列型相似。

(5)以作者认识变化为序。

(6)以人物意识流动为序。这种段落构成类型,较多出现在采用意识流手法的小说中。然而,人物意识的流动实际上是没有规则顺序的,内涵丰富,便于表现人物心灵和现实、历史的融合,结构形态生动,更贴近心理生活的本来面目。

一般认为,论述段落构成基本上概括为总分式。分为三种: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总,就是段中主句;分,就是主句的展开和具体论证。可以说,总分式段落就是一篇小论文,与论文基本结构“论点--论证--结论”三段式如出一辙。

其实,更为准确的认识是,论述段落的构成和层次的方法一样,都是并列式和递进式。

这种段落的关键在于如何“分”。段中分论,一种方法是平列式排列小论点和材料,一种方法是递进式综合、深入地分析。

下面列出这种规范段模式,供初学者练习:

A.段首主句(一句不能概括,要写补充句)

B.段中分论:

采用并列法或者递进法。

&.因果论证法为主。也称分析论证。通过分析问题,剖析事理,揭示主句和论据的因果关系,从而阐明主句的正确。简单地说,就是分出并列的几条来论述。

&.其它论证方法为辅。采用例证法(以事实作论 据)、引证法(以观念为论据)、比喻法(通过打比方,用具体事实证明抽象道理)以及对比法、反证法等。

C.段尾主句:与段首主句意义相同,但可以更进一步地述说,或与段首文字有所变化。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以上规范段模式的段中分论包括了几乎所有的论证方法,而在具体写作时或阅读论文规范段时,论证方法仅择一二。如采用例证法,同样能写成一个规范段。

按照总分总式论述规范段模式,举例如下:

在我们这个熙熙攘攘、人满为患的世界上,有一个易于被人们忽视的心理现象,那就是人人都喜爱艺术、需要艺术。人们喜爱艺术,首先是出于每个人内心的创造生活的本能。科学家弗洛伊德分析了人的潜意识中的本能,本能之一就是人的扩张和创造。艺术是性本能即力比多的升华,也是人的创造性的表现。人们需要艺术来激发自己创造生活的欲望和勇气。其次,人们喜爱艺术还出于每个人的审美需要。艺术给人以审美的愉悦感和自豪感,使人疲于奔命的世俗心理在美感中得到轻松、平衡和调整。人们在艺术中得到自身力量的验证和自身生命的观照,升华了心灵,提高了个体生命的层次。只要一个人具有欲望,他就会喜爱艺术这种精神的魔力,尽管具体的艺术作品可能是不够完美的。原始人喜爱舞蹈,创作壁画,流传神话,说明人们很早也许是在人类社会形成的同时就需要艺术。现代人喜爱大众传播艺术如电影电视,说明生活的压力越大人们就越需要艺术。推想将来的人们,必定需要艺术,只不过那时的艺术将提高到新的层次。著名西方艺术评论家哈同说:“艺术,人类向上的激素,精神太阳的光芒。你可以说不喜爱这种艺术或者那种艺术,但你不能不需要艺术!”试想,如果人们都不喜爱艺术或者喜爱虚假的“艺术”,那么世界将会陷入怎样黑暗蛮荒的境地。整个地球就只会蠕动着仅仅维持生存本能的生物。热爱艺术吧!每个人都会在艺术的欣赏中成长!

以上例证,第一句话就是段首主句,可以简化为“人人喜爱艺术”。接着进行段中论证。主要采用因果论证法,用“首先”和“其次”两部分进行分析。接着采用例证法,举出原始人和现代人喜爱艺术的事实。西方评论家的话是引证法。“试想”一句运用了反证法。段尾又有变化地出现了主句。

比较各国语文教学,可以看出,美国的写作教学更为重视段落的作用,把段落的写作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因为让学生从造句一步跨入整篇文章的写作难度较大,而通过段落写作训练可以自然过渡。另外从文章来说,简单的文章是由一个段落组成的,而多段文章的结构本身就和段落很相似,把段落各部分扩大就可以构成一篇文章,因此教写作必须教学生写好段落.为此,美国写作教学中的段落训练十分详细,从段落主句、段落的协调性和整体性、段落的连贯性和条理性、到段落的结构和文章的结构以及由段落发展成文章等,论述明晰,操作性强。

文体表达法

如果说文章是一个有机的精神个体生命,那么这一生命的核心是主题或意蕴,血肉是材料,骨胳是结构,――人们常常有以上比喻。进一步说,细胞是语言,皮肤是表达手法或称表达方式。我国古代文章理论如《文赋》、《文心雕龙》中,简直全部都是运用个体生命的词汇来描述写作方法的,――这些是我国古人东方思维(多用喻证法)的一个表现。进而,我们可以发展出这样一种融汇当代生命科学、全息理论和结构主义等先进科学理论的写作分支学科――生命写作学。

正像人有面部的、须发部的、躯干部的皮肤一样,表达手法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之分。表达手法是文体特征的重要表志。不同的表达手法,决定了不同的文章体裁。也就是说,作者写作一篇文章,有其明确的目的,或为叙述事件过程,或为描写事物状貌,或为抒发感情,或为阐述道理,或为解说性状。尽管在一篇文章中,五种表达手法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总有一种为主体。那一种为主体,就形成那一种文体。可以这么说,叙述为主形成了消息,描写为主形成了小说,抒情为主形成了诗歌,议论为主形成了论文,说明为主形成了说明文。由此还可以看出,表达手法是最基础的细胞――语言的组织形式,是我们初学者必须弄清的写作基础方法。

