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安建设需要您的积极参与(社区用)
携手共创“平安上杭”
平安建设需全民共同参与
日前,报纸有一则消息,某地有一位被偷走钱包的女士非但不报警反而乞求小偷给她回家的路费钱,而在一旁围观的群众无一人上前过问,也无一人报警。联系这一件事让人想起当前我镇正在进行的平安建设活动,全民共同参与是多么的重要。自古以来,老百姓对平安一直充满着渴望,“健康是福,平安是金”这一句俗话,每到逢年过节总会被许多个家庭用鲜红的大字贴在门上,以祈求一年来的幸福安康。如同一首歌中唱到的一样:“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平平安安”。是啊,平安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是何等的重要。从小的方面说,安居才能乐业;从大的方面讲,国泰才能民安。所以说我们建设“平安上杭”、“平安临江”这一构想,是完全正确而且非常必要的。但是,如何实现建设“平安上杭”这一宏伟构想?县委、县政府下决心建设“平安上杭”,作为临江的一分子,我们应该如何积极参与?这应该是我们所应思考的现实问题。一个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绝不仅仅是靠政府的几份文件、几项措施就能建设好的,而是需要我们广大居民群众共同维护的结果。试想,如果我们都像那位被偷的女士一样麻木不仁,如果我们都像那些围观者一样视而不见,那么建设“平安上杭”岂不成为一句空话。“众人拾柴火焰高”,要想建设一个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政府的文件、措施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其根本还是要唤起广大居民群众的共同参与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社会上形成一种面对邪恶人人喊打局面,这才是平安建设最终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因此,“平安上杭”需要您的积极参与;党委、政府的治安工作需要您的大力支持;当前的社会治安状况需要您一同维护。
▲消除火灾侵害,创造美满生活,构建和谐社会。
▲消除一切安全隐患,保障生产工作安全。
▲“平安上杭”人人参与,维护稳定人人有责。
▲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
▲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平安临江”建设
“平安临江”建设需要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
第二篇:社区平安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广场社区平安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广场社区认真贯彻上级有关综治委、平安建设的各项工作部署,以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建设为主线,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综治、平安建设各项工作措施落实,有力地维护了社区的社会安定,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确保全社会稳定、创造平安塔城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全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广场社区党支部高度重视开展平安建设工作,把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广场社区党支部会多次研究部署平安建设工作,解决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年初以来,通过与各综治成员单位层层签订责任状,把平安建设工作落实到位;加强督促检查,推进各项具体工作落实到位。强化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强化对各单位的业务指导、督促,进一步调动多方积极因素,努力整合社会力量,构成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综治平安工作的良好格局。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我们把宣传作为平安建设工作的基础和经常性工作,切实抓紧抓好。1-11月份,通过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千多份,张贴标语、拉横幅四十多条,办专栏2期,加大综治平安宣传力度,让平安意识深入人心,努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8 月份我们还组织塔城市一小学校上法制教育课。发放法制、综治平安建设材料2百余份,开展法律咨询,提倡法律援助等活动,加大对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的宣传,提高宣传效果,增进社会群众对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的共识。
三、强化防控,健全网络。
我们认真贯彻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范机制,筑牢大防控基础,构建严密的综治平安、治安防范网络。
四、平安单位复验。
广场社区在街道综治办的正确领导下,在辖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单位自验、测评小组复验和社区党支部审批的方法,对辖区单位17个单位进行了复验,17个单位均通过复验,复验率100%。
五、平安家庭复验与申请。
广场社区在街道综治办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居民自验、测评小组复验和社区党支部审批的方法,对上973户“平安家庭”进行了复验,通过复验,973户家庭符合平安家庭的标准。复验率100%。223户申请创建平安家庭,创建率100%。
广场社区
2011年12月
第三篇:社区平安建设报告
九州路办事处
社区平安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九州路办事处是目前开发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办事处,辖区面积近10平方公里,人口6.6万人,均占全区建成区面积和人口的80%以上。办事处现辖鹤翔、鹤源、桂鹤、九州、金鹤等六个社区居委会,城市社区人口5.3万人。
