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弘扬庄浪精神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弘扬庄浪精神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体会南湖学区寺门小学杨江红
庄浪精神,是庄浪人民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长期实践中,磨砺出了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精神。庄浪精神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庄浪人民战天斗地伟大智慧。在开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大力弘扬庄浪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民务实清廉。党的群众路线我认为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二是党必须倾听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要求、集中群众的智慧,形成正确的理论和政策,然后,再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才能将群众路线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满足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需要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准确把握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认真履行教师职责,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立足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在教学工作中,应该结合学生实际认真备课、上课,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引导学生乐学、好学、会学。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
德育教育,引导学生从小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
二、要有奉献精神,不计得失。教育是一项特殊的职业,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工作时间就不仅仅局限在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之内。因此需要教师有奉献精神,不计得失,为学生倾注所有的爱心和耐心。有时哪怕你一再叮咛,孩子们可能依然犯错;有的知识课堂上已经反复讲解,个别孩子可能仍然不会;自己对学生一腔热情,个别家长可能并不领情,不支持自己的工作;全心的付出有时并不一定能得到累累的硕果。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失望、沮丧,而应该努力用自己的真诚、热情打动学生和家长,赢得他们的支持;用自己的勤勉和好学掌握更多的教育技巧,不断提示自己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书记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牢牢依托人民,充分调动人民最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弘扬庄浪精神融入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使全党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弘扬焦裕禄精神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弘扬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观后感
近日,我观看了由区政府组织的电影《焦裕禄》。电影给我的震撼跟感触很大,焦裕禄的无私奉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值得全体党员干部去学习的。同时,电影中的一些片段总有一种让人热泪盈眶的感觉,也许这就是每个共产党员发自内心的共鸣吧。焦裕禄的这种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正是我党建党之初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奋斗目标吗? 自新一届国家和党的领导班子成立以来,便把“贴近基层了解民生”作为新一届政府的首要工作。为此在全国上下大力开展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活动”,群众路线即是我党执政为公的生命线又是我党立党为民的基本工作路线。这次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对我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弘扬,是适应全球新形势下的任务要求,是增强我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举措。如何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要乐于奉献,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决定结合本职工作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把焦裕禄精神贯彻落实到未来的工作中,努力践行好党的群众路
线。
一是深刻学习领会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从小事做起,真正把老百姓当做亲人,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做群众的贴心人,真正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彻到实处。
二是学习焦裕禄同志勤俭节约、艰苦创业、实事求是、不怕困难的务实作风。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刻剖析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四风”问题,边学边查边改,端正工作态度,真正把求真务实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自觉践行艰苦创业、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优良作风,发扬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保持不畏困难、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
三是学习焦裕禄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在焦裕禄看来,当干部不仅不能占公家的便宜,而且还要有甘于吃亏的精神,能吃亏、常吃亏、善吃亏,群众才能跟随我们,如果自己处处占便宜,那就会失去群众。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为利益所动,焦裕禄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我们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坚持原则,清正为民,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造福人民群众。
第三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_弘扬会师精神》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弘扬会师精神》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希望与梦想同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是一年冰雪消融,小草吐绿,又是一年杨柳依依,鸟语花香。这是生命勃发的季节,也是播撒希望,收获梦想的季节。十八大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群众路线的牢固树立为我党在前进的道路上扫清了障碍、赢得了民心、凝聚了力量。今天我们正走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人都在谈论着自己的中国梦,勤劳智慧的会师儿女在会师精神的滋养中编织着自己美丽的会宁梦,我们党岘乡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也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建设美丽和谐的新家园。然而,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学有所教,有教无类;学有所成,以人为本;学有所用,人人成才的会宁教育梦,不断激励和鼓励着每一位会宁儿女。
2014年伊始,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深入开展,这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也让大家看到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党员干部表个态,而是要身先力行的做表率。教育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教育、培养党的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从事教育工作是光荣的,也是崇高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之根本,社会进步之基石。会宁教育又以“三苦两乐”精神而扬了名。以崇文修德的文化底蕴,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为情牵魂绕的地方领导,爱岗敬业的辛勤园丁,发奋刻苦的莘莘学子,坚守希望的痴心家长,营造众志成城的社会氛围,持续改写着基础教育的实践,不断创造着令人瞩目的奇迹,长久改变着个人、家庭的命运和全县的面貌。