(一)叙述

叙述是事情动态(如人物的经历、事件的进行、空间的转换等)的述说,重在过程性,往往有时间、地点、主体、事件和结果等几个要素素。

叙述有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之分。第一人称叙述有“我”和“我们”,在文章中有的指作者自己(散文最多),有的指文中人物如主人公(如《狂人日记》)、见证人(如《孔乙己》)和线索人物(如《祝福》)。好处是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让人感到亲切自然,不利之处是受到局限,特别是他人的心理不好表达。第三人称叙述有“他(她)”和“他们”,作者以局外人的身份来叙述他人,这就自由客观,但缺乏可信度和亲切感。有的文章,出现第二人称的地方很多,如果全部是第二人称在叙述其实是第三人称叙述,如果在众多第二人称中出现一个“我”来叙述,其实还是第一人称叙述。

叙述有多种方式:

1.顺序。常见。从前到后,线索清楚,但易于写成流水帐。这就需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倒叙。将结局或突出点放在开头,然后再从前到后。在新闻消息中已经成为套路,叫做“倒金字塔”。事件最好是时间跨度大的。侦破和武打的影剧常用。好处是有悬念,但容易使人反感。

3.插叙。在本事叙述中插进另外一件仅仅有关的小事,然后再按原来的本事来写。如《水浒》中林冲遇到店小二时插叙了店小二在东京的事。不可渲宾夺主。

4.补叙。对本事前面未叙述的一部分做补充。

叙述要定好基调,起伏跌宕,场面不易多,语言生动形象有个性。

(二)描写

描写是描绘事物的状貌,重在形象性。中国小说叙述成份多,而俄国小说反之。

1.人物描写。(1)肖像描写。描写外形――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要抓住特征,以形传神即透过外形揭示出身份、性格和内心。(2)语言描写。要透露内心秘密并显示个性特征。(3)行动描写。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典型的行动描写,如黛玉焚稿、范进发疯、大闹天宫和单刀赴会等。要透露内心秘密并显示个性特征。(4)心理描写。要注意下意识的心理如幻觉。还要注意借助外在事物的间接描写。

2.环境描写。(1)自然景物景物,包括时序节令、自然气候、山川湖海、动物植物等描写。作用:交代时间、地点,烘托作者或人物的感情心境,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推动情节发展。(2)社会环境描写,一是某种社会生活情景的展示如《子夜》的开头,二是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陈设、格局、气度、色调等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志趣、气质和情操等,如《红楼梦》中女儿们的居室小院。

3.场面描写。对有中心人物活动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如《药》中的杀人场面。

4.细节描写。对有典型意义的细枝本节的描写。如阿Q画押、严监生的二根指头。起着描绘人物性格、安排线索(如《百合花》中的被子)、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细节延伸开来就是一篇微型小说。

描写法又可以分为:白描(无比喻修饰,以叙述代替,重在传神)、细描(细腻深刻、修饰较多);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通过旁人的眼睛或者周围事物来描写);主观描写(带感情色彩)和客观描写(不带感情的准确的,如在说明文中)。

(三)抒情

抒情是抒发和表现感情。

1. 直接抒情。多是带有感情的判断句。常有感叹词。

2. 间接抒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带有感情色彩。

(四)议论

议论是作者的判断。包括论点(一个判断句)、论据(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和论证。

论证方法有(1)例证法,即举事实。(2)引证法,引用理论、数据等。(3)因果分析法,即分几个方面剖析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4)比喻法,用相似的事实来证明抽象的道理。(5)反证法,即从反面看。(6)归谬法,假定对方论点正确以推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自己的论点。

(五)说明

说明是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科学准确,客观明晰。

说明方法:(1)定义说明,一个判断句。(2)诠释说明,较小的解释,常用括号或破折号。(3)比较说明,用另一个有一定联系的事情。(4)数字说明。(5)分类说明。(6)举例说明。(7)引用说明。(8)图表说明。(9)分析说明。等等。

任意起草法

“提起写文章,不如做(北方乡音为“zou”)婆娘。”这句话虽然俗气,却道出了学生的一种普遍写作心态。写作教学如何使学生克服这种畏惧心理呢? 除了对学生加强理想的教育以激发写作积极性的一般化教育之外,最有效用的办法是直接解决学生操作上的问题。这就要弄清两种基本起草方法并掌握其中的任意起草法,使畏之如虎的写作变成俯拾即是、自得其乐的日常精神生活。笔者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指导,总结分析古今中外写作知识方法和多年写作经历感受,着重提出任意起草法。

历来关于起草方法的认识,可以分为二种,但都是比较模糊的,也就引不起学生的重视,使学生长期处于方法上的摸索阶段。这二种提法,虽然文字各异,但是可以用“一气呵成”和“化整为零”来代表。一气呵成,就是在提纲和腹稿基础上,或者冲动灵感的前提下,一次写完初稿,主要适应于篇幅较短的文章。化整为零,就是把文章分为若干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精雕细刻地来完成,这种方法大都适用于篇幅较长的文章。这二种传统起草方法的认识,语言符号不规范,提法要领简单化,仅仅从篇幅这一角度来看待写作,对于学生起草文章作用不大。因此,必须把对起草方法的认识上升到既是科学概括又是实践指南的阶段。

任意起草法,就是在抓住一种感受和冲动或者精心构思后,任由意识流动地起草初稿,不论结构,不讲语言,不管漏洞百出,纵情挥洒,意兴淋漓,然后再认真修改的一种快速写作方法。

构思与起草

这种方法在哲学上分析,其实质就是注重实践。许多人都不自觉地存在着一种写作通病,就是在动笔起草前绞尽脑汁地构思,力求完善,然后在起草中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殊不知,这样做恰恰是把写作的重心放在非写作的理性思维上。这样的文章写作出来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显得苍白,束缚了创造力。而任意起草法,决不是抹杀必要的构思,而是不陷于构思的网罗中,把重心放在起草即实践上。在此,需要重新审视写作过程中的构思和起草两个重要阶段。

构思,是外在现象的感受与头脑中原有的潜意识结合起来,进行理性地加工,以产生主题和结构。提纲是构思的外化和定型。构思的特点是理性的运作,尽管要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并随时有感性的参与。构思再苦,也只能达到理性骨架的完善而非感性生命的完美。构思不是动态地模糊完整地感知生命,而是平静地分析、综合、比较从生命中抽象出来的认识。简单地说,思不是作。因此,构思可多可少,可以历经多年,并用腹稿和提纲来体现,也可以在下笔前的一刹那中完成。