办事处六个社区中,鹤翔、鹤源、桂鹤、九州成立于2001年11月,是开发区第一批成立的社区居委会,金鹤社区由原贸易区管理办公室于2003年6月改制而来,福田社区筹组工作正在进行。社区平安建设在上级综治委和办事处工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不断增强基层预防、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大量的不稳定因素化解在了基层,实现了平安建设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建设,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刑事治安案件同比连年下降,人民安全感指数保持在95%以上,辖区近几年未发生恶性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无赴省、进京非正常信访案件和群体性事件,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610工作实现“三零”目标,圆满完成平安建设责任目标,为开发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办事处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办事处、鹤壁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开发区平安建设先进办事处等荣誉称
1号。
加强基层,夯实基础
基层基础工作是落实各项措施的基础和保证。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基层综治组织建设,为平安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加强社区综治机构建设,建立健全了社区综治、信访、治保、民调、帮教、治安巡逻等群团组织,加强了培训和指导,确保经常性发挥作用。二是重视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统一规章制度,按照办事处要求,规范填写各类登记薄、台账等档案资料,明确专人负责档案的收集、分类和归档工作。
强化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在发挥公安部门在社会治安整治中的主力作用外,社区组建了200余人的以享受低保人员为主的义务治安巡逻队伍,坚持每天巡逻、登记巡逻日志。社区建立了以居民组长、楼栋长、老党员为主要成员的信息员队伍,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掌握社会热点、难点信息,及时上报和化解不稳定因素,有效预防了刑事、治安案件以及越级上访、集体上访等影响稳定案事件的发生。同时加强对驻区单位内保、物业小区安保的监督检查,多管齐下,在社区形成了以公安为主,社区巡防、单位内保、物业安保等在内的社区平安建设工作格局。2007年以来,辖区刑事案件较去年同期下降31%,治安案件同比下降28%,未发生一起赴市以上个人、集体信访事件。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
定因素
一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利用社区固定宣传版面大力开展“法律进社区、入户”活动,利用春节社火表演、三月综治宣传月、“124”法制宣传日等固定时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辖区群众的法制观念。二是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坚持集中排查和定期排查相结合,社区坚持每10天排查一次,政治敏感期集中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登记造册,建立台帐。三是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小组、楼栋长“三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社会联动,规范运行”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四是实行社区干部包案制度。对影响稳定的较大矛盾纠纷,按照责任分工包稳定、包调解,直至案结事了。2005年底,我们在矛盾排查过程中,发现鹤翔社区西区12、14号楼居民准备集体上访,主要原因是供热效果不好,群众意见大。社区在掌握情况后,及时介入,迅速与群众代表、物业公司、热力公司结合,从中调解,在找到问题症结后,经三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物业公司适当延长供热时间,热力公司在2006年供热前完成管网改造,问题得到解决,避免了一起集体上访事件。2006年8月,热力公司对12、14号楼管网进行了改造,避免了一起群体性信访事件。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社区平安建设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形成了一些工作机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社区平安建设经费匮乏。目前情况下,社区每年办公经费仅有1000元,平安建设工作除公安、单位、物业安保外,只能靠社区干部和享受低保人员义务进行,他们一缺手段,二缺经费,三缺制度,四缺保障,一定程度上存在应付检查现象。
(二)社区平安建设缺乏政策支持。社区警务室形同虚设,社区民警不能保证每周四天的社区工作,如果没有上级检查,很难在社区见到民警的影子。治安工作应当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开展,但在这方面没有可行的政策依据。
(三)社区平安建设只有形成社会合理,才能确保发挥作用。比如前几年在郑州开展的“万人大巡防”活动,每时每刻,不论大街小巷都能见到公安、保安和居民群众(单位出人)和社区义务巡防队伍,有力打击了街头违法犯罪,“两抢一盗”案件发生率大幅下降,居民群众交口称赞,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社区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尤为突出。目前办事处各社区在职社区干部仅一人,带领5-7名“4050”人员,与社区繁重的社会事务形成巨大反差。
(五)社区干部的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社区干部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群体,目前我市尚未制定较为完善的社区干部的考核、奖惩、“进出”和福利待遇等规定。专职社区干部待遇偏低,每月固定收入不及全市平均工资,付出于收入不成比例,严重挫伤了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