多年来培育形成的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精神,已经成为会宁教育的法宝和财富,是会宁教育振兴的根本原因,是推动会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
新时期我们仍然要发扬“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团结一致,敢于胜利”的会宁会师精神。今天的会宁,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日益腾飞,会宁教育,也走上了由打造教育名县向教育强县奋进的康庄大道。“三苦两乐”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非但没有过时,反而赋予了更加深刻丰富的精神内涵。数千会宁教师,数万会宁学子,正是在这种苦与乐的角逐中,一次次证明着“先苦后甜,苦尽甘来”的不变真理,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成功与辉煌。
会宁教育,新时代、新形势下,以会师精神,让会宁教育品牌不断发扬光大,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要不断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吸收和借鉴外地的先进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充分挖掘教育内部潜力,以构建高效课堂为抓手,坚持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会宁教育品牌发展之路;
要着力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坚持教育公平,坚持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朋友们,今天我们心如春风,爱如海洋,我们正与太阳一起开启崭新希望的一天,践行群众路线,希望与梦想同在,让我们带着这份责任与执着,带着美好的憧憬,乐观的自信,不懈的追求,为建设和谐美丽的新家园而努力,为实现以学有所教,有教无类;学有所成,以人为本;学有所用,人人成才的会宁教育梦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弘扬沂蒙精神 践行群众路线
弘扬沂蒙精神 践行群众路线
——“沂蒙精神与群众路线”研讨会综述
李纪岩 张传民
2013-5-8 5:28:29 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05月08日 07 版)
沂蒙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熔铸,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沂蒙精神产生、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为深入探讨沂蒙精神与群众路线的关系,探索新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的路径,发掘并弘扬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光明日报社、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社科联等单位主办的“沂蒙精神与群众路线”研讨会不久前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与会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研讨。
沂蒙精神是党的群众路线结出的硕果。与会者认为,深入研究沂蒙精神与群众路线的内在关系,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爱党爱军、开拓进取、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完善于改革开放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沂蒙精神的核心和本质就是保持党、军队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研究两者关系,对于加强新时期党建工作,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坚持群众路线,做好各项工作,都将产生重要推动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沂蒙精神与群众路线之间不是一个单向度的关系,沂蒙精神的生成得益于党的群众路线,又在很多方面丰富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包含沂蒙精神在内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会者指出,沂蒙精神是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不仅产生过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穿越历史的时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沂蒙精神和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共同培育和创造的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沂蒙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蕴含着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展现了我们党、军队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意和血肉联系。要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弘扬包括沂蒙精神在内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人民群众不断从党的群众路线中、从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中感受到温暖,从而像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区人民那样,更加信任党、拥护党、热爱党、紧跟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第五篇:弘扬沂蒙精神 践行群众路线
弘扬沂蒙精神
践行群众路线
临沭县第二实验小学
吴书效
我们是临沂人,我们就是浸润在沂蒙精神中成长起来的,在长达12年的革命斗争中,沂蒙有20万人参军参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支前故事和支前人物,也可以说,正是可亲可敬的沂蒙人民为了推翻旧世界,建立新社会的伟大理想创造“爱党爱国、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多元化,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做到牢记党的宗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心系党的事业,忠诚党的事业,把实现理想与提高素质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继续求得真知,增长才干,做引领时代的先锋。
“一口饭,作军粮;一块布,作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是沂蒙老区人民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子弟兵的热爱,为了革命胜利付出了血与生命的代价。今天,我们重温党的光荣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迹和光辉历程,深切感受到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深刻体会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继承和发扬好“沂蒙精神”,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书记指出:“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加强党性修养,践行群众路线,必须认真落实好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把改进作风要求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中去。这样,人民群众就能不断地从党的群众路线中和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实践中感受到温暖和实惠,从而像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区人民那样,更加衷心地信任党、拥护党、热爱党。
“沂蒙精神”经过战争年代的洗礼,建设时期的陶冶,改革时期的考验,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开放兼容的理论特质和强大的实践功能。“沂蒙精神”让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只有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用实实在在的发展业绩,回报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才是真正地对党和人民负责;只有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富裕作为第一追求,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服务群众,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才是对革命先烈、对沂蒙人民最好的回报。我们没有经历过血雨腥风的时期,也没有经历过浴血奋战的考验,新时期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增强党性修养?如何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将是我们今后长期思考和努力的课题。