起草,是在构思之后作者主体生命的运作,特点是以直觉为主。越重直觉,文章就起草得越好,越能逼近事物的本真,把握事物的整体。直觉,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融汇了理性的感性。在起草时,构思所摒退的直觉将一涌而出,急需转化为文字符号。如果时常停滞并思索,灵气、生命将会飘失。因此,写就是一切,起草时不应频频返回构思。

潜意识、个体生命与任意起草

对于任意起草法,我们还应进一步深化认识,加深理解,以使这种意识纳入到潜意识中随时启示写作。任意起草,就是强调感性的极端,是生命的即时表现。在此,要明确个性的作用。写作个性要争取包含最大时空的共性。但是,共性是一般的、抽象的,而个性则是具体的、形象的。无论如何,我们操作的是个性。个体的生命融汇了一切,达到较高的层次,那么其表现(表现之一即写作)就自然而然地具有较高的水平。任意起草法,能够在快速地流动中逼近地反映意识流,反映潜意识深海中随机冒出的信息尤其是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大宇宙的奥妙最为充分地缩映在人类个体生命尤其大脑中,只有任意起草才能逼近这种奥秘。感性生命有多高的层次,写作也就有意无意地即时表现 出多高的层次。在起草中,作者不必精心思索,思索的抽象性反而有害于写作。理性已经融入意识中,自然存在并影响着感性的表述。一个人与世界融而为一;个体生命是一个世界。他独立天地,目中无人地进行创造,谁也帮不了忙。世界一切都在他的意识和潜意识中。意识往往是单薄的,明晰的,而潜意识则是深广无边的。作者自娘胎里起感受和认识的一切,作者的先人直至人类始祖所遗传的一切,都在潜意识的海洋中潜藏着。意识中对写作有用的信息,除了一部分要由理性思维来垂钓和网罗出水外,更大量的鱼儿是自动浮上表层的,银光闪闪,稍纵即逝。渔人须用意识的网叉或炮箭捕捉。潜意识中深藏着宇宙及人类的密码,需要高妙的提取技术。任意起草法,尽管过去未能规范化总结出来,但已被许多人所运用和赞许,只是他们仅仅当作一般经验而已。

任意起草法与浪漫主义

任意起草法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古代作家和现代信息社会有不少论述。根据艺术细胞--意象中意和象两者成分的不同,文学可以分为二大主要流派: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意象中意大于象,而现实主义则相反。相联系的是,在浪漫主义中更多地运用了任意起草法。最著名的就数李白。他写诗便是不假思索,下笔犹如江河奔流。好诗常常在酒精麻痹意识之后,任由潜意识涌动流淌。“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苏东坡亦如是说。现代浪漫主义大诗人郭沫若讲他写诗往往是在灵感的冲动中,神经质地狂草诗句。浪漫主义作家普遍地有意地强调任意写作。

现实主义作家中许多人都表示了与浪漫主义作家同样的看法。其中一些人还十分诚恳地反思自己的写作经历,确认任意起草的优越。批判现实主义大作家巴尔扎克写作速度之快令人称叹。列夫.托尔斯泰说“应当草草地写,不仔细考虑一个片断和思想表现得是否正确,”“当遇到一种想法难于安插入故事时,就把它记在附注中,不停留在它上面,立即往下写去„„”还运用了自己的速记法。契诃夫说:“我写小说好比新闻记者写火灾消息:随随便便写下去,心不在焉,一点也没有顾到读者,也没有顾到自己。”还说:“我想不出我有哪一篇小说是用一天以上的功夫写成的。”然而,契诃夫的小说从结构到语言都十分精美。果戈里说:“先把所想到的一切都不加思索地写下来,虽然可能写得不好,但一定要把一切都写下来。”正是任由意识流动来起草,摒弃纯理性的干预。有个俄国文学评论家这样写道:人们一看果戈里的初稿会产生奇异的感觉“当初怎么会写得这样苍白和拙劣呢?甚至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原来就这样啊,谁都能写得出来”。著名作家王蒙谈写作经验时说:“写时空前放松,真是信手拈来,全不吃力。”还说“应该再放松一点”。我国著名青年作家莫言,可谓文坛奇才,作品中内容荒野蛮横,语言鲜明流动。他总结写作的经验,用一句话概括是“天马行空”。现实主义作家中论述任意起草最有力的要数鲁迅先生,他在1935年11月25日致叶紫的信中说:“先前那样十步九回头的作文法,是很不对的,这就是在不断地不相信自己--结果一定做不成。以后作文应当不管修辞,也不要回头看。”他还这样说过:“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思结想,一挥而就。”不必一一举例。任意起草法已经为大多数作家所掌握。

论文写作同样可以运用任意起草法

文学作品的创作需要重视任意起草法,论文的写作同样如此。达尔文的一段话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从前,我时常在写作时,要推敲自己的文句以后,方才下笔写出它们来;可是,后来过了几年,我得出结论,为了节省时间,尽可能迅速地用极其拙劣的笔迹,潦草地写满全页,接着就把它们缩减一半,然后才去仔细考虑改正它们。这样写的词句,反而要比我事先深思熟虑后可能写出的词句更加优美些。”

与现代派手法的异同

任意起草法与现代派某些写作方法有相似之处。现代派主张的意识流写作、反传统的自白和麻醉后的‘自动写作’,与任意起草法相同之处在于对潜意识的重视和起草的快速,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有意排斥意识的作用,而后者主张意识和潜意识的辩证统一。现代派这几种手法写出的作品大都是作者自我经历和认识的复述,而任意起草法则是一切写作都应运用的技巧。