第四篇:社区平安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广场社区平安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广场社区认真贯彻上级有关综治委、平安建设的各项工作部署,以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建设为主线,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综治、平安建设各项工作措施落实,有力地维护了社区的社会安定,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确保全社会稳定、创造平安塔城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全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广场社区党支部高度重视开展平安建设工作,把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广场社区党支部会多次研究部署平安建设工作,解决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年初以来,通过与各综治成员单位层层签订责任状,把平安建设工作落实到位;加强督促检查,推进各项具体工作落实到位。强化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强化对各单位的业务指导、督促,进一步调动多方积极因素,努力整合社会力量,构成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综治平安工作的良好格局。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我们把宣传作为平安建设工作的基础和经常性工作,切实抓紧抓好。1-11月份,通过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千多份,张贴标语、拉横幅四十多条,办专栏2期,加大综治平安宣传力度,让平安意识深入人心,努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8 月份我们还组织塔城市一小学校上法制教育课。发放法制、综治平安建设材料2百余份,开展法律咨询,提倡法律援助等活动,加大对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的宣传,提高宣传效果,增进社会群众对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的共识。
三、强化防控,健全网络。
我们认真贯彻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范机制,筑牢大防控基础,构建严密的综治平安、治安防范网络。
四、平安单位复验。
广场社区在街道综治办的正确领导下,在辖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单位自验、测评小组复验和社区党支部审批的方法,对辖区单位17个单位进行了复验,17个单位均通过复验,复验率100%。
五、平安家庭复验与申请。
广场社区在街道综治办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居民自验、测评小组复验和社区党支部审批的方法,对上973户“平安家庭”进行了复验,通过复验,973户家庭符合平安家庭的标准。复验率100%。223户申请创建平安家庭,创建率100%。
广场社区
2011年12月
第五篇:社区平安建设工作报告
社区平安建设工作报告
自从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三日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来到海港区新征里社区亲身参加平安建设工作以来,本人积极认真的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深入了解基层实际情况,与社区居委会和广大党员群众打成一片,积极参与社区抗震救灾的各项活动,努力工作,成绩显著。
经了解,新征里社区有5个自然小区组成,社区内共有11家企事业单位,41家临街门店,居民居住分散,常住3310户居民,老旧小区无物业管理,社区工作面临许多困难。整个辖区无民转刑案件发生,无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无矛盾激化现象调解成功率98%,社区治安比较稳定。
十天来,我坚持社区上下班制度,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学习领会平安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深入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树立政府依法办事的良好信誉。
在居委会工作中学习了解社区基本情况,深入社区居民中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平安建设打好基础。
基本掌握了社区辖区范围内两劳释解人员、法轮共人员、上访人员的基本情况。
积极参与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社区举办的各项活动,带头捐款,奔走募捐。
参加社区党支部活动,了解熟悉社区党员的基本情况。 新征里社区主要隐患:
1.发现个别地方存在法轮共小广告,虽经努力社区都及时清理,但清理完之后还会出现。
2.辖区内出租厂房内工作和居住的雇工没有暂住证。
3.小区污水井多数年久失修,污水外溢和污水管损坏、化粪池积满堵塞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引起的居民上访不断。 社区典型做法:
新征里社区干部,为了社区的稳定,不分白天黑夜,心中时刻装着居民,实实在在为老百姓服务,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同和好评,无集中上访,民间纠纷发生控制在社区人口千分之一以下,社治安稳定,秩序良好。
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建议:
1.对法轮功习练人员的监管,按照居委会的一贯做法,实行社区党员和积极分子分工包片管理。
2.已经建议辖区片警,尽快建全和完善辖区外来人口登记办证工作,消除治安隐患。
3.协调各有关部门,解决污水外溢问题,切实解决辖区居民的生活难题。
驻新征里社区平安建设工作队员
戴建东
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