与“气功自发功”更为相近

任意起草法与目前某些人主张的气功写作更为相似,它应吸收后者的一些作法。作家柯云路在《大气功师》一书中多次描述了这种写作。摘录以下几段,以供读者参考。“我首先要摒除一个作家写小说的意念。”“我还要摒除一个哲学家的著书意念。”要进入“练功时的放松状态,光放松还不够,还要入静,深度的入静,排除各种杂念,身体坐端正,书写要流畅,带着气感,每个字在行云流水地运行着,笔迹画出、交织出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符号系统。”“为写作而写作的板劲儿都扬弃了吗? ”“艺术创作在一定的意义上就是‘自发功’,”“即全身在气功态中,不由自主地动作起来,那动作往往或优美自如,或奇形怪状,其难度之大,是常态下绝对做不出来的。”“你首先要在艺术创作中,有一段时间耐心地训练,使自己逐渐在艺术上得真气,使艺术之真气被调动起来,养聚起来,于周身心循环,愈来愈充沛,到一定时候,就可以使自己进入‘自发功’了。每到创作时,进入高度放松状态,艺术之真气便在你身体中运转起来,你的画笔,你的写作之笔,你的舞蹈形体,便‘不由自主’地运动起来,你不要用任何硬性的理念去约束它,不要有意识地追求它,扩大它,也不要有意识地去制止它,缩小它,你任自己的创作自由自在、如醉如痴地进行下去,你只要稍用意念轻轻观照着它,到适当的时候,对它稍加调节、控制。”“进入这种艺术创作的自发功状态后,你该知道,这时你的灵魂超常地敏感,各种各样的记忆会源源不断涌现出来,各种各样的想象也会联翩而至,你对世界各方面的信息都在高敏度地接收着,采纳着,你可能与天地相合,与鬼神相交,与人物相通,你要放开自己的思路,你要放纵自己的生命,使自己在一种无比自在的、淋漓尽致的状态中表现对宇宙及万物的感受。”不过,这种写作随意性太大,写成后应认真修改,还有许多短小论文和应用文的写作不必要如此这般。

任意起草法与文气

任意起草法与文气关系密切,前者是后者形成最有效的方法。文气,是我国特有的文章学的术语。“一气呵成”的说法即与此有关。孟子最早讲“气”:“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曹丕第一个以气论文,“文以气为主”。他们所说的气,首先指的是作者的禀赋和气质,其次指的是个性风格。韩愈建立了“文气说”,他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实际上,文气有内外气之分。内在之气指的是文章的逻辑与情感的力量。逻辑力量强烈,感情充沛浓郁,文章就有阳刚之气。相对的,逻辑看似隐蔽,感情比较平淡、柔和,文章则有阴柔之气。外在之气指的是文章外在表现形式,如自然音节和语气。阳刚之气的文章,节奏较快,语句较短,多用惊叹号,音调较高。反之,阴柔之气的文章,节奏较慢,语句较长,音调平缓低沉。《墨子. 非攻》和《木兰诗》等是有阳刚之气的论文和诗歌。《桃花源记》和《静夜思》等是有阴柔之气的诗文。文气作为一篇文章的一种系统的整体的表现形式,只有采用任意起草方法才能更好地形成。文气能够在任意起草的快速流动中得到充分地表现,尽可能避免割裂和滞涩。

过失与纠正

采用任意起草法写出来的草稿,一般来说要显得浅显、苍白,而且必然出现大量语言文字错误。这是造成人们忽视任意起草法的主要原因,也是初学者不易掌握的关键所在。

如何纠正,引起人们对任意起草法的重视?一要认识到,作者作为一个创造的生命,必须极大地提高自身层次,以便于任意起草时站在较高的起点上。二要认识到,任意起草前的构思对于初学者来说更为重要。任意起草最好要有严谨构思的前提。三要认识到,精心的反复的修改必不可少,这就对作者的素养尤其是思想和文字的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任思起草法

任思起草法,相对于任意起草法,是在认真构思后,字斟句酌,遵从构思及提纲,讲究语法,或者说边写作边修改的时间相对缓慢的起草方法,又可称为凝重起草法。

这种起草法,在写作实践中普遍使用,尤其是初学者几乎全部运用。在中小学写作教学中,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方法是写作的唯一起草法,殊不知恰恰造成学生畏惧写作的心理。应当说,这种方法虽然也能起草出好文章,但不适宜于教学。

任思起草法,其实就是理性思维为主、形象思维为辅的方法。古典主义及与之类似的文学创作都明确地推崇理性。重视两种思维方式的结合,但本质上是理性思维起主导作用。不相信形象思维为主的意识流动中已经融汇了抽象思维,不相信感性的运作中融汇了理性。正如上一部分“任意起草法”中所讲,这里不再详述。

需要明确的是,较为成熟的作者才能在精密构思或整体氛围情绪的制导下真正克服这种方法所产生的弊端。现实主义大作家更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高度结合上给后人以楷模。杜甫仅在语言文字上就十分讲究,“语不惊人死不朽”。鲁迅“先前”的创作比较凝重,起草缓慢,“十步九回头”。他们运用任思起草法同样达到了创作的高度。当然,他们在长期写作过程中都悟出了快速写作的必要性。鲁迅如此,杜甫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防止的是贾岛那种过分的“推敲”,文字上的过分雕琢妨碍了灵气的勃发,更走向了形式主义的死胡同,难以表现博大深邃的内容。表格临摹法

作为写作教师,从多年写作教学及写作经验中提炼总结出了一个作文教学改革的体系,可以提炼成一句口号:“作文教学三法宝,摹仿模式和发表。”同时,提出一种十分有利于于初学者特别是中小学生作文的新方法--表格临摹法。它是一种从没有人明确提出来过的作文方法,但是大家都不会陌生,反而会感到早就应当这么做了。它是对于大多数同学非常有益的作文方法。在此基础上,制作了文章模具如公文模具、作文模具、情诗模具等。

(一)表格临摹法的成立认识

表格临摹法,首先选择一篇正在学习的优秀文章来作范文以便于临摹,找出其中的结构模式和要领提示,紧接着仿照范文编好一个比起框架、模式还要清楚的表格,其中已经有一些写好的文字来作脉络,最后大量的空白就需要同学们按照自己的认识或生活来填写了。

这种方法,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来自于长期的思考和反复的比较。它是人们常常自觉不自觉使用的模仿方法的总结提高。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教学情况:或者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来模仿好的文章(这种情况较少),或者自己自觉不自觉地仿照一篇文章来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反而常常比较满意,不过又觉得不好意思说出口来,甚至在心中曲意辩解。特别是,全国高考试卷中,作文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了表格和临摹的方法。有的试题让学生发挥想像力和描写能力,补充或者填写一大块空间。还有的考试学生的续写、扩写能力--它们其实就是临摹、填空。1993 年全国高考试卷中作文题就属于扩写性质。该试题取材于一篇微型小说《树皮》,命题者把原作中的环境描写和人物话语、神态描写大量删节,只剩下骨架而要求考生通过想像加以“还原”。一位考生的作文名叫《梧桐树下的对话》,与原作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见《写作》1995年第一期:《情境作文的特点及其审题要求》刘纯文)有的人包括一些老教师反对模仿,认为模仿束缚了创造性。这是一种漠视绝大多数学生作文规律的主张。这种主张好象促成少量的作文尖子(其实尖子是靠大力气产生的),却忽略了大多数学生作文的提高。现在,我们大胆地提倡模仿,进而提出一种表格临摹法来。

这种方法不但有着教学实践和适应大多数学生的依据,而且是有理论依据的。这就是文章都有一定的结构模式。文章体裁,例如散文、诗歌,都有各自的结构。结构大都是前人的写作理论认识。二十世纪世界上还形成了结构主义的思潮和运动。一种结构用得多了,或者社会有某种需要如对公文的特定规格要求,就形成了模式。表格临摹法只是把结构模式进一步发展成为表格而已。如果要进一步地讲,那么还可以举出科学上的仿生学以及思维灵感上的启迪方法。

这种方法在其它艺术体裁的教学中广泛、明确而又长期地运用。大家都知道,学习绘画要求临摹,学习书法要求临帖。不管是学习国画还是学习西方画的创作,学生首先要把所有的绘画名作用心阅

读一遍,然后还一定要精心地临摹相当数量的名作。学习书法的人,同样如此。而且,学习书法还要把名人的好字放在旁边或者比较透明的纸下面,一笔一笔地描摹。模仿这个必须的学习方法和必经的

学习阶段,使人不大明白的是,在作文教学中却不是那么理直气壮了。这是一种错误的教学心理和传统,应当纠正过来:作文也要和学习绘画、书法一样进行许多模仿,走过这个必经的学习阶段。

这种方法其实是一种传统的方法。“千古文章一大抄”,这句话有点走味,有点粗俗,但是在实质上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个道理应当从文章都有一定的模式上以及其它要素上去寻找; 只要所写文章有自己的东西特别是中心思想就可以说得通了。自古至今,模仿的例子可以说数不胜数,特别是那些大作家中有不少是这样的。汉代杨雄以善于模仿出名。他的著作中《太玄经》模仿《易经》,《法言》模仿《论语》,诗赋模仿司马相如的作品。小小的王勃模仿瘐信的诗句“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国古典四大小说都有比较清楚的模仿的著作或者底本。《红楼梦》模仿了《金瓶梅》。《西游记》和《三国演义》都有历代传下来的神话或者话本。郭沫若的诗歌模仿了歌德、泰戈尔和惠特曼三位世界大诗人的诗歌。他还爽快地说:我有一个写作秘诀,就是先看人家的书再写。鲁迅的小说模仿了东欧的一些小说,据说在他的26篇小说中就有16 篇属于模仿之作,最明显的是第一篇成名作《狂人日记》就和果戈里的一篇小说同名。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据人们研究,模仿了莎士比亚的剧作《李尔王》中的父女关系发展线索。文学传统中伟大的作家都不排斥模仿,我们更没有理由自负高傲地反对模仿。

当然,模仿不是抄袭。抄袭,是无能的表现,是我们要坚决反对的。模仿是照搬形式和技巧,或者受到内容的启发,但是一定要力求创新,发扬精华,出自己意。

由结构模式,进而制作了表格;由模仿,进而我们主张临摹。这样,研究出了一种表格临摹法,还可以叫作“填空作文法”,也可以叫作“模仿作文法”,最终,称之为“表格临摹法”比较准确。

(二)表格临摹法的具体实施

表格临摹法,中心思想是为着绝大多数中小学学生更有成效更有兴趣地写作。具体要求:A、紧密配合中小学生《语文》课本的学习,从每期每册每单元选出一至两篇有代表性的范文来,认真加以评定,运用表格来指出模式和要点。B、在每一篇范文的旁边,列出一篇作文的表格。这篇作文的名字和内容,必须是从学生自己的生活认识中提取出来的,并和范文有相当程度的相似,而形式则就是范文的照搬或者简化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全部作文的内容应当参照课本的进程、内容和要求,遵照中小学教学大纲,有一个统筹安排。其中,写人的,写景的,写事的等等内容,需要进行精心的布置。C、作文表格中,作为骨胳脉络的一些句子,参差不齐,贯穿全篇,可以称为详细提纲。而在旁边的“提示修改”栏中,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某一地方的写作提示,如“此处要写细致”、“此处要写某种事物”等等。

(三)表格临摹法的有机组成

在使用表格临摹法作文中,要反复告诉学生三个要领。这些作文要领是表格临摹法的有机组成部分。A、要写自己。好文章都是写自己的。记叙文写的是自己的感受经历。议论文写的是自己认为正确的认识思想。说明文和应用文也要写自己熟悉的东西。不写自己,总是把自己设想为很远很高的另外一个作者,这是写作的一个通病。由此,表格临摹法设计的表格中的作文,内容都应是学生自己的生活或者思想。这样,学生只要去写自己,写一个平凡、真实而又有一定特点的自己,再细致一些,就会有一篇好文章。B、任意起草。如前述。C、个人语言。作文的语言要生活化、个性化,记叙文还要心理化。就是说,一是要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不管是谁说的,一定要是人们说过的话。二是要写自己的话,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话,千万不要编造,把自己当作多么高大的人物拿腔做调。三是写记叙文时,语言要带上感情,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细细地写自己的想法。当然,学生应当让语言尽量优美。这就要学习书上有生命力的语言,要多用比喻。不过一定要弄清楚:这些语言只是少量的,是锦上添花。

下面分别举出散文、小说和议论文的例子(范文常见,不再列出)。

━━━━━━┯━━━━━━━━━━━━━━━━━━━━━━

提 示 │ 夕 照

│ 【临摹高中第一册课文《荷塘月色》】

━━━━━━┿━━━━━━━━━━━━━━━━━━━━━━

开头:心绪-│ 这几天心里颇

领起全文 │ ──────────────

城区或乡村│晚饭后,忽然想起

│ ──────────────

描写周围 │

│──────────────────────

│────────────

中间: │ 沿着 是一条 的路。

│ ────── ──────

真实经历的 │──────────────────────

真时间地点│

│──────────────────────

│──────────────────────

我近来和现│ 路上只我一个人 在的心态描写│ ─────────────

│──────────────────────

│──────────────────────

│──────────────────────

│────────────

夕照情景-│ ───────────────────

细致描写有感│

受 │──────────────────────

城区或乡村│────────────────────── 的景物 │

│──────────────────────

比喻 │──────────────────────

拟人 │

│──────────────────────

│ │──────────────

日、云、鸟等│

│ ────────────────────

│──────────────────────

│──────────────────────

│────────────

想像 │

│ ───────────────────

│──────────────────────

│──────────────────────

│──────────────────────

│──────────────────────

│──────────────────────

│ │──────────────

结尾: │ ────────────────────

哲理议论为│

好 或自然叙│──────────────────────

述式收束 │

│──────────────────────

│────────

━━━━━━┯━━━━━━━━━━━━━━━━━━━━━━

提 示 │ 装在酒瓶子里的人

│ 【临摹第四单元《装在套子里的人》 小说试作】

━━━━━━┿━━━━━━━━━━━━━━━━━━━━━━

开头:介绍-│ 我的

静态描写;说│ ──────────────────

话语气;围绕│ 人生特点-混│──────────────────────

中间:客观写│ 他

肖像外表-│ ───────────────────

│──────────────────────

│──────────────────────

生活方式-│

│──────────────────────

连缀细节 │──────────────────────

│──────────────────────

思想方法-│──────────────────────

│──────────────────────

│──────────────

语言行动-│ 他

│ ───────────────────

│ 放开任意起草│────────────

错了不要紧 │

│──────────────────────

│──────────────────────

│──────────────────────

│──────────────────────

│──────────────────────

│──────────────────────

│────────────

情节叙述-│ 现在,你听一听后来发生的事吧。

│ ─────

│──────────────────────

│─────────────────

第四篇:平行结构的作文

三水并流。除开头结尾之外用三四个大的段落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围绕一个主题将几件事或某件事的几个侧面并列或交错展开,这种横向并列式的结构方法,就是“三江并流法”。注意:“三水”或者来自同一个源头,或者汇向同一个大流,或者中间交叉相会。我们熟知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这种方法运用的代表作。

范文:

点滴真情令我感动

使我感动的事很多,可我并不为一件漂亮衣服而感动,不为优越的生活条件而感动,不为金钱而感动,不为美丽的外表而感动,唯有那点滴真情令我感动。它清澈,没有一丝杂尘;它亲切,没有一点虚假;它纯洁,没有一点自私„„

一缕白发令我感动

一天,妈妈下班回来说她头很痛,让我给她按摩按摩,突然间,我发现妈妈的头发上出现一缕了白发。妈妈,是不是我讲话态度不好让您生气;是不是我的任性让您费心;是不是我的考试成绩不好让您寒心,您才刚过不惑之年„„想到这里,我的眼眶已承载不了泪水,泪一滴一滴掉在母亲的头发上。妈妈,您为家庭而辛苦,为生活而劳心,为照顾好我们,您操碎了心。妈妈,我一定不辜负您,一定不让您失望。您无私,您善良,您付出的太多了,不懂事的我,怎么今天才发现您的白发?从那天起我才真正读懂了什么是“感动”。

关心的话语令我感动

“你的感冒好了没有,一定要每天坚持喝药,千万别影响了学习。”“回家的路上要小心,下雨了路滑。”‘‘;考试准备的怎么样?’’„„这些语言凝聚老师对我们的爱,它尤如一片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它就如一把伞为我着风当雨;它就如失望时一句鼓励的话,使我重新拥有自信。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使我们日见渐成熟,老师对我们的淳淳教导使我们更加努力。朋友的真情令我感动

友情是天空,包容天地间的万物;友情是氧气,孕育朋友间真切的的友谊;友情是阳光照耀着友谊,使友谊之花开地更加灿烂。和朋友在一起,能够感到温馨;和朋友在一起,能感到幸福;和朋友在一起,能感到心心相通。一天放学,我的腿很疼,回家的路上,她一直关心地问我怎么样。她说的一字一句都让我感动„„心情不好时,她安慰我,成绩不好时,她鼓励我,遇到难题时,她帮助我,我们向着同样的目标,同样的梦想共同努力,互相勉励。友情是连接心与心的桥梁,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润滑剂,它让你和你的朋友更亲近,也让世界更加美好。

点点滴滴的真情令我感动万分,它纯洁,它真切,它无私。平平凡凡的真情让我读懂了人生这本书,真正体会到了真情的可贵,正是这些真情使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让我更加奋进。

我心中的和谐世界

和谐创造美丽,和谐创造奇迹。

——题记

我心中的和谐世界是美丽的,是多彩的。

(一)和谐自然

在和谐的自然中,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春天;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也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四面竹树环抱的小石潭,好似西施的西湖,长河落日圆的大漠,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也尽在其中。这里没有浓烟滚滚的工厂,有的只是湛蓝如洗的天空;这里没有一望无际的白色污染,有的只是宽广无垠的林海,这里没有臭气熏天的恶臭,有的只是野花小草的阵阵香。

蓝的天,白的云,绿的山,清的水,这就是我心中和谐自然!

(二)和谐的人间

在和谐的人间中,人们都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再为房子、车子、票子、职位而奔走劳累,于是人间少了些丑恶,多了些美丽;少了些低俗,多了些崇高;少了些虚伪,多了些真情;少了些歧视,多了些欣赏;少了些自私,多了些奉献。这时人们都以心换心,真诚去与他人交往,真正实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来助”,于是有了许多雷锋式的好战士,牛玉儒式的好公仆,洪战辉式的好青年。

真、善、美,这就是我心中的和谐人间!

(三)和谐相处

在和谐相处的社会中,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其乐融融。没有了污染环境现象,没有了乱砍滥伐现象,没有了捕杀动物的现象,有的只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这就是我心中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创造美丽,和谐创造奇迹,拥有和谐一切皆有可能。

和谐自然、和谐人间、和谐相处的社会,共同组成一个和谐世界!

这就是我心中和谐世界!如果有机会能与你倾心交谈,我愿用心表述:愿永远与你为伴!

和你在一起

清风,海浪,万里天空

失意,郁闷时,无处倾诉,你逢时来到,与我交谈:同样是忧愁,古人却在此基础上大笔自挥,涌下千古绝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使杨柳永心中的忧与愁淋漓尽致的倾洒,却又在无毅间勾画一份残缺的完美;同样是受挫,古人却也可笔锋一转,尽显不灭雄心:“长分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心中的豪情;同样是竞争,古人却能面对古稀之躯感慨:“日月之后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曹操又拥有何抱负!

和你在一起,我诵诗,体味其中的睿智。

思念,心愿,千万心声

无论何时,与你在一起,体验便会如潮水涌来。你告诉我面对思念,李清照吟出了:“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何等的让人心生忧意;你告诉我,面对壮志难酬,辛弃疾吟出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何等深长的扳图之心;你告诉我,面对有情人天各一方,无法永守,苏轼吟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何等的美好祝愿!你还告诉我面对思乡念家的边军壮士,范仲淹吟出了:“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何等的奉献精神与伟大毅力!

智慧,博学,严守纪律

当我开始学会深思时,你向我讲述起屹立与中国古史的伟人事迹。我开始悟出诗圣杜甫笔下那位:“三顾濒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使未捷身必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英雄-------诸葛亮的生平。她“未出草庐便能三分天下”。感刘备殊礼相待与他共扶汗室基业。一把羽扇,一件道袍,截得东风,大烧赤壁,尽显他过人智慧;为劝孙权连合刘备共同抗曹,只身入吴舌战群儒,使他的满腹博学得以发挥;马稷失职,丢失街亭,虽是昔日部将,他仍是含泪举刀,取其首级,留下了“挥泪斩马稷”的千古佳话,使他的“严于律己,赏罚分明”为世人所称颂。

和你在一起,我读史,体味其中的万古佳话与千年古训。

初次与你接触,我便喜欢上了你,你的大气,你的磅礴,你的清爽,你的婉约,包括你的衰怨情愁,你的壮志凌云!如果让我选择,我会好不犹豫的决定:书,我愿用一生时间伴陪你,永远和你在一起!

影响

一日同窗便是缘。而同窗三载,又一直与我同桌从未改变,这可是多深的缘呵。

都说光阴似水,似水般匆匆的光阴里有他笑意盎然也便足够阳光。

他--我的同桌,在这三年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使我得以拥有如今的自信和笑脸。

相识

九月,从来都是混杂着初秋的惆怅和夏末的余温。既有眷恋与忐忑不安,又有欢乐与不己的兴奋。

一开始,没有一拍即合或者热火朝天。我们只是按班主任的安排坐到一起。我沉浸在与旧友重逢的欣喜中,对他只有显得拘谨又简单的自我介绍。

而他也只是安静的坐着,礼礼貌貌,低调得很。

我尚不知道他的“传奇”,只是那工整认真的、一丝不苟的作业着实让我既惊诧又敬佩。

相知

他的光芒在随后的日子里一点点的绽放。

我以前从来都不会想到,其貌不扬的同桌竟如此的优秀--敏捷的思维,优美的文笔。既有在演讲台前的慷慨激昂,又有在运动会上的奋力拼杀。

我被震撼到了,除了心服口服别无他法,内心也生出了一点点斗志:他可以,为什么我就不可以?

于是我不再每日晃晃悠悠无所事事,也学会他在语文课上大声朗读,或者在历史课上奋笔疾书。

除此之外,影响我的还有他的笑。

熟悉之后,我发现他竟然也是如此悠闲风趣的家伙。他懂得从哪里找快乐,或者自己制造快乐,处得久了,这快乐自然也就传染给了我。

原来我也能学会认真和自信。

相敬

和我同桌的他一天天变得更加厉害,与他同桌的我也一日日地成长蜕变。我们早已熟悉彼此的一举一动。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都与他相似起来。

他说:“我觉得你真是最好的同桌。”我回应说觉得他也是。

或许因为我们影响了彼此吧?至少,因有他做同桌,我才不致于沉迷其他甚至荒废学业。

他总有些时候让我知道,怎样做正确的事,应该做什么来改变。

他--无疑是在这满是繁花的青春岁月里,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第五篇:青岛雅思培训之雅思写作方法点拨

青岛雅思培训之雅思写作方法点拨

《青岛雅思培训文库》系列文章有青岛新航道学校教师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雅思的备考对于考生而言可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何在战场上摧城拔寨,各位考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听说读写每一科能称得上是步步惊心,考生在考场上都要加十二万分的小心才能躲过重重陷阱。在写作的战场上,考生们躲过了流程图地图题的突然偷袭,顶住了表格线图的轰炸,冲过了各个大类话题的枪林弹雨,梦想着能到达胜利的彼岸。但是阴沟里翻船的例子却又比比皆是,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雅思写作中不可承受之轻——标点符号。本文章来自于新航道《青岛雅思培训文库》)

中英文有各自的标点符号系统,其中不乏大量的重叠符号以及重叠用法。但是切切要记住,万不可在英文写作中生硬的套用中文标点符号使用的方法去用英文标点符号。本文章来自于新航道《青岛雅思培训文库》)

 “句点”要画完美

中文跟英文长相不同却又最常见的两个标点符号就是句号了,英文的句号为一个实心圆点“.”,而中文的句号则是一个空心圆圈“。”。考试中考生一定要注意使用英文的句点,如果在一篇英文文章中使用了中文的句号,很容易让考官对考生的文章产生不好的印象。本文章来自于新航道《青岛雅思培训文库》) “省”来的麻烦

另一个长相不同的常用标点符号是省略号,英文的省略号是三个连续的英文句号“...”,但是中文的省略号确实六个连续的英文句号“„„”。在写作中举例的最后,考生常常喜欢使用省略号来表达不一而足的概念。但是在英文写作中,省略号的用法跟中文略有不同,即英文的省略号没有句号的功用,而中文的省略号则可替代句号使用。因此如果英文写作中省略号出现在句子的末尾,要在省略号后紧跟一个句号,换句话说,句末要出现四个英文句点“....”。本文章来自于新航道《青岛雅思培训文库》)

 尽信“书”不如“无书”

有一部分考生喜欢在自己的作文中引经据典,言必称《经济学家》、《纽约时报》,但是在引述论证来源的时候却犯起了难——英文的书名号到底该怎么写?不少同学想当然的将中文的书名号套在了英文的书名上,比如《The Economist》。殊不知在英文中是没有书名号的。在英文写作中,书名的标识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斜体。例如 The Economist。二,下划线。例如 The Economist。鉴于同托福的机考不同,在雅思作文考试时手写的,因此建议考生使用第二种标注方式,即下划线。同时一定注意书名的实词大写。本文章来自于新航道《青岛雅思培训文库》)

 吃饭、睡觉、打“逗逗”

有个笑话说的是:有个记者去南极采访一群企鹅,他问第一只企鹅:“你每天都干什么?”企鹅说:“吃饭 睡觉 打豆豆!”接着又问第2只企鹅,那只企鹅还是说:“吃饭 睡觉 打豆豆!” 记者带着困惑问其他的企鹅,答案都一样,就这样一直问了99只企鹅。当走到第100只小企鹅旁边时,记者走过去问它:每天都做些什么啊?那只小企鹅回答:“吃饭,睡觉。”那人惊奇的又问:“你怎么不打豆豆?”小企鹅撇着嘴巴,瞪了记者一眼说:“我就是豆豆!!” 很多考生就如笑话里的小企鹅,在作文中做的最多的事就是打“逗逗”。一逗到底的现象在学生的作文中屡见不鲜,这不单是学生标点符号只是缺乏的体现,同时表现出他们对文章句子逻辑结构和语法现象认识不深刻。因此,千万不要在作文中一斗到底,要学会对各种标点符号的灵活运用。本文章来自于新航道《青岛雅思培训文库》)

标点符号虽然看似雅思写作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再小的误差最终也会累积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谓“知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标点符号可以说是雅思写作中不可承受之轻,考生在备考的最后阶段一定要多多关注。本文章来自于新航道《青岛雅思培训文库》)

《青岛雅思培训文库》致力于为青岛雅思培训学员提供关于雅思培训、雅思学习、雅思预测、雅思回忆、雅思报名、雅思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的备考策略及经验总结,希望广大雅思考生能够藉此获得经验、成就出国留学的成功之路。

下载写作方法之平行结构(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写作方法之平行结构(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写作方法之基础构段法

    写作方法之基础构段法不少人至今还不清楚段落写作与文章写作的关系。写作教学,尤其是中小学教学严重忽略了段落写作,造成学生不应有的一种写作问题:懂得文章的结构却不知段落的......

    六年级作文概述篇之写作方法a

    作文概述篇之写作方法 1积累素材. 多记/多背/自觉为什么有的人写作文就文思泉涌,信手拈来,有的同学却写得干巴巴的挤不出几个字,我们知道有句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

    公文写作之报告的写作方法

    2010年公务员申论备考辅导:公文写作之报告的写作方法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样式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文活动的重要工具。......

    写作方法

    公文写作笔法新探 作者:马增芳 格式化的公文,最容易写得平板乏味,但熟谙写作笔法的优秀作者,却能长袖善舞,在限制中显身手,写出具有规范美、可读性的公文佳作。他们常用哪些笔法呢......

    写作方法

    写作金钥匙 初学看图写句子,只要写清楚你在图中看到的就行了。大家先仔细看看图中有哪些人和物,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把它写成几句话,你......

    写作方法

    英语书面表达的开头文章的开头一般来说应尽量做到开门见山,用简单明白的叙述引出文章的话题。 作文常见的开头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1.开门见山,揭示主题:文章一开头,就交待清楚文章......

    写作方法

    首先,我要说的就是小说人物的考查主要重点有四个:1、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外在特征和内在品性;2、刻画人物方法:间接描写烘托和直接刻画; 3、塑造人物用意:反映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 4......

    写作方法

    思路分析 你说的要求很不明确,想看好的文章可以多看一些名家的作品,从中吸取营养。如果你有明确的题目,老师可以给你提供思路分析。这里就先谈谈怎样写好作文吧,给你一